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表示,现阶段「猴痘不构成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 ...

论坛 期权论坛 金融     
iswz   2022-6-26 21:52   5404   5
当地时间6月25日,世卫组织宣布,现阶段猴痘疫情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需控制疫情以防其进一步蔓延,同时应密切监测疫情,委员会建议在几周后再次对猴痘疫情进行评估。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另一份声明中指出,“我对猴痘疫情深感担忧,这显然是一种不断发展的健康威胁,我和世卫组织秘书处的同事正在极其密切地关注这一威胁。”
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在过去的六周内,已有近50个非猴痘流行国家和地区报告了超过3200例猴痘病例,包括1例死亡病例。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吴宇  管理员  伦敦金丝雀码头交易员 | 2022-6-26 21:52:54 发帖IP地址来自 山东青岛
【全或无判断PHEIC的模式,已经被认为并不科学了】
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是根据2005年《国际卫生条例》来判断的,指确定通过疾病的国际传播对其他国家构成公共卫生风险并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的特殊事件。这个定义暗示了一种情况[1]:

  • 严重的、突然的、不寻常的或意外的;
  • 对受灾国国界以外的公共卫生产生影响;和
  • 可能需要立即采取国际行动。
一旦宣布成为PHEIC,那么就有可能切断旅游和或贸易。
现在世卫组织认为猴痘疫情不足以成为PHEIC,说明紧急委员会认为通过旅游、贸易传播的风险并不大,因此不需要切断旅游、贸易,也不需要国际上协调应对,仍然以地方疾病处理,各国各自处理就行。
其实目前这种全或无判断PHEIC的模式,已经被认为并不科学了,因为很容易让我们错过控制传染病的时机,毕竟传染人数一旦达到某个临界点,控制成本就会陡增。
更应该对PHEIC进行分级,比如:

  • 1 级 PHEIC 警报应表明单个国家爆发高风险疫情,具有国际传播的可能性,需要公共卫生部门协调一致地在当地控制和管理它。
  • 2 级 PHEIC 应该意味着多个国家有发现输入性病例,并且在这些国家发生了有限的传播。
  • 3 级 PHEIC 将表明多个国家/地区的大型聚集性感染,有证据表明正在这些国家进行本地传播。
3#
vcgvme  1级新秀 | 2022-6-26 21:52:59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还有人扯什么男同传播,
你家男同能传播出这曲线?
谁信啊。
还有这曲线真tm吓人。

4#
r9d  1级新秀 | 2022-6-26 21:53:24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好像还是有点严重的。。


防範猴痘疫情,疾管署說年底前要買到第三代天花疫苗,但在這之前要怎麼防範,醫師分析典型猴痘,起初很像類流感,會先發燒、頭痛等,之後才會起疹子,但近期越來越多非典型,發燒前就有皮膚病變,全球已經超過50國有個案,也有專家分析傳播速度,不排除82天後,全球會有400萬例猴痘個案。
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雖然)可以從皮膚的水泡,去做病毒分離,目前來講,國際間最推薦最標準的,還是做所謂的基因(PCR)檢測。」
沒有快篩,還是得實驗室PCR檢測,這也讓各國公衛專家緊張了起來,醫師潘建志拿出數據,現在全球至少4124例,而感染速度每8.2天增加一倍,換算下來82天後,恐怕超過400萬人感染猴痘。
尤其葡萄牙團隊,拿了2018年跟2019年的,猴痘病毒株分析,竟然多達50處不同,等於突變有6到12倍,但好在它的傳播力不如新冠驚人,一旦有症狀出現,得先提高警覺。
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典型)類似像類流感那樣的症狀,有一些會出現發燒、頭痛,或是肌肉痠痛,大概在三天到第六天,會出現一些皮膚的疹子。」


