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为何能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1024   2022-2-12 16:50   11115   6
韩国为何可以成为亚洲四小龙,他的科技教育文化等有什么厉害之处
分享到 :
0 人收藏

6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2-2-12 16:50:48 发帖IP地址来自
其实从东亚几个经济体身上,已经差不多可以总结出一套欠发达经济体崛起的作业指导书了,而韩国作为东亚的中等经济体,其发展历程尤为典型,说到底想崛起,工业化是必经之路,想完成工业化,差不多下面几条都得做了:
1、土地改革


封建的土地制度不仅效率低下,不利于推广以良种化和化肥为基础的现代农业,还把农民死死的束缚在了土地上,印度就是一个好例子,到是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当相对于土地的产出,劳动力过剩之后,劳动力反到可以从土地上脱离出来,这就有了工业化所需的人口,因而以耕者有其田为目的的土地改革运动,几乎成了非城市型后发经济体的标配,大陆如此、台湾如此、韩国如此、日本也如此!


其实在封建和资本主义制度下搞土地改革本身就是一项极其政治不正确的事,毕竟两种制度都讲究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而农业社会下土地几乎是最重要的私产!没有个强有力的政府,不能承受必要的血腥,土地改革基本属于想都不要想的内容!这一点韩国这个资本主义国家做的甚至比很多社会主义国家尤有过之,丫的也是真敢冲自己人下手。。。


2、教育普及


这一点不用多说,想搞工业化光有人口至少在这个时代是不够的,得要人才!高层次的人才当然也需要,但其实更需要的是海量通过基础教育,经过简单培训就能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普通人才!


这一点看起来简单,但教育,尤其是普惠性教育,中短期内是最费力不讨好的一种投资,十年内基本是有投入没收益的,二十年内勉强回本,但三十年后看却是一本万利!道理讲起来容易,又有几个国家会考虑三十年后的事?


东亚儒家文化圈的一大好处就是全民上下,对教育问题上的高共识度,不管自己受过多少教育,自己爱不爱学习,大家都认为教育很重要、学习很重要!!


3、对自己人下手的原始积累


对于后发经济体这一条的难度不亚于土地改革,西方国家是靠对殖民地的掠夺实现的,但现在世界的格局不同了,你能殖民谁,你能掠夺谁?!


所以只能对自己人下手,咱国家相对来说已经算温和的了,主要是对农民的压榨,毕竟苏联给了不少援助,帮中国搭起来个工业化的架子,大大降低了工业化的成本!


但韩国就不一样了,虽然是美国的盟友,但美国可不会白给一套工业基础!韩国的原始积累基本上可总结为:卖儿卖女!


韩国电影《国际市场》就有相关情节,男人去东德当矿工,女人去东德当护士(干的活都是当地没人干的活,比如临终关怀,比如尸体美容等等,貌似现在韩国还在给活人做美容,可能也有当年的经验),还有越战时给美国人当雇佣兵,做后勤、收集情报等等工作,再就是向中东输出建筑工人干体力活,出自现代财团的前总统李明博,当年就是现代财团的明星级经理人,走遍中东,四处帮现代揽工程建设的活,属于揽活技能max那种的,后来就给自己揽了个总统的活!可以说整个六、七十年代,韩国人基本承包了资本主义世界各种脏活、累活、玩命活、没人干的活!


4、抓住机遇,狂点科技树


其实有了前三条,机遇肯定会有的,因为你已经成为了那个最有准备的人!


如果说五十年代的朝鲜战争,让日本缓过劲来,而日本机遇就在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日本在石油危机被阿盟列为了友好国家,那是另一个故事)!而韩国呢,可以说越战让韩国完成了原始积累,而八十年代美日爆发的贸易战,就是韩国久等的那个机遇!


至于之后的事也不用多说,很多咱们八零后、九零后都知道,比如韩日间液晶和等离子之争,其实时至今日,我都觉得等离子技术实在是可惜了,但已无卵用!


像韩国这样规模的国家,在电子、机械、化工、造船几个行业有了世界级的水平基本也就发达了,事实上,更多的是比韩国还要小体量的国家,只要一个行业上达到世界级水平就差不多发达国家了,把韩国扔到欧洲,这可是堪比意大利的经济体啊!


当然了,像我国这样的体量,想成为发达经济体就太难了,几乎得把所有的行业都推到世界级才有希望!


