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为什么会涨跌?

论坛 期权论坛 股票     
期权匿名问答   2023-2-15 16:23   3946   5
股票为什么会涨跌?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5 16:24:15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股票价格往深了扯,跟这两个词有关系:供给和需求。
比如股市里想买股票的人多了,供不应求,价格就「噌噌」上涨;
反过来说,没多少人想买股票,供过于求,就得跌价。
下面我就给大家做做功课,聊聊股票那些事……












炒股之前,我们都需要知道些啥?
一、股票是啥
话说创业者光头怀揣梦想,兜却比脸干净,于是天天琢磨着,天上掉下来个天使——投资人。




但是人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至少得有点好处吧,一般投资人老王会说:




公司小的时候,借的钱少,老王还能 hold 住;公司做大了,想更上一层楼的话……








这时候投资人的钱就不够用了,不过很快就有人回忆起那个凝结着吃瓜群众智慧的暴富捷径:




普通人这么想,这叫白日做梦,但是换一种说法的话,所有人都能接受:
咱们这叫上市!
于是,光头的公司选择上市,把股份拿出来,向广大热心股民借钱。




当然不能直接卖股份,就算 1% 也可能上亿,谁买得起啊?咋办呢?
分身呗!




拿出来的股份,尽量往小了分,一份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




这些小份就叫股票。你买了股票,就有了点股份,成了股东。
股票这玩意儿有啥用呢?
光头卖股票给更多人,就能借到大笔钱去打怪升级;股民买股票,有股息和分红。哎呀,双赢啊!




不过,分不分、分多少,那得看运气。股民买股票,主要是为了:
炒!








现在股票已经电子化了,可在网上交易,分分钟百八千万上下。
那么问题来了:茫茫星辰大海,具体在哪儿交易呢?
二、股市是啥
股市就像菜市场,是买卖股票的地方,在国内(不含港澳台)大概就这俩地儿:




发行股票的是很多家公司。这些混迹股市圈的公司,个个身怀绝技,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大概有这么几种类型:
成熟多金型大公司,各大行业扛把子级;




经济适用型中小公司,细分行业的一把手,处于茁壮成长期;




积极可爱型创业公司,搞的都是些新玩意儿;




脑洞大开型科技公司,有前途但不一定有钱。




这么多大神挤在一起,人多脸杂,有好有坏。股民整天都在考虑买哪只股票,都要犯纠结症了,有木有?




于是大家就按不同属性分了分,把它们分成了好几个组:




这一个个的组,就叫板。
大公司在主板,中小公司在中小板,创业公司在创业板,科技公司在科创板。具体位置就像下面这样:








各板对投资者的要求不一样,一定要看清自己要买的股票在哪里。
各家公司把股票都准备好了,就等咱们来买了。
不过,咱们开户买股票不是直接去证券交易所,你得通过中间商,大概流程像这样: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3#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5 16:25:07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当下的证券价格变动,反映的是动态的未来,而不是静态的现在,更不是已发生的过去。
决定证券涨跌的,是对未来的预期。
个股预期变化影响股价变化

我们给一只证券做当下的定价,实际上是贴现它未来很多年的现金流。依照这个思路来看,对当下证券价格有长期影响的,不是当下这一刻所发生的事情,比如一次性损益(类似企业因为买楼而获得一笔钱等不可持续的收入或亏损),而是企业可以持续很多年的成长率的变化。
如果我们去研究一家企业的证券价格,特别是股票价格,企业是否亏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刚才提到的加速度的增速。想象一下复利的效果,其实证券定价是同理的,如果一家企业预期今年利润增速为10%,明年预期增长到15%,后年预期可能会增长到18%,其复利的叠加效果会增长非常快,导致了在此时产生一个巨大的拐点,股价会在未来1-2年上涨3-5倍都是有可能的。
我们用特斯拉举例,先看一下预期是如何改变持续亏损公司的股价的。
下图显示特斯拉股价在上市接近十年间,虽然公司至今也未实质产生年度净利润,但股价却曾经经历过两次快速上涨,第一次在2012年下半年Model S上市,向市场证明了可以量产主流车型产生毛利,特斯拉只是跑车电动玩具的老预期随之扭转,一年半内股价立涨10倍;之后的五年由于预期没有决定性的变化,股价一直持续震荡;直到2019年Model 3成功扩产,证明特斯拉可能产生净利润了,投资者对于特斯拉随时可能破产的老预期彻底扭转,虽然至今为止,特斯拉还暂未盈利,但已经看到创造净利润的曙光,股价半年暴涨3倍以上,市值迅速走向全球车企第二,仅次于丰田。


