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和新加坡的南洋理工为什么排名比东京大学、京都大学高?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1024   2021-5-15 07:08   5645   5
看科研成果、历史等等分明是东京大学碾压这两所啊,就连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是东大多,为什么各种排名东大都比这两低?有个印象是京都大学2000年以来几乎每年都有自然科学方面的诺贝尔奖。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5 07:08:22 发帖IP地址来自
答案是因为国际化。先把清华北大、东大京大、新二港大这些亚洲顶尖大学数据做一个对比。
首先是总排名,新加坡二校包揽亚洲前二,世界第十一、十二,已经逼近世界前十的门槛了。清华、东大、港大、北大、京大紧随其后。

QS的排名指标为:
学术同行评议(40%)
全球雇主评价(10%)
教师人均论文引用次数(20%)
师生比例(20%)
国际学生比例(5%)
国际教师比例(5%)
然后再看各校的分项得分:


为了方便,取前7名做个简单表格

可以看到,新加坡、中国香港的学校在国际教师、国际学生上比中国大陆、日本的学校占据了太大优势。如果我们把这两项各占5%的指标去掉,重新做一个亚洲内部的排名

会发现新加坡两所和香港大学的排名都有所下降,港大处于七校垫底。
新加坡只有500多万人口,香港是700多万人口。这样少的人口,能产生多少优秀的本土学者?显然是极其有限的,所以自然需要多引进国际教师了。
同样地,中国大陆有十多亿人,日本的人口也过亿,这些国家的顶尖大学,是国之重器,是培养本国顶尖人才的地方,国际留学生的比例越高,就意味着本土学生的比例越低,所以新加坡、香港这样的本土人口较少的国家/地区的学校,在国际师生比上相比中日具有无可比拟的天然优势。
PS:QS把去香港读书的内地学生全都算作国际学生,教师同理。
QS大学还有文、理、工、社、医五大领域的专项排名,大家可以看一下,最新的是2018年的





综上,可以看到,东京大学的目前表现仍好于新加坡二校,京都大学、清北与新二基本差不多,而好于香港大学。
3#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5 07:08:23 发帖IP地址来自
三大榜单一个个看,(usnews的世界排名资历较浅)

先看QS排名,(也就是把东京大学排名最低,新加坡国立港大排得最高的排名,同时也是很多企业比较看中的一个排名)。

东大和新国立和港大排名有差距最大原因就是国际化指数。
东大的international faculty & student 都是0分,
而新加坡国立和港大这两项都是(接近)满分。


一下就拉开了10%的分数。


ps.香港的学校在记录数量庞大的大陆学生都是算在international students里面的。
——————————
再来看另一个排名 times的
东大除了 international outlook (7.5%)以外,别的都和顶尖大学处在同一段位。


而东大的 international outlook 只有30分。
同样是国际化拖了后腿。
——————————
而只看各类学术奖项和论文的ARWU,
东大则排在了21位


——————————
综上,东京大学排名低,输在了国际化指数上。


而国际化指数低,则和很多方面有关。
日语不如英语热门,
日本作为非移民国家,相对香港新加坡比较封闭,
招收留学生的热情很低,招收留学生的制度不够友好(申请入学,g30的指数极少,绝大多数专业只招收个位数,许多专业留学生需要和日本人一起考研入学)
等等原因。


至于日本大学国际化低这事儿对日本来说是好是坏,则见仁见智。
至少单从世界大学排名上来看,国际化指数低副作用相当明显。
4#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5 07:08:24 发帖IP地址来自
本科清华,硕士就读东大,就这个问题很多人问过我。我答案都想好了,发现有前辈 @碧吉路克帕特里克 做过类似的回答,那我就简单做个补充吧。
前辈参考了QS的排名,这个我比较认同,相比于其他权威排名,QS更注重学术评价和教学质量。QS的评价标准如下,算法采取加权平均加和。

QS世界大学排名计算标准相比于其他几个因素,像大陆日本韩国德国法国等大学受限于是非英语教学体系,国际生比例和国际教职员的分值很低。如下图所示,我选了大陆香港新加坡日本韩国最顶级的几所学校作为比较。我心中永远的太阳系第一名校/极客圣地/格子衫学院/六边形战神学府,MIT,作为参照。

