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造悬念?

论坛 期权论坛 股票     
期权匿名问答   2023-2-13 18:06   4179   5
什么情况?难道这是我自己提的问题嘛???!!!!难道我干了传说中的自问自答嘛?!!!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3 18:07:26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关于写悬念的6个秘诀



不管是惊悚小说,神秘小说还是文学小说,有一点都是一样的:让他们从一开始就对你的故事和人物忧心忡忡,彻夜难眠。
简单地说,如果你吸引不住读者,他们不会跟你耗着,会立即弃读。现在有多少小说跪求他们赏光!如果你能让读者对主人公放心不下,他们就会把书放下。
所以,这种放心不下到底是什么?
悬念。
好在,增加悬念其实是很容易的,6个秘诀教给你。
秘诀1:把读者关心的人物置于危险之中

悬念包含四个因素:

  • 读者的共鸣
  • 读者的关注
  • 即将到来的危险
  • 不断升级的紧张
读者的共鸣来自于人物身上可认同的愿望、伤口或内心挣扎。他们的同情心越强,就越紧密地与故事联系在一起。一旦他们关心并认同一个人物,当他们看到这个人物为得到他最渴望的东西而挣扎时,读者就会投入。
读者要担心这个人物能否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但读者总要先知道TA想要什么吧?认同人物的欲望,才能感到人物所面临的危险。而只有当他们知道筹码在哪里时,他们才能入戏。越是明确以下三点,他们就入戏越深:

  • 你的人物渴望什么(爱、自由、冒险、宽恕等)
  • 是什么让他无法得到它
  • 如果他得不到它,会产生什么可怕的后果。
悬念是随着危险的临近而产生的。当他们所关心的人物处于危险之中时,读者就会担心得七上八下。这不一定是生死攸关的情况。文类不同,危险可能涉及人物的身体、心理、情感、精神或人际关系。无论你写什么类型的小说,都要让可怕的事情迫在眉睫——然后推迟解决,把悬念制造出来。
故事中的紧张气氛要不断升级,直到高潮。通过让危险更加迫在眉睫,更加私人、更具有破坏性,来提高故事的筹码。因此,如果月亮在第一幕中爆炸,那么到第三幕时,整个银河系最好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张力不升级,你吊起来的悬念就没有用。
这就像给气球充气一样,你不能让故事撒气;你要不断吹气进去,拉紧张力,让读者感到随时都会爆炸。
然后继续吹。
再吹一点。
直到读者几乎无法呼吸。
顺便说一下,这就是为什么在你的故事中加入床戏场景实际上是与建立悬念背道而驰的。一场床戏把你一直在建立的所有与浪漫或性有关的紧张关系,全部泄光了,就像漏气的气球一样。如果你想刺激,就增加床戏;如果你想建立悬念,就押后再押后。


秘诀2:多写承诺和少写行动

悬念发生在故事中的静止状态,发生在一系列行动之间的空隙,发生在可怕事物的承诺和它来临之间的时刻。
举个例子,如果你计划整个故事发生在24小时之内。通过将所有事情都塞进一个紧凑的时间框架,来让故事看起来悬念重重。其实你会发现,有太多事情需要发生才能达到高潮,如果你坚持24小时的时间框架,事件要一个接一个地发生,就不会有空间让悬念出现在它们之间。如果你不想牺牲事件,又希望制造悬念,那就延长24小时的时间框架。因为比起为承诺和回报留出空间,让故事充满悬念,读者不会关心你的故事是24小时,还是240小时,只要他们始终保持阅读的兴致。
如果读者抱怨看完感觉 "什么都没有发生",他们说的不是人物没有行动,而是指没有做出承诺。
而读者感到无聊时,增加行动是绝对不会解决问题的,你必须让他们产生担心。这就是悬念,而悬念就是预期;行动是回报。你不是通过 "让事情发生 "来增加悬念,而是通过承诺它们会发生。与其问 "需要发生什么?"不如问 "我可以保证什么会出错?"
故事远不止是对事件的报道。故事是关于变化的。我们必须向读者展示事情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状况、人物或关系将被改变。
当然,根据文类,承诺可以是喜剧的、浪漫的、恐怖的或戏剧的。例如,一对恋人计划在草地后见面私奔。这就是一个承诺。
但是情敌发现了这个计划:"如果我不可以拥有她,没人可以"。然后,他走到草堆,藏起来,手握匕首,等待他们。
这对恋人来到这里,对危险一无所知......
充分利用那一刻;充分利用悬念。
悬念的产生就是因为读者开始越来越担心一开始的那个承诺可能无法兑现了。
然后把草堆后面发生的一切展示给读者,让这个悬念发挥最大的作用。


