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发布 2021 毕业生就业报告,超五成清华毕业生选择 ...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期权匿名问答   2022-1-7 04:23   19083   20
说一个最近的事情,之前北大某社团的老友回北京来看我们哥几个。喝酒扯淡之际,雪月风花之间,老友重点谈了两件事:
第一,广州好啊,他在那里当律师,干了三年多,已经准备好买房的首付了(大概100万,女友跟他四六分摊,用不着家里添),明年结婚。北京有什么劲,你三年买个房试试?
第二,我问他,你一个河南人跑广州去,能适应吗?他哈哈一笑,自然环境可比社会环境好适应。我想想也是。
分享到 :
0 人收藏

2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1-7 04:23:27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说一个最近的事情,之前北大某社团的老友回北京来看我们哥几个。喝酒扯淡之际,雪月风花之间,老友重点谈了两件事:
第一,广州好啊,他在那里当律师,干了三年多,已经准备好买房的首付了(大概100万,女友跟他四六分摊,用不着家里添),明年结婚。北京有什么劲,你三年买个房试试?
第二,我问他,你一个河南人跑广州去,能适应吗?他哈哈一笑,自然环境可比社会环境好适应。我想想也是。
3#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1-7 04:24:24 发帖IP地址来自 云南
近10年来,清华大学本科、硕士毕业生选择在京就业的比例确实呈现下降的趋势,博士毕业生选择在京就业的比例有略微上升。
下图是根据清华大学2013年以来的毕业生就业报告制作的图表,可以明显看出这一趋势。
2013年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生选择在京就业的比例为30.70%,到2021年下降近15个百分点,仅有16.10%的本科毕业生留在北京就业;硕士毕业生选择在京就业的比例为56.10%,到2021年下降近18个百分点,有38.40%的硕士生留在北京就业。


清华大学毕业生选择在京就业的比例下降,首先反映的是毕业生地域选择范围的扩大,如果国内只有北京一个高地,知名高校的毕业生自然更倾向到北京,但现在很多北京以外的城市就业环境逐渐改善,并出台一系列人才吸引政策,毕业生的选择比以前更多。比如清华大学毕业生到浙江、江苏就业的比例,就比以前高了一些。
然后与学校对毕业生就业的引导也有关,从2014年开始,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报告都有提到在毕业生就业结构上的工作措施。以2021年为例,报告提到:
为进一步鼓励引导毕业生到重要地域和重点行业就业,学校从2021年启动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和行业结构优化专项行动。结合各地入校招聘契机,加强与地方全口径人才输送合作,优化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
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报告还提到,学校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定向选调合作,2021年,通过定向选调的渠道到基层公共部门就业人数有明显增长。浙江、四川、山东、河北四省选调生人数超过50人,重庆、山西、黑龙江、天津、江西、河南等省份选调生人数超过20人。200余人赴西部、东北地区基层公共部门就业。
4#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1-7 04:25:19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先讲三个字母,互联网大厂、HW这类公司招人,就用这三个字母按图索骥。
1. P

Poor,穷。
能去大厂年入几十万的人,第一个标志是足够穷。大厂累,又煎熬,有钱的孩子不会来。招来也待不住。
衡量穷不穷,标准是一线城市有没有房产,如果有一套无贷款的房产,这条就不满足。
租房,或者,房贷压力大,符合”穷“;
2. S

Smart,聪明。
大厂要聪明人,脑子好使,逻辑清晰,执行力强,不墨迹。
聪明人怎么衡量,直接985-211切,清北自不必说。
二本还能聪明的,就得靠其他左道了,比如:本科在SCI上发过论文,有过专利转化这类;难于上青天。
3. D

