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能成为中国影史的经典电影吗?

论坛 期权论坛 股票     
期权匿名问答   2023-2-15 17:00   2987   5
就是那种几十年后,还有人讨论的。
怎么说呢,就类似于美国的《星球大战》,几十年后,美国人依旧对《星球大战》津津乐道。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5 17:00:13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我认为目前人们对《流浪地球2》的评价都还是过于保守了。
目前大家还只能停留在特效、画面、叙事、科幻、真实感层面对它进行评价。更深也不过是「世界科幻电影」、「中国电影工业」、「中国影史」这样的层面。这些维度还是太低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流浪地球2》无论是在电影上的价值,还是在艺术上的价值,还是在文化上的价值,以及在民族精神内核上的价值,才会被更深地挖掘。
时间越久,讨论越多,这部片子的价值会被挖掘得越深,人们对它的评价也会越来越高。
不要怕批评,各种各样的批评会把《流浪地球2》磨砺得越来越璀璨。最后它的价值反而被愈加凸显。
我认为,《流浪地球2》在中国电影史留名是基础底线,它非常有可能成为世界殿堂级的电影,最终很可能像《三体》成为建国70年70部小说一样,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代表作品,与香港在金融和商业领域的地位一样,成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中介,其价值甚至高于孔子学院。
这样的电影能够在今天诞生,我们还能去电影院观看,是一件超有运气的事情。它值得我走进电影院,看一遍,两遍,三遍……
我之所以有这种判断,是因为我认为《流浪地球2》具有非常强的超越性,它在电影艺术里有超越性,它又超越了电影本身,只用常规的院线电影的标准对它进行评估、评价并不合适。

一 什么能代表未来中国?

在评价《流浪地球2》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如果把长城、孔子、秦始皇、黄河长江、故宫、史记、大熊猫这些能够代表中国的元素都去掉,在未来,有什么能够成为中国和中华民族的象征?
长城、孔子、秦始皇、黄河长江、故宫、史记、火药、印刷术代表的是过去的中国。
高铁、大熊猫、鸟巢、东方明珠、基站代表的是现在的中国。
那么,什么能代表未来的中国?
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元素来让未来中国与当下的中国、过去的中国一脉相承?
过去的70年,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缺失的。
在过往的70多年里,很少有文学作品来探讨这个问题;即使有所探讨也并不被大多数国民所接受和认可。
在官方的宣传中,有五年计划、有两会的会议文件、有百年复兴,官方对中国的未来有严谨和充分的想象,但这些计划过于抽象和宏观,普通人难以把握其中的细节,也难以构建出完整的蓝图。
大多数国民并没有对「未来中国」对想象和思考。
进而对「未来的人类世界」的想象,也是缺失的。
进而对「未来人类世界中,中华民族如何立足」的想象,也是缺失的。
进而世界人民对「中国在未来的人类历史上要扮演怎样的角色」也是缺失的。
所以中国人对「未来中国」的想象不过是汉唐的复刻版本,或者是另一个版本的美国。
而世界人民对未来中国的想象,更像是一个工具化的世界工厂与主角的跟班。
所以,还是那个问题:
什么元素,能代表未来的中国?
未来中国,如何与当下的中国、过去的中国一脉相承?
《流浪地球2》在1的基础上完整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它是一部立足于过往中国数千年历史的人类未来史诗。
它构建的是人类史诗,但内核是中国的。
它与常规的科幻电影有极大的不同,它绝对不仅仅是在一个未来时间里重复叙述一个老故事,也不是用新的科学幻想点子装饰一套旧的范式反复售卖。
它参考和发扬继承的,绝不仅仅是60多年前科幻文学黄金年代的精神,也绝不仅仅是库布里克和克拉克《2001太空漫游》这样的殿堂级影片,它是过往几千年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的延伸体现,也是200年近代史中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精神在未来的投射。
如果说《星际穿越》内核来自于《出埃及记》的先知、选民、上帝、十灾、十诫、分海、迦南。
那么《流浪地球2》的内核来自于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充满苦难的中国近代史。
它与《尚书》、《左传》、《史记》、杜甫诗、《毛选》这些中国文化中最有力量感的作品一脉相承。
人们可能读不懂《尚书》、《左传》、《史记》,
人们可能也不会去读《毛选》、《共产党宣言》、两会文件,
但人们能够看懂《流浪地球2》,也能过通过《流浪地球2》构建出未来的想象共同体。
《流浪地球2》解答了以下3个重要问题:
1.民族和国家层面:未来的中华民族如何面对世界性问题。中华民族在人类世界中将如何与其他民族相处,又担任怎样的角色,要完成怎样的历史使命。
2.个人层面:一个普通人,在未来的中国,遭遇到了严重的危机时,将如何生存,与其他国民、组织如何一同应对。
3.历史层面:过往的中国历史,和未来的中国发展,如何保持连贯一致性。过往的中国历史,将把中国带向何处,又会让人类世界因中国走向何处。
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我们才能够一层一层往下,看到《流浪地球2》在不同层次上的价值——历史传承上的、民族精神上的、文化上的、电影工业上的、电影上的、科幻电影上、视觉特效上的、故事叙述上的、人物构建上的、科幻点子和世界设定上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流浪地球2》在不同层次上的价值会逐步凸显。
玉不琢,不成器。《流浪地球2》就是这样的和氏璧。
它不会因为任何的批评而褪色,反而会因为各式各样的批评而被磨砺得愈发璀璨。
二 用什么样的形式来叙述未来中国?

聊完了第一个话题,现在来聊第二个问题:
当我们已经构建了【未来中国】和【未来人类世界】的想象图景时,中国人如何来讲述他们?讲述的形式什么样的?
目前,摆在中国人面前的,有几种方案供选择:
第一,使用常规的个人英雄主义故事,在灾难环境,完成对未来图景的构建。典型如《2012》《星际穿越》《月球陨落》。
这种方案的优势在于,我们已经有了好莱坞数十年的科幻类型片的观影基础打底,观众已经适应了这样的形式结构,市场接受度高。我们只要跟随模仿借鉴就可以。
《流浪地球1》就采用了这样的结构,但在这样的结构之上,以「饱和式救援」等细节作为点缀,传递了不同的思想内核和更真实的世界情况。
中国自古以来不缺乏英雄故事,比如墨子、岳飞、文天祥、邱少云、董存瑞、雷锋……要讲述一个英雄故事并没有什么难度。
但这样的方案的问题在于,这样的叙事结构中,缺少对英雄所处的组织结构的刻画,也就容易让整个中国的未来图景不足够完整。比如我们在讲墨子时就必然要提到春秋战国和百家争鸣,提到岳飞时就必然要提到宋金对立、南北宋的历史演变和政治结构、提到邱少云时,就必然要提到抗美援朝、我党组织结构和近代史的脉络。
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完成一部个人英雄故事科幻片,并没有真正建立未来中国的图景。
美国不需要面对这样的问题,在过往近百年的科幻动画、漫画、电影、电视剧里,美国国民已经完成了这种图景的构建,之后每完成一部毫无新意的个人英雄主义影片,都在为这一图景添砖加瓦。
所以《流浪地球1》回答了「未来中国是怎样的,在世界中扮演怎样的身份,如何应对世界性问题」,但不够完整充分,它缺乏组织和国家层面的叙事,我们只能管中窥豹。

