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变勇敢?

论坛 期权论坛 股票     
期权匿名问答   2023-2-13 12:21   5146   5
不敢谈对象,怕被拒绝;不敢黑夜独行,怕鬼蛇;不敢当面反驳,怕伤到别人;不敢看鬼片,怕吓到。
怎么变勇敢?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3 12:21:25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有些人似乎就是弱小、不勇敢的代名词。
比如“女孩”。
“女孩需要更多的帮助,而男孩需要勇敢。”
“女孩总是优柔寡断,拿不定主意。”
还比如一些谨小慎微的人、多愁善感的人、敏感的人、患有心理疾病的人。
人们总觉得他们不够勇敢,以至于他们自己也觉得自己不够勇敢。
可是,这些人是天生就不勇敢吗?
今天我们来分享卡罗琳·保罗在TED的演讲 《To raise brave girls, encourage adventure》,希望这段视频能让每个人重新看待自己,找寻勇敢和自信的力量。


演讲者卡罗琳·保罗曾经是一名消防员,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曾被形形色色的人问过同一个问题:“面对大火和所有的危险,你不害怕吗?” 然而她却从来没听过一个男消防员被问过这个问题。
为什么人们都不对“女性的勇敢”抱有期待?似乎对于那些需要冒险的职业:警察、消防员、士兵...人们总是不习惯看到女性的存在,不是略带关切的好奇“女性真的那么勇敢吗”就是怀疑她是否真的有能力胜任那些勇敢者游戏。
为什么人们就是觉得有些人天生不勇敢?勇敢一定是由性别、性格甚至生理决定的吗?


“女性更加脆弱”的观点好像弥漫在整个社会,甚至连女孩们自己也这么认为。
事实上,这种观念很可能来源于父母的养育方式。比如说,每当孩子出去玩的时候,父母总是更多的萦怀女孩而不是男孩,让她们“当心点、注意点”。在成年人的眼中,“女孩是脆弱的,更需要帮助,而男孩能够并且应该自己处理好困难的任务”,“女孩应该谨小慎微,男孩应该勇敢”,“女孩不能自己应付很多事情。”
这些就是我们从小接受的信息,这样的信息渗透到了我们整个成长的过程中,根深蒂固,使我们坚信不移。于是,当我们成为父母的时候,我们又将它传递给了下一代,一代一代亦如此。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如此多的人认为“女孩甚至包括女消防员都是胆小的”。


其实,恐惧感并不是问题的根本。问题在于,每当孩子们面对超出他们舒适区的问题和困难时,父母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教导和鼓励他们去害怕。被灌输的恐惧感会让他们本能地产生自我怀疑,那些还没迈出过的脚步可能就再也不会前进了。
我们学到的恐惧会伴随我们长大成人,然后演变成那些我们试图去摆脱的事情:我们因犹豫而不敢发声,我们顺从以招人喜欢,我们对自己所做的决定缺乏信心。


卡罗琳聊起曾经作为滑翔伞运动员的经历。 于她而言,对飞行的害怕是存在的。但是当她站在山顶上感受风向时,除却恐惧,她感受到了更多的东西,比如快乐、自信。
“我知道我是一个很好的滑翔伞运动员,只有当我确认条件适合的时候,才会站在那里。” “我知道飞翔在300米的高空是多么的了不起。
自信带给她面对危险的底气。了解自己能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然后踏出第一步,去接触那些曾带给她害怕的东西。也许就会看到不一样的山与河。
害怕也有它存在的意义,它提醒我们审视目前的状况,评估“我们是否有理由”去担心。因此,我们要做的不是反对害怕,而是支持勇敢。


那么,我们要如何才能变得勇敢呢?
勇敢是可以学来的,就想学习任何事一样,它只需要多加练习
罗琳·保罗在演讲中提到了如何教会小孩变得勇敢,其实也能给大人们一些启发。
1. 鼓励孩子们做危险游戏
我们需要做一个深呼吸。然后鼓励孩子们去做危险游戏(risky play),比如玩滑板、爬树等。研究表明危险游戏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教会孩子去评估危险,学会延迟享乐,让孩子更有韧性,更加自信。
当孩子们走到室外练习勇敢时,他们在学习非常有价值的人生课程。


