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之前分享总结过OC循环遍历,文章点击这里:iOS遍历集合(NSArray,NSDictionary、NSSet)方法总结。随着Swift的逐渐完善,自己使用Swift开发的项目经验和知识逐渐积累,是时候总结一下Swift的循环遍历了。相信Swift一定会给你一些不一样的东西,甚至是惊喜,感兴趣的朋友们下面来一起看看吧。

第一种方式:for-in循环
OC延续了C语言的for循环,在Swift中被彻底改造,我们无法再使用传统形式的for循环了
遍历数组和字典:
//遍历数组
let iosArray = ["L", "O", "V", "E", "I", "O", "S"]
for index in 0...6 {
print(iosArray[index])
}
for index in 0..<6 {
print(iosArray[index])
}
for element in iosArray {
print(element)
}
//遍历字典
let iosDict = ["1": "one", "2": "two", "3": "three", "4": "four"]
for (key, value) in iosDict {
print("\(key): \(value)")
}
//单独遍历字典的key和value
let keys = iosDict.keys
for k in keys {
print(k)
}
let values = iosDict.values
for v in values {
print(v)
}
如上遍历数组使用了2种方式
1、第一种方式是Swift中普通的for循环语法,在索引index和遍历范围0...6之间用关键字in,这里要注意0...6的表示的范围是:0<= index <= 6,而0..<6表示的是:0<= index < 6,这里要注意的是没有:0<..6的形式。只要熟悉了Swift语法,以上这些并不难理解。
拓展1:0...6的形式还可以取出制定范围的数组中的元素,代码如下:
let sectionArray = iosArray[1...4]
print(sectionArray)
输出:
▿ 4 elements
- 0 : "O"
- 1 : "V"
- 2 : "E"
- 3 : "I"
拓展2:0...6的形式还可以用来初始化创建数组,代码如下:
let numbers = Array(1...7)
print(numbers)
输出:
▿ 7 elements
- 0 : 1
- 1 : 2
- 2 : 3
- 3 : 4
- 4 : 5
- 5 : 6
- 6 : 7
也就是说以后遇到涉及范围的情况都可以尝试0...6这种形式,看看是否可以迅速获取指定范围内的元素,可用的地方还有很多,小伙伴自己掘金吧。
2、第二种方式类似于OC中的快速遍历,不需要索引直接就可以访问到数组中的元素,也很好理解。
字典的遍历可分为同时或者分别遍历key和value
1、同时遍历key和value时利用了Swift的元组,元组可以把不同类型的值组合成一个复合的值,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这样就可以同时拿到字典的key和value了。
2、单独遍历字典的key个value时,需要注意的是,keys和values并不是Array,因此无法直接使用keys[0]的形式访问,他们实际的类型是LazyMapCollection<[Key : Value], Key> ,显然不是一个数组。
当然我们可以将他们转换成数组,如下:
//将字典的kyes转换成数组
let keys = Array(iosDict.keys)
print(keys[0])
由于字典是无序的,所有这么做的意义并不大。
第二种方式:Swift为for循环带来的惊喜
将以下内容单拿出来作为第二种方式不太合适,其实这部分还是属于Swift的for-in循环,单独拿出来是出于对这种方式的喜爱,也让大家在看的时候更加醒目。
反向遍历
//倒序遍历数组
for index in (0...6).reversed() {
print(iosArray[index])
}
for element in iosArray.reversed() {
print(element)
}
//倒序遍历字典
for (key, value) in iosDict.reversed() {
print("\(key): \(value)")
}
1、如上无论是0...6这种索引方式还是快速遍历,都可直接调用reversed() 函数轻松实现反向遍历。
2、对于字典的反向遍历,有些小伙伴可能会有些疑问,字典是无序的,反向和正向遍历有区别吗,似乎意义不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字典的无序是说不保证顺序,但是在内存中是按照顺序排列的,只是这种顺序不一定按照我们存入或者编码的顺序排列,因此字典的反向遍历也是有意义的。
3、看过我去年总结的OC循环遍历的小伙伴一定还记得,当我们需要在遍历集合时改变集合中的元素时,正向遍历会偶尔出现崩溃的问题,尤其是数据量较大时几乎每次都会崩溃,当我们使用反向有找到相应的方法,看了几千行代码也没有发现踪迹,有找到的小伙伴还请告知,感激不尽。当然并发遍历用的并不多,我们很多时候我们都希望集合的元素按序出现,在时间和效率上也没有区别。
结束语
抛开我们的使用习惯,Swift在很多时候都要比OC甚至其他编程语言更加简洁实用,虽然现在Swift编程很多还是依赖于OC,甚至Swift这种编译时的语言的动态性依然是基于OC的运行时,还有大量的类似于UIKit的库也都是基于OC。Swift集其他语言优点于一身又不失个性,从for循环等一系列小的地方的改变就可以看出其独特之处。完全取代OC还需时日,可此时投身Swift确是最好时机,你还在等什么?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如果有疑问大家可以留言交流,谢谢大家对社区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