目前全球已經累積3600人確診猴痘,台灣也出現首例的境外移入個案,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估算,這波猴痘疫情R0值為2,等於1個人可以傳染給2個人,雖然不及Omicron的1傳12到15人,但依然不容小覷。林口長庚兒童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提醒,猴痘屬於DNA病毒,可以在物品表面停留較長時間,尤其病患使用的衣物、毛巾和床單,都要特別注意。
皮膚泛紅長起一顆顆水泡,台灣首例猴痘境外移入個案症狀照曝光,只有大腿上有小小的突起,和國外資料照看到的,從臉部蔓延到四肢的大範圍水泡不太一樣,中國醫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說:「這一次西非出來是比較弱的那種,那之前有一些強的,它的痘看起來就比較明顯,而且它的致死率可以高到10%左右,國外的專家包括英國的公共衛生局,它也提到就是說,其實這一次應該是比較弱的一種,猴痘的病毒。」
這次西非傳出來,弱的病毒株,有人稱葡萄牙珠,傳染力沒有這麼兇猛,致死率低,英國公共衛生局,傳染副局長,認為這次比較弱,目前猴痘在全世界50個國家,累積3600例,但因為症狀較傳統猴痘輕微,世界衛生組織並沒有列入緊急公衛事件,而在台灣公布的猴痘指引中,被列為中度風險的族群,除了和病患直接接觸的人,還特別標示「交通工具左右鄰座者」。
交通工具怎麼傳染,除了大眾運輸,醫師也提醒,家中的毛巾或床單,也要特別注意,林口長庚兒童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說:「猴痘的傳染途徑裡面,就是它有可能透過這個患者使用過的,我們講床單毛巾,或是他(確診者)的一些物品來傳播,當然就是說它的特質是DNA病毒,它可能它的在表面的穩定性,會比RNA病毒穩定多了。」
病患使用的衣物床單毛巾都可能傳播,會透過皮膚黏膜,猴痘是DNA病毒,在表面穩定性比RNA病毒穩固,患者使用過的一定要消毒,尤其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推估,依全球流行來算,猴痘的R0值為2,等於1個人可以傳給2個人,雖然沒有達到Omicron1傳15人的,大魔王等級,但還是不容小覷,民眾勤洗手和消毒的防疫觀念,可不能忘,才能避免猴痘上身。


莊人祥表示,目前匡列9位接觸者,包括3位家人、5位醫療人員、其他1位,目前都沒有症狀,不過潛伏期蠻長的,普遍為1到2週,最長可到21天,因此還需要再觀察;但是目前根據國外研究,大致上潛伏期大概8天左右。
不過,目前該猴痘個案住在負壓病房,有專家認為猴痘是接觸傳染,不需要特別安排負壓隔離,被笑稱是「最高規格」;對此,莊人祥表示,目前個案少,沒有要做調整,在負壓也是為了保護醫護人員。
根據疾管署公布的資訊,猴痘傳染方式為人畜共通傳染和人傳人傳染;人畜共通傳染是直接接觸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損傷的皮膚或黏膜而被感染,人傳人則主要透過接觸到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損傷的皮膚或黏膜或被汙染物品而感染。
至於飛沫傳播需在長時間面對面接觸情境下較容易發生,因此醫護人員及同住家人有較大的感染風險。


根據全球目前通報的3000多例猴痘個案估算,猴痘R0值約2代表「1人可傳2人」,傳播力算強!一般而言,R0值若大於2都得提高警覺,至於其他常見流感病毒R0值皆介於1~2,其中SARS病毒R0值起初為2,後續才升至3。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補充,Delta變異株R0值約3~5、Omicron變異株R0值約12~15,麻疹R0值約12~20,不過猴痘發燒1至3天後才會出現皮膚病灶,因此前2、3天恐就已傳染給很多人,務必提高警覺。
5#
m4pux  1级新秀 | 2022-6-26 21:54:08 发帖IP地址来自 湖北
猴痘是一种临床症状类似于天花的罕见的烈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我国至今尚无猴痘的报道,但未雨绸缪,做好技术储备,很有必要。
本回答主意从猴痘历史、病原学、 流行病学、临床症状、检测、预防控制等方面做一概述。

