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得在汉语口语中是没有区别的,古代白话小说中也不分。分为三个是西方语法进来之后的事,起初是翻译家从西语翻译为中文时,为了对应西方语法中的定、状、补三种不同成分,就把原来的一个分为三个。语言学家支持这种分法,因为有利于句法分析,如果不分就得弄定状补没有区别了,也与西方文字无法对应——这对以西方语法学为圭臬的语言学家无疑是无法容忍的。第三人称的“他”分成他、她、它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也是为了对应英语的he/she/i t 。翻开红楼梦就可以发现,都用“他”,其他白话小说也是如此。民国年间还有人将“你”另分出了一个“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