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主毕业于麦考瑞大学国际传播专业~ Macquarie University ( MQ ) 不是澳洲八大,但有不少人对她情有独钟,我是其中一个。老实说这种感受也是在离开之后才越来越明显的。MQ 建于 1964 年,以拥有“ The Father of Australia ”之称的 Lachlan Macquarie 总督命名。其高质量的教学和科研水准受到了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八个项目的 5 星认证。
![]()
MQ 校园坐落于澳洲新南威尔士州 North Ryde 的麦考瑞高新科技园区, 该园区是澳大利亚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中心,距悉尼市中心仅 15 公里。做火车,20 分钟到 city 。对,就是火车。在悉尼,这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不管在路上跑的,在地底下跑的,都叫 Train . 好处显而易见,有宁静得像世外桃园一样的校园方便学习,同时市中心发生点什么好玩的事儿也能非常迅速赶到,真是不会错过任何一件重要事情的绝佳 location 。
即使在学校里面也不用担心生活过于枯燥,因为隔条马路就是 MQ Shopping Center,买买买的选择很多,值得拥有。 学校周围还有公园,博物馆,体育场,附属医院等等,环境很幽静,如果想要遛狗跑步也是绝佳地方(半夜还是算了)。North Ryde 在悉尼的治安算是相当好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是比较高的,算是个小富人区。
![]()
(学校图书馆,图片来自官网)
![]()
(校园一角,图片来自官网)
MQ 的优势在于她的商科(翻译专业也很好)。当时传闻商学院的 Fail 率是全校最高,有些课程可以到 50%。每年的学校 Career Fair , 一溜水的四大,咨询,银行等金融公司都会选择来到 MQ 招收新人,MQ 是他们的绝对 target school (不过,有些公司要求也不低,对于雅思口语 8,写作 8 这种连 local 都不一定能考到的分数来要求国际学生,不知意义在哪里; 否则上来就是,有没有绿卡?)最出名的还是会计专业,读出来方便考 CPA 。投入的精力还是很大的,经常学到半夜,但是就业形势好,也是移民专业。
翻译专业课程是得到澳洲官方翻译机构 NAATI 认证的,最大好处就是通过课程就可以拿到 NAATI 翻译证,是一个从业的必要证书, 授课的老师也是全澳 Top 的。但是如果学校考试没过,就既没有 Degree ,也没有证书。学习的强度还是很大的,曾有人在最后备考阶段,连寝室窗帘都贴满了密密麻麻的单词,便于抬头就可以复习(这种事情对于考前两周,医学基本单词还没有背完的我来说,是不能想象的,哈哈)。
我在MQ学什么
【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项目介绍】
M.A.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这个项目是专门放在传媒学校下面的( Media, Creative Arts and Communication )。
![]()
M.A. Program 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一个理论和实践并重的项目。很多 Communication 的项目在美国和英国都是纯理论地研究和学习,但类似这样的项目在澳洲怎样都会变的稍微和 industry 结合一些。可能澳洲历来的移民政策,导致很多硕士学位授课内容都会在传统学科基础上,有某种程度的 localization,跟当下社会上稀缺专业和技能结合的比较紧密,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传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工业界的最新情况。毕业后,也能够更好适应市场的某些需求。这点从项目要求的不同背景对应的不同时长也可以看出来:
![]()
麦考瑞的传媒项目虽然没有她的商科和翻译出名,但是整体的教学质量也是很高的。首先师资上,当时给我们授课的教授有原澳洲驻东亚大使,当地报业集团的资深高管和从业人员,印度当地首屈一指的女性导演等等。老师授课时以他们各自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背景给我们展示了这个学科在澳洲的方方面面。其次教学使用的多媒体实验室中也可以接触到很多先进的媒体设备,器材,软件等。第一次扛着三脚架和摄像机去拍片子的时候,自我感觉相当良好~
【课程设置】
M.A.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在过去的几年中,课程设置已经有了变化。整体课程安排更加地接近实际操作。但是尽管如此,核心的课程还是集中在 communication 的理论部分, 而且还加了一门研究亚太区的理论课程。澳洲是一直很重视自己跟邻居国家间的关系,在定义自己为西方国家的同时,也非常注重跟亚洲国家的关系(地理因素)。所以上课讨论的话题比较多也集中在这些区域,然后欧美的同学就觉得,你们在讲神马,放心,反过来我们也是同感。
在理论课程之外,还有很多 hard skills 的课程,比如 writing, audio production, film 之类的。这些课程非常有趣,尤其适合想要了解这个领域,但是背景不深的同学学习。上 writing 的时候,会以传媒写作为主,结合其他的方向,比如科幻小说,来训练学生的能力。结课的大作业也是为杂志完成一个 feature 的写作。不过课上还是要挺住小心脏,对于欧美,澳洲本土和东南亚国家的同学来说,我们中国学生和日本学生真的不太占优势,哈哈,每次作业老师批改完,都是满篇的修改痕迹,就差唱首满江红。
Audio 和 Film 也同理,会要求自己写 script , 然后找演员,拍摄,最后剪辑,做效果成片。对各个方面都是一个考验。基于此, 建议每学期 2-3 门理论课搭配 1-2 门偏实践的课程。这样才不会在 deadline 的时候,有要爆炸的感觉, 写 paper 真的需要读很多书才有灵感的啊。
![]()
(项目课程列表,摘自官网)
同学是谁?毕业去向?
