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一战零基础三跨复旦金融失败经验总结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期权匿名问答   2022-3-26 19:14   14219   15
(PS:此篇唯一有价值点或为工科生零基础三跨金融的专业课学习经历,其他均为有感而发的碎碎念,可选择性忽略或直接跳转到->专业课复习历程)
个人背景

本科:南方某211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班)        辅修:人工智能实验班
绩点:主辅修专业均为3.4/4
初试成绩:378(政治69 英二85 数三123 专业课101)
为什么要跨考

回想自己高考完之后,家里一直让选经管专业,报考经管院校(中南财、西南财、东北财),自己死活不干,而且志愿里面一个经管类院校都没有填,而因为自己小时候特别喜欢打游戏,比较喜欢电子设备,所以所有志愿除了游戏、数字媒体就是计算机,一志愿是中传的游戏设计,差15分无缘,最后阴差阳错地来到了现在的学校(第八志愿),并如愿学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计算机专业。
大一大二上,因为自己高考不如愿特别不甘心,所以一直学的都还算比较认真,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周围大部分人摸鱼的时候我比较努力,最后基本上所有的数学课和英语课都拿到了满绩,但是进入大二下之后,随着专业课的引入,我渐渐发现,计算机专业好像和自己想象的不大一样,学习它的时候并没有感受到我当初想象的做动画做游戏的快乐,自己心心念念的art、design和computer science好像完全不搭边,并且自己的探索精神和完美主义无法得到满足:自认为是那种不管干什么都想知道为什么,而不是一直被教导要怎么做的人,计算机虽然自认为宇宙机,但总归还是下属于工科,工程类看重运用现有知识去创造,而自己却痴迷于万事万物的底层原理。印象最深的是当初学习unity的时候,找到的所有教程都是来告诉你如何去use现有的package,而不会告诉你这些package是怎么来的(现在看来当初属于是能力不够却又操之过急,没有基础知识也不可能深入理解原理)。虽然发现计算机不如自己想象中的那样,但刚开始的几门基础专业课自己还是硬啃下来了,而且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之中,我还发现自己有时候花费很多精力很长时间解出一道题之后也会激动很久,所以一度甚至想要进入ACM集训队,但在接触真正热爱算法的人之后,我发现,自己不论智商或是热情,确实无法赶上他们,所以最后在暑假集训了三天不到也就灰溜溜回家了。
现在想想对于自己影响比较大的转折点,也许就是选择大二上加入第二届人工智能实验班。其实真的不大愿意提到这个辅修班级,也不得不承认这个班上的人都特别厉害,对比之下自己就像个废物一样了: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保研比例(其实最后一个学院十个人可以推免七八个),机械学院也有保研到清华的大佬。但是对于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人工智能班占据了我大量的时间,而且当初招生宣讲的时候所承诺的的科研竞赛、企业实习、国外交换,好像我都没有见到,疫情算是部分原因,但是中间一段时间辅导员辞职plus当初的负责人不见了确实是让我意想不到。不过幸运的是这次辅修也算促进了我认清自己的过程,让我知道自己确实不擅长“人工智能”这种硬核工科,想想那些电气、物信、机械的课程,痛不欲生的感觉犹在,在自己没有丝毫兴趣的情况下,真的是很难坚持下去。
什么时候决定转向经管的呢?其实最开始在大二要报名辅修专业时,我想报的是金融,最后因为人工智能班画的饼太大了,而且申请有些门槛,自己才没多想就去了。疫情在家选修了一门校选课叫《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还读了《可乐牛奶经济学》,算是自己的经济学启蒙了,并且之前一直对心理学、社会学比较感兴趣,还在慕课上看了几门相关的课程,慢慢发现自己对社会科学还算情有独钟,可是好像社会科学没办法满足自己对于物质生活的向往,所以这时候,作为社会科学里的掌上明珠--经济学,就成为了自己的首选,而考研的时候,网上搜集的经验贴大部分是跨考金融,而且专硕似乎相对更加容易,所以自己也就定下了金融。
为什么选复旦

高考的目标是同济,虽然自己差了很多,但对上海纸醉金迷的生活的向往还是热情不减,所以考研目标就初步圈定在上海的学校。而同济只收非全日制,上交只收C9,加之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复旦金专经验贴,让我做出了这个似乎不太明智的决定--复旦金专。(为什么说似乎不太明智?首先就是复旦专业课的论述题还是算比较偏向论述的,对于自己这种语文不好的纯工科生来说,算部分劣势;其次,复旦专业课的出题范围很广,原先几年给出的四本参考书是远远不够的,到后期还需要补充很多相关书目,所以18年之后官方也不再指定参考书目了,最近几年的题目也能看出来出题范围是越来越广了,CPA财管的题目越来越多,作为一个跨考生,初期补宏微观经济学和会计基础花费了大量时间,到后面参考书目没看完却发现大纲又加了金融风险管理后是真的绝望)

