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魏科在《2023 洞见对谈》中称,2023 年开始要为 ...

论坛 期权论坛 股票     
期权匿名问答   2023-2-13 14:06   5101   5
以下为「2023 洞见对谈」部分实录:
@科学有温度魏科:从 2023 年开始,我们需要为未来的社会准备好「避难所」和「伊甸园」。所谓的「避难所」,是我们遭遇灾害时可以紧急避难的场所,未来城市的政府机构、图书馆、博物馆这些公共设施,都得承担起「避难所」的功能。所谓「伊甸园」,是我们不惧极端天气的,更加韧性的家园。
1998 年,当我刚进入大气科学领域的时候,长江流域发生了大洪水,长江大堤决口,数千人在这场洪涝里遇难。2020 年长江洪涝再一次袭来,雨下得甚至比 1998 年还要快还要猛,然而我们保证了长江大堤的安全,因灾遇难的人数,也减少到了 1998 年的十分之一以下。这种进步得益于过去二十多年里,我们在长江及支流上建起了一系列,大型的水利枢纽工程,全面加固长江大堤,也进行了退耕还湖和海绵城市等等生态系统的修复,预警和管理能力也有大幅度的提高。所以,一个不惧极端风雨、更加坚韧的「伊甸园」,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https://www.zhihu.com/video/1592942476179742720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3 14:06:24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这次放开防控之后的乱象还没给这些囤积党警告吗?
现在国家秩序地方治安尚且稳定,就已经有大量快递监守自盗、医疗器械厂私自加价、药品零售囤积炒价,真到了大型天灾、核战、局部战争等等天灾人祸使秩序丢失的那一天——
邻居囤粮我囤枪,可不是一句玩笑话。
3#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3 14:07:21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气候问题就像温水煮青蛙,人类都能预见到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对气候造成的影响,以及可预见的气候危机到来,但是活在当下,无论从世界、国家、地区还是人类个体来讲,都没有足够的动力和资源去保护环境,缓解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气候问题很专业大家看高赞回答就可以了,对我个人而言,更多的是在如何应对灾难方面感兴趣,我浅浅的玩过一些户外,无论酷暑还是寒冬都有一点在外面过夜宿营过的经历,但只是搬家露营,比不得一些户外大神,露营极端天气只遇到过暴雨、八级大风、严寒下雪。但是我认为近些年气候变化乃至天灾人祸,还是需要普通民众有一些自救的预备措施的。
1、火灾。家庭常备灭火毯、灭火器,有能力的上阻燃服和防毒面具,一般家庭如果住在十楼以下的需要准备逃生绳索。高层以上只能逃往卫生间或厨房了,毛巾堵住门,洒水降温,在下水道或通风道处呼吸。这是常规火灾,还有一种是家中不要存在电动自行车电池充电等情况,锂电池爆燃已经夺去太多人的生命了,这种情况屏住呼吸往外逃,别想着救火,有毒气体能让你瞬间麻痹。
2、城市内涝。如果住宅在底层或者地势低洼,或者正在路上,一定不要留恋财产车辆,第一时间向高处转移,别说你会游泳,就下水道漩涡来讲,你就是菲尔普斯放那也得吸进去。如果在地铁内遇到洪水的话,一是等待救援,二是要会用每节车厢上的救生锤敲车厢上的逃生玻璃,窗子上都有指引,出逃要有秩序,谨防触电。
3、地震。地震给人的反应时间最短,底层能迅速逃到空旷处最好,高层或没时间的一定要躲在承重墙夹角处,那时候家具底下不靠谱,剩下的只能等待救援了。再有个提示就是手机下载好离线地图,现在手机都有卫星定位系统和电子罗盘,一片废墟过后好知道往哪边走。
4、严寒酷暑。极端天气中严寒可以参考电影《后天》。除了多穿点多盖点,取暖设施必不可少。我的煤油炉子加上囤的上百升煤油,结合几箱子气罐的话,省着点用的话,可以支撑一个多月自己家里取暖做饭。保命而已。酷暑天气可能只能阴凉里歇着,用电风扇和冰箱冷饮解决吧,空调我自己的太阳能电板加户外电源驱动不现实,只能带动车载冰箱。
5、人祸。除战争外,大规模骚动值得关注。不参加聚集性活动或极端活动,韩国的梨泰院事件,人流超级密集的场所就会很不可控。有那种一大群人集体表达诉求啥的更要躲远远的。再有就是瘟疫传播等方面考虑。出门在外,身上带一点防卫器械,哪怕是个口哨也管用。家中的话,大门是最重要的一道关口,不轻易开门,或者摄像头监控核实后再开门。真到人祸的时候,就要把人都往坏处想了,这种情况有点像末世模式了哈哈哈。还有就是生化危机,新冠是流行在人类的疾病,如果有某些国家将其改造成致死率相当高的基因武器呢?或者是出现一种病毒或真菌传播性像新冠一样强大且对我们的粮食作物带来毁灭性打击那样呢?如同《星际穿越》那样,农作物一点点灭绝,最后只剩下玉米,到最后玉米也灭绝了怎么办?事实上只要有一种主要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被大面积感染致命病毒、真菌等导致歉收,就会引发世界性粮食危机,到时候战争会一触即发,大家都缺粮怎么办?如朝鲜一样的国家,我手握核武器,不给我粮食援助会怎么办?
以上是个人浅见不喜勿喷。如果真的有气候突变可能没那么快,至少还有天气预报能给个准备时间,最怕是人祸没机会准备物资。突发情况我可能会带着家人奔赴郊区老家,有吃有穿有住,有地能种菜有柴能取暖有井能喝水。短时间极端情况可能会带着露营装备去郊野公园,或者是附近的山林之类的地方。如果走不了的话,离公安局派出所巡防队等政府治安较近的地方或者军区会安全一些。城市中心的图书馆之类的人员密集场所,说实话生存资源又少,如果真的出现极端灾害,群体可预见短期内不会有救援等情况,很容易出现极端事件。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大家可以想想这个道理。所以我更偏向于能走的话,向远郊走,城市如果没有物资输入的话,很快就会耗尽资源。我有对讲机收音机手机也能接收到一定信息,离人群不会太远又不会太近。最好是志同道合又能结成一个小组织的话那就更好了。
撑过一段时间,相信国家和党,社会很快就会恢复秩序的。
食品水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有囤积,带上走就行了,以下为我的装备清单,仅供参考,因为是我平时出去露营玩用的一些东西。但是其中很多装备都是和灾备应急装备重合的,视情况选择带必须品就好了,有车的话带重装备,没车的话用露营小车可以拉走一两百斤的物资装备,紧急时刻用徒步背包那一套拔腿就走。