Desire,欲望。
这里指那种对成功、对金钱的社会世俗的欲望。
没欲望,进大厂同样扛不住高压力+PUA……

Poor x Smart x Desire
穷x聪明x欲望
分越高,大厂越要。
请注意,我用的是乘法,不是加法,什么意思呢?
就是必须三个同时满足,大厂才会要,缺一不可。
然后我们来说这个问题。
去民营企业的大约1/4,如果是在一线城市,那一般都是符合Poor x Smart x Desire。
去京内国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的。
Smart肯定占了,一般都不会Poor,Desire也不强,人家要么就混个稳定,要么就真的喜欢科研。
去京外就业的,我这里单指非一线城市,去上广深的其实都类似。
一般都Poor
同时Smart
Poor x Smart
但多数Desire不强。
上清华只能证明这同学足够Smart,但欲望这件事,真的跟人格、原生家庭这类很相关很相关。
5#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1-7 04:25:48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近年来,逃离“北上广”从年轻人口中的口号逐渐变成实际行动。
无论不想参与北上广的内卷,还是各地开启了抢人大战,都让北上广的吸引人才的热力值开始下降。就2021年清华近五成毕业生选择外地就业来看,倒是也没有意料之外,也都在情理之中。
一、清华2021就业情况
根据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公布了《清华大学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来看,虽然在疫情的情况下,清华大学的就业质量还是很高的。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0月31日,清华大学2021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8.4%。其中,国内深造比例为28.5%,出国(境)深造比例为6.9%,签三方就业比例为49.3%,灵活就业比例为13.6%。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分别为98.2%,98.9%和98.1%。
清华大学2021届毕业生签三方就业的单位以企业为主,达签三方就业人数的53.5%,其中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分别占26.8%和23.8%;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占比为30.3%;党政机关占比为15.8%。报告显示,清华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广泛,超五成毕业生选择京外单位就业。
就业去向:
根据签三方就业人数的统计,接收清华大学2021届毕业生较多的单位主要分布在:信息通讯和互联网领域,如华为、腾讯、美团等;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如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装备制造业、能源业领域,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国家电网等;金融业领域,如中金公司、中信集团、国家开发银行等;公共管理与服务领域,如浙江省选调生、四川省选调生、山东省选调生、重庆市选调生等。
看到这个就业情况,着实让人羡慕,无论是互联网、“国字头”的企业还是“铁饭碗”般的事业单位,都是很多学校学生挤破头想进的单位,但是现实就是很残酷,可能你的学校都拿不到一张入场券,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想去名校的孔现实的原因之一。
但是我们也清晰看到,一半学生不在北上广就业,有些也会去参加选调,甚至之前有北大清华硕博争相进中小学当教师也上过热搜,大家一边忿忿不平觉得浪费人才一边高声哀怨:“好卷啊,不如躺平”。那么离开北上广的清华学子们去哪了呢?
二、离开北上广的高校毕业生们去哪了?
1.清华与各省市之间的定向选调合作
清华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定向选调合作,2021年,通过定向选调的渠道到基层公共部门就业人数有明显增长。浙江、四川、山东、河北四省选调生人数超过50人,重庆、山西、黑龙江、天津、江西、河南等省份选调生人数超过20人。200余人赴西部、东北地区基层公共部门就业。
让这些高学历高素质人才进基层也是符合国家近年来的相关政策,能早日带动全民实现共同富裕。不仅仅是清华,很多高校都有相关政策,具体情况大家可以查看各学校官网。总之,走定向比考公务员轻松很多,当然大家也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2.各地的“抢人大战”人才政策,比在北上广更香?
近年来,随着逃离“北上广”的呼声越来越大,新一线城市和各省会城市都在开展抢夺人才大战,杭州、成都、武汉、西安等地相继发布了一系列人才政策。最明显的结果就是人才分流,让原本北上广深的人才分流各处,四面开花。人才的博弈本质就是零和博弈,你多了,别人就少了。如果北上广还以以前的高姿态视人,那么人才将会继续流失,现在就有这个趋势了。所以2021年上海也修改了相关人才政策,采取研究生不需要积分可以落户新区的政策。
我们随便看几个城市的人才政策,就会觉得,为什么非要待在北京,买不起房,通勤时间长,物价贵,孩子入学困难....其他城市都挺香。
深圳
虽然这两年深圳在人才引进方面的补助补贴相比往年有所下降,但工资待遇及其他福利方面还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例如在租房上,提供30万套人才住房解决应届生租房困难,研究生以上学历可优先承租!在购房上,研究生以上学历也享有优先购买人才住房权。对于创新和研发型人才则更是优待,最高可提供5000万元的支持。
成都
推行“先落户后就业”,普通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即可落户;“蓉漂”计划,为前来成都找工作的人才提供7天免费住宿。
符合《成都市继续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目录》中A、B、C、D类标准的人才可申请租住由政府提供的人才公寓。租期为5年,租金标准有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根据人才和项目情况,按照市场租金的一定比例确定。租住由政府提供的人才公寓满5年后可申请按入住时的市场价格购买,购房后5年内不得出售。
杭州
研究生可直接落户。对来杭工作的全球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其中硕士3万元。除此之外,各区也有相关补贴。
太原
世界排名前200名的世界一流大学(不含境内)和“双一流”高校的硕士研究生签订不少于5年服务合同的,由市财政每月给予3000元的生活补贴。且在太原购买首套住房的,服务期满,将由市财政分别给予20万、10万、5万元的购房补贴。
我们可以看一下全国毕业生不同城市的简历投递情况:
数据显示,新一线城市求职热度持续升温,简历占比为38.0%,竞争指数为18.6,求职难度超过一线城市,其中成都、西安等城市就业竞争更为激烈。