当时班级的同学以应届生为主,同时也有少量短期从业经验的人士,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东南亚各国和东亚国家,大家可以交流很多你们国家不接受但是我们国家觉得没毛病的事。(提到当年北京为了举办奥运,在几个月内新建了多少个机场的 terminals 和 MQ 门口那个 2 站路的火车轨道,修了 10 年的情况时,他们觉得我们疯了,我们觉得他们不可思议。)毕业后,可以选择在当地就业,中国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努力进入像是澳洲当地的以华人为主要收视群体的媒体,比如凤凰卫视, SBS 电台等;也有进入相关的教育机构;还有就是选择继续进修(如果拿到 PhD 的全奖,生活还是很滋润的)和修完回国的。
澳洲留学
澳大利亚算是一个留学的热门和主流国家。虽然由于文化,历史等原因,她大体上还是属于英联邦的设置,例如,英国女王生日在澳大利亚也是作为 public holiday 的。 但是澳洲本身是一个倡导多元文化和背景的移民国家。澳洲人有着自己的豪迈和平易近人的特质。这点比较英国来说,如果想要通过留学的方式在当地留下来,还是相对很容易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去读澳洲的移民专业,比如会计和工程类的学科。出来就业也比其他专业方便,还有移民加分。
澳洲开设硕士学位的学校从数量上没有美国和英国那么多大体在 40 所上下(中国教育部承认)。这些学校的等级通常分为八大( Group of Eight ),有传统优势专业的学校(比如商科的 MQ),和其它。澳洲八大是由其历史最悠久闻名的八所大学在 1999 年共同成立,被称为澳洲的常春藤盟校。其 8 所大学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的世界院校排名中均列前 100 位 。除此之外,澳洲还有星级大学的划分标准,一星到五星依次从低到高。
澳洲位于南半球,所以气候与中国是相反的,刚开始去还挺有趣的(每次来回国内和澳洲都会体验在机场洗手间一群人忙着换反季节衣物的场景)。而且澳洲几乎所有的专业一年都有春秋两个开学季节。这点对于国内比如没有跟本科学习时间无缝衔接的学生来说,还是一个优势。既不会耽误太久时间入学(因为一年两次),同时可选择的项目在每个入学季也一样多(美国和英国很多项目只开设一年秋季入学)。每年 2,3 月为秋季入学( Autumn ); 7, 8 月为春季入学( Spring )。
从申请资料准备上来说,也没不像美国和英国那么严格。比较看重的是语言成绩, 文书方面不少专业也不需要写 PS 或者 SOP 。语言考试以雅思为主,托福基本也接受。几乎所有硕士项目都提供 conditional offer , 就是语言学习+学位课程的录取。先去澳洲读语言直升班,通过内部测试就可以入读澳洲硕士课程的选择。通常内部测试要比雅思和托福官方考试难度简单些。如果想尽快去感受澳洲文化,还是不错的。但是语言课的费用,通常不低,一年学费大约在 15,000~20,000 澳币之间。 一般不是特别强调文字功底的专业,雅思总分在 6.5 ,单项不低于 6 都可以接受,所以比较经济的办法还是在国内先把语言关过了。
适合人群
从整体的申请难度上没有美国,英国,加拿大那么高的入门要求。教育对于澳洲而言是与矿产,旅游并列的国家收入来源巨头。这也不难理解国际学生的学费会比当地学生贵很多。但是澳洲的学校录取有点宽进严出的感觉,所以总结起来,适合选择澳洲的人群为:
1. 想学某一个专业,但是无论是本科学期期间还是工作期间都没有任何相关的经历;
2. 计划申请技术移民,对移民专业能学习下来,不反感;
3. 我就是爱澳洲,这也没办法~
生活相关
因为 MQ 离悉尼很近,悉尼是澳洲最著名的城市。所以任何新鲜的,最新发生的事情都可以在这里接触到。记得刚到了不久就跟小伙伴一起去看当地的 Mardi Gras,各种妖艳的装扮游行让在国内只知道“认真学习”的我们大开眼界;还有当年的 6000 多中国留学生大游行,哈哈。
