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白话本国史》吕思勉。
严耕望说过:“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信哉斯言。而吕先生当为这四位中著史最系统的,他写过两部中国通史、四部断代史。
《国史大纲》钱穆
《中国史纲》张荫麟(只写到东汉光武帝)
许冠三说:“二十世纪中国新史学的开山大匠,是两个广东人,一为新会梁启超,一为东莞张荫麟”。
张荫麟的史学成就一直极受推崇,但他的全部著作,却只是这一本《中国史纲》。凭借这样一部当时的历史教材,而能被公认为史学大家,这本书就显得很特别了。张荫麟一直受到其师辈们如梁启超、陈寅恪、钱穆等的器重和期许,钱钟书称其“子学综以博,出入玄与史”,陈寅恪则赞“其人记诵博洽而思想有条理”。可惜37岁英年早逝,这本《中国史纲》也未能完成,仅仅出了“第一部”,时间上到东汉建立为止,后来的唐宋元明清诸代盛世都还没来得及触及。“使天假之年,纵其所至,则其融哲史两方面,而特辟一境地,恢前业而开方来,非荫麟其谁属乎”。嗟呼,叹呼。
上古:
《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春秋史》童书业,本书是顾颉刚三十年代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授春秋史嘱童书业代写的讲义基础上,由童书业重新修订于一九四六年交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的。
《秦汉史》吕思勉
《先秦史》吕思勉
《秦汉史》钱穆(到东汉光武帝)
中古: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隋唐史》岑仲勉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
《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 吕思勉
近古:
《宋辽金元史》吕思勉。(计划中要写的,因年老多病,仅存扎记,未能写出。嗟呼叹呼)
《明史讲义》孟森。“卅年披尽前朝史,天假成书意尚殷”。
《清代通史》萧一山。
《清史讲义》孟森。
《清史大纲》萧一山。
近代:
《中国近代史》徐中约 (1600~1998)
徐中约是美国历史教授,原书以英文写成,书名为The Rise Of Modem China,曾获美国共和奖.内容考究严谨,从康乾开始讲述到近代,每章后均附有长长一篇参考书目,记述观点出处.颇具研究价值. 内容起自明末,迄于二十一世纪初,缕述中国近四百年历史之演变。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一六○○年至一九二三年,包括清帝国从建立、兴盛以至灭亡;西方宗教、帝国主义及商业活动冲击中国;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及列强瓜分中国;维新变法、立宪运动、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下册则始自一九一一年而终于一九八年,包括中国共产党成立、国共分裂及内战、抗日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文化大革命、中英关系及四人帮事件;中国八十年代改革、四个现代化、香港回归及中国迈向二十一世纪等。本书由徐中约的英文著作翻译而成,香港中文大学出版。
《中国近百年政治史》李剑农 (1840~1926)
费正清评:“中国近代政治史最清晰的唯一全面的评述”。林伯格评:“李剑农的政治史对于中国问题专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书……该书在阐明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革命和立宪运动,以及类似问题方面,值得一读。”
《近代中国史纲》郭廷以 (1840~1949)
郭廷以曾任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长。
《中国近代史大纲》 蒋廷黻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马士 (1834-1911)
马士晚清时在中国海关担任官员30多年,曾任赫德的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