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报录比多少比较稳妥?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1024   2021-5-17 15:40   16176   5
如题,本科非985/211审计专业,想考去北京或者广东的985/211学校审计专硕。
希望各位能给点建议,多谢!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7 15:40:36 发帖IP地址来自
报录比就是报考人数/录取人数,报录比无法直接决定院校难度,因为难度还与专业课试题、考生实力等因素有关,我们只能通过报录比感受下院校的热门程度。报录比高说明竞争程度大,反之说明竞争程度相对小一些。
比如:
浙江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0年报考1615人,录取33人,报录比将近49:1,可谓竞争惨烈,多少计算机大神败倒在这个报录比之下,浙大计算机的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
  • 材料与化工专业(化工系),报考人数91人,最终录取60人,报录比仅为1.5:1;
  • 海洋系的机械专业,报考人数26人,录取40人(有调剂),这个报录比小于1,所以代表只要你过线,复试一般都会录取。
东南大学:
  • 法律(法学)专业是2020年东大报录比最高的专业,报考337,最终统考录取的只有10人,报录比达到了33.7。
  • 公共管理非全专硕是东大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实考人数1021人,但因为统考名额167人,所以报录比仅仅在6左右。
  • 东南大学的所有专业报录比平均值是7.37。
上海大学
  • 新闻与传播。报录比第1的专业,20年报考725人,统考录取23人,最高389分,最低366分,报录比达到了31.52。
  • 设计学。报录比第2的专业,20年报考250人,统考录取10人,报录比达到了25。
  • 戏剧与影视文学。报录比第3的专业,20年报考617人,统考录取25人,报录比达到了24.68。
  • 医学院的化学。报录比是全校最低的专业,无人报考,录取了10名调剂考生。

  • 此外,上海大学的智能医学诊疗、力学、生物学(医学院)、物理学、无机化学、核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报录比都是小于1,报考人数小于招生名额,都是招收调剂生源为主的专业。这些如果能过校线,基本比较稳。上海大学所有专业的报录比平均值是6.27。
以上分析了几个学校的报录比,大概报录比的平均值在6、7左右。但是报录比只能最为一项参考指标,初次之外,确定一所学校的难度,除了报录比之外,还需要关注:
1、考试科目的难度。同样的专业,有的学校考英一数一,有的学校考英二数二。像计算机技术与科学专业,有的学校考的是408统考,有的学校考自主命题专业课,一般来说,408的难度是要比自主命题大的,当然除了清华和哈工大等几个学校自命题。
2、复试分数线。非常建议大家找一下复试分数线和拟录取名单来看,如果你考的科目是全国统考(这里说的是专业课),那么直接对比分数即可。如果考的是自主命题,那么你就要看看试题的难度,还有专业课的给分情况。
3、有无制定参考书,参考书的数量。指定专业课参考书的学校,要比不制定参考书的好复习;参考书少的学校要比参考书少的学校好复习。考试范围也小,背诵压力没有那么大。
还没有择校or规划的学弟学妹可以领取这个课,领取后他们会提供公共课专业课资料,比较适合考研的同学。
http://www.chinakaoyan.com/baolubi/
这里面汇总了几百所学校的报录比数据,还能查找到学校的拟录取名单(要知道拟录取名单过了公示期就不好找了),所以大家可以来这里试一下,也算是很全了。

