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时只有一个麦克风,音乐应该大多是单声道的,那为什么我们下载的音乐普遍是双声道呢?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1024   2021-5-17 11:24   12208   5
题主在一些唱歌的视频中看到,那些专业的歌手们唱歌时录音都只用了一个话筒,那么得到的声音应该是单声道的,那么我们下载到的歌曲的双声道音乐是如何处理得到的呢?
乐器的声音也是如此。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7 11:24:28 发帖IP地址来自
2015-7-27更新:
头一次上日报,感谢同时,上日报后那边也有不少评论,有两个特意说下,一个是嫌啰嗦,这个其实我想说主要是反驳其他几个答案所致,日报那边只有我一个回答,没有了反对对象的上下文参照,所以反驳那一长段显得有些奇怪;另外一个,主要是很多人把“多轨录音”,混淆为”立体声录音“或者”多声道录音“。比如觉得架两只话筒的是立体声录音,架6只话筒的是5.1声道录音等等,”多轨录音“严格上说,还都是单声道录音范畴,和歌手嘴边放一只话筒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多放一些不同类型的话筒,对着不同那个方位,可以采集到的音色特征不相同,这是单声道录音的一种多轨应用,这方面我在正文最后,另辟段落解释,正文被我标出来,力求最短篇幅。
有兴趣继续看这方面解释的,看完正文继续往下看就是

-----------------------------原文分割线------------------------------------

各位都没说到点子上(还有两位说得很不对,最后解释不对在哪)。题主的问题其实是在逻辑上需要解释,而不是专业用设备概念去跟题主解释。

【下面段讲解自然界的单声道向立体声的转变过程】

其实我反问题主一个问题,如果你在现场听一个音乐会,那我们也可以认为每一个歌手、乐手他都是“单声道”的,但是你听到的结果呢?显然是立体声的,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有几点:
1、每个歌手、乐手,他所处位置不同,那么你两耳所听到他发出声音的音量和时间就会不同,这导致你两耳对这个“单声道”音源,产生了立体声的听觉(两耳不同)。比如完全在你最最左边的一位乐手,你左耳几乎是冲着他右耳几乎是背对他,那么你听到他的声音时,就明显知道——他在我左边,那么为什么会知道呢?是因为你左耳采集到他的声音特别大并且频率饱满,右耳采集到的她的声音特别小并且很闷(让你意识到他没冲着你这个耳朵),你的两耳采集到了一个立体的声音来判断这个乐手发出的声音位置(虽然这声音发出时是单一)。

2、房间空间大小,比如你在一个山洞里,里面传来一个声音,轰隆隆的,你除了偶尔能挺清楚声音内容外,听到了大量的轰隆隆,那么你即使没有睁开眼睛,你的耳朵也告诉你,嗯,这是在一个山洞里。那么一个简单的单声道音源,通过山洞的处理,变成了立体声的效果,你耳朵通过这种立体声的呈现,判断出你所处空间大概是什么样子,是个大广场、郊外、室内、音乐大厅还是山洞,一个单一的声源通过环境的转换到你耳朵里变成了某种立体声。

-----------------------------------------------------

【下面段讲解音乐制作是怎么根据自然界规律,制定出采集单声道,模拟自然界位置和空间转换方式制作立体声的】

最后回答题主问题,音乐制作人收集歌手、乐手的声音,一般收单声道即可,也有多只话筒收音(对着一个人或者一个乐器)一般不是为了收立体声也不是为了收5.1声道或7.1声道,而是为了收集不同的音色进行叠加,本质上仍然是单声道录音,只不过变成了多次多轨单声道录音。总之,如果是单一一个人或者一个乐器,我们一般录音是只录单声道,录进来后,录音师将他给你听的时候,就要基本考虑两个问题:

1、这个歌手(乐手),相对你这位听众,他应该站在哪,站左边点,还是站右边点,于是录音师通过软件,把这个声音左右声道各放一份,左声道加强,右声道减弱,那么你听着他就往左去了,反过来你听着他就往右去了,如果左右声道一样,那你听着他就在中间。这叫做摆位,他主要是模拟现实中单一声音因为与听者相对位置不同而形成了双耳立体声的过程

