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大多混得比较差?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你在哪   2018-9-22 00:58   35074958   9

楼主1990年出生于湖北北部一个普通的五线小城市的农村。无论是自己还是身边的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同学,大部分都是农村出生,地地道道的山旮旯种地为生的家庭。只有极少数性格比较要强、努力的才能够在深圳、上海、杭州、广州等一二线城市立足,绝大多数只能在四五线城市定居。整体而言都混得很一般,很难有突破。为什么农村大学生越来越难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了(尤其是90年以后出生的农村大学生)?

分享到 :
0 人收藏

9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慵懒的老虎  3级会员 | 2018-9-22 00:58:21 发帖IP地址来自

作为一名农村出来的博士,对于题主的这个问题感触极深,也有过一些零星的思考。在读书时,本人一直坚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是工作后越来越发现自己像一部想超车而又动力不足的老爷车,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甚重。不得不承认,题主说的这个现象非常具有普遍性。下面结合自身的思考和观察,分析一下原因,请知友批评指正。

第一,后援力量严重匮乏。人在读书的时候,其实并不需要太多后援,吃饱饭有衣服穿能买得起几本书就可以了,相对而言农村出来的学生反而更容易有上进心,本人读书时靠兼职就能活得很滋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当时在主观心态上是吊打一切富二代、学二代、官二代。但是工作后竞争条件不一样了,后援变得越来越重要。举个例子,本人有两个非常好的朋友。A农村来的,读博时科研实力杠杠的,神一样的学霸,读博士时在学术圈的知名度就大过一些教授。B家境殷实,有教养,喜爱读书,特别努力,但是科研能力平平,属于被A吊打的类型。他们俩毕业后在同一个大学任教。B的父母在他工作确定后立马给他全款买了150的豪华精装房和一辆80多万的车。然后B安安心心的做读书、教书、参加学术会议、做科研。A毕业后,结婚的婚礼钱都是借来的,本人还借给他一些。然后现在做各种兼职,赚钱养家,房子和车子更是全靠拼命兼职,根本无法静下心来做科研。其实,我们私下都知道,A是真正具有学术天赋和能力的人。我相信,这样下去,五年以后B和A在学术上可以打成平手,十年下去B将远胜于A。最后发现A的竞争对手其实不是B,而是B他爹妈。去年春天的一个夜晚,我跟A还有一众好友在长江轮渡上喝夜啤酒,有一位卖唱的女孩走过来,我点了一首《老男孩》,春天的夜晚微风拂醉,江景如画,女孩歌声感人,A干掉一杯啤酒,突然嚎啕大哭,神情激越而悲怆,一众友人不知所措。我把A楼了过来,轻拍了几下他的肩膀,一会A又谈笑风生了,我想此时我是懂A的。 生活和工作本身就是多线作战,如果没有家庭的后援,精力必然被严重分散,而无法在某个方向上坚持和做出东西。


第二,急于尽孝的心态。农村出来的大学生,一旦毕业工作,普遍有急于尽孝的心态,给父母钱,给父母亲戚买东西等等。这本身都是人之常情,孝敬父母也是理所当然。但是,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刚工作时,收入本来不高,再急切地把钱寄给家里,必然会减少自身的社交资本,久而久之,即使工作很久,圈子也不会大,发展自然受限。多数农村父母,孩子一工作,普遍有严重的熬出头来的心态,殊不知这一心态会严重压缩孩子的发展空间。本人发现一种现象,农村出来的孩子工作后的前两年尽孝热情高涨,后面就逐渐熄火,后劲严重不足,主要原因还是收入水平跟不上。其实,农村娃工作时,父母的压力刚好得以减轻,孝敬他们就应当做长远打算,好好奋斗将来他们有个大病小灾,你也有钱给他们治疗。不然你实力不够,再有孝心,经常也是于事无补。至于村里人说某某又给爸妈买了啥,这种直接忽略,如此肤浅的评价,如果都能影响到你,你不一样变得肤浅了吗。见过太多的孩子刚工作后给父母买这个买那个,然后过不了一年半载又要倾全家之力凑首付款,何必颠来倒去呢。本质上,急于尽孝反应的是一种急于证明自己的主观心态,这句话尤其适用于男生,这个问题同样凸显一个人的格局。


第三,自身格局不够大。农业社会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出来的大学生的性格和格局。根据本人的观察,农村出来的,混的比较好的大学生,多不来自于农业家庭,而是来自于农村的商人家庭、村领导家庭、教师家庭等等。纯粹的农村加农业出身的孩子,格局容易受限。工作后,月收入6000块,这些孩子的想法是使劲省着花,坚持过苦日子,把钱攒下来。殊不知,6000块,再怎么攒,不吃不喝,也成不了7000块。攒钱的心态,本质上是一个人缺乏冒险精神和投资意识的体现。这种心态会严重地限制一个人的发展。本人读硕士时,有两位同学都是农村来的,后来他们都做了律师,收入差不多,前两年大概每年8万左右的水平。A极为节俭,省吃俭用,除了必要的行头衣服支出(律师行业行头消费占比很大)外,几乎从不请客吃饭,能省则省,省钱买房。B平时做律师,晚上做家教,各种插空兼职,动不动搞聚会、豪情万丈、江湖气十足。第二年B买一辆二手车,后备箱里随时放着中华烟和五粮液,所有收入全部干光。现在A年收入15万多点,B基本上保持在50万以上,座驾也换成了宝马5系。

很多人认为眼界限制了农村孩子的发展,这个不可否认。但是对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而言,真正限制我们的不是眼界而是格局、胸怀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眼界可以随着见识的增长而开阔,而后面几个则需要自身痛彻的反思和领悟得来。能准确的鉴别前面的到底是芝麻还是西瓜,不仅仅靠眼睛,更重要的是靠内心。


第四,不善迂回的自尊心。农村来的孩子,读到大学、研究生、博士毕业的,在家里、村里一般都有一个比较好的口碑和风评,这类孩子的自尊心也往往比较强。但是在工作中、交际中,过于明显的自尊倾向,会严重限制一个人的迂回腾挪能力。像比如,本人对待自己的学生,对于家境贫寒的学生,如果他不是性格特别活泼那种,本人会极为尊重地跟他们交流,一般不开玩笑,因为懂他们的心态,玩笑开错了容易伤到他们,本人读书时也是如此。当有能力给予我们机会的人,跟我们举止有礼,客气三分的时候,这意味着彼此之间的关系还没有达到打成一片的程度,那个可能被提供的机会也仅仅是潜在的。其实心态阳光一点,不要总去想宏大的理想抱负,多出去接触一些朋友,会让农村娃的情商和能力都得到很大提升。另外,恋爱也是改变一个人的绝好机会,尤其是如果有幸找到一个识大体、有格局、有眼界的女朋友,自身会改变很多。


第五,人设崩塌。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多数人的传统观念对我们的基本人设是勤奋、上进、肯吃苦、淳朴等等,这些好的人设或品质是我们的优势和名片,有很多工作就是需要这样的品质。然而,最近几年发现越来越多的穷人家的富二代出现,导致自身人设崩塌。穷人,如果丢了吃苦耐劳和勤奋,就是去了让人尊重或者说敬畏的理由,因为这是我们赖以翻盘的唯一资源。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穷志短却不自知。


说了一通,尽管生活很艰辛,阶级固化严重,但是本人相信,只要努力,有方法的努力,前途仍旧可以一片光明。在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上跨越一个阶级,不是十年二十年甚至一代人能够轻松完成的事情。作为农村娃,本人比较赞赏的努力方式是,承认并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条件性缺陷和不足,沉住气,不去跟人比,在某个行业领域深耕,建立起自己在该领域的口碑和知名度,这样你和家庭的抗风险能力会增强,这个对于农村出身的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等你四五十岁,在行业领域内、单位内有一定地位和声誉以后,很多改变就顺其自然了,总之沉住气吧,正所谓艰难苦恨玉汝于成。“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时刻提醒自己抱有这样一种自省心态,我相信不会混得差。


感谢各位知友的关注和评论,当时有感而发,没有想到会引起如此多的共鸣,令人感受到了浓浓的来自自己人的温暖。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是幸运的,也是苦涩的。人在异乡,“命运如浮萍、飞砂风中转”,我们的多数人或许都曾经有过类似的无力感,或许这正是生活的本质,希望这个回答可以温暖你。


禁止转载!!!

