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集中在中游的时候,有时候表现为显性库存,例如,港口库存或者交割库库存,但也有时候表现为隐性库存,这个需要我们自己去测算。
虽然说是期货是服务于产业的,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期货是资本猎杀产业的场所,所以,你会发现,贸易商手里没货的时候,价格天天涨,涨到最后贸易商高价去追着买,贸易商买了之后,价格就崩了;反之,贸易商手里屯了好多货的时候,价格就天天跌,跌到最后贸易商低位都套盘面了,反而盘面就开始疯狂拉涨了。
所以,当库存集中在中游贸易环节的时候,他们本身并不消耗库存,库存反而挤压它们的现金流,所以当他们手中已经持有大量库存的时候,他们需要的是把库存转化成资金,所以需要卖出。
这个时候,上游没有库存压力,现货价格一般报的比较高,盘面呈现 back 结构,中游库存压力大,不从上游拿货,而是想着把手中的库存变现,需要卖,下游可能利润也不好,只愿刚需拿货,不愿意囤货。
所以,在显性库存下,就容易出现,港口库存过高,压制盘面价格上涨,或者是,交割库库存过高,盘面 back 结构之下下跌,交割库去库。在隐性库存下,你会发现,上游库存很低,下游库存也不高,中游库存一片漆黑,就跟开盲盒一样。
如果中游隐性库存真的很低,那么这个品种就是产业链上、中、下游都是低库存,就会形成长期 back 结构,然后基本上以逢低做多为主,换月继续吃贴水,除非上游开始有新产能投放或者开工率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反之,如果中间隐性库存很高,那么这个品种的 back 结构就是陷阱,因为中游环节有大量隐性库存要降价出货,上游又没有人拿货,上游也会开始慢慢显性累库。
那怎么判断中游环节的隐性库存呢?一般第三方机构会给出港口库存或者交割库库存的数据。如果没有给出,我们需要利用上下游关系进行测算。
上游提供供给:周度产量;下游提供需求:周度产量 x 单耗关系,中游环节既不生产,也不消耗,所以中游环节不会改变库存总量变化,他们不会改变供需平衡表,但是会打乱平衡表的节奏。
这样一来,总库存的变化=上游周产量-下游周产量 x 单耗,我们可以利用上下游的产量及单耗关系来判断出这周总库存是去库还是累库的,这里假设是累库的。
总库存是累库的,下游库存是去库的,上游库存也是去库的,那为什么会累呢?你就可以知道,上游库存的去库主要是被中游环节拿走了,从显性库存变成隐性库存了,所以上游去库了,下游环节可能拿货拿的少,主要消耗自己的存量库存,所以下游也去库了。
但是根据上下游生产及单耗关系,他们得知这周总库存是累库的,甚至累库的量都能知道,还能知道上游去库的量以及下游去库的量,这样倒推回来,我们能够计算出这周中游环节隐性库存的增量。
哪怕是没有任何机构统计中游环节的库存数据,只要给你上游和下游的相关数据,你都是可以有办法自己计算出来的,然后长期跟踪,你就知道一段时间,大约中游环节屯了都是看不见的隐性库存,你就知道盘面变 back 之后,能不能长期维持。 库存流转
当库存集中在产业链上游的时候,现货价格比较低,产业利润比较差,盘面是 contango 结构,对于因子分析法的交易者来说,他一般会基于【高库存+高升水】的因子共振来做空盘面。
但问题是,库存集中在上游时,绝对价格往往被压得很低,短期之内,供应端可能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基于因子逻辑去做没问题。如果这个库存状态持续很久了,可能就有问题了。
一旦出现某种问题,就容易走出升水锁库行情,即盘面资金推涨,期现商空盘面被套,然后从上游买现货,上游高库存去库,盘面继续推涨,期现商继续做空被套,继续从上游买现货,上游继续去库,随着盘面的上涨和持仓的不断扩大,期现商盘面被套住了大量空单,然后又从上游买入了大量现货,这部分现货进入交割库被锁住了,上游实现了去库,与此同时现货流动性还被锁住了。
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库存的消耗,而只是库存的转移,库存从上游生产商转移到中游期现商,上游不断去库提价,盘面不断期现共振上涨,在上涨的过程中,contango 结构逐渐变成 back 结构,因为后期随着上游去库加快,上游现货提价的速度和频率都会加快,现货涨幅大于期货,就会逐步变结构,最终成为 back 结构。