NO.4 善用搜索聚合工具
假设你在上述三个渠道中都搜不到最后一个方法可以试试,就是用搜索引擎全网搜索,比如百度、微信的搜一搜等等。搜索引擎的好处就是能够聚合起包含你搜索关键词的内容,关键词就是【XX大学XX年报录比】或者【XX大学XX专业XX年报录比】。
因为很多学校会删除一些数据,我们用这种方法搜索,就是寄希望于有人提前下载了这些资料分享。可能清晰度不是很高,但是能够辨认就好。大家也可以看一下我的院校分析专栏,里面也会帮大家找各个学校的报录比数据。
【考研择校】考研学校详细分析NO.5 大汇总:各院校报录比汇总(大家可以看看有没有自己的学校
我还会在这一篇文章中更新报录比的分析,提醒大家关注那些报录比“很高“的学校专业,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目前刚更新了10个学校上来,如果你们想看我会继续更新的~
考研院校有哪些黑名单或者性价比极低的院校?有哪些考研特容易上的大学?
继续补充内容
  • 上海地区高校报录比汇总
上海交通大学报录比2004-2020: https://yzb.sjtu.edu.cn/xxgs1/lssj/wnbklqtj.htm
复旦大学2010-2018年报录比: https://gsao-old.fudan.edu.cn/1788/list1.htm
同济大学2008-2020年报录比: https://yz.tongji.edu.cn/lssj/wnbklqtj_.htm
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2020年报考录取数据: https://yjszs.ecnu.edu.cn/system/yjszswxx_detail.asp?id=201906132018018916262410759
上海师范大学2020年报录比: http://yjsc.shnu.edu.cn/da/c0/c17206a711360/page.htm
上海财经大学报录比 https://gs.sufe.edu.cn/Home/NewsList/157
上海大学2011-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录取人数: https://yjszs.shu.edu.cn/xxcx/lnzssjcx/lnblrstj.htm
上海财经大学2017年-2020年报考录取数据: https://gs.sufe.edu.cn/Home/NewsList/157
东华大学报录比:
http://yjszs.dhu.edu.cn/lqbl_8883/list.htm
  • 北京地区高校报录比汇总
北京林业大学报录比: http://img1.kybimg.com/ohr/2019/06/20/202433_5d0b7b01c4295.pdf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实际录取人数与复试分数对照表: https://yjs.cueb.edu.cn/zsks/skzl/111240.htm
北京航空大学2002-2020年研究生招生信息统计 http://yzb.buaa.edu.cn/wnzx/lnlqtjxx.htm
北京师范大学报录比2017-2019年: http://yz.bnu.edu.cn/detail/b1550f79
中央财经大学报录比信息汇总: http://gs.cufe.edu.cn/zsgz/bktj.htm
中国人民大学报录比: http://pgs.ruc.edu.cn/xgxz.htm
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报录比信息汇总: https://zs.bisu.edu.cn/col/col6207/index.html
北京科技大学报录比: http://yzxc.ustb.edu.cn/html/1//166/167/183/947.html
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报录比: https://yzb.bupt.edu.cn/list/list.php?p=3_10_1
山东省:
山东大学: http://www.yz.sdu.edu.cn/bkzn/ssblb.htm
中国海洋大学: http://yz.ouc.edu.cn/5924/list1.htm
中国石油大学2020年报录比:http://www.kaoyan365.cn/uploadfile/2019/1126/20191126071335411.pdf
青岛大学报录比: http://www.kaoyan365.cn/uploadfile/2019/1010/20191010110233637.pdf
山东师范大学报录比: http://www.yjszs.sdnu.edu.cn/wnsj/zyblqk.htm
湖南省:
湖南大学报录比2013年-2019年 http://gra.hnu.edu.cn/zsxx/sjtj.htm
云南省:
云南大学报录比: http://img1.kybimg.com/ohr/2019/06/26/182834_5d1348d24836f.pdf
广东省:
华南理工大学: http://admission.scut.edu.cn/17541/list.htm
深圳大学: https://yz.szu.edu.cn/info/1041/11011.htm
江苏省:
南京大学: https://grawww.nju.edu.cn/912/list1.htm
东南大学报录比信息汇总2008-2020: https://yzb.seu.edu.cn/6675/list.htm
南京邮电大学报录比2013-2020年: http://yzb.njupt.edu.cn/7814/list.htm
南京农业大学报录比: http://grasch.njau.edu.cn/info/1066/3757.htm
南京林业大学2012-2020年报录比和复试线 https://gsnfu.njfu.edu.cn/zs/type.asp?id=437
江苏大学报录比: https://yz.ujs.edu.cn/info/1014/1827.htm
陕西省:
