股票和股市的本质是什么?

论坛 期权论坛 股票     
期权匿名问答   2023-2-15 23:44   5281   5
股票和股市的本质是什么?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5 23:44:58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股票的起源早在200多年前......
3#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5 23:45:41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股市的本质是什么?
四个字:劫贫济富。(请不要用个别情况抬杠)


根据俱乐部这些会员的情况,我观察了很久,大概就是这样样子。
本金多的人本身智商就高,年纪偏大一些,阅历也高,输钱不影响生活,心态也好,自然在金融市场也是如鱼得水。
本金少的人要么年纪轻轻,要么智商一般,工作岗位普通,在群内抱怨也会多一点,本来是普通的员工,现在和自己老板类似的人,在同一市场较量。在传统社会分工中就输给老板的员工,在金融市场扳回也是很难的。
有的胆小,瞻前顾后;有的胆大,喜欢豪赌孤注一掷。而这些极端都是股市的大忌。
后来,又思考了生活中的无数案例,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生活中的钱,大多数也是劫贫济富。
对于有钱人来说,这种钱赚的真的是太轻松了,更不用说那些有人缘的关系户。
股市中的穷人,本金不多,贪心很大,巴不得天天涨停,跟风,盲目自信,亏损时不能止损,没有策略可言,听风就是雨,没有经营公司的经验,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一个新闻,一个信息,一个人都分不清真假。如果抓不住确定性的因素,没有确定性的策略,那么只有一个结局,亏损被套。用100万赚10万不难。难的是用10万赚100万。越穷的人越巴不得用1万赚100万。这个局里,钱少的人,是占劣势的。





当然,存在即合理,也许股市就是这样的目的,让普通人的钱集中到精英手中,然后那些精英利用这些钱,做一些伟大的推动社会进步的事情吧。

希望也是如此。
4#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5 23:46:38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对于企业来说,股市的本质是融资
对于投资者来说,股票的本质是贪婪和恐惧

企业上市的目的就是为了融资。
融资这个词是中性词。
融资以后继续发展企业,那么融资就是褒义词,融资以后开始套现、割韭菜,那么融资就是贬义词。
为什么要上市?
上市是麻烦的,因为不上市,那这个公司的所有权是很稳定的,上市以后就是看谁股权多,谁就是股市的控制人,所以上市是麻烦的。
企业如果产品很好卖,那么不需要上市,理想状态下,一家企业如果股权100%,而且产品好卖,不缺钱生产和运作,那么是不愿意上市的,因为这样就相当于独霸一座金矿,独占一颗摇钱树。
那么为什么要上市?
就是因为企业也是不容易的!
大部分企业都会经历大起大落,不要以为开公司,搞企业就是电视剧里面一样,非常轻松,赚钱很容易。
很多企业都是在借钱经营,都是负债累累的,都是在负重前行。
这个不仅仅是企业,做生意也是这样,不相信的话,可以问一问身边做生意的人,他们最了解这种心情,很少有人持有大量现金流,基本上都是负债+存货,需要不断的运作,才能把负债还上以后才能算是真正的赚钱,但是只后还是要继续借钱,因为存货变现能力没有那么强。
企业是不容易的,有那种开张吃三年,三年不开张的,有那种赚一年亏一年的,有那种有时候赚钱,有时候亏钱的,很少很少有一直赚钱的企业。
缺钱!经营不稳定,就是上市的主要原因。
没有钱但是未来抢占市场,必须要融资,这就是上市的主要原因。
企业是很缺钱的,但是发展不能停止,因为你停止了,市场就被人家抢占了,那你只能融资,上市可以融到非常多的资金,虽然监管会很严厉,公司也可能失去控制权,但是来钱真的很快,很多。
能借钱就不上市,这个是优秀企业的原则,因为股权是最重要的,借钱那点利息不算什么,只要真的赚钱,一些就可以还上。
可惜的就是,大部分企业不够优秀,借钱很怕还不上,上市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不能说上市的企业就是不好的企业,只能说大家都不容易!理想状态是最好不上市,但是现实就是,大家都缺钱!上市来钱是最快的,所以大家都希望上市。
股市对于企业来说就是融资最棒的渠道,是可以快速得到一大笔钱的地方,也是提高社会关注度的地方,股票对于股民来说就是一种广告。
上市也没什么不好,本来是好事,上市公司缺钱,那么就来股市融资,然后企业有钱了就可以努力经营,然后回报股民。
只不过很多东西都会在未来变味。