特斯拉的例子证明,在个股上,预期的变化才是股价扭转的核心节点。知道这一点,就能在市场变化中迅速找出关键问题。这就很好的解释了07年-14年的招商银行、中国平安,虽然利润是增长的,但利润增速预期下滑,导致了股价下跌。原来增长的公司股价也可能下跌,而持续亏损的公司,一旦预期扭转,股价也能大涨
股价与基本面的繁荣-衰退周期互动逻辑

我们都知道,市场多数情况下是聪明的,会提前对未来做出反应。那么证券市场在一轮周期中如何更精准的反应市场参与者对基本面的预期变化呢?
我们先来看看对冲基金大师--乔治索罗斯在《金融炼金术》一书中提出的最经典的股价和基本面因素互动的模型,这个模型简化描绘了完整的一轮繁荣-衰退周期中,股价和基本面的互动关系。
下图显示为股票基本面变化如何反应股票价格,图中较粗的线是股价的波动,细线为每股收益变化(可以简单理解为个股基本面变化)。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一定是股价什么时候见顶,什么时候见底,也就是股价拐点的问题。


在图中的F点,很显然股价的顶部是领先于每股收益顶部出现的,换句话说基本面还在继续变好,但股价已经开始见顶下跌了。而在H点,很显然基本面还在继续变差,但股价已经开始结束熊市重新上涨。
我们再仔细看一下,每股收益曲线在A-F的过程中总体是比较陡峭的,当市场识别出来这家公司的基本面好的速度越来越快的情况下,市场会给予最强烈的看好预期,因此股价也随之涨得越来越快,估值已经装入了未来很多年持续快速增长的预期。但从F点之后F-G的阶段,每股收益的上升开始降速,意味着基本面增速开始已经变缓,过度高估的预期难以维持,虽然基本面在未来一段时间还在缓慢上涨,但股价已经提前进入下行阶段。
H点前后发生的问题也是一样的,股价在基本面快速下行产生拐点开始下行变慢的时候见底,提前于基本面的真正见底。
股价反映的往往不是一家企业或一个经济体的盈亏,甚至也不是未来盈亏方向是否继续持续,而是盈亏变化的速度--增速的增速,也就是基本面的变化速度在影响着预期。
宏观突发事件预期如何影响市场整体价格

新冠肺炎作为出人意料的黑天鹅事件,在今年上半年无疑成为了主宰市场走势最核心的基本面因素,很多人都对中美股价的走势大惑不解:明明疫情还没有结束,甚至美国还愈演愈烈,但为何股市已经开始大幅反弹甚至就快重回历史新高呢?
我们来看一看在不同阶段的市场视角下,股指是如何反应疫情这一基本面因素的。
新冠疫情这一事件是在中国春节期间爆发的。节后第一个交易日2月1日,市场开盘下跌9.1%,收盘下跌7.9%,创23年来单日最大跌幅。市场一片恐慌,很多投资者卖出股票、赎回基金,但大多数投资者始料未及的是,市场很快就开始快速反弹了。
到了全球疫情爆发市场再次探底,实际上也没有比节后下跌跌太多。这是为什么呢?从预期的角度,如果说“疫情开始且尚未结束”作为基本面因素,那么“疫情确诊人数继续增加”则是基本面的增速,“每日新增感染者人数”则是基本面增速的增速。


上图所示蓝线是每日新增确诊人数,橙线是沪深300的走势(因为有假期不开市,线不是连贯的)。在灰色背景部分是疫情的发酵期,确诊人数越来越多,但真正产生的底部却是节后开市第一天。我们发现在此时每日新增人数恰恰在到达了顶峰,也就是之后每日新增确诊人数由加速度上升变为开始增速下滑,虽然每一天累计的确诊人数都比之前多,但每一天新增的人数都会比前一天少,趋势已经开始扭转,就会体现在股票市场,股价开始上涨。
到此为止,中国的疫情直接因素对股市的影响已经结束。后面A股的核心影响因素,已经转向“中国疫情”单一事件之外的其他基本面因素。几周后的二次见底,主要因素也转变为“全球疫情下的外部经济变化对中国的经济影响”,而不是中国自身的疫情因素。
这里股价拐点的关键基本面节点,不是国内确诊人数全部治愈,也不是国内每日无新增,而是每日新增速度停止上升
从海外美股市场的角度看,疫情对于美股的影响也分三个核心阶段,接下来我们一步步以当时阶段的视角下进行分析。