西安邮电大学报录比 http://gr.xupt.edu.cn/info/1133/4857.htm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http://yz.kaoyan.com/xauat/baolubi/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http://yz.kaoyan.com/xidian/baolubi/
福建省
厦门大学历年报考录取数据: http://yz.kaoyan.com/xmu/baolubi/
福建师范大学报录比: http://yjsy.fjnu.edu.cn/4227/list.htm
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数据统计(分专业):http://yjsy.fzu.edu.cn/html/zsgz/ssyjszs/jqtg/2018/07/10/02eeb85f-0ec5-47fc-8191-458cccc3d35f.html
华侨大学近十年报录比: https://yjszs.hqu.edu.cn/info/1013/1618.htm
浙江省:
浙江大学: http://grs.zju.edu.cn/yjszs/redir.php?catalog_id=131825
浙江工商大学报录比2010-2019年: http://yjszs.zjgsu.edu.cn/List-21.html
湖北省:
中国地质大学报录比 http://yz.kaoyan.com/cug/baolubi/
武汉大学报录比信息汇总: http://210.42.121.116/wdyz/index.php/index-show-tid-16.html
其他学校汇总:
补一个四川大学:历年数据_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各专业报名、录取情况及进入复试分数线汇总: http://gs.dlut.edu.cn/yjszs/fwxx/sslnbmlqqk.htm
海南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统计表 https://www.hainanu.edu.cn/stm/zy_yjs/20181011/10520931.shtml#14
西南财经大学报录比查询: http://yz.swufe.edu.cn/chaxun/yzbwww/tjss/ss_search.asp
宁夏大学报录比: https://kdocs.cn/l/sJqH3m6PN
兰州大学报录比2012年-2020年 http://yz.lzu.edu.cn/lzupage/B20160906111049.html
西北师范大学 http://yz.kaoyan.com/nwnu/baolubi/
国防科技大学报录比: http://yjszs.nudt.edu.cn/pubweb/homePageList/recruitStudents.view?keyId=25
郑州大学报录比: http://gs.zzu.edu.cn/zsgz/xxfw.htm
江西师范大学报录比: https://hisdata.jxnu.edu.cn/
西藏大学2016-2020年报录比: http://yjszs.utibet.edu.cn/content/detail/3/39/0.html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4-2020年报录比信息汇总: http://yzb.zuel.edu.cn/4637/list.htm
华中农业大学报录比: http://yjs.hzau.edu.cn/zsgz/kyzl.htm
东北大学报录比: http://yz.kaoyan.com/neu/baolubi/
中国医科大学报录比: http://www.kaoshidian.com/kaoyan/school/admit/113.html
南开大学报录比: http://yzb.nankai.edu.cn/2019/0628/c5510a183176/page.htm
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情况统计表2010-2019年:https://yz.jnu.edu.cn/1e/60/c697a7776/page.htm
感谢阅读,码字不易,如果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支持答主。(ω< )★
我是 @林月半,在「考研」话题下获得17万+赞,回答收藏数67万+次
欢迎随时过来找我玩。其中部分回答如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考研的具体流程是什么样的?
学长学姐有什么对后来考研人的建议或者忠告?
怎样复习考研英语效率最高
如何快速有效复习考研专业课?
考研专业课,如何进行高效复习和背诵?
考研英语82分复习经验
有哪些考研人相见恨晚的好用APP?
如何在考研时每天保持十小时以上高效学习?
2022考研英语目前应该如何准备?
2022考研数学该怎么复习?
考研院校有哪些黑名单或者性价比极低的院校?
哪里可以查到考研院校近些年的报录比?
看了就想录取的考研复试简历长什么样?
如何弄到考研专业课真题?
今年考研英语考完,你有哪些给22届考研学弟学妹的建议和心得?
考研复试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怎么准备?
考研到底用不用提前联系导师?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3#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7 15:40:37 发帖IP地址来自
首先报录比这个只是一给参考,它可以说明一个院校热门,但是不一定难。在院校选择中一味的去关注报录比,反而会陷入小巷思维,很难准确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如果报录比真的很重要,那为什么大部分院校反而不公布呢?你会发现国内公布报录比的院校只是少数,百分之80的院校都不会公布的。因为很多院校为避免影响(削弱)考生对自己学校的报名热度,拉低分数线,所以不会在官网公布报名人数。
那考研何为大小年呢?主要是在于很多同学喜欢看分数线和报录比来选择院校。分数线其实很难作为标准参考,因为涉及到专业课压分或难等情况。
比如下面同样是理论经济学
西北大学的经济学情况:

