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过夜是怎样的体验?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1024   2021-5-14 21:11   8480   5
安全吗?
会不会很不方便?
遇到过什么有趣的事吗?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1:11:44 发帖IP地址来自
一个人的话,内心戏会很足。夜色中的一点点风吹草动,你就能联想到野兽、女鬼、抢劫、凶杀、奸杀,碎尸......
这个周五,我就是这么过来的。前因是,我划船漂流,被困在红河的一处峡谷底,两侧是险峻峭壁,目测有800-1000米。只能选择在峡谷内,阴森幽暗的湿淋淋石滩上,露营过夜。

从户外安全角度,在这样湿淋淋的河滩上扎营是大忌,因为万一河水暴涨,人就有被洪水冲走的危险。
国内有不少户外遇难事件,都是因为驴友贪图河谷石滩平坦,将营地扎在上面,被突如其来的洪水冲走遇难。
但真正的户外探险,要完全规避这种风险太难。漆黑峡谷里,除了这个湿淋淋石滩,就是陡峭的峡谷山坡。我没有更多选择。
峡谷里的夜,比白天更加寒冷,风好像吃了摇头丸,剧烈地摇头晃脑,跟我的船杠上了。
为了让船更有底气与风抗衡,我把它拖到山坡上,捡了一堆石头放进去,防止它被风诱拐私奔。

然后利索地搭起帐篷,摸摸帐篷底部,凸凹不平,都是锋利石块,直接睡在上面的话,估计背部会比做了刮痧更可怕。
从防水袋掏出防潮垫,用嘴吹胀,拍拍鼓鼓囊囊的垫子,自言自语道:兄弟,今晚靠你了!
这个充满我口水的防潮垫,陪着我上过八千米雪山。它有7厘米厚,躺在上面,河床的潮气和寒气被隔绝开来。
它为了我,说是两肋插刀也不为过。如刀般锋利的石块靠它隔绝,零下几十度的雪山极寒,靠它保暖。我想搂紧它,但搂不住。
因为河床石滩不平坦,是斜的。防潮垫是尼龙面料,表面非常滑溜。估计是为了增加摩擦力,垫子上设计了条纹。但在这种破地方,这点摩擦力丝毫不管用。
我躺在上面,溜下来,被尖锐石块硌疼,又翻身滚上垫子。如此反复,像在烙煎饼。我的帐蓬底湿了,我的背滚下垫子时也弄湿了。
咒骂了一声这个潮湿河滩,我起身半蹲着,把防潮垫挪到帐篷最斜的那一边,用帐篷撑住身体。但帐篷被我这样一压,被扯变形了。如果真睡着了,我怕压塌帐篷。
因为石滩拉不了风绳,没被固定的帐篷毫不受力。胡乱套上羽绒服,钻出帐篷,盯着头灯光束下单薄的帐篷,思索解决办法。
蹲下身,捡起一块石头掂量了一下,虽然尖利,但块头太小。我挑选了四块长条状的石头,将帐篷四根风绳分别栓在上面。
稍微用手扯了一下栓住石头的风绳,一点紧绷感都没有,完全不受力,存粹是摆设,就像源头的滚水坝一样。
继续找石头,分别压在先前四块石头上,堆了四个玛尼堆。再扯风绳,感觉到有点力度了。盯着玛尼堆,我在想要不要念个经什么的,我手机里还下载了一本金刚经。