2、录音考虑应该最适合在什么地方唱给你听(演奏给你听),是在一个小房间里?一个大厅里?一个山洞里?一个大旷野上?他考虑这声音最佳的传达环境是什么,然后再根据这个环境,制造一个混响效果,这混响效果就如同山洞里的轰隆隆一样,简单说,就是声波在墙壁上不停的反射传递到你耳朵里的感觉,耳朵通过这种反射的频率高低、频率速度、叠加的层次等,自然让你感觉身处在房间里、音乐大厅、山洞或者旷野中,混响,是录音师把单声道专为立体声的另外一个主要工具,他主要也是为了模拟现实中你听到的单一声音通过环境折射变成复杂立体声的过程

--------------------------------------

总结:现实生活中,单声道的音源(歌手、乐手),因为跟听的人的位置不同、所处空间不同,传到听着耳朵里时变成了不同的立体声效果,这是现实世界中对单声道向立体声的大自然的转换。录音过程中,录制了单声道声音,录音师后期也是利用Pan左右声道填充音量不同和Reverb混响效果的各种参数不同,来模拟位置和空间的区别,从而让录制的单声道音频文件到了听众耳朵中呈现了立体声的效果。


--------------------------正文到这里也就算告一段落了-----------------------


【下面段讲其他几个回答的错误】(在我写这篇回答时,其他六七个回答只有一个说调Pan的一句话的那个还准确,其他的全都是错的,而且具备明显误导,所以才让我一下子收不住写了这么多,写完后我看到又增加了一个新回答,就还在基本正确的路线上,但本题目前下面10个左右答案,大多是不正确的,这个需要警惕)

一个是说H4N举例(H4N是zoom立体声录音机,经常用来收集影视同期声),据此说录音话筒看着是一个,其实是立体声。这个说法有两个错误,第一个错误是H4N是特例,录音话筒基本还都是单声道的并不是立体声,立体声的话筒都是特殊用途话筒。第二个错误在于,H4N并非针对一个具体对象的录音设备(比如针对某个人,某个乐器,当然你要对着一个人的嘴录音也没问题,但他的立体声就毫无意义了,这时候他就只相当于一个单声道话筒),H4N是针对整个场景的录音设备,他起的并非是仅仅录音话筒作用,他还起到了人耳模拟作用,等于他把人两个耳朵听到的效果如实记录下来了,那么后期你基本不需要摆位、制作混响(或者略增强下混响),立体声话筒针对的是现场整体的还原,他能把所有音源+相对位置+声场环境+他送到你耳朵的过程一起录下来,大家说那我录音就用这种话筒就好了嘛,实际上简单的要求不高的电影同期、舞台剧、现场演出用这种话筒很多的,但是这种的缺点也很明显,他录进来就是混在一起的,对于单一声源的录制效果就差很多很多,跟一人面前摆一只话筒所能采集到的音质,那在我们专业工作者这边说,差100倍都不止。这里举个栗子,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这类节目,三种录音方法:【第一种】用立体声话筒跟着摄像机录(或者摄像机内置立体声话筒),所录即所得,优点是场景效果真实,缺点:人离远了说话就听不清了,各种想突出的细节声音都不够,不想突出的环境声都太大。【第二种】每个嘉宾带一个无线小麦克,不需要离嘴非常近,领口足够,人声80%环境20%,后期调下音量就用(花样姐姐),优点,大家说话都很清楚,缺点,场景混乱,室内室外一个样,左边右边一个样,听着死板,【第三种】湖南卫视做法,仍然是一人一个微型麦克,但是后期根据每个声源在镜头里的位置和场景,重调每个话筒录音的声相和混响最后再加入整体背景环境声,这样每个话筒都被通过后期技术手段还原到了画面上的相应位置上并且可以根据剧情需要保持位置准确的同时突出某个话筒的声音,这才真的专业。

另外一个回答说,有很多乐器人声前面放多只话筒,是用来录立体声的,这个说法基本也是错误的,乐器或者人声,只要是单一声源(一个乐器,或者一个人),那么放多只话筒的目的,是为了采集不同角度、不同话筒出来的不同录音音色,而不是为了录立体声,也不是录5.1声道,也不是录7.1声道。在音乐制作中,有一个叫做“多轨”的概念,这些轨道本身前期是不具备任何空间位置概念的,每一个轨道都是单纯的单声道,靠录音师后期给他进行定位。这些多轨的录音,比如一次有5只话筒对着一台大钢琴,那么这5只话筒算什么?这5只话筒都是单声道录音,他算你同时进行了5次单声道录音,叫做5轨录音,为什么要一次录5个单声道,原因很简单,录音师觉得只用一只话筒对一个位置,录出来的音色不满意,多用几只话筒,多对几个位置,录出来的音色他要么可以挑选下哪个位置最好,要么可以混合下,取长补短,要么可以在左右分割时两边使用相对有差异的音色给另个耳朵等等。多轨单声道录音的目的在于”获得多样性的音色",所以他不能叫立体声录音也不能叫4声道、5声道、6声道、7声道……录音,一旦你用到”立体声“或者”声道“概念,就意味着你这么多话筒彼此的配合不光是为了音色更是为了相互定位,现实中当然存在立体声话筒也存在多声道录音的,但如果你们拿一只吉他对着多只话筒,一个钢琴对着多只话筒,一个吉他音箱对着多只话筒,一个爵士鼓对着多只话筒来声称这不是单声道录音,对不起,是你错而不是我错


