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专业毕业后一般都从事什么工作?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期权匿名问答   2021-9-1 16:42   29103   20
本题已加入圆桌「知招职场 | 金融求职」,更多金融行业求职和职业经历讨论,欢迎关注圆桌>>>
分享到 :
0 人收藏

2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1-9-1 16:43:26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评论区有很多本科工科未来想进入金融业的童鞋,今天不忙,统一回复
目前,如果本科是985还不错的学校,去金融机构总部做程序员应该是够门槛的 。我司、某保险有不少合工大(211)西工大(985)的本科程序员,待遇还不错,也和他们聊过,与大厂相比,金融业内的程序员性价比还算不错。有的一些头部大券商大银行,门槛可能会高一些,但据我了解,目前还未到本硕双985,双C9这种残酷内卷的地步。
或者,本科毕业先去三方软件公司工作,再进金融业也是一条路。比如,恒生电子(很了解)、顶点科技(很了解)、银之杰(我不是很了解)等等。金融业大量采购了他们的产品和系统,后期都需要人员进行维护、二次开发。我们习惯挖人……
本科工科+金融类硕士。
如果真的要进金融业做一些所谓的高大上职业,比如做金工,本科是工科还是占优势的,建议多找点实习机会确定下方向,到底是做策略、算法,还是机器学习等等,越早确认越好。
据我个人了解,金工这块的行业成长性很好,但容纳量还是有限,毕业生不是很好找对口的金融岗位,国内一些机构为了装逼现在动辄藤校,也有内卷化趋势      (╯‵□′)╯︵┻━┻。
我认识的几个金工,情况说一下
有人入行早(硬件很差,但经历丰富)
有人本科+海外垃圾硕
有人藤校、清北、南开、人大
有人是实习跟对人,通过内推留下的,条件不是特别好,但实习经历好,海外硕+海外对冲基金实习+国内实习留任。
行业变化太快,五年之后的事情,不好下结论,但可以一颗恒心两手准备,先把基础知识、基础的软件应用(比如python)学好。
寒暑假,北上广深有很多编程速成班,一般是两三个月,长的有五六个月的。去培训一下,以后找个实习混经历,毕业再去机构应聘竞争力会提高很多。
20210425
说一个工作的方向吧
最近几年公募基金发展的非常迅速,市场认可度提高,规模不断做大。但是公募基金最大的痛点是没有销售渠道,只能依靠券商和银行渠道代销。
从2019年开始,公募出现了一种新的营销模式:“互联网+明星产品+明星基金经理”。
今后公募逐步摆脱对线下渠道和线上渠道的依赖是一个趋势,叠加今年对互联网巨头的压制,很多公募都在想办法从蚂蚁、天天基金网这些渠道上分流量。
因此→ 2021年必然是公募基金扩张的大年,会释放很多运营、产品经理的岗位。
这对于应届生和有过券商经纪业务条线工作经历的人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增量”工作岗位对人员素质要求相对较低、薪资的还不错,性价比合适。预估本轮公募新增工作岗位:本科+相关实习和工作经验就能进,有硕士学历更好。
“存量”工作岗位竞争是非常残酷的,现在去做公募研究员怎么也得C9。
祝  2021的找工作的朋友们,顺利~

前几天回答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找券商的工作这么难?
题主的问题出在他没有实习经验,一个没有在会计师事务所实习过,也没有在投行团队实习过,也没有在研究所实习过的人,找的都是投行和研究所的工作,难度很大,概率几乎是0。
可能因为他并不了解这个行业的潜规则,券商极其看重实习经历,没有实习经历的他会很难。
类似的,最近接到一个内推的XX证券的简历,叫她小甲吧。
她是一本毕业,XX证券工作了4年,做的是分支机构,没资源。
我问:你想要的什么样的岗位?
小甲回答:我想去研究所,别的不考虑
我答:研究所只要985硕士,中后台岗位也要求全日制硕士,别的岗位不考虑?我这里好歹是券商总部,考核压力和工作环境都是分支机构不能比的。
小甲回答:不考虑营销,我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择。
小甲,一个本科生,自己几斤几两没点数吗?会计专业的CPA一门没过,没点数吗?都快失业了,还在这挑三拣四,自己慢慢找吧。我断定,小甲在任何一家券商都没机会找到她心中的理想型工作,机会是0。
最近公司在招聘XX研究员,主要方向做量化和大类资产配置。接收到好多简历,形形色色,看都看不过来,招聘要求明确:“全日制985硕士+金工或数学专业+2年以上工作经验”。如果不是名校毕业、有相关工作经验,无法胜任这个“金融业的皇冠”岗位。
接收的简历太多了,收到的大部分简历无法胜任。如果有合适的岗位,我会考虑将他们推荐到其他更匹配的岗位上,即使条件确实很差。
尴尬的事就发生了:很多的求职者会拿着自己的交割单、收益率来说服公司:“我炒股牛逼,我今年一年赚了100%,我不做营销条线,我只做研究和内容。”如果是一个清北的对我这样说,我觉得他NB,如果是二本和这样说,基本就没啥好聊的了。我把这种人归结为“妄人”——不了解行业情况,又过度自信。虽然二本中有大神(本硕都有),但是概率低,没人愿意浪费时间去甄别人才。金融业人才供给过剩,人才选拔一旦标签化,竞争只能是残酷的。
我也接触过一些非顶级985211学校的硕士,他们为什么会选择分支机构?因为他们觉得“未来可期”。现实却是,分支机构和总部的工作内容差别很大,通过基层岗位锻炼获得晋升,这条路很难走,券商内部的工作细分严重,岗位内容差别很大,一开始做了营销,未来大概率会在营销岗位、营销管理岗上继续做下去,在总部会是大概率是类似的业务条线。营销确实不是很好做,但是营销才是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
看不上销售工作的人,大概率在行业内难以出头。XX研究所所长、XX研究所美女所长,业内都是响当当的大名,专业和销售能力都牛逼。虽然我这种屌丝是没有机会和他们接触的,但我周围有认识他们的啊,一些研究条线的大领导,主要工作就是social,不断的出去social,只要客户有需要就要social。据传闻,某中型券商研究所负责人入股某知名夜总会,机构投资者也需要一个消遣的场所嘛(如果是假的,当我瞎掰)。
以下为两幅大空头剧照,学生时代看电影觉得这是美国才会出现的情况,在国内,这种路演也是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的,一个负责人,带一个助理或商务,再带一个技术(金工、研究员),就可以出去卖货了。这就是营销啊!搞不定客户,一切都是空谈。