CITY,DOWNTOWN 在悉尼很重要。区域不大,甚至不能跟国内一些三线城市比较。但是这里有著名的悉尼歌剧院,情人港,岩石区,fish market,都是澳洲独有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The Queen Victoria Building(QVB)。 QVB 从外观上看,是一个是很有特色的一个建筑体,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购物中心。由英国名设计师 George McRae 设计,建成于 1898 年,建筑原本的用途是作为市场及办公室,为罗马风格结构,顶端中央耸立着精致的玻璃圆顶,建筑侧面则是华丽的彩色玻璃窗,细密的木头镶板,建筑内还收藏了众多的皇家画作。无论是内部还是外观,绝对浓厚的欧式风格。
![]()
( QVB , 照斜了)
![]()
![]()
(以上照片来自网络)
里面的小玩意很多,都很有当地特色,也有很多大牌的店,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尤其推荐。
旅游国家怎么会没有好选的,除了著名的黄金海岸,大堡礁,悉尼歌剧院,很多临海的小镇也是不错的选择。学期旅游的时候,几个同学选择去一个海湾边上的小镇(距离悉尼飞行时间 2 小时),走在路上,发现我们是当地唯一的外国人,然后所有居民都很热情地过来跟我们打招呼,问我们从哪里来,景色也是漂亮的没的说,体验相当棒~
![]()
(Byron Bay)
关于打工。拿澳洲学生签的 Full time student , 每周有 20 小时的合法打工时间。大部分中国学生都是在亚洲人的店打工,时薪那时高的有 15 刀/小时的。这个大家如果跟学习安排好,那么是可以 cover 自己的部分生活费的。我当时寒假打 2 份工,每周工作 3 天,结束时候算下来还小存了一笔。如果你再辛苦一些,全部 cover 也是可以的,不过,基本就别学习了吧。
澳洲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这里倡导的是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你可以在这里认识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听他们分享当地的事情,吃到各地的美食。澳洲有自己的历史和民族遗留问题,同时你也能够感受到他们很诚意地在处理这些问题。
除开学习,澳洲生活是非常方便的,几乎每个州的各个大区都有亚洲超市,里面可以买到国内的很多东西,各种酱料和食品,所以妈妈们也不用担心到当地吃的方面有任何的不适应(前提是你会做饭,吃得下自己做的,还吃不腻)。而且澳洲的海关非常严格,基于对澳洲本地生态物种的严格保护,不建议大家来澳洲时带国内的零食,尤其是家里自制的东西,基本都是要被扣下的。反正我每次到澳洲都是两手空空去,箱子满满回。
澳大利亚是一个旅游尤其推荐,求学也很有价值的选择。记得曾有老师说调侃,什么专业只要沾上了 international 那么一定就是很空很虚。其实经历过后,我个人觉得这个应该是当回顾自己的选择时候,这段经历到底有没带给我们相关的成长和收获。这个还是如人饮水的感觉吧~
查看更多名校申请经验分享可以参观我们的专栏:国外名校申请经验留学申请/语言考培/GRE/GMAT等相关问题需要咨询请添加微信 palmdrivezhihu 详细咨询。 更多精彩内容请戳:雅思托福学习经验-名校就读体验-留学各专业项目解析
国外见闻 & 国外生活感受-留学申请经验分享-留学申请文书合集
学习/效率/工具-GRE/GMAT学习经验-留学申请简历合集-留学申请推荐信合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