一阵阴风袭来,我打了个哆嗦,突然有了尿意。
走到不远处放水,头灯照射处,模糊看见山腰陡坡上一大坨暗影,会是什么呢?
大石头?羊?树桩?野猪?肯定不是鬼,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鬼来干什么?
暗影不动,我不动,彼此沉默着,对峙着。我听见了自己小心翼翼的呼吸声。
夜风在峡谷中纵横驰骋,发出悠长的呜鸣声,声音越来越高亢,又渐渐低沉下去。
让我想起了大理的风,白天像一位明媚少女,羞涩地吹佛过苍山洱海,轻抚着游人脸颊。
一到晚上,就变身喝嗨了的辣妹子,手舞足蹈,气势十足地穿街过巷,你要是挡住了她舒展手脚,一个大嘴巴子马上招呼到脸上,打得你一个踉跄。
我拉好拉链,倒退了两步,发现暗影没有一丝挪动。于是,回身,急速跑向帐篷,钻入睡袋,把自己裹得像个木乃伊。
我用的这种睡袋,就叫木乃伊睡袋,现在想想,突然觉得好不吉利呀。看来人有压力的时候,就容易变得迷信,这样是不好的。

正胡思乱想间,一阵低微人声突然随风入耳,我刷地坐起身,侧耳倾听。除了我自己有点急促的呼吸声,山谷再无任何声响。
我将目光投向帐篷外,夜,黑得像牛粪,风,停止了呜咽。我看见了,左侧河对面,有一束橙色灯光,向着我的方向移动。
我屏住呼吸,会是谁?来干什么?这种高山深涧怎么会有人?要不是因为意外,连我都不会在此停留。
我的帐篷被发现了吗?
开始听到踩水的声音,然后是朦胧对话声,荒野暗夜中,我的听觉变得异常敏锐。
是两个男人。他们要干什么?
努力让自己放松,身体紧张颤抖会摩擦帐篷和防潮垫,发出沙沙声,峡谷暗夜会把任何声音放大,我不想暴露自己。
两个男人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叽叽叽、吱吱吱”,这是什么声音,怎么这么熟悉?
使劲在记忆中搜索,从下水的第一刻开始回忆。对了,是电流的声音,他们在电鱼。我白天出发时,在红土坡镇就看到过。
红河这么少的水,能有几条鱼。电电电,电到你们自己就知错。我在心里诅咒着,身体还是怂得很,尽量不制造任何声音和光源。叽叽吱吱的声音大概持续了半小时,橙色灯光渐渐远去。
我没有被发现。刚刚被自己听觉屏蔽的呜呜风声和淙淙流水声,又出现在耳畔。好冷,我才发现自己手脚都有点僵硬了。
这里怎么会有人?我一边钻出帐篷活动手脚,一边观察四周。
原来山坡往上是有灯光的,只是离我太远,看起来像是点点星光。白天太过专注于划船,傍晚又只盯着眼前的帐篷防潮垫,没有留意绝壁高处有人家。

翻看卫星地图,这里是一个叫六家田的地方,也许只有六户人家也说不定。不过哪怕只有一户人家,我也打不过,该认怂时就认怂。
“在荒野,尽量把人往坏处想。”是我一贯的安全守则。虽然红河一路,我遇到的都是淳朴良善之人,但我并不打算改变这一原则。
红河在身旁缓缓流淌,像是某种生命律动的节奏。天空繁星密布,星河璀璨,我向苍穹伸出一只手,心中喃喃道:请赐我一碗热汤吧。
我饿,也冷。红河流经之地,是亚热带,我以为带400克充绒的睡袋就够了。
但没想到,今晚流落深山峡谷之中,白天又遭遇失温之苦,刚刚又饱受惊吓,这一刻,我极度想念之前带去爬八千米雪山的1500克充绒睡袋。
缩回睡袋中,想起了往日吃烤鸡的美好,用舌头舔了下嘴唇,哆哆嗦嗦进入了梦乡。


3#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1:11:45 发帖IP地址来自
[h1]你们是来听故事的么?如果是,那么你算来着了![/h1]已更新完
作为户外风光摄影师,肯定少不了户外探险,那也自然少不了这些年户外露营那些事!每一张照片的背后都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我相信每一副作品的真正酝酿,不是曝光所需要的那几秒,或多少分之一秒的时间,而是在抵达拍摄地,打开快门之前我们在一条既消耗体力又耗费智力的旅途上经历的漫长体验。天地之间有大美,一山一水一世界。关于摄影,再完美的技术,也不过是实现目标的途径而已。摄影的乐趣则是更多的在于跋涉、拍摄和分享的过程。