20201227更新




大空头剧照



大空头剧照

说一个可怖的真相

很多人,很多金融从业人员,他们觉得自己的位置不够高,自己的岗位不够好是因为自己学历不够、自己的证书不够。工作之后,努力读一个在职MBA,或考一个全日制硕士,努力考CFA、CPA,但中国社会的残酷可能就在于此吧——试错成本极高,没有补偿的余地,很多努力最后证明是徒劳的,工作之后更看重的是工作经历。如果证书和资格是硬性门槛,另当别论。
前几天接到一个同校硕士师妹的电话,她本硕会计,毕业后在二线城市银行分行工作三年,业余时间通过了CPA。她很纳闷为什么她想跳槽去券商的投行,基本没人要呢?
第一,她年龄不合适了,第二,她的工作经历不行。第三点,她没资源。
我在银行工作的时间很短,但是基本的晋升路线和职业规划路径应该和券商类似。我告诉她:找到最近的一棵树,想办法爬到最高处、将业务能力提高到极致;不要轻易裸辞,不要幻想,不要想三想四。最简单的办法是银行内部调整或者竞聘,在银行业内部找一个类似“债券”、“金融市场”相关的工作,再等机会。
如果她毕业前过CPA全科,那我相信绝大部分的券商投行不会轻易拒绝这样一份简历。但是现在不行了。
很多简历,从简历的描述上可以读出来求职者的不甘心。有的人毕业工作几年后,觉得自己的工作不顺心、没有前途,他们自我归结原因是自己学历不够,所以他们选择重新读一个全日制硕士。毕业之后呢?极难达到自己的目标,因为毕业基本在30岁附近,简历不容易过关。这点上,体制内工作相较于企业端还是相对有优势的,公务员系统内35岁以下+工作经验+硕士毕业的岗位是有不少的。
有的人毕业工作几年都是在券商经纪业务条线,觉得自己工作不顺心,觉得自己的工作low,没有投行和研究所高大上。他们会自我归结原因——因为自己证书不够,努力考CPA或者CFA。
但即便他考出来,学历足够,去研究所或者投行的概率也极低,因为他们的从业经历不够。
人生路很长,关键的就几步,走错了可能就回不了头。
提一点建议
最近两年不要轻易跳槽,行业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动
投行就不多说了,了解不深。就我目前接触到的情况是:很多小券商的研究所在裁员。我收到过一些研究所的简历,通过证券业协会从业人员信息公示里面得到的信息:很多小所在将自己的研究员转到“投资顾问”序列。投资顾问的工作在很多人眼里很low(能做好这份工作,收入其实是非常可观的),投顾主要工作还是面向散户的,不够高大上。但行业的格局摆在这,小所工资很低,不容易生存,大所头部化越来越明显,小所被淘汰的概率很高。目前,业内也没有出现比较好的业务模式可以拯救他们。要么就降低身段做散户,要么就转买方,转买方又极难。
此外,就我目前看过的简历而言,我怀疑某些券商的合并传言是真实的。从简历出现的频率来看,他们员工的离职率明显的上升,否则我怎么会收到如此多XX证券的简历?
20201007
为今天打开知乎发现好多人点赞啊,这个帖子引起的关注量确实不小。
说一下最近两个月的工作。部门要“搞”人了,同室操戈往往是最难受的,部门总不忍心,想再给同事一个机会。但是有领导坐不住了,嫌他这么久没有业绩、完不成约定指标,还TM的按时上下班,工资还开的是部门最高档,领导有点烦。
业绩这两个字,是压在每个人头上的一块石头。我们的X副总裁因为业绩不好,明升暗降;另一位一级部门总接手大权,板凳才做了半年,业绩太差,被撤了,重新回去做部门总。
有的公司文化是搞小兵,有的公司文化是搞领导。领导层的阵亡率是非常高的。“业绩”才是唯一导向,才是大家的护身符。不要天天羡慕金融圈的高管,觉得他们工资高、工作环境好,那只是外人一厢情愿的看法。他们愁掉头发的时候,你是看不到的。
基层的管理层也一样。一个分支机构的老总,昨天晚上陪客户喝酒,两个人和XX市XX局喝酒,喝趴了,今天中午才酒醒。晚上又得陪别的客户喝酒。如果不是他五大三粗身体好,估计早就倒下了。他今年的考核指标只完成了1/5,如果到年底连3/5都完不成,明年他就该滚蛋或者降职了。据我所知,现在有一些小分支的同事,90%的人都无法完成考核,压力都很大。
今天周六,晚上11点,我刚下班回家,为了业绩想尽了一切办法,半条命都快搭上了,我还不是高管,高管的压力比我大多了。领导有一次从我身边走过“XXX,你身体素质真好啊,天天加班还天天精力旺盛”。废话,要是身体素质不好,早就过劳了。
最近公司都很忙,人力部门也是。人力忙着自己的事情,不给收简历了。我现在从半职业HR慢慢快成职业HR了,还得招聘、还得做业务、搞业绩、忙团队建设,越来越忙。人力给了我招聘的账号和密码,让我自己招聘、丰衣足食。
本周面试,有个人印象比较深。一个本科生,年纪比我都大,其实我们是不要本科的,但是部门实在是太忙。这个本科生“卡位”做的比较好,有相关的工作经验,但年纪稍大。原本不想给她这么高的工资,但是她又要高工资,不给怕她跑了,所以直接开了高于平均的工资。如果她工作做得不好,相关考核不行。我招的人,我要第一个出面和她谈。(ps,这大姐最后的劳动关系落在了营业部,总部绝大部分部门已不再招聘本科,20201007)
哎,对于刚入职新公司的人,考虑好再要工资。否则,工资开的太高,考核指标也会水涨船高,一旦完不成考核被辞退就SB了。这大姐估计以后是个不小的地雷,一旦辞退,我们部门、人力都免不了要和她撕。很多金融公司,业绩压力确实有点大。
随便写一点
20200802

今天给一个“小伙”中年人面试了二面。想起此处还有一个帖子。
这小伙看起来很年轻,白白净净、文质彬彬,就外表而言,甩我这种土逼好几条街,但是35+的人了,称之为中年人没有什么不妥。
说一下吧,聊下来感觉小伙属于典型的“理想主义者”。本科毕业多年没工作,他说是喜欢炒股,刚毕业时太迷惘不知道该做什么,就在家炒股多年,说赚了很多钱,疫情期间炒外盘赚了20倍。我不评论这些,也不关心。
虽然我个人看法,他是考研或考公务员几年均没考上,最后调剂原本科院校。
硕士毕业后,在国企研究所做过几年相关的研究,又去了一家金融机构做了几年业务。
他求职的方向是“内容输出”的岗位,聊下来感觉并不想参与营销,他觉得很多金融营销与诈骗雷同。这就是最怕的: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他需要流量和后台业务支持,但是我们也不清楚提供了资金、技术支持之后的效果如何,很多事情是做出来的,不是计划出来的。自己觉得上家企业给的平台和流量太弱,并不能达到预想的业绩目标和转化目标。嫌弃上家公司给配备的营销、后台制作人员不懂业务。说完给我两点感受:
1.上家公司不给他营销业绩考核,只让他做内容输出,实属不易!一般公司给不了这种条件。
2.团队内配备了好几个辅助人员,我们做不到,我们更想要全面的能力。
本质上,如果不想承担业绩考核,不如去考公务员或者是继续呆在传统的体制内,不要来市场化的金融机构。
我们也很难,领导完不成业绩领导明年滚,领导完不成业绩之前会让我滚。
隔壁的小伙,估计今年还剩俩月的职业生涯了,领导和我说:“不知该不该弄一弄”。我们天天干活加班,小伙每天五点准时打卡下班,啥成果没有,也没老人给他说话。我差不多明白大领导的意思,没说什么。部门的小姑娘也是五点准时走,我提醒她,有事没做完就不要着急回去练厨艺。
虽然是XX管理岗,但我也在做业务、要带团队、要做各种各样的项目推进,帝都不好混。今年6月,9点前我没下过班。
金融业缺的不是内容、知识。有的话当然好,但是希望你在学校里完成。除非你是李迅雷、高善文、朱宁……别的岗位,都是营销,投行也好,研究所银行保险基金也好,包括分支机构,不营销都挂掉。现在是存量博弈的年代,不是增量时代。摆正自己的位置,知识不值钱,能够给企业带来利润的人才是真正需要的人,谁有资源,谁能营销,谁就能胜出。但是从接收简历的经验来看,多数人更倾向于“研究”“咨询”“管理”,极少主动要求参与营销岗位的。我刚工作的时候也这样,但是我现在没有这种想法。另外,工作中好好工作、好好积累人脉,35+以后主要靠人脉生存,社会招聘、投简历这条路很难走了。社会招聘的简历,大部分都稀碎。招到合适的人太难了,愁。。。。。
我们大部分的优秀骨干都是介绍来的,或者老人挖过来的。我司不要应届生,没兴趣从头培养。我也收到过几个行业老人的简历,小40岁,小50岁失业,太难了。如果没有很强的抗压能力,去做公务员和教师吧,旱涝保收。
六月,看了两百份简历吧。我作为一个男人,有点怀念我导师和工作后的一位领导,她俩都是女人,都建议我:有机会去做个高校老师吧,安稳就好。