清单里的求生盒是我随身携带的保命装备,是一个喉糖的铁盒子,里面有:鱼钩鱼线、缝衣针、求生镜、打火机、瑞士军刀、速效救心丸和硝酸甘油、创可贴、杜蕾斯、一小段伞绳、一小截铁丝、求生哨。


求生镜的膜没撕掉防止划伤。具体用法见下图,可以利用阳光发信号,最远十几公里都可以,双方都是老手的话可以发摩斯码远程通信。


如果撑不过去的话,燃料、电能、药品会成为比黄金还硬的硬通货。
太阳能电板加户外电源组合,可以提供USB、type C、12V车载、220V等多重充电途径,可以通过为手机、GPS、对讲机、移动电源、收音机、汽车蓄电池、电锯电钻、呼吸机等医疗设备、水泵、油泵等等设备提供能源支持,凭借这个资源,可以交换到食物等你需要的物资。当然前提是一定要把太阳能电板和户外电源藏好,不要被人发现,在远离庇护所的地方交易,带走对方需要充电的设备,约好时间充好返还。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真到末日没有发电厂,有电力资源的人首先要有能力保护好资源才能活下去,没有能力保护就不要拿去交易。
煤油。我之前囤的百多升煤油,如果是用作煤油灯照明的话,每200毫升大约可以燃烧20小时,这么多煤油,可以利用易拉罐、棉线绳等制造简易煤油灯,把煤油分成小份用作交换物资。相信我,现在人类习惯了电力照明,没多少人家里有蜡烛,很快夜晚照明就会成问题的,别说用食用油做油灯,真到那一天食用油还是留着吃比较好,烧了浪费。煤油和煤油灯也会成为抢手货。有一小瓶火石的话,还可以diy煤油打火机。
各种药品,抗生素,胰岛素,消炎药退烧药,感冒药,痢疾药,等等原理大家都懂。
如果大家对荒野求生感兴趣的话,还可以看看我的另一个回答:
https://www.zhihu.com/answer/2647133732
总之,大灾大难面前,没有伊甸园,只有避难所。不要轻信他人,活命主要靠自己。
4#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3 14:07:32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受愈演愈烈的全球变暖的影响,全球极端天气频次和影响大幅增加,按照联合国防灾减灾署发布《灾害造成的人类损失 2000-2019》报告,21世纪的前20年与之前的20年相比,气候灾害大幅度增加,高温事件增加了232%,洪涝事件增加了134%,风暴事件增加了97%,山火事件增加了46%,干旱事件增加了29%。根据联合国“United in Science”报告(UN, 2021),与气候有关的灾害在过去50年里增加了5倍,平均每天造成115人死亡,每天造成2亿美元的损失,未来还会越来越严重。
2022年全球很多极端天气的出现都远超科研人员的预期,例如7月19日,伦敦最高温度超过40℃,这超过了科研人员对21世纪20年代的预期,之前英国科研人员指出20年代可能会出现最高温度超过40℃的极端过程,但是可能性非常低,结果今年的情况就迅速的“打脸”研究人员的判断。同样,2022年长江流域出现的严重高温干旱状况,也超过了之前的汛期预测,尽管提前一个季节在春季即成功预测长江流域偏旱,但是其极端性还是超过了所有人的估计。



