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感情,感情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论坛 期权论坛 股票     
期权匿名问答   2023-2-12 09:53   6602   5
或者说到底是什么把两个或者一群不相干的人联系到一起的?
为什么和ta感情好而不是其他人,如果是需求,为什么只是ta能满足?其他人为什么无法满足?ta所给的感情和其他人给的的区别在哪里?
坚决反对什么是感情,答案应该是感情是什么!
此感情包括爱情、友情、亲情但也不限于此,也不限于正面感情。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2 09:53:32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以下是关于你的故事,看我有没有全中。
你第一次见到ta的时候,并没有感觉ta有多特别,ta的长相就跟普罗大众一样,虽然不丑,但不会让你觉得多惊艳。
你跟ta在同个集体下,但不曾有过交集。
但忽然有一天,ta走过来跟你说:看上去你比那些人要有趣呢!他们真的好无聊!
也许原话不是这样,原话也许是“看上去你应该会很幽默呢!”、“你好像比他们更有才华。”、“我觉得你应该是个挺有思想的人。”等等。
ta为什么要跟你说这句话?
ta其实是个深谙心理学的绿茶,一个猎手——当然,现在我们是开了上帝视角,可以看到一切真相。但身在局内的你对此浑然不知。
也或者ta不是,ta只是单纯的想随便找个人吐槽下,也许是无意、亦或是出于礼貌,对你说了这么一句。
不管是哪种真相,都不影响后续的发展。
ta说的这句话,成为了引你走向万丈深渊的第一个陷阱,第一片面包屑。
当人听到关于他的正面评价时,会本能的尝试用实际行动证明对方的评价是对的——这是所有人都容易掉入的心理学陷阱。
这个陷阱被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给对方赋予某种高大的人格,并且不断给对方强化这种意识,那么对方会为了维护在你心目中的人设,而不断心甘情愿的为你做某些事情。
利用这个效应,ta在你的潜意识里面植入了第一个动机,而你却丝毫未曾察觉。
这也许是你第一次收到这样的评价,你才发现原来自己也并不是完全透明,终究还是有人会注意到你的闪光点。
于是,你本能般的用实际行动证明ta说的是对的,为了感激ta的赞善,为了不让ta失望,你开始极力表现,大脑开始高速运转,为的是能够满足ta的“期待”,让ta看到你的有趣、你的幽默、你的才华。

ta终于笑了,并且带着坚定与暧昧的眼神看着你——这是你得到的第一个奖赏,你成功的证明了自己。
这种感觉,是不是比你通关一款游戏,或是赢几把王者荣耀要强烈的多?

不知不觉,你开始渴望重复这样的过程,哪怕你的表意识丝毫未察觉,但在潜意识的世界里,那名为“成瘾”的种子已经埋下。
你开始跟ta互动,不断的努力,只为了得到下一次的奖赏。
直到有一天,你看到ta跟别的异性互动,你看到那熟悉的笑容,还有那坚定与暧昧的眼神,只不过这次ta不再是对着你,而是对着其他人。
你开始自我怀疑。
难道你在ta眼里不再是最有趣的那个人?
难道ta只是逢场作戏,ta对每个人都说同样的话?

为什么你会如此失落?你明明没失去任何东西。
廷波克预期效应——这是你进入的第二道陷阱,那万丈深渊前的第二片面包屑。
这个心理学效应讲述的是,真正决定人情绪的不是事实结果,而是人的“预期”。

就如同你中了100万的彩票,但发现不小心弄丢了,跟你没中彩票,其结果是一样的,但前者却会让你郁闷的想要自杀。

你觉得你理应是ta心中最有趣的那个,你以为你已经在ta心里面占有一席之地——这是你的预期。

当你发现你一直坚信不疑的预期,原来只是个幻觉,一个泡沫,你就会非常渴望事实修正,使事实符合你的预期。
而这时候,能够满足你这种渴望的,就只有ta。
你明知道这一切也许是个陷阱,是个幻觉。你大脑里理性的那一面不断的告诉你不要再为这种事情投入精力,这世上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但你做不到。