秘诀3:兑现每一个承诺

在作出承诺的同时,也有义务兑现承诺。承诺越大,回报就越大。例如,在你的故事里杀手对一个被他绑架的女人说:"人们会永远记住你的死。" 这是对读者的一个巨大承诺。他们期望她的死是极度恐怖或不同寻常的。
读者们心里会想:好吧,我倒要看看她会怎么死。
而你最好想办法兑现这个承诺。
没有实现的巨大承诺不是悬念,而是失望。
你故事中的每一个字都是对读者的承诺,这是许多作者——无论是悬疑小说还是其他类型的小说——失误的地方。如果你花了三个段落来描述一个女人的红色毛衣,那么这件毛衣最好对故事至关重要。不然读者会觉得你大动干戈地写一件没用的毛衣简直是在耍他们。
永远不要这样不尊重你的读者。
当故事失败时,往往是因为作者:

  • 没有做出足够大的承诺,
  • 没有履行承诺
  • 违背了承诺
比如,在你的故事里一个女人独自在树林里散步,有狼人出没。结果会发生什么?她被狼人袭击了?哇,你真有创意……
承诺怎么失败的?因为它太显而易见了。读者想猜会发生什么,但他们希望自己是错的。只有当你给他们的东西比他们预期的多,而不是少的时候,他们才会满意。
当你花费力气描述一个任务,介绍各种背景信息,告诉读者她在哪里上的大学,学什么,她的兴趣爱好,最喜欢的零食等等,然后马上就把她杀了,或者最终不是个重要的角色,读者就会恼火。
因为你做出重大承诺。但却没有兑现。当读者投入他们的时间时,他们希望看到投资的回报。


秘诀4:让人物告诉读者他们的计划。

为什么我们要让读者知道将要发生什么?这不是把结局暴露了吗?
这里说的不是透秘,也不是让读者知道你故事的婉转曲折。相反,要想他们表明一个计划,后面的情况要么出错,把计划安排搞乱;要么计划到位,推动故事(和紧张)的发展。
而通过人物表明这个计划,就制造了一个承诺,就可以借此创造期待和建立悬念。

  • "我们明天老地方见。"
  • "晚上8点来我家楼下接我?"
  • "跟进指纹,追踪杰克,然后去监狱,跟'午夜杀手'安东尼奥聊一聊。"
在重新定位的时刻,人物会处理刚刚发生的事情,并做出决定,导致下一个场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做的,我们经历了一些令人感动或深刻的事情,我们处理它,然后我们决定如何回应。在场景之间的每一个间歇期,必须做出或遵守承诺。
而且,如果你解决了一个问题或情节线索(也就是说,你遵守了之前做出的承诺),就引入另一个转折或道德困境(换句话说,做出另一个承诺)。
当一个故事滞后时,几乎总是因为缺少张力(人物方面没有未满足的欲望)或没有足够的升级(有太多的重复)。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向读者展示人物对某样东西的渴望有多深,但却得不到,而且越来越难得到,这样故事就在升级。