  • 历史
早在1958年,人们就发现猴痘病毒在实验猕猴中可引致一种类似于人天花的疾病,被称为猴痘,该病毒也因此而得名猴痘病毒。
1970年首次报道扎伊尔地区出现人的猴痘病例,其特征表现为类似于天花的水疱和脓疱疹,主要见于非洲中西部雨林国家。
此后,扎伊尔、利比里亚、喀麦隆、象牙海岸、塞拉里昂、刚果等国都曾报告有疫情发生,特别是1996年2月至1997年l0月在刚果发生了有史以来的最大的一次疫情暴发,确诊病例达511人,但还仅限于在非洲地区,因此尚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
直到2003年5月美国威斯康星州报道有猴痘病例的发生,至此才引起人们对此病的高度关注。


据调查,在此次的暴发事件中所有的患者都与患病的土拨鼠有接触史,因此初步断定传染源为草原土拨鼠,而这些土拨鼠是在宠物商处与非洲进口的一只感染了猴痘病毒的冈比亚巨鼠共同饲养时被感染的。
因此,怀疑猴痘病毒是从非洲引进宠物时而传入美国的。
从5月15日病例数开始增加直到6月8日,随后下降,最后1例6月20日发病。
2003年7月8日,威斯康辛(39)、印第安纳(16)、伊利诺斯(12)、密苏里(2)、堪萨斯(1)和俄亥俄(1)州共向CDC报告了7l例猴痘,其中包括35例实验室确认的猴痘以及36例由州和当地卫生部门调查的可疑和可能病例。
针对这次猴痘事件的暴发,美国官方采取了相应的卫生策略: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CDC联合命令禁止进口和禁止相关动物种类的迁移,制定措施以进一步限制州间动物的装船和贸易,对潜在暴露者暴露前或暴露后接种天花疫苗。


2. 病原学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
猴痘病毒是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猴痘病毒种病毒,猴痘病毒具有正痘病毒的典型形态。
形态与正痘病毒一致,外形为圆角砖形或卵圆形,大小为200~400 nm。
砖形或卵圆状,外被脂蛋白膜或封套,中间具有两个含蛋白质的侧体,有1个厚膜核心,核心内含很大的双链DNA基因体。
猴痘病毒的基因组为双链DNA,长约197 kb,基因组末端包含一个相同但方向相反的末端反向重复序列。
该病毒包含190个开放阅读框,其中4个位于末端反向重复序列中。
其中鸟嘌呤(G)+胞嘧啶(C)的含量很低,约占33%,有血凝素,可凝集鸡红细胞。
在理化学特性上介于天花病毒和痘苗病毒之间。


抵抗乙醚,对干燥有较强抵抗力,但易被氯仿、甲醇和福尔马林灭活。
56℃加热30分钟,也易使其灭活。
于4℃和-70℃均可长期保持活力,-20℃的保存期较短。
3 流行病学研究
3.1 传染源
猴痘病人、宿主动物、感染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猴痘病毒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主要的自然宿主是栖息于热带雨林的猴子与松鼠而感染的啮齿动物或其他哺乳动物是猴痘病毒的贮存宿主。
3.2 传播方式
该病主要通过动物传播,人类可以因为被病毒感染动物的咬伤或者直接接触被病毒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和皮疹而感染猴痘,此外该病毒也可通过人与人传播。
3.3 易感人群
所有年龄组都可能感染此病,但没有预防接种的儿童死亡的危险性很高,大概有 10%的病死率。


4 临床症状
临床疾病症状类似天花,但是通常比较轻。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12 d,平均病程2~4周。
前驱期:一般为2-5 d,出现发热、头痛、肌痛、背痛、淋巴结肿大,全身不适和疲乏偶尔发生腹痛或有咽部疼痛等。
出疹期: 全身出现类似天花样皮疹,皮疹多而散在,直径1-4 mm,通常发生在眼睑、颜面、躯干、四肢、掌、足和生殖器,皮疹数目多少不定,但可同时发生,即经过斑丘疹、水疱、脓疱、结痂而后有瘢痕。
恢复期:皮疹消退,症状渐好转。
猴痘的临床特征与普通型天花非常接近,只是猴痘可能会有更多的淋巴结肿大。
在非洲的报告中,病死率约为1%~10%,而天花的病死率为 30%。