2. 不要去警告孩子们
不管愿不愿意,都不要去警告孩子们。所以要留意下次想说:“小心点,你会受伤的”或者“不要那样做,很危险”的时候,请记住你真正想告诉他的是,他不应该去逼自己,他的能力有限,以及他应该害怕。


3.  我们也要练习勇敢
我们自己也要去练习勇敢,在我们教会自己之前,我们没资格去教导孩子。只有当我们发自内心的认同自我、找回自信,那传递下去的勇敢之心才会永不熄灭。


4.   指导孩子接近勇敢
当你的孩子在犹豫要不要骑自行车下陡坡时,如果ta坚持认为ta太害怕了不敢骑下去,那么指导ta去接近勇敢。
最终,也许那个坡的确太陡致使她无法骑行而下,但ta会用勇气而不是害怕去克服它,因为这与ta前的陡坡无关,这关乎ta以后的人生。


当ta学会面对恐惧与不安,明白如何发自内心的勇敢与自信,ta就获得了能力去处理所有那些我们不能保护ta远离的危险、那些我们不能指导ta通过的挑战以及不管是好是坏的明天。
其实勇敢就种在我们的内心,等待我们去浇灌。不论性别、无关年龄,只要我们用心去培养,将有一日,它会在每一个人的心灵中获得重生。
每一个人都像一颗炽热的太阳,如果他们愿意,他们那勇敢自信的光与热足够穿过平原和山冈,辐照整个大地。


我们是简单心理咨询预约平台,拥有700+位海内外心理咨询师,只有约10%的申请咨询师能够通过面试考核;目前为止简单心理已为30万+人次提供了高质量心理咨询服务。

想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欢迎来简单心理咨询预约平台体验哦,戳这里 「http://jdxinli.cn/2ukmmb」

《心理学装腔指南》——21天成为心理学大佬,简单心理自助训练营,你自己的心理成长基地,详情戳:http://jdxinli.cn/4hjvyq
3#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3 12:21:41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看了很多答案没一个回答到点子上,我来论述一下。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很勇敢的去追寻自己想要的东西?
而有的人就即使真的很想要,但是自己永远都踏不出那一步,结果抱憾终身。
比如面对心爱的姑娘不敢追求,面对喜欢的人不敢守护,面对心中的梦想没有根本不敢踏出一步。
哪怕就是简单一步,都不敢迈出。
然后,就开始抱怨,为什么上天待我那么不公,没有给我想要的,你看那些富二代,白富美什么都有。
而我呢?
什么都没有,没有让自己焕发激情的事业,没有真挚的爱情,甚至连知心的朋友的没有。
而这造成这结果的一切,不在于别人,而就在于你连走出那一步的勇敢都没有。
好,那么问题来了。
到底勇气是什么,勇敢是什么,又是怎么来的?
是凭空来的,而是说这是有一定因果关系的。
在我多年的体验和思考之下我得出了一个比较重要的结论。
那就是勇敢的力量源泉来自于。
你是否相信自己配得上你想要的东西。
举个例子,曾经我去搭讪第一个女孩的时候,内心是充满煎熬的。
因为真的TMD太害怕走出那一步了。
感觉如果我只要走出了那一步,她万一有男友会不会打我,周围的人会不会乱棍打死我,她会不会拒绝我。
总之,就是一大堆恐惧袭来。
当时也是几次不敢上去,也是拖了半年。
终于有一次机会,上去打了个招呼,交个朋友。
但是,同时和我一起去做搭讪的一些朋友。
有的真的到现在5,6年了还是一样,依旧不敢踏出那一步。
也不敢持续的去挑战他恐惧的东西。
最后成为了自己最讨厌的那个人。
并不是想要炫耀自己,而是做对比实验。
到底什么力量促使我们去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尽管,我当时不敢,但是事后还是想要,还是去争取。
这种勇敢,一直陪伴着我,帮助我克服了很多恐惧和困难,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让我慢慢地走向成熟。
我细想了一下,就是是不是相信自己。
相信的力量和不相信的力量的对抗。
说一个公式。
勇敢=相信程度-恐惧。
所谓相信程度就是自己是相信,还是毫无理由的坚信,还是信仰。
相信什么,相信自己是否能得到,这是潜意识的相信。
恐惧一般来源于本能恐惧,来源于童年阴影,或者挫败经历等。