国家气候中心4月初发布的汛期气象灾害预报

在盛夏期间,上海发布7次高温红色预警,最高温超过40℃。重庆沙坪坝27天最高温超过40度,其中从8月8日到8月28日,连续21天每日最高温超过40℃,期间日最低温持续在32-33℃以上,这种天气对老人、小孩、 孕妇等体弱群体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并且这也意味着24小时都需要空调制冷,造成了电网超负荷运转。
2022年夏季,“热射病”成为网络热词,多地多人因为热射病住院,也发生了多起的死亡事件,尤其对户外工作者而言,田间劳作的农民、建筑工人、城市环卫、快递员等,发生热射病威胁生命的风险大大提高,当区域或者城市发布高温预警时,要有为这些户外工作者提供休息和避难的公共场所。
应对极端高温,国内外都有一些成熟的做法,例如城市中心建设的绿地、水池,反光屋顶和立面、城市通风廊道等建设,极端高温天气中的开放的公共设施、大型商场等,这些都提供了“避难所”的功能,提供了城市对于弱势群体和户外工作者的保护,当然,这需要从国家和城市的立法层面,为劳动者和公众在高温等灾害预警期间提供权利保障和支持。
从目前的预测结果来看,未来20-30年,全球高温和极端天气更加频繁的趋势基本确定,全球大规模减少碳排放的碳中和行动在2050年之后的气候走势方面才会有明显的区别,而在此之前,建设城市“避难所”必不可少,这是未来城市走向更宜居的保底工程。
除了高温以外,城市内涝也是近些年困扰我国和全球主要大城市的难题,2012年“7·21北京特大暴雨”、2021年“7·20郑州特大暴雨”这样的极端暴雨事件还会出现,并且极端性还会进一步增强。2021年“7·20郑州特大暴雨”这样的极端事件发生在任何一个城市,都会造成河道漫溢、内涝积水的严重灾害。研究人员将“7·20郑州特大暴雨”过程分别移植到深圳和北京,用城市洪涝仿真模型进行模拟推演,发现两个城市都会出现严重的城市内涝,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无法避免。在郑州, “120 个地铁站口全部出现超过 0.30 米 的积水,其中 18 个地铁口淹没水深超过 0.50 米,最大积水深度达到 1.30 米”。而在北京,“城区 90%以上面积都出现了 0.30 米以上的内涝积水,城区南部积水最为严重,最大积水深度超过了 2.00 米” (刘媛媛等,2021)



郑州“2021.7.20”特大暴雨深圳河湾流域涝模拟风险图,图片来自刘媛媛等(2021)



郑州“2021.7.20”特大暴雨北京城区内涝模拟风险图,图片来自刘媛媛等(2021)