可以看到,西北大学19年录取情况平均分在355左右,专业课平均成绩一般在100左右,一志愿上岸的同学没有120以上的。

而天津财经大学呢,它19年的情况同样录取分数在360左右,但是你看它院校的专业课情况,人均140,所以你说到底如果按照分数线来选择,是数学容易考140还是专业课容易考140呢?
那关于大小年情况:
2017年报名人数金融专硕2307   录取134   报录比17比1   大年   复试线385

2018年金融专硕报名1531人   录取149  报录比10比1  小年    复试线345

2019年金融专硕报名 2159人,录取132人,报录比16比1   大年     复试线383

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其他原因,但是随着考研人数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同学很单纯的查看报录比,从而选择错误。
那如果同学想查询报录比该如何做呢?
第一种方法官网查询。
直接在官网上查询,比如南开大学,四川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浙江安大学等等。直接百度搜索目标院校研究生院即可查询。
第二种方法通过上岸的研究生。
有部分学校是会统计报考人数,但是不公布具体的报录比,所以可以通过上岸的师兄师姐了解到。比如东北财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
第三种,给目标研招办打电话,有部分院校是愿意给同学讲,但是也有一部分是不接或者直接挂掉的。当然给学校打电话也是有技巧的,之后有机会老王详细给大家讲讲。那院校选择中到底应该看什么,欢迎同学下来加我wei,  koubei2342   给大家讲下正确的院校选择方法。
4#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7 15:40:38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个人感觉报录比在10:1左右是可以接受的,有一定的竞争性,但向上攀登,像考好点的学校,肯定会有一定的竞争的,而且不是每个报考的人都会认真复习的,仅供参考,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科双非一本,一战上岸985,想必很多人在看经验贴的时候都听过:选择>努力,或选择≈努力,每年都有很多的童鞋不根据自己的实力、基础、本科院校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非211、985不上,的确也努力了一年,但最终还是被淘汰了。
如果你经过万般挣扎后,确定要考研,最重要的一步是选择考研专业和考研院校。因为对于考研,很多时候选择>努力,或选择≈努力,这点在前期要尤其注意,考研最重要的是一战上岸到自己相对理想的学校和专业。
为了写这个回答这个五一我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去看了很多网站和文章,保证每个渠道的真实有效,认真看你绝对能有所得!
点赞22,收藏42,收藏快是点赞的2倍了,哭辽,答应我,不要仅仅是简单的收藏起,因为绝大部分收藏的人后续都不会再看,所以耐心读完,点赞收藏后记得做好笔记,并贯彻到考研备考过程中去,绝对对你整个备考过程有很大帮助~
考研其实也是一场信息战,院校报录比、真题、各科复习规划这些我们需要提前了解,最好在考研前认真看几个考研规划营视频,重点关注考研趋势深度解读和院校专业选择攻略,这样复习起来效率更高,分享一下~
@鹿十七哪里可以查到考研院校近些年的报录比?,希望对你有用~