[h1]一、零下30度的守候[/h1]
为了拍摄广袤的林海雪原,独自一人背着帐篷走进了人迹罕至的林海雪原深处,这里没有人,更不会有什么住宿条件,这里积雪足有一米厚,气温零下四十度,要想在这么恶劣的条件下活下去都困难,拍片就更加的苦难,北风呼啸,吹过雪原,在雪原上留下风的痕迹,我只好在雪原上用工具挖出两米长,两米宽的雪坑,把帐篷一半埋在雪坑里避风.还好带了零下四十度温标的睡袋,但是到了晚上,风很大,吹得帐篷好像马上要散了,我冻得要死,只好想办法不让自己冻死在这里,还好我带了气罐和烧水的户外炉头和锅,我打算融化一些雪水,烧成热水,灌在保温杯子里,喝一点热水,然后多余的水可以放在杯子里,把杯子当做热水袋,放在睡袋里,让自己暖和起来,可是气温实在太低了,气罐的气不能气化,气罐根本点不着,我就用手搓,摇晃着气罐有10分钟,终于气罐燃起来了,也成功烧出些雪融化的水取暖,就这样成功在林海雪原里面露营了一晚,天道酬勤,第二天早上给了个非常好的火烧云天气,我徒手爬上防火瞭望塔,拍到了这张林海幻境。

使用nd1000拍摄
三月初的银河
林海雪原重装徒步



[h1]二、露宿石头缝[/h1]
石头缝下,无帐篷露营
Thomas
石头缝外面的世界fitz roy的月照金山,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我和 Thomas 露宿大石头缝?因为去fitz roy的这个峡谷要徒手攀岩一段小悬崖,而且根本没有路都是乱石和碎石滑坡非常难走,走夜路那更加的危险,于是我决定还是白天轻装进峡谷,不带帐篷,带着睡袋在大石头缝里露宿,就是为了拍摄最美的fitz roy的月照金山。有两个国外摄影师看我和Thomas往峡谷里走,觉得肯定有什么机位,就尾随我们进来,到了悬崖下面,我们稍作休息,调整背包准备攀岩。两个外国摄影师问我们:“路怎么走”?我指了下悬崖上面,说:climb。老外有些不敢相信: Are you kidding?

巴塔哥尼亚月照金山[h1]三、珠峰东坡失联事件[/h1]
路过的驴友拍摄到的我的帐篷[h1]很多人关心帐篷空着一夜未归到底去哪了?[/h1]我喜欢户外solo拍摄。每天白天就背着38L的小鹰背包在山里踩点,肯定不会把所有的东西都背在身上,我以热嘎营地为根据地,把帐篷扎在那里,在周边探索。有一天我出去探索,因为东坡现在有2G移动信号,我就没有带inreach户外神器。只带了一部手机(有人发现帐篷里还有手机,那是联通的号,没信号,没带,其实有两部手机)。移动那部手机提前就下载了google离线地图和GPS徒步轨迹,加上有移动信号基本可以满足户外需求。出去探索到下午四点多(8点日落天黑),到了朗木措营地,一个新开发的营地,我第一次珠峰东坡的时候还没有这个营地,这个营地在山上,山下的时候还有信号,到了营地刚刚好没有信号了!正好偶遇kaka的队伍在这,我一问正好有队员有多余的睡袋,就借了个睡袋,拼个帐篷,明早可以在这里拍摄日出。有队伍很好奇热嘎营地我空着很久的帐篷,打开看了,发现身份证等个人物品,以为我发生意外,联系我的家人,并报了警。