一点感慨,祝好。
20200703

少年们,你们问我的很多问题,我能力和业务范围有限,回答不了,恕不能回答了。
20190903更~~~~~~~~~~
最近好多人点赞。
估计是不是大学生们开学了?
亦或是经管类大一新生?
1998-2005年前后,经济类最好的专业是国贸,现在国贸的分数,快垫底了吧。
2008年之后分数最高的就是金融学了。
一切都是周期。经济周期无法避免,无法彻底熨平
最近这个假期,我也和几个朋友的孩子聊过。其中,有一位朋友的女儿考了XX学院经管,山东考生500多分。我问她母亲,不考虑复读?母亲说,本科就很好,以后毕业还考研,做你这份工作就很好,到时帮一把手。我笑了笑没多说什么,说太多会伤和气。帮不上什么忙,因为这学校太差了。58分,59分可以帮内推一下冲过及格线。就考20分,怎么帮?
基本上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位两位或近或远的朋友咨询就业或者专业填报,虽然我工作年限并不长,但是金融业这两年太火,趋之若鹜的朋友很多、很多。
下面就是我对身边“双非”朋友说过的一些话。大致意思如下,原话肯定不会如此直白。
金融这个行业,人员供给严重过剩。什么阿猫阿狗的学校都上金融学,投资学,金融工程,经济学…因为文科专业相比较理工科专业培养成本低,学校收入相对高。
说句不是很中听的话,如果现在刚大一的经管类双非本科新生,如果内心还是有追求,有目标,有理想,想走入金融金字塔的顶端。不想浑浑噩噩的话,可以考虑退学回去重考。大不了浪费一年把目标定在211985。
四年后、六七年后,除了部分双非院校的精英,大部分人会理解我说这句话的含义。
双非金融,大概率是基层的销售。要对自己的未来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鸡汤别喝多了,太安逸的大学生活,是未来绝望的毒药。不是说销售不好,而是不要期望太高,最后眼高手低。
考研名校,比高考难度更大。绝大部分名校硕士是来自211985的保研生源,双非经管考研阵亡率极高。
你觉得高考650分很难,考研400分就简单吗?750的满分考600分读个211985还是有希望的,当然各个省分数线不一样。考研经管类500的满分,能考上名校都要380-390(2021年五道口面试线420多),每个学校的教材不同,风格不同,对生源的偏好不同,难度更大。
高考,省一级层面,大家都是一样的。考研,是有的人开飞机有的人开坦克,有的人光着脚。专业课角度,千差万变。考研985上岸的,哪个不是百里挑一?大一新生就断定四年后一定考研成功,类似抛硬币。
考研不行再考博?
现在的经管博士的趋势是申请审核制。名校纷纷下马考博制度。大部分的名校博士都是申请审核制,非名校出身,自己考虑清楚自己的竞争力。
可能说的会太尖锐。但还是祝好。
20190731更~~~~~~~~~~
挺有趣的一个微博博主。分享一下。有些事自己知道就行了。说出来都是给别人看的。找到自己的路,适合自己的路,走下去。别随便相信那些故事。
昨天和一律师同学聊天,
他告诉我俩个本科同学
一个500分的北京学生,本科时候班里常年倒数,父母某人是某四大行总行。混了个名校硕士。怎么混的呢?有一些学校和国外有联合硕士培养项目,门槛比较低很低。现在某总行。
一个本科毕业就工作,父亲是县域四大行的副行长,做柜员没两年,转岗做业务。没关系的,还在柜员岗上慢慢熬着呢。
这就是现实。金融业,做好心理准备,机会是有的,钱也是有的,但是不要被骗。有的机会,不是留给所有人的。有资源和关系,能用就用。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提高素质,尽人事听天命。



…………………………
很多问题我看到了,可我回答不了。说一下我能回答的
第一,英国的硕士香港的硕士和澳洲的硕士会不会有影响?
如果是顶尖学校牛津剑桥伦敦政经影响不大,如果是一些全球非名校,不吹不黑,影响不是很好。我们公司某位高管曾经说过:"要严卡英国的硕士。"
英国硕士的学习能力究竟如何,肯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导师,在2013年之前去英国XX大学做访问学者(对不起了,我只是复述原话),回来和我们说:“英国的学生真是水啊,教室里一片中国人,一学期上不了几节课。硕士学不到东西,草草毕业,上课老师让提问问题,回答问题、提问问题的都是印尼菲律宾的学生。”“中国孩子英语都表达不流畅。我问中国孩子听得懂吗,他说听不懂,都得回去自己看课本。”“问了我几个简单的问题,在国内的学生都会觉得太简单,他们都不会 ”……我毕业的时候,写论文头发掉的一把一把,哎,我这样天资极差的人,差点被毕业论文搞死。英国硕士好申请好毕业?可能吧,我没经历过不评价了。
香港和澳洲,我没有亲身经历,不乱说了。如果得罪了一些英国学校的小伙子小姑娘们,不要骂我,我只是复述我导师的话。
哪些岗位对人员素质要求高?给一个简单明了的办法,去找一下已经IPO的券商,翻看财务报表和招股说明书,看他们的部门人员工资,一切很明了
第二,双非本科985211硕会怎么样?
很久之前,曾在网文中看到过一个图片,是某二流地方券商的的招聘要求,其中提到过本科的问题(找到这篇文章后,把截图发来,灰色下图)。
当然不是所有的招聘通知都会这样明目张胆的写出来。银行对这方面或许会卡的轻一些。我随手翻了下招聘网站,点进去随便看了看一些券商的招聘要求,现在还有这种二愣子人力会把双985这种要求写出来。好鄙视他们。类似下图这种。我知道你们的要求高,我知道你们是发行部,但是你写出来伤人自尊就太傻了,完全可以只做不说啊。
聪明的做法是,在招聘填简历的时候,把目标学校设定好,百八十个,其他的学校设为“其他”,选择“其他”的简历自动过滤。某大型股份制银行招聘网站里面就这设置。能用嘴说出来的歧视性条款,只能说:傻X人力。
我们师门有三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其中有劳动经济学硕士,现在毕业都干人力去了。。。同门之间平时瞎XX交流。会谈到一些招聘的乱七八糟。随手一写。
不是所有的岗位和金融机构都会这样严卡学历,确实有低门槛的岗位。相比较而言,双985过简历的几率非常大,单985211可能几率低,人才过剩是不争的事实。