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个新的组合:【低库存+大贴水】,对于因子分析法的交易者来说,这又是一个逢低做多的大好机会,然后高价做多了,然后再次被干。
你会发现,起初价格低位的时候,他们基于【高库存+高升水】的逻辑去做空,然后遭遇了一波升水锁库行情,然后高位变结构,变成 back 之后,他们又基于【低库存+大贴水】的逻辑去做多,然后又遭遇了一波暴跌。似乎整个因子分析法就是专门给他下套似的。
这是因为因子分析法是归纳法,不是演绎法,这种方法只注重现象,不注重原因。如果我们知道了库存流转的情况,我们就找到了上涨的原因。
在升水锁库上涨的过程中,卖方是上游生产商,买方是中游期现商,当时是基于 contango 结构下,期现商买现抛期,然后投机性需求推动盘面上涨,将期现商买到的大量库存通过盘面做空被套而锁在了交割库。整个过程中,库存并没有被消耗,只是暂时被转移了而已。
如果从总库存来看周度变化的话,可能总库存周度并没有去库,但表现出来的结果却是上游去库,中游交割库累库,期现价格共振上涨。
随着盘面变成 back 结构之后,原来买方是期现商,现在结构变了,期现商不买货了,反而手里积攒了一大堆货想要卖出变现,这个时候,随着盘面变 back 结构,上游卖方永远都是卖货的,这次中游期现商从之前买货的也变成了卖货的,而下游永远都是买货的采购方,在需求没有明显非常好的情况下,它的消耗是稳定的,下游很难接下中游要出的那么多货。
所以,你根据库存总量变化知道了平衡表情况,大体也能判断出来这个 back 结构是不可持续的,因为中游环节它不改变供需平衡表的结果,只是改变了供需平衡表的节奏,放大了期货价格的波动。
演绎法让你知道了过去上涨的因是什么,变结构之后,上涨的因不存在了,那你就得小心了。整个上涨的过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个上涨的因在什么时候不在了,你都看的清清楚楚,而不是盲目的基于因子法去生搬硬套。
期现出货:中游→下游
当升水锁库行情走完之后,盘面从低位一路上涨到高位,从 contango 结构变成 back 结构,库存从上游生产商转移到中游期现商,同一批货,上游卖给期现商,赚了一波钱。
这个时候货都在期现商手里,他们想赚钱,得把货卖出去。在 back 结构之下,盘面价格低于上游的报价,过去期现商从上游买货,现在不买了,开始出货了,怎么出货呢?货出给谁呢?
出货主要是砸盘出货,就是把盘面在 back 结构之下打下去,这是期现商出货的方式。货出给谁呢?主要是下游采购方,下游要么从上游买货,要么从中游买货,主要看谁的价格便宜。
期现商砸盘之后,尤其是哪一天盘面暴跌了,你会发现,朋友圈里都是期现商在卖货,盘面+一个基差,加的这个基差往往还挺大的,但还是比上游报价低。下游接受了基差报价,期现商会继续砸盘继续卖基差,而之前手拿基差报价的下游,可能在某次下跌的时候觉得价格便宜,就点价拿货了。
下游点价的时候,期现商就会平掉空单,然后现货解锁,交割库之前被锁住的库存就可以出货了,然后这部分货就变现了,同样一批货,这次中游期现商变成卖货的,下游变成买货的了。
在期现商不断地砸盘出货过程中,交割库不断出货,下游不断补充库存,而上游开始不断累库,现货不断降价,起初上游库存压力不大,所以降价很慢,表现为盘面大贴水,就是 back 结构下的大贴水,主要是市场参考的那个价格没有意义,因为整个交易并不发生在上游与中游环节,也不发生在上游与下游环节,而是发生在中游与下游环节,所以上游那个报价不具备任何参考意义,看那个基差去做多,那就是个假基差,看着上游那个低库去做多,你会发现低库存不断累库变成高库存。这些都是因子分析法的弊端。
当然,你不要以为期现商就靠砸盘出货来赚钱,我个人认为,交割库出货赚的是小钱,这部分是实盘收益,但这部分赚的是小钱,虚盘部分才是赚大钱的。
比如,我交割库被锁住了 5w 吨货,但我盘面空了 10 w 吨的货,其中有 5w 吨的货是我要砸盘把交割库被锁住的库存解锁出货来兑现利润的,这个是小钱;在砸盘下跌过程红,还有 5w 手的虚盘,这个才是赚大钱的。
所以,期现商为了把手中实盘的利润兑现,就得把盘面打下去,然后价格低了,卖给下游,想要打下去,就等用好多虚盘资金干进来,实盘部分赚的是相对收益,空间有限;虚盘部分赚的是绝对收益,盘面跌多少他们赚多少。
当我们看清楚了整个库存流转的情况,你就不会受制于因子分析法,不会盲目基于【低库存+大贴水】去做多了,不同的分析框架就可以兼容使用了,知道什么时候的【低库存+大贴水】可以去做多,什么时候的【低库存+大贴水】可能是翻空的机会。 刚需补库:上游→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