假如一个孩子,从小就被母亲抛弃,被父亲打骂,从小它得到的一个深深的信念就是。
我配不上爱和幸福。
假如,他真的把这个信念当真了,那么他事后长大的一辈子的行为就会告诉他。
他配不上。
他配不上这些东西,于是乎,他根本不相信自己拥有,于是乎,面对自己想要的东西。
虽然自己的欲望的力量驱使他,但,他的非理性信念告诉他他不可以。
甚至还有很多恐惧再吓唬它,这些恐惧很多也是来自于童年的父母对待他的方式。
于是他退缩了。
但是,另外一个孩子,即使是相同的童年环境,被母亲抛弃,被父亲打骂。
但是他就偏不信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他就是相信自己以后能获得真正幸福的生活。
于是他挑战一个个恐惧和困难。
或者说,有些穷人的孩子。
从小觉得自家穷,自己这辈子也没戏,根本不相信自己能够获得财富。
那么他这辈子,就会如他所愿,自我实现的预言成为自己成为的样子。
但是另外一种孩子,这样的孩子我们俗称,穷人中的龙凤。
他们从小就相信自己能够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即使他们小时候穷,但他们坚信靠着自己的劳动和智慧依然可以获得。
随着他不断取得一次又一次成功,不断反复加强他的信念。
这个信念就是,相信自己是个有钱人,这就是身份信念。
我是谁的力量。
我是谁?
我是个穷人,那就是穷人。
我是个富人,那你的行为都会往富人靠近。
我是一个值得被爱的人,我就会不断的去争取成功,反思失败的教训
我是一个一辈子不值得被爱的人,那么,不管成功我也不相信,失败我更加坚信这个信念.
这就是所谓自我概念就是命运的心理学命题.
主观世界创造自我现实世界。
相信自己配得上,那就会不断作用于行动去获得。
这个过程就会产生勇气。
也可以说是被吸引到那个位置的。
我经常强调一个观点,就是想要成功,就必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不热爱,很难成功。
就是不成功,也很快乐的过一辈子,这本来就是一种成功。
但想要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就必须想办法创造条件去尝试。
去尝试各种事情,才会了解自己真正热爱什么。
但是,为什么很少有人能走这一步。
当然这个过程不一定是现在就要去。
但至少你有一天计划好了,理性的去追求也是可以的。
不过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踏出这一步。
于是乎,这关键的关键,还是在于不相信自己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
当自己强烈坚信自己能够得到。
动力就会产生。
人人都有梦想。
这不是关键。
关键是你是不是真的相信,自己能够实现。
这个真的相信,不是意识的力量,而是潜意识的力量。
就是信念的力量。
如果觉得这个是鸡汤那真的这辈子就只能喝鸡汤了。
或者认为鸡汤也无妨。
信念和鸡汤就是转念之间。
说了半天信念也没说,如何改变自己的信念。

改变这种刻在脑子里的信念,相信程度才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和勇气。
我说四种方法。
第一,自己观察现实生活总结得来。
第二,得到信任之人的灌输。(通常这会是父母,老师,崇拜的人,爱人,至交等)
第三,不断靠自己尝试一些小的事情开始,然后做到,得到肯定。也就是本人的亲身经验。
第四,自我反思思考

分享一个观点。
做了失败,都比不敢去做都要好,后者会更让人后悔。
不去做的后悔是最后悔的,做了失败了,那本来就是一种成功。
至少,你为自己获得了经验,下次争取可以改进,或者换个事情。
勇敢这件事情,和相信有关。
信,望,爱。
这是《圣经》里的三种力量。
有了相信,就会有期望,有了期望就会有爱,有了爱就会促使你去完善自我。
推动你去朝着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演变。
这个过程中,会带给你很东西,勇敢是其中最宝贵的力量之一。
勇气是一时的力量。
而勇敢是,敢于活出内心追寻的态度,不怕失败,困难,依然坚信自己的人生信念。
现代社会也不至于说付出生命,已经好多了,只要设立好底线,就在底线之上大胆前进,不行就回归底线就好了。
如果这都做不到,那就好好安稳的生活吧。
不勇敢的人是配不上高贵的自由的。