请不要私信我,问我可不可以转载。

3#
匿名用户   | 2018-9-22 00:58:22 发帖IP地址来自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
卢远瞩  2级吧友 | 2018-9-22 00:58:23 发帖IP地址来自

今天(7月31日)写了篇文章《不感谢贫穷》,有一段相关的,我加在这里吧。感兴趣的可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小瞩漫谈经济学”阅读全文。

一般而言,经历过贫穷的人身上总会留有贫穷的印记。他们的见识太有限,在繁华的都市里眼花缭乱,在复杂的生活里彷徨无措举步维艰,低情商让他们经常碰壁,忽视隐性成本和隐性收益导致他们做出错误的决策。


~~~~~~~~~~~~~~~~~~~



昨晚本来是匿名回答这个问题的。今天早上打开看到有不少反馈,想了想还是实名了。

评论很多,难以一一回复。我就再做一些说明吧。

  1. 我混得差吗?读高中之前我除了参加几次竞赛外没离开过我们镇所辖区域,读大学之前没离开过我们县,从放牛娃变成教授,不能说混得差了。至少就工作而言,我不觉得差。我工作五年就升了教授,也还算受学生尊敬。而且,我从小就想当老师或科学家。所以这份职业也是我喜欢的。然而,外人不见得这么看,有很多人认为以我的教育背景应该更有钱有权才对。教师的收入应该说是一般,与我的研究生同学的平均水平比起来,也许就四分之一甚至更低吧。可用的资源也少,至少我这种注重公平的人没怎么利用,我无意因我而创造出新的不公平。在反哺老家方面我能做的就极其有限了。当然,我不是活给别人看的,别人怎么看我管不了,也不怎么在乎。
  2. 我适合回答这个问题吗?还是很适合的,我的状态也是低于我的预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我的成长环境和经历导致的视野不够宽,观念不够先进,从而导致时间和生活的安排上出了些问题。比如,农村人不想负债,我也有过这种想法,所以不想买房时贷款太多。当然,有了更多的阅历后,观念会变化。再比如,农村人没有平滑消费的观念,更不用说超前消费了。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我还在读高中时就不想用家里太多钱,省吃俭用的,读大学时经常勤工俭学,大学毕业后读研和申请出国读博以及工作后买房都没花过家里的钱。这么做对吗?现在来看是不对的。我本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上而不是花很多的时间在勤工俭学上,我本可以找亲友借钱早点买房。
  3. 农村人怎么拓宽自己的视野?这个问题我可能没什么高见,我能说的也就多看书、多与他人交流、甚至多道听途说,从别人的阅历中吸取经验教训。但很多时候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经历。知识和他人的经验教训能帮助我们少走弯路,但绝不可能帮我们避免走弯路。

就先说这么多了。愿农家子弟加油,切不可自卑。

~~~~~~~~~~~~~~~~~~~~~~~~~~~~

这个问题我来答太合适了。

我是1995年以县理科状元的成绩考上北大的,据说是我老家所属镇全镇辖区第一个考上北大的,被家人和父老乡亲寄予厚望。

进入北大后发现自己除了学习外真是什么特长都没有,人也单纯,情商不高。本科阶段很努力地学习,但成绩也就上等最末水平;也很尽心尽力地当班干部(做过一年半团支书和一个学期宣传委员),但当时完全就是靠热情在做工作。大四时本可以保研,但因为自认在本科所学专业(化学)上难以有所建树(那时对自己要求太高了,现在有些后悔),遂跨专业考研。

总算考上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的研究生,不至于失学。研究生阶段仍然很努力地学习,成绩非常好,也尽心尽力做班干部(班长),然而因为全年级七八个专业算一个班,众口难调,包括时间也不好协调,我的工作做得也不算出色,受到的好评并不太多,就只做了一学年班长。因受时任系主任的影响,从研二开始准备申请出国读博。研三收到经济学排名比较靠前的美国Boston University全奖offer,却因毕业那年是9.11事件之后的那一年(2002),赴美签证很难通过,我被以有移民倾向为由拒签两次(很多人被拒签都是这个理由),于是成了北漂(之前找好的工作也早已被我拒掉)。

浑浑噩噩度过了接下来的一年,这一年先后做过两份工作,同时重新申请出国读博。拿到了Wisconsin_Madison的全奖offer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两份奖学金,再次因为签证问题没去成美国(这次跟北京2003年的非典还有关),于是去了新加坡。博士毕业后回到北京,在某高校任教。

工作业绩还算可以,五年后升了教授。但其后建树不多,遂成为平庸之辈。凭自己的小家庭的收入,很晚才在北京郊区买了房。在买房之前还支援了父母和妹妹家在老家盖房。无力帮老家解决更多的问题,比如帮亲戚介绍工作甚至帮家乡发展融资之类。

说了我的经历后,现在可以回到主题了。农村出来的大学生,除了学习能力还不错之外,其他方面的技能素质大都比较差;由于以前的生活环境简单,故情商往往也较低。受成长环境的局限,往往见识有限,也没有长辈指点(比如我就因为不想贷款太多而买房太晚了),加之在外打拼完全要凭一己之力,没有资源可用,还要反哺老家。于是,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往往混得不如人意。特别需要指明的是,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成长环境的局限导致视野太窄。

但是,我还是觉得,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凭自己的能力混得不如那些有资源可用的城里大学生不丢人。我个人还很自豪,我靠的是自己!

5#
nassy纳西  3级会员 | 2018-9-22 00:58:24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非常适合答这道题目,985毕业土木系,农村考出来的孩子。前女友是985金融科,含金汤匙出生的富二代。


从大学阶段、毕业后十几年的经历出发,我想从三个方面来作答。这三个方面的影响权重依次递减:

  • 格局
  • 性情
  • 资源


1. 首先说下格局。

一个人的格局养成和家庭教育、个人经历息息相关。家庭教育占了很大一部分,有句话说的好:站在巨人肩膀上。 父母是托起你人生格局的第一个巨人。

往大了说,当你遇到重大人生机遇的时候,你的选择是否会打上家庭影响的烙印?

在我遇到重大机遇的时候,父母的第一反应是求稳,直白点就是短期可见利益倾向性更浓。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这方面的经验,人对未知事物天然有恐惧心理的。公务员、教师类职业是黄金饭碗的旧思想上是根深蒂固的,什么都比不上“安稳”两个字。

这些看不见的影响会伴随一生的,朋友。一般重大机遇都是伴着风险而来,轻而易举获得的机会肯定不会到你嘴里的,请相信我。(轻而易举的机会必然是有一定代价的,这个代价不是自己承担了就是自己的父辈某些方面帮你承担过了)遇到这种机遇我是会反复徘徊和摇摆不定的,这并不是好事,机会可能很快就溜走了。

女友就不会,家庭教育早就给她打好了底色。机遇在旁肯定能抓到,甚至是先于机会到来就开始做铺垫工作,增加自己获得这个机会的概率了。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里面也涉及我想在第三部分说的“资源”支持。

家里不同的资源支持为个人提供了不同的试错成本。有些成本对我来说不可接受,而这个成本对女友来说可能都不是个成本。


往小了说,请客吃饭、待人接物。这些家长都是你的第一任老师。后面经验是可以弥补不足,但跟初恋一样,你说初恋对你这辈子情感处理染色有多大呢?