第二种方案,是使用战争片的逻辑,刻画不同势力的角逐。典型如「复仇者联盟」「猩球崛起」。
这种方案的难度明显比上一种要大。
在这样的结构下,中国人想要讲述要未来中国,依然面临着难题:这样的视角所开展的故事,通常是军人,而不是普通人,讲述的故事,通常是战争,而不是日常生活。
普通人是缺席的,日常生活也是缺席的。
《流浪地球2》的视角与此有些类似,但整个系列又与此不同。

郭帆团队在刘慈欣的文本上,对《流浪地球2》采取了第三种方案:编年史。
编年史的特点是: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记载历史事件。有利于读者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了解历史事件,便于了解历史事件间的互相联系;但是不便于集中描写人物、事件,一个人物、事件分散在不同的年代,读者不易了解其全貌。
在文本中,这是常见的叙述逻辑,比如《三国演义》就是典型;但在科幻片中,这是一种全新的叙述结构。
刘慈欣的多个小说文本,都是采用这样的叙述逻辑,比如《三体2:黑暗森林》和《三体3:死神永生》,比如《流浪地球》,比如《超新星纪元》。
在《流浪地球1》大获成功的前提下,郭帆团队在《流浪地球2》中大胆采用了这样的叙述结构。这种结构的好处,一方面是它的可拓展性非常强,对续作的剧情和内容填充有更大的操作空间;另一方面是,它能够在不同的视角上充分展现不同人、不同组织、不同事件的情况。由点成线,由线成面。但这种叙述结构的缺陷在于弱化了单个人物、单个事件,它难以像其他影片那样对单个人物进行大篇幅的描写。不过,这也是刘慈欣小说文本的特征。
人们会基于过往的观影经验产生一个固定的「影片预期」。比如电影的叙事应该是基于人物的成长,或是基于事件的推进,不符合这样标准的影片,就容易被评价为烂片。
对于非常熟悉编年体史书、中国史学的读者来说,《流浪地球2》恰如其分地展示了它的内容信息。部分人评价它「叙事混乱」「容易睡着」,源于这样的叙述结构打破了他们对电影的预期,以及对这种常见的叙述结构的不熟悉。
常见的电影结构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来展示,观众的观影预期是追求符合逻辑但有可能意料之外但剧情。而编年史的叙述结构是先展示结果,然后去看起因经过和哪些变化的因素导致了结果的产生。最终的观影体验关注的是哪些因素导致最终的结果发生。
从个人的观影体验来说,《流浪地球2》叙事很清晰,把巨大的信息量放在短短173分钟里讲完了,如果要用常规的叙事结构,至少要拍成2-3部影片。
观影过程中,我有一种面对真实历史的愉悦感,也有面对无限的惊奇感。我在抽丝剥茧地分析历史,而不是观看剧情。
三 未来史学

我把《流浪地球2》的叙述结构和内容称为「未来史学」。
「未来史学」这个概念来自于刘慈欣《三体》小说中的「未来史学派」,这里我借用了这个概念,做出不一样的内涵补充。
中国有各类丰富的史学文本。如纪传体通史,比如《史记》。有编年体通史,比如《春秋》《资治通鉴》。有断代史,比如《汉书》。有演义小说,比如《三国演义》。
历史的叙述,涉及到人物、事件、环境、结构、组织。这是中国国民了解过往世界的一种最常见的方式。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认识世界的。
「史学」是中国的显学。
中国老百姓接受史学和历史故事是自然而然的。可谓「圣人之道,百姓日用而不知」。
为什么科幻作品总是小众的?——因为与老百姓们的审美体验不匹配,这类作品的内容是架空的,形式也并非常规。
但如果「历史讲述」和「未来世界」相结合呢?
中国丰富的史学传统可以被运用到对人类未来世界的构想上,中国的科幻类型作品可以从史学形式中强化自身。
它不再是某种空中楼阁的设想,而是可以真正立足在历史和当下。
《流浪地球2》,把这种叙述方式,从文本搬上了荧幕,从「过去视野」转向了「未来视野」,把历史传统的叙述方式与现代化的艺术表达形式做了结合。
《流浪地球2》的剧情并不难懂,我父母60+都好懂,周围10岁小朋友看也觉得精彩,所以看懂它的剧情,并没有太多的智力门槛。
这太适合中国人看了。它在表述形式上与过往的史学文本一脉相承,在精气神上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
但这也太不适合不喜欢中国的人看了。它在表述形式上与过往的科幻影片大为迥异,在思想内核上与过往的科幻影片大相径庭。它甚至连主角都是中国人。这一切都令人觉得太奇怪了:叙事结构混乱、忽视生命的集体主义、不自量力的暴发户特效……
如果我们非要在这样的基础上争论,意味着我们再次被夺走了电影评价的标准。编年体的叙述结构就是混乱的?多主角视角就是不自量力?群体英雄视角就是集体主义?利他主义就是忽视生命?——如果我们非要在这样的基础上争论,意味着我们在一些细枝末节上和吹毛求疵者辩经,忽视了《流浪地球2》真正的价值。
我之后会对这些毫无诚意的肤浅评价逐一回应,所以还是希望大家回到主线上,来看看《流浪地球2》真正的价值。
《流浪地球2》是一种未来史学,它以「历史讲述」的形式,第一次让中国的普通大众把从过去历史的视野朝向了对「未来历史」的思索。
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未来的故事,我们面对的是整个未来的历史。
我们面对未来的历史,就如同我们面对过去的历史。
《流浪地球2》并不曾提倡某种极其具体的价值观念,而是把与中华民族精神的整体观念融入其中。
现代的中国人何以立足?它来自于近代人民艰苦卓越的奋斗,来自于民主主义革命百折不挠的精神。
近代中国人又何以奋斗?它源于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家园的热爱和自立自强的渴望,以及生生不息的传承。
未来的中国人何以立足?它必然承袭自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必须延续数千年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
《流浪地球2》以历史讲述的方式告诉你,现代中国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中国会往哪里走,中国人会如何做!未来中国和现代中国的关系又是如何!
《流浪地球2》不再是《星际穿越》《2012》那种一神论宗教下的末世拯救结构、也不是《环太平洋》《明日战记》这类失业离异酗酒的白人中年男性拯救世界的个人英雄主义故事、更不是《长江七号》《独行月球》这样披了科学幻想外壳的喜剧。这些故事在中国没有根基。
对于中国人来说,它们仅仅是故事,几乎与现实无关。
《流浪地球2》的价值观是建立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基础上的,并对中国历史的内核精神进行了现代化、未来化表达。
我举一个例子:《流浪地球2》对「传承」这个概念的诠释,是几乎所有科幻电影都罕见的。
你在其他电影中看不到这种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对文明、生物基因和文化基因的延续。
流浪地球整个故事结构,建立在2500年,传承100代人的框架上。
电影中的每一位有名有姓的人物,都在体现这种传承:
马兆说:没有人类的文明毫无意义,讲的是文明的传承形式。
马兆对图恒宇,是一种技术上的传承。
图恒宇对丫丫的生命延续,是一种生命形式上传承。
张鹏对刘培强,是一种师徒关系与父子关系的传承。
刘培强和韩朵朵对儿子刘启,又体现了血缘上的传承。
周喆直对郝晓希,郝晓希对新的男性官员,是一种政治身份和师徒关系上的传承。
包括影片最后部分的老航天员们对新航天员们对生命嘱托,更是一种以生命影响生命,以生命保护生命的传承。这样的不同的价值观诠释在影片中比比皆是。
这样的巨大的价值观差异,仅仅用「集体主义」「自我牺牲」「家国情怀」来概括,显得肤浅又狭隘。
《流浪地球2》的之所以会在各种批评越发闪耀,在未来会评价越来越高,是因为它的根基不在科幻上,而在几千年中国的精神内核上。
只要这样的精神内核不倒,《流浪地球2》就能立得住。
《流浪地球2》的叙述结构是「未来史学」,不是简单的科幻故事。