第三,我目前的工作状态和内容是什么?
我最近一个月在做一件事情,学学业务,拉皮条找钱。 国内某大佬级别的私募,做债的,给他们找钱。具体的业务也可以说一下:私募出钱劣后,银行给资金做个优先,找个信托当管理人,如果银行有要求,再找个信托当投资顾问马甲,凑杠杆在市场上买债。信托好找,银行也不难找,但是各大银行的要求千差万别,对资质、投资顾问、投资标的,等等吧,现在又在去杠杆,某些股份制银行都把这块业务停掉了。所以,没谈成,都黄了,很焦虑。
今年很多机构的日子很难过,爆仓的不少。
我们在面临一个金融的寒冬,或许对大部分机构而言,这一轮去杠杆刚开始感觉到痛。第一要搞掉很多占用资源的僵尸企业,第二搞掉房地产这只资金猛兽,第三要把钱投向实体高科技,行业习惯了坐着刚兑,现在日子不过好了,都难。找工作难度大,可以理解。
可能俩月去趟XX省,托人找关系联系了两家上市公司的董秘和财务,看看能不能谈成做点业务。什么叫苦逼?苦逼是连人都联系不上,敲不开门、电话没有,业务谈都没的谈。再说一句吧,硕士同学的档次和资源远好于本科,相互扶持,相互帮助,共同成长。很多业务都是硕士同学给介绍的,师兄师姐,银行的朋友,信托的朋友,等等吧,本科的土豪同学给介绍过上市公司和银行资金,其他的没有业务往来。
市场里,银行还是最大的金主。去杠杆已经让很多银行的投行人员转行做普惠金融了,冬天来了,大家日子都不好过。
如果学业务,银行也是不错的选择,没必要太纠结是否头部券商。ZJ公司,现在做承揽业务,潜规则是厅,明白吗?有个评论回复的很好,有资源的人天生就是金融人,说的真对!没资源就当口牲口吧。拉磨干活,慢慢找慢慢干。
不要太纠结,绝大部分人都是金融狗。不要说自己是金融民工,投行才是金融民工,剩下的都是狗,是狗……

…………………………
虽然评论我设置了不公开,但是我可以看的到。最近比较闲散,时间比较多,我统一回复一下。
1。如果本科是双非,硕士要读或者要考985211财经的,一定去读去考,即使面临很高的阵亡率,即使成功功率低,那也比双非本科好太多,亡羊补牢也得补,螳臂挡车也得挡,说不准就能抓住一个机会呢?
我看好多评论比较散丧,没必要哈。放平心态,各个行业都有食物链,只不过金融业的食物链对自身以外的其他能力要求的多一些,对学历要求更高一些(确实人才供给忒多了,没办法)。再牛的领导也得有干活的,帖子下有个回复我很赞同:如果没机会你就默默地干活、做业务,抓紧提高自己,时间久了,也许会有领导觉得你是口好牲口,提拔一下做个业务,翘翘脚能摸得着就好。最怕的就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眼高手低,不认清现实,一毕业就觉得自己是华尔街之狼最后发现是华尔街之狼里面的路人甲乙丙丁而已。
2。如果想进入一个公司,先占个坑,今后在公司内部好好做业务,等待机会走内聘这条路。这条道倒不是不行,而是你要明白占坑的这个工作技术含量到底如何?能不能让你学到东西,内聘的岗位非常多的是为专人专岗设置的。这条潜规则不是金融机构特有的,国企普遍现象。内聘走流程只是为了流程安排,让一切看起来顺理成章。
如果占坑的这份工作,学不到太多东西,这个坑就不要占了。起点还是很重要的。很多不够条件的关系户,经常走这条道路——先进公司锻炼,如果知道XX部缺人提前下手找关系最后参加形式化的内聘、竞聘。具体我不说,这个比例还是很高的。最近还遇到一出,TMD恶心,草TM的,关系进来的人,以后还会依仗关系,没关系人,就死命的工作+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要不拼不过他们的。
现在我看一些从业人员的简介后,会顺手去某些网站翻一翻,如果一看是XX商学院XX金融学院这种本硕双非学校毕业的,再看下没有CPA没有CFA甚至也没有CIIA、FRM、ACCA、司考,我都会比较警惕,说不准背后就是哪位领导,不敢得罪,但充满鄙夷。具体哪些网站,估计10年前刚高中毕业的人都会懂吧。网站我不说,说了以后如果被他们跟风式的注销账号,以后我可是看不到这些信息了。(* ̄︶ ̄)此处指的不是银行。
多说一句。在某股份制银行业务部的时候,呵呵,12个人,10个关系户。当然,银行需要这些人。一个市分行40亿存款,四五个人就完成了。如果没啥资源,也没啥特殊技能,做银行的柜员,也不要特别抱怨什么。股份制银行的投行部,搞个中票短融,搞个同业授信,等等吧,招人门槛高一些。
3。有高中生评论说,什么样的专业才是好专业,哪些专业才是值得学习的?我的判断标准是:通过自身努力,可以甩开大部分懒人、蠢人,可以获得不对称的竞争优势的专业就是好专业,大部分人是中产和底层,除了自己的汗水和脑力,还有什么?
资源固然重要,但不是通过努力和死磕自己就能获得。会做人、会来事的情商高手也不在少数,但是他们也需要机缘。靠运气和命。

我也许会删除这个回复的,行业的内裤都扒光了。
希望大家过的好
尽人事,听天命,胜天半子,很难。
希望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