可以说无论哪个国家只要严格执行上面几条其实都有很大机会成为发达经济体,但这套玩意过于考验执政水平了,放眼全世界能差不多执行这套玩意的国家本身就屈指可数,按这几个标准去找对应的国家,就差不多是未来还有希望崛起的经济体,我能想到的只有三个:越南、朝鲜、伊朗。。。


3#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2-2-12 16:50:49 发帖IP地址来自
上世纪80年代,在德国矿井下休息的韩国矿工


4#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2-2-12 16:50:50 发帖IP地址来自
A:人多,5000万人口和中国日本不能比,但是能撑得起人口红利了。(这是人和)
B:二战后迅速认爹叫爹投奔爹。(这是天时)
C:二战后的科技突破,生产力爆炸时期。(这是天时)
D:会下注,敢下注,下重注,大力发展工业/运输/硬核技术。
E:疯狂注重教育带出一大批红利。


以上,就是大东亚崛起模版。


我大天朝是伟大的奇迹,也是伟大的意外。
以前没有,以后,估摸着也只能有相似的了……
毕竟,不会再有一个苏联了……
也不会有一个和美国冷战的苏联了……
更不会有一个躺在掌握全球五分之一人口市场的国家旁边和美国冷战的苏联了……


等等,好像哪里有点不对……
原来阿三在打这个主意-_-



5#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2-2-12 16:50:51 发帖IP地址来自
这世界上最常见的发展模式,就是区位优势好的地方,做生意开工厂,富起来。




然后等着穷地方的人跑光,饿死,绝户,在发达城市周围建起大把贫民窟。


发展的好就把贫民窟消化掉,发展的不好那就留着也没什么办法。


而最常见的区位优势就是靠海,单单海运成本这一个优势内地地区就永远比不上,中国人花钱从两万公里外的英国买垃圾,分拣回收以后还能赚钱,如果这些分拣作坊哪怕只跨一俩省买垃圾,怕是只会赔的裤子都不剩


即便是今日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也绝不是全国同步,说白了依旧是全国跟着几个经济发达的区域喝喝汤。gdp虚高虚报的都是内地省份,压低的都是发达地区,也就是仗着这点实虚的浮动,才有点全国发展都不错的样子,实际上一看财政收入,到了比真金白银的时候,就原形毕露。
比如我家河南省的gdp常年全国第五(44988亿),完爆十一十二位的上海(30133亿)北京(28000亿),到了比财政收入,上海(6642亿)第三北京第六(5431亿),河南跑到了第八位(3397亿)。如果再考虑上人口,这个差距就大的可怕了。
PS:评论里黑河南的,我提醒一下河南好歹财政收入第八,这是内地省份通病,一个省一年财政收入一千多亿的省多了去了,河南还远不算最糟的。
今年关于我媳妇工作怎么安排的事,我爸劝我: 你出去就出去吧,让她回来当老师吧,现在经济形势不好,你们都在外面不稳定。你知不知道咱们县编制内下半年工资在哪都还不知道呢。
我爸当时说这话是觉得县内财政收入困难是个准确度很高的内部消息,是贸易战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的实锤表现。然而他没注意到实际上恰恰在说明县里经济状况差,要放北京,绝大多数行业都是下半年要忙的多,比如我们公司tm四季度订单是一二季度的三四倍,而且整个行业都是这样,现在人都招不到,严重缺员,来面试的都留不住。
我们县(鄙县两次出名,一次是出现在三国演义里,一次是出现在某著名的博士论文里)里面的公司什么熊样?一半以上是那个五万人的国企大纱厂的业务员和车间主任吃里扒外单飞搞出来的小纱厂,早年时甚至一边自己开着厂一边国企的工作都不辞的。这些人会按北上广的标准给你缴税?给你缴员工的五险一金?tm真要讲规则这帮人能存在?
现实就是如此,落后地区不仅缺少发展机会,而且生产效率和行政效率低下。就像我以前回答里说的,金主们宁愿交着几倍的税和社保,租着几倍贵的车间,都不愿意去内地城市,区位优势这个东西,对于资本的吸引是十分巨大的,资本绝不是简单的哪成本低去哪。


中国的发展是以一个极其另类且复杂的方式进行的,有很多比普通发展中国家长远的规划,也有很多施政者违背发展规律做出来的无用功。


韩国的成功很好理解,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都是一个思路,放任资本野蛮生长,自己招商引资自己抢订单。这个思路发展下,如果你落后地区的人口少而且发达地区发展的好,那就转型成功,消化掉已经凋敝的落后地区人口成为发达国家或者准发达国家。如果落后地区人口多,而且发达地区发展的不太好,那就贫民窟环城,治安恶化,政坛上群魔乱舞,是股势力就能借助不满折腾一番,城头变幻大王旗,最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或者低等收入陷阱。