秘诀5:减少暴力

暴力越多,它的意义就越小。
在惊悚小说中,谋杀不是悬念。带有谋杀威胁的绑架才是。
如果你不想让读者在情感上与故事产生举例,就不要一个接一个、一个接一个地发生谋杀;制造紧张,就减少暴力,增加读者对未来暴力行为的担忧。
最可怕的故事往往包含很少的暴力。
当然,不同的类型决定了不同的悬念手段。在悬疑小说中,可能是故事一开始有人被砍了头。所以故事的重点是解决犯罪问题。如果你写的是恐怖小说,你会着重写斩首本身——所有血淋淋的细节。悬念怎么来?故事中的人物发现有人会被砍头,他们必须想办法阻止。
读者的期望,以及故事中筹码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你要包括多少神秘、恐怖或悬疑的内容。作为一个作家,至关重要的是,你要明白如何塑造这些情节,来让读者感到好奇、恐惧或忧虑。
另外,重视人的生命会增加悬念。因为读者只有在关心某个人物的遭遇时才会感到悬念,所以我们要通过加强悲剧的影响来提高他们的关注。树立生命的价值。你的故事中包含的谋杀案越多,生命就越显得廉价,如果它是廉价的,读者就不需要关心是死是活。


秘诀6:比读者领先一步。

不断地问自己:在故事的每一个点上,读者希望得到什么,想知道什么或质疑什么。作为作家,你的工作是在他们想要的时候给他们想要的东西——或者,增加一个转折点,使我们更加想要。
以下是一些增加悬念的技巧:

  • 想办法引起读者的恐惧和害怕。大多数人害怕面对危险来临时的无助感。许多人害怕针头、黑暗、溺水、狭小的空间等等。想想让你最害怕的事情,把这种恐惧感树立起来。
  • 确保在达到故事的高潮部分之前,写好环境设定。背景是很重要的,带给读者必要的定位和气氛,但如果到了高潮部分才着急写设定,你最重要部分的节奏就完全垮掉了。
  • 倒计时和最后期限能促进悬念,但如果它们不能让故事的升级,那就不要使用。例如,让每一章都在离高潮部分更近了一个小时,这是一个噱头,很快就会让读者看出重复的规律,进而猜出下面的情节。这就没有了升级。相反,在中间部分开始倒计时。要使倒计时升级,就要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升级就意味着所有的元素都要带有加速度,而不能匀速。
  • 在通向高潮时,把主人公孤立起来。取消他的工具、逃跑路线和支持系统(伙伴、导师、帮手或保护网)。逼他变得自力更生,让他与邪恶的最后对抗中处于不利地位。
  • 建立个人的联系。不要只是让路人甲被绑架——让主人公的儿子被绑架。不要只是让全世界处于危险之中——让主人公的奶奶家处于危险之中。
无论你写什么,优秀的小说都是关于加强悬念的。遵循这六个秘诀,你就会让你的读者彻夜难眠,爱不释手。
3#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3 18:07:47 发帖IP地址来自 广东
1、【悬念的层次可以分为知道不知道不知道知道】
新人作者常常把“谜底”当成唯一的悬念,迟迟不肯交到读者手里。其实,悬念必须要由读者的“预期”来配合,所以,透露一些信息给读者知道,有时可能比什么都不说更能制造悬念。
从读者知道的内容来看,悬念的类型可以分为:①知道主角知道;②知道主角不知道;③不知道主角知道什么。
①知道主角知道:
比如《死亡笔记》中,夜神月拿到了“死亡笔记”,可以操控别人生死。这个信息,夜神月自己知道,读者也知道。
这类悬念,通常都是,主角获得了某个秘密,让人挂念的是,主角的秘密能不能保存好,什么时候会被泄露出去。
②知道主角不知道:
比如《叛逆的鲁鲁修》中,读者知道朱雀和鲁鲁修的双重身份,但朱雀不知道。
这类悬念,主要是落在双重身份这个点上,让人挂念的是,主角如果发现这个双重身份,会发生什么糟糕的情况。
③不知道主角知道什么:
通常出现在主角卖关子的时候。关键句是“我知道怎么回事了”“我有办法了”。
这类悬念让人挂念的是,主角到底知道了什么,想出了什么办法。其实就是悬念第一法:就不告诉你~
了解到悬念其实不是单纯攒着“谜底”不放,作者就可以想办法,怎么将一个信息拆分开来一点点告知读者,这样就可以引出几个层次的悬念,将读者牢牢吸引住。
2、【悬念是靠一连串暗示、线索、迷惑人的信息共建出来的】
制造悬念的方法多种多样,可能有:①预叙;②角色的反常举动;③突然发现某个特别的小动作;④不完整的只言片语;⑤自相矛盾的说法……
总之,只要让读者好奇,让读者追问:“为什么呢?”“后来呢?”“怎么会这样?”
你就成功了!
3、【悬念还可以靠推翻人物的可信性来创造】
悬念的奇妙还在于,哪怕没有新情节出现,绝妙的悬念还可以用来牢牢套牢的读者的胃口。
这一招就是——推翻人物的可信性,就自然产生出巨大的悬念力量。
利用这个原理,《盗墓笔记》让单纯的事件,变成了对人性信任的考验。
你是相信闷油瓶的话,还是别人说的对闷油瓶的怀疑?
这样的悬念让读者开始疑神疑鬼,不知道相信谁,而一旦没有可靠的判断标准,任何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以有多重解释。一旦在读者心中撒下了怀疑的种子,作者哪怕写的只是主角说了一声“你好”,都会激发读者无穷的推理与想象。
小小的一个悬念却大大增加了情节张力。
更有甚者,还可以像《鬼吹灯》魔芋花一章一样,让读者跟着主角这个叙述者一起迷失在幻觉里,还觉得像是真的一样。
4#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3 18:08:01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五千字长文干货!)悬念是我们在创作过程中主动设下的饵,是勾起读者好奇心的关键。抛出一个恰到好处的悬念,能让读者欲罢不能,他们会以解谜为目的,誓死追随你的小说。
举个例子,我们熟知的《百年孤独》开篇,作者为马尔克斯(本文引用注):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马孔多是一个二十户人家的村落,泥巴和芦苇盖成的屋子沿河岸排开,湍急的河水清澈见底,河床里卵石洁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
行刑队一来就抓住了眼球,人命关天啊,该角色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肯定遭遇了什么大事,才会被行刑,读者就忍不住猜测,到底发生了什么?——读下去才知道。
再举个国内的作品例,《一双明亮的眼睛》一文在开篇就采取了这一手法(此文发表于1964年7月5日的湖北日报,引用注):
夜,墨黑,伸手不见五指。我到一个生产大队去。由于第一次去,路生,加上碰到天,没月亮,没星星,自己又没带手电,真是把人急坏了。就在这时,我碰到一个社员,恰恰住在我要去的大队,就把我引去了。
沿途,他一会说:“同志,注意,前头有条沟!”
一会,又指点我:“同志,注意左边是口塘!”
最后,进了村,又指着一条巷子说:“里面住着咱们队长,他会招呼你的。”
可第二天清早,我从队长屋里出来,看到一个强壮的中年人,挑着桶,哼着轻快的曲子,向稻场旁边的堰塘走来。待他走近,我一瞄,哎,多好的一条汉子,眼怎么瞎了?正想着,只见他蛮不在乎地下塘挑水。
我大吃一惊,喊:“……是塘,你不要掉到水里了。”
他回过头,眨眨眼,好像看到了我:“你不就是我昨夜给你引路的同志吗?”……

设置悬念,引发读者阅读欲,先要区分“悬念”和“爆点”。
比如一些国产抗日剧有这样的剧情:
一个日军中队前往一个村庄扫荡,这个村子在山上,上山只有一条比较窄的小道,鬼子们慢慢前进,安全地走过了大部分路程。这时候日军军官开始得意了,胜利在望,骑着马挥着他的指挥刀要求部队加速前进,突然,前方听到一声巨响,开路的步兵被炸开了花,全员立即蹲下,变得战战兢兢起来。
注意!这里——就是“爆点”。 这个爆点可不仅是地雷爆炸的点,更是节奏前进的关键位置。
好,我们继续。再来看看下面的演进过程:
同样的山路,同样的日本官兵,可在他们眼里,这已经从一条坦途变成死亡陷阱了。走在最前面的扫雷兵,满脸凄苦,战战兢兢地把扫雷器的铁圈从左移到右,确认安全后再心惊胆战地往前挪动一小步。而日本军官也从趾高气昂变成满心烦躁,喃喃不知骂着什么日本土话。可天不从人愿,虽然用了扫雷器,却还是有工兵接二连三地被炸飞——“这到底是什么雷!为什么人没动只是移动了扫雷器也会炸响?!”
注意到没有?“悬念”和“爆点”有什么区别?