四 对一些批评的回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流浪地球2》无论是在电影上的价值,还是在艺术上的价值,还是在文化上的价值,以及在民族精神内核上的价值,才会被更深地挖掘。
时间越久,讨论越多,这部片子的价值会被挖掘得越深,人们对它的评价也会越来越高。最后它的价值反而被愈加凸显。
柏龄我在这里简单对常见的影片批评进行一些回应。算是对后来者抛砖引玉。
在我看来,大部分批评产生的原因,源于批评者智力资源的投入不足,也源于《流浪地球2》超高水准的电影完成度和信息量,少部分批评产生的原因,是批评者与中华民族底层的精神内核产生了背离。

1.「睡着了」「叙述结构乱」的评价

睡着了其实是一种非常主观和浅显的判断。它可以作用于一切有艺术价值和现实价值的作品上,比如《红楼梦》《三国演义》《论语》《毛选》《诗经》……
按照常规院线电影的标准,类似《2001太空漫游》,这样的片也只会被评价为「睡着了」「叙事混乱」「野心太大」,当年上映时,也有很多人评价看不懂与不喜欢。然而在其之后的许多太空科幻片,不过是对《2001太空漫游》的拙劣模仿。
我认为《流浪地球2》的叙述结构一点也不乱,全片没有一秒浪费,完成度极高,信息密度极大。表层的故事一丝不苟,暗藏的故事草蛇灰线,故事又与视觉特效、思想内核完全嵌合。
非常可怕。
这样的内容转化成小说文本,至少要30万字打底。按照现在大多数商业电影低密度叙事、简单结构的标准来说,这至少能拍成2-3部电影。
《流浪地球2》的超越性反而成为了部分人眼中的不足。

2.对价值观的批评

我看到许多基于《流浪地球2》价值观的批评来自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立场,集中在「50岁以上出列」那段剧情之中。部分批评者对这一段剧情的反感来自于现实中公民权利对政府的让渡,以及近几年各种公共事件中公权力的滥用。其批评的立足点在于普通人与公权力的结构关系上。这种立足点是有问题的。
「50岁以上出列」这段剧情里,聚焦的不是普通人,聚焦的是作为人类精英的航天员。中国自古以来的精神内核,对社会精英的要求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舍生取义」,如果你要成为精英,成为君子,这是你必须走的路。对于承担某些特殊岗位的社会精英,中国社会天然有着更多的道德要求。你想有其他选择,那么你就不要走到那个位置上,不要承担相应的工作。
「50岁以上出列」是中国现实中大概率会发生的事情,它在解放战争中就反复出现,在抗洪救灾抢险中反复出现,在近些年的防疫工作中反复出现。
以现实为例,我曾经是一名警察,公务员编制,警察本身就是需要背负更多社会责任和道德要求的职业,如果我不愿意背负这样的道德要求,我就应该辞职。我有选择是否继续从事该岗位的自由。但我没有在警察工作中可以随时不参与工作的自由。警察这类肩负更多社会责任的职业,享受着比常人更少的自由,包括生存的自由。
作为同样崇尚个体权利和个人自由的人,我认为大多数批评者无力构建一套同样的未来史学,甚至无力在这种面向未来世界的环境中思考己方所支持的价值观何以生存,来源于何处,又如何立足。这种伪自由主义者所传递的只言片语的批评,让我感觉他所坚持的价值观更像是空中楼阁,更像是一种「假大空」的宣传。
在《流浪地球》系列构建的「未来史学」中,作为希望获得更多自由和个体权利的普通人,我会思考:
这样的末世环境里,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何以立足?其边界又在哪里?
在中国的未来历史中,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生存空间在哪里?又如何从今天发展向未来?人们坚持这样的价值观所能够带来的现实收益如何?受益群体是哪些人?是否有人因这样的价值观受损?
在极端环境下,当自身的价值观受到挑战时,作为价值观的捍卫者,我如何应对这样的环境?
我所坚持的价值观,是否会因此而导致部分群体受到严重损失?这些群体是谁?我是否应该给予相应的补偿?弥补方案如何?
很可惜,我不曾看到足够深入的讨论,只看到支离破碎的不满和「假大空」式的批判。
《流浪地球2》在价值观上,不是自由的敌人,它恰恰给了真正的自由主义者更多思考的空间。

3.「集体主义」的粗暴概念

一部分批评者会把《流浪地球2》但价值观粗暴概括为「集体主义」,这种概括是一种智力上的偷懒。
它把影片丰富的所指变成了单一的能指,把复杂的人性光辉抽象成了一种可被简单定义的文字概念。
做出这样批评的人,反而是概念化地对个人价值和生命意义进行理解。如果发自内心对生命有过尊重,对人性本身有过深刻体悟,绝不会简单地做出这样的概括。
《流浪地球2》在「未来史学」对叙述结构下,构建的是一种电影艺术中的新式英雄观,它绝不是简简单单的「集体主义」,也并不是简单的「个人的复数叠加」。
这种叙述方式的难度、深度、真实性都要高于常见的个人英雄主义影片。
英雄不再是一个,而是一群,甚至所有人。
张鹏、刘培强、周喆直、马兆、诺夫、图恒宇……
它不仅展示了个体层面的人性光辉,也展示了这些人是如何被组织到一起的,还告知了群像英雄们的力量来源和信仰来源。
这使得影片的叙述组成了一张网,而不是一条线。它是借由不同的个人、不同的组织、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展现出来的一张网。
有些人离得太远,没有看到网,只在远远看到一个小点,便冠以「集体主义」的概念进行粗暴概括。这种做法过于概念化,也过于急切了。
对于生命足够尊重的人,对历史足够敬畏的人,能够看到这张网。能看到一个个人,而不是所谓的「集体主义」。