[h1]那么我是怎么被找到的呢?[/h1] 其实我是自己出现的...,第二天早上11点多kaka到远离朗木措营地的地方上大号(因为朗木措是湖,要保护水源),正好飘来一个短信信号,回到营地kaka一看手机是thomas的短信(都是汉语拼音),内容大概是说:我失踪了...,我这一想肯定是我没带inreach,我媳妇着急了,昨晚没和家人报平安(之前每天都保持通信)。于是我赶快跑到山体边缘找信号,给我媳妇打电话,电话通了知道,有其他户外团队经过我的帐篷,发现空的帐篷很久,以为我出事了,报警了!完全是一个误会。我问我媳妇几点报的警?我媳妇说9点。现在时间12点,我赶快让我媳妇联系警察,告诉他们人没事,别找了。



[h1]为什么我要一个人solo珠峰东坡呢?[/h1]这要从第一次去珠峰东坡说起。2014年第一次到珠峰东坡徒步,是在8264户外网上AA约伴,约了几个户外的一起徒步这条线路,那时候这条线路非常的原始,我也拍到了非常震撼的马卡鲁峰的火烧旗云,并作为《环球人文地理》杂志的封面。作为当时刚学摄影的我无疑是非常大的鼓舞!但是当时有个遗憾就是到了这条线路最后一个露营点,也就是最美的措学仁玛营地下了大雾,什么也看不见,而户外队伍一般只在乎的是我“来过”、“走过”,在乎整条线路的完成,不在乎是否拍到!这就跟摄影有很大的矛盾。其实我是不想出山的,但是也是被迫跟着队伍出山了,这就给我珠峰东坡留下了遗憾,于是就有了2018年10月的第二次珠峰东坡之旅,这次为了能自由的拍摄我选择了solo!

马卡鲁峰火烧旗云
2018年拍的措学仁玛雪山环抱
2014年 在珠峰东坡 4900米的白当营地露营[h1]四、海王九岛荒岛求生[/h1]
有很多朋友认为管摄影师要壁纸,理所当然,不分享壁纸就是格局太小!看看仅一张照片背后的心酸和成本!
2017年不计成本六次前往海王九岛中的无人岛拍摄,去一个岛屿六次?,而且只拍摄了一张片子。
这是很多人不理解的事情。这主要是海景摄影的自然条件限制更加苛刻,除了天气条件限制,还有潮位限制,潮位太高根本没有露出的礁石架机位,潮位太低又没有水,光秃秃不好看,即便是潮位再最佳日期,也要趟着到胸口的水,爬到礁石上。。众所周知,潮位与月相有关,15天一个大周期,这15天内只有一天是合适的潮位,也就是说一年有24次机会潮位合适,但是在合适的潮位遇上完美的天气又是难上加难,可能一年能遇上一次真的是奢侈。自然条件苛刻不说,最重要的是,海王九岛没有潮位站,没有准确的潮位信息,只能靠大致推算。



汪洋一片,连个架机位的石头都么有

在这么苛刻的自然条件限定下,我只去了六次海王九岛就拍摄成功,可以说是非常幸运了。每一次从沈阳到达海王九岛拍摄的成本是1500元,一张照片背后的成本到底有多高,细细算来已经近万元。每一次都是要从庄河港坐大船出发,再雇佣渔民小船到这个无人岛屿去守候最美的日落,而且太阳要刚刚好穿过石洞,这个与太阳偏角有关(季节)。这个无人岛屿其实没有可以适合人居住的地方,唯独一片20平方米大小,被海蛎子壳冲积成的滩地,会在涨潮高于海平面,可以露营。饮用水也是从大岛事先储备,带到无人岛,可以说生存条件是相当艰苦。刮风下雨,要躲到岛上一个6平方米左右的一个小山洞。就这样艰苦而苛刻的条件下拍摄了这张《圣象天门》。