不吊胃口,我来直接揭晓答案:
爆点:就是前面发展平缓,突然一场突发事件袭来(如地雷爆炸),剧情开始进入激烈状态。
悬念:就是前面设下铺垫,你明白会有一场突发事件,但是什么时候发生,怎么发生你不知道,你不得不一直提心吊胆。
换句话说,爆点是你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发生的,悬念是你知道一点但还是等于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发生的。
阅读欲的引发,必然需要打入楔子。爆点仅仅能够制造短暂的震惊,但不能设置楔子,所以无法引发阅读欲,而悬念则是最有效的制造期待的方式。
我们在运用悬念技巧之前,就要掌握最最最基础的区分点:不要把悬念写成了爆点

悬念之“悬”在何方?

悬念就是,你明知道同学里有一个是鬼,但不知道是谁。——《替身》
悬念就是,犯人就在我们中间,但你还云里雾里。——名侦探柯南
悬念就是,你清楚桌子下面有个炸弹,但不清楚爆炸何时发生——希区柯克


在日常写作中,悬念设置其实很简单!你只要回家和女朋友多呆几天,你就能学到精髓了:我有事,但我不说,不说,偏不说!
很多影视剧都喜欢吊人胃口,特别是侦探警匪剧,主人公一番查看之后,沉思三秒,然后说:“我知道凶手是谁了,但目前还不能说”,柯南也有这个脾气:“凶手就在这群人之中!”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留下一群人一脸问号。
类似上述令人心痒痒的情节,就是勾起读者探究欲望,想要迫切知道下一步的时候。
为什么有的作者总是能写出特别令人有阅读欲的作品?因为他们都懂得套路,或者说懂得这些写作技巧,当使用这些技巧时,读者肯定会欲仙欲死,谁也不能抵挡好奇心和窥探欲的强大力量。
当没有人吊胃口,剧情很平淡地发展地下去时,也许读者依旧想知道接下来的故事,但是欲望却没有那么强烈了。
所以,来复习一下如何制造悬念:

  • 我懂了!不过我发现一个大问题,等下再告诉你。
  • 凶手其实很明显了,在此之前要再次验证一下。
  • 原来如此,逻辑这么简单,说出来简直降低我的智商!


学会3条原则,让悬念更有力

反复抛出悬念,然后解决,一路引导读者看到结局,这是最佳的状态,当然,悬念设置也得遵守原则,让手段更加有力。
1、悬念应从人物出发,和人物建立密切的联系,不管是思想上还是命运
悬念如同线索,同一时间数量太多会使读者视线分散,严重者直接弃书。
举个例子,剧情如下:男主角无意间看到了姐姐在个人博客写的独白,知道了姐姐崩溃自杀是因为一个渣男,他想找出真凶,于是去了姐姐读的学校里调查。
此时,你打下的悬念楔子应该顺着这条线走,而不能随意设置。
主动贴上去也不难。假如说,你在安排剧情的时候,偏离了初衷,发现去了那所学校又有一件新的杀人案,那么你就给读者设置障碍了,他们会难以抉择,到底先关注哪一起案件,导致原有悬念效果大大降低。
因此,你要想尽办法让人物走单条线路,主角的思想是解决姐姐的问题,另外蹦出来的那一条线就有些多余了。
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原则进行自我审视:主线悬念下逐步拆解,化为几个或多个阶梯悬念,按逻辑顺序依次引导读者上钩。