五 《流浪地球2》需要更有诚意的批评

面对观众,《流浪地球2》拿出了足够的诚意。
而面对《流浪地球2》,大部分批评者却没有这样的诚意。
我看到大多数对《流浪地球2》的批评,都在一种固定而陈旧的范式中进行。如果我们对电影的评估只能用陈旧的范式作为标准,那么我们对真正卓越的电影就没有鉴别能力。
《流浪地球2》绝对不会害怕批评,它需要更加扎实、更加专业、也更加锋利的批评来指出它的不足与可进步的空间。批评只会让它更加璀璨耀眼。
《流浪地球2》是具有超越性的影片。我目前看到的网络评价,无论是夸赞还是批评的人,几乎都低估了《流浪地球2》的价值。
赞扬的人仅赞扬了它在科幻电影品类里的优点。但这样的褒奖太局限了。这让褒奖显得过于简单。我们对它的褒奖视角不应该只停在科幻电影,应该扩展到电影工业,甚至电影之外。
这是整个中国几千年历史精神内核的现代化表达,也是200年中国近代史的未来延续。它在人类共同体层面的想象也构建得非常真实。
批评的人,因为看不懂它的超越性,对它的超越性指手画脚。批评者依赖的标准反而是一种固定陈旧的范式。在大多数批评中,我也看不到批评者的价值支点,更像是一颗空心萝卜。这让大部分批评显得很廉价。

六 《流浪地球2》的超越性

《流浪地球2》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好莱坞影片。它在电影艺术里的超越性是很罕见的。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院线。
《阿凡达》《星际穿越》这样的影片,在电影艺术上有创新,我虽然很喜欢它们,它们也非常卓越,但是它们没有带给我那种超越性的感觉。
对我来说,它们是世界顶尖的科幻电影。但也只是电影而已了。
《流浪地球2》有些不同,无论是它高密度的信息量、群像英雄、还是不同的价值观的叙述逻辑,都带来了了一种科幻影片中的新范式,同时又有精神上的超越性。
上一带次给我这种超越性觉感的是李安的《比利林恩的场中战事》。它既在电影中有超越性,更新了电影的范式,但又超越了电影本身。这也是一部被大大低估的电影。这样的电影在院线中是非常少的。
近年来,我看的院线电影中,还有两部科幻类电影也有这种潜力,一部是诺兰的《信条》,一步是他的《黑暗骑士》。但很可惜诺,兰的《信条》做出了超越性的架框,没有超性越的精神核内。这使得它在电影层面非常好看,但也止步在电影层面了。而《黑暗骑士》与之相反,它在精神内核上有超越性,但它没有超越性的框架。
我认为《流浪地球2》高于同阶段中国电影不止一个档次,已经具有世界顶尖的电影水准。
它至少在以下3个方面做了重大的突破:
第一,它的叙述结构是全新的,而且能够成为全新的世界科幻电影范式。它是以「编年史」的逻辑来完成叙述的,叙述的形式与中国人喜欢的「历史讲述」的方式一致。
第二,它的思想内核对世界来说是全新的,它是基于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的展现。它展示了另一支文明在面对未来世界性问题的价值取向、组织形式、思考视角,也展示了这支文明和人类整体文明之间的关系。
第三,它第一次面对普罗大众,回应了「什么能够代表未来中国」「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讲述未来中国」这样的问题,并且有可能在中国国民层面,第一次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开展对未来中国的思考,并达成共识。

七 见证历史

我认为目前人们对《流浪地球2》的评价都还是过于保守了。目前大家还只能停留在特效、画面、叙事、科幻、真实感层面对它进行评价。更深也不过是世界科幻电影、中国电影工业这样的层面。这些维度还是太低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流浪地球2》在各个层面的价值才会被充分挖掘——电影上的价值、艺术上的价值、文化上的价值、以及在民族精神内核上的价值。
时间越久,讨论越多,这部片子的价值会被挖掘得越深,人们对它的评价也会越来越高。
我认为,《流浪地球2》在中国电影史留名是基础底线,它非常有可能成为世界殿堂级的电影,最终可能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代表作品,与香港在金融和商业领域上的地位一样,成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中介,其价值甚至高于孔子学院。
今年作为有史以来最诡异的春节档,《流浪地球2》遭遇了不少奇怪的攻击和质疑。
但没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流浪地球2》但价值会逐渐凸显,攻击和质疑声反而会让它更加璀璨。
事实上,这样的电影甚至十年也难以有一部。无论看不看得懂,都值得去电影院看一遍。何况电影不难懂(我父母60+都好懂,周围10岁小朋友看也觉得精彩)。
能看到这篇文章的人绝对有能力理解它,并且大呼精彩。
这样的电影能够在今天诞生,我们还能去电影院观看,是一件超有运气的事情。它值得我走进电影院,看一遍,两遍,三遍……

八 对问题的回应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
1.什么元素,可以代表未来的中国?

我认为,这颗正在流浪的地球,会成为未来中国的象征。
它与大禹治水、民主主义革命、青藏铁路建设一脉相承,都是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历史体现。

2.用什么样的形式讲述未来中国?

面对未来的中国,什么样的形式最容易让中国国民接受、引发中国国民的思考、并达成共识?
我认为,用历史讲述的形式描绘未来,最容易让中国国民接受,产生思考,并达成共识。
那些关于未来最真实、最有力量感的描写,一定与《左传》、《史记》、《三国演义》、《毛选》这些关于中国历史的作品一脉相承。
这就是属于中国人的「未来史学」。

陈柏龄  2023.01.29
个人公众号:陈柏龄的酱油台。

相关文章:
如何评价《流浪地球》豆瓣评分从8.5分降至7.9分?
如何客观地评价刘慈欣及其作品?
3#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5 17:00:58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其实,说句真心话,满江红这么玩,是把老谋子放在火上烤,往焦的烤!
如果中美博弈,中国输了,可能还好,满江红就是众多中国影片中的一部而已。
如果中国赢了,那…差不多真成岳父和秦桧了,老谋子这是要被钉在耻辱柱上,跪在影视史上了。何必了,洗洗钱而已,都瘦脱相了,活不了几年,谁不想青史留名,结果留了个臭名昭著…
我要是老谋子,啥时候捞钱不行,被往死的坑。
4#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5 17:01:15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大年初一我直奔电影院,把《流浪地球2》看了两遍。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世界级的优秀科幻作品,它有着名留影史的一切必要条件:宏大的世界观,绚丽的特效,极致精细的铺垫,把哪怕只出现几秒的道具当成主角来制作的态度,以及展现的对人类勇气的歌颂和集体英雄主义的光辉。最重要的,它作为一部观感偏硬核的科幻电影,体现了恢弘的想象力和在不影响主要设定情况下的科学性,而且在前作已经十分优秀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尽管当下有些许杂音,但我相信随着时光流转,将来再回头看这部电影,人们不但不会厌倦于它的地位和荣誉,反而会进一步发现它的价值。



