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应对走向灾前防范 北京极端天气有了“新解法”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期权匿名问答   2022-2-6 22:24   11103   0
来源:北京商报

  近年来,北京接连遭遇沙尘暴、强降水、寒潮等极端天气,为应对这一情况,近日北京发布《关于加强极端天气风险防范应对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1月11日下午,市应急管理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对《若干措施》作出解读。在“防范在先”观念的指引之下,预警等级成为重要指标,强化灾前预报、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构建“一网统管”的城市运行应急管理体系……一些列措施为北京极端天气应对防范提供了新思路。

  11类极端天气纳入风险防范

  “极端天气是指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发生的超越常态的小概率气象现象,通常具有突发性强、不确定性大、叠加破坏强、损失影响大等特点。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呈现增多增强的趋势,成为威胁社会生活生产正常秩序的重要风险。”北京市应急管理局二级巡视员单青生介绍。

  从历史气象数据统计来看,北京正面临着多种类型的极端天气风险,局地性、突发性特征明显。近10年来,北京全市范围共出现极端降雨天气6次,区级范围的极端降雨天气165次;极端高温天气1次,极端低温天气2次,沙尘暴天气3次;门头沟区出现过1次极端降雪天气,怀柔区、延庆区出现过2次极端降雪天气,密云区出现过3次极端降雪天气。

  以2021年为例,在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中,有半数影响北京。该年北方平均降水量创历史第二多的纪录,北京出现了超长汛期观象台代表站全年降水量为698.5毫米(较常年偏多32%)。1-2月出现极端冷暖转换,1月初极端低温创下1951年以来第三低的纪录,2月下旬最高气温攀升至25.6℃,为历史同期最高。此外,3月的两次强沙尘暴,7月的两次局地强对流降水天气,以及秋末冬初的全市大范围雨雪寒潮都让人印象深刻。

  作为超大型城市,北京人口资源集中、城市运行复杂,应对防范极端天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对于如何识别判定极端天气,目前国家和外省市尚无统一明确标准。北京市气象局依据历史气象数据,会同市应急局多次研究,在《若干措施》中梳理出11类极端天气风险为本市需要注意防范的对象,按照预防为先的原则,依据气象灾害预警等级,设定了北京极端天气的判定标准。市应急局相关人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这也是北京首次出台此类工作文件。

  根据《若干措施》,极端降雨为暴雨橙色及以上预警信号,即预计1小时降水量达70毫米以上,或6小时降雨量达100毫米以上,或24小时降雨量达150毫米以上;极端低温为持续低温黄色预警信号,即预计连续三天及以上日最低气温低于-12℃;大风为大风橙色及以上预警信号,即预计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寒潮为寒潮橙色及以上预警信号,即预计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下降12℃及以上,并且日最低气温下降到0℃或以下,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的冷空气活动。

  长、中、短期预报无缝隙衔接

  可以看出,“防范在先”已成为北京应对极端天气的一项突出转变。《若干措施》中也提出了包括编制气候适应性规划、开展极端天气灾害情景构建等在内的一系列前瞻性预防措施。

  北京市气象局减灾处副处长李超表示,作为极端天气防范的重要力量,市气象局将强化极端强降水、冷暖、沙尘等监测评估,成因分析和发生发展规律研究,提高科学识别和预报能力。

  具体而言,将做好极端天气长、中、短期、短时临近预报的无缝隙衔接,建立提早预报预警机制,对局地强降水、短时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原则上提前1-3小时预报预警;对其他极端天气提前6-12小时预报预警,并力争提前至24小时,精准落区预报提前1小时以上发布。

  科技支撑是极端天气防范必不可少的一环。气象局将加强极端天气触发和演变机制科研,研发高分辨率集合预报系统,推动数字气象台建设,科学利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减轻极端天气影响,组织气象观测设备的巡检,优化高风险地区观测站网,强化X波段天气雷达等垂直观测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此外,北京将通过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搭建平战结合的城市运行调度指挥体系,利用大数据平台、云计算手段,构建“一网统管”的城市运行应急管理体系,完善监测预警、指挥通信、辅助决策、抢险救援等系统和装备,提高极端天气风险防范应对智能化水平。

  在城市规划方面,市规自委市政处副处长张轶非表示,将结合各类极端天气识别出的不同等级风险区,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梳理重点功能区、重要生命线设施、交通廊道、地下空间等存在问题,提出防范极端天气灾害风险的应对措施。

  同时,持续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降低人口、产业和功能集聚造成的风险和压力;坚持“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空间结构,利用生态空间划分防灾分区,建设完善城市开敞空间系统,在分区规划和街区控规中逐级传导落实;严格管控全市132平方公里战略留白用地,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应急安全设施、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预留弹性空间。

  重点布局城市防洪防涝

  在防范各类极端天气的过程中,极端降雨成为重中之重。长期以来,极端降雨已成为北京发生频次最高、破坏性最大的极端天气类型,在近日召开的北京市两会上,多位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从北京强化应急响应机制、完善防洪排涝工程、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和提升天气预报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此次《若干措施》中,也将城市防洪防涝作为单独一部分进行重点分析研究,在强化洪涝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完善防汛预案方案、补齐防洪排涝工程短板、做好山区险村防汛工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2021年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北京市城市积水内涝防治及溢流污染控制实施方案(2021年—2025年)》。其中提出到2025年,实现首都功能核心区和中心城区重点道路、城市副中心重点道路达到小时降雨65毫米不发生积水,中心城其他道路及新城重点道路达到小时降雨54毫米不发生积水的目标。

  市水务局二级巡视员马法平介绍,今后北京将加强积水内涝的精准预报、精细预警能力。根据极端降雨预报,精准预判、警示易出现积水内涝的区域、部位,推动城市积水内涝风险图编制并向公众发布。同时,通过技术手段及时、准确感知积水情况和排水体系运行情况,第一时间采取调度、抢险应对措施,在易积水内涝点预置应急抢险力量,落实交通疏导、应急排水准备工作,遇有积水内涝险情能及时启动。

  在极端降雨之外,针对大风、冰雹、雷电、极端高温、极端降雪、寒潮、极端低温、大雾、沙尘暴、龙卷风等10类发生频次相对较低、影响程度相对较轻的极端天气,《若干措施》也提出了与现行预案方案相衔接的新措施,包括完善现有的防汛、雪天保障、沙尘暴应对等应急预案和各类基层预案,同时新制定大风、雷电、冰雹等应急预案。

  在此安排之下,北京将逐步建成与首都功能定位相适应的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极端天气风险防范应对工作体系,极端天气风险识别、监测感知、精准预警、预案管理、指挥调度、社会响应、灾后恢复能力不断提升,城市重要建筑、设施和骨干网络节点抗灾能力明显增强,努力实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全力保障首都社会安全稳定,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北京商报记者 杨月涵 实习记者 韦璐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