我们期待有人类的参与,世界会变得更美好更宜居,例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就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然而城市“摊大饼”式发展,带来严重的城市热岛效应,高温期间城区比郊区更为酷热,宜居性受到极大的影响。随着全球和我国城市化的继续深化,到203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超过70%,届时我国将有近11亿人生活在城市里。在全球范围,城市承载了全球55%的人口,是42亿人的家园,据估计,到2050年全球将有2/3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城市人口总数将达到60亿以上,城市的安全宜居将会是重要的问题。
因此,如何将城市建设的更安全更宜居,充当气候危机时代不惧风雨的“伊甸园”,是未来很多年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需要解决的难题。而早采取行动,提升城市的韧性,在灾害猝不及防的到来时 ,我们才能更从容的应对,从而能保护更多的人,避免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文献推荐
刘媛媛, 郑敬伟, 刘洪伟, et al., 2021. 极端大暴雨对城市防洪的警示和思考 [J]. 中国防汛抗旱, 31(9): 21-24.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1223.
国家气候中心,预计今年汛期我国气候状况总体为一般到偏差,2022年4约2日,https://mp.weixin.qq.com/s/1rNtClL7N2fwxG73A-_PvA
IPCC (2021).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In: Climate Change 2021: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Six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V. Masson-Delmotte, P. Zhai, A. Pirani, S. L. Connors, C. Péan, S. Berger, N. Caud, Y. Chen, L. Goldfarb, M. I. Gomis, M. Huang, K. Leitzell, E. Lonnoy, J.B.R. Matthews, T. K. Maycock, T. Waterfield, O. Yeleki, R. Yu and B. Zhou.
UN (2020). The Human Cost of Disasters 2000-2019.
UN (2021). United in Science 2021.
5#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3 14:08:21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本人也受邀参加了《洞见对谈》的活动,无奈因为疫情原因未能参与到里面,不过魏科博士作为气象学代表参与了本次活动,并且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也简单说说自己的想法。
地球46亿年的历史,发生过许多的气候变化,过去影响全球气候的几大因子主要是太阳活动、地球轨道参数、地质活动、生物因素、大气与海洋自我调节。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光能热的主要能量来源,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影响着大气。其中有一个大气学的物理量:太阳常数,是指在日地平均距离(D=1.496x10^8km)上,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每秒钟接受的太阳辐射。
太阳活动的重要现象是太阳黑子,它有极明显的11年周期变化。目前研究表明,太阳黑子数与地球上天气气候变化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关系。例如,太阳黑子的全影和半影比率(Rs)与北半球地面气温异常在长时间的变化趋势上有正相关变化,Rs值大时,则北半球气温偏高。并且太阳常数也会随着太阳黑子的变化而变化。
而太阳核聚变情况的变化、太阳风等各种现象都会影响到全球的气候。
地球轨道参数主要指的日地距离,众所周知日地距离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历史长河中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日地距离的变化同样会影响到地球接受太阳辐射的强度,进而影响全球气候。
地质活动则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地热能、火山爆发、板块运动、大陆漂移导致海陆分布改变都会影响到全球气候。如超级火山爆发会释放大量火山灰和硫化物到大气,造成火山冬天。
生物因素也占有一席之地,如地球早期的藻类发展使得大气成分发生变化,使得大气从贫氧变成富氧,从而影响气候。
大气和海洋也有自己的调节措施,如水循环和地质碳循环等等。
不过自全新世,也就是人类世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大气的影响也占据了主要因素。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使二氧化碳含量剧增,导致温室效应使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使二氧化硫、含氮氧化物增多,导致酸雨的形成。汽车尾气和各种排放物含有大量氮化物导致光化学烟雾污染。氯氟烃(CFC〕等物质是臭氧层破坏元凶,导致紫外线增多,皮肤癌患者增多。
人类同时还在大量砍伐森林,使得全球森林资源锐减,作为大气调节的参与者,地球之肺,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对碳循环有着重要作用,而森林大量消失无异于打乱了碳循环的平衡。
其实看物种的灭绝情况就知道人类对世界的影响了,作为一个地球上前所未有的智慧生物,恐怖直立猿是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全新世生物大灭绝)的元凶。这是现今的全新世所发生广泛及持续的生物灭绝事件。涉及的灭绝集群包括了植物及动物的科,如哺乳动物、鸟类、两栖类、爬行动物及节肢动物,而大部分灭绝都是在雨林内发生。科学家估计, 如果没有人类的干扰,在过去的2亿年中,平均大约每100年有90种脊椎动物灭绝,平均每27年有一个高等植物灭绝。 在此背景下,人类的干扰,使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100-1000倍。 1600年以来,有记录的高等动物和植物已灭绝724种,而绝大多数物种在人类不知道以前就已经灭绝了,因此有很多实际灭绝的物种都没有记录,一些科学家估计于20世纪,就已有200万个物种实际灭绝。根据物种面积曲线估计,每年就有多达14万个物种灭绝。这次事件的特征就是人为成因的出现及发生在非常短的时间之内,而这一次的灭绝事件,即使以最保守的方法估算,仍是众多次灭绝事件中最快的一次,超过了著名的白垩纪大灭绝、二叠纪大灭绝等事件。自人类文明诞生起,全球约83%的野生动物灭绝。
这无疑是非常恐怖的,而绝大多数人类并无感知。