2.其次说下性情

从农村来到城市,很多事物、情景对我们的冲击是很大的。这容易造成矛盾的性情:既骄傲又自卑。农村的孩子能理解我说的意思吧? 还是举个例子来说,很多场景(比如消费观、比如思维方式)可能对城里孩子来说没什么,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一种伤害。这种伤害如果因为社会经历可以换位思考,明白它的必然性,咱们农村孩子是可以跨过去这个坎的。跨过去需要某一天明白这种换位思考。在明白之前,骄傲又自卑的性情其实对个人发展是负加成的。

女友性情上就完全不一样,非常乐观和自信,失败什么的对她的负面影响比较小。

在工作上,如果遇到两类不同的人,工作能力相差不多。我来选,我会选女友那样的,不选自己。这是实话。

这类性情也容易伴着踌躇不前、瞻前顾后、目光短浅的处事方式出现。工作上这些都是负加成。


3.最后说下资源

资源这个其实最容易理解。有些答案答的已经非常好了,大家可以看下。我就举下实际的例子,主要从时间利用的效率来说吧。

在大学前,女友家里的支持就让她能看遍世界。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只要不偏门),基本上都可以找到还不错的那个领域的专业水准以上的人。

在大学里,就在为接手家族企业做准备(后复杂原因并入央企搁浅)。哪些地方投精力、参加哪些国内外合作计划什么的进行锻炼是有人指导的。

农村娃如我,大学前看世界基本上就是上网吧和看书。大学里其实是非常迷茫的(不是不上进的迷茫,而是没有方向感的迷茫。非常忙但是忙不到点的那种无奈感)。

时间是平的,可时间效率这个真的差别太大了。


毕业之后,咱们农村娃是靠纯专业实力进行打拼。为了拿到某个位置,有多少个没日没夜。

女友,起点就非常高。她大学毕业时候虽然经验少,但软硬实力其实已非常强了(现在客观的分析)。毕业之后可以选择直接入某金融机构核心部门锻炼(某本家是集团高管、公司二把手)或者继续在国外学习。 咱们农村娃想继续深造并不完全自己说了算。


即使自己说了算,除非真的是非常牛的人。否则同等努力情况下,时间效率(包括金钱换效率)这个东西差别还是蛮大的。


这些年我很努力且抓住了些小机会,现在收入尚可。但对比女友的轨迹,真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就内心来讲,我俩并不觉得她智商比我高多少。


回到题目上,我这个例子可能比较极端,但现在的差距也很极端,就算个极端的比较容易对比的例子吧。 我跟其他差距没那么大的同学比,现在混的差距也拉不开距离,一样的。


阶层固化是个客观存在的现象,从统计学上说,慢慢地跨越阶层变得越来越难。但这也只是统计学上说。世界上有很多例证说明阶层是在固化,但总有人能打破。不过打破的过程付出的成本会非常大。能击碎这些屏障、一路向前,阶层跃迁其实不是痴人说梦。(至少跟我一样,从农村到小城市、到一线城市、到灯塔国大城市、到可以在世界上选定居城市的中产是可期的)。


------大概这些吧---

有些朋友可能觉得我们怎么相遇了。非常巧合,可能我比较喜欢画画而风格正好她喜欢吧。

我们现在分开了。那几年心里压力确实非常大,当你看到门口停着奔驰大G和超大house的时候,当你看到你想考的学校的某任校长竟然是她外祖父的时候。

他父母倒也非常不错,不是电视剧那样直接让你离开她,蛮和蔼可亲的。但人的直觉怎么说呢,那种和蔼可亲但充满距离感,非常难受。

还有问起要不要国外游,后来想起我可能负担不起在道歉的场景。

这些年一直一个人


------2018.3.15 第二次更新-----

评论和私信多,不一定有时间一一回复,感谢各位。

---2018.4.16 第二次更新-----

近期发现知乎比较有意思,开始尝试回答些不同的问题:

第三个回答:

领导喜欢坚持己见还是逆来顺受的员工?

第二个回答:

中国教育最大的成功在哪里?
6#
匿名用户   | 2018-9-22 00:58:25 发帖IP地址来自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
薇薇不爱吃糖  3级会员 | 2018-9-22 00:58:26 发帖IP地址来自

93年女,生于一个小农村,考上一个排名靠后的211。因经济、家中变故等原因辍学,后被父母安排相亲、亲戚轮番轰炸。忍无可忍开始北漂,随后陆续进入几家公司,期间自考英语专业顺利通过。经济独立后果断辞职,走过几十个城市去看了看外面的世界,现在在专心读书。


一开始,我的目标很简单,我想要经济独立,想要人格自由,想要过自己选择的人生。


我努力工作同时坚持学习的动力其实源于痛苦,对自己辍学的不甘,极力想要改变现状的强烈欲望,还有不满父母亲戚逼婚的愤怒。我知道自己就像深海的鱼族,若不自燃,便只有漆黑一片。


好在之前立的flag并未打脸,之后带着好奇的眼睛,行过很多路,看过很多形状的云。乾坤之大,只识一角,三观刷新,认知颠覆。不再居一隅而自认真理在握,惊觉学无止境尚需专注弥坚。


很庆幸自己来到北京,虽然这座城市冷酷异常却能包容热血少年的所有欲望。第一年,我虽一直在进步,但很多固有的观念还是没有改变,比如对自己认知不足,在老家朋友身边会盲目自信,而遇到一些一出生就在终点的人会有些自卑。不喜跟人交流,自闭。直到我跟很多优秀的人接触,有一个温润如玉的少年跟我说:北京这座城市之所以有魅力,就是因为有很多这样的人。真的很欣赏那种能认识自己、改变自己的人,人绝不应该停在原地固步自封! 他的话对我冲击很大,我开始有意观察身边家境优越又很优秀的人,寻找别人为什么比自己优秀那么多的根源,最后意识到是思想观念的差距。富人家庭中的孩子通常有这些优点(这个是基于自己有感而发的,毕竟我的认知有些局限,大家有不同的见解欢迎指点):

①自我认知精准,不卑不亢

②有独立的人生观

③心态平和,内心强大

④勇于尝试

⑤理财观念

时间观

⑦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首先,我们得承认,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富人为什么会富?除去一部分非法牟利、或者运气使然的富人。一般是因为他有一些优于常人的地方,比如毅力、智商、观念、为人处世接人待物等等,他们的孩子一出生身边便有这样的父母,很多观念会潜移默化地深入他们的血液。


而农村出生来刚到大城市打拼的孩子,这些人通常学习成绩优异、自视颇高,在老家被人尊重甚至是推崇,一旦进入大城市,发现了贫困差异,见识差异,会有深深的不适感。例如:很多农村孩子在工作前没有见过异乡的大好河山、没有坐过飞机等等。当他们进入社会后,发现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成绩、智力或者努力程度不及他的人,却因为家境、人脉、见识或别的原因在事业上很轻松地凌驾于他之上,他们的心中是有巨大的冲击的,这种冲击我相信每个人都会经历。如果消化不好,可能会产生自卑或者自负,把别人的成功全归结于别人的出生,拒绝看到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拒绝正视自己的这一劣境,更别提改变了。


人生观方面,很多可能跟我一样,不太健全。大多数人努力的原因是想摆脱贫困的现状,改变阶层,有能力孝敬亲人。这种意志力维系起来其实特别困难,通常源于极力想改变痛苦现状的欲望,太用力的人跑不远,这种意志力通常很快会被用光,随后产生很多负面情绪,继而心态难以平和。受到冲击一般只会强忍,实在难过会崩溃大哭。父母在事业上能给的帮助可能只有精神支持,因而尝试的时候会畏手畏脚。


再谈理财观和时间观,富人有钱后先投资自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值钱,滚雪球效应进而赚更多的钱。而农村的很多孩子多数孝顺,家境不太好,刚开始赚钱便把大部分钱给家里。其实我觉得这个正是本末倒置的地方。刚出社会正是需要投资自己的时候,很多不及别人的见识需要行万里路、不断学习去弥补,而这些都是需要用银子堆砌的。我们并非不那么勇敢,一方面是普通的家境,一方面是想要实现的理想。很多人能意识到错过投资自己的黄金时间,以后学习、赚钱能力会大打折扣,只是夹在年迈需要反哺的父母和想要实现的理想中间,是深深的无奈。


再谈时间观,富人花钱买时间,穷人用时间换钱。比如去一个目的地,富人会选首选耗时短的工具如飞机,穷人会首选便宜的绿皮火车等。学一个技能,富人会请专业教练,穷人很多会让熟人教或者网上找免费教程。结果呢,富人用钱换时间,用节省的时间赚更多的钱,穷人用时间省钱,而时间越来越少,精力越来越少,可用来赚钱的精力都越来越少,钱最后只能越省越少。最后你会发现,钱需要省,只节流不开源无法做到可持续发展。


最后一个限制很多人发展的就是交际能力,为人处世能力。中国的社会你想办成一些事,还得会来事,我最近看康熙微服私访记觉得挺有意思的,很多人求人办事钱会给点东西才好使,我觉得这点在中国乃至其他国家同样好使。具体使用尺度需要自己度量。