这里面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融资来的钱一般是投项目,但是很多项目最终还是亏钱了,企业又困难了,想再次融资,就很难了,这种时候很少企业会想玩命经营,而是得过且过,开始减持套现,割韭菜,开始把企业慢慢卖给投资者,自己成功上岸。
这是一个很现实,又很伤心的故事,里面有太多无奈,如果你是企业家,你的企业半死不活,你反正又不缺钱了,你会选择和企业耗到死,把之前赚的钱都搭进去,还是套现离场?
我相信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套现。

只有极少数企业是真正经营的很好,上市融资以后变的更好,企业家也有良心,有干劲,良心的背后不仅仅是简单的良心,更重要的是企业本身有发展,套现离场太早了,未来还可以赚更多,为什么要套现?
所以好企业的本质不仅仅是企业家的良心可以支撑起来的,还有企业本身的前途,有前途的企业,企业家也自然会更努力。
就像我们在好公司就会有干劲,越来越努力,不会的公司就想马上离职,你能说这是纯粹的良心问题?
这是现实问题。
套现有目光短浅的企业家一上市就套现,但是没关系,企业好,有人接盘,继续做大,不怕他套现,有很多人等着他卖股权。
所以股票市场对于企业来讲就是融资,最终是好事还是坏事,关键在于企业本身的前途,只要有前途,坏事可以变好,没有前途,好事会变坏。
不能单单怪企业家,还是各行各业都竞争压力太大了,每个人赚钱都不容易。


对于投资者来说,股市永恒不变的本质是贪婪和恐惧。
股市对于投资者来说很简单,不是在想多赚一点,就是在想少亏一点。
投资者很少有心态平静的,不是在天堂就是在地狱。
要不就是想牛市马上来了,股票马上涨停板,要不就是害怕继续下跌,跌停板。
贪婪和恐惧之间本身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的,但是在股市上,贪婪是住恐惧隔壁的邻居。
想成为真正的投资者,想在股市稳定赚钱,想真正在股市有所作为,那就不能有贪婪和恐惧,本质上你就不能有情绪。

你不能期待牛市,也不应该害怕熊市。
一个真正的投资者是不应该有贪念和恐惧的。
你应该想一个机器人一样,心里只有估值。
便宜了就买,贵了就卖。
不能去想是不是再涨一点,只要达到了你心里的预判,达到了高估的界限,那么一定要卖出,之后再涨多少和你没关系。
如果出现了机会,你觉得是低估了,那么就应该买,不应该考虑熊市,应该越来越买,跌的越惨应该买的越凶,不能有恐惧。
学再多股票投资知识都是基础,无情绪才是高级技术。
只做正确的交易,不要考虑是赚还是亏,最终你一定会赚钱。
你如果总是考虑赚钱还是亏钱,最终你一定会亏钱。
永远记住一句话,一个投资者的交易如果带有情绪的成分,那么你永远不可能赚到股市的钱。
投资者是不能有情绪的,有情绪的投资者都是不合格的。