图1、4是每次从大岛找渔民的船到无人岛,图2是露营的只有2米多宽,海浪推出来的海蛎子壳滩,图3是海上大风预警夺进岛上的山洞避风。图5、6把衣服全脱了,举着相机三脚架涉水到海中间的一块礁石架设机位拍摄。
[h1]五、巴塔哥尼亚大风与暴雪[/h1]
暴雪过后的托雷峰[/url]

我的inreach有铱星通讯,可以一美元获取一条未来24小时天气预报,得知明天有超大暴雪,thomas决定下山躲一躲,我觉得雪后必有大片,决定留在营地坚守阵地。果不其然,半夜下起大暴雪,虽然我的营地在树林里,早上醒来,发现帐篷顶已经快贴到我的脸上,整个帐篷都被暴雪压塌。这个红色帐篷是thomas的(我的帐篷在山顶开了分基地),估计是底层防水坏了,体温将附近的雪融化,渗了进来,睡袋也湿了,超级狼狈的!推开帐篷,外面银白一片,超震撼!



被暴雪困在帐篷里,帐篷底的雪滑了,渗了进来巴塔哥尼亚不但遇到大雪还有大风,感受一下我在山顶营地的大风。
[url=https://www.zhihu.com/zvideo/1359810139730538496]
[/url][h1]六、荒漠探险[/h1]
昆仑山无人区露营2020年,由于疫情,尽量避免公共交通,于是就和我的酷路泽FJ开启了2020年无人区自驾探索之旅。曾经穿越新疆大海道,巴丹吉林沙漠,昆仑山无人区、祁连山无人区。给FJ安装了车顶帐篷,还在帐篷顶帖了太阳能电池板,把他打造成一台移动的摄影工作室。在鄯善大海道为了探索机位,迷了路,还好偶遇一伙新疆在无人区捡石头的人,也教会我如何鉴别宝石。

在大海道捡石头
巴丹吉林沙漠在沙山顶守候银河
巴丹吉林沙漠的湖泊与银河[url=https://www.zhihu.com/zvideo/1328303479840731136]
[url=https://www.zhihu.com/zvideo/1357261026883391488][/url][h1]七、七十二小时的等待[/h1]
年宝玉则上日干措垭口重装上真的难度挺大,冲锋裤在登山的时候裤裆都被扯开了,上来不容易,结果天天下雨,只带了6-7天的口粮,粮食耗尽,为了等待一个完美的日出,在上面干喝水撑了三天四夜!最惨的是帐篷还漏雨[尴尬],某国产帐篷,我p掉了它的logo,它不配拥有logo!为什么这次带这某国产帐篷,因为之前海岛探索的时候,比克尼斯发现飞溪不能在岩石地面上自立,就是不用地钉和风绳不能自立的帐篷,结果就买了个国产能自立的,结果这次户外徒步吃了大亏。