另外,我觉得原生家庭幸福也特别重要,幸福家庭出生的孩子三观会很正。很多时候,奋斗需要幸福的家庭支持,家和万事兴。奋斗是基于家庭幸福的,如果家里纷争不断,精力会不断耗损。


当然,我们农村家庭出来的孩子也有优势的,穷也是件好事啊,它能让你痛苦,痛苦使人进步,哈哈。我有时候也会意淫一下人家富人家的孩子都没有毅力,不如我们努力或者没我们聪明之类的。心理平衡一下,不要当真。


如果可以,正视贫穷吧,它只是暂时封存了这个世界的美好,需要你足够努力才能解封。当你打开枷锁,那种质朴纯真的衷心感动、纷至沓来的幸福感是无法比拟的。


第一次看海


第一次出海



第一次夜爬泰山返途遇小喵




https://www.zhihu.com/video/968151401701011456





第一次升职

第一次去杭州(冬天 荷花败了 略失望)



第一次去厦门方特过生日

第一次买100多个明信片

第一次去普者黑 发一下午呆

第一次去海口 希望返程飞机延误 然后…


第一次记1000单词(记时想吐 记完想哭)


还有太多初体验,第一次游泳、第一次健身、第一次学古筝、第一次学湿拓画…虽然我体验的是很多人的日常,但它们于我特别美好。


世界辽阔,还有那么多未知的美好等着我们发现。



综上所述:端正心态、认识自己、改变自己、不卑不亢、谦逊努力。努力做造福后代的富一代,谨慎择偶,因为爱情而结合。努力给后代好的家境,幸福家庭。


------------------------------------------

评论已关

虽知夏虫不可语于冰

但键盘侠戾气太重

hhhhh一笑避之



原答很随意、内容很温和。放假抽1小时修改一下


为什么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混得普遍比较差?

如题,这些大学生是什么时候开始走出农村的?一般是在大学后吧。这意味着你已经在农村这种环境中待了10几年了,你的性格、人生观、价值观在这种封建落后的环境中已基本定型了。这本身就是一个可怕的开始。更可怕的是你不光起点低、思维守旧、没有对自己的正确认知、不懂为人处世、没有见过世面、还往往偏激认命,把自己的不幸仅仅归于出生。上帝为了让你不那么痛苦,蒙上了你的眼睛,可是恶魔发明了知乎。


先回忆那段屈辱的中国近代史,为什么到了清朝后期我们被炮火轰开国门、处处挨打?因为别国一代代祖先在轰轰烈烈发展工业时我们的祖先在闭关锁国、自称天朝上国、视别国为夷狄蛮貊、持封建守旧思想、以为可自给自足、用简单粗暴的战略解决国防、满汉冲突等问题以维护其统治,多少历史遗留问题始于此。


你再想想,我们这辈人就算痛定思痛、奋起追之,要用多少年才能弥补一代代先人跟别国的差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背单词那么无聊我们为什么还是得背?因为别国强


为什么农村大学生多数混得比较差?因为别人父辈在奋斗的时候你的父辈不知道在干嘛


这不是一样的道理么?


面对楼主这个问题你如果满心愤慨、想到的都是阶级固化、财富分配不均、社会制度不合理、官富都是因为贪、别人白手起家都是因为运气、商人富都是坏了良心、美女富都是因为被潜、如果不是因为别人有个好爸爸你的智商、能力完全可以吊打别人云云,我只会觉得你很可笑也很可悲。以偏概全、埋怨父母会让你的现状有所改变吗?


你出生低、见识低已经很可怕了,不正视差异、拒绝进取、这种狭隘的胸襟会堵死你最后向上的路,你还想让你的后代继承你这个守旧的思想,周而复始?贫困如初?

你可能压根没有意识到穷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为什么有一穷毁三代的说法?先把生活质量、幸福感撇一边。以前跟一堆同事聊天,刚好聊到很多大学生被包养的事。因工作原因会接触一些权贵,我也遇到过此类骚扰,我不会很圣母地用品德高尚、三观端正之类的褒义词形容自己,这些词太招黑。而是想让你知道每次遇到这类骚扰,我可以很不屑地拒绝得益于年幼时父亲的富养。你好好努力,以后你的后代遇到这类恶心的事最起码会有基本的道德底限。

而且你也不要以为你认命你放弃斗争只是祸害你和你的后人。 农村人口总数2016年粗略估计都已达6.74亿了,如果占全国总人口一半的农村人都认命不思进取、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我虽渺小,却也知道国是千万家。在我年幼时,爷爷提及两个扛枪日寇就能占领一个县时总是满心悲凉,每个国家因为其历史原因都会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贫困差异也是其一,我虽不能为祖国复兴添砖加瓦,但也不至于任由自己堕落拖祖国复兴后腿


正视自己、意识到差距才是进步的开始


为什么我们要走出农村?为什么我们要去看外面的世界?为什么我们要上知乎去看那些牛人在做什么?

在我去北京前,爸爸说,去了那里,不用指望成为多么牛逼的人,意识到你和人家差在哪里、看看人家怎么做事就够了。

只有知道自己差在哪里,你才能知道自己该朝哪个方向努力。只有知道别人强在哪里,你才可以照着人家的方式加倍训练

你出生在农村,你的父母跟那些一出生就在终点的孩子的父母本就没有可比性。可是你翻翻族谱,你的一代代祖先未必都不如他们的祖先。


思维差异才是造成一切差异的根源

正是思维差异导致了战略方向的不同,别国有内部矛盾,他们或殖民侵略或发展本国工业,我们祖先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方向不同结果自然不同。很多人只是用战术上的勤奋去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很多人看起来很努力、可是这种努力毫无章法。你想当翻译,天天背单词简单重复就够了么?没有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训练根本不可能。

如果你有关注今日头条的张一鸣先生,你大概会听他讲过一个词:延迟满足。即指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以及在等待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不必想着春耕秋收、而是跳出固有思维,站在高处、把原先的目标推得很远很远、往后10年甚至20年看这件事情的发展。


工作时,我总提前完成,遇到多部门交叉责任不清晰工作时,会想要不要只做份内工作。

工作后,我经常很累很疲惫。有时候会纠结是该看电视还是看书。

减肥时,我有时很累不想继续跑步,会纠结是该睡觉还是锻炼。


通常遇到上述情况、我会问自己,几年后我会怎么看待自己现在的决定?于是为长远计,逼自己做正确决定。


我服务的上家公司是家族企业,很多核心岗位都是老板亲属,我一年内升职5次也因共事公办得罪老板亲属被降职两次,虽有起落浮沉,但很感恩。感谢初去公司,领导让我替他取现100多万;在我亲戚跳槽去同行后他们还是选择让我参与机密会议;后来我做事不仔细没有反复核查被人设计,上级只是让我去分公司锻炼,开年会领导让我做主持人、年会策划带全公司进行宣誓等等…工作中难免有委屈、但真的很感恩感谢他们的信任。永远记住一条真理,任何老板开公司都是为了盈利不是做慈善,他们在能力和家世间都会权衡,只有当他们内心认定你的能力、给公司带来的利润已经远超那些家世显赫的同事,他们会做出选择。如果你恰好遇上这种不公的事,试着理解这一社会现象、继续奋斗、在你的专业领域用工匠精神把事情做到极致,如果幸运 逆袭那些境遇优越的人不也是美事一桩么。


延迟满足,不仅体现在你自身各种欲望的延迟满足,也体现在对父母的延迟满足


农村大学生多数家境不好,刚出社会,便急着反哺,这个真的是本末倒置的地方。


假设你每月赚1w,你孝顺把7k给父母。过几年物价在涨,你不投资自己做技能提升,过几年还赚死工资,以后你成家抚养孩子教育等开支越来越多,能给父母的越来越少,而父母年纪大了难免有病痛,万一他们生一场大病,你算一下你能拿出来多少给父母治病?而且年纪越大精力越衰退,中国人口那么多,后起之秀小年轻分分钟取代你。居安要思危,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你以后面临的是多么可怕的未来。孝父母有很多种方式,不要挑你的黄金提升期拿着你珍贵的本金愚孝,父母之爱子,必为其计深远。长远考虑,真的要先投资自己,让自己越来越值钱滚雪球效应进而赚更多的钱,延迟反哺,不要愚孝。


其实贫富差距的根源这个回答最高票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我完全认同。接下来说点题外话,意识到这个问题后你应该怎么做?