2、悬念是灵活的,它应该有多种形态
我们不能刚开始是某个悬念,后来就一直是某个悬念,一种固定状态会产生审美疲劳,导致读者兴趣降低。
悬念时间线很长的情况下如何活下来呢?解决方法就是灵活变化
同上面的例子。
男主角花了一年的时间卧底在学校,多方查证锁定了一个十分可疑的男人,这个人是姐姐的前男友,之前因为出轨与姐姐分手。不过这一系列剧情发展之后,主角发现姐姐其实不爱这个男人,反而是这个男人喜欢姐姐,主动追求的姐姐,不可能是他让姐姐难过轻生的。
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原点,而这条线索已经坚持好久了,读者们开始厌倦。
这种情况下,更新线索是十分必要的。男主角在心灰意冷准备放弃回家时,一封特别的信出现在他的眼前——是姐姐的前男友和另外一个男人之间的记录,姐姐的前男友实际上是被别人操纵着追求姐姐的,他充当着傀儡角色!——一个新悬念就那么合理产生了。


3、主动复习,防止读者遗忘
不是所有人都过目不忘的,读者们看文章,特别是小说这种非分析类作品,无需投入过大精力去详细理解,经常会看了下文忘了上文,所以作者也要学会时不时提醒一下读者,唤起悬念的记忆来。
“你爱不爱我?”
“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会怎么选择?”
对话就要直接,言情的内涵不可更改。
“凶手不是褐色的瞳孔吗?”
“上次那宗案件的犯人是不是已刑满出狱?”
适合悬疑、凶杀破案类题材的悬念唤起。

当然,还有一些普适性很强的万能句,可以积累一些:
那个动作让我突然惊醒,上次我好像在哪里见到过?
让我想想…也许有这么一回事…
听说他从不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但是没有例外吗?
还有一种“预先叙述”的方式——
多少年来,我总在梦里看到那双求助的眼神,她哀求地看着我,一次一次地看着我的眼睛…… 我也算见过大世面的人了,但自从那件事后,我常会在同一个梦里惊醒,每次都会吓出一身冷汗,然后久久不能睡去。——取自某网络小说
预先叙述是一记杀招,可以平地起高楼,把读者的好奇心完全怂恿起来,但是后面如果收尾收得不太好,就容易弄巧成拙了(上面那个就是典型例子,刚开始看见这个开头让我很期待的,读到后面就有点失望了)。不过依旧可以积累起来,在你有把握的时候用上,效果肯定绝佳。