-----------------------------------7月24日分割线----------------------------------
常见误区:
1、录音当然是立体声的好,自然界声音都是立体的,你只用单声道录,自然不够档次,单声道是录音师被迫受制于设备、条件的妥协。

这个观点在一般人心中可能真的比较顽固哦,因为大多数人的观点是这样的——自然界的声音是立体的,所以录音自然应该是立体的”


这个观点错误在哪呢?自然界的声音是立体的没错,但那时相对整个环境来说,对于单一对象来说,没有立体一说的,一个人,一张嘴,一个乐器一个发声点(吉他最初发声点是你弹的那个点,钢琴同理,他的最初发声点是敲击琴弦的那个点)我们面对的乐器和人声,绝大多数都是可以视为点音源的,点音源本身就是单一的,录音何必要录立体声?除非你想同时录下这个房间的空间感,贴着点音源的录音都是单声道,不管你架设多少只话筒对着他,那怕你试用了立体声话筒,只要你是紧对着点音源,那你就是录立体声话筒录了个单声道音乐(左右声道一模一样,立体声何用?)


2、剩下一个误区,就是因为要抬杠,很多人在找“立体声乐器”,来证明不是所有乐器都能单声道录音的,有人举出了电子琴(合成器)这个例子。


是不是惊世大发现!!第一个针对左右耳分别匹配不同音色的乐器出现啦!!!





这玩意跟本题讨论的有毛关系啊,电子琴(合成器)的声音本身就是人工后期合成的,这个立体声算是最终混音结果的输出。跟前期录音有半毛钱关系啊。你见过谁用两只话筒对着电子琴两个喇叭录音?直接两根线进电脑内录了好不好。


我为这题再做最后一次说明:

【什么是单声道录音?】
各种只使用一只话筒的录音,都是单声道的,而单声道录音分两种,紧贴发声源的,这是干净的单声道录音,后期人工制作空间感和摆位。另外一种是置于发声源一定距离外的(典型就是在观众听众位置录音),这种是空间录音,可以录出空间感(谁说一只话筒录不出空间),后期一般在空间上就操作少一些,摆位可以摆摆。

【什么是立体声录音?】
标准的交叉话筒,基本都是立体声录音,模拟双耳听到


立体声录音,一般是利用两个交叉话筒对于位置判断的准确性,来拾取:1、整体空间声音;2、一群人、一排乐队、或者一个组合乐器(典型是鼓)的录音,因为这样可以保持这一排人他们的相互位置一次录制准确,或者一个乐团他们的所有位置一次录制准确。这样的录音一般都是距离发声源有一定距离,最典型的就是在听众的位置进行录音,所谓主观录音。题主所说得歌手录音棚录歌,不可能是这种立体声录音。

【什么是多轨单声道录音?】
一把吉他放好几只话筒(对音孔、对琴桥),一个钢琴放好多话筒(对低音区、高音区、对共振箱),一套鼓放好多话筒(分别对着不同的鼓盘、镲片),一个吉他音箱放好几只话筒甚至还要再录一轨DI通道(对音响不同单元,使用不同话筒,对着不同角度)。

这仍然是单声道录音,只是你爱折腾,多录几次,不管是多弹几次吉他,还是只弹一次我多放几只话筒,他都是单声道录音的本质。

在社区日报也好、这里也好,很多高呼这个人答错了的,无非是把这种【多轨单声道录音】,当成了【立体声录音】或者当成了【多声道录音】,他们反对把这样的录音归类到【单声道录音】里面去,认为都放那么多话筒了,还叫单声道,你是逗我玩呢。

多轨单声道是什么概念,比如我有5只话筒对着一架钢琴,这5只话筒分别录制了各自特色的一段钢琴的声音(单声道),这5轨声音之间只有音色的差异没有空间位置的相互关系,这5轨之间有这些关系,轨道1清脆些,轨道2闷一些,轨道3整体感强,轨道4高音键穿透好……这是这5轨之间的关系。