《流浪地球2》是无比优秀的科幻电影作品,超越了前作

我是个业余航空航天博主,尽管我本人在科幻小说领域涉猎不深,大刘的作品是一部没读过……但我深知,恐怕没有哪个蓬勃发展的现代工程技术领域如航天一样在其诞生的早期深受科幻作品的影响。



齐奥尔科夫斯基,奥伯特和戈达德,三位公认的火箭宇航先驱

火箭和航天领域的三位公认的奠基人,俄国人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出生在奥匈帝国后加入德国国籍的赫尔曼·奥伯特,以及美国人罗伯特·戈达德,他们每一个人都在回忆录或后来的记述中承认,之所以走上航天理论探索之路,是受到科幻小说的启发。其中齐奥尔科夫斯基和奥伯特的启蒙作品是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的儒勒·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在这部脑洞大开的小说中,凡尔纳设想了长274米,重6.8万吨的超级大炮,用16.4万吨硝化棉作为发射药,将能载3人的炮弹射向月球。这两位独立推导出火箭方程的科学家正是因为对凡尔纳的方案不够满意,尝试更换一个更加合理(比如降低发射加速度、考虑空气的热障效应等)的计划,从而投身于火箭推进理论,并最终成为这个领域的先驱。而远在美国的戈达德则是小时候读了威尔斯的科幻小说《星际战争》后,决定为火箭研究而贡献一生。《星际战争》讲的是外星人入侵的故事,后来90年代被改编后拍成电影《独立日》。



儒勒·凡尔纳《从地球到月球》中登月大炮的“炮弹”



1898年版本的《世界大战》封面

《流浪地球2》中,那震撼而宏伟的太空电梯是一个绝对的亮点,它就像凡尔纳《从地球到月球》中那门不可思议的巨炮那样,是一个作品同时代无法建造的太空运输超级工程,尽管我们知道太空电梯的理论基础远比凡尔纳的巨炮要坚实。在电影中以细节展现超前的太空交通,《流浪地球2》不是第一个。



《月里嫦娥》(Frau im Mond),请注意第二位编剧,即赫尔曼·奥伯特

早在电影刚诞生没多长时间的1929年,德国著名导演和编剧弗里茨·朗就破天荒拍了一部《月里嫦娥》(Frau im Mond),这是一部不比《流浪地球2》短多少的黑白默片,竟完整地展现了使用氧气的多级火箭从地球发射并降落月球的场景。尽管还有28年人类才进行了首次太空发射,但这部影片却想象出了很多后来航天发射中的元素:比如垂直转运,发射前进行倒计时,火箭发射台下方安装水池以吸收发动机热流并降噪,甚至还考虑到了发射过程中的加速度,乘客是以躺卧的方式升空的,在发射过程中乘客甚至因为过载过大而昏迷,不知道小破球2中的类似场景是不是在致敬这部94年前的古早科幻。



上图:《月里嫦娥》(1929)剧照,因为火箭发射的高过载,乘客产生晕厥        下图:《流浪地球2》(2023)剧照,因为太空电梯发射的高过载,乘客产生晕厥                        

正如小破球找到了中科院和相关院所的专家来做科学顾问,《月里嫦娥》的科学顾问兼编剧正是前文提到的德国航天先驱奥伯特。为了宣发这部电影,奥伯特申请从电影经费中播出1万马克,去制作一枚真的火箭发射,导演同意了,不过奥伯特很快发现他把做一枚能飞的液体动力火箭这件事想简单了。在尝试了多种燃料组合后,奥伯特选择汽油和液态氧作为燃料,并开发出了一种独一无二的锥形喷嘴(德语:Kegeldüse)发动机,但由于严重的超支,最终他也没能在电影上映前把火箭打上天。尽管奥伯特失败了,但是他未完成的火箭和相关技术被德国一个受他的作品启发而成立的组织太空旅行学会(德语:Verein für Raumschiffahrt)买下。一个奥伯特的年轻学生在电影上映的一年后加入了这个组织,继续奥伯特的火箭研究,他叫沃尔纳·冯·布劳恩。可能奥伯特自己也完全想不到,在电影上映40年后,在他和他的学生以及数十万人的共同努力下,他参与编写的用火箭登月的剧本居然变成了现实。



1930年,太空旅行学会的成员正在研究奥伯特的火箭,右二的年轻人是当时18岁的沃尔纳·冯·布劳恩



左图为《月里嫦娥》剧中的登月火箭移出总装测试厂房的剧照,右图为40年后成功登月的土星五号火箭,它们都有奥伯特的一份功劳

第一代航天理论先驱们读着科幻,通过向科幻作品中的疯狂脑洞不断填补当时他们所能掌握的科学知识,最终诞生了一批严肃的科学、工程学著作。齐奥尔科夫斯基1903年写出了著名的《利用火箭装置探索外层空间》(俄语:Исследование мировых пространств реактивными приборами);奥伯特通过扩展自己的博士论文于1929年写出了《太空飞行之道》(德语:Wege zur Raumschiffahrt)。第二代航天先驱们,也就是那一批真正动手参与火箭开发计划的科学家们,弗里德里希·灿德尔(Ф.А.Цандер苏联航天先驱),瓦连京·格鲁什科(В.П. Глушко,苏联航天先驱),沃尔纳·冯·布劳恩,马克思·瓦利艾(Max Valier,奥地利/德国航天先驱)等等,阅读着第一代航天先驱们的学术著作成长起来,并最终带领着人类实现太空梦。那么同样疯狂脑洞的《流浪地球2》会不会也成为一粒种子,将来我们的科学家也在它的幻想基础上不断发展,最终真的把其中的太空电梯、聚变能源、量子计算机和门型机器人等做出来呢?