最后奉劝大家一句,永远不要把股市当赌场,如果你不认真对待,你不把投资股票当成经营一笔生意,你如果只是来赌博,那你最终会一无所有,股市可以给予你的美好和痛苦都是无限的,这里就是通过能力变现的地方,没有真本事就会被有真本事的人赚走钱,非常现实,也非常真实。
好好学,好好提高自己的学识,股市就是一个可以随时随地让你的综合能力变成钱的地方!
我的文章都是原创!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个赞,收藏一下方便以后复习。
原创不易,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并且没有其他任何平台发布文章,每天只在知乎分享各种投资心得,用心写好每一篇文章,努力维护知乎友善积极的交流环境,与每一个知乎的朋友一起努力。
最后祝大家健康,快乐,自由,赚钱!
5#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5 23:47:34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大家都知道,公司上市就是为筹集资金,扩大生产,实现得润.应该说公司盈利后,给股东和股民分红,这样才有人去买你的股票.
然而外国买股票是投资,中国买股票是投机。因为中国很多上市公司都在开虚作假。在中国股票类似零和游戏:本来股市就是大多数人处于奉献状态的市场。你去看看各公司的分红,才那么点,分红的钱又从哪里来?我认为股价增长的原动力来自于不断有人出新的更高的价格去买股票。至少现在的中国A股市场你和我这样的股民还是在靠二级市场在赚钱,只要是靠二级市场赚钱的,就只能是一种投机行为,就只能是零和博弈。
不是贬低中国的市场,但事实上美国的市场要比中国的成熟许多。在中国你就不要指望靠分红来实现大于银行利率的收益。你还是记住一句话,在中国证券市场永远是大多数人处于奉献者地位的市场。
因此,股票本质是为了把最优秀的企业发扬光大,融资,做大做强(巴菲特是这样的,成熟市场是这样的);在中国这种环境下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在证券市场里都不是在投资,包括社保和大型国有阳光资金的入市,纯粹是为了低买高卖,寻找波动韵律,坐庄圈钱而已。而提问者您叫这个名字变也应知道,波动是没有规律的随即无效矩阵,它的解是个变量,因此中国证券如果不经过大刀阔斧的牵涉本质利益(尤其是大型控制性资金)的改革,不切断在股市中的既得利益集团和他们的合法外衣,中国证券永无宁日。谈股票本质,以上便是我理解的股票在外国成熟市场和中国内地市场的真实本质区别。
股票本质就是迎合你所在的国度的证券市场,从中发财至富而已。
6#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5 23:47:48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股票是什么?
很多人并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也有人觉得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但是大部分人匆匆进入股市,听消息随意买卖,追涨杀跌,频繁交易,在高位加仓,在低位割肉,其实都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股票是什么,或者表面上知道股票是什么,但没有真正在心里认同。
我们可以先查一下百度百科,上面是比较学术化的定义: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证明其所入股份的一种有价证券。它可以作为买卖对象和抵押品,是资金市场主要的长期信用工具之一。股票作为股东向公司入股,获取收益的所有者凭证,持有它就拥有公司的一份资本所有权,成为公司的所有者之一,股东不仅有权按公司章程从公司领取股息和分享公司的经营红利,还有权出席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从而,股东的投资意愿通过其行使股东参与权而得到实现。同时股东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风险。
这段话的核心是——“股票是一种资产凭证,代表持有者对公司的一份资本所有权。”简化来说就是——“股票代表一种资产”。