5 治疗
目前对于猴痘尚无特效疗法,为自限性疾病,治疗方法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防治并发症,休息、补充水分和营养。
加强护理,保持眼、鼻、口腔及皮肤清洁。
可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性感染,西多福韦仅用于严重猴痘感染者的治疗,有明显毒性,现尚无 资料显示其确切疗效。
牛痘免疫球蛋白,目前尚未有证据证实其疗效。
患者应严格隔离至痘痂脱净。
大多数患者在 2~4周后痊愈,但非洲猴痘患者的死亡率为 10%。


6 预防和控制措施
6. 1 严格控制传染源
对患病的动物及患者进行严格的隔离,感染的动物进行严格的处理,严禁由国外输入野生动物,必要时进行严格的检疫;动物园饲养的动物应进行全面的检疫,如发现有病或有感染应立即全部杀死,避免接触被病毒感染的动物和患者。
6.2 切断传播途径
严格限制进口野生动物,尤其是进口任何非洲啮齿类动物,早期发现患病的动物和人,病人和患病动物及密切接触者应严格管理。
6.3 预防接种
天花疫苗的接种可获得对猴痘的免疫力,据报道,接种天花疫苗能够让大约85%的人对猴痘病毒产生免疫力。


但由于猴痘十分罕见,天花疫苗的免疫作用并不十分肯定。
因此,美国CDC建议,除研究猴痘暴发或照顾感染病人或动物的人群,或者与猴痘患者和感染动物有密切接触人群应当接种天花疫苗外, 一 般人群不推荐接种天花疫苗。
针对上述情况,一些新的亚单位疫苗和减毒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感染的保护作用研究正在进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猴痘是一种源于非洲的人畜共患病毒性传染病, 近年有蔓延趋势。
随着全球交往日益频繁,加之动物源性传染病控制的复杂性,病毒极易跨国跨洲传播,造成大范围的流行。
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
首先应加强进出境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管理,特别加强对疫区来的人和动物及动物制品的检疫。
我是知乎 @唐博士,一个喜欢装X的干货答主。
期待和你成为朋友
参考文献

  • Arita I ,Jezek Z,Khodakevich L,ctat.Human monkeypox:a newly emerged orthopoxvirus zoonosis in the tropical rain forests of Africa [J].Am J Trop Med Hyg,1985,34(4):781-789.
  • Jezek Z,Grab B,Paluku KM,et al.Human monkeypox:disease pattern,incidence and attack in a rural area of northem Zaire [J].Trop Geogr Med,1988,40(2);73—83.
  • Landy ID,Ziegler P,Kima A.A human infection caused by monkeypox virus in Basankusu Territory,Dem 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J].Bull WHO,1972,46(5):593—597.
  • Heymann DL,Szczeniowski M,Esteves K.Re—emergence of monkeypox in Africa:are view of the past six years[J].Br Med Bu1l,1998,54(3):693—702.
  • Hutin YJ,Williams RJ,Malfait P,et al.Outbreak of human monkeypox,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1996 to 1997[J].EID,2001,7(3):434—438.
  •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Multistate outbreak of monkeypox- Illinois,Indiana,and Wisconsin,2003 [J].Morb Mortal Wkly Rep,2003,52(23):537—540.
  •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2003年美国多个州发生猴痘暴发[J].修文琼,译.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4,10(3):78—79.
  • Shchellkunov SN,Totmenin AV,Safonov PF,et al.Analysis of d1 monkeypox virus genome[J].Virology,2002,297(2):172—194.
  • 张 正,岳志红.猴痘病毒研究进展[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8):511—513.
  • Fine PE,Jezek Z,Grab B,et al.The transmission potential of monkeypox virus in human populations[J].Int J Epidem,1988,17 (3):643—650.
  • Jezek Z,Marennikova SS,Mutombo M,et al.Human monkeypox:a study of 2510 contacts of 214 patients [J].J Infect Dis,1986,154(4):551-555.
  •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Human monkeypox-Kasai Oriental,Zaire,1996-1997 [J].MMWR,1997,46(14): 304.307.
  • Mukinda VBK,Mwema G,Kihndu M,et al.Re-emergence of human monkeypox in Zairein1996[J].Lancet,1997,349(9063): 1449—1450.
  • Neubauer H,Reischl U,Ropp S,et al.Specific detection of monkeypox virus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J].J Virol Methods,1998, 74(2):201-207.
  • Meyer H,Ropp SL,Esposito JJ.Gene for A-type inclusion body protein is useful for 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ssay to differentiate orthopoxviruses [J].J Virol Methods,1997,64(2):217—221.
  • Ropp SL,Jin Q,Knight JC,et al.PCR strategy for identific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small pox and other orthopoxviruses[J]. J Clin Microbiol,1995,33(8):2069.2076.
  • Lbrahim MS,Esposito JJ,Jahring PB,et al.The potential of 5’ nuclease PCR for detecting a single-base polymorphism in Orthopoxvirus [J].Molecular and Cellular Probes,1997,1l(2):143-147.
  • 周为名,谭文杰,郑楠,等.猴痘、天花病毒感染快速分子诊断荧光定量实时PCR方法的建立[J].生物技术通讯,2006,17 (5):703.706.
  • KuleshD A,Baker RO,Loveless BM,et al.Smallpox and pan-orthopox virus detection by real-time 3’ minor groove binder TaqMan assays on Roche Light Cycle and the Cepheid Smart Cycler Platforms[J].J Clin Microbiol,2004,42(2):601.
  • Hooper JW,Thompson E,Wilhehnsen C,et al.Smallpox DNA Vaccine Protects Nonhuman Primates against Lethal Monkeypox[J]. J Virol,2004,78(9):4433—4443.
6#
wanglian001  1级新秀 | 2022-6-26 21:54:41 发帖IP地址来自 河北沧州
意料之中。世卫虽有数据支持构成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仅供决策参考而已,最终拍板要看政治脸色如拜痴政府行事。普通人群需要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智慧,猴痘与新冠(即使撇开儿童肝炎)是实至名归的“狠毒”,是内(新冠对内脏器官肺炎)外(猴痘对外表皮肤疤痕颜值)夹击的“狠手”;猴痘素有“大号水痘 小号天花”之称,且初期症状轻或不典型致传染传播隐匿性强[“损毁容颜”指发病后颜面等部位皮肤遗留疤痕和色素沉着变色———笔者注]小心为上!

