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时遇到不会做的题目,请教老师弄懂和自己翻答案看解析弄懂有什么区别?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1024   2021-5-17 11:24   8940   5
现在大部分资料书答案都给的特别详细,很多时候遇到想不出来的题目不去问老师,而是看答案解析弄懂了再试着做一遍,感觉和去问老师的结果都是弄懂了这道题,不知道有什么区别。因为自己翻解析比较方便节省时间,但是不知道长期这样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或者副作用,求指教。

第一次提问,感谢回答,我明白啦 \^O^/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7 11:24:49 发帖IP地址来自
谢邀。先说一句,文末有福利。


首先我希望你了解到的是:是否「弄懂」一个题目的判断标准,应该是你是否了解“为什么这个步骤应该这样想”。——哪种方法可以帮助你达到这个终极标准,那么这种方法就应当是最被推荐的好方法。


对于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而言,想要解决一道自己不会的题目,首先就要求你拥有充分的「错题分析」能力,即:你首先应该了解自己究竟为什么会出错?
——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因为大部分同学错了之后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哪儿了;或者题目做不下去的时候,也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就做不下去了。如果你经常在这个时候就陷入迷茫状态,这里有一篇文章推荐给你:


这个时候,如果你手边有标准而且详细的习题解答【请大家严格注意这个前提条件】,那么接下来的过程,就应该是你对比自己的思路和答案中的思路,找出你和标准答案思路的分岔点、或是标准答案中应用了某一个被你忽视的条件——精读答案,然后不断反问自己:它为什么这样做?
  • 它这样转化条件,推动了后续那个结果的产生?
  • 这个新的结果在最终的解答中占据了怎样的必要位置?
  • 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想到去寻找这个结果、从而转化这个条件?
这就是你提升的关键。


当然、如果你在读完答案之后,仍旧不能独立地回答这些问题,千万不要烦躁,更不要放弃治疗。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或许可以为你提供更多的指导。在高中的学习中,除去极少数天资聪颖、而且运气非凡的孩子,大部分同学难以独立地达到「闭门造车、出而合辙」的水准。——这也就解释了好老师的重要价值。
毕竟、即便你懂得如何使用地图,在面对具体环境时,你未必可以从手中的地图里提取对现实环境最有效的信息——后者需要日复一日的刻意练习与经验积淀才可以。


————————
关于提升自己的应试成绩,这儿有一个系列专栏:《数学 | 学清楚,讲明白》,大概长这样:



你所困惑的每一个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详细的解答,祝你学习顺利。
3#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7 11:24:50 发帖IP地址来自
如果你自己在一定时间内能弄懂题目且确切的掌握了,那么你就产生了学习心得,就能得分。
如果你能做到,那么其实找不找老师,没有任何区别。
因为学习的本质是自学。
无论课本还是老师,都只是一个辅助,最后你必须自己弄明白。
反过来说, 你只要自己弄明白了,那么你就成功了,你的目的就达到了。
至于通过老师讲课或者询问老师达到这个目的,只是常用的手段而已,并不是说你必须要经过这个过程。
你能自己弄明白的话,找老师干嘛呢?


但是如果你不容易做到这一点,你自己在那硬憋,则容易出现知识误痕或者耗费极大的时间,这样就很不值得了。
老师的基本作用和主要作用就是在你不懂的情况下回答你的问题,其实书本也是老师,但里面的内容是固定的。
老师则不同,老师可以根据你的反馈来改变说法,让你更容易理解一点。
老师的最大作用就在于此。


如果老师越高明,他就越能找到更能让你接受的解答方式
甚至,如果老师本身对该门课程有着很独特的见解,或者确实领悟到了该门课程的核心思想,那么,该老师就是名师中的名师,或者本身就是该门学科的专家。
明显的,这种情况下,还是多听老师讲讲更有用。
但这种老师极少,所以一般情况下,只要老师能回答你的问题就可以了。


不过,自己去弄,你更多的是自己在思考、左冲右突,你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会更闹固,更重要的,你锻炼了自己独立做出题目的能力。
而问老师,其实你还是在看别人怎么解题的,可能更容易懂一些,但是你自己独立解题的能力却没有得到多少提高。

4#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7 11:24:51 发帖IP地址来自
谢邀。

如果能够自己弄懂,那说明学习力能力强,独立解决问题也不错,自己的映像也更深,这是好事,没什么不合适的。

不过,不是所有问题都是自己解决更快吧,我倒是觉得找老师更快,所以,遇到问题先尝试自己解决,花了一些时间搞不定了就去问老师,节约时间。
5#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7 11:24:52 发帖IP地址来自
谢邀!你所说的看懂还不够,你还要思考,为什么自己没有想出来,是卡在哪里?是哪个概念、定理不清楚?逻辑不清楚?很多同学遇到错题,就扫一遍答案,看懂了,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里定义一下错题:
1. 做错的题(包括3中:粗心,概念不清,以及逻辑问题,这三者一定要严格区分开来)
2. 不会做的题
3. 做得慢,没有在规定时间做完的题
都是你的错题。
这样的学习,恕我直言,你是在浪费题目和时间!这样日积月累,你表面上很努力,不过只是在重复做无用功罢了。
记住:错误是一个人最大的学习之源!
我的一生最重要的原则,方法都是从错误(自己的+别人的)中学来的。正如孟子所言,闻过而喜。(我现在还没有达到他的程度,出现问题我往往还是比较不爽的,达不到“喜”的程度)
那么如何从错误中学习呢?我总结了以下反馈环

遇到错误,首先的就是要找原因。
例如,我的答案错了,是为什么?粗心,概念不清,还是逻辑不清?
例如有的同学在变换:
直接写:

这不是粗心,而是逻辑不清。你没有意识到你的变换不是充要变换,因为你舍去了一个限制条件(
),因此会出现增根。
扩而广之,你要知道,天下间所有的题目只有两类,判断题(包括证明题)和求解题。而求解题是求满足某个条件的某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必须是这个条件的充要变化才无增根,无失根,是完美的解。如果你转化为其必要条件,例如上面的变化,那就记得要检验。
这样,你对这个错误才真正学到东西了!
那么做不出来,做得慢呢?记住,看懂答案为什么是对的远远不够,关键是你要弄清楚下一次你要如何想,才能把这道题又快又对地做出来 – 即解题思维是什么
这个思维就是我提到的数学哲学和数学三招。 有的同学学了,还是解不出题目,你就要思考,是不是我对数学三招的理解不够?首先我能用自己的话把数学三招说出来吗?我有什么技巧没有掌握?
我用下面的例子具体来说明吧:

很多同学做不出这道题。注意,做不出来也是错题!
然后他们去看答案,答案看懂了,就没有然后了。这对你解题有意义吗?一点意义也没有。
关键是未来如何思考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思路在哪里。
这题背后的思路就是我们的第二招,特殊化。
原则证伪比证明容易得多(因为只需要找到一个反例即可),因此对于选择题,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用特殊的例子证伪三个选项,虽然我们没有证明最后的选项是正确的,但只要这道题不是错题,我们就可以选择了。这是特殊化的一个运用。
对于这题来说,我希望找到符合前面绝对值不等式的
但和后面
矛盾的特殊值,怎么办?
首先,要和后面矛盾,一个临界值就是10,因为若
中其中有一个是10,后面的不等式就错了。这个就是我们的入手点。(技巧特殊化的时候优先从极端,特殊的开始
对于A,代入
,发现
和其是对称的,因此我们也取
这又是一个技巧,对称时候我们往往可以从相等的数开始,因为极端,特殊),然后取
就成功找到反例了。
对于B,代入
,为了使得绝对值中很小,取
即可,又找到反例了
对于C,取
即可推翻
因此答案是D,我们无需在D上面浪费哪怕一秒钟。


从这道题你就学会了特殊化思维中的很多技巧。这样,每一题对你来说都有所得,然后你再在下一题中检验你的所得,很快,你的水平不就直线上升了?
关于错误,我还有很多推论,例如:领导力中的:一个不允许员工犯错的领导不是好领导,一个不允许孩子犯错的家长不是好家长
创业中:很多时候,犯错在所难免,我们要加速犯错的过程,犯小错,学大道理
这些不是这篇文章的内容,有机会再写一个文章细说。
另外,推荐大家我的两篇关于如何学习数学的文章:
Zeyu(李泽宇):为什么我的数学成绩无法提高Zeyu(李泽宇):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我的经历与启示
6#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7 11:24:53 发帖IP地址来自
现在大部分资料书答案都给的特别详细,很多时候遇到想不出来的题目不去问老师,而是看答案解析弄懂了再试着做一遍,感觉和去问老师的结果都是弄懂了这道题,不知道有什么区别。因为自己翻解析比较方便节省时间,但是不知道长期这样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或者副作用,求指教。
首先感谢题主给我自我梳理知识的机会,(根据马哲矛盾论)简单的说一下自己的想法:
可以说“看解析”和“问老师”属于一对矛盾的关系,既然属于矛盾关系,根据矛盾运动可以推动事物的发展的原理来看,我们正确分析、掌握了这对矛盾之间的关系,然后就可以通过其的运动来推动我们对于知识掌握的程度的加深。
请允许我来分析一下这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从统一的角度来看:
看解析 和  问老师都会:明确知识点、明确解法、收获答案。
从辩证的角度来看:
  • 看解析:
1.知识点和解析都会明确的呈现出来;
2.表达方式标准化流程;
3.节省时间(如题主所说);
  • 问老师:
1.知识点和解析需要你注意记忆和总结才能加深你对这道题、知识点的理解;
2.表达方式随老师、科目的不同流程可能会有差异;
3.比较耗费时间;
第1、2、3点是造成题主倾向看解析而不去问老师的原因。
4。在解析看不懂的时候,老师可以帮助你分析这道题的难点在哪,你为什么会看不懂。
5.老师可以纠正你展现出来的不正确的解题思路,并根据经验分析你为什么会有这种不正确的解题思路,如何避免这种思路再次产生;
6.老师可以根据经验给你提出此知识点常见的考察类型、通常会与哪些知识点结合考察;
7.老师可以根据经验指出在你们统一使用的教辅资料里还有哪些相关类似的题目可以供你练习,加深对此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所以呢,看解析和问老师 这两者其实是辩证统一的,我们可以利用其中有利的部分,规避其中无利部分来实现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同时也要根据这对矛盾的各自的特点采取措施来实现这对矛盾的辩证统一:
1.在做完题之后,首先自己分析知识点和题目的类型、解题方法(发挥主观能动性)。
2.如果实在不会——看解析,对比其中自己没有想到的,再结合第一点对其进行总结。
3.如果如果此题是一个看解析也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去问老师这道题理解的难点在哪里。
4. 第2点总结的内容和第3点都是可以展示给老师的,拜托老师帮你分析你的想法是否正确。
5.解决完问题之后,还可以拜托老师为你划去一些相似的知识点供你练习(自己要先找相似的,然后拜托老师判断是否适合你做。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千万别过度榨取老师老师剩余价值2333)。
总结,如果用比喻的方法来说明 答案 和 老师 之间的关系的话,我认为答案是一潭潭清泉,老师是负责在这清泉之间打通水道的人,而你,是为老师提供一个最佳打通水道环境(给老师一个挖掘机,老师开着挖掘机效率翻倍2333)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36515
帖子:2730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