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购买商业保险抵减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优惠政策早在财税 2015 126号文件中就予以了明确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保监会关于实施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的通知2016年1月1日就选定了北京、上海、天津以及重庆四个地市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试点,应该说是个人所得税增加税前扣除项目的一种尝试。我想结合自己的管理经验,从3个方面对这次全国扩围的财税2017 39号文以及公告17号谈谈自己的想法。
第一,第三方数据外部交换的一次尝试。为什么这么说,这次个人所得税商业保险2400元扣除优惠里提到了一个重要名词“税优识别码”
“税优识别码”由商业健康保险信息平台按照“一人一单一码”的原则确定后下发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打印在保单上,是纳税人据以税前扣除的重要凭据。因此,纳税人在税前扣除商业健康保险支出时,均需提供“税优识别码”,个人购买商业健康保险未获得税优识别码的,其支出金额不得税前扣除。
为什么说这个码这么重要呢?因为外行看有这个码无非就是个税扣减应纳税所得额的先决条件,但实际上,识别码建立了保险公司将相应的第三方数据同步到中间库再由金税三期抓取分析的“互联网+税务”机制。目前金税三期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管理施行的是全员全额明细 申报,那么你填列的相应扣除项目,金税三期均会内部比对、分析、校验并进行疑点推送。
这个比对不仅是局限于个人商业保险,而且地税完全有资源利用自己的社保费数据中的五险一金与个人申报明细数据做比对,同时当政务资源融合后,包括住房公积金等等税前扣除项目均可以比对,实现税务大数据的运用。
目前一个城市的地税管理个税扣缴义务人动辄几万户企业,如果有个别企业或者个人购买了符合条件的商业险后进行扣除,木有大数据信息共享、分析的话,这项政策的落实到底是灰常难的。毕竟如果不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保费信息终止或者未续保,税务部门夹在中间完全就是信息不对称,无法获知已享受了该项税收优惠后是否保险信息继续续保以及等等特殊情况。
第二,保险和个税优惠的一次有效结合。可能有的人会有消极看法,说是税务帮着卖保险,嘿嘿。但是这次个人所得税对健康商业险的优惠,也是一次类似税邮双代一样,税务用“减税红包”实现共赢、不仅囊括了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个人,还包括个体工商户业主、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者、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和合伙企业个人合伙人等范围,税收政策上的普惠面已经很赞了,剩下就是卖保险自己的事儿了。
![]()
第三,新兴税收筹划个税模式。公告中提到了主要针对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购买形式有三种,自行购买、单位购买以及共同承担。三种购买方式虽然产生的个税扣款效应一般,但是比较适用于超高收入人群,例如张某适用10%税率的话,一年购买商业保险可以享受240元的个人所得税的优惠(200*10%*12=240),而要是适用45%最高档税率的话,一年就可以享受1080元(200*45%*12=1080)。我个人理解,虽然评论区里有人说这点优惠木有卵用,但是根据我的经营和理解,这个优惠还对个人所得税“1元晋档的问题”可以实现一个有效的调控,尤其是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在25%以上的人群在遇到个税1元晋档时候,通过保险购买调控,可以实现个人税收筹划的赢利。
![]()
张某月税前工资10000,个人缴付的符合个税扣除标准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合计3000。 2017年7月张某自己自行购买\单位购买\共同承担,符合文件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年保费为3600元,保期为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7月1日。
所以小张8月收入额为10000,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自行购买
应纳税所得额
10000-3500-3000-200(符合条件商业保险)=3300.按照速算扣除表,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105,8月张某应纳税额为3300*10%-105=225元。
单位购买
应纳税所得额
10300-3500-3000-200=3600.按照速算扣除表,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105,8月张某应纳税额为3600*10%-105=255元。
共同承担(假设比例50%)
应纳税所得额为10150-3500-3000-200=3450。按照速算扣除表,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105,8月小A应纳税额为3450*10%-105=240元
最后,补充一点,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单位统一购买商业保险或者同个人共同承担的部分,不能税前扣除,即使计入福利费、工资并为员工代扣代缴了个人所得税,也不能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当然,个人意愿还是希望所得税前允许扣除,毕竟税收优惠本身不仅针对个税,还是要全税种联动
想说说,这块儿到底推行的肿么样,公告里有一句
符合上述条件的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产品,保险公司应按《保险法》规定程序上报保监会审批
百度了下保监会搜索“个人税收优惠型”得到了82条行政许可的搜索结果,4个城市推行平均超过了近20家保险公司,至少应该说推行的面和广度已经不错。
( ⊙ o ⊙ )啊!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群在线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