无论是新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对高学历人才都有补贴,而且现在杭州、成都等新一线城市的发展也如日中天,很多互联网、文化产业也都在向新一线城市转移,2021年杭州提出打造成为高能级的国家中心城市。成都也在规划建成“五中心一枢纽”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和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简单点就是机会多一点,房价低一点,何乐而不为?
3.“后疫情”时代下的求稳心里
经历了两年的疫情,我们眼见着很多企业“高楼起”,又见着他们一夜之间“大厦倾”,稳定成了“后疫情”时代的主题词。疫情之后,公务员、教师编等职业一下就真香了。毕竟不是哪个行业都能像这些“带编”的职位能挺过这么长时间的“沉寂”。
所以之前说清北的学子们当老师,进事业编是浪费人才,稍稍不赞同,毕竟有一个岗位才能发挥价值,如果连岗位都没有了,那何谈创造价值的问题。总的来说,数据显示,在2021年毕业生就简历投递中,国企和万人以上的大型企业简历投递量和竞争指数均高于其他企业。清华学子也是普通人,求稳是人之常情,又有什么错呢?


总之,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北上广的人才在流失,当然他们肯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其人才政策也会随之改变,将来的人才竞争将更加白热化。但不变的是,考上清华,去哪都不用太担心工作问题,在哪都可以发光发热!
6#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1-7 04:26:33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大兴
如果加入时间维度,就会发现「超五成清华毕业生选择京外就业」的趋势早在2018年就已经开始,清华毕业生也摆脱不了“逃离北上广”的大趋势

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大约从2013年开始发布《清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这里统计的数据其实非常详实,其中就包括“毕业生签三方就业单位所在省(区、市)分布”这一项
回溯这些年的清华大学毕业生留京比例,可以发现不少有意思的规律

  • 按学历划分,本科毕业留在北京的最低,早年硕士与博士毕业生还比较接近,从2018年起开始拉开差距
  • 本科毕业生留京比例在2016年前后下降到20%左右,此后一直在这个比例附近徘徊
  • 硕士毕业生留京比例在2018年前后下降到40%左右,此后一直在这个比例附近徘徊
  • 博士毕业生留京比例一直稳定在50%左右,变动不大


官方报告在最开始的几年里并没有关注留京比例,直到2015年,第一次提及“约半数毕业生选择京外单位就业”


此后在2018年,这一评论变为了“超半数毕业生选择京外单位就业”


大约与此同期,国内开始出现“逃离北上广”的说法。围绕各个一线城市也有相关的人才流进流出统计,从2016年起北京的表现一直不太理想
「北京常住人口增量逐年下滑,2011-2018年从57万降至-17万,2019年缩窄至-1万,2017-2019年连续3年为负,2016-2019年北京的常住人口增量始终在一线城市中最低。2017-2020年北京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7.3%、7.1%、6.3%、6.0%,持续下降,但人才流出占比持续攀升,到20年流出比例有所下降,分别达9.6%、9.9%、10.2%、5.9%,北京的人才流入和人才流出均居全国城市首位,但过往流出逐年攀升、流出明显大于流入,使得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2.3%、-2.7%、 -3.9%,直至2020年人才流出放缓,净流出转为正值。」


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1不敢说清北毕业生可以作为风向标来看待国内人才的去向,但在大环境里,这两所顶级高校的毕业生看起来也摆脱不了大趋势
7#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1-7 04:27:31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前排的答主,过了啊,了解下行情再说。清华作为国内顶级高校,如果毕业生想留京,还是非常容易的,你没看错,是非常容易。清华的毕业生,别管什么专业,想进一个有留京指标的市属国企轻而易举。为何他们要出京呢?因为他们有比留京更好的选择,想挣W,深圳上海对南方生源的毕业生吸引力比北京大多了。想图生活安逸,珠三角,长三角那么多二线城市,戴着清华的光环去这些城市卷一下,当个高收入群体,享受生活不是香到爆吗?
所以,清华毕业生不是“被迫”离京,而是主动离京,跟多数答主的回答完全不一样。当你有实力的时候,才能谈选择。同样是回老家,富二代是因为继承万贯家产,你是继承几亩薄田,外人看到的都是回老家,能说原因一样吗?
8#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1-7 04:28:16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在二三线城市可以拥有后代 留在一线城市连后代都没有 再过十年 孩子才是比房子更重要的资产!
随着基础建设的发展,特大型城市和普通二三四线城市在基础建设 配套设施,住房条件上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甚至住房条件要远远优于一线城市,目前年轻人还想往一线城市走的原因是就业机会在一线城市集中,但是,在远程工作模式的发展下,这种一线城市吸血二三线城市人口的情况将极大改变!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晚上,未来可能是这样的:

办公室主导的工作场所将在十年内结束。
到2029年,全球2.55亿个工作岗位中,大部分的工作都将通过远程完成。
根据数据统计,一二线城市通勤时间超长,平均1.5-2小时,相当于给工资打了个75折。英格兰医学有篇文章 通勤超过十英里血压就会上升。
先不说路费 就单程两个小时的代价是不是太得不偿失了,通勤路上难道不耗神吗?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 基础建设已经全国差不多的情况下 为什么还死守着一线城市 忍受恶劣的通勤和居住条件!!!
小蜜蜂云工作|远程灵活用工|在家线上兼职|人事外包服务
9#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1-7 04:28:40 发帖IP地址来自 福建
想起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前段时间去某地培训。
授课老师原先在半导体行业工作,现在政府里搬砖~
课程十分生动,老师很专业,用词也幽默,大家获益匪浅~
一个小时的课程基本把目前国家半导体行业的瓶颈和上下游产业链龙头公司优势都说得清清楚楚。
到提问环节时,底下有个人问道:为什么我们国家每年培养那么多的工程师,但在这些领域却一直被国外压制?
老师沉默了很久,然后说道:可能是因为那些工程师都像我一样往体制内跑了吧。
以上,我觉得作为工科巅峰的清华毕业生都扎堆进体制的话,未来我们国家的制造业还怎么办?
所以,举双手赞同降薪!
10#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1-7 04:29:09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首先是从相对值来说,很早就有了京外就业比例逐渐上升的趋势。这一趋势背后的原因我想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其他城市发展的越来越好了,像杭州、苏州、成都等等其实也都是很适合应届生就业发展的城市。很多南方的同学从一开始就业的第一选择就是回自己原生的城市而非留在北京。另一个原因就是北京高昂的房价让很多人都望而却步。我当初找工作的时候导师给我介绍了一个体制内的研究所,研究方向和我博士期间做的很相关,对方老师也很热情,但是反复权衡以后感觉还是在北京待不住,所以最后就没去。其实北京很多单位确实挺好的,平台也很大,但是只能说北京目前不太适合普通人生活,如果家里积蓄比较丰厚还是可以考虑。
不过虽然这么说,从绝对值上来说,京内就业的比例相比于北京本身占中国的面积比例来说还是高得惊人的,可见北京还是对高校毕业生有很强的吸引力。毕竟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整个北方经济比较有活力的地方,如果你想在北方就业生活,北京还是首选。北方的其他城市还是需要多加油,给想留在北方的同学多一点选择。
11#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1-7 04:29:33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报告下载链接:清华大学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
出国留学人数暴减,清华大学2019年毕业生的出国(境)比例为15.3%


毕业生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就业占比近46%


前有北大800人选调,后有清华200人选调,名校选调内卷激烈,优质岗位百人哄抢!