查理芒格说过一句话:大意是要想做好一件事,首先要避开那些会把它搞砸的事


有一些很基本的思维差异,希望你可以对号入坐,对自己的思维有一个简单的认知。正确认知后通过科学的训练避开穷人思维这个雷区


引用一个富人穷人差异的数据:(此数据来源于THOMAS C CORLEY)








简言之

富人赚钱、穷人省钱

富人用钱买时间,穷人用时间省钱

富人多稳健理财务实,穷人多幻想一夜暴富务虚

富人多为行动派,穷人多为观望派

富人做事多专注,穷人多三心二意等等

不赘述了,具体可以搜搜知乎上的资料


再拿我和哥哥举例


我们起点相同、发展不同。哥哥智力惊人、我记性较好。我跟哥哥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从小就知道他作为男人必将走上一条艰难的路,而我从小接受的就是嫁为人妻后很容易就可以过的不错。很多女孩接受这种教育, 用依附男人嫁给男人来走一条向下的看起来很轻松的路。这个实际上是最不幸的。因为即便女人家务做的再好,付出再多也被视为理所当然。

18岁前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努力,天天打游戏,而哥哥目标坚定。哥哥91年出生、本硕就读于北科大,毕业后落户北京。买房一年有余。他刚毕业去了一家银行、几个月后从柜员升为经理。不久到了职业的天花板,更高岗位基本都内定。不管他个人能力多强拼不过那些有背景的人。可哥哥从来没有愤慨过,朝6晚12考完CFA,去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很多人说,哥哥一点不像农村出来的人。不卑不亢、 谦逊努力。他特别孝顺,嫂子是他初恋、是一个很美好的人。他们婚后很幸福,后来我们家中遇到很多不幸的事,负债累累。哥哥把近期赚的100多万给家里,嫂子依旧默默支持。每天烧好5个菜安慰哥哥,狗粮撒太多,最后他们两个都变成了胖子。

而我呢,已习惯单身。无论是事业还是感情跟哥哥没法相比。近几年我有很多亲人离世,经常失眠做噩梦、心态难以平和,活的浑浑噩噩。那段时间一睁眼就是每月几万的债务,我想就算我拼劲全力每月赚到几万给到家里也是如石填海永远填不平。我不得不把自己绑在枯燥的工作上,每天都很绝望,意识到自己状态不对后,我开始刻意给自己正面心理暗示,总对着镜子鼓励自己,鼓励着鼓励着看着镜子里越来越憔悴的自己泪流满面。总靠墙发呆内心很悲凉、很绝望。工作忙到经常顾不上吃饭、总低血糖、在福州从楼梯上摔下来几次,住院后怕父母担心瞒着他们。后来我喜欢上了一男孩,他很善良,父母也都是彼此的初恋,他本科毕业后出国读硕,刚开始看世界想必内心是很欢喜的。而我不同,各种不幸压得我喘不过气来,白天我顶着各种压力照常工作、学习、运动。到了晚上在异乡看着万家灯火崩溃大哭。后来我准备好一切准备出去,遭到家人反对。我很烦躁,想跟妈妈说自己的想法可是她血压太高,担心她的身体。后来还是放弃,之后在他面前我频频失态,我突然觉得自己很可怜,我第一次想要追一个男孩子都不得不放弃。

辞职时被很多人挽留,BOSS对我说,50多家分公司的管理层职位任我挑选,给我分红我很挣扎,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只是才独立管理一个分公司半年我就精疲力尽了,一方面我乐观地想我做这么枯燥的工作都可以做到极致做自己喜欢的应该会发展更好,我喜欢的男孩曾经建议过我不能为钱限制自己想做的事,另一方面我又在想我换行后可能会穷很久,重新开始应该会有很大的落差。

辞职后发现想要专心读书真的很难。我付出那么大的代价读书,可家里总有一些事拖着我必须回去。前段时间爷爷去世了,我跟哥哥在北京,得知爷爷病重后放下一切拼命往回赶,还是没见到他最后一面。爷爷走后,我的世界真的崩塌了。与此同时,我的亲戚也对我的亲人做了一些毁三观的不可饶恕的事,我不得不频频回家,我觉得生活TMD怎么都是苟且,我放弃每个月几万底薪还有年底分红、只是想要弥补遗憾、专心读书为什么就这么难?为什么他们就不能体谅一下我?我悲愤交加、整夜失眠整夜痛哭,咳嗽半个月喉咙满是血,可是我往自己身上砸了那么多钱,读书、旅行...我能容忍自己这样滑下去吗?不能!我必须变得更强,我要保护我爱的家人。


生活本就苦忧参半,我们的一生也总在告别中前行,即便经历了生活的无数摧残、认清了生活的真相我依然别无选择,我只有不断擦干眼泪告诉自己会过去的,一定会过去的,会否极泰来的。


我们没有伞,受尽风吹雨打,可如果我们还不强大起来,做后代的伞,这种悲剧只会重演。


很喜欢鲁迅先生的这段话: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8#
速速  3级会员 | 2018-9-22 00:58:27 发帖IP地址来自

高考让农村孩子来到大城市,与城里孩子坐在一个教室读书,住一个宿舍,吃同样的食堂,会让你有一种我们都差不多的错觉。其实背后有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差距。

要弥补这个差距,仅凭一个大学太无力了。文革之后百废待兴,又碰到明君的改革开放,满地都是机遇,那一代的大学生应该是史上最幸运的没有之一。现在的大学生只是回归了常态。

社会越发达,靠个人努力改变命运越难。幸好中国还是个你努力就能过个小康日子的好国家。

生在非洲,儿童死亡率有多高,那里的农村贫困到绝望。明明坐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那里的人们就是没办法像中国一样完成工业体系的构建升级,也没有义务教育,偶尔有那么一两个强人想重振非洲摆脱各大流氓国家的敲髓吸血就会被干死...你生活在中国,能从农村出来跳到城市已经是投胎技术了不得了。

再说印度,腐败,种姓制度,普通农村孩子能读大学然后进入城市过上体面生活的机率有多大?更别说女孩子,强奸无罪,童婚,能读书的有多少?作为一个女孩生在中国能读大学能工作,运气好一点嫁个靠谱的人已经很幸福了。

不要跟欧美发达国家比,他们大学的学费你打听一下?美国电视剧里那些追逐爱情,靠着唱歌打球逆袭的都是传说,他们高中毕业不一定读大学,因为教育资源天然隔离了穷人和富人。在中国,教育资源虽然不平均,穷地方的孩子拼死努力还是可以和有钱孩子一起读书。

农村孩子考上大学,很有可能是十里八乡别人家的好孩子。这个光环留在老家就可以,到了城里,认清自己的定位。改变你还能改变的,你想一步到位跟城里有资源有根基的同学比,你要有超越常人的勇气毅力智慧机遇,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那绝对不是你一个人的进步就可以,要进化为另一种人,抓住机遇,运气好的话也许可以成功,

换一句话说,人要知足。不然你很容易心态失衡。我明白很多农村孩子在读书路上有很多心愿和希望,光宗耀祖,衣锦还乡,真的要不得。人生路,道阻且长。认清你的定位,好好努力。其实不一定要用物质名利来衡量你的人生,你能从农村到城市已经是你的胜利。



长文预警。
原答案到此为止。

我也是用了大概十年才慢慢调整好心态,十年前我从老少边穷地区国家级贫困县的小山村考到了上海。大学毕业之后去了德国继续读研究生,期间半工半读,好多次都在奔溃的边缘。各种酸甜苦辣,失望与希望,拼搏与放弃,急于拥抱现代文明又被隔绝在外,想要放弃回家,又发现见过繁华世界之后再也无法满足于粗茶淡饭....

希腊神话里有个人,推着大石头往上走,每次巨石都会滚下去,他又要重新开始这苦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你以为读书可以改变你的阶层,其实还会有无数双无形的手把你拖回去。比如在农村长大造成眼界的狭隘,本该从父母身上学到的接人待物只能应付农村的人际交往,在城市里很多约定俗成的规矩没有人教你,你碰得头破血流,黑夜里静静舔自己伤口,月光下最亮的是你的眼泪,兴许你能从痛苦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兴许永远不知道错在哪里。比如人人喊打的凤凰男,他绝不会认为自己有错,但是农村那一套放在城里就是错了。

你毕业了,摩拳擦掌想操翻这个世界,没想到自己被按在地上被生活这个大佬轮了一遍又一遍,被爆菊一样的屈辱你可能无处话凄凉。挨打了还要立正站好笑着把另一边脸也准备好请爷随意。生活从来不是单打独斗,古代是利益集团的相互碾压,现在也是。你以为比你跑的快的城里同学是一个人吗?