说一个结论吧,金融学绝大部分人的绝大部分的工作是销售,终端零售销售。主要系统是银行,网点和支行,未来很长一阶段的银行招聘是农商行城商行为主,股份制和大行过了缺口期。券商营业部和分公司也不少但总体就业量不如银行。保险不了解。
此处没有任何贬低基层工作的意思,银行的柜员、客户经理、理财经理和券商的理财经理、经纪人,包括保险的业务员、内勤、培训这都是工作,放平心态,放平心态。不要在脑子里动不动就是投行、研究所、基金经理,私募大佬,这些岗位要么有资源要么巨牛逼,要么就别想了。还有些岗位,操盘手、私募,呵呵,你以为这是开车呢还盘手。私募有大有小,大的非常难进入,高领高毅淡水泉敦和,小的还不知道能活几年。
有少年问我自己学金融自己做投资如何?呵呵,你觉得投资就是炒股么,自己一个人玩就ok?现在都是团队制,做固收的做权益的都是团队,要有募资能力,要有投研能力,要有风控能力,不是一个人玩的游戏。自己做股票成功的人,有,但是比例太低了,而且你觉得你学过金融就能做好投资?太幼稚了。给一个建议,想做二级市场,去把CFA和FRM的知识学一遍,不一定要考证,但是要把证书的知识吃透,建立完备的知识体系,这是不赔大钱的基本功能力。有条件的大学就学学期货、期权、股票吧,了解下二级市场也挺好,会学到很多知识的。
很多面试,问的问题都很简单,但是很多人都不懂,如果做做股票做做期货或者是买买理财产品,可能很多面试中也不会被问的那么被动。
说几个最简单的问题。
场内和场外是什么?财富管理 资产管理行业有什么区别?债券发行和交易一共是几个市场?
在面试的时候,很多少年比较懵逼,答不出来。有些刚入行的新手也不懂。
答案自己找一下吧。
金融学经济学保险学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等都属于经济类专业,本科学校更重要,具体专业影响力有限。因为本科是通识教育,学习内容,相差不大。
刚高考完的孩子们,这个回答不适合你们,未来很美好,不要被行业的污浊蒙蔽了观赏世界的眼睛,慎重!
首先,那些所谓的晋升通道,不是你想晋升就会顺利晋升的,你可能连门都进不去。
晋升是步入职场之后的故事,但是很不幸的告诉你们,如果你们的本科不是211985,也不是名校硕士。对不起,你们几乎进不了高端金融业的门。即使你是名校硕士,本科双非,可能性也很低。不仅是你们,是所有的经管专业。连门框都摸不到!此处指的高端金融业是:投行、银行总行、交易员、研究所、资管、基金,包括一些信托和券商总部。能摸的到的是,券商营业部、银行网点、基金公司销售、研究所销售……我从业多年,千万不要告诉我说从基层干起,这种鸡汤我觉得恶心。银行、券商我都有从业经历,基金、期货、信托我都有朋友,有同学,有的会有业务往来。保险我不谈,因为没有业务往来,也没有交集。
因为金融业的分工非常细化,做营销的想转其他的岗位,在银行层面分行、省行以下是可以的,限制并不明显。但是券商,想都不要想,研究所、基金公司,想都不要想。不要觉得有个CFA、CPA就可以了,我告诉你,有这俩证书的人大有人在,为什么非得要你一个双非呢?
如果碰到了一些银行分行和券商总部的岗位,一些猪都能做的岗位,那一定不那些苦出身的孩子,别吹牛逼靠能力,靠你个呵呵。
你见过专科的、学语文的、外语的和一些剑桥牛津的硕士一起工作吗?你知道券商XX市场部内聘10个人9个关系户,外加2个金工2个数学博士吗?
我都见过!而且很熟。
你信一些总行的招聘关系户的比例超过你想象吗?
你见过总行总部招聘的姑娘们有多漂亮吗?你见过那些小伙有多高多帅吗?
如果你是个土逼,麻烦,你自己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我没有任何恶意,我不忍心让一些无权无势、傻乎乎的学弟学妹们被骗去读一些一文不值的专业。。。
金融业,有的时候确实需要颜值。颜值即正义。
因为我和XX银行总行人力比较熟,我们曾经是研究生舍友。我知道他们的情况。
很多岗位要求外貌的,基金公司、券商研究所的销售我就不说了,我见过的要么X,要么美。
其次,从招聘的偏好角度,
基金公司、研究所更偏爱一些理工科本科+金融硕士出身的人,主要做二级市场。投行不仅会需要前台后台,简单分为做股和做债,更倾向于要一些财会专业。做信托,投行,研究所可能还需要你有一些资源。懂吗?有一些岗位你即使是名校本硕也没你啥事,承揽比承做赚钱的多。
你以为一年60万的工作随随便便就给你?你要掂量下自己有没有能力还要看看自己有没有资源。
XXX主任他儿子在XXXX承销一年赚多少钱?这都是行业公开的,如果你有幸能来到一级市场,你自然会知道我说的是谁。你以为这些钱学了金融就能赚到的吗?这些钱,赚的正当且合法。因为某一些权力部门负责一些项目的审批,材料合法、流程合法、无任何瑕疵,没有理由不批准。站着把钱赚了。
我见过双非本科双非硕士进投行的,我见过双非本科欧洲某二流高校硕士进研究所做首席的,我见过读国际交流学院混学历的在大型金融机构做负责任人的。但是你知道他们是怎么进去的吗?
有的时候,摸到门框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因为它会让你获得工作经验,而那些连门框都摸不到的底层少年们……
再次,如果真要知道未来能干什么,麻烦找一些校园招聘的录取通知和要求,不要谈什么梦想。梦想只是想。在这地方翻看答案的人多数对金融业压根不了解。如果了解,对其中的路径不会不清楚。
反正罗里吧嗦的,想到哪就写到哪吧,少年们,不要听你们的长辈说xxx在银行、券商赚了大钱,XXX没啥学历一样进总部总行。第一,可能年代不一样了,我曾经的领导现在某六大行一分行大行长,XX金融学院金融学专科毕业。我现在的领导,券商XXX部,理工科毕业的,学机电的,和金融毛关系没有。年代不一样了少年们。我了解到的是如果本科双非+985硕士,在某头部大券商是B级人才,是不可以去总部的,只能做分支机构,分公司及营业部。双985硕士是A类,是可以去总部的。我们这个券商属于中型券商。某中型券商总部投行部、金融市场部招聘的时候曾经闹了一个笑话,招聘要求写了985211硕士(其中本科必须为211或985),影响非常不好,这种事情悄悄的做就可以了,说出来容易找骂的。现在肯定已经不会这样写了。营业部理财经理要求985硕士(其中本科必须为财经类院校以上)。换句话说,如果你读的连财经类院校都是,一些大型营业部都不要你的。
第二,金融业现在的阶层固化,基层和高层都非常明显。随便说几个业务上接触到的金融机构,太熟悉了,任何名字都不会写。XX银行xx支行行长他爹就是曾经的行长,XX银行xx支行副行长他爹就是曾经的行长。XX农商行,xx他表哥是总行的部门总,现在任XX支行营业网点主任,负责贷款。XX农商行金融市场部理财委外资产50多亿,负责人家里是XX,年纪轻轻出来就是锻炼的,钱不钱的无所谓。
XX国有大行XX省行行长他爹是XX省XX,标准红二代,闺女是校友,他闺女的舍友全部进入XX总行,他有个学妹本科进了省行,反正我985硕士毕业都没进去,他那几个舍友本科毕业,进去了。不信可以本科学历投省行和总行简历试试。双非本科。
XX国资投资公司负责人,30出头,当年学习不中用,找路子混了个985研究生,父亲是XXX领导。这公司手上掌握几十亿资金,一堆金融机构求他们合作……
某全国最大的金融集团,现在某些岗位能给各级领导子女亲戚空置两三年,听着是不是很劲爆。
故事太多,不想写了,无一例外都是真的。
以上写到的这些故事,这些故事的当事人,他们不会关注这个问题,因为平行世界不相交,这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之内。。。他们想的早已经不是如何就业,就业方向。
我不写任何单位和个人信息,无人证明无人可证伪,我啥都没说过,如果问我,我会告诉你这是编的。   
记得本科毕业的时候,几个优秀毕业生学长学姐给我们讲如何找工作,如何投简历,如果准备各种面试和考试。后来毕业多年,心中不禁感慨,这些骗子,满嘴跑火车没一句实话,我印象里的几个人无一例外都是关系户,有财政局局长、XX省行、XXX。不知有多少人看过2012年招商银行拼爹门,名单网上现在基本都删掉了,大家可以搜索下图片看看,吉光片羽稍微浏览下。当年这事闹的比加大,很巧我在名单上碰到了我认识的人。
你们身边学长学姐的话,可以当作放屁。我会说实话是因为我匿名了。哈哈哈,讽刺。
感觉就像是步长制药的千金在网络上录网课告诉大家只要努力就能考上斯坦福似的。
特别感谢国家的供给册改革,很多人应该被改革掉。
有时看着满腹抱负的少年们一次次的参与什么萝卜招聘就觉得CTMD,真是对很多事情很恶心。你以为到了基层就有晋升空间和渠道了?有是有,凤毛麟角。运气和能力都有,在同一个平台上,运气的或许比能力更重要。
最后,我想说,少年们金融业大趋势是下行的,一时半会很难改变。金融业人才供给严重过剩。如果你还没选择,请谨慎选择金融学。别听那些营销号瞎忽悠,还敢说投行MD,信口开河,如果你不是C9级别的硕士毕业,可能你在很多的券商是够不到这个职位的,我指的是一辈子。
如果你不是特别热爱这个专业,如果你不是特别顶尖的分数,如果你没啥资源,长相普通,我建议放弃这个专业。你在这个行业里面只能做营销,除非你特别喜欢,特别有机缘特别有能力。
如果非要选经管专业,我建议读一下会计、财管、审计这种纯技术性的专业。如果双非硕士,没关系没资源,可以考虑去监管部门,考一个公务员或者是事业编。包括但不限于证监会、银保监会、证券交易所、中国登记结算公司、郑商所大商所,证券业协会基金业协会等等……以后跳槽去金融机构。
世界并不美好,希望所有的人都能选好路,走对路,不轻信,不盲从。坚持到底。善始善终。
end
3#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1-9-1 16:44:22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高票写的很详细,相信很多人看到就业去向是投行,年收入60万等等就心动不已。
但是他没说是双非金融、211金融、985金融 还是清北复交金融甚至国外顶级名校金融啊!!!!!!!
他也没说是本科金融还是硕士金融啊!!!!!
嚯,想当年没判断力,又信息不对称的我就是这样被蒙蔽的。
虽然真话总是难听的,但我必须提醒一下还没入坑的高三学子,中上游头部的券商,银行总行,给户口的国企,这些基本上只与清北复交的硕士有关。如果你读一个普通一本,普通211的金融,并且想本科就业的话,那么银行柜员、销售岗位等着你,说白了就是服务业。
(以贵乎的水准真的有人在评论里杠“清北复交”太绝对。我注明好了:不是仅仅只有清北复交这四所学校才能行,清北复交指代一切顶级的学校,简历不会被筛掉的学校
至于为什么:很多人说清北复交以下无金融,为什么二三本的金融专业分数线也居高不下? - 杨一小号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3479740/answer/629184923
当然你还有一条路,考研/保研上清北复交,不过难度非常大。或者出国,但是也需要申请名校。并且,金融行业也是看第一学历的。
如果你本科分数至少能够两财一贸,那么就可以无脑填金融了。当然上学之后你不能放松,最好去清北复交读研。其他的,我觉得还是慎重一点好。
提醒一句文科生同学,金融是要学高数线代概率论的……(今年高考还有文科理科之分吗)
再啰嗦一句,国内本科金融工程和金融学没有本质区别。真的以后想搞金融工程,不如本科学数学或者计算机,兼修金融,研究生转金融工程方向,最好出国读研。
诶,年纪轻轻学什么不好,非要跑来学金融……等到了我这年纪就懂了,顶尖的那一小撮终究只有那一小撮,年轻的时候谁不以为自己是改变世界的人呢……
其实,现在985研究生出来都是坐柜员了,还一堆人傻乎乎往这个行业里面冲呢……做着毫无尊严的事情,每个月也就那点儿工资,完不成绩效就扣扣扣还要挨骂……
信息不对称害死人啊。