复习历程

政治:选择36,估分64,实际69

作为一个八年级考完思想品德之后就从没接触过政治的小白,在考研之前给自己政治定的目标是75分,现在看来有些天真,如果在北上地区想要政治达到75,在主观均分的情况下选择题要达到45以上才会比较稳定,今年自己主观33分算是比较超出自己预期,属于我的中上水平了。对于政治学习我没有什么值得分享的经验,也是都按照网上经验贴七八月开始跟着徐涛的强化班每天半小时到一小时,不过我一般都是复习累了休息的时候打开看看,也并没有学的很认真,同时,暑假刷1000题的时候自己也并没有跟上进度,导致十月和十一月一直在赶1000题进度,后面十月中旬开始的时政带背没有跟上,十二月的时候发现自己基础太薄弱,很多基础该背的都没有背下来,最后考试果然,连最基本的遵义会议都给忘了。
今年政治给我的感觉就是,1000题虽然很重要,但我觉得就算不做1000题,最后只跟时政,差距好像也不会拉开很大,主观题的差距更拉不开,在今年肖四全在题干里的情况下,我发现那些政治考75-80的人的主观题一般也都是30-35。

英语:选择全对,估分90,实际85

英语还算自己比较擅长的一门学科吧,大一四六级611、552之后都没刷过分了,之后也间断性把雅思托福单词背了几遍而且一直在跟着训练听力,今年客观没错并且自认为翻译作文还可以的情况下给自己估了90,现在想想是有点天真了。
考研期间没花很大精力在英语上,暑假期间每天早上抽空半小时做完两篇英一阅读,第二天早上改正,之后九月到十一月就没看过英语,十二月把英二卷子模拟几次,背了背作文就上考场了。(不得不说做完英一去做英二感觉就像是降维打击)

数学:选填-5,估分124,实际123

作为一个理工科学生,这个数学成绩确实拿不出手,前几天看到复试名单,数学均分139,不得不说确实越来越卷了,作为偶数年数学均分139,确实有点吓到我。
而不知道自己今年的数学算不算作失误:经济学应用那道大题,写了个解,一个式子没列,自己就是硬生生看不懂题目意思,怪就只能怪自己经济学基础太过薄弱。
复习过程:
3-6月基础:间断性学,跟着张宇基础30讲,看视频,把书上的例题做了,配套习题没做;
7-8月强化:跟着武忠祥的高数强化,高数讲义做到还剩最后一章,严选题做了一半(不得不说这个进度确实太慢了);
9月:进入九月就开始有点着急了,一个月先把高数讲义跟完后,补上了李永乐的线代和张宇的概率
10-11月:因为自己不太喜欢刷题,就一直喜欢跟老师视频看讲义做讲义,十月十一月我又把张宇高数强化班自己薄弱的章节看了一遍,讲义刷了一遍,后又把张宇线代强化完整过一遍。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思路,看视频的时候觉得自己思路开阔了很多,但是下来没有做很多习题,导致掌握的也并不牢。同时这段时间每天也会抽出时间做真题。
12月:模拟卷,做了张宇4套,李林8套,李林4的第一张,同时二刷真题错题。
现在看自己的做题量是真的少,我觉得在知识掌握了的情况下通过刷题巩固应该算是最有效的方式,我还记得考前两天李林模拟卷里好像一道大题就是经济学应用,但是自己并没有做,自己做了那张卷子的选填之后就扔掉了,现在想想要是当初做完那张卷子也许结果也会不一样,可是并没有如果。
还有,考试的时候确实很考验心态,今年选填题风格有点怪异,我做的极其艰难,做完选题后碰到第一个大题卡壳、第二个大题看不懂题目的时候心态直接就爆炸了,赶紧举手去上厕所冷静了一下,现在看来选填题虽然做的困难但是结果还算不错。临场考试的时候最重要的还是稳住自己的心态,考完数学之后自我感觉极差,然后在群里发了句“兄弟们加油,我下午不想去了”,要不是后面中午吃饭的时候和考数一的舍友对了几道大题,发现自己几道不确定的思路还没错,自己可能下午真的不去考了。我觉得没考完对答案应该算把双刃剑,要是你真的觉得自己考的没救了,没准对对答案给你点惊喜以后又有信心了(不过正常情况下我是坚决不会提前对答案的)。