清华2021年毕业人数7441人,毕业创业人数27人。想创业的可以自己思考下。


看完感受:
1 ,北京只是一半清华人的北京。
2,发达地区,一线城市,优质岗位成为首选。
3,出国留学人数暴减,占比腰斩。
4,五成在北京,五成在京外,上海不知道占几成。
清北的就业直接反应了应届生的就业情况,最顶尖学子的就业转向代表着行业就业高端职位的容纳量。
不留学出国,不强行留京,国内完全可以承接这些毕业生,部分行业承接不了的,也可以和曹博一样去非洲开拓蓝海啊!
终于国内的月亮比国外圆。
12#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1-7 04:30:30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这有啥好说的,
北京一个首都,
汇集了全国的很大一部分学子,
北京一个城市,
集中了
8所985,
23所211,
近百所大学。
这些毕业生要是在都在北京工作
那全国其他城市怎么办?
13#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1-7 04:31:25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印刷学院
这统计结果十分无聊。因为京外其实是包括上海和广州深圳的,甚至包括海外。要说留京比例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北京户口政策的不断收紧。就现有政策而言,拿到北京户口的难度跟其他一线城市根本不是一个难度等级,肯定会导致部分人留向别的一线城市。
我也是不懂为什么京外会被理解成二三线城市。
此外,既然都这么好奇我校定居海外的比例,我倒是能提供一个。我们院我这一届前段时间才拉了群做了统计,200来号人里定居海外的不到20,其中定居美国的不到10个,国内的有超过一半的在北京,三分之一在上海,小部分在深圳广州和香港,不在一线城市或者香港的,没记错的话只有两个人。
以及,说不定过段时间你们就能看到整体数据了,我是不信突然拉这么一群号召大家填表格是个偶然事件。
14#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1-7 04:32:20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提供个个人样本罢了,有些人吃饱了撑的来这儿抬杠,好像我会理你一样
作为一个在京工作了三年+,并且打算溜溜球的清华毕业生,对于留京的难度可以说很有感触了。
对于我们来说,困难比现在更多一些,长远来考虑,户口是肯定要的,然而往往户口与高薪是难以兼得的。我了解到确实有一些岗位可以兼得,但是总体而言太少。
所以很多人的选择是找个女朋友,然后女友去一个有户口的单位。这可以说是最佳策略了,大学时候在一起,然后快毕业的时候做好规划。然而在清华读书的时候,还挺少往这个方面想的……而且这么干基本意味着两个人绑定死,然而感情总有一些不确定性。并且,身处清华这种男多女少,且差异方差大(有的系女生很多,相比之下有的系男女比大于5,甚至到正无穷)的学校,找个对象也不容易。
户口的问题现在得到了一些缓解,毕业直接get,确实是不错的政策了。
其次我觉得是车牌的问题,我了解到北京的车牌是挺难弄的,哪怕是电动车牌呢,也得排队很多年。考虑到成家应该是在毕业以后10年之内,然而这10年,可未必能摇到车牌。有人讲那不成家不就得了,emmm,个人认为很多关于不成家不生子的讨论非常的幼稚且不成熟。没有车的话感觉很僵硬啊,总不能租车吧,一个月4k-6k,当然也可以直接买车牌,10w-20w左右,多少也是一笔成本吧。
最后是买房问题,老生常谈了属于是。其实北京的房价吧,我觉得不算高到普通人够不着的地步。起码你想在北京留下是有策略可选的。先买一个老破小呗?哪怕是50平呢,即使均价7w也就是不超过400w的总价,拿下没问题。家庭条件好点的,70平,也是ok的。当然是二手房了。我的偏好是想住大一点的房子,所以就算了,居住是日常体验,如果住的不舒服,那就每天都不开心,影响我的个人状态。确实也没钱在北京买大房子,那就只能溜溜球了。
以上就是主要问题了,要说硬留北京行不行,我觉得可行。北京工作挺爽的,而且有些岗位也就在北京能找到合适的公司,房租相比于收入基本也就是很小一部分,以后子女上学啊,自己看病啊都挺方便,各方面资源都很好!整体人员素质相对高。那我看来主要是给孩子创造了一个比较好的环境,以牺牲我的生活体验为代价。我觉得我是他爹就是最好的环境,所以别来影响他爹的生活体验了。
另外就是我觉得对各种资源啊物质条件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与其堆满各种外部条件,不如好好建设自己的内心,整天卷来卷去,比这比那的,闲的吗?
15#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1-7 04:32:27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北大2021届毕业生,同宿舍三人毕业,均进入体制内,其中只有我一人留京,其他两位法学院的室友分别去了成都和苏州选调。
同专业10人毕业,9人留京(2人北京土著),1人去沪。留京同学里5人进入在京部委、事业单位和国企,4人进入互联网公司和外企。
英语专业在北京上海工作机会较多,导致留京率较高。认识的其他学院的同学除了部分进入部委和互联网大厂之外,主要还是以京外就业为主。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清北毕业生涌入中小学当老师。要知道,这些学校老教师的平均学历不过是本省师范而已。
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选调,甚至愿意去广东普通地级市当一名普通公务员。
北京大学 2021 年选调生人数首次突破 800 人,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如何看待清华北大毕业生收割一流中小学教师岗位?