其实可以奇思妙想下,纯属歪论切勿当真!设想利用猴痘可毁容的特色在新冠流行高风险区比如台湾香港“大肆渲染”,利用人类爱美心理来场“以毒攻毒”,女士们都不敢随意社交活动,接着男士们想自由又能怎样?细品哈哈哈哈……说不定新冠下来了猴痘也劈腿了,岂不是一石二鸟一箭双雕?
WHO世界卫生组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评估是如何进行与判定的呢?
据其2012年出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风险评估》一书介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等级取决于发生地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政治背景以及当地医疗卫生水平(如临床和公共卫生服务)。对于某些危害,卫生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及机构(如负责动物源性疾病的动物卫生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机制也会影响事件的风险水平。
风险评估包括三个环节:危害评估、暴露评估和背景评估。
在风险评估团队完成对危害、暴露和背景的评估后,依据评估结果可确定风险水平,此过程为风险描述。风险描述则借助风险矩阵这一有效辅助工具(见下图所示)


整合危害发生可能性及其发生后果的严重性后,卫生主管部门依据下表采取相应响应措施加以应对


也就是说群体风险取决于发生地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政治背景当地医疗卫生水平以及各相关主管部门机构间的沟通协作机制;个人的风险取决于居住地,年龄和总体健康状况。
换句话说国外处于风险不等于国内也处于同等级风险,国内某地的风险不等于另一地也处于同等级风险。
可见猴痘若构成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至少需风险水平处于高风险高级别的应急响应,但仍需海关口岸加以防范以及个人认知防护预案。
WHO都清楚猴痘分为中/西非分支,知道各分支的危害,更知道初期症状轻或不典型致传染传播隐匿性强。
对识别猴痘感染携带者或超级传播者有核酸检测试剂盒40分钟即可快速诊断WHO不用顾左右而言他避重就轻不采取实际行动加以隔离治疗,甩锅也不是这种玩法。
WHO比谁都清楚:猴痘也好新冠也罢,病毒也好细菌也罢,进化出高传染性高致病性首先是高度依存宿主(人群)的社交社会生活活动频率的;其次天花疫苗未接种导致人群免疫保护消失对病毒易感染无形中促进病毒进化;再者,病毒短期进化具体机制或由宿主(人群)体内某种机制驱动。
WHO传播链强调错了,是人有特殊的“兴趣向”而不是病毒有“性取向”,如果这样那非此类人群正常的社交传播又如何呢?聚焦错觉在一点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5年隐秘传播而不察觉的,让人有所嫌疑在遮掩什么呢?传播猴痘的这类人群有点颠覆想象、联想与认知,其实说白了这类特殊人群的亲密接触程度莫非“擦破”了皮肤粘膜,换句话说亲密接触程度盖过了正常亲密的男女?!
个人防护:


  • 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
  • 惯用肥皂或洗手液勤洗手
  • 定期房间消毒
  • 避免食用野味
  • 避免接触来源不明的动物
  • 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 疫苗接种可考虑,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临时接种意义与价值仍然重大,关键是时间也还来得及———在接触后4天内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疾病发作,而在 14 天内接种疫苗可以降低疾病的严重程度
人群筛测:


  • 体温、暴露皮肤脓疱疹、颈部等部位淋巴结肿大检查
  • 猴痘病毒核酸检测可40分钟快速出结果以快速精准识别与严管“超级传播”携带者
  • 一旦确诊则21天隔离治疗



图片来源#VISUAL CAPITALIST

[好奇宝宝与专业人士分界线]———




图片来源#CDC   成熟的猴痘病毒呈椭圆形,不成熟则呈圆形

猴痘病毒(Monkeypox)为线性双链DNA病毒:虽比 RNA 病毒更擅长检测和修复突变,但若在其6代借助宿主复制的“生涯”中不断社交传播,即使已经有治疗方法和疫苗来遏制,理论上也会加速不确定性突变与变异导致传播力与致病性的改变。

2022年6月24日若昂·保罗·戈麦斯(Joo Paulo Gomes)等在NatureMedicine发表研究:基因组学特征和微进化迹象显示2022年暴发的猴痘病毒,考虑到先前对这类病毒基因变异率的估计,通常每个位点每年只有1~2个突变,而本轮则出现近50个突变是超出想象的,并且一些突变使病毒更容易传播



图片来源#Nature Medicine截图



图片来源#WHO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猴痘=小号天花大号水痘

猴痘的传播链(如下图所示):关键词———人畜共患;值得关注的是欧洲近期疫情呈现“非典型性”,会否经由(同)性行为或与(同)性相关的密接行为传播在流行病学领域尚无定论(有感染者经性病诊所检查确诊);传染再生数R为1.0左右(0.6~1.0),远低于新冠病毒7.0左右



PMID30625020 非洲典型传播链

最集中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因首先在圈养猴子中发现而因此得名。刚果盆地中非进化支(致死率更高,未接种疫苗的儿童病死率高达 11%)的报道频率高于西非进化支,并记录了人际传播病例,而西非进化支则没有(西非进化支预后较好,病死率低于 1%)其余患者通常会在症状出现后的四个星期内完全康复。
传播途径与隔离:

直接或间接通过受污染的污染物接触受感染动物的体液、皮肤损伤或呼吸道飞沫而发生。尽管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以前一直受到限制,但在降低群体对正痘病毒的免疫力的背景下,数学模型反映了人类之间疾病传播的威胁越来越大。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 (CDC) 建议在负压室进行隔离,并在医疗保健环境中采取标准、接触和飞沫预防措施,并尽可能升级为空气传播预防措施。
如果只认为只是起个水疱,那你又错了,如果说新冠练的是内家功夫(以感染内脏系统为主如肺、心、胃肠道),那猴痘练的则是外家功夫(以感染外在系统为主如皮肤、淋巴结),那可是令人颜面扫地的主,疤痕和色素沉着变色,想一想小白脸那得有多惨,有图有真相。但好在对症支持等治疗后患者通常会在症状出现后的四个星期内完全康复。