哪怕还有一丝希望,还有那一丝可能性,也许你还是占有那一席之地,哪怕再渺茫,你也如同鲨鱼嗅到血味那般,无法控制自己的大脑。

到这里,你的动机被“强化”了。

因为廷波克预期效应,使得你现在处于预期未达成的“负多巴胺状态”,而ta的一次认可就可以让你重新回到“正多巴胺状态”。不同于第一次,第一次你是在正常状态下受到ta的关注与认可而去到正多巴胺状态,而这一次,你是在负多巴胺状态,所以“差值”变大了,ta的一次认可让你获得的快乐感远高于第一次,这个“差值”亦可以称之为“张力”,而这是成瘾的关键所在。
于是,你为了得到ta的“奖赏”而更加努力的付出。

终于,你掉入了最后一个陷阱,正是这个陷阱,让你往深渊迈出了脚——这个陷阱称为赌徒黑洞。
人为了某样东西付出的越多,就越是渴望获得回报;而当回报没有来临,人无法面对自己的付出毫无意义的现实,于是会选择更加付出,更加渴求,陷入不断强化的恶性循环。
ta什么都不用做,你的动机会因你的付出与投入而不断强化。

黑洞之所以是黑洞,是因为你一旦进入它引力的范围,你就无法逃脱,只会加速坠落。

从此,ta就多了你这样的一个傀儡。

ta的每一次“投喂”,都让你如同溺水状态下的一次新鲜空气。
你生活的全部都在围绕着ta,如同染上毒瘾的人不再关心身边的一切。

仿佛只需要再付出一点,只需要ta再关注一点,你就可以暂时从自卑的泥潭里抽离出来。
为什么ta明明看上去那么普通,却在你眼里成为了最特别的人?

就如同酒明明如此难喝,有人却离不开它;咖啡明明是苦的,一些人却对它爱不释手。
是的,又是那该死的多巴胺。

多巴胺影响了你的判断力,干扰了你的感官,就如同一个酒鬼觉得那个装满酒的瓶子是世界上最养眼的事物。

ta真的有那么好看吗?ta甚至都不是你的性幻想对象,不是吗?

你瞧,这整个故事到这里为止,我都没有用“喜欢”、“爱”这样的字眼,但你的每一个感受都被我说中了,不是吗?

你说你喜欢ta,爱上ta,可仔细想想,你喜欢上的对象到底是什么,是ta吗?你明明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ta的邪恶与丑陋的人,为什么你离不开ta?你所离不开
回过头来看看故事的开始,这一切可以避免不?

你的每一步的选择,真的是你在选择吗?

仔细回想一下,你人生当中所有的一切想法、动机,真的是你自己生成的吗,还是被植入的?

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审美?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偏好?难道不是集体潜意识传染给你的吗?
你只关注你自己,关注眼前那一小片的面包屑,并为此挪动自己的脚步,却没看到你身处的他人为你建造的迷宫,你以为顺着那面包屑就能找到出路,但其实那是引你走向更深处。

跟你玩一个小游戏,这是电影《惊天魔盗团》里面的开头,我最喜欢的一个小情节,一个小魔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小魔术是打破了第四面墙,让屏幕前的观众也参与了进来。

这个小游戏很简单,就是让屏幕前的你,看能不能在主角快速翻的一堆牌里,用肉眼捕捉到一张并记住(第一张除外)。
话不多说,直接上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1595755070792105984










相信你跟大多数人一样,选择的就是方块7。
为什么?这是巧合吗?是魔术师看穿了你的心思?

其实这个魔术很简单,在主角快速翻的那一堆牌中,方块7是停留的最久的,于是最容易让你的肉眼捕捉到。

但这不是核心秘诀,秘诀在于,魔术师并不会一开始就告诉你整个魔术的全貌。如果他一开始就跟你说,我的魔术是你选一张牌,我后面能猜中你选的那张,那么结果也许就不是现在这个了。
但他一开始说的是,看你能不能捕捉到一张牌——而这句话,激发的是你的挑战欲。

而因为你的挑战欲,你更倾向于选择最容易看到的那种来确保自己万无一失。

这就是魔术师在你的潜意识里植入的动机。他在你面前投下了一个面包屑,引你进入他所设计的迷宫当中。
我很喜欢这电影里的一句话:
你的注意力越集中,你的眼光就越狭隘
就像现在的你一样,你只盯着你自己的欲望,却没发现那更广阔的真理。
你以为这只是一篇关于情感的文章,但其实远不止如此,我在讲的是脑科学,关于灵魂的真相。

我不仅仅想让你成为赢家,而是成为一个迷宫塑造者。

“灵魂”到底是什么?