苏联最早的火箭研究机构喷气推进研究组(ГИРД),前排左二是谢尔盖·科罗廖夫,右三后排站立者是苏联航天先驱弗里德里希·灿德尔

对于一个航天迷而言,《流浪地球2》不能绕开的亮点就是片中展现的超级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太空电梯,这个最早由齐奥尔科夫斯基在巴黎埃菲尔铁塔启发下于1895年提出的概念是很多科学论文和科幻作品的宠儿,其概念并不新鲜,它通过一系列从赤道地表延伸至超出35786千米的地球同步轨道外的系绳,让下端更强的重力和上端更强的离心力相互平衡,在张力下维持系统的大致静止,以便人员和货物更省能源地往返于天地。小破球里的太空电梯的出彩之处在于细节,毕竟一个占了近20分钟镜头的巨大机械,是不可能通过寥寥数笔混过去的。对太空电梯系统的详细设计和宏伟展现,是这部电影最出彩的地方之一,听闻郭导在拍摄这一段时也是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难,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呈现的效果我认为十分完美。



太空电梯地面端,其最下方是电磁弹射器

理论上来讲,之所以建造太空电梯,是为了节省数量庞大的、为了克服地球引力而消耗的化学能燃料,以便利用简单的电力拖索系统来实现电梯轿厢的上下行运动。在太空电梯不同高度释放的物体,具有不同的初始线速度,这很容易通过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结合释放高度到地心的距离算出来。大约在23400千米的高度释放卫星,就可以进入一个最基本的低地球轨道;在36000千米释放卫星,卫星可以直接进入地球同步轨道;而在流浪地球2中的太空电梯顶端,也就是大约90000千米释放,那么卫星将获得足够的动能飞越火星!从太空电梯的上端前往月球也将非常方便,当然由于月球被地球潮汐锁定,自转太慢,没法在月球上建设和地球类似的太空电梯,所以从地球上的太空电梯出发去月球,还得有一套可提供ΔV的动力来完成月表减速降落。



太空电梯基本原理

从赤道附近的地表开始垂直上升,两种主要的力就处于相互battle的状态中,分别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和地球旋转产生的惯性力——离心力。一开始是重力统治了离心力,沿着电梯垂直于赤道上升时重力会随着远离地球而减小,而离心力则随着半径增大,线速度增加而增加。直到抵达约36000千米高度的地球同步轨道时,物体绕地球的公转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这个轨道也是这么计算出来的),此时物体与地球中心的连线在地球表面上的交点(也就是所谓的“星下点”)是基本不动的。这意味着,即使没有系绳的张力,物体也不会因为公转周期与地球不同而跑偏,这也就意味着两种力是相互平衡的。如果再向上走,则离心力会逐渐占据主导,如果不加以主动力控制,物体会逐渐向上加速。
也许太空电梯的基本原理,读者光看公式或者我的文字叙述理解起来有点困难,那不妨考虑一个非常简化的模型:即这玩意就是个太空溜溜球。一个由无限强度,却0质量的绳子拴着的0体积质点。当这个质点恰好位于地球同步轨道上的时候,绳子可以从它的星下点向上链接这个质点,而不产生任何张力(为了简化我们不考虑科氏力、月球引力、大气等等现实因素)。为了让绳子有效绷紧,那么这个质点显然应当放在稍稍高于同步轨道一点点的位置,这样为了使质点的公转速度跟上地球自转,我们需要对其施加一点向心力,而这个向心力就可以有效绷紧从地表链接质点的绳子。现在我们等量代换一下,质点不再是0体积的,它变成了整个太空电梯加上方舟空间站的质心,而系绳,也就是大家在电影里看到的那些环状结构加强的“钢”缆,电梯轿厢在上面滑行的那个,则是有质量的。



方舟空间站下部是多条缆绳和电梯系统,上半部分就简单得多,三组缆绳组成的结构将连接同步轨道空间站到90000千米高的配重块,看样子这一段是没有电梯的

这样我们就构建了电影里太空电梯的全貌,它和前人科幻小说或者论文中纯粹运输用的太空电梯还不太一样,它其实是一个轨道空间站加上电梯的综合体:一个从非洲加蓬共和国首都利伯维尔附近(为什么选利伯维尔?因为这里离赤道只有40公里,是世界上离赤道最近的大城市之一,而且还靠近海岸,方便运输巨型货物)延伸至90000千米高的超级建筑,其绝大部分的结构都是由几十根“钢”缆组成,每隔数百米就会有一个环状结构用来固定缆绳。这部太空电梯大致上可以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下半部分是真正意义上的“太空电梯”,数根可以走轿厢的缆绳围绕成了一个圈,这个圈从地表开始向上延伸,途中有若干补给站,最终于36000千米高度附近抵达方舟空间站。上半部分则实际扮演着配重,从36000千米一直延伸至90000千米,在电影里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上半部分的缆绳集中于较小的一个圈内,且数量明显低于下半部分的电梯段,可能无法提供电梯升降,也有可能是电梯还未完工。



在方舟空间站附近身着舱外机动装置进行舱外作业的航天员,暗示了空间站当前处于地球同步轨道附近



方舟空间站被炸瞬间,这个视角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整个电梯的结构

理论上,方舟空间站本体,就是那个巨大的环状结构可以存在于整个太空电梯系统的任意高度,还记得我们刚刚的力学简化模型嘛?只要它的全系统重心(我原来写的是质心,但经过b站小伙伴的提醒,重力场随着电梯的方向是不同的,下面这张图可以清晰看到,所以应该改成等效的重力受力中心,质心实际上可以比重心高得多)处于地球同步轨道之上一点就可以了。但是不要忘了,空间站所在电梯高度不同,它受到的加速度是不同的,在同步轨道上的空间站基本上是0重力的,如果低于这个高度,由于重力更强,所以合力向下,所以是有向下的微重力的,反正如果更高,那么加速度是向上的。我一开始甚至觉得,应当把方舟空间站放到高于同步地球轨道的位置,这样可以提供一定的重力(虽然是脚朝天的),这不是里面的人在里面工作生活更方便嘛!因为他们上去是搞建设的,又不是做科研的,不需要零重力的呀!而且这样轨道更高,从空间站出发去月球的ΔV更低,毕竟方舟空间站的存在是为了建设月球基地嘛。不过在仔细看第二遍电影后,我就从电影中看到了支持同步轨道空间站的证据——在刘培茄首次上天的那段结尾,我们看到了很多身着类似于舱外机动装置(Extravehicular Mobility Unit,EMU)的航天服在空间站附近工作的航天员。如果方舟空间站不在地球同步轨道,那么他们都得用绳子吊着(注意是吊,影片中的确出现了松弛的安全绳,再次点赞电影的细节)或者用EMU持续提供向上或向下的推力才能维持高度,这对舱外工作非常不友好。





合加速度随着横轴轨道高度增长的变化态势,可以看到一开始极为陡峭,右侧则增长缓慢,这就是在开始出重拳,后面涓流充电这一套电梯动力配置逻辑的物理基础

我特别留意了太空电梯的动力,并再次为导演无懈可击的细节而感动。在上面的理论部分,我提到,同步轨道以下,越接近于地表,向下的加速度就越强。所以从地表搭乘电梯上空间站所需要的动力是一个从强变弱的趋势,而且通过重力和离心力的公式可以看出,重力的衰减是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而离心力则是线形增加,这就意味着在地球表面附近需要强大的动力,而越接近于空间站,动力需求越弱,甚至最后的旅程可能都不需要什么动力,靠着前面加速的巨大惯性,就能自主滑到空间站(你要是速度太快,接近空间站你还得花费能量去减速,何必呢)。电影里的太空电梯,经过我的火眼金睛,居然使用了三级加速的方式!第一级是地面的电磁弹射装置,这我还是从背景音里提示的“”electromagnetic launch connected(电磁发射装置连接)结合镜头中的机械连杆动作才看出来的。电磁弹射可以以很高的效率发射大质量物体,作为起飞加速可以节省燃料。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第二级的动力需要一个初始速度来达到工作条件,比如冲压发动机需要X马赫的来流用以点火工作,那么一个弹射器可以免除第二级上用以初始加速的引擎,节省重量。而电影中第二级动力则更加有意思,表征就是大家看到在电梯轿厢四个角上两两布置的、类似于超音速战斗机那样用连杆带豆收敛片进行扩张比调整的喷口,尽管从它喷射出的橙黄色火焰和绚丽的马赫环,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单纯的某种火箭发动机。但请注意它上半部分显著的涡轮进气口!这玩意居然是个组合动力发动机,很可能是我国多个单位和一些发达国家正在开发中的空气涡轮火箭(ATR, Air Turbo Rocket)或者预冷空气涡轮火箭(PATR, Pre-cooling Air Turbo Rocket)。