在大部分人眼里,现金钞票是资产,银行存款是资产,房子车子是资产,自家开的店铺更是资产。但是很多人并不把股票视为一种资产,更多把股票视为一种筹码。可能是因为离股票代表的实体资产太远,可能是因为持有的份额太小,可能是因为股票本身现在也没有了实体凭证,而且股价波动频繁,所以怎么看都不像一种资产。那么股票这种无色无味、无形无相的东西,究竟是不是代表一种资产呢?我们先看看其他资产是什么情况:
现金钞票,本质是国家发行强制要求社会接受的一种不记名资产凭证。这种资产凭证代表了持有者对社会商品和服务的索取权。只要国家信用还在,现金钞票对商品和服务的索取权就在,只不过索取量会随着总货币量与总商品和服务量的相对多寡以及货币流通速度而变动。现金钞票,代表着法律社会和信用社会下最直接的资产。其他资产,都是可以通过交易转换为现金钞票的。因为不记名和通货膨胀,现金钞票并不是一种好的资产。
银行存款,无论是活期存款和还是定期存款,其实都是一种现金资产凭证。去银行取款就可以看做是一种交易成本近乎为零的交易活动。这种交易活动把银行存款凭证交换为现金钞票。在无电脑的时代,银行存款凭证是实体化的,我们曾经有签字盖章的存折和存单。我的母亲至今还保留了一个习惯,她经常在发退休金之后,到银行去补登存折。她认为登到存折上的数字才是一种资金证明。她也习惯于保存纸质的定期存单。但是最近几年,她发现附带存折的银行卡越来越少了,甚至定期存款也可以不再有纸质的存单了。她感觉不太适应,觉得少了一些安全感。时至今日,银行存款已经完全以银行的数据库记录为准。这种资产凭证已经完全电子化了。我们对社会商品和服务索取权,需要国家信用和银行信用同时做保障。也就是银行信用保障银行存款可以转换为现金钞票,国家信用保障现金钞票可以索取社会商品和服务。过去,银行信用等同于国家信用。而未来,银行业的竞争将进一步加速,银行背后隐性担保的国家信用逐步让位于银行本身的信用。一般情况下大家可能感受不到这其中的差别,但是我们应该知道,这是有差别的。
房子车子等实体物品,一般情况下是通过商品交易与银行存款转换的。法律意义上的交易,仍然是资产凭证登记的所有权变更。我们的房产证、机动车登记证就是我们对资产的所有权凭证。这种凭证现在仍然是实体凭证的形式。但是如果我们的房产证和机动车登记证丢失或者损毁了的话,我们仍然是可以凭借政府部门的原始存档和数据库记录获得补发的凭证。房产证上可是连身份证号码都没有的。未来,这类实体资产凭证也将慢慢过渡到完全电子化。我们有一栋房的钥匙,并不能证明我们拥有这栋房子,数据库的记录才能证明。
自家开的店铺,是一系列实体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组合。实体资产是资产很好理解,而我们在店铺中建立起来的操作程序、管理程序、选人用人的机制,到形成的口碑和品牌,也都是资产的一部分。店铺除了可以一次性打包转让卖给别人以外,还可以持续获的现金流收入。这类资产的凭证一般是工商注册中的股份登记。同样的,股份资产凭证也将慢慢过渡到完全电子化。
回过头来看股票。和大多数人一样,我的母亲非常接受不了股票是一种资产的概念。在她看来,股票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既看不见它所代表的实体资产,也看不见这个凭证本身。再加上快速的价格波动,它根本不像一种资产。她觉得买股票就是赌博,炒股就是一个贬义词。但是实际上,我们离资产的远近与我们对它的所有权是完全无关的。就像夏威夷是美国的,黄岩岛是中国的一样。在不远的未来,我们除了身上的现金钞票和家里的细软之外,其他所有资产凭证都将被完全电子化。我们的定期存款、活期存款、房产、车产、个人公司的股份、在二级市场购买的股票,都会成为数据库中的一串数字。从这个意义上讲,股票和其他资产凭证也没有任何区别。股票代表的资产,是上市公司实体资产和无形资产组合的一部分,同样受到法律保护和国家信用的支持,也是实实在在的。至于价格波动,这世界上有什么资产的价格不波动呢?所有的价格都在快速波动着,连新发地的白菜价格都每天不同。只不过有的资产的价格是每分每秒积极主动报给你看,有的资产的价格是你不去问你就不知道它变了罢了。股票和其他资产的比较,让我想起一句话,“在一位物理学家眼里,电场和他坐的板凳一样是客观实在的”,那么,“在投资者眼里,股票和家里的金条一样,都代表了实实在在的资产”。
认识了股票是一种资产凭证,代表一份实实在在的资产的所有权,有什么意义呢?意义非常大!可以带来下面的改变:
1.股票可以作为一项严肃的家庭财产在配置占有相当的比例,并可以留给后代。