[h1]一、报录比重要吗?[/h1][h2]1、什么是报录比?什么是复试比例?一样吗?[/h2]报录比=报考人数/录取人数,用于一个学校某个专业的考试难度,报录比10:1肯定要比100:1要简单很多,但并不是只看报录比,我们也要看这个学校这个专业录取了多少人,因为考一个录取名额有20人的学校要比录取人数仅有2个的可能性还是要大些。
复试比=进入复试人数/录取人数,用于衡量进入复试的难度,比如一个学校的某个专业要录取10个人,但是有12人进入到复试,那么复试比就是1.2:1,1.2:1已经算还不错的复试比了,因为复试要求必须差额录取。
[h2]2、报录比重要吗?[/h2]其实对于择校问题,我个人思考的无外乎:自己的名校情结+专业院校排名+地域,还有就是是否歧视的问题,其他原因在我看来并不重要!所以,对于我们自己而言,一定要想清楚,是非得985不去,还是仅仅想更进一步,211也可以接受?
我们在看一个学校考试难度时,在院校学科水平、综合实力、区域位置、相对你的高度等其他因素类似时,报录比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你的考试难度。
同样的专业,不同层次的学校的报录比肯定是不一样的,同等层次不同地域的学校的报录比也是不一样的,外加个人的名校情结、专业方向、考试难度、公平程度等决定着不同学校的报录比的不同。
[h2]3、考研报录比多少稳当?[/h2]报录比只是衡量考研难度的指标之一,还和你报考的这个学校这个专业的专业课难度、考研人的水平等因素相关。比如专业课难度,当专业课难度比较大时,可能我们普通人也就是100分左右,但是大佬们可以考到130-140,这个分数就拉开很多了。
但是也不是说不看报录比,至于多少稳当的问题,需要综合你自身的实力来看,我发一下我当时考的报录比的水平仅供参考。我考的专业的报录比最近10年基本上都是控制在8:1-10:1的,说明大家都还是有一定的选择权的。
所谓8:1,意思是说,比如2020年总录取人数80人,其中50人是保研的,给考研剩下的就是30个,大约有240人报考的话,基本上就是8:1这个水平,也就是8个人报考,基本上会有一个人上岸。我个人感觉报录比在10:1左右是可以接受的,有一定的竞争性,但向上攀登,肯定会有一定的竞争的,而且不是每个报考的人都会认真复习的,仅供参考。
[h1]二、怎么找目标学校目标专业的报录比?[/h1][h2]1、上岸学长学姐建的考研交流群[/h2]很多人很排斥上岸学长学姐上岸后建立的交流群,这点我要严重纠正,因为我就是考研交流群的受益者(PS:我没有交流群,所以不用怀疑我的动机!)。
我的情况特殊:(1)一本去考985;(2)本科学校和研究生学校不是一个城市,甚至不是一个省份;(3)基础还行,但是和大佬们刚,自认为不虚,但也没啥优势。
我当时备考的时候,恰好就加了一位刚上岸的学长建立的考研交流群,所幸的是这位学长责任心很强,群文件里整理了很多有用的资料,其中就有近十年的报录比。重点说明一下,不是每个学校都有报录比的官方数据,如果你最后真得真得各种办法都用到了,但是还没找到报录比,就只能找学长学姐去问了。
可能,我说可能很多学长学姐建立交流群的初衷是卖点考研资料补贴家用,我个人真得觉得无可厚非,一两百的事情,现在的一两百块钱能做什么?我向来认为用爱发电的事情最不长久,我不怕你有所求,只要你能提供高价值的内容。
关于找学长学姐的问题:
1、你可以去目标院校的贴吧看看,有没有成功考研的学长学姐在上面分享考研经验和卖考研资料的。
如果有,去加个好友,适当的咨询一下,如果有考研资料贩卖,可以适当购买一些,后续有问题去咨询他,高效又准确,这点钱花的很有意义,不要心疼~
2、其次,可以去诸如考研帮、社区之类的平台看看没有关于目标院校的一些讯息。有些上面会有成功上岸的学长学姐的联系方式,可以加来咨询一下。
3、如果学校离得近的话,也可以去对应院校看看,一般打印店会有期末考试资料卖,这种资料也具备参考性,得到这些资料对你的考研会有巨大的帮助哦!
如果你能够遇到一个负责人的学长学姐全程带着你,必要时刻给你专业课和心态上的指导,真的是非常难得可贵。哪怕这个学长或学姐想要卖ta的专业课资料,一二百块钱的事情真的是小事,你收到的远比这点小钱多。
4、直接上QQ上搜:xxx学校xxx专业考研交流,很快你需要的群就出来了,进群后先看群文件,看看有没有报录比,没有的话咨询群主有没有对应的资料。
注意:一定要认真筛选判别学长学姐的真假,听说目前很多人盯着这块内容,很多群都是一些机构建立的,注意防骗。虽说一两百的事情,被骗了也很影响心情。
总体来说,我个人觉得这个方法最真实有效,也最快,但是可能存在数据不准确、数据误导等情况。所以做好是通过下面的官网查询的方式进行。
[h2]2、xxx学校研究生招生网、xxx学校招生网[/h2]考研报录比一般多发布在对应网站录取查询信息查询、历史数据、相关下载等栏目,大家可以自己去查查。
举例: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查找路径:
百度搜索: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历史数据-报考录取统计。
然后是不是很多数据就一目了然了,自己去分析下自己要考的专业,每年录取多少人,其中推荐人数大致多少,剩下的就是考研录取的。如果有时间,可以做一下近10年的报录比,其实很多你之前不了解的问题和疑惑就很清楚了。
同时注意,很多学校的复试分数线也可以在这里查到。
这里的数据是最准确的,没有任何水分和虚假,你想考的这个学校这个专业的考研难度基本上就清楚了。

[h1]三、其他第三方网站[/h1][h2]1、中国考研网[/h2]这个网站是第三方网站,汇总了很多学校的报录比信息,下图可以看到。
重要说明:
所有的工具都可以为我们所用,我们可以用这个网站查询我们需要的信息,但是对于网站的其他信息或者一些内容,要有一定的辨别力。我们的目的是找报录比,那就去重点看报录比就行。

[h2]2、搜索引擎[/h2]其实我一直觉得很多人缺乏搜索能力和找资源的能力,直接去搜索引擎去搜索对应的关键词基本上就能找到你想要知道的答案。
搜狗+微信:可以搜索到你想要的90%的资料。

搜索引擎搜索结果
搜索微信搜索结果[h2]3、社区(没想到吧,我b乎还有这功能)[/h2]
[h2]4、考研帮[/h2]
[h2]5、中国教育在线[/h2]这个网站也有对应的数据,但是数据更新不及时,我看了下很多只到2018年,最好的方式还是去官方网站直接看!