作者零点九和一曾在天涯社区贴出了大量关于设置悬念的写作经验(本文引用注),我觉得有一些也蛮经典,挑一些看下:
一、结局不能过早点明。比如说,读者还没进入状态,你就把结局说出来,“突然间,枪弹齐发,所有的人都中弹身亡”,这样的结局会让听众感到失望。
二、情节不能发展太快(当然也不能太慢)。要三不五时地卖关子,让听众着急地问“然后呢”。
三、要多线叙述。在情节变得越来越精彩的时候,插叙一些别的内容,“眼瞧着鬼车就快轧到我们了,这时候,格兰正在家里给埃克丽丝做蛋糕,他对这可怕的事情还一无所知”。
四、学会戛然而止。“突然,一个巨大的黑影就出现在他面前,咳,怎么打上课铃了,下回再说”。
五、总之,要一点一滴地深化戏剧冲突,还要把最精彩的东西留到最后。
六、说出主人公某个特性、动作,却不说原因。
七、说出某个发生的事件,却不给出事件的结果。
八、告诉读者某个事实,又立即无可辩驳的否定这个事实,却不做进一步的解释,让读者无所适从。
九、总之就是话说一半,却没有结论。
十、开篇一定要立即就有悬念,悬念一定要让读者极其好奇,不知道就难受那种。
十一、用压抑的叙述不停的从不同角度制造悬念,一个疑问也不解开。如白夜行,或者莱昂纳多演的禁闭岛。
十二、可以让读者猜到凶手是谁,只要不知道如何犯案的,读者仍然会充满兴趣。
十三、用简单的叙事叙述每一部分,展现庞大的结构和暗线,让读者沉迷其中,就像白夜行一样。
十四、打破读者的思维惯性。
十五、变态的行为,执着的情感。
十六、在恐怖的空间里探索,画面感的描写。
十七、鬼故事之所以可怕,是因为主角和某一个人接触后过了一段时间,才发现那个人居然是鬼。
十八、把所有的线索堆积起来,制造热烈的气氛,但要小心使用。
十九、鬼有可怕的目的,比如借主角的手杀人,表面和背后不同等等,可以带来悬疑和恐怖感。
二十、每过一会就要有让人集中注意力,或者能引人兴奋的兴奋点,包括悬疑、色情描写、恐怖描写、关键对话等等;
二十一、故意吐露一部分信息,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焦虑感,比如小说开头电话提到葬礼,却不说谁的葬礼,或者怎么死的。
二十二、每天的更新中,都要有给读者强烈刺激的兴奋点,绝不能平淡。兴奋点就是能让读者读了,有生理反应的东西。
二十三、要尝试每天都有一个兴奋点,加上一个悬念,多了读者消化不良,少了也不行。
二十四、制造具有混和气质的美女,然后让人感到身上有谜团,又有感情纠葛,这是吸引眼球的最好方法。
二十五、小说中一定要具备迷雾、悬念、恐怖的场景探索、色情的场景探索、让人着迷和解释不清的美女。
二十六、统计一下人物需要多少个。
二十七、多烂的情节,都可以通过悬疑的写法引人入胜。
二十八、努力锻炼自己按照1500字左右制造悬念的能力,而不是平铺直叙。
二十九、每段最后的一句话,要努力有超强的吸引力,包括用暗示,说半截话等等。
三十、要让主角和主要受害人,还有大反派都具备混合的复杂旗帜,让读者了解后产生感情依赖,这样可提高小说的接受度。
三十一、在剧情允许的情况下,增加主要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特别是暧昧关系,可以增加可读性。
三十二、写小说是每天累计一点的过程,不要想要把所有设定的问题都在两三天内解决。
三十三、当读者都形成某种心理预期时,直接在小说中提到这种心理预期,然后无情的打破,不能让读者有自信心。
三十四、比如读者猜测一定会有个邪教,就会降低阅读兴趣,就是真写道有邪教了,读者也提不起来精神,这时候,强烈的预期形成了,就需要写一段暗示否定的话,把读者的信心打散,不能让他们形成心理预期。
三十五、小说最高境界,是读者看到某一段已经会怎么想了,我就根据他们的想法控制他们的情绪,让他们有意外,兴奋,好奇,和挫折感。
三十六、悬疑小说的逻辑性,不是那么重要,太深层的逻辑错误很难发现,只是在表面的比较浅的逻辑错误会让读者不满。
5#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3 18:08:43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蟹……蟹妖,虽然我也写小说,但结剧情结构各种一塌糊涂……这这这是怎么邀到我的=。=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问题真的可以从心理学角度解释……
事先声明哦,只提供理论,不负责实际操作。
楼上的令狐同学已经把情节的几种悬念类型说得很明白了,我不重复,在此仅补充人物出场悬念的制造以及它给文本所带来的影响,以供题主在悬念制造的过程中参考一二。
Bordwell与Stenberg在对读者的信息加工方式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刻意设置而没有给以解惑的神秘信息能够吸引读者继续阅读。事实上这也是悬念引人入胜的原因:
阿狸忽然往我桌上抛来一块鱿鱼干,说是她家乡的特产,这次回家特意带来的。我拆开尝了尝,味道果然很好,一边咀嚼一边朝她竖起了大拇指,表达我对这鱿鱼干的喜爱。阿狸微微一笑,「我估计兰芝也喜欢。」
在心理学浩淼如烟的研究对象里,有一类叫「文本中的神秘人物」。它指的是文本中身份信息不明确的存在,比如上文里的「兰芝」,显然故事里的「我」和「阿狸」对这个兰芝都是很熟的,但是对读者而言,文本里没有关于兰芝的丝毫信息。
Greene等人的研究证明,读者对含有特殊人物的信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没有任何角色信息的「兰芝」所吸引的注意力要高于「我朋友兰芝」、「我室友兰芝」或是「我同学兰芝」等一系列有着明确身份信息的内容(Anderson,1983)。
故而,当新人物出场时,轻描淡写地说出他的存在,但不可透露他的身份,乃是科学抓人眼球的第一步。
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Gering等人在2010年又提出,读者会编码和利用人物特征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所以,如果增加了一些特质词汇,比如「萌萌哒兰芝」,那么读者对这个人物的印象就会深一些。而与此同时,这个特质在这里依然是孤立的,因为萌萌哒三个字对于读者理解上下文并没有丝毫帮助,故而「兰芝」一词在此依然是神秘的,在加深了印象的同时,也保持了一贯的易感性。
所以,若是想进一步加深读者对新人物的印象,在完全不漏身份的情况下,加入特质描写。
好,那么问题来了……你要啥挖掘机,要啥挖掘机!我们明明在说写作好吗!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么做会给文本本身带来什么影响?
Love(是的,你没看错,人研究者的名字就叫love)与他小伙伴们一起设计了一个实验,以探寻这些「神秘人物」的出没,对读者的阅读重点会造成什么影响:
1.阿狸忽然往我桌上抛来一块鱿鱼干,说是她家乡的特产,这次回家特意带来的。
2.我拆开尝了尝,味道果然很好。
3.我一边咀嚼一边朝她竖起了大拇指,表达我对这鱿鱼干的喜爱。
4.注意啦这里有两个版本:
(神秘人物版)阿狸微微一笑,「我估计兰芝也喜欢。」
   (非神秘人物版)阿狸微微一笑,「我估计我朋友兰芝也喜欢。」
5.「是吗。」我附和道。
6.忽然,我有些痛苦地皱起了眉
7.这时才想起来,我不该吃的,我鱿鱼过敏。
8.应该没事吧,我默默想道。
探测词:
1、「兰芝」
               2、「喜欢」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研究者把人分成两拨,让他们在各自的电脑屏幕上依次看以上八个句子。第一拨看神秘人物版,第二拨看非神秘人物版,然后在第8个句子结束之后向所有被试立刻呈现「兰芝」、「喜欢」和一些与文本无关的词语,观察读者对这些词语的反应时间。反应时间越短,证明对这一词汇越敏感。
最后发现,「神秘人物」组对「兰芝」一词的反应显著快于「非神秘人物」组的,这说明「神秘人物」组里的读者对于身份不明的「兰芝」保持着易感性,这个「兰芝」一直保存在他们的工作记忆里随时准备提取,故而反应就快了。然而对于神秘人物之后的信息「喜欢」则相反,前者的反应时显著慢于后者。
这个结果表明,一旦在阅读过程中出现了身份不明的神秘人物,该人物就会成为阅读的关注点,在工作记忆中也就会对该人物保持更高的关注度,故而占据更多的认知资源,可能会影响读者对与该人物同时出现的其他信息的把握。
通俗地说,这即是在告诉我们
1.新人物的悬念制造与重要的细节伏笔不要在一起出现,不然会影响读者的信息摄取。
2.出了一个新人物以后不要一直吊着读者胃口,在接下来要适当给予线索指明身份,解开旧疑问后,开启新的悬念。
趴……端着论文写小说……我也是蛮拼……
6#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3 18:09:36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最简单的原理是在一段叙事展开之前,增加它的不确定性。
方法有很多种,以电影为例,可以在视听语言上进行一种不确定性的暗示,比如晃动的运镜、闪烁的光线;在人物上,可以在一望既得的角色身上,增加一种“态度”上的不确定,使观众对他接下来的行为产生好奇;在剧情上,最简单的操作方式,大概是那种“你知、我知,而当事人不知”的危险,正在逼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