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开始接触意法半导体的STM32微控制器,实际操作的是STM32F103VET6,收到过ST免费赠送的STMF407开发板,可惜没有太多时间去研究了。
STM32系列基于嵌入式应用专门设计的ARM Cortex-M3内核。按性能分成两个不同的系列:STM32F103“增强型”系列和STM32F101“基本型”系列。F属于中低端的32位ARM微控制器,103属于中等容量增强型;V代表LFBGA 100 10x10x1.7 或 LQFP 100 14x14x1.4 ,是芯片封装技术,表示100引脚数的CPU封装技术,LFBGA是细间距球栅阵列封装,LQFP是薄型QFP指封装本体厚度为1.4mm的QFP,即四方扁平式封装;E代表FLASH Size,为512KB。
对比STM32F103ZF,Z表示LFBGA 144 10x10x1.7 或 LQFP 144 20x20x1.4,引脚数变为了144个;F表示768KB的FLASH容量。详细的对比在ST官网查知:http://www.st.com/web/en/catalog/mmc/FM141/SC1169/SS1031/LN1565。

STM32F103VET6属于STM32F103系列的高容量芯片,QFP100封装,64K片内SRAM,512K片内FLASH,有FSMC接口(并行外设接口),SDIO 4位接口(SD卡的专用接口),接触的显示屏配置为3寸(240x400)TFT显示器,外接电源为5V。 调试下载方式为JTAG,1个电源LED,3个状态LED,1个RS-232,3个按键,3个SPI等。
要了解这块开发板,首先要熟悉硬件配置,然后要学习相关的功能,能实现各个部分的功能操作。
一、环境配置
开发软件我用的是KEIL MDK,IAR也可以,https://www.keil.com/download/product/,最新版本是MDK-ARM v5,此外还需要J-Link驱动,进行程序的烧录:http://www.segger.com/jlink-software.html?step=1&file=JLink_478j,软件和驱动都装好后就可以测试一下烧录。 打开keil,点击菜单栏的Project-〉New uVision Project...,保存工程名后选择CPU,找到STMicroelectronics并展开,选择STM32F103VE,点击OK,再点击工具栏的  这个图标 Options for Target 'Target 1'在
Output选项卡里勾选Create HEX file,点击“Select Folder for Objects...”,选择产生Obj中间文件的路径,再点击Listing选项卡,点击“Select Folder for Listings...”选择中间文件lst的路径,点击“C/C++”选项卡,找到Include Paths,如果有包含C/C++头文件h,则点击右侧的“...”按钮选择头文件所在路径,同样,如果ASM头文件,则进入“Asm”选项卡进行选择;然后点击“Debug”选项卡,

如果只是模拟调试,则选择“Use Simulator”,如果连上了STM32开发板,要选择右侧的“Use:”,点击下拉框,选择“J-LINK/J-Trace Cortex”,再点击右侧的Settings
 如果连上了开发板,点击Auto Clk会读取到开发板的信息,然后进入“Flash Download”选项卡,  选上“Erase Sectors”,并勾上“Program”、“Verify”、“Reset and Run”,点击“Add”,找到“STM32F10x High-density Flash”,再点击Add。
设置项到此才完成。可以开始写代码了。 刚开始可能不会写代码,给出一个简单的led灯例子,打开USER文件夹,打开test.uvproj项目工程,test.c很简单。
#include "sys.h"
#include "delay.h"
#include "led.h"
int main(void)
{
Stm32_Clock_Init(9); //系统时钟设置
delay_init(72); //延时初始化
LED_Init(); //初始化与LED连接的硬件接口
while(1)
{
delay_ms(1000);
LED0 = !LED0;
}
}
点击工具栏上的 图标就可以将项目编译,编译成功后,再点击 图标就可把编译好的程序下载到开发板。
下载源代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