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最高票答案用做菜来进行比喻,效果很好,非常形象生动,我想补充一个例子,用来描述制造业的分工状况。叙述过程可能会有点枯燥,感谢阅读。 我曾经在一家很小的机械设备制造公司工作过。那家公司有多小呢?它的年产值是三千多万,员工总数是六十多个。 有人可能要说:六十多个员工不少了,《王者荣耀》团队才三十多个人。但是,三十多个人写的电子游戏可以供一千万个人同时玩,三十多个厨师如果做十万个人的饭,得累得跪下。制造业和这个类似,生产实打实的东西,才能叫“实体”经济。 这六十多个人包括厨师兼办公区保洁大妈一名,门卫兼厂区保洁大爷一名,司机一名,财务一名,内勤一名,采购一名,全职老板一名(几个人合伙当老板,其余几个老板要身兼他职),工艺师一名,车间主任一名,质检员一名,仓管一名,技术设计人员七八名,销售和售后服务人员七八名,其他的人,才是真正在生产第一线进行设备制造的人。 然而,在一线工人里面,又有大概三分之一的人员是电工,他们的工作是:每天用电线把开关、电机之类的零件连接成电气回路。剩下的,只有一二十个人了,他们做的事情才是你们能够看的见摸得着的,那些笨重的或精巧的铁家伙都是经过他们的手装配出来的。 我们公司当时每年生产大约四五十来套非标准设备(定制设备),除了电机按钮气缸油缸断路器继电器这些外购件及螺钉轴承这些标准品以外,每套设备另外还需要一二百到上千个不等的专用零件。 所谓专用零件,就是,如果有人偷出去了一个,并且不卖回给我们公司的话,他有大概不到一成的机会卖给我的们同质竞争对手(如果人家愿意买),此外就只能卖给废品收购站。而且,如果他过了几个月再想卖回给我们公司,我们也有可能不再要它了,也就是说它有可能不再被我们别的设备需要。 这些零件种类繁多,形状各异,最重的足有三四吨,最轻的不到一两,最大的一个就能占用整个皮卡后车厢,最小的你能伸手一把抓十个。有个大类叫轴类零件,打眼一看都是一头粗一头细或中间粗两头细的圆柱体,可是,长的达两三千毫米,短的仅二三十毫米,粗的直径有二三百毫米,细的直径才一二十毫米。 举个例子:有一个零件,我们自己认为它很常用,每台设备都要用三件一模一样的,一年需要一百多件。由于这个零件是用尼龙加工的,领导说,做尼龙产品的厂家那么多,为什么不直接采购现成的呢?我把需求告诉采购员后,得到的答复是:人家最少接受一万个起订量。 所以,如果你看到这里还没晕的话,可能会疑惑:你们公司每年需要上万个专用零件,一二十个人怎么能加工出来呢? 答案很简单:他们一个也不加工。 这一二十个工人都只是装配工,他们的工作就是把采购回来的零件按照图纸规定拼装在一起。就像你玩乐高一样。 而那些形状大小千奇百怪的零件都是由大大小小二三十家专业进行铸造(有的零件需要铸造成型)、下料、锻打、焊接、热处理及机加工的公司合力制造出来的。即使是同一个零件所需不同的工序,也很极有可能会在不同的工厂里完成,有的零件甚至要周转三家工厂。能将上述工序全部在自家厂里完成的企业,会是当地的巨无霸。 由于我们以及同行业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了可以帮助客户解决加工问题的设备,然后把它分解成数以千计的零部件,专业进行零件生产的公司得到了加工图纸才知道要加工什么样的产品,这些电机气缸之类的东西才会有用武之地。 所以,我们公司虽然需要依赖几十个供应商(算上供应商的供应商的话,几百家也是有的)帮我们制造所有零件,但是,我们就是一家能够独立进行设计和生产的设备制造商,还可以凭借新产品申请专利及技术创新资金。 这就是一台仅仅价值几十万的设备的分工状况。 再次感谢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