清华大学2021届本科生留京率仅有16%,硕士生38%

那么留京的同学是什么生活状态呢?
以我们几个进入体制内的同学为例,每月工资均在1万左右,年收入在15万上下。每月租房4k,生活费3k,一年加上公积金剩下不到7万,刚好够买北京一平米的房子。
如果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如果不掏空六个钱包,想在北京买下一套一百平的房子,大约需要一百年。
不会有人觉得体制内工资能涨得过帝都房价吧?
即使有的单位能提供福利分房,现在新建的小区都在五环以外,有的甚至盖到了房山。而且分的房子只有居住权,没有买卖权。
有些单位很清闲,但有些单位(例如魔法部)每天加班到深夜。
为了买房,不少人下班后还要做各种兼职,基本上一周七天无休,哪有精力去追求诗和远方、梦和理想?
所以,在北大bbs上,大多数人认为回家乡省厅或国企的生活质量远远高于在京部委,没必要为了退休时是副厅还是副处搭上自己的一辈子。
至于去互联网行业的同学,在他们的微博朋友圈里,见到最多的字眼就是累、加班。
北京拥有最高的平台、最多的机会、更高的天花板和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人口素质也是全国顶尖。对有抱负的清北毕业生来说,留京的确是长远发展最好的选择。
但大多数人还是普通人。对他们而言,拿着金灿灿的清北学历,在京外能买套大house、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体面生活,为什么要留在帝都,住着老破小,吃着地沟油,拿自己的大好青春去赌一个虚无缥缈的未来呢?
连北大清华的毕业生都是这样的生活状态,其他年轻人呢?
16#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1-7 04:32:47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国家经济在良性发展。

清华这种学校的毕业生,基本可以说是国家的中流砥柱,用不了几年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

过去计划经济年代,由于人为干预客观规律,造成了人才过度集中,其后果就是经济集中化,国家发展停滞。

现在把这些人才分布到神州大地,地区差异化将逐步缩小,这样更有利于国家潜力充分发挥。
17#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1-7 04:33:05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因为基数在上升,但是容纳量不变啊,那么必然比例就会下降了,这么简单的数学原理。
18#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1-7 04:33:49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丰台
年轻人不爱北漂了,高校毕业生留京率连续下降,北上广不吃香了?一起来听听视频中小编怎么说吧。
19#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1-7 04:34:26 发帖IP地址来自 湖北
不得不说大家都慎重思考了,特别是疫情反复,经济不景气的当下,更多的人选择了走向体制内,清华毕业生也不例外,越往后体制内估计是越来越难了。先来看具体数据:
国内深造比例为28.5%,出国(境)深造比例为6.9%,签三方就业比例为49.3%,灵活就业比例为13.6%。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分别为98.2%,98.9%和98.1%。
毕业生出国(境)深造中,去向人数最多的为美国(228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1%);其次为英国(91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2%)、新加坡(50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0.7%)。主要深造高校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京大学等。



图源:中国校园在线

毕业生签三方就业的单位以企业为主,占签三方就业人数的53.5%,其中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分别占26.8%和23.8%;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占比为30.3%;党政机关占比为15.8%。
就业地域方面,超五成毕业生选择京外单位就业。接收毕业生较多的单位主要分布如下:
信息通讯和互联网领域,如华为、腾讯、美团等;
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如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
装备制造业、能源业领域,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国家电网、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核工业集团等;
金融业领域,如中金公司、中信集团、国家开发银行等;公共管理与服务领域,如浙江省选调生、四川省选调生、山东省选调生、重庆市选调生等。
通过定向选调的渠道到基层公共部门就业人数有明显增长。浙江、四川、山东、河北四省选调生人数超过50人,重庆、山西、黑龙江、天津、江西、河南等省份选调生人数超过20人。200余人赴西部、东北地区基层公共部门就业。



图源:中国校园在线

大家都开始退而求其次了,但这次也不是我们理解中的“次”,而是幸福感更高的一种选择。
身边也有去北京闯荡一圈又回来的朋友,钱是攒了一小笔,但也如她所说:没有自己的生活,没有朋友,买不起房。最终还是回到家乡这边的省会城市,凑了一个首付贷款买了房。
以前总认为,能在大城市买的起房落了户,就能解决很多事情,至少以后孩子可以享受不一样的资源,但事实并不是如此,买得起房不代表能享受得到好的教育资源,买房只是开始,就像一个无底洞,得一直不停的往里填。
20#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1-7 04:34:35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反映了可能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北京可能满足不了年轻人向往的生活了。
21#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2-1-7 04:35:27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选择北京就业是为了孩子在美国就业。
现在不指望孩子在美国就业,那还呆在北京做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