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每个月都已经缴纳了,为什么年收入超过12万还需要再次申报?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1024   2021-5-17 17:12   7457   5
个人所得税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7 17:12:46 发帖IP地址来自
为将来综合税制的改革做好准备。
综合税制有啥好?网上很多针对个人所得税的诟病,都可以通过综合税制来解决。
综合税制怎么弄?
个人年终做一次申报,把全年的收入综合起来计算。如果是有多种收入来源的,那就一起都申报了。总的来说就是算算一年赚了多少钱。不管是辛苦搬砖,还是坑蒙拐骗来的。
另一方面是算算哪些生活支出可以扣除。比如赡养老人,抚养小孩,教育,房租房贷。。这些生活必须的支出,根据每个人的家庭负担来扣除。还有哪些是政策鼓励你允许你扣除的。比如将来国家鼓励生娃,生了孩子的家庭是不是可以加计扣除。
这样子,网上对于个税的很多诟病,比如劳务报酬,稿酬税率比工资薪金高,对于富人征收不够导致劫贫济富,有些中产家庭负担很多却要交那么多个税等等,都可以通过综合税制来解决。
另外,个人申报完了收入,税务局就可以根据掌握的其他数据来比对跟踪了。申报收入和资产消费情况严重偏离的。就进入关注名单了。征管水平上了台阶。
对于工薪阶层,觉得平时交了个税,年终还要再申报一次,脱裤子放屁。将来改革了以后,你申报的时候填写扣除的支出,你就可以退税了,就不会觉得多此一举了。
对于富人,一般多种收入来源,比如一些网红,又有工资,又有微博广告收入,还有直播平台给的,还有干爹给的捐赠。。。年终一起申报,税局一看,报了十万块钱收入,刚买了玛莎拉蒂?!有很大疑点,请来喝茶。
咱们国家目前还没搞综合税制,但这是改革方向目标。目前咱们还是由公司代扣缴。12万自行申报等于一个空架子,还没有把真正有意义的政策装进去。所以看上去是多此一举。
教会了大家每年要做自行申报,将来真的搞起来综合税制了,就容易推进了。从年收入12万以上的开始教育。意义就在这儿。
我上面说的是设想的纯粹的理想的综合税制,实际出台的政策是各方博弈的结果,不会那么简单。纯粹的综合税制会把富人吓跑。所以会让步,比如针对资本利得采取单独的固定税率。
3#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7 17:12:47 发帖IP地址来自
谢邀啊!各位亲,最近问这个问题的比较多,一并答复。
每月发工资时由单位代扣代缴了个税,但年度结束后在次年3月底前还要申报12万:
1、  申报12万的政策初衷是:提高个人的纳税意识,逐步建立个人自觉申报的纳税信息
2、  如果单位已代扣代缴了个税,在申报年度12万时,不会重复征税
3、  12万强调的是【自觉汇总申报】,并不是【补缴】
4、12万申报,与发工资时由单位代扣代申报不同,而是由自己来申报,单位没有代你申报12万的义务。有的单位虽然代员工处理了,但并不是单位的义务。
[h1]下面是我们平台经常回复的关于"12万"的问答:[/h1]1、平时交过税了,还要申报吗?
答:要报。一年内11项所得合计数达到12万元,就要申报。
2、平时已扣税了,申报12万还要缴吗?
答:12万元自行申报≠ 再缴一次个税。如果个人平时取得收入时已足额扣缴或缴纳了税款,其在办理12万申报时,并不需要再多缴税款。
3、让单位代报,行吗?
答:12万申报属于自行申报,单位没有义务为你代报,况且个人的其它收入单位也不知道啊!
4、申报截止时间?
答:每年的1月1日至3月31日申报上个年度的。
5、年12万,包括哪些所得?
答:包括11项所得:工资所得、个体户经营所得、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
6、什么所得,不在12万内?
A. 税法中的免税所得(国债利息、退休工资、三险一金等);
B.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居住1年以上5年以下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由中国境外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支付的部分。
7、填“工资所得”时,要减掉3500元吗?
答:不要
8、填“劳务报酬所得”时,要先减除费用800元(或20%)吗?。
答:不要
9、买卖股票的所得怎么填?
答:对股票转让所得,以一年内,个人股票转让所得与损失盈亏相抵后的正数为申报数,盈亏相抵为负数的,此项所得按“零”填写。
10、我2016年4月出租自家房子,租期至2017年3月底,但2016年收了租期内12个月的房租,报12万时,算哪一年的?
答:对于纳税人一次取得跨年度财产租赁所得的,全部视为实际取得所得年度的所得,因此,上述在2016年已收的全部租金应算在2016年。
11、12万在哪儿报?
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纳税申报地点分别为:
①境内有任职单位:向任职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②个体户、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向经营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③在中国境内无任职、受雇单位:向户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④户籍所在地与中国境内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向其中一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⑤在中国境内没有户籍:向中国境内经常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12、申报12万时发现“应补税”或“应退税”怎么办?
答:对于申报“应补税额”或“应退税额”大于零的纳税人,需在申报期内清缴税款或申办退税。有的城市,如深圳,自然人在电子税局申报时可直接在网上缴纳税款,其他申报方式涉及清缴税款或申办退税的,须持本人身份证件到地税局办税厅办理。
13、如果我未按期申报有什么处罚?
答: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或不如实申报的,依照《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二条、第六十三条、第六十四条和第六十九条的相关规定处理,处罚包括:
A、如未申报,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或2000元-10000元罚款
B、如因未申报造成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罚款。
14、我没报12万,也没受到税务机关的处罚,侥幸过关喽?
答:在当下的大数据时代,申报12万是建立个人征信的一种方式。如果不申报,可能会影响个人征信。
15、年所得超过12万,但并未自行申报,有惩罚先例吗?
答:这是征管问题,以往没有,但以后会有,因为大数据让我们的收入无处可藏。
16、12万申报有疑问,怎么解决?
①拨打"12366"税收咨询电话进行咨询;
②浏览本地地方税务机关网站中关于自行纳税申报的网页;
17、出台这一政策的初衷是什么?
答:2007年是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的第一年。当时出台政策的初衷不是惩罚性的,是为普及纳税意识和建立数据而制定的。
[h1]【12万申报方式】[/h1]一、窗口申报(各地办税大厅)、
二、邮寄申报
三、互联网申报:(各省不同)
1、各省地税局官网
2、微信—城市服务
3、微信公众号
4、支付宝
5、各省开发的APP
【12万申报涉及的税法】
《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国税发〔2006〕162号)
《关于明确年所得12万元以上自行纳税申报口径的通知》(国税函[2006]120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600号第三十六条l
4#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7 17:12:48 发帖IP地址来自
刚在网站上申报完,发现要补缴。。。
研究了半天,发现原来是年内跳槽的时候有个月领了两份工资,当时分开缴税的,年底汇总的时候那个月按总额计算税率,就要补缴了。蓝瘦香菇。。
5#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7 17:12:49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回答此题的目的一是为提问者解惑,二是解释此项法规背后的逻辑。