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年平均气温变化

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正在进行当中,而不加约束迟早也会轮到人类自己。
气候变化、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是循序渐进的,并不是一个突变的过程,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其实每年都在呼吁为以后的灾难做准备,做「避难所」,但是现在的情形不容乐观。
现阶段,普通人会认为气候变化与自己没什么关系,自己的力量太微小也做不到什么,并且很多人也有后代如何和我有什么关系的心理,而关键的各国政府更是难以调和,虽然气候变化会议等每年都在召开,但是全球通力合作我觉得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国际关系并没有那么和谐,各国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服务,俄乌战争各方为了达到目的不惜破坏输气管道,导致大量甲烷等温室气体泄漏到大气,也不惜以核电站威胁,不顾生态环境的破坏,你能指望全世界通力合作吗?全人类共同面对挑战这种共识是暂时无法达到的。并且退一步说要发展就得要排放,清洁能源没那么容易利用。何况全球发展都不平衡,如何做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相关排放问题的合理安排?如何去调停各国的冲突?
或许要等灾难真的来临时候,才会做本应的准备。
6#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3 14:08:29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这次因为口罩原因,没有参与到《洞见》这一项目的录制,深感可惜。而在听了魏科老师的对谈后,自己内心还是相当有触动的。一方面,气候危机已经确实是无法避免的一个话题了。另一方面,我也深感做科普的困难之处,而魏老师则非常好地把握了这一平衡点。
先从魏老师的内容讲起吧。2022 年,从气象的角度来说也是不寻常的一年。拉尼娜的反常夏季加强,北半球的高温热浪范围之大、力度之强都是罕见的。我们经历了历史上最热的一个夏季,也经历了两次降温幅度极为罕见的强寒潮。更不用提全球其他国家,如巴基斯坦的大洪灾,以及美国的冬季风暴带来的极为恶劣的天气影响了。全球各国都被极端天气所侵害,气候危机是全人类的问题。



8 月 19 日,江西九江,鄱阳湖龟裂的湖底,来自国家气候中心

如此极端恶劣的天气,对无数人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原因——全球变暖加剧。过去的 8 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 8 年。也正是如此,一个概念,气候危机纪元,被提出。这也意味着,全球变暖已经给人类的存亡带来了非常紧急的危机。


过去 50 年,气候相关的灾害平均增加了 5 倍,它们平均每天造成 115 人死亡,造成了超过 2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它们已经不只是个数字,而是切切实实发生在每一天的关乎着人们生存的灾害。



重庆北碚的山火,图来自新浪重庆微博

更危险的是,全球气候异常的脚步还在不断加速,我们能够避免气候灾害性的时间窗口期是极为短暂的,一切的一切都依赖于我们在未来的这二十年内应该怎么做。


实际上,能够减慢全球变暖、气候变化脚步的方法是多样的,能够减轻极端天气来临时对人们的生活影响的方式也是不少的。从比较宏观的层面,我们需要切实地加快新能源、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脚步,需要一场能源革命与科技革命,加快全球绿色化的步伐。虽然我们戏称“生化环材”是四大天坑专业,但是我们也确实不能忽视相关专业从业者对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而从比较微观的个人层面,我们能做的最大贡献就是“节约”——选择低碳产品、减少过程中的无端浪费,比如说节约粮食、节约用水等。事实上粮食从生产到端上餐桌的的碳排放是不低的,甚至可以说是隐性的碳排放大户。既然选择了一份食物,那么还是尽可能把它吃完,或者吃不完的打包吧。