中国的基础教育欠缺了投资理财这一课,大部分人对股票的性质都没有正确认识,所以大部分人并不会把股票作为一项严肃的家庭财产配置。截至2014年9月30日,美国家庭资产总额达66.8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3.86万亿元)。其中股票的配置占比最高,达到了33.1%。而中国家庭资产配置过多投向了储蓄和房产市场,投资相对非常单一。目前中国国内股票占家庭资产比例仅为3%,是美国的十分之一。大部分家庭并没有享受到社会上企业盈利增长的收益。而且,股票也是一项很好的可以留给后代的资产。我的女儿从出生开始,已经开始持有股票了,只不过是我暂时代持。等到了她可以开户的年龄,我就会将她的股票全部转入到她名下。等到她三四十岁的时候,应该会是一笔不小的资金。
2. 我们准备买入股票时,会像买资产一样谨慎,而不是像买筹码一样随意
高善文去年5月26日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做了一个演讲。他说到,股票除了代表一种资产,还可以是筹码,是一种交易者进行博弈的工具。投资者可以完全不关心业绩和成长,只要把筹码拉起来以后有人追,就可以了。一旦把它看成一个筹码,就是我来拉,你来追。我拉涨了,你不追,怎么办?我可以跟你讲故事,讲到你追进来为止。所以基本面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大家交换筹码的借口。比如公司开辟新业务了,证监会放松供应管制了,央行降息了,表面上来看,这些基本面的变化,对现金流的预测都有影响,但实际上也许只是一个借口。“A股也许就是基于基本面的趋势投机”。股票涨了以后有更多人信,更多的资金进来,这个认知与事实的反馈过程得到强化,就会推动泡沫的兴起。把股票当作筹码,当做博弈工具的危险性是非常大的。
生活中有很多把买筹码当做投资的例子。击鼓传花的时候,我们永远不知道鼓声什么时候会突然停下。人人都感觉到了泡沫,但是都相信自己不会是最后那个接棒的人。甚至泡沫的故事天天讲,讲得连自己都相信这不是故事而是事实了。国外有著名的“荷兰郁金香事件”,一颗郁金香可以换几栋楼。国内有我亲眼目睹的“海狸鼠恶炒种源事件”。90年代初,四川资阳人李天国将海狸鼠引入资阳市,经过包装和炒作,导致了席卷全国的“海狸鼠恶炒种源”事件。资阳的海狸鼠数量一度占到世界总数量的90%以上,市价卖到上万元一只。后来当然是一地鸡毛,海狸鼠价格跌至十几元,甚至扔到路边都没有人要。在后期参与击鼓传花式饲养海狸鼠的人们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甚至家破人亡。而类似的故事,在股市中更是经常上演。
只有把股票当作实实在在的资产,我们才会在买入股票时更加谨慎。虽然我们买入的股票只代表公司所有权的很小的一部分,但是我们依然需要像买下整个公司一样去审视它。我们才会期待以便宜的价格买入资产,而不是以昂贵的。我们才会去用心分辨我们买到的资产到底是不是优质资产,还是只是一个美丽的故事,甚至只是一个精心构造的骗局。
3.我们在持有股票的过程中,会像对待其他资产一样更加耐心
大部分人在过去十年买房都赚了很多钱。其实房价也并非一路上涨,同样也是高低起伏,波动不止。2008年的时候,房价就回调得很惨,甚至到了政府要救市的地步,推出了房贷利率打7折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可是大部分人并没有因为房价下跌而急匆匆抛售房产,而是耐心持有,赚到了后面几年的涨幅。为什么大多数人能耐心持有房产却不能耐心持有股票呢?因为卖房的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很高,不像卖股票动动手指在手机上点一下一分钟就完成了。你家的房子也不会天天有人给你报价,还给你画出K线图均线图吓唬你。买房我们加了杠杆,也不会因为房价下跌而被强制平仓。但是买股票加了杠杆,就可能因为股价波动而被强平。更重要的是,自己家的房子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放在那里,可远远比看不见摸不着的股票踏实多了。基于这些原因,我们拿得住房产,却拿不住股票。我们在房产上赚钱,却在股票上赔钱。
公司的所有人会随随便便卖掉公司吗?显然不会。真正把股票当成实实在在的资产,我们才能正确的面对股票价格的波动,才能稳稳地拿住股票。即使是长牛股,大部分时间也是在盘整甚至下跌,只花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大部分的涨幅。我们只有耐心持有,承受波动,才能在闪电劈下来的魔法时刻保持在场。
股票代表一种实实在在的资产,股票也可以被炒作变成一种筹码而失去资产的属性。我们要以买资产的态度买入股票,以持有资产的态度持有股票,远离那些已经基本失去资产属性,基本变成了筹码的股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