4#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1:11:46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女子,毫无一星半点的野外生存经验。可巧,这次有幸在朋友组织下,参加了一次孤岛家庭宿营活动,算是给我的人生经历中增添了一笔值得一提的小财富。
[h2]没有网络的生活[/h2]宿营不是第一次,去年我为教会做义工时带一些孩子去过美国俄勒冈州坎比营区,也许是对儿童开放,管理较多条件不错。相比之下,这次在家门口的营地更「野」更原始,看不出多少人工雕琢的痕迹。我们去的是甘比尔海岛,到了码头我才从同行的妈妈那里得知,这次上岛不像平常一样做渡轮,我们一致猜想会坐水上飞机。结果,登记完了才知道是坐水上出租车——一种只容得下几个人到二十几人的小机动船。看着不远处大游轮的非凡气度,儿子显然有些失望。但小船并不介意自己的单薄身躯,不理会海风吹起的一波波海浪的挑战,虽偶尔颠簸一下,却自顾自欢快地行驶在水仓玉般的湖面上,在船舷两边各划出一道急剧翻滚的白浪痕。「这水面的颜色也是让人醉了。」一位乘客不由隔窗赞叹。不用说,这只充满大无畏精神的小船已经让我爱上了这次「冒险」。
下了船,走过不算太长的栈桥,大家遇上了第一个挑战:如何在沙石碎子地上拖行李箱?这时,那些没带大行李箱的营员就轻松了,三步两步窜到队伍前面去。像我这身子羸弱的人步履艰难,团员立刻走上来帮忙。儿子也成了小大人,主动担负起体力活来,径自把行李拖进我们住的小木屋。小木屋真简陋,除了三张上下铺的小木床和一张小桌子外别的家具什么也没有,名副其实的家徒四壁;Wi-Fi 也没有,大家打趣道「手机就只剩下时钟的功能了。」电则是业主自己发定时供应给我们,晚上 10 点以后熄灯断电,第二天 7 点起床后才供电。厕所共两间,一间大的带 7 个淋浴间,供冲凉用。
和温哥华舒适的家比起来,这种住宿条件太过艰苦,很不方便。对很多营员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第一夜大多数人难以入眠,接受艰苦生活环境也是一种挑战呢。可这对那些小学一二年级一下的孩子来说,确实有趣的体验,室友的孩子一进屋就嚷嚷:「我要睡上面。」儿子也觉得睡上铺很酷,还可以和朋友来个空中对话什么的。
第三个挑战是我们早到的这批人来时已经过了饭点,要挨四个半小时的饿。《围城》孙柔嘉告诉李妈「男人肚子吃不饱会发脾气的」,孩子也一样,饿肚子等开饭情绪自然受影响。不过,听说可以去划水孩子们来了精神,一个个换了游泳衣抹足防晒霜直奔码头,划皮划艇的,划船的,滑单板的,跳水上蹦蹦床的,游泳的,钓鱼的,让原本平静的海面闹腾起来,孩子的笑声、尖叫声、哄闹声不绝于耳,波光粼粼的蓝绿色水面上顿时一派生机。

突然,贝尔钟声响起远远从餐厅传出,招来一群只顾疯玩早忘了肚饿的孩子。这几下丝毫不花哨的钟声,给我们的野外生活平添一份古朴的意境, 让我们的思绪飘到欧州古典名著描绘的有关钟的画面里去。餐厅工作人员给我们说了有关钟的故事。我从网络资料得知,教堂钟声是中世纪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件事。原本,钟就是用来提醒宴席或祷告开始的。当然,钟的种类和敲法在不同教区有不同规定。比如在罗马,一般是在傍晚鸣钟一小时,为的是提醒人们明天该尽得义务以及念圣母经结束的时间;另外,提醒人注意火烛的安全也是教区的责任,中世纪的人都是用火来照明的,所以听到钟声就代表熄灯(火)时间到了,所以习惯上人们便以此来作为报时用途了。我们的钟声分别在每天早上 8:30,中午 12:00,晚上 6:00 敲响,主要是提醒我们用餐的。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5#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1:11:47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在MINI工作的朋友拉我周末去体验了他们的游牧酒店。开车自驾并且可以在车顶露营。车顶哦!

这些年,我睡过的床,又多了这一张。

在意大利有一家公司叫Autohome(跟汽车之家不是一家公司)。他们号称全世界最好的Roof Tent车顶帐篷的公司。Autohome - World Leader Roof Tents for vehicles 这是他们家网站,他们在国内还没有经销商。我在MINI工作的朋友也花了好大力气进口了一批,在MINI的4S店可以看到。

据说好多MINI的用户都询过价,考虑买这个车顶帐篷。不过这货并不便宜。3000多欧起,然后算上关税,不少钱。目前在淘宝上还没有AUTOHOME的帐篷产品。淘宝上有少量的台湾品牌的产品,销量也不是太大,可能大家还不知道自驾可以这么玩。