别听那些留学机构、志愿指导老师瞎掰扯,他们从哪里抄来的金融学百科呢……隔行如隔山,他们自己没有真正踏入过这些行业,忽悠学生往坑里面跳,最终也是学生自己承担后果。
(高票说的发展路径是没错,可是绝大多数的普通学子根本够不着那个门槛。想想你自己能不能接受金融的下限——包括但不限于柜员、卖理财、拉开户吧。)
找几个行业内的人问问,上招聘网看看就业岗位,多方面了解再做决定吧。

————我是分割线————
这个回答下一水劝退的,真让人欣慰
别被写水文的忽悠了!!!没有很高的学历和资源,那些高大上的东西雨女无瓜啊!!!!贵乎动不动就劝人学金的风气真令人害怕
————补充————
看评论都是毕业了才明白这些道理……唉
多说两句,金融是一个就业很极端的专业,同一个学校内部就业方差也非常大。有人可以去中金,就有人在银行趴柜员。上至券商总部、银行总行等等真正能接触金融核心业务,下至985硕士做柜员卖理财,中间部分嘛……没有。所以才说极端,前者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业,后者是……服务业。
当然如果你有资源,在哪里都能混得很舒服。
总之一句话,清北复交(硕)以上,欢迎来名利场。:)
(我会告诉你们找工作的时候,颜值高、性别男是大大大加分吗?反之……你们懂了吧)






7.1偷摸补充:除非你想做销售做柜员,否则内向的别学,没资源背景关系的别学,数学不好的别学,不读研的别学,颜值太低身高太矮的别学,非一线城市上学的别学。别杠,杠就是劝退。
4#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1-9-1 16:45:10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海淀
2012 年,我拿到常春藤的金融硕士学位,毅然投身这个光鲜的行业,成为一名风险投资人。
投资就像恋爱,我在和创业者们的「相亲」中度过这些年,面前坐过各种各样的创业者,他们的相貌已经模糊不清,但是眼神中都散发着相似的灼热:
「这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鬼晓得他们怎么估算的数据。
「人们 XXX 的方式,会被完全颠覆!」——很多野心勃勃的创业者,都觉得自己的使命是改变世界。
「我们会是中国的 Facebook!」——自认为会成为中国版扎克伯格的人,我见了不下十个。
这是他们聊到未来的样子,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中国乔布斯,而一谈到现实,种种困扰反复攀爬上他们的眉头——
「做平台,规模很重要」;
「让用户上瘾,但高密度的产出需要更多人才」;
「产品复购率 80%,但营销缺位,我们急需推广资源」……