不,他也许有双亲的关系网罩着,有家族的庇护,无后顾之忧,甚至他可能从小长在富庶之家,综合素质吊打你只是人家有教养不会表现出来,他对未来规划明确,成长的道路清晰又美好,所以甩开膀子用力的跑。

你呢?毕业,老家的人像是鸟巢里嗷嗷待哺的小鸟,叽叽喳喳的叫着要你返哺。你没有多少见识的父母以为你也会像隔壁家二狗子一样月入过万,他们生活在农村无法理解别人吹的牛逼以及一万块在大城市里塞牙缝都不够这个事实。

最可怕的是,毕业到成家立业就留给你那么几年,买房家里是不可能支援的,女朋友也许进了社会开了眼就跑了,拿着心酸的工资,你学不会城里孩子的左右逢源,你也看不懂上司眼里没说出来的话,你呆头呆脑的,连把自己收拾得像城里人这点都还很勉强。

然后你想不通了,这叫什么个几把世道。金榜提名那天你产生了不该有的期望以及不切实际的自信,踏入社会那天所有虚幻的泡沫都被生活扎破。

尘归尘土归土,你不是那幸运的弄潮儿,也不算卧薪尝胆未雨绸缪的野心家,你只是个普通人,要么满足普通人的生活好好活下去,如果你不服,那么还有一轮一轮的炼狱等着你。

你是学生的时候成绩可以像毒品一样麻痹着你,让你感觉自己也不是一无是处。抱歉哦,真实世界里成绩可以很重要也可以一文不值。规则在大佬手里,我们都是一堆廉价的大白菜,大佬们随意挑挑拣拣。你的成绩只是其中一个考核标准而已,或者只是准入门槛之一,你当成了唯一就是你太天真了。很傻很天真,受伤的只能是你呀。

中国地大物博,人杰地灵,你做什么都有无数的人和你竞争。年轻的韭菜们一茬一茬的比你更适应这时代。

等你的下一代开始读书走上社会你才能看到真正的差距,勉强留在一线城市的农村孩子不是人人都玩得起学区房,另外还有国际学校等操作人家的子女不屑于跟你的娃儿挤独木桥空降世界名校。

三四线城市的你,可能要眼看着当你留在一线城市的同学轻松送孩子去名校而你的娃要跟百万大军一起抢入场券了。

人家的娃从小混名校圈子,同学家长非富即贵,长大后朋友圈子都是手握资源的二代,想做什么都有路子。你的娃儿和你当年一样单纯。等你的娃和他的娃碰到一起,18年后的差距可能就不是你现在担忧的这点子问题了。到了那个时候可能你的后代和他们的后代永远不会相遇吧,等18年也等不到一起喝咖啡的机会……

越写越不知怎么显得乐观,还是有农村人在大城市安家立业混得很好的,虽然比起平庸的大多数那是小概率事件。除了劝各位不要强行比较知足常乐,只能祝各位好运了。

一个小小的建议就是放平心态,好好学习。不是单指读书,还应该和城里长大有教养有眼光的同学学他们的各种优点。放下你可怜的自尊心和虚荣的,承认自己的不足没什么丢脸的,当你坦诚接受自己的不足的时候,也许你就能真正打开心胸看一看这个世界。你会发现城里同学们知识积累一般都很丰富,接人待物很成熟,想法很多很有胆识,他们也许还比你彬彬有礼,不像你自卑又敏感。


各位能够到城里读书或者工作的农村朋友,换了环境会有很多手足无措孤立无援的感觉。一定不要产生负面情绪,把这个经历当作你的探险。沿途遇到的人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不要狭隘,城里人可能有一些很市侩但是也有很多和你我一样善良的普通人,勇敢乐观一点,和他们去做朋友,真诚的去帮助别人也接受别人的帮助。


在哪里立足这个问题要量力而行,你住在上海我住在乡下不代表我的人生失败。如果你对自己的评价体系不改,你会因此吃很多苦头增加很多不必要的烦恼。人活着,跟过去的自己比就好了。
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信息壁垒越来越少,你想学的想要的几乎都可以找到。其实没有时间学习的人有了时间也不会学习的,就像农村孩子抱怨没有条件学习,好了现在你到了城里有那么多条件可以学习,我很遗憾的看到很多农村同学已经变了初心。


城里同学可能因为家里老人高瞻远瞩早早开始准备未来,你沉迷游戏网文综艺脑残剧淘宝甚至还不要命的碰了借贷来满足你那些作孽的欲望。先天不足后天就不要作死了好吗?


城里同学对大城市的诱惑已经习惯,你一切都觉得好新奇。你要学的东西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少,你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强,我真的想不通很多农村孩子明明自己条件不好老父母可怜巴巴的流血流汗的供你读书,怎么还不知道拼命努力。身不饥寒,父母未曾负你。学无长进,你何以对父母?
你现在不是为自己在奋斗,你的父母很快就老了,万一有个大病,你一文不名,该如何是好。
城里孩子父母大多数是有医保社保的。他们头上没有这把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掉下来的剑。


评论里有朋友说太虚化城里人,我没有太理解他意思,也许是说太美化城里人的意思?

不好意思,小县城是城,上海市区是城,此城非彼城。别对号入座。

农村的同学们,和你同班的城里同学可能他出身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都是很有知识文化的人,从小耳濡目染,学到了很多可能永远没人教你的东西。等他要工作还有强大的关系网可以帮忙。这点不是他的错也不是你的错,只是不要问你为什么混的不好,要么问问他的祖上走出农村的时候你的祖上是不是有这个胆识和机遇?再问问他的父母通过读书高考成长为行业一把手的时候,你的父母是不是已经被时代抛弃,赶不上改革开放的红利也上不了房地产这趟顺风车。所以积累到你这一代,差距已经被时代拉成了鸿沟。只有很少的人又发现了新的机遇一飞冲天,大部分人可能...不管怎说还是可以过个平凡的小日子的。鲁迅先生说,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和挑战,祝你好运。


作为一个农村人,我想说这个国家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存在,但是对于教育,高居庙堂的智者已经很重视了。
曾经和中国一个体量的国家,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有大批相对高素质的劳动者?
人人都想做英雄,可是我们生在和平年代,又经历了跌宕起伏的40年,历史给我们的使命不是为国捐躯救亡图存,也不是拨乱反正阶级斗争,先富起来这个我们也赶不上了,提高居民资产性收入这波福利貌似也慢慢消失了,我想我们这代人可能就是需要勤勤恳恳做螺丝钉,优质的螺丝钉,和同胞一起慢慢通过量变等待质变发生的那一天。那个时候我们的经济结构转型成功,老有所养,病有所依,不求万国来朝,但是国民心态会向祖先靠近变得平和。我们这一代人好好努力应该是可以活着看到那一天的。

年轻人的理想和命运只有和时代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在历史和时代的潮流下各位除了顺应时代发展,逆流而上其实真的很难。我佩服弯道超车的人,也敬佩踏踏实实过好自己人生的普通人。愿各位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我手机打了这么多字你们都不关注我一波嘛~