如果某些人看这项法规不顺眼,犯不上怼我的答案。法规不是我定的,软件不是我开发的。想喷人请找对门,好走不送!

原答案:
打一个比方,你到一家超市买东西,你推了满满一车到了结账口,收银员把所有东西给你扫一遍,然后你付款准备走人。
推车到了超市大门口,超市防损部的保安过来说,你的东西太多了,我得检查一下购物车里的和小票上是不是一一对应的。
这时你倒地撒泼打滚,我明明交过钱了,凭什么让我再交一遍!!!
不明真相的群众聚拢过来,纷纷指责保安不是人。
以上。

问题来了,上文中的保安是再收一遍钱吗?
显然不是,如果当事人没有漏结账的话,那么购物车中的货物和小票自然是一一对应的。检查完直接可以走人。但是,假如车中的有的货物没有出现在小票上,那就说明出现了漏结账的情形,那么该补钱还是报警,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把上面的情景换成个税。
  • 您的单位每月根据您的工资给您代扣代缴了个人所得税,这就好比超市收银员扫码收钱。
  • 国家要求年入12万以上等其他情形的纳税人每年汇总申报,这就好比防损部的保安在超市门口检查货物和小票。

您不是有种「万万税!都是体制的错!大青果药丸!」的感觉?
然后您准备投奔光明,移民到灯塔国去?

不好意思,分月缴税,年度汇总申报的个税制度,我国就是跟大美利坚学习的!

不信?请看: 破产姐妹第一季21集她们为什么那么想报税?报税跟中国纳税有什么不同? - 赵欣的回答
6#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7 17:12:50 发帖IP地址来自
个人所得税属于地税征管,各个地区可能略有不同,但据我了解,大体上每月申报都是综合申报和明细申报两块,一个是缴纳总额,一个是申报每人的明细,就算你收入低到不用缴税,也应该申报明细。
本人从2003年开始接触个人所得税,当时申报个税只填写一个总额即可(可能需要分税率填,也可能不需要,记不清楚了),另外还需要提交一个“重点纳税人明细”,一般就是单位的负责人的明细。
又过了几年,就要求不光要在网页上申报一个总额,还必须分税目、分税率填写,同时要求纳税单位用另外一个单独的软件提交全员全额收入明细。如果当月用软件提交的明细合计与网页上申报的总额不一致,那么就算是当月的申报工作不成功。
就在去年,地税机关把网页上申报总额和单独软件提交明细两个动作合并到另一个新开发的系统中,纳税单位在提交明细的同时,就生成了申报记录,同时可以直接银行划款缴纳税金。

回顾一下这10几年个人所得税申报方式的变化,结合“破产姐妹”的那个帖子,我觉得我们最终的目标也是会像美帝那样,每月仍然按时申报,年终统计一下,然后多退少补。至于为什么现在要求12万以上的人申报,我认为可以套用一句小平同志的话:“先让一小部分人自行申报起来,最终达到共同申报的目的”。国家可能认为:每月平均1万元以上,属于中高收入群体,要着重征管这部分人的纳税。
以上都是来自在北京申报缴纳个税的一些经验和看法,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专业人士  @赵欣 指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36515
帖子:2730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