风口上的狂风

「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 2010 年,那阵风来了。
这一年,苹果发布 iPhone 4,它被后人称道:iPhone 重新定义了手机,而 iPhone4 重新定义了 iPhone。乔帮主高调宣称:Changing everything, again。
加利福尼亚的一只蝴蝶振翅,全世界都刮起一阵狂风。
同年 10 月,一款名为「微信」的项目在腾讯广州研发中心开启。当时 QQ 已经是全国最大的即时通讯工具,没人明白马化腾为什么要再搞一个产品。但在小马哥眼里,两者完全不同。
不同在五个字:移动互联网。
2010 年前后,3G 投入商用,种种迹象叠加,背后指向同一个趋势:一个属于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开启。蓬勃的机会在大地上发芽,对于资本而言,撒中任何一个好苗子,都是几十倍甚至几千倍的回报,而那几年的大地上,遍地是种子。
春江水暖鸭先知,LP(Limited Partner 有限合伙人)的钱像暴雨一样涌入。钱太烫手,不把它栽种下去就会腐烂贬值。早在 2009 年,某杉资本就已经整理出一张移动互联网「产业地图」。
直到我入行,这阵狂风依旧无休无止,我曾与浪潮之巅真实地擦肩而过,它贴着我的鼻尖,触手可及。
2014 年,轮到 O2O(Online To Offline 线上到线下)战场,衣食住行等领域里,还剩一片处女地尚未开垦——房地产。资产最重的房产与最轻的互联网相结合,就像冰与火的碰撞,想想都很性感。
我司举全司之力挖掘赛道上的项目,有一整个月,所有人都在疯狂看资料、跑路演、找行业里的大佬聊天、从所有人脉找项目,循环往复,想从沙漠中淘金。
投资平台推了我不少项目,我脚不沾地地辗转各个城市考察,没一个满意的。
午夜魔都,我和旧友撸串喝酒,哀叹:「这红利,真要与我无关了。」
朋友沉思半晌,对我说:「有个人你或许可以见见。」
在创业孵化基地二十多平米的办公室里,我见到了老王。他穿着基础款 Polo 衫,三十岁左右,眉清目秀,眼神机敏,直直的下颌显得十分英气。
老王虽然看着年轻,却已经在地产圈混了十多年——开过中介公司、做过房产策划、搭过地产网站。
我在心里默默打了个勾——深耕行业是风投的首要条件,创业是条漫漫长路,一个项目从天使轮到退出,往往要经历六七年时间,如果没有对行业的热爱,很难度过困难时期;连续创业者也是我喜欢的,这意味着成熟、有管理能力、见过风浪。
这些积累使得老王创业的角度非常特别。我们已经见过不少地产项目,无一例外地卡在了「频次」的瓶颈上:买房是低频率需求,即使把客户拉到平台上,交易完,人家短期内也不会再来了。
老王特立独行,瞄准房地产中介,这些人职业卖房。他想把中小型中介聚集在平台上,同时让开发商提供足量的房源。
别人是要去中介化,老王想的是让中介的咨询服务标准化。
当时没有第二个人愿意这么做,中介是一个没有专业和信誉的行业。西装革履带你看二手房的年轻人,可能上个月刚从纺织厂辞职,户型、地段的台词都是现学的,背地里琢磨着怎么从你身上多捞一笔。
老王用发达国家的中介行业对比:真正的中介做的是服务,和律师、会计师一样,需要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而他要做的,是用互联网构建诚信的交易体系,让中介意识到信用和服务的价值。
我见过许多叫嚣着要颠覆房地产的互联网人。他们恨不得装上大炮,把这片领域夷为平地,把用户吃干榨尽。而老王的眼神里,流露出全然不同的真诚与热爱。
在那间简陋的会议室,老王意气风发、侃侃而谈。夜幕降临,烟灰缸里的烟蒂塞满了,他才终于在墙上画完一整片蓝图,至少够他做十年。末了,他点点白板一角,对我说,现在我们在 1.0 阶段,先从这里做起。
背景调查里,我知道他已经在市区有一套排屋,基本实现财务自由。酒过三巡,我问他:「为什么再次创业?」
老王不无煽情地回答:「这一轮的技术变革,谁都无法忽视。这行承受太多误解,我想为行业做点事。」
黑豹乐队的《无地自容》在店里响起:「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相遇相识相互琢磨……」
老王脸上泛起红晕,郑重的表情好像一个和初恋表白的男孩。
我想起他是清华毕业的,名校暗含一个隐喻:挣钱是其次的,情怀和野心是认真的。
在天使轮,我们能看到的所有东西都只是一张薄薄的商业计划书,人比项目重要。我第一次有了一种直觉:老王就是我们要找的那个人。
野蛮生长

300 万下去,老王的技术团队立刻更新换代,产品越来越像样。
没多久,老王跑来跟我商量,他想花 100 万开个发布会,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他点根烟叹气:「产品是做好了,项目却不多。我们靠人情一家家谈,太慢了。我得干点事,让用户相信我。」
老王很快请到了当地开发商和中介公司的一把手们。发布会后,本地市场立刻铺开,业务飞速运转,收割了当地 70% 以上的份额。
不可否认,时代的东风助推了老王——
过去开发商和中介公司互不搭理,但今非昔比,房价下跌,开发商却因前两年盖楼过猛,库存积压。某创地产位于郊区的房子卖不出去,咬咬牙 9 折促销,买得早的业主们知道了,拉着横幅来售楼处要退款,「无良 x 创,欺骗业主!胡乱定价,还我血汗钱!」
老王这时撮合中介帮开发商卖房,两头都何乐而不为。
商业模式很快跑通,互联网唯快不破,下一步就得抓紧攻城略地。老王从周边城市开始推广,当地分公司总经理从当地行业老兵里挑。
他的睿智、敏捷和热情就像一块磁铁,对方往往被「忽悠」得心服口服,问:「创业挺好,但收入得过得去吧?」
老王眼皮也不抬,大手一挥:「你觉得你值多少钱?开。」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5#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1-9-1 16:46:10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史上最全金融行业工作大盘点,收入、门槛、要求、行业情况全覆盖(上篇)
一篇文章解决你对金融行业工作的绝大部分困惑。
不同的机构门槛相差很大,要求也不尽相同。
知乎营销平台按照牌照的价值、稀缺性、赚钱能力来说,券商、信托、保险、公募基金和银行这五大金融机构应该属于第一梯队。因此,
《小布金融岗位大科普》的上篇,也就是本文主要讲上述五大机构。
《小布金融岗位大科普》中篇已更新,主要盘点租赁、保理、三方理财、资信评级四大行业,链接如下:
《小布金融岗位大科普》中篇:租赁、保理、三方理财、资信评级
如果看完这两篇文章还有想进一步了解的,可以再私信问我。
我是布哥,多年金融行业从业经历,可能是全网最懂求职的留学中介
知乎留学/职场优质答主,多个全站热门回答
帮你出国读好学校回国找好工作
私信布哥,可与布哥一对一交流,免费领取1次私人定制的出国留学+回国求职规划咨询
公众号:『求职工场』,北上广深等全国各地靠谱实习信息实时更新,还有更多求职与留学干货
话不多说,让我们进入《小布金融岗位大科普》的上篇内容
    一、证监会批准设立的机构:券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期货公司二、银保监会批准设立的机构:银行、信托、保险、货币经纪公司、消费信贷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三、商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融资租赁、保理公司、典当机构四、地方金融办批准设立机构:担保公司、小贷公司五、受证监会、人民银行、发改委监管的机构:资信评级机构六、与金融机构合作较多的类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
一.金融王者——券商

1、券商之所以是金融机构的王者,是因为这块牌照实在是太全能了。
目前中国一共有133家券商,35家上市券商都公布了薪酬情况,其中上市券商的薪酬前十请见下图(中金公司、平安证券也没有在A股上市,但是薪酬和业务一样是第一梯队的)