中国比起这些国家,走这条路一个先天不足就是,落后地区和人口实在是太多太多,如果按照这个模式,那就妥妥的是印度印尼的下场。很可能连印尼印度都不如,因为我们文化体系不同于西方,如果完全放弃落后地区,都是些没有受教育的人口,那吃西方淘汰产能的残渣剩饭时,工人会连26个字母都不认得!富士康等厂的无学历岗位对文化的要求无过于认字会算术认识字母,为什么罕有45岁以上工人,就是因为年龄大的人对满车间的洋文接受无力,年龄小的人只要会玩游戏,跟着技术员学学,单词都能跟着读下来。
而维持这一切的正是当年土改留下的几亩地,这几亩地和一套平房撑起了广大农村孱弱低效的文化卫生事业,让几亿人有了进入工业化社会创造价值的可能。而非自生自灭或者偷抢打架。
如果中国也只有五千万人口,民国吹们也许是有道理的,上海十里洋场加上江浙确是有可能带起一个现代化,然而中国不是就几千万人口,就算加上纯政策导向堆出来的东北,算上改开前一直不太成气候的广东,也就三个大哥带领全国。巨量人口的工业化要靠内地各种小厂作坊和经营不善半死不活的国企,更重要的是,海量人口的教育要靠老师都严重齐强制要求新老师下乡填坑的各种乡镇小学初中,以及一天一样学习十七八个小时一千人只能出十个左右一本的县城高中。
人口从来就不一定是资源,因为一个人创造的价值很可能不是正的,不能创造正价值的人群,可绝不仅仅限于流浪汉和乞丐。归根结底,成为发达国家要靠的是民众总体素质提高,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力提高。经济如何发展另说,人民拥有发达国家的人口素质也是硬性要求。
依旧待续
6#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2-2-12 16:50:52 发帖IP地址来自
[h1]一手把韩国带入发达国家的人:韩国总统朴正熙[/h1]从1963年到1979年,朴正熙担任韩国总统长达16年。在朴正熙统治期间,韩国经济实现了高速持续增长,并最终完成了国家的工业化,从一个贫穷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中等发达国家。

朴正熙自从1960年李承晚下台后,韩国的政治经济就愈发混乱起来。当时的韩国还是一个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政治腐败,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不安。面对李承晚留下的一大堆烂摊子,总理张勉拿不出任何有效的解决方案。

朴正熙由于政府的无能,韩国陆军少将朴正熙和其他一些对现状不满的军官秘密组成了军事革命委员会,伺机夺取政权。1961年5月16日,早就对张勉政府不满的朴正熙果断发动军事政变,成立了国家重建最高委员会,并自任委员长,从此朴正熙独揽大权。

朴正熙出乎朴正熙意料的是,被韩国政坛的混乱搞的筋疲力尽的民众并没有反对这场政变。
朴正熙上台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经济,为此成立了专门的经济决策机构——企划院,全面负责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计划。

朴正熙1962年,以苏联的五年计划为模板,朴正熙统治下的韩国也启动了自己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韩国主要发展能源工业(发电厂)和基础工业(化肥、水泥、炼油、钢铁),并投入大量资本到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中。

朴正熙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没有立即实现韩国经济的独立自主,但是为以后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形成了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
在接下来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中,韩国开始向重工业发展。为了向襁褓中的汽车和船舶制造业供应钢材,韩国耗费巨资建立了浦项制铁工厂。

朴正熙和家人同时,朴正熙军政府大力支持现代、LG、三星等大型工业集团的发展。对于那些经济发展良好、服从政府指令的大公司,由政府提供优惠的贷款、税收、许可证和补助。

朴正熙比如现代集团,早在朝鲜战争期间就为美军运送物资,在1960年代几乎垄断了韩国的建筑工业。1970年代初,韩国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京釜高速公路就是由现代集团建成。
在朴正熙军政府的全方位扶持下,韩国的几大工业集团从汽车和建筑行业起家,逐渐发展到船舶制造、化工、电子等领域,形成垄断之势。

朴正熙1970年代,随着韩国工业化的发展,朴正熙还发起新农村运动。即通过国家的支持,为农民提供电力和自来水,建设新的乡村道路,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朴正熙在越战问题上,朴正熙主张追随美国,积极出兵越南,抵抗共产主义在东南亚的扩张。从1965年起,韩国先后派出第9步兵师(白马部队)、陆战2旅(青龙部队)和首都师团(猛虎部队)赴越南参战,累计出兵达到30万人。

朴正熙(左三)作为出兵越南的回报,韩国从美国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发展贷款、现金补贴、技术转让和优惠市场待遇,为韩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助力。
在对日外交上,朴正熙也采取了更为务实的态度,他不顾韩国民众的激烈反对,力排众议主张与日本谈判。

朴正熙1965年6月,在朴正熙的积极推动下,韩国和日本签订了《日韩基本条约》,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根据条约内容,日本向韩国提供总计8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和优惠贷款。
从此,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了韩国的主要援助国,从日本引进的资本和科学技术也成为韩国工业化的主要推动力。

朴正熙遇刺身亡到1979年朴正熙遇刺身亡时,韩国已经成功推行了4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基本上实现了韩国经济的现代化。韩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从1961年的不到80美元增长到1979年的1600美元左右。

朴正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朴正熙执政期间,韩国是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这一现象被称为“汉江奇迹”。作为历史上颇具争议性的韩国总统,朴正熙也被誉为“汉江奇迹的缔造者”。
毫无疑问,朴正熙就是那个把韩国领入发达国家的人。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史海挖掘者”。
7#
15696683942  3级会员 | 2023-5-21 17:22:32 发帖IP地址来自 美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36515
帖子:2730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