按照一些生物学者的说法,灵魂就是人类大脑一切化学反应的集合。

其中掌管欲望的化学反应是“多巴胺”。

但多巴胺带来的不是快乐,而是“渴”。
“渴”带来的是驱动力,让人不断的追求多巴胺。从渴求到获得满足的过程,成就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所以,实际上多巴胺的功能是“记忆”,让人类不断重复对自己有益的事情(虽然并不全是)。
再问一次:你的每一步的选择,真的是你在选择吗?
你的人格真的是你与生俱来的吗?
其实你大脑里的一切动机,都是外界植入给你的。动机带来了驱动力,驱动力成就了你的决策偏好,你的人格。

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审美?为什么你的审美跟大家一样?

为什么你要买这些东西来装饰自己?你是想在别人面前证明什么吗?

为什么你要奉承那个人?是在惧怕着什么吗?

为什么你要考这个、考那个,去获得这个工作?是为了不让谁失望吗?

你的选择,真的是你在选择吗?

你只不过是被集体潜意识控制罢了。你的人格,其实是外界赋予给你的。
只需简单三步,动机植入、动机强化、为动机投入,就能掌控一个人,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人格。
羊了个羊这游戏也是用了这三步:植入动机,你看到你的朋友都在转发,都在玩,你忍不住去试了下,反正也就动动手指头;强化动机,通关了就能让全国都看到你的名字,你可以在你面前炫耀,玩了第一关后看上去也不难嘛;为了动机投入,你第二关开始付出了你的时间与精力,玩到一半的时候卡关了,你不甘心自己的付出毫无意义,于是为了获得道具而去转发这个游戏——这个游戏就是靠这样来裂变。
劳荣枝就用了简单的一句话,“我看你是怕了吧?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就让法子英从一个老实人逐渐变成一个杀人狂。
英国的一个真人秀节目,《达伦·布朗:就范》,能够在72分钟的时间内让一个人畜无害的人变成一个杀人犯,靠的亦是以上三步(推荐大家搜来看看)。
不管是你被某个人深深的吸引,还是一部能吸引你往下读的长篇小说或连续剧,亦或是各种手游,或是王者荣耀,或是盲盒收集狂,或是古驰最新款的包包,最新出的iphone等等。
这些所有的一切,都是遵循着同样的底层逻辑,用着简单的三步,就让你陷入其中还乐此不疲。
人性,既是如此复杂,却又如此简单。
现在问自己一句,你是想继续躲在这羊群中寻求那卑微的存在感,还是站在高地俯瞰全局的狼,一个真正的猎手?
======================
文章到这里已经结束了,感谢您的阅读。
我们要面对一个现实,大部分人的爱恋,都是在机缘巧合下产生的。大部分情侣的结合,都是两个人恰好撞对了。
而如果你要抛开“巧合”的因素,让某个特定的人爱上你,本质上就是一种“脑控”,并且还是最高级、难度最高的脑控,而这本身就需要你对人性、心理学理解的相当透彻才能做到。
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个猎手,一个迷宫塑造者,利用心理学来增加自己的吸引力,推荐以下学院派情感心理学集锦:
爱情心理学集锦:论如何设置让对方爱上你的“心理陷阱” - 干货逻辑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46
3#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2 09:54:32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邮电大学
感情的本质,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吸引力、舒适度和占有欲。这三点同时存在,我们就说一个人拥有了一段美好且真挚的感情,不管是爱情、友情还是亲情,皆是如此。
先说第一点,吸引力。感情为什么会产生?首先来自于吸引。这个吸引主要是指个体内心的需求,你想要什么,就会以你内心的抉择去进行获取。
打个比方,社交媒体写的文章。
很多人用微博、知乎,到处看别人写的东西,一般会看什么内容呢?会看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譬如我很喜欢足球,那么我就看足球博主的文章,看看他写的内容怎么样。要是写得不错,文笔轩昂,且具有魅力,我就会非常喜欢他。
于是会情不自禁地私信他,说“我很喜欢你写的足球评论,你写的太棒了,能交个朋友吗?”
像这种的话就是吸引力,由于某个人特殊的品质,要么是兴趣爱好,要么是性格之类的,让你感觉到了需要和欣赏,你就会对对方表示好感。
这层好感,就是感情的来源,也是两个人是否能够接触的基础。
要是这个人跟你兴趣不符,他喜欢足球,你喜欢美食,八竿子不相边,那么是很难产生吸引力的。你跟我不一样,我自然很难对你产生兴趣。
所以产生感情的关键,第一步就是吸引力。这份吸引力来自于各个方面,一篇文章、一张头像,都足以形成好感。有共同兴趣、爱好,还有价值观、人生观,人就可以产生初步感情,会有进一步相识交往的需要。