而真正的5声道录音是什么状态——话筒1请收取东北方向的声音,话筒2请收取西北方向的声音,话筒3收取西南方向,话筒4收取东南方向,话筒5用来收取正前方声音,这样的录音才能叫做5声道录音,这样的录音仍然常见于对整个环境无数个发声源同时进行录音的过程,比如一个片场,我用5只话筒这样进行录音,收下360度全景声场并可以不需要后期就能锁定所有音源的位置和位移。一辆车从前方呼啸而过开往身后并饶了半个圈,如果靠后期处理车单声道的空间移动(车上绑麦克风录音),可能后期制作比较麻烦,如果我前期使用了5声道录音,那么后期我不用做任何空间调整,整个复杂的空间位移就会被5只符合5声道录音要求摆放的话筒一次性录音锁定下来。这种录音,就不能叫单声道录音了。


就像上面那支立体声录音话筒一样,立体声话筒录音录出来的两个声道,是严格的锁定在各自声相位置上不能动的,他们录音时互相的空间是锁定的,他可以把整个前方所有发声源的位置、相互位置、移动的过程全部一次性准确录下来而不需要后期人工制作,而所有说【多轨单声道录音】不是单声道的人,他们都没意识到,钢琴、吉他、爵士鼓这些话筒,他们收集的录音,所有通道之间并没有锁定的空间位置,没有互相锁定的空间位置(只有一个声音对象就不存在谁和谁之间位置要锁定也不存在移动因为即使该乐器有移动,你的话筒也是跟着他动你们相对位置是没有变化的),就不能成为”非单声道“,只有单声道的录音,才是不锁定位置,只采集声音,位置由后期混音师决定。

回答到此,为止,陷入此误区,或者不爱认真看我文章就张嘴反对以显示自己更专业的朋友,我也不再解释了。我看的出来,有些反对我的朋友是因为没看仔细我的文章,有些是以为我在说立体声录音无用,但我很心寒的是很多音乐从业人员,把多轨单声道录音混同为立体声录音或多声道录音,我这篇因此而起,也到此就收,如果还要我继续在这事上一个人一个人去说服,我也确实没有更多时间了。
3#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7 11:24:29 发帖IP地址来自
(一时手痒答问题,活儿多有空慢慢更...见谅)


影视录音从业者。

我的看法:
单声道/分轨录音,是因为条件有限/便于后期制作
立体声录音,是为了还原现场感,但在还声/播放过程中有很强局限性
立体声还音,是声音工作者为了更好地还原现场感/创造新的感官体验,而做出的技术努力


-----
插个小例子:有人可能会注意到,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的节目,是标注有“立体声”字样的。与立体声相对的,就是单声道了。但是那些有两个喇叭的电视机,或者插进耳机去两个耳朵都能听到电视声音,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因就是,单声道音频信号被分成两路放进了左右喇叭,谓之假立体声。

-----

很多人说了后期,那我从前期说起吧。

立体声话筒/立体声录音机/立体声录音阵列的区别?
立体声话筒:
Sennheiser MKH418s
Rode NT4

大家可以很明显看到,Rode这只立体声话筒也是由两个话筒头组成的。

带有立体声录音功能的录音机:
Zoom h4n/h5/h6
Sony PCM D50
很多人提到以上几款产品。答主看来,这些都是自带了XY式录音阵列的录音机
答主本人用过h4n,后来卖掉换了h6,原因就是:方便。随时随地掏出来就可以录立体声环境。

立体声录音阵列:
最基本的有大家提到的 AB式,XY式,MS式,都是两只话筒(MS可用3只)
进阶的还有诸如
Decca Tree


Jecklin Disk

但以上立体声录音组合,究其本质还是单声道话筒的组合。

说点儿后期。

之所以说立体声录音有局限性,主要在于角度的固定。一个单轨录音,取得的只是一个点信息,可以在后期各种调整。然而一个立体声录音所获得的,是一个相对固定位置的声音信息。这样后期的可操作性是微乎其微的。