[h2]6、以上渠道都找不到报录比怎么办?[/h2]查不到考研报录比怎么办?这个情况是真实存在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很多学校未公布对应的报录比,这其实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信息不对称。
解决方式: (1)咨询学长学姐,盲猜,可能数据不准确,但大体会有个概念;
(2)直接给招生办的老师打电话咨询,注意礼貌就行,能得到具体数据最好,达不到也没关系。
这里要重点说一下:
其实中国的学校脸皮还是太薄了,比如可能很多人都不愿意打这个电话,但这是最快捷有效的方式。
遇到问题怎么办?找最能解决这个问题的人,直接打电话或微信交流,但注意礼貌和必要的礼仪。比如找学长学姐,有时候1个6.6元的小红包可以让对方多说很多内容,因为大家都是学生,有同理心,而绝大部分人都是热情、热心且愿意交流的,这6.6元的小红包,可能他/她也不在乎,甚至他/她都可能不会收,但是别人能感受到咱的诚意呀,自然愿意多说点,诚意和态度很重要。我们感受到学长学姐讲的干货,发个6.6元的小红包我觉得也是心甘情愿的,爱是相互的。
就像现在,你的赞同一样让我会多说很多“废话”,因为你感受到了我的诚意,我也感受到你的诚意,爱是相互的,你的赞同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也是我持续更新干货最大的动力~
[h1]四、除了报录比,你还需要关注什么必要信息?[/h1][h1]1、录取规则(加权成绩计算方法)[/h1]在信息收集时,一定要了解清楚复试后的加权成绩是怎么计算的,复试的每个环节是怎么计算分数的。复试流程一般可以在对应学校或对应专业的官网可以查到,或者一些特定专业的交流群里群主也会收集,一定要了解清楚。具体细节的可以看我后面分享的复试问题,针对本科成绩、竞赛、获奖等都需要了解清楚所占比例,这样心里才有底气。
加权成绩的常见计算方式:
(1)加权成绩=初试成绩/5*50%+复试成绩*50%,相当于初试分数折算为100分,复试折算成100分,再五五开加权。这类学校比较看重复试,存在复试逆袭的可能性要大很多,因为复试比例占比很大。如果考这类学校,进入复试后一定要充分复习。
(2)加权成绩=初试成绩/5*70%+复试成绩*30%,相当于初试分数折算为100分,复试折算成100分,但初试占比要比复试大很多(这里的七三开只是举例,具体占比要自己去看)。这类学校比较看重初试,如果初试分时很高,复试求稳,一般问题不大。当然,逆袭的可能性也比较低了。
(3)成绩=初试成绩*60%+复试成绩*40%,这类学校比较特殊,因为初试500分,复试什么环节、多少分不清晰,要看具体的计算公式,测试清楚初试和复试的占比。
我们在了解加权成绩时,一定要了解清楚初试和复试的占比。初试决定着我们是否能进入复试,复试后的加权总成绩决定着我们的综合排名和是否能录取。
对于大部分的同学而言,可能现在对于考研的准备还比较茫然,其实这个时间段最重要的是搞清楚方向,而不是具体的问题,包括目标院校、目标院校目标专业报录比、历年分数线等基本信息、各科的复习经验、复习用书、联系上岸的学长学姐等基本准备工作,看完这篇经验贴绝对不再迷茫了,后续看的就是行动了~
[h1]2、是否歧视双非、外校,尤其是从下向上考时[/h1]尤其是对于我们双非或二本的同学,一定一定要了解清楚复试的歧视问题,了解清楚目标院校是否会歧视外校、歧视双非、歧视二本等问题,这点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了解学校的时候重点关注几个问题:
(1)报录比;比如录取10个人,100人报名,报录比就是10:1;
(2)复试比;比如录取10个人,12个人进入复试,复录比就是1.2:1;
(3)考试科目和考试大纲;
(4)是否歧视外校、是否歧视双非;