我如果开始写我的苦难,相信你们都会流泪的。但是我除了说明自己家里也是农村贫困山区,没有一句抱怨。我爸爸小学毕业,家里最穷的时候我高三还熬夜和爸妈干农活。

穷山恶水出刁民,我真的有时候不愿意承认,又不得不说仓廪足而知礼仪,古人诚不我欺。


中国九亿农民,我们的农民兄弟一砖一石建起了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工厂里的小伙子小姑娘站在流水线上前用年轻的热血支撑起一个制造大国,还有千千万万中国人,为了一个人最朴素的目标,也就是让家人过得好一点,勤奋到举世瞩目。看到农民工兄弟怕弄脏地铁不愿意坐下相信很多人都觉得心酸,看到快递小哥在路上抽空看书大家都为他叫好,看到云南冒着冰雪去上学的孩子大家心里都难过也祝福这个坚强的孩子。他已经被冻成那样还考了很好的分数。这样的孩子网友们纷纷要求捐款帮助他。
我们中国人从来都是尊重在困境中自强不息的人。而躺在地上打滚哭闹诉说着命运的无情的,不好意思,这个多变的民族喜欢痛打落水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要去面对。
农村大学生优秀的我见过很多,他们也带着原生家庭的伤痛,一路披荆斩棘,不断的改掉自己的缺点,努力到有些垃圾想不到。这些人忙着做自己的事情可没空抱怨父母抱怨社会抱怨环境。
连出身无法选择环境只能适应不能改变这个简单的问题都不愿意面对,真心弱鸡。
大家都知道农村艰苦,没人愿意生在山里上学要走三小时山路,但是命运如此。强者会改变命运,弱者你们负责被命运碾压吧。
平生最厌恶年纪轻轻就张口闭口怪父母怪社会怪国家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谁没有举步维艰的时候,就你金贵受不得委屈。
红楼梦里贾母说,穷人家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的。家里穷还吃不得一点苦经不得半句批评,真的劝你别出来丢人现眼了。
大家尊重的是勇于对抗命运的人,而不是穷人。


zhihu.com/question/6082
zhihu.com/question/5514
zhihu.com/question/6341
zhihu.com/question/2640
zhihu.com/question/2855
zhihu.com/question/3106
zhihu.com/question/6532
zhihu.com/question/2221
zhihu.com/question/2656

时间精力有限,私信回不过来了。以上链接涵盖了我的高中大学以及在德国读研的一些经历。也许能解答一部分你们的疑问。如果对你有帮助我会很开心。只度有缘人。

9#
害羞又大闹  3级会员 | 2018-9-22 00:58:28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本来打字分析了很多很多,你的出身,你的教育,你的父母,你的朋友,你的人脉,你的资金,你的背景,后来我觉得始终不深刻,我经历的还是太少了。

今年过年回家,我在城市里上双语幼儿园的小侄女和邻居小男孩一起玩,我顺手递过两根香蕉给他们吃,小侄女立马说“香蕉香蕉banana”,而邻居这个在农村的村子里上幼儿园的男孩(村里的幼儿园老师都是些高中没毕业的),愣了半天看着小侄女,他不懂什么是banana,他甚至不懂那是英语,他那呆呆的眼神瞬间让我觉得这就是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的区别。

我想起来我高三那年,我们语文老师为了激励我们农村孩子好好努力,考上好大学,奔个好前程,带着老花镜,在课堂里用颤抖的音调读了这篇《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一起喝咖啡》,全班同学当时都几乎泪目。

现在我已经在大城市扎根,有份很好的IT类工作,有房有车,也会去星巴克喝咖啡,和城里孩子毫无两样,我没有任何的自卑感,反而我那个可爱的农村家乡让我为人处世更为朴素低调,温和善良,可是偶尔再读这个文章,想起我们曾经拼命想考上个好大学的的那个高三,读到最后一句“我花了18年时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读到这句还是会泪目,因为是刻骨铭心的痛啊,真的太贴切了,把农村孩子的所有心酸都写的入木三分。

所以这一次,把这篇文章送给你们来读。(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大概在十五年前,烦请大家读的时候不要拿现在的工资水平去衡量。)

我的白领朋友们,如果我是一个初中没毕业就来沪打工的民工,你会和我坐在starbucks一起喝咖啡吗?不会,肯定不会。比较我们的成长历程,你会发现为了一些在你看来唾手可得的东西,我却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从我出生的一刻起,我的身份就与你有了天壤之别,因为我只能报农村户口,而你是城市户口。如果我长大以后一直保持农村户口,那么我就无法在城市中找到一份正式工作,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甚至连选举权都不如你们多。  
  你可能会问我:"为什么非要到城市来?农村不很好吗?空气新鲜,又不像城市这么拥挤。"可是农村没有好的医疗条件,这次sars好像让大家一夜之间发现农村的医疗保健体系竟然如此落后;物质供应也不丰富,因为农民挣的钱少,贵一点的东西就买不起,所以商贩也不会进太多货。 
  农民没有职业发展规划,因为农民不是一个职业,而是一个类似种族一样的天生的阶层。农民没有自我实现的满足感,因为绝大多数人还在为基本的生存而奋斗,春节联欢晚会中买得起等离子彩电的农民毕竟是个别现象。 
  于是我要进城,而且要摆脱我的农民身份,我要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得你生下来就拥有的大城市户口,考学是我跳出农门唯一的机会。我要刻苦学习,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我在独木桥上奋勇搏杀,眼看着周围的同学一批批落马,前面的道路越来越窄,我这个佼佼者心里不知是喜是忧。
  激烈的竞争让我不敢疏忽,除了学习功课,我无暇去顾及业余爱好,学校也没有这些发展个人特长的课程,进入高中的第一天起,校长就告诉我们这三年只有一个目标―高考。于是我披星戴月,早上5:30起床,晚上11:00睡觉,就连中秋节的晚上,我还在路灯下背政治。  
  而你的升学压力要小得多,竞争不是那么激烈,功课也不是很沉重,你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发展个人爱好,去读课外读物,去球场挥汗如雨,去野外享受蓝天白云。如果你不想那么辛苦去参加高考,只要成绩不是最差的,你可以在高三时容易地获得保送名额,哪怕成绩最差,也会被"扫"进一所本地三流大学,而那所三流大学我可能也要考到很高的分数才能进去,因为按地区分配的名额中留给上海本地的名额太多了。  
  我们的考卷不一样,如果考卷一样我们的分数线就不一样,但是当我们都获得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所交的学费是一样的。每人每年6000元,四年下来光学费就要2万4千元,再加上住宿费每人每年1500元,还有书本教材费每年1000元、生活费每年4000元(只吃学校食堂),四年总共5万元。  
  2003年上海某大学以"新建的松江校区环境优良"为由,将学费提高到每人每年1万元,这就意味着仅学费一项四年就要4万元,再加上其他费用,总共6万6千元。6万6千元对于一个上海城市家庭来说也许算不上沉重的负担,可是对于一个农村的家庭,这简直是一辈子的积蓄。 由于剪刀差、地少人多不成规模经济等众多原因,农业仍然是不赚钱的行业。我的家乡在东部沿海开放省份,是一个农业大省,相比西部内陆省份应该说经济水平还算比较好。可是现在的农产品收购价太便宜了,除去各种农业种植成本和名目繁多的税费,一年辛苦劳作剩不了几个钱。以供养两个孩子的四口之家为例,除去各种日常必需开支,一个家庭每年最多积蓄3000元,那么6万6千元上大学的费用意味着22年的积蓄!前提是任何一个家庭成员都不能生大病,而且另一个孩子无论学习成绩多么优秀,都必须剥夺他上大学的权利,因为家里只能提供这么多钱。我属于比较幸运的,东拼西凑加上助学贷款终于交齐了第一年的学费,看着那些握着录取通知书愁苦不堪全家几近绝望的同学,我的心中真的不是滋味。教育产业化时代的大学招收的不仅是成绩优秀的同学,而且还要有富裕的家长。 
  我终于可以如愿以偿地在大学校园里汲取知识的养分!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假期打工挣点生活费,我实在不忍心多拿父母一分钱,那每一分钱都是一滴汗珠掉在地上摔成八瓣挣来的血汗钱啊! 
  来到上海这个大都市,我发现与我的同学相比我真是土得掉渣。我不会作画,不会演奏乐器,不认识港台明星,没看过武侠小说,不认得mp3,不知道什么是walkman,为了弄明白营销管理课上讲的"仓储式超市"的概念,我在麦德隆好奇地看了一天,我从来没见过如此丰富的商品。  
  我没摸过计算机,为此我花了半年时间泡在学校机房里学习你在中学里就学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我的英语是聋子英语、哑巴英语,我的发音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听不懂,这也不能怪我,我们家乡没有外教,老师自己都读不准,怎么可能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发音?基础没打好,我只能再花一年时间矫正我的发音。   我真的很羡慕大城市的同学多才多艺,知识面这么广,而我只会读书,我的学生时代只有学习、考试、升学,因为只有考上大学,我才能来到你们中间,才能与你们一起学习,所有的一切都必须服从这个目标。   
  我可以忍受城市同学的嘲笑,可以几个星期不吃一份荤菜,可以周六周日全天泡在图书馆和自习室,可以在周末自习回来的路上羡慕地看着校园舞厅里的成双成对,可以在寂寞无聊的深夜在操场上一圈圈地奔跑……我想有一天我毕业的时候,我能在这个大都市挣一份工资的时候,我会和你这个生长在都市里的同龄人一样―做一个上海公民,而我的父母也会为我骄傲,因为他们的孩子在大上海工作!  终于毕业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辛辛苦苦读出来的大学文凭,竟然很难找到工作,在上海工作难找,回到家乡更没有什么就业机会。能幸运地在上海找到工作的应届本科生只有每月2000元左右的工资水平,也许你认为这点钱应该够你零花的了,可是对我来说,我还要租房,还要交水电煤电话费还要还助学贷款,还想给家里寄点钱让弟妹继续读书,剩下的钱只够我每顿吃盖浇饭,我还是不能与你坐在starbucks一起喝咖啡!  
  现在舆论号召我们大学生创业,真不明白我们这些既没钱也没经验的刚毕业的学生有什么资本去创业,为什么那些人浮于事却能旱涝保收的单位里的职工不去辞职创业?也许所有的这一切都怪我投错了胎,为什么我不降生在上海!  写到这里,我需要声明:我不是来自农村,我来自一个小城市,在上海读完了硕士,现在有一份年薪七八万的工作。我奋斗了18年,现在终于可以与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我已经融入到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中了,与周围的白领朋友没有什么差别,可是我无法忘记奋斗历程中那些艰苦的岁月,无法忘记那些曾经的同学和他们永远无法实现的夙愿。于是我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下了上面的文字,这些是最典型的中小城市和农村平民子弟奋斗历程的写照。每每看到正在同命运抗争的学子,我的心里总是会有一种沉重的责任感。  
  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怨天尤人,这个世界上公平是相对的,不公平是绝对的,不公平已经存在,这并不可怕,但是对不公平视而不见是非常可怕的。    我在上海读硕士的时候,曾经讨论过一个维达纸业的营销案例,我的一位当时曾有3年工作经验,现任一家中外合资公司人事行政经理的同学,提出一个方案:应该让维达纸业开发高档面巾纸产品推向9亿农民市场。  
  我惊讶于她提出这个方案的勇气,当时我问她是否知道农民兄弟吃过饭后如何处理面部油腻,她疑惑地看着我,我用手背在两侧嘴角抹了两下,对如此不雅的动作她斥之鄙夷神色。  
  在一次宏观经济学课上,我的另一同学大肆批判下岗工人和辍学务工务农的少年:"80%是由于他们自己不努力,年轻的时候不学会一门专长,所以现在下岗活该!那些学生可以一边读书一边打工嘛,据说有很多学生一个暑假就能赚几千元,学费还用愁吗?"我的这位同学可能永远都不会相信我本科时有个同学是每天拿着饭盒到学校餐厅里捡别人吃剩的饭菜来熬过四年的大学生活的。 
  他可能没有研究过中国社会财富分配制度的变迁,我们的父辈年富力强时候所创造的财富中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在高积累低消费政策下变成了国有资产,继而变成了国有商业银行成千上万亿元再也收不回来的不良贷款。  糟蹋完这些钱后,当年包养老、包医疗、包住房、包教育的空口承诺灰飞烟灭,留给已经老去的父辈只是下岗失业和生活无济。   
  我是70年代中期出生的人,我的同龄人正在逐渐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我们的决策将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把这篇文章送给那些优越环境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和很久以前曾经吃过苦现在已经淡忘的人,关注社会下层,为了这个世界更公平些,我们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特别是在做关乎众人命运的决策的时候,让这份社会责任感驻留我们的头脑。我花了18年时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10#
混沌椰子王  4级常客 | 2018-9-22 00:58:30 发帖IP地址来自