在我接触过的电视/电影中,只会用立体声录制背景环境声。因为环境声非常复杂,发声体很多(城市里的汽车,乡野里的动物),直接录下来,在效率上和效果上都会比重新设计好很多。当然也会有单声道的环境声,但大多在对白剪辑中使用。
4#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7 11:24:30 发帖IP地址来自
1 肯定的是,大多歌曲歌手的录音确实是单只话筒收音。也就是说,如果你只想听一个人在你面前说话聊天,而你又不需要获取太多和他所处的空间相关的讯息,那么听单声道即可。而事实上,广大的标清电视节目的伴音就是这种效果。
2 请不要忽略了,大多数歌曲中,人声只是其中一部分,除此外还有大量的乐器声。它们的收音方式决不只一根麦那么简单。
3 对于人声而言,我们还会为它追加一些空间信息的塑造。比如为它加上混响。而这种混响小贵大多都是立体声的效果,因此叠加了混响等空间信息的人声需要用双声道立体声来呈现。
5#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7 11:24:31 发帖IP地址来自
非常感谢答主(王纯迅)回答的这么仔细,让我受益匪浅,由于在你的评论下回复不了这么多字数,所以在这里艾特一下你 @王纯迅,我不是来质疑和反驳的,我只是还有几个疑点,如果答主(王纯迅)有时间,还望赐教。我提问的标题,我自个儿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就是不知正确与否。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如果无心回答,可以忽略,毕竟很无聊。
[h1]一. 立体声是否需要相对定义?[/h1]我们在定义立体声之前,是否需要规定人得有两只健康的耳朵?如果一个人只有一只耳朵,那么TA聆听的声音还算是立体声吗?一只耳朵是不是类似于单声道的概念?
[h1]二. 所有的声源都是单声道?[/h1]我仔细看了两遍答主(王纯迅)的答案,我应该可以这么理解,所有声源的“本体”实质上都是单声道,因为它们都是点音源。只有当这些点声源身处于大自然当中,并被某位聆听者听过之后,才能被称之为立体声。换言之,所有发生于大自然的声音都是立体声。
[h1]三. 在音乐作品中,所有乐器实质上都是单声道?[/h1]假如作品A中的乐器有架子鼓,吉他,键盘,贝斯和人声。这些个乐器从物理角度逐个来论的话,其实都是单声道。但在作品A中,人声位于中央,响度最大,架子鼓和贝斯也位于中央,吉他位于左侧,键盘位于右侧。它们彼此间有了方位感,从而导致了作品A成为了立体声。假如说它们都处于中央,那作品A就是个单声道。PS:架子鼓实质上是多个乐器,不同的通鼓,能位于不同的方位。
[h1]四. 音乐制作中的录音阶段,任何轨道都应该被录成单声道?【此处的音乐指的是非影视类的普通常规音乐】[/h1]架子鼓在音乐制作中,一般都是分轨的,也就是说不同的鼓或者擦片,因为它们可能位于不同的方位。而不管你架设多少个麦克风来拾取鼓组的声音,实质上去细分的话,其每个轨道还是单声道。然而,话筒是存在立体声话筒的,用立体声话筒去录单个乐器是不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呢?立体声话筒应该是在拾取环境音或者说是多个声源才用到吧。PS:鼓组实质上也是多个声源,可否用立体声话筒去录?答案应该是可以的,但是效果怎么样就不得而知。
[h1]五. 多个话筒拾取同一个乐器,并不代表其是立体声录音?[/h1]话筒A与话筒B, 其使用材质和方位可能不同,在对同一个乐器进行录音时,可能会造成B的信号比A的信号晚到达10毫秒,这就出现了延迟,也有可能会造成B的响度比A的响度要小,这就出现了响度不一致。当我们录制完成后,假如其是两个音轨,在我们没有处理Pan之前合成播放(同时播放),他们其实还是单声道,并且会产生梳状滤波器效应(也就是相位问题中的异相,浑浊,脏),而在我们pan处理过后(A发送到极左,B发送到级右),其才变成了立体声,并且梳状滤波器效应消失了。所以王纯迅说,在录音阶段,不管你是多少个话筒在录,只要这个话筒本身不是立体声话筒,那么它录出来的东西应该都是单声道,不管其轨道是多少个。不知这样理解是否正确哟。
[h1]六. 立体声跟声道的个数是否无关?[/h1]双声道不一定是立体声,而立体声一定不是单声道。当两个声道的信号完全一样,是没有方位感的,所以其效果还是单声道。当对其中一个声道进行延时,并将其发送至左右声道,则可能会产生假立体声。
[h1]七. 综上所述,音乐制作在录音时,是否应该全部选择单声道轨道进行录音?[/h1]应该全是单声道,我现在还是很模糊,可能是脑子迷糊了把,因为以前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么多。
6#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7 11:24:32 发帖IP地址来自
可以做后期混音中改变各个点声源的pan值,产生方位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36515
帖子:2730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