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财经》2021年第五期新刊速递,敬请关注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现代财经   2021-5-5 09:19   8068   0

一、影子银行、投融资期限错配与企业财务风险
作者:李香花, 刘振宇, 王敏.  导读  

摘要: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2012-2018年数据为样本,基于投融资期限错配的中介效应视角,实证检验了影子银行规模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影子银行规模与企业财务风险显著正相关,投融资期限错配在两者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拓展性检验发现,市场化进程水平高的地区,影子银行规模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正向显著,投融资期限错配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而市场化进程水平较低地区影子银行规模对企业财务风险影响不显著;投融资期限错配在国有企业发挥完全中介效应,而在民营企业发挥部分中介效应。本文丰富了影子银行发展经济后果相关文献,有助于反思2008年以来影子银行的蓬勃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及传导机制,为完善金融监管体系,规范资本市场提供经验证据。  
关键词:影子银行;债务融资;投融资期限错配;财务风险;
引用格式:李香花,刘振宇,王敏.影子银行、投融资期限错配与企业财务风险[J/OL].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21(05):33-46[2021-05-04].


二、专项债是否拉动了经济增长?——基于私人投资和政府投资传导的比较


作者:尹李峰, 张登,缪小林
  导读  

摘要:近年来专项债发行规模逐年上升,成为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力抓手。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私人投资下滑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阻力。本文基于私人投资和政府投资传导路径的比较,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专项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就专项债如何更好地拉动私人投资进行拓展分析。通过选取中国175个地级市的专项债数据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专项债促进了经济增长,这种拉动作用受专项债发行进度的影响。(2)政府投资是专项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径,专项债对私人投资的拉动作用不及政府投资。(3)优化专项债发行结构、推动信息公开以及完善要素市场有利于促进专项债对私人投资的拉动作用。本研究对更好发挥专项债稳投资补短板作用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专项债券;私人投资;政府投资;经济增长;
引用格式:尹李峰,张登,缪小林.专项债是否拉动了经济增长?——基于私人投资和政府投资传导的比较[J/OL].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21(05):19-32[2021-05-04].


三、促贸援助有效性再检验及作用机制的异质性分析——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受援国的经验证据

作者:刘恩专  路璐
  导读  

摘要:促贸援助是OECD重要的全球发展议题。文章以DAC成员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促贸援助为例,引入开放经济一般均衡模型构建理论分析框架,考察了促贸援助对受援国出口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利用2008-2017年双边出口面板数据基于扩展引力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DAC成员对沿线国家的整体援助显著地促进了受援国出口,在控制了援助双边国家个体差异及时间影响后,这一结论依然稳健;(2)三类促贸援助及其政策组合对受援国出口的作用显示出较强的异质性;(3)中介效应模型对上述影响机制的分析表明,整体援助通过提升受援国开放水平扩大出口;三类促贸援助对受援国出口增长的具体作用机制不尽相同。文章不仅系统地分析了DAC成员促贸援助效果,而且从一个侧面给我国完善“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机制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促贸援助;一般均衡;DAC;“一带一路”;机制检验;
引用格式:刘恩专,路璐.促贸援助有效性再检验及作用机制的异质性分析——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受援国的经验证据[J/OL].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21(05):1-16[2021-05-04]


四、城乡教育差距如何影响文化消费不平衡
作者:桂河清,孙豪.
  导读  

摘要:识别城乡教育差距影响城乡居民文化消费不平衡的机制及程度,并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有利于缓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本文基于CHIP2013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及无条件分位数分解方法,研究发现城乡教育差距通过禀赋效应和结构效应显著扩大了居民文化消费不平衡;城乡教育差距影响居民文化消费不平衡的禀赋效应为14.85%,结构效应为5.91%;城乡教育差距对不同群体的文化消费不平衡具有异质性影响,对中等及中下水平居民文化消费不平衡的影响程度大于对高水平居民文化消费不平衡的影响程度。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特别是中等及中下文化消费水平城乡居民的教育差距,并提升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边际效应,是降低城乡居民文化消费不平衡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城乡教育差距;文化消费不平衡;禀赋效应;结构效应;
引用格式:桂河清,孙豪.城乡教育差距如何影响文化消费不平衡[J/OL].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21(05):68-82[2021-05-04].


五、母公司权力、子公司心理安全与协同行为关系研究


作者:陈志军,孙兰珠,董美彤.
  导读  

摘要:母公司运用权力以实现集团内部的协同发展,不同类型的母公司权力会通过子公司心理安全度对集团内的协同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但现有文献对此缺乏深入探讨。将母公司权力分为强制性权力与非强制性权力两个维度,基于问卷数据研究发现,母公司非强制性权力与子公司心理安全正相关,而母公司强制性权力与子公司心理安全负相关;子公司心理安全正向影响集团内的协同行为;母公司非强制性权力和强制性权力对集团内协同行为分别具有正面促进和负向抑制作用,子公司心理安全在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
关键词:母公司权力;心理安全;协同行为;母子公司关系;
引用格式:陈志军,孙兰珠,董美彤.母公司权力、子公司心理安全与协同行为关系研究[J/OL].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21(05):99-113[2021-05-04].


六、员工持股计划能抑制企业脱实向虚吗?

作者:任灿灿,郭泽光,田智文.
  导读  

摘要:人力资本价值是影响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信任理论和共生治理理论视角探究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以2011-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的检验结果表明,员工持股计划能显著降低企业金融化水平,缓解实际金融化与最优金融化的偏离程度。这一治理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地,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员工持股计划能增强企业对员工人力资本的依赖,提高员工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进而抑制脱实向虚。对要素设计差异的分析发现,控制权较高、分配公平性较高、风险性较低的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脱实向虚的治理效果较好。
关键词:员工持股计划;信任;共生治理;企业金融化;脱实向虚;
引用格式:任灿灿,郭泽光,田智文.员工持股计划能抑制企业脱实向虚吗?[J/OL].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21(05):47-67[2021-05-04]




七、体制压力下的城投债扩张机制研究——基于治理转型视角

作者:郭玉清,姜晓妮,刘俊现
  导读  

摘要:国发43号文引领的治理转型政策使城投债体制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但既有文献对城投债扩张机制尚未凝聚共识,特别是鲜有研究关注治理转型对城投债扩张的影响。本文基于地方债治理转型视角,构建调节效应、中介效应和调节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治理转型前后城投债扩张的异质性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治理转型前,由于分权框架植入政府信用背书,财政压力和政治压力同时驱动城投债扩张,但官员更替的政策不确定性降低了风险溢价发挥的中介效应;治理转型后,财政压力影响仍然惯性维持,但政治压力的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均不再成立。
关键词:体制压力;治理转型;城投债扩张;调节中介效应;
引用格式:郭玉清,姜晓妮,刘俊现.体制压力下的城投债扩张机制研究——基于治理转型视角[J/OL].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21(05):3-18[2021-05-04].

《现代财经-早读分享》是由《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总第1897期)
编辑整理:蔡子团队  
团队成员:高阳、徐姗姗、李莉、郭蔷、许思宁、马洪梅、蔡跀、陈晨、张晓丹、白晓萌、李茸茸、梁晓娟
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现代财经》公众微信号(modern-finance)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0
帖子: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