1978年邓公提出改革开放。

中国进入千年历史中,阶级变动最为剧烈的40年。

如果把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看做人的一生,这40年可以称为这个民族的一夜暴富。

1993年《我爱我家》有一句台词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我打的来的”,因为出租车是当时炫富标志,当时对我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大地震撼。到现在仅仅过了25年,私家车就已经普及。

这类变化太多覆盖到生活的各个面上,这个财富爆炸的过程,几乎让所有有行动力的人心想事成。

以至于在这个时段出生的人,以为这种高速发展下实现一代改命是理所应当。


1966-1976期间,很多人声称自己八代贫农。

八代什么概念?以古代18岁生第一胎算,相当于一个家族持续150年没有富裕过。

这当然是夸张,贫困支撑不了八代就绝户了。但世代贫困,是1978年以前普遍的阶级状况。


大学生神话,就是诞生于这个时代。

古代举人基本上接近现代的博士水平,但是也只是有当官的机会,而非必然。这样一个机会,已经足矣让范进发疯。

在这个生产力爆炸的时代里,经济高速增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信息流通不畅,知识复制速度慢,导致关键岗位知识分子奇缺。

举个栗子,2000年前后,药品行业将GMP作为厂商的强制标准。当时一套针剂的GMP报批标准文档,就能卖到5-10万人民币。整个规范中,涉及大量的检测方法、标准和工具,其中很多内容大量来自CA的全英文文献。紫外色谱分析仪跑出的数据,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根本看不懂。这些知识,完全颠覆了那些干了几十年的老药工的知识体系。而这些知识却只能来源于大学。一个可以完整的帮助药品企业通过认证的专家,在当时也就30岁左右,年薪大约在10万元。当时一线城市的人均月薪大约1500元。这还只是一个行业里的一个准入型认证。

1978-2000期间,所有行业的所有领域,基本上都处于知识饥渴状态。知识分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大学生”闭着眼睛赚钱,学历证基本上与逆天改命成为了同义词。


2000年后,大学生的光环就开始慢慢破灭。

2000年以前,大学生(含大专)每年大约100万人;2000年以后大学开始扩招,到现在每年700万人毕业。

这个时候互联网进入爆发期,最普通的人也能通过搜索,极低成本的找到最专业的内容,知识壁垒彻底被击穿。

传统行业经历了野蛮增长阶段后,出现产能过剩,互联网的突然爆发,急剧挤压传统行业的生存空间,大量企业猝死。大学生人才过剩。

经济增长进入平缓期,互联网引擎进入匀速运动,新的经济增长引擎还无法产业化。

经济增长放缓,人才供应过量,知识获取难度极大降低;大学生在特定时间段的稀缺性被稀释,每年都是最低点,第二年更低。


强光退去,资本、人脉、机会,这些真正的阶级壁垒开始变得耀眼。

这就是为什么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大多混得比较差的原因。


以前,只要考上大学就能飞黄腾达的时代,才是不正常的。

只需要完成高考就能大规模的让赤贫阶级的人一步登上富人阶层,才是不正常的。

只用实现唯一因素就能逆天改命的时代,才是不正常的。

过去中国的这40年的状况,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不多见的。


题主,你对“大学生”这个头衔的预期太高了,你已经错过了那个时代。


========

其实本可以说的更精练一些,

我之所以说这么多,是因为如果我直接说最后一句话,很容易得出:

“现在大学生不值钱了,阶级通道已经封闭了,农村孩子没有出路了”的结论。

然而实际并非如此。


阶级流动的通道确实在收缩,但是并没有封闭。

你读完书,可以轻易的从56线山旮旯种地为生的家庭定居到34线,拼一把你还能到达12线。

这种阶级提升在阶级封闭的社会里,依然非常的罕见。

现在的阶级通道无法让你实现一代改命的那么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可以让你稳步提升,实现后代改命。

通过努力,你无法年薪百万,但你可以为后代创造这样的条件。


看了很多高赞的答案,不断的渲染阶级封闭的绝望气氛。

因为读完书之后,无法一跃成富人,无法与那些二代们平起平坐,就开始垂头丧气自我放逐。

当“努力没用,读书没用,穷人永世不得翻身”的思维深入骨髓时,

你就真的成为了一个“本分的农民”,

变成别人口中的人口红利,

成为他们的保洁、保安、快递员。

如同那些人期望的那样。


可能你一生都无法比那些人过得好,

但你可以比上一辈过得好,可以比今天过得好,可以让你下一辈过得比你好。

而“八辈贫农”你不再把它当做一个笑话,而被你认定为命运时;

那你才是真的完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