4#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3 12:22:02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我想我勇敢的原因是,遗憾比失去更让我害怕。
5#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3 12:22:22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孟小七 邀
这个邀请放了很久了,一直在思考该怎么回答,但我自己也没什么思路。
这次我不讲理论,就说说个人的感受吧。

题主的问题也说得很清楚了。不够勇敢,不敢作出决定,原因是「怕」。怕什么?怕这种决定可能导致的负面结果。
其实我就是这样的人。
我在作出任何一个决定之前,一定会将它的各种可能性,全部考虑一遍:
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最好的结果是什么;每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发生了,我该如何应对。等等。
很多时候,事情就在这样的考虑之中被拖延了。
有时候,想到可能产生的不良结果,也会觉得,算了,还是不做吧。
这可以说是缺乏决断力,也可以说是不够勇敢——不敢去承担可能产生的后果。
我在之前的一个回答里,提到过「框架效应」。见:
为什么用不同的信息表达方式会造成不同的效果?
简而言之:对于同一个问题,考虑的角度不同,人作出选择的倾向也会不同。考虑潜在的收益时,会倾向于稳妥;考虑潜在的损失时,会倾向于冒风险。
当你做出一个决定的时候,你所面对的是一种潜在收益状态——亦即总体的期望收益为正,不然你也不会想去做了——这种决定的结果,有很多种可能,每种可能对应的几率和收益都不同。有些是负的,有些是正的,但总体是正的。这个时候,你会倾向于稳妥。而最稳妥的选择,往往就是什么也不做。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一种解决方法,就是把潜在收益状态变成潜在损失状态。
我发现,每当我考虑清楚之后再做决定时,往往不能作出最好的选择,因为我的考虑会严重干扰我的心态,在最需要临门一脚的情况,总会患得患失。结果就是,我没有勇气去选择最好的结果,因为我害怕会失败。而当我这样考虑的时候,其实失败的几率也就大大增加了。
反而,我做得比较成功的事情,都是事先没有经过太多思考的,单纯凭着经验和直觉去做。结果往往都比前者要好。
因为,我在这样做的时候,由于没有事先的担忧,我得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如何解决问题」上,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烦恼和干扰。
这就是我的解决方法:让自己陷入一种「不得不去做」的状态里。
简而言之:如果一件事情,你一直在考虑该不该做,那么不妨先迈出第一步,让自己不得不去做。
这样一来,你面对的就是一个潜在损失状态:你迈出第一步之后,如果原地不动,结果就会更加可怕。为了避免这种结果,你不得不殚精竭虑地去完成它。
当然,这其实没有解决问题:既然不够勇敢,那又如何能迈出第一步?
我觉得是这样的:当你考虑「该不该做」的时候,如果放任这种思索,作为一个不够勇敢的人,你很可能就会放弃了。如果你意识到自己正陷入这样的状态,那就果断先迈出第一步。因为第一步所需的很简单:
头脑一热就好了。
是的,凭着冲动去做,就是这么简单。
很多人的「勇敢」,是真的勇敢么?未必,也许只是没有办法「不勇敢」、不得不去「勇敢」,或者看起来「勇敢」而已。
如果你在意该不该表白,那么你打电话的时候,不要抑制自己的冲动,将对方约出来先。
如果你在考虑是否该花时间完成领导的任务,那么先头脑一热,接下来再说。
如果你吃不准是否该承诺,那就先承诺。
当然,我这里提到的,都是建立在量力而为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这些事情,都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只是,它们有可能失败,你不担心做不到,只是担心可能的失败罢了。
(不要轻易做出你做不到的承诺哦)
一旦你完成了许多之前因瞻前顾后而放弃的事情,你就会慢慢树立起信心。然后,逐步养成「真正的勇敢」。
何谓真正的勇敢?就是,不需要逼迫自己,也能承担可能的失败,从而不受影响地付诸行动。
人就是这么奇怪的生物。很多时候,你知道你是做得到的,你也知道它们没有那么可怕,你只是需要一个理由去说服自己罢了
说到底,恐惧,只是对于未知的恐惧。
一旦这种未知变成已知,那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这种方法不一定有用,但我觉得,如果你对于很多事情,都处于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状态的时候,不妨试一试。也许,会给你一个好的开始。

大概就是这样。
6#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3 12:22:51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真正的勇敢不是感觉不到恐惧,那是一种脑损伤。而是恐惧但还是去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