第二点,舒适度。有了吸引力,接下来就是舒适度了。当双方彼此接触,接下来就是看是否投缘,能不能聊得来,是否开心,性格各方面合不合适。
有的人比较开朗外向,谈吐幽默风趣;有的人比较内向腼腆,可能也带有点木讷的气质,不善言辞。
在相处过程中,你喜欢与什么样的人接触,感觉舒适,就是下一步感情培养的时刻了。
感到舒服,就会频繁接触,继而产生感情;要是不舒服,话题、性格差异太大,就不会进一步接触,可能也就是泛泛之交,谈谈天气、工作,至于更加深入的话题就不愿意触碰。
这个舒适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于两个人之间相处的感受和默契。不是说不吵架关系就好了,有些人吵来吵去,关系也贼好,吵过了也还会继续交往,这个就要看彼此是否习惯和包容这层关系。
交往舒适,日久生情,感情就会变得深厚。


第三点,占有欲。这里的占有欲,可不是贬义词,它是中性词。如果一个人很喜欢你,内心就会有占有欲,会需要你时刻在我身边,保持一定的占有欲望,是感情升华的重要一步。
例如一个女的很喜欢一个男的,那么她就会有所暗示,说晚上我有空,家里没人,你要不要过来?大家一起过节日。
说到这,你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她很喜欢你,对你有这方面的好感,希望跟你有进一步的交往。那么作为男友或者亲密伴侣,你就可以大胆深入一些,表示对于对方的喜爱,有更加热情的行为。
随着占有欲的提高,两个人的感情会变得越来越好,我心里面有你,而你的话也会有我,除了彼此,想不到其它人。
只要有你存在,我就会非常幸福。要是能有这样的感受,就说明这就是一段好感情了,可以继续交往下去的过程。


归根结底,感情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从一开始的欣赏、再到接触时的舒适,最后到对于一个人的占有欲望,慢慢地变得深情且不愿分开。
一段美好的情感,亲情、爱情、友情都是这样,这也是感情的本质之处。
如对心理学感兴趣,想要了解更多心理学科普知识,可关注微信公众号:乐达源心理。
4#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2 09:55:16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感情的真相,不想被伤害,记住这7点

1、怎么确定男人爱你吗?

恋爱中的妹子,一定要有个基本常识,一个男人是否爱你,千万不能相信嘴上说什么,必须用金钱测试下。

在你们恋爱的时候,都不舍得在你身上花钱,相信我,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心里根本不在乎你。

男人对你哭穷,只是想把你当成某种资源,而不是想和你成家。

可惜很多妹子傻啊,对甜言蜜语太上心,才造成了一次次遇到渣男。

2、深爱的表现。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只在自己需要的时候,才会联系你,平时消失得无影无踪,连人都找不到。

这样的关系,还是早点断绝更好。

他只是想占有你,一旦利用完了,你还缠着他,就会嫌弃你碍事了,所以会躲得远远的。

真正深爱你的人,不管什么时候,都会联系你,满足你的各种需求。

3、不会随便发脾气。

很多人对家里人脾气很大,对外面的陌生人却低三下四的。

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证明了他的懦弱。

真正有本事的人,即使工作遇到难题,肯定不会拿家人出气。

可惜很多人都做反了,他们的心里认为,既然是家人,就应该受气,让自己发泄的。

其实,亲人是用来呵护的,用来保护的,而不是当你的出气筒啊!

4、欲望是否大于感情。

有人交往,是为了感情。

有人交往,却是出于欲望。

如何分辨?

如果,一个人接近你,只想着索取,而且用尽手段,想趁早满足自身需要,那基本都是为了欲望。

有感情的相处,就会压制欲望,多点付出。

因为他知道,只要真心付出了,对方一定可以感受到,自己想要的,也必然能得到!