数据来自QS-2020。(南理:南洋理工大学;新国:新加坡国立大学;首大:首尔大学)我们可以看到有几个数值是非常辣眼睛的。比如清华的国际学生比是30.1北大的国际学生比是36.9东大的国际教职员比是11.1,国际学生比是26.2京大的国际教职员比是15.4,国际学生比是17.5首尔大学的国际教职员比是19.2,国际学生比是11.9。排名的话,新加坡两所并列11,清华15,隔壁学校和东大并列22,后面跟着港大(25),京大(33)和首尔大学(37)。
那么如果我们把国际教职员比国际学生比这两个忽略呢,这里我重新做了个计算,还是假设MIT得分为100,我们可以得到下图。

数据来自QS-2020(忽略国际教职员比国际学生比两个因素)非常有意思,大陆和日本韩国的学校排名都有提升,比如新的计算方式下,清华进步了4位,排12,亚洲第一。东大进步了7位,排在第15位。京大首尔大的提升都比较多,排在22和24位。还有一所我很喜欢的学校,东京工业大学,表格里没说,从58进步到了43位。
我把QS排名前五百的学校也做了个计算,并只排序这500所学校。发现如果去除国际化因素,进步最大的会是北科,从462进步到395(升67)。其次是厦大天大,分别从451进步到388(升63)和429进步到367(升62)。因留学生出了争议新闻的山大可以从468进步到410(升58)。真实数据可能略有出入。
当然这个排名当不得真,国际化程度一定程度也代表着学校的实力,这也是国内很多大学在不断扩招留学生的原因。在这方面,东大和京大得多向大陆学习啊,你看这几年发展多猛。


5#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5 07:08:25 发帖IP地址来自
反对 @Matthew 在评论中的误导性言论 ,人家关注读研,问你东工大怎么样,这位答主反手回一个top百分之30,提出质疑就扣杠精帽子关评论,这操作练的可真熟练。


第一,说东工大学校本身是TOP30%显然是荒谬的,日本国内第三或第四,qs五十左右,其他榜确实是100到300之间,这样的学校学过小学数学的人都不会说是top30%


本来问题到这里已经结束了,人家问你学校怎么样,你就老老实实说学校怎么样,你跟我扯申请难度,入学门槛,留学生三维,xdf留学大数据??


你可真是笑死我了,原来日本大学院(看你完全不懂的样子给你解释一下,大学大学院就是国内的研究生院)的入学门槛能拿去跟其他国家的院校的入学门槛比了?怕是对日本考学丝毫不了解,只会看看机构网站搬搬数据就在这里指点江山了?
一个忠告,当你和别人谈到日本院校,对方的反应中包含”申请”这个词的时候,他一定对日本留学一点都不了解,他说啥你都当放屁就行了。


日本学校不是申请入学的,包括Master,日本叫修士
日本学校入学的最主要方式是参加学校组织的一般入试,而不是递申请收offer。




你所说的留学生三维,背景,入学门槛这些东西所代表无非是入学难度,日本院校通过一般入试选拔学生,虽然有申请制的英语项目IGP,但是IGP并不是最普遍入学方式,且它所谓的申请也不是不用考试,基本都是远程视频面试,现场出题做题。
绝大多数留学生是通过和日本人一起参与考试,做日文试卷,考到比其他日本人还高的分数才能入学。这样的入学方式,难度是你说的top30%吗?
这样的入学方式确实不关心本科院校GPA,是否能够说明东工大比那些要求高GPA的院校简单?也许有资格参加考试的留学生的三维数据是top30%,但是不知道你xdf大数据里有没有提到考试的事情?










顺便提一句,外部英语成绩指的是托福。
申请制类似于基于本科成绩和成就的保研,日本则是要求留学生英语不差,学会足够读懂专业课本并能用来答题的日语,再加上数学和专业课的考研形式的考试,最后综合评价合格与否。完全不同的入学方式,比较入学学生的背景有什么意义?
更何况拿入学难度评价大学本身就是幼稚的行为,澳国立了解一下?


另外,人家问你东工大怎样,是问你学校好不好,你却回答毫无意义的,所谓留学大数据里的数据”学生背景top30%”,你自己觉得合理吗?




最后,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本身是你自己对院校不了解,是答错了,你反手一句”自己去看留学大数据”,对我来说,我自己参加考试时同考场的人的水平,考试的竞争率,学校教务科和官网的数据就是第一手可靠的数据了。
我问你数据在哪,对你的30%的数据有质疑,就成了杠精了?
6#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5 07:08:26 发帖IP地址来自
谢邀。
我也不理解为什么在US News global数学排名中,宾大比上海大学低,更是远低于北大复旦。想想当年能轻松直博全世界20名的学校非要费那么大精力去世界60多的学校读博,真是亏惨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36515
帖子:2730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