(5)加权总成绩是怎么计算的,看一下初试和复试所占比例,初试决定着是否能进复试,加权成绩决定着是否能录取;
(6)是否接受调剂,是否有校内调剂;
(7)每年录取的人数,其中考研录取的人数;
(8)其他;
对于哪些学校比较黑,哪些学校有歧视,社区一下,很多人在分享经验,提前避坑,选择很多时候比努力更重要~
很多人可能不屑一顾,认为我一直在提复试歧视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确是双非和二本学校的童鞋必须关注的问题点。
其实,换位思考一下都很好理解,同等条件下,两个人分数差不多时,总会有个选择问题,选择谁大家心里都清楚。(说的有点残酷,但这是事实)
甚至,两个人稍微有些差距时,都会涉及到一个选择的问题,这些很好理解,也很正常。但是,过度的歧视或者不公,就需要我们提前避坑了,毕竟每个人辛苦复习大几个月,最重要的还是上岸。不要想着去调剂,那个太难,而且一般学校和专业都不好。
[h1]3、考研重要节点:考研日历(比如报名、现场确认等)[/h1]每年都有人因为错过报名、错过现场确认等未能参加考试,我也是很服!都已经是22-23岁的人了,这点小事还是要有意识呀,不然真的好亏!
补充考研日历给你,收藏起:
3-12月为备考复习期,中间穿插网上报名(10月)、11月现场确认等环节。次年的2月左右出初试成绩,3月复试或调剂,6月录取,9月开学报到。
[h2]1、2021年3月:准备阶段[/h2]全面搜集考研信息和资料,确定报考的专业和学校;
看考研经验和目标院校的专业课复习经验,确定考研复习计划;
购买公共课、专科课资料;
调整心态和学习状态;
[h2]2、2021年4月-2021年6月:基础复习阶段[/h2]重点复习英语和数学,打基础阶段,结合考研视频全程过知识点;
[h2]3、2021年7月-2021年8月:提高阶段[/h2]主要看强化视频、重点突破数学、英语阅读、专业课基础等,这个暑假建议留校复习;
专业课开始复习,多看经验贴,准备把握专业课复习过程;
英语重点在阅读部分,词汇、长难句保持;
数学:把所有基础内容全部复习完毕,基本完成第一遍刷题;
继续调整心态,保持健康、积极的复习态度;
[h2]4、2021年8-9月:出考纲阶段[/h2]关注招生简章、考研大纲,看考研大纲变化;
[h2]5、2021年9-2021年10月:报名和差缺补漏、真题[/h2]考研报名和查缺补漏、做真题阶段,预报名(9月底)和正式报名(10月中下旬),这段时间复习是用于查缺补漏,做真题阶段;
[h2]6、2021年11月-2021年12月:模拟阶段[/h2]做真题模拟题,现场确认一般在11月;
[h2]7、2021年12月:临考阶段[/h2]打印准考证、订考研房间;
[h2]8、2022年1月-2022年2月:复试备考阶段[/h2]根据复试大纲,准备复试;
[h2]9、2022年3月-2022年4月:复试[/h2]出考研成绩,进行复试;
[h2]10、2022年3月-2022年5月:调剂阶段;[/h2][h2]11、2022年6月-2022年9月:录取、报到阶段;[/h2][h1]4、考研小常识[/h1][h2]1、考试时间[/h2]考研初试一般在每年12月的倒数第二个周末进行;
周六08:30—11:30:思想政治理论(100分)或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0分)
周六14:00—17:00:英语(100分)
周日08:30—11:30:业务课一(数学或专业课一)(150分)
周日14:00—17:00 :业务课二(专业课或专业课二)(150分)
[h2]2、公共课试卷结构[/h2][h2]01 数学[/h2]理工类专业考数一、数二,经济类专业考数三,具体内容分布如下(2021年数学修订大纲):
数一:高数60%+线代20%+概率统计20%;
数二:高数80%+线代20%;(不考概率统计)
数三:高数60%+线代20%+概率统计20%;