PMID35263559:美国马里兰州国际旅行者——红斑基底上有许多脓疱,有一些中央脐部和面部倾向。A) 表皮坏死、网状坏死和水疱。在真皮中,观察到弥漫性混合表层真皮浸润。B、C) 高倍放大视图显示角化不良的角质形成细胞、中性粒细胞胞吐作用和与表皮中的 Guarnieri 小体一致的胞浆内包涵体。

病理生理:

在病毒从任何途径(口咽、鼻咽或皮内进入后,猴痘病毒在接种部位复制,然后扩散到局部淋巴结。接下来,最初的病毒血症导致病毒传播和其他器官的播种潜伏期通常持续 7 至 14 天,上限为 21 天。症状发作与继发性病毒血症相关,导致 1 至 2 天的前驱症状,如发热和淋巴结肿大,然后病变出现。受感染的患者此时可能具有传染性。病变始于口咽,然后出现在皮肤上。血清抗体通常在病变出现时就可以检测到。



PMID34662033:颈部淋巴结肿大(红箭头所示)

临床特征:
最初的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痛、疲劳和淋巴结肿大,这是猴痘与天花的主要区别特征。1~2天后,口腔黏膜病变发展,紧随其后的是面部和四肢(包括手掌和脚底)的皮肤病变,并被离心浓缩。皮疹可能会或可能不会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病变总数可能从少量到数千不等
在接下来的 2 至 4 周内,病变以 1 至 2 天的增量发展为黄斑期、丘疹期、水疱期和脓疱期。病变同步变化,特点为牢固、深部、大小为 2 至 10 毫米。在结痂开始形成之前,病变会在脓疱期停留 5 到 7 天。在随后的 7 至 14 天内结痂形成并脱落,在大多数情况下,症状出现后约 3 至 4 周病情消退。在所有结痂脱落后,患者不再被认为具有传染性。
实验室检测与诊断:


  • 通过在病毒培养中分离或对患者标本中的猴痘 DNA 进行 PCR
  • 核酸检测试剂盒



图片来源#网络(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


  • 电子显微镜检
  • 正痘病毒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抗正痘病毒 IgM 的血清研究(表明最近接触)和 IgG(表明以前接触或接种疫苗)
预防与治疗管理:

感染者应保持隔离,戴上外科口罩,并尽可能合理地覆盖病灶,直到所有病灶结痂自然脱落并形成新的皮肤层。

对于接触病毒的个人,每天监测两次体温和症状,持续 21 天(猴痘潜伏期上限)

传染性与症状发作一致,因此,无症状的密切接触者无需隔离。

在某些情况下,建议使用改良的牛痘、安卡拉疫苗(天花和猴痘疫苗,活的,非复制型)进行暴露后疫苗接种。

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与受感染患者的体液、呼吸道飞沫或结痂之间的接触被认为是“高风险”暴露,需要尽快进行暴露后疫苗接种。据估计,天花疫苗可对猴痘提供 85% 的保护,而自常规天花疫苗接种结束以来,人群免疫力下降被认为是其死灰复燃的原因之一

即使临时接种意义仍然重大关键是时间也还来得及:在接触后4天内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疾病发作,而在 14 天内接种疫苗可以降低疾病的严重程度。
临床治疗上以对症支持为主,尚无专门针对猴痘病毒药物。可以用广谱抗病毒药,如上个美国马里兰州病例用的就是经验性的阿昔洛韦抗病毒;还可用首款获批治疗天花的新药TPOXX(Tecovirimat;ST-246)替考韦,其抗病毒机制为抑制正痘病毒 VP37 包膜包裹蛋白的活性发挥作用,从而防止形成具有致病力的包膜病毒粒子(对于病毒在宿主中的传播至关重要),其口服剂型于2018年7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由天花病毒引起的成人和体重≥13公斤的儿童患者的天花病(即治疗新出现的正痘病毒疾病,如猴痘、疫苗接种相关的不良事件和牛痘溶瘤病毒治疗的副作用。)。之后在加拿大和欧洲也获批用于治疗天花,欧洲的批准还包括治疗猴痘、牛痘和牛痘免疫引起的并发症;5月19日,FDA批准了TPOXX(tecovirimat)的静脉注射剂,用于无法吞咽胶囊的患者



Tecovirimat结构式




Tecovirimat抗病毒靶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