专业课:选择-4,估分100,实际101

专业课应该是我最有话可讲的,考研的几乎三分之二的时间全给了专业课,虽然成绩不算很好,但是我想对于我这个零基础跨考的人来说,也还算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了。
从一开始的什么都不懂、甚至分不清经济和金融到最后参加考试,这一路走的确实算是比较艰辛。
2月开始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微观确实生动形象(第一次知道“消费者剩余”和“价格歧视”这些概念的时候自己有多激动现在还记得),到宏观就有些许晦涩了,之后3月返校之后,跟着郑炳的课把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看完了,然后草草看了看布兰查德的宏观经济学,第一遍的时候ADAS等模型的推导真的算是折磨,因为并没有做过题,很多知识也只是停在表面上懂了。紧接着开始看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同时跟着b站常道的课程在走,买了配套的辅导书但是题目没有做,之后就开始了国际金融,那本书也真的是令人头大,第一遍的时候面对像国际收支平衡表这些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概念,真的算是举步维艰,对里面大量的模型推导,我几乎全部都跳过去了。初步看完货金和国金之后开始看罗斯的《公司理财》,也跟着常道的课在走,买了配套了辅导书,题目把选择题给做完了;之后投资学跳过了,六月底,差不多第一遍专业课过完了。
暑假,开始了第二轮专业课,这次货币银行学看的书是复旦的指定教材,看的网课是报的辅导班,老师讲的挺好,但可能是因为我基础不够跟不上的原因,对我的提升不如我在网上找到的武玄宇老师的20年的暑期班提升大。武老师的课宏观是货银和国金一起讲的,暑假我把课刷了一遍,听的也是似懂非懂,题目没动过,书来来回回翻过好多遍,但真正理解透的并不多,同时,有时候看不懂之后,我会去看易纲的《货币银行学》,后面还看过何光辉的《货币银行学》,自认为何光辉老师的书不仅能提升兴趣,讲的也很通透,很适合我这种跨考没基础的。之后我继续看罗斯的《公司理财》和博迪的《投资学》,但两本书是真的厚(很适合垫着睡午觉),唯一完整看完了一遍的是公司理财,投资学一遍都没看完,而课后题,基本等于没做。
寻思这种复习状态实在不是个办法,都说罗斯和博迪的书和课后题必须得刷完,但是每当我踌躇满志打开书之后,看着看着就不知道书里在讲些什么了,相比而言可能我更适合的是语言精炼的国产教材,于是我放弃了两本大部头,转向了朱叶的《公司理财》和张宗新的《投资学》,并且配合网课,基本过完了一遍两门微观课。
后面9月开始,我发现了一个宝藏—科兴的431辅导讲义,完完全全的应试导向,讲完有例题,例题完有习题,真的是太适合我了,我花了两个月时间跟完科兴的三本书,完完整整过了一遍宏观和微观,对金融这门课的理解相比之前上升了一个台阶,这两个月期间我也一直在跟辅导班的课,好多之前听不懂的,之后也都能听懂了,不得不说,最开始听刘洋老师的公司理财课,我完全不知道在讲什么,后面做题不会之后再带着问题来听,发现老师讲的是真的好,所以有时候可能并不是老师讲的不好,而是自己的基础没有到达那一步。
11月开始慢慢上真题,同时开始第三轮复习,这个时候,很多基础概念基本都懂了,可是背书又成了一件麻烦事,对于选择计算题慢慢可以应付了,可是简答论述题就是折磨,可以说是毫无头绪,虽然之前也一直跟着在做思维导图,但是自己的思维导图就是把书的目录画一遍,跟抄书的效果没什么两样(后面快考试的时候我重新做思维导图的时候,用自己的语言和框架重新组织画出来的导图,发现才是真正有效果的,所以我觉得,在对知识并没有特别理解的情况下盲目去做思维导图其实没什么意义,如果只是想厘清书的结构的话目录就够用了)。11月中的时候,发现了武玄宇的热点课,于是又跟了一个月左右的网课,不得不说武老师真的是yyds,重新梳理每章框架然后讲热点真的帮助了自己很多很多,不仅仅是考试,还有对现实问题的理解(但是复旦的论述题今年并不是常规的时事热点题,而是对财政政策的传统理论的解释)(流动性陷阱我在很多课程里都看到过,但是投资陷阱我好像只在武老师的课里有听到过,如果不是暑假跟了武玄宇的课,最后投资陷阱是个什么我可能都不知道)。
12月,做了科兴的模考卷的选择计算题,质量很高,我买了比较多模考卷,但是我认为质量最高的还是科兴的,同时二刷了真题错题。一直到上考场之前,该背的我都没背完,背书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件特别痛苦的事情,就算理解了,让我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还是有困难。我觉得,如果像我一样表达能力不太行的话,平时就得多复述各个模型的概念和推导。后期考试大纲出来之后又多了金融风险管理,书我也买了可是基本没看,该弄懂的都还没懂实在没精力再去多学一本书了(幸运的是果然没考)。
辅导班模考:第一次97,第二次115
最后,如果让我回到一年前重新选择一次专业课的学习方式,我可能会这样优化:

  • 看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 做科兴的辅导书,看武的暑期班,采用"Problem-Oriented Study"和"Exam-Oriented Study"而不是"Material-Oriented Study"
  • 看参考教材,搞懂书上的例题(今年计算题考了朱叶书上的原题但是我当初并没有搞懂那道题)(书上有些错题但是不排除会考错题的可能,还是得想办法弄清楚正确答案),之后按自己理解做思维导图
  • 做真题,背书

经验教训

畏难:一战的大概九个月时间里,从开始的拖拖拉拉--到慢慢的奋起直追--再到最后的来不及了,可是如果把我换到当时的情形下,我大概率还是会选择同样的方式面对。因为最开始面对困难问题的时候,我总觉得“没事,后面还有时间搞懂”,可这样看着越积越多的问题,压力越来越大,人也变得越来越焦虑。
心态:自己的心态不算很好,老是学着学着就怀疑自己,特别是一旦面对搞不懂问题的时候,就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商和选择,现在看来好像大部分都是给自己逃避找的借口。自己也是个特别纠结的人(听个听力、记个笔记选什么软件都要犹豫很久很久),所以坚定考金融这条路的时候也真的是下了很大决心。不过,虽然现在从结果来看不是个明智的选择,但至少现在自己还并没有非常后悔。
择校问题:其实在一开始了解到复旦金专年均400的分数线的时候,自己也是有点憷的,感觉自己处于那种踮踮脚可能够得到的状态,后来的几次模考也是这种感觉。可事实是,如果想要比较稳定地上岸,自己的实力应该要比复试线高个十分左右,并且发挥不要出大失误。复试线超过400的学校,对失误几乎就是零容忍了,一道计算题二十分,如果错了基本就是再来一年了;同时,当初择校也并不是很理智,深入了解之后或许我应该选择计算题占比更大的学校,或者选择数理占比更大的经济学,学校仅仅局限在上海也让自己视野窄了许多。
其他:也曾经很多次幻想上岸之后的美好愿景,但后来发现好像安安心心地复习才会让自己心里更加踏实;后期也盯着每天十一二个小时的学习时长自我感动,但慢慢发现好像目标导向才是更加有效的方式。

最后

其实也不大知道自己写这篇帖子的目的是什么,但不管怎么样,算是对过去一年的一个交代吧。
想当初十月的时候辅导老师说“一战看运气,二战看实力,三战看心态”的时候自己嗤之以鼻,还给家里打电话说这老师怎么这样快考试了说这种丧气话,现在真正碰壁之后,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好像确实也有那么一点道理。
考完估分380,心里想,如果专业课多给点分,加上偶数年的数学分数线降降,也许真的就上了。现在看来有点可笑,事实是现实往往并没有惊喜。

最近看到自己的朋友好多都上岸了,心绪有点复杂,为他们感到开心的同时,peer pressure的确也客观存在。但仔细想想,其实也不该那么难过,把我换做我那政治差一分过线的朋友,可能我会更加难以接受。
告别过去,迎接未来,2022考研,此刻划上句号。

(高中语文不过百的文笔,实在是显得过于笨拙)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3-26 19:14:47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如果一个故事不够好,那一定是还不够长
3#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3-26 19:15:36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加油zygg!
4#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3-26 19:16:14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我也是三跨金砖 今年402 没能上岸 给你一些鼓励吧 我准备二战了 我觉得你挺棒的 完全理解你跨考的感觉
5#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3-26 19:16:24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加油加油加油[赞同]
6#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3-26 19:17:14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你好会说话yhgg[抱抱]
7#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3-26 19:18:00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害 我觉得你可能会比我更加难受 大家一起加油[抱抱]
8#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3-26 19:18:12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是的是的 刚得知经院405 之间崩溃了几天哈哈哈哈 没办法 继续吧
9#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3-26 19:18:47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大学医学部
复试准备一半了哈哈哈
10#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3-26 19:18:55 发帖IP地址来自 湖北
我只能说,你能够总结出这么多,那这段经历就是有意义的
11#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3-26 19:19:47 发帖IP地址来自 河北唐山
看看有没有机会数院呀,经院今年少了一半人有点点太离谱了,反观数院好像都没几个人诶
12#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3-26 19:20:19 发帖IP地址来自 天津
哈哈确实是这样,起码现在还并没有觉得不值得
13#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3-26 19:20:34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调剂挺难的(大概调剂十个人吧),抱着一丝希望,不行就二战呗。。。
14#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3-26 19:21:00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感觉今年也是真的离谱,我都复试前十天了还在准备,哈哈哈笑死
15#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3-26 19:21:53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能够承认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进,你已经很棒啦!
16#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3-26 19:22:23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加油加油,天道酬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