上图灰色背景表现疫情全球爆发的第一阶段。浅棕线是韩国确诊新增新冠病例的人数走势,深棕色线为中国确诊新增病例的走势,灰色线为标普500的走势。约在2月25日附近,韩国新增新冠病例人数见顶,此时欧美国家虽然没有大规模爆发,但欧美市场已经人心惶惶,开始恐慌下跌。这轮下跌,不是因为欧美爆发了新冠疫情,而是从预期上,大家认为潜在的风险即将来临。表现在金融市场上,就是美股开始下跌。
全球疫情的第二阶段,也就是下图灰色背景阶段,加入了黄线表示的德国新增新冠病例走势和蓝线意大利新增新冠病例走势。灰线标普500指数随着意大利和德国每日新增新冠病例人数上升而一路狂跌,熔断已经无数次,连巴菲特都光忙着每天见证历史了。
终于最难的意大利开始增速在3月24日附近见顶,佛系德国看似也增速有所下降,而欧美发达国家的政治体制、文化基础、经济条件、人种构成都是类似的,欧洲两个主流国家疫情新增率先见顶,足以彻底扭转其他国家的预期:原来不光东亚和社会主义国家强力政府能控制疫情,欧美发达国家原来也是能控制住的。在这样的预期下,即使其余欧美国家尚未到达新增顶峰,市场也给予了“迟早能见顶”这一判断,股价也就随之见底。


全球疫情的第三阶段是反弹,如上面我们分析的一样,预期已经开始扭转,虽然后面法国、英国、美国,新增高峰仿佛姗姗来迟,但就像狼来了的故事,听了一次两次三次之后,疫情已无法对市场预期造成逆转。决定市场的关键,已重新回归到更重要的长期因素。
海外市场全场回顾下来,最重要的瞬间还是红色圆圈里的预期扭转之时。