试卷分数比例变化

题型结构分析
和之前相比:
(1)和分数上看,之前相比,高数的占比增大;
(2)从题型上看,选择填空分值大幅度拉高,从原来的56分变为现在的80分;
[h2]02 英语[/h2]英语一:完型10分+阅读A40分+阅读B(即新题型)10分+翻译10分+大作文20分+小作文10分;
英语二:完型10分+阅读A40分+阅读B(即新题型)10分+翻译15分+大作文15分+小作文10分;
英语一难度大于英语二;
[h2]03 政治[/h2]政治:马原24分+毛特30分+史纲14分+思修与法律基础16分+当代世界经济与形势与政策16分;
[h2]04 专业课[/h2]专业课根据不同学校不一样,具体需自己查看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信息。
[h2]3、报名时间[/h2]每年考研的报名时间一般是在9月-10月,9月底是预报名,10月中下旬是正式报名。之所以出现预报名和正式报名,是为了怕初次参加考研的童鞋们不熟悉报名流程,但二者都是一样的,预报名成功后正式报名就不需要重复报名了。
注意,如果你目标院校已定好,那么报名要及时,防止考场距离自己过远,最好能在本校考,环境、饮食等都方便。
[h2]4、报名方式[/h2]研究生报名都是采用网报的形式,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即可进行报名,具体流程到时候可以参考官网给的流程,逐步进行即可。
[h2]5、现场/网上确认[/h2]具体是现场/网上确认,要看具体省份的安排,到时候关注起即可。但这个环节千万不要忘记,因为每年都有人忘记这个环节而不能参加考试。
现场/网上确认主要确认时间、地点两个要素,并进行照片采集。
[h2]01 确认时间:[/h2]
现场确认(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确认地点: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 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 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和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 PS:现场确认地点就是确认你考试的地点在哪里,不是所有人都能在自己学校考,所以报名要趁早,因为每个考场人数都是有个总数的。
[h2]02 所需材料:[/h2]
1、本人居民身份证 2、学历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 3、网上报名编号(即网上报名成功后系统显示的9位数字报名号) 4、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根据招生单位要求提供相应核验材料。 5、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6、其它招生单位或报考点规定的相关材料
[h2]6、打印准考证[/h2]12月中旬开始,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打印《准考证》。注意《准考证》正、反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有任何涂改或书写!
PS:可以多打印几份,并把电子档放在手机上,以防考试时找不到。
[h2]7、信息最权威的4个网站[/h2]1、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打印准考证、调剂,录取官方通道、预估录取人数等;
2、中国教育在线:历年国家线、各高校院线、各高校往年考研报录比等;
3、学校院校的官网:招生简章、招生目录、参考书目、考试大纲、推免名单、复试名单、复试成绩、拟录取名单、导师信息等;
4、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中国科教评价网:用于查询院校和专业排名等信息;
[h2]8、寻找专业课的渠道[/h2]百度贴吧、万能某宝、公众号、QQ群;
[h1]五、考研各科高分复习经验,避坑指南[/h1]这块内容我就不赘述了,之前写了很多了,不想当复读机了,自己去看我写的这个万赞回答(虽然我知道很多人可能根本看不到这里,狗头)
考完研,你发现了考研的哪些坑?
考研是个持久战,也是个体力活,加油吧,考研人,十七笔芯~


5#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7 15:40:39 发帖IP地址来自
报录比真的是所有考研数据里最没有意义的了,偏偏确也是考研同学关注度最高的数据了
举例:某专业招收10人,报名100人,好好准备的有80人,坚持完成考试的有60人,最后划了15人进复试;你看到的报录比是100和10,但是首先真正有效的数据是60和15,然后是复试录取数据15和10;
当然举例中的数据只是一个猜测,就算是坚持完成考试的60个人可能也有自己的私心,而不是你真正的竞争对手(20中科院考研划水者飘过……)
真正定义一个学校难度与否的因素:分数线和录取人数
1.录取10人比录取5人相对来说难度是更低的,类比高中你要考进年级前10和年级前5
2.录取分数线为380和录取分数线为340,虽然会涉及到一些自主命题差异,但同样可以类比你高中模考考600分和650分的难易
3.过初试是大家第一心愿。有学校复试刷人也很严重,1:2;1:2.5;甚至更多的比例以方便调剂补齐非全名额;相对来说会有一丢丢影响,但也是给了排名较后小伙伴逆袭的机会。大家对初试复试给予相同的重视即可,毕竟考研是竞争选拔性考试了,录取名单不出决不能掉以轻心
以上,欢迎交流更多考研及心理学考研问题
6#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7 15:40:40 发帖IP地址来自
谢邀。
对于报录比,很多学生很关注,我想说,针对你而言,那些都没有意义,你考上了,个人报录比百分之百,没考上,那就是零。这是我之前看到的一个例子:这个学校报录比8比1,怎么能考上啊?你知道最后的情况是什么吗?就我考试的那个考场,平均缺考7到9个人!其实只要一个课目缺考就宣布考研拜拜了。还有在考场还有好多打酱油的你知道吗?有的考场,考数学和考英语提前交卷的有3到4个左右,这两门课按道理来说认真做时间都很紧的,提前交卷就说明了酱油党的成分很大了。这样算,一个30人的考场,就有10到13人宣布完了。大约减少了一半!所以说报录比没多大的参考意义,而且每年的报考人数也不一定相同嘛,近几年的考研人数确实是一路猛增长的趋势,所以在这个方面,老师觉得,只要确定目标院校招生人数就可以了。你需要的是努力,让自己更优秀,去战胜没复习之前你所恐惧的那些人。祝考研顺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36515
帖子:2730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