组合式的吸气/火箭动力作为第二级加速

这种组合动力通过向压气机后,涡轮前提供不依赖氧气的燃气发生器(也就是火箭)来为发动机在大气稀薄的高空高速工作提供动力,这样可以在低空用纯粹涡轮的形式充分利用空气中的氧,提高燃料的比冲。在电影中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第二级的加速发生在起飞到高空大气中,一旦越过卡门线进入太空发动机就基本熄火了,这时候第三级动力就出现了:自上方的空间站放出了一个牵引装置,由缆绳驱动,会自动和高速上升的电梯相连接,就像磁力扣一样吸附在轿厢的顶部,然后拖曳着电梯完成剩下的旅程。我想这个时候太空电梯才真正变成了一个“电梯”。用机械能驱动的电梯有个好处,就是可以非常方便地回收动力。比如下降的轿厢需要提供制动力,不然会被越来越大的重力加速并砸毁在地面,而上升的轿厢需要对抗重力提供拉力。如果双方都是靠自己的动力上升下降,那么无法交换能量,浪费严重。可有了机械能回收系统就不一样了,就像现在主流的电动汽车有制动回收技术一样,我们完全可以在下降的轿厢上装上发电机,发电产生阻力,同时发出的电用来提升另一台上升的轿厢。在刘慈欣无比崇拜的英国作家阿瑟·克拉克1979年出版的获奖小说《天堂的喷泉》中,对轨道塔(就是书中太空电梯的名字)有着这样的描述:



电梯轿厢的磁吸吊索

“运载旅客、货物和燃料使用的‘宇宙密封舱’,将以每小时数百公里的速度沿着管子上升和下降。由于百分之九十的动力可以在这个系统中得以回收,因此,运送一名乘客的成本不过几美元而已。这是因为当宇宙密封舱向地球降落的时候,它的电动机在起到磁力制动器的同时,会作为发电机而产生出电能。和宇宙飞船不同,这种宇宙密封舱不会将动力消耗于使大气发热和产生冲击波;它的动力将由本系统加以回收。也就是说,下行的列车将带动上行的列车。按照最粗略的估算,升降机的运行费用不会超过任何一种火箭的百分之一。”
不过与阿瑟·克拉克的太空电梯不同,流浪地球2里的电梯显然不仅仅追求节能降本,速度和运行效率也是头等大事,不然明明可以从地表开始就慢慢爬,为何要加速到超过9G,让里面的航天员昏迷一大片呢?毕竟地球面临危机,人类的生存都指望这十几部电梯呢,怎么能磨洋工呢?当然,这里面有一个潜在的bug,那就是我们没有考虑到科里奥利力的影响。实际上,由于科氏力的存在,沿着电梯向上运行的轿厢会向地球转动相反方向拖拽电梯。由于太空电梯可能不是刚体,所以其几何形状会发生改变,产生一定的晃动。而且随着上升速度的加快,科氏力会使得轿厢在钢索上产生越来越巨大的摩擦力,甚至会摧毁电梯。所以在现实中建造太空电梯时,如果我们最终能建出来的话,运行速度其实是越慢越好。



所以“冰盾”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看到了吧,正是因为剧组这种对理论的深入理解叠加上了根据情节因地制宜地设计道具,才让我们看到了如此纷繁复杂的系统,酣畅淋漓的现场表现,而这一切还都富有逻辑并尽可能地在设定的基础上符合科学,哪怕是一个较为具备科学素养的观众恐怕还得非常认真地看才能完全理解剧组那细致如麻的心思啊!
另外我们都知道,太空电梯被数字生命派的反对者用可以寄生在轿厢上的智能导弹以特洛伊木马的方式炸毁,而且观众必定对巨大的方舟空间站从天而降坠落在加蓬首都的画面印象深刻,起码那两只一脸懵逼的狐獴会赞同我的说法。然而作为一个脑子里时刻有着轨道动力学的航天爱好者,这个结果不能说是很有意思,只能说是非常有意思。这个爆炸的破坏本质上可以简化为这么一个问题:我现在要把太空电梯横向切一刀。如果您还记得我前面理论部分尽可能浅显易懂的解释,您就会发现,要决定一个太空电梯的一段残骸是坠向地球,留在轨道还是飞出地球,最重要的就是其重心所在的高度。如果此处的线速度低于质心在此高度释放时的最低允许轨道速度,则会坠向地球。这个高度算出来大约是在23000千米左右。大于等于这个高度则短时间内掉不下来。而我们在电影中看到,携带有智能导弹的轿厢最终是在空间站上引爆了,而空间站却掉了下来。那么只有一种可能性,就是爆炸其实是将方舟空间站和太空电梯上半部分的连接炸断了(似乎上半部分链接缆绳数量少得多,也好炸一点),这样才有可能使得包含太空电梯的下半部分的重心稳稳地在23000千米以下,方舟空间站才有可能砸回地球,而上半部分的太空电梯,连同其最顶端的配重,就会像一个链球运动员转了若干圈,最后链球脱手的那一刻一样,飞出去,进入一个偏心率巨大的椭圆轨道(就像很多彗星那样),很多很多年都不会回来。当然即便是空间站和电梯的下半部分掉了下来,也不可能刚好掉在利伯维尔,坠落时间也不可能有那么快。具体掉在哪,什么时候坠落其实很难计算,因为涉及到整个系统随着海拔线的质量分布情况,不过剧组为了剧情在掉落物理这一块做了简化处理,让空间站垂直砸下来,给人以最大的视觉冲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单壁碳纳米管的隧道扫描显微镜图像,这建造太空电梯最理想的材料之一