股市在不同的阶段,影响股价的主要基本面因素是不同的,虽然我们往后看,疫情当然可能会带来次生的问题,比如经济,比如政治,这些次生问题都会影响股市,但在今年的一波疫情因素对于股价的直接影响无疑已经结束了。对于这个过程的分析回顾,会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投资,下次再有其他的因素时,我们也可以更好的去解读。
如果觉得我写得不错,那就给我个赞吧。
====================
作者介绍:我是吴清扬,金融从业十年,曾在某上市银行北京分行负责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业务部门多年,带领几百人理财团队服务从上市公司百亿身家股东到各企业中高层经理人为主的高净值家庭,期间主导设计发行了十几家上市公司融资项目,以及各种知名私募对冲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共计百亿,从银行离职后创立了北京帆贝投资,担任私募对冲基金经理主管投研工作,并创立了国内最早经营付费咨询服务的买方投顾品牌新竹理财,大幅改造了传统理财服务的投资逻辑和服务流程。对股票、债券、信托、衍生品、股权投资、海外投资等全方位的金融投融资策略,具备很丰富的直接投资研究和产品设计经验,帮助过几百个高净值家庭进行全面、高层次的财富管理决策。
个人微信:xinzhutianping
财富管理公众号:新竹财富
个人内容公众号:天平大王砍投资
知识星球:天平大王
微博:天平大王
4#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5 16:25:47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股票为什么涨和跌?有什么规律吗?
记得当时经过自己计算发现,牛市时收益高的股票涨的好,其实就是ROE,现在来看就是所谓的白马股。
结合我这些年的投资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首先股票的涨跌是受其内在价值左右的。
那什么是其内在价值呐?基本面投资者都知道衡量股票估值的两个指标,PB和PE。PB=股价除以每股净资产;PE=股价除以每股收益。
以现在银行股为例(因为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股通常用PB估值):股价10元,每股净资产是12元,PB是0.83倍,假设其每股净资产每年增加2元,两年后其每股净资产是16元,还是0.83倍PB,股价应该是13.28元。五年后每股净资产是22元,0.83倍PB,其股价是18.26。股价随着时间不断增长。相反如果因为某种原因造成每股净资产下降,其股价当然是下跌了。
如果换成了PE(除了金融股以外的消费股生物制药等股票通常用PE估值,当然如果PB也不高那是最好),股价10元,每股收益是0.5元,PE就是20倍。第二年每股收益随着净利润增长到0.75元,PE就是13.3倍;第三年每股收益增加到1元,PE就是10倍,第四年每股收益增加到1.5元,PE就是6.6元,假设其正常估值是PE20倍,此时股价就是30元。这是股票涨跌的核心所在。
价值投资者一再强调的安全边际,就是这个道理。低PE低PB就是买卖股票的安全因素,当然如果是高速增长的成长股那就另当别论了。
要买就买绩优股,没有业绩的支撑,很容易变成黄花菜,去买就变成了接盘侠。
5#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5 16:26:01 发帖IP地址来自 湖北
我把参与市场交易的投资者分为四类来解释股价涨跌的关系。
A类投资者金额亿元以上,通常称为机构。
B类投资者在一千万到一亿之间,通常称为游资。
C类投资者在一百万到一千万之间,通常称为精英投资者。
D磊投资者资金量在100万以下,通常称之为散户。
-------------------------
第一类股价上涨的原因是A类投资者主导。
当A类投资者通过一系列渠道包括研究,行业分析,甚至人脉圈的消息,对上市公司X的股价未来形成上涨预期,于是进行买入操作,因为资金量大,于是这个过程呈现逐渐放量攀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形成以后B类投资者就会对X公司进行研究,这时候他们会有两个判断,认同和不认同,当B类投资者对A类投资者的预期产生认同,于是X公司的股价就会出现暴涨,通常体现在走势上就是涨停板,C类投资者中由于有些专业人士对X公司情况了解,也开始认同买入,股价呈现出一个明显的上升通道,而这个时候D类投资者是没有任何渠道得知X公司上涨的逻辑,他们唯一的判断就是市场上股价的趋势走势而不是公司内部传导出来的信息。在经历过一段时间后A类投资者当初预判的影响X公司股价上涨的因素成功兑现了,于是A类投资者就不再有持有X公司的理由,因为A类投资者是以X公司上涨预期为前提买入的,这时候会开始集中卖出,但D类投资者对X公司出的消息认可,于是公司的股价呈现波动,股票在A类投资者和D类投资者之间进行换手,在这个过程中是一个双方博弈的过程,B类投资者在这个过程中也会通过价差参与博弈,这就是股价形成震荡的原因。
这个上涨过程也分成两类,一类是A类投资者有强大的行业分析能力,能对X公司的业绩和股价产生的影响进行预判,而提前买入,另一类是A类投资者有某种消息渠道得知未来这种消息会对股价产生影响而买入。无论哪一类都会导致公司股价的上涨。
这一类的股价上涨是由A类投资者进行主导的,他们的优势是资源和人脉。
第二类股价上涨是由B类投资者主导的。
B类投资者资金量适中,他们的操作模式和涨停制度密切相关,他们并没有A类投资者的人脉和资源,但是他们对市场的灵敏度是四类投资者中最高的,这和他们的资金量有关。于是B类投资者都会形成独特的操作方式,就是炒题材。
在某个股票X出现新概念,或者新消息后B类投资者会迅速买入,D类投资者产生认同,于是在涨停关口进行博弈,但B类投资者的买入预期是短期预期,不是和公司业绩挂钩的长期因素,于是在涨停第二天会顺势进行出货,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会有B类投资者进行博弈,就是此消息对X股价的影响力理解的偏差,于是会造成短期股价的连续涨停。
这一类股价的上涨是由B类投资者进行主导的,他们的优势是对消息的判断力。

第三类的上涨是由C类投资者主导的,这类公司往往是细分领域行业公司。
C类投资者都是社会精英,他们对某个行业有巨大的优势,无论是科技、医药、资源等等,这种投资者集群化投资就会产生私募,集中投资某个股票就会主导某个股票的上涨,而这个股票往往是细分行业的龙头股,对该公司上涨的因素需要专业的判断和理解。
这一类股价的上涨是由C类投资者主导的,他们的优势是专业理解能力。
第四类就是由D类投资者主导了,很遗憾,这种主导通常都只有大牛市。
D类投资者相比上述三类投资者没有任何优势,唯一的判断力就是市场的公开信息对股价产生影响,如果要D类投资者认可,往往就不是一个消息对一个股票的影响,而是一个消息对一群股票的影响,通常这种消息有降息、政策红利等等。
这一类股价的上涨看上去是由庞大的D类投资者主导的,实际上是A、B、C、D四类投资者同时认可共同推动的,所以D类投资者永远都只是市场的边缘投资者,因为相对于上面三类投资者他们没有任何优势。
6#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5 16:26:16 发帖IP地址来自 福建
这是我在台湾的CMoney投资网志上找到的一篇文章,股市运作原理当然比较复杂,在这里我认为从认识股票的涨跌原理开始比较好入手——就是这篇了“
回到最初,了解股價漲跌的原理”