下面是我对车顶露营过夜片段的记忆
  • 露营在山脚下河边,室外温度零度,体感零下好几度。不过在帐篷里一点都不觉得冷。
  • 雨水打在帐篷顶的声音,滴答滴答,在半夜听得特别真切。
  • 早上5、6点钟,被小鸟的叽叽喳喳省叫醒。
  • 帐篷有小窗子,感觉有动物在车周围行走的时候,我就从窗子拉个小缝向外看看。
  • 半夜想上厕所,又怕冷,就憋着,憋着憋着睡着了,睡到了天亮。
  • 在帐篷里看着夕阳慢慢从金黄色、变成血红色、变成黑色的感觉好神奇。
  • 睡觉比平时要早很多,空气也很干净,觉得这样的生活可以长寿。

  • 帐篷很坚固,睡在车顶一点都不晃。
  • 一个敞篷睡俩人没问题,一米八的身高不会觉得小。
  • 帐篷看着小,实际空间很大。它扣起来的时候高度大概2米1到2米2,在城市里进地库需要小心,不一定可以下得去。
  • 安装车顶帐篷比较麻烦,大概需要6个人一起搞。安装上去之后,使用起来是很方便的。
  • 总之:比睡酒店好玩。

帐篷里面的小窗,储物袋
储物袋可以放鞋,避免在外面弄丢了或者被雨淋湿了。
帐篷需要架在车顶行李架上。我听说国外玩得比较极致的朋友,把车开到悬崖边,在悬崖边的车顶露营过夜。
我那个MINI的朋友说,今年拉了一些体验官和经销商那边推荐的车主在新疆喀纳斯、广西阳朔、独山、呼伦贝尔试过几次。大家反馈都是很好玩。“不能保证舒适,绝对保证体验难忘”。
MINI的车主有两大明显特点:1 无论男女,大概率长得好看 2 无论男女,大概率都爱玩爱旅游爱冒险爱zuo。

MINI车主出来玩,是可以酱紫的。下面一些图片不是我拍的,是我在MINI的朋友他们拍的。给大家分享一下。
人生只有一辈子,不要把每一天过得都是一样的。生活的意义在于体验。













6#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1:11:48 发帖IP地址来自
作为一个露营过各种场景的伪露营爱好者,还是需要来答一下的。


在我还生活在杭州的时候,几乎每一两个月就会和朋友出去找个地儿自驾露营,差不多把杭州周边的各种场景都露营了个遍。


水库露营 · 湖州 · 赋石水库
扎营易度:★★★
便利程度:★★★★★
环境评级:★★★★
综合体验:★★★★

水库边算是比较方便的露营点了,停车点近,近处一般有人家可以照应及上厕所,取水方便,特别是取水,对于我们这种露营时一般要烧烤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缺点是因为水库面积有限,好的露营点通常就那么几个,去的晚的话可能就没有好位置了。地面没那么平坦,杂草、斜坡多。
我们找的露营点依山傍水有草坪,不幸的是当晚遇到大雨,防潮垫没有铺好导致我们几个帐篷里都漫了水。然而第二天早上醒来,清新的空气和笼罩了一层薄雾的美景将阴霾一扫而光。


湖边露营 · 千岛湖
扎营易度:★★★★★
便利程度:★★★
环境评级:★★★★★
综合体验:★★★★☆

千岛湖本身是有商业露营点的,固定的场地,租赁帐篷或者付露营费用,而我们选择自己寻找野生的露营点,最后几乎驱车绕了一圈才把露营点定下来。露营点如图,我们是极其满意的,有一片非常空旷及平坦的湖岸,景色更是不用多说,露营体验极佳。
缺点是此处无法开车下去,距离停车点较远,对于我们这种连碳都是自己带的人来说,搬东西时候相当痛苦。且由于视野极为清晰,上厕所特别是女生就有点不太方便,我们带了简易厕所帐篷解决了此点。
比起水库露营,我更喜欢此次露营,视野开阔,景色无敌。


海岛露营 · 舟山 · 东极岛
扎营易度:★★★★
便利程度:★★★
环境评级:★★★★
综合体验:★★★☆

东极岛我们是在固定的露营点扎营,其他位置怪石嶙峋,景致也比不上此处。官方认证新世纪第一缕曙光照射点,第二天早上直接开帐看日出那是相当舒服。
缺点么如图,空间有限,先到先得。便利程度看你怎么界定,既然是岛上,物资肯定是自己扛过去的,不过后方就有个当地人开的小店,买东西算比较便利吧。另外,风大,很大,非常大!