最后我想说的是,尽管没有任何理论上的禁忌,太空电梯目前由于材料学的羁绊,还无法实现,并不是说我们造不出足够强度的纤维材料,也不是因为这些材料的原料有多金贵(碳能有多金贵),而是我们无法进行相应规模的生产。如果材料强度不足,强行使用更低强度的材料,比如高模碳纤维进行顶替,那么整个电梯的重量将变得完全无法承受:我这里简单计算一个算例给大家体会一下,假设我们用T-800这个级别的高端碳纤维来制作电梯的缆绳,而且假设我们可以根据缆绳上的应力来分配缆绳的粗细,即中间太空电梯中间受应力最大的部分最粗,然后两端最细,中间渐变,那么在地面只有1毫米直径的缆绳,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应力最大处,需要14米的直径,才能有足够的强度来保证承受36000千米长的缆绳自重而不至于断裂,这还是没有任何载荷质量和安全冗余下计算的结果,实际建造的话中间缆绳的直径必然比14米粗得多。只有使用尚在实验室阶段的单壁碳纳米管或单晶石墨烯来制作缆绳,才有可能让太空电梯实现。国际宇航科学院于2018年发表了《Road to the Space Elevator Era》报告,大量专业人士进行充分评估后认为,太空电梯在材料学发展下是完全可行的。



国际宇航科学院于2018年发表了《通往太空电梯时代之路》报告封面

既然奥伯特当时充满蒸汽朋克风格的登月火箭被认为没有理论困难,要实现它只是一堆难得要命的工程学问题集合,而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人类就真的登上了月球。那么我们看着《流浪地球2》,为何不学习一下基督山伯爵,等待并心怀希望呢?
5#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5 17:01:32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这不应该是个问题,这已然是事实。
百年中国电影史我算是比较熟悉了,能进入中国电影史经典序列的有以下几类:
1、早期电影经典:《孤儿救祖记》《劳工之爱情》《难夫难妻》《庄子试妻》等,历史意义极大,《孤儿救祖记》更是奠定了中国叙事长片的基调。
2、技术上具有开创性:比如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另说《野草闲花》),第一部色彩片《生死恨》等。
3、艺术上的典范之作:这个就很多了,最具代表性的是开创中国电影民族风格的费穆《小城之春》、蔡楚生《一江春水向东流》、谢铁骊《早春二月》等。
4、第四、五、六代导演的代表作,如《城南旧事》《人·鬼·情》《红高粱》《蓝风筝》《霸王别姬》《小武》《站台》《苏州河》等。
5、由电影产生的文化现象,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八十年代谢晋的反思三部曲《芙蓉镇》《牧马人》《天云山传奇》,还有像九十年代末开始的冯小刚式贺岁片、世纪之交以张艺谋《英雄》为代表的古装大片,这部电影是至今为止中国电影在海外票房最好的一部。
再来看《流浪地球》系列。
首先,谈类型,真正意义上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类型化发展的大门,此前什么《霹雳贝贝》算是小打小闹,《流浪地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类型片,只谈类型意义,也能进入中国电影史的序列。
再谈技术,中国电影大概率是第一次用上这么多真正的高科技,且拥有国际视野,能够承认自己的不足,像好莱坞取经,并不断推动自身技术的发展,于电影产业,有大功德,必须进入中国电影史的书写。
谈艺术,实际上和我们看得比较多的西方科幻电影相比,《流浪地球》以单色调,如黑、白、灰来作为主色调,在不影响工业设计、造型的同时,开创了一种,我愿称之为中国电影科幻美学的东西,必然会进入电影艺术史的书写。
谈叙事,中国式集体叙事的开创,直接对标好莱坞式个人主义叙事,当然这更是一种文化态度,绝对能够进入电影史书写。
谈因《流浪地球》而起的社会文化现象,这几年,科幻从原来的小众,渐渐被更多人所了解,尤其是从去年到今年播出的动画和剧集版《三体》,引起了广泛议论,尤其是动画版实在是烂得一塌糊涂。而对科幻的热情,实际上也让大家开始看到科学技术到底意味着什么。无疑,绝对会进入电影文化/社会史的书写。
无论是从类型、技术、艺术、叙事,还是社会文化现象来看,《流浪地球》绝对是日后中国电影史书写离不开的话题,事实上,今天去知网搜索《流浪地球》,也能看到它早已成为电影学术圈/文化界重点关注和谈论的对象,所以,从事实上来看,他也早已成为中国电影史绕不开的组成部分。
6#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5 17:02:12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意义远远不止于此。
是全方位的里程碑。
你放在科幻电影史中理解,就是国产科幻的重大机会,美国大制作烂片输入多少年了?我们已经审美疲劳了,阿凡达2卖不动了,就是个例子。不是说2烂,而是套路化制作,重复性主题看太多了。变形金刚漫威这些大片早就疲劳了,在美国卖不动,中国观众对此也有了戒心。这种戒心和厌倦到来的时候,正是中国本土科幻的机会,我们的特技和故事都在线,还有能抓住中国人心里的那种东西,致敬周恩来,土地情结,集体主义的浪漫,外国不理解,也很难做出来。
你放在普通观众层面。电影对于普通观众,可看可不看的一个东西。走进影院就是来图个开心,图个社交,消遣。流浪系列的上映,等于给观众上了几道硬菜。花了钱就是来图爽的,不管是视觉还是情感,这一定是铁律。谁想走进电影院花钱吃屎啊?你先尊重他的感受,他也会回以尊重,对吧?好奇一点的观众,搞不好会追随,会琢磨,那么咱们中国科幻电影的受众基本盘,是不是就是这么培育出来了?有些观众上来觉得消化不良,没关系,看得多了,审美自然提升了,看懂了,就乐于追了。知道怎么看电影,说难听一点,大多数普通观众还不会。
你放在电影工业化层面。我之前就说过,这是集体的精神和力量。电影放完,幕后滚了十几分钟。大几千人上万人,都是人的脚印和力量。前期剧本,概念设计图,特效,道具,实景搭建,演员,世界观设定,科学家顾问团涉及生态、天文等......在剧组录入错误的20个实习生......表演指导,声音生效等等,集体往一个方向去拧成一股绳子,造就了现在的球2。期间犯过的错,走过的重复的路,没关系,都是必要的经过。摸索出来了自己的工业化经验,为往后就打出一个很好的样板。这些人都经过了球1球2的锤炼,未来这些人,都是工业化道路的开拓性人才。
你放在电影市场层面。说起这个也真的可笑,我也觉得悲哀。这些大几千人,重新再现了电影中非常重要的集体主义精神。都认真,都相信,都坚持,都互助。只有人类能拯救自己这话太对了,这些台前幕后人,靠人海战术和极高的信念感共同拯救了自己的科幻电影。这浪不浪漫?这能不能激励后来的电影人,究竟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做一部电影?球2只有赚大钱,才能让鸡贼逐利的资本好好考虑,是认真做事回报率高,还是钻空子快速整流水线回报率高。悲哀的是,很可能球2的票房结局才会决定资本往哪里走。
至于我理解的,这部电影的史诗感,每一帧镜头中隐藏的细节,内容本体巨大的信息量,不要钱的特效科技,宇宙道德的基调心怀爱与和平,看完以后反复的玩味和余韵,所有的总和,竟然在艺术和商业之间做得还那么平衡,那是球2真正成为经典的基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