股票市場
是提供投資人股票買賣的場所,
讓想買或想賣的人,
可以有一個公開透明的平台來交易。
買賣的價格怎麼決定的?
難道是像菜市場殺價?
不是的。
要了解股價是怎麼決定的,您要先了解什麼是 "成交價"
所謂的 "成交價",
就是買方和賣方 "剛剛好" 願意買願意賣 的價格
今天我去文具店買一支筆,
老闆願意用 50 元賣這枝筆,我也願意用 50 元買這枝筆,
於是 50 元就成交了,

50 元就是這支筆的成交價。


問題來了,
如果我想要買鴻海(2317) 的股票,難道是郭台銘賣我股票嗎?
一張股票多少錢 也是他決定的嗎?
當然不是!

其實,股價的決定 是按照所謂的 “集合競價原則”。

鴻海(2317)盤中報價


上圖是
鴻海(2317)的盤中股價走勢圖。
所謂盤中,就是證交所在星期一到星期五 (國定假日例外)
早上 9:00 ~ 下午 13:30 開放交易的這段時間。
以上圖為例子,
鴻海(2317)一股的成交價是 88.3元 (藍色圈圈),
也就是一張股票 8 萬 8 千 3 百元 (一張股票是 1000股 )。
這時候有兩派人馬,一方是想買股票的人,一方是想賣股票的人,
想要買股票的人,當然希望買的價格愈低愈好;
想要賣股票的人,當然希望賣的價格愈高愈好。
由於每個人願意出的價格不一樣,
所以證交所的成交原則為 價格優先、時間優先,
我們來看鴻海(2317)的例子,右下角紅色框框圈起來的部分。
買方願意出一股 88.2 元 的人目前有 172 張,
願意出一股 88.1 元 的人 目前有 115 張,
願意出一股 88.0 元 的人 目前有 359 張,
以此類推....
賣方願意出一股 88.3 元 的人目前有 257 張,
願意出一股 88.4 元的人 目前有 394 張,
願意出一股 88.5 元的人 目前有 668 張,
以此類推...
所以想像現在所有買方會排隊,
而願意出高價的人排在前面 (目前出價 88.2 的買方排第一位),
相反的,所有賣方也在排隊 ,
而願意出低價的人排在前面 (目前出價 88.3 的賣方排第一位)
這就是所謂的價格優先原則,
若是有兩個買方都是以 88.2 元 出價
那就是看誰先下單,誰就先排在前面。
這時候,買賣雙方開始對峙,
當有買方願意用 88.3元 買一張,這時股價就會成交在 88.3 元,
88.3 元 就是成交價,賣單就會從 257張 變成 256張,
然後繼續對峙...
當有賣方願意用 88.2元 賣一張,這時股價就會成交在 88.2 元,
88.2元 就變成了新的成交價,買單就會從 172 張 變成 171 張,
然後繼續對峙...
所以,假設現在很多人都想買鴻海(2317)的股票,
賣方的第一順位 88.3 元 的賣單,就會一直被成交,
直到 88.3 元 的賣單全部都成交完畢,
就會輪到 88.4 元 的賣單變成第一順位,
如果還是有很多人要繼續買,就要用 88.4 元 的價格買,
那 88.4 元 的賣單就會開始成交  88.4 元 就會成為新的成交價。
當然如果還是有很多人要繼續買,也願意用更高的價格,
買賣單就會一直被成交,成交價就會從 88.4  → 88.5 → 88.6 ....
這就是股價上漲的由來。
事實上每一個時間點,
都是有買方和賣方兩大勢力。
只要買方的力量大於賣方,
成交價就會一直往上推,
股價就上漲了。
反之當賣方的力量大於買方,
成交價就會一直往下推,
股價就下跌了。
兩方勢力互相有強有弱,股價就會時漲時跌。
所以股價的漲跌 就是買方和賣方兩股力量拉扯的結果,
也就是經濟學上的供需原則。
最後,
我們常常聽到的 總市值,就是股票的股價乘上總發行股數。
這個數字越大,表示這是一家越大,以及越重要的公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