海边露营 ·  舟山 · 漳州湾景区
扎营易度:★★★
便利程度:★★★★★
环境评级:★★★★☆
综合体验:★★★★☆

此行主要目的其实不是露营而是玩皮划艇,我们是国庆时候去的,但几乎整片海滩都被我们承包了。帐篷可以贴着车扎,上去一点就有人家可以洗澡上厕所,再上去还有馆子,极其便利。晚上在海边一边吃烧烤喝酒一边听着海浪声,感觉人生都圆满了。
缺点是营地其实不如图片看着好扎,虽然平坦,但杂草碎石极多,且泥土又硬又松,地钉不好受力。着实废了一番功夫才扎好。且国内的海,你懂的,太多泥沙,当然你不下海可以忽略。


山上露营 · 临安 · 太子尖
扎营易度:★★★★★
便利程度:☆
环境评级:★★★★★
综合体验:★★★☆

山上其实我露营过好几次,有两种,一种是像如图的太子尖这种未怎么开发的山头,另一种是像浙中东白山这种开发比较成熟的山,扎营基本都很方便,当然都是低海拔,高海拔我没经历过不做评价。便利程度会相差很多,视停车场与扎营点的距离、周边配套而定,但基本都是光扛物资就累成狗,晚上冷成狗。
景致呢也视你选点而定,就我个人喜好,未开发的优于已开发的,好像是废话。。。山中露营,远眺山峦起伏,环顾雾气缭绕的感觉真的很好。


音乐节露营 · 太湖 · 太湖迷笛音乐公园
扎营易度:★★★★
便利程度:★★★★★
环境评级:★★★
综合体验:★★★★

跟团参加的迷笛音乐节,因为是在公园里,场地非常之大,到处都是草坪,然鹅,由于人也是相对应的多,好位置先到先得,扎到坡上或远离舞台就会有点难受。便利程度不用多说,配套非常齐全,就是帐篷实在太多了,请记得回家的路。。。
此次露营经历非常奇特,帐内是我的小世界,帐外是喧闹的电子音乐。大家基本都是通宵的,因为真的很吵想睡着也不容易。。。随时可以出帐join the party,五湖四海的人一起喝酒吹牛打屁,气氛非常之好。


以上就是我主要的留有照片的近几年的露营经历,此外还有早些年在森林公园的露营,去年川西自驾途中在新都桥当地人家院子里的露营,就不作赘述。前者记忆比较模糊,后者只是为借宿一宿。


然后回到题主的问题:
露营安全吗?
你看我从头到尾未提到安全问题,露营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安全,只要你不作死去一些危险的地方露营,安全从来不是我考虑的问题。
会不会很不方便?有没有遇到有趣的事情?
都在文中啦!


露营真的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我们大多人从小到大都是睡在房间里睡在床上。而当你在户外露营,第二天早上打开帐篷,置身自然,那种感觉是非常奇妙的。
去哪里露营,选哪个点露营,和谁一起旅行,装备是否齐全都会关系到你的露营体验。可能很多从未露营过的人会有很多担忧,担心不会搭帐篷,担心下雨怎么办,担心怎么上厕所等等。
相信我,露营没那么难,当你累死累活终于搭好你的第一顶帐篷,铺好野餐垫,和小伙伴们一起喝酒聊天玩游戏,或仰望星空,或聆听潮声,或围篝火而坐,或看日出日落,你会觉得,一切都值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36515
帖子:2730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