目的是什么,就会有相应的动机,别自欺欺人。

5、有事背着你,一定是坏事。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只要删除聊天记录,或者是隐瞒一些事情。

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他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情,想毁灭证据。

不要相信任何辩解之词,说是为了你们的关系,才不想让你知道。

当他做出这个动作时,就早已忘了你们的关系,心里只有自己了。

有了一次,就会有无数次。

所以,当你第一次发现时,就必然做出最坏的打算,你们的关系,可能也算到了尽头。

抱有幻想,换来的只有失望。

6、不要多次纵容男人。

女人,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男人骗了你一次,就会骗你多次。

因为他选择骗你,说明是自私的,爱自己多过爱你。

所以啊,可以选择善良,但不能一直纵容。

男人,也要明白,女人不是傻,当她受伤后,选择原谅你,不是她不懂痛的滋味,而是内心再忍。

到了临界点,忍无可忍时,就会选择离开。

女人的心死,就真的无药可救了,10匹马都拉不回来。

7、两性关系的技巧。

想要关系长久,有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做到若即若离。

不过分接近,也不刻意疏远,保持一定的分寸。

人啊,有时候很犯贱,你整天围着他转,就把自己变得太廉价,没人在乎你了。

当你做好自己,不断地进步,反而他又来讨好你了。

强扭的瓜不甜,两性相处,靠的是吸引!

男人,就算再爱女人,也很难拒绝其他女性的示好。

女人,却能为心爱的男人,拒绝所有想和她接触的男人。

所以啊,能找到真心爱你的女人,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5#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2 09:55:35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感情初期,是否建立感情取决于,吸引力×可得性
感情在发展中,加固于 受 当下释放的多巴胺和对未来释放多巴胺的预期  的诱导所付出的承载着时间和精力的期望或沉默成本。
感情的本质是对促使过你快乐(也可以认为是带给你过情绪价值或物质价值)的载体的留恋(留恋的本质是你至今仍然需要此类品种与一时半会找到可替代品种的难度的结合)  和   对你为了获得这些快乐所投入的沉默成本的不舍。    被洗脑的人会在其中加上情义的成分,通过规避诱惑和承受痛苦来践行情义得到道德成就感来自我满足。
感情维持值=未完成不够腻+不可替代程度值与失去的不适应+(沉默成本)+对过往的能让你释放快乐因子的载体的留恋值+对未来可能快乐的预期 +情义信仰

感情破裂值=内部痛苦+外部诱惑
维持和破裂二值的大小对比,决定了感情的存续。
广义的义,包括了(情)义和(仁)义两种。
因为情是多变的,(情)义是为了守护情的永恒而通过教化灌输的一种思想,就算有经受过灌输,在面临巨大的痛苦和诱惑时,没有强大的外界约束,痛苦和诱惑很容易突破(情)义,带来了更大的痛苦,这份痛苦就破坏了情。 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规避强烈的痛苦和诱惑并强化情义的荣耀感,防患于未然。纵使有防患于未然的心,但世事仍然多变无常,所以下列几种通常情况下,几乎一定会突破(情)义考验情,(情)义本质上是一种集体愿望,在现实中大多人是权衡利弊的去看待义,当舆论谴责不再时,很少有人能自觉得受(情)义约束而守护情并引以为荣。
男人事业无成,女人都会心怀愤恨,如果恰恰女方有人追求,那大多就劈腿离婚了。
女人仪容变差,男人也都会不满,如果恰恰有机会,那就水到渠成了。
如果有一方很难使另一方满意时,那就还是会…
女方年老色衰后,男方如果有资本再婚,恰恰经历了诱惑,那绝逼是要焕发第二春。
一般来讲,(情)义被突破后会产生痛苦,双方撕逼会引起痛苦,是痛苦把情斩断了,导致的翻脸无情。

但智者,会在(情)义被突破后,会用智慧化解自己的痛苦,并且选择不给对方制造痛苦,让对方永远只记得快乐,从而长久的保持了这份情。这就是所谓的,(情)义没了,还有情。
有素质的人会在情断后,仍然遵循(仁)义。 不诋毁,互相理解,保持了体面。 这就是所谓的情没了,还有仁义。
6#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2 09:56:16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从生理的角度,我认为感情的本质是脑进化出的一种针对某种特殊刺激的强化效应,本质上,属于条件反射,只不过比一般意义上看到梅子就流口水这种条件反射更为高级。脑对某种特定概念形成奖赏/厌恶的刺激回路,从主观意识上就表现为感情。
本质上,感情是大脑对精神刺激的定向反馈,这是一个回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