而至于如何减轻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这也可以从宏观或者微观的角度来讲。针对国家角度,一套面对极端天气的预案措施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极端天气真正来临时所采取的措施。2021 年河南暴雨造成的一系列伤亡,与河南当地缺乏对极端降雨的预案是有联系的。例如说如果郑州修建成了“海绵城市”,而不只是关注花坪等城市景观,同时对公共设施做好红色预警下的应急预案,或许就不会出现一列车人困在进水的地铁轨道中的事件,也不会有如此惨痛的死亡数据吧。



郑州 5 号线列车进水图

而从个人而言,必备的防灾抗灾能力也是要有的,比如切实地把预警信号的重要性放在心上,不把它们当作儿戏;比如遇到各类极端气象事件时如何应对处理,常见的暴雨天避免进入低洼地带、高温天如果需要出门户外要记得保持多饮水、遇到暴风雪尽可能待在户内,等风雪停止后再出门等。这些或许是常识,但是总有人抱着侥幸心理,最后造成的只能是惨剧。
而在魏老师的演讲末尾,也指出了之后我们要面对的是极端的灾害,而不只是单纯的天气现象。实际上,我们或许可以不必太过悲观地看待这一事实,例如说,不要因为今年夏季的 45 度高温,就想着明年、后年是不是更热,冲向 50 度。每一年的极端事件,背后都是无数个气候因素的组合。2022 年是在拉尼娜现象、印度洋的海温异常、青藏高原一带的暖异常等相关条件不断配合,才造就了我国史诗级的高温。而明年,这些条件就会有变化,比如说 2023 年拉尼娜有结束的趋势,那便可能带来不一样的天气形式,比如可能夏季没有那么热,但是台风活动偏多。不过总的来看,极端天气事件是在波动中增多的
换而言之,气候危机的一大特点是它具有多方面性,不会一下子就直接在一个方向上走极端,这其实会给我们一些喘息之机。但是这种多方面性是带有麻痹属性的,会让人们在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中,忽视了全球变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在其带来严重问题后幡然醒悟,但又发现为时已晚。
而至于做科普这一方面,魏老师这一篇演讲做的是相当优秀的。我深感做气象科普的困难,一方面自己的水平比较有限;另一方面,正是因为气象这一话题和每个人都有关系,这也使得交流的门槛极低。国内的民众对气象学认知往往是有限的,仅仅是在地理书本中的一两个章节和气象有关,而部分省份中考不考地理/地理只要合格,高中应试教育强行出题等,都会造成对知识点理解的整体偏差。



昨天就看到一个雷人的气象题,语不惊人死不休

各种高考模拟练习,离谱的知识点错误都不少,那更何况普通人呢?体感温度当作实际气温(尽管我也支持单独预报体感温度)、因为寒潮到来之前不冷(锋前增温效应)就判定寒潮不会来了不在少数,甚至还有认为“美国有着成熟的气象武器打击机制”(点名批评心医林霖和它的粉丝)的。
我个人认为,一方面对气象的教育投入是需要增大的。但很有趣的是,气象、或者说大气科学,应当属于理工科范畴,却又被插入了一般被视作文科的地理中,这未免显得有点不够匹配。这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努力,看看能不能加大、加重气象教育,以及应急避险能力在常规教育中的占有比率。另一方面,希望能有更多的准确的气象科普。
B 站的中气爱是一个很好的正面示例,我也与他们的主编有过一些交流。他们高频率地更新 3-4 分钟的短视频,道尽接下来几天可能会面临的天气事件,同时以 15 分钟长度的中等篇幅的视频讲解一些原理,可以说是深入浅出,结构编排完整,也不会显得太过枯燥乏味。例如下面这样的视频,应该说是符合绝大多数人的观影需求的同时,也将知识比较好的传递给了观众:
【中气爱】三重拉尼娜已经发生,它会导致冬季极寒吗?_哔哩哔哩_bilibili魏老师这一篇演讲也是非常优秀的,除了最后几分钟的与朱老师对谈的时候使用了一定的专业术语外,演讲的主体部分都是非常浅近易懂,不乏专业的知识点的。这样的视频,我只能说,多多益善。
气候危机是全人类所需共同面对的世纪难题,只有每个人都参与面对这一难题中,人类才有希望有惊无险地化解这一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