2、券商业务
券商包含四大业务:经纪业务、发行与承销业务、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
①首先是经纪业务,主要是机构经纪业务与散户的经纪业务
前者主要对接公募基金、保险(资管)公司、私募等大机构,后者主要是营业部的员工做的业务。
前者所在的部门主要是券商研究所部门,大部分券商都有这个部门,进入门槛很高,应届毕业生校招首先学历211\985或qs前100是普遍基本要求,可以进去做研究所研究员或者机构销售。
行业研究员需求不分专业,各个细分领域行业都需要。很多迎接毕业生进这个部门都是从实习开始到转正,实习写研究报告一两年转正是常态。研究所机构销售则负责把他们写的券商卖方研究报告卖给机构客户(公募基金、保险(资管)公司、私募)。
此部门的两个岗位一般底薪很低,应届毕业生低于1万可能是大部分券商常态,但是工作几年后做上了王牌分析师或者机构销售总监,那年终奖就看加两个零还是三个零了。
不论家庭背景如何,这是一个可以靠努力实现财富自由的岗位。以前有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由于行业发展bug,现在没有了,如果未来以一种合规公正的方式继续出现,这个岗位更加重点推荐。
后者主要是营业部的员工做的业务,相对门槛较低,靠手续费佣金收入,牛市大家交易频繁,资金量大,自然券商佣金就多。近些年各大券商打价格战,现在经纪业务收入已经利润非常薄了。这块业务主要是以销售为主,拓展有股票交易需求的客户。
经纪业务主要看你所在的地区和营业部的能力,比如深圳、上海、杭州、宁波的营业部整体交易量会更大,著名的营业部“国信泰九”巅峰时千名员工,2000亿资产,几亿收入,员工的收入自然也是不在话下,当然笔者也遇到过某中后游券商哈尔滨营业部总经理,整个营业部5个人,全年创收30万,员工只有千余元基本工资。
②发行与承销也就是投行业务,金光闪闪。
笔者当年就是被“华尔街之狼”里的故事深深打动(其实华尔街之狼讲的还不是纯投行,但那时候不懂),立志成为一名投行精英,坐头等舱,住五星级酒店,一个电话就掌控上亿资金调动。入行后发现,虽然投行并不如我想象的金光闪闪,但是也绝对是金融毕业生最好的工作之一了。
③投行的股权业务,主要有IPO、定增,债权业务,发债、ABS(资产证券化)。
按照岗位来分主要有:
I、承揽岗(负责拉业务,需要有一定的企业资源或政府资源,可以搞定企业客户)。
II、承做岗(主要是负责发行材料的撰写,拟IPO企业的辅导,材料的申报、修改等工作,比较辛苦,对于项目多的团队来说,加班到深夜,连续出差一两个月是常事,一般承做岗位男生居多,因为辛苦,根据发行材料的要求,最好是有CPA、通过司法考试、CFA证书中的某些,或者具备其中的知识)。
III、承销岗
主要是卖项目,IPO不太需要销售,定增需要卖,债权类的项目债券和ABS需要卖;主要需要对接资金方,银行、公募基金和券商保险信托的投资部、其他非银机构...做销售可以你没有先天资源,但是需要有人带你入圈,并且你能够有足够的能力维护住客户,更需要外向型人才,由于你懂的原因销售女生居多。
3、关于收入
首先要看券商的梯队,中信、海通、中金、中信建投、华泰等一线券商,项目多,工作流程化,每个人根据项目的安排做自己的一小块工作,一梯队券商新人入职薪资是比较可观的,可以到1.5w-2.5w之间,这是固定部分,奖金部分普遍是大锅饭(这里说的大锅饭是指没有明确的提成比例,看领导分配),领导会根据你的贡献度给你发钱,按照惯例,会每年递增,第一年拿40-50w税前还是有一定希望的。
除了一梯队券商,其他都是另外的券商。剩下的券商分两种,一种是虽然名气不大,但是项目多的公司,薪酬情况与一梯队的分发方式类似;另一种形式叫做事业部制。所谓事业部制,就是公司给你这个项目团队或者部门一个明确的分成比例,比如50%,也就是今年部门创收2000万,部门可以分1000万,但是这一千万要扣减掉部门所有人的底薪、社保公积金、工位费、差旅、招待等等一切,剩下的钱都是奖金,一般事业部制会有明确的提成比例,对于新人来说,就要看你是否有运气进入一个项目多的团队,对于创收还不足以覆盖成本的团队,奖金你就别指望了,说不准报销还要你自己贴钱,所以入职前一定要多方打听,擦亮慧眼。
(投行条线资管条线的情况均可参照上两段内容)
资管条线,资管业务主要是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也就是代客理财性质,客户群体以银行、非银机构居多。银行有庞大的资金,需要投资增值;资产管理部主要是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投资,赚取管理费。另外,部分由于ABS业务牌照在资管部,所以ABS也是券商资管的业务种类,与投行条线重合。资管部主要有投资岗(固收投资、权益投资)、研究岗(宏观研究、权益研究等)、交易员岗位(股票与债券交易员)、销售岗(资管产品的销售)、产品岗(合同的撰写、交易模式的设计),具体薪酬情况与投行类似。
自营条线,券商自营主要是投资为主,兼做一些中间业务,代投代缴,投资岗位与资管类似,主要区别是这个钱是券商自己的钱,中间业务销售类岗位,赚的是交易佣金,薪酬模式也是上述两种。
4、下面来说一下具体招聘要求。
整个投资类研究类的岗位,普遍喜欢顶尖名校,金融、金融工程、计量经济学、数学、高级宏观经济学等学科,最好有实习经验,有悟性,而且要耐得住寂寞,在这个行年10年左右,百万年薪就向你招手了。
投行的岗位,承揽需要有资源的人,高盛、摩根这种需要顶级资源(具体多顶级,可以百度搜一下摩根大通的方方曾经招聘腐败案看一下人家招人的背景)。中资顶级券商也有很多家境殷实的大神,最主要的是学历又好、家境又好,中小型券商,普遍招聘家里在某省市有资源的人,可以拉到省市的业务。
承做的话,活儿不难,就是辛苦,招聘看缘分,一般有项目的时候会着急招聘,最显著的特点是,项目组组长是哪个学校的会偏向于校友,这点优势在上海来说,上海财经的校友比较无敌,当然复旦交大更屌,承销的话,女生,漂亮,有悟性,学校,以985或强211硕士或海外硕士(QS前200)为主。
这里我们不过多讨论风控、运营、行政、人力岗位,因为各家金融机构的此类岗位内容有相近之处,发展和要求也有相近之处。
二.隐形贵族——信托

1、为什么叫信托是隐形贵族,是因为学生时代,大家对信托了解比较少。
笔者当年也不知道信托是干啥的,听了之后,我想着,是不是就是那种富人把部分资产切割出来放到信托计划里,然后保证家族后代的资产分配,哪怕个人资产冻结,但是信托财产也受法律保护的那种......(我发现我把中国信托行业想高端了)
入行之后,发现,信托干的工作不高端,但什么投行、券商靠边站,最壕无人性的非信托莫属。首先信托的牌照稀缺性最强,全国只有68家,而且券商有营业部,信托很少有营业部,这就导致信托从业人员整体很少。
那薪酬呢?信托披露职工薪酬的数据比较少,但还是有据可循,2017年安信信托平均薪酬年217万,2018年10家披露薪酬的信托公司,上海信托平均薪酬年118万、爱建信托101万、中铁信托78.88万。还有很多隐形贵族中的隐形贵族...
2018年行业内疯传GD信托年终奖平均300万(某央企控股信托,具体的自己百度哈),我找了一个兄弟问了一下是真的么?他说不是。我心想,那我就放心了,他说,他发了400万年终奖,做承做的,才25岁。他都400万了,平均下来估计更多吧(哭晕在厕所里)T_T
2、那信托究竟是做什么的?
目前市场上的信托主要从事如下几类业务:
①非标主动管理(底层资产以地产和政信为主),信托作为国内唯二的可以直接给企业房贷的机构,在融资市场是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主要模式是,为地产公司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提供融资。比如A地产,为其融资10个亿,融资成本11%,信托公司将资产打包卖给投资人,年化收益8%,那10亿的3%就是信托报酬,你看看,钱是不是很好赚?
②另一类是通道业务,也就是说你不需要去找投资方,投资方拿着钱要投给地产公司,但是受制于监管规定(其没有放贷资质),考虑到信托受信托法保护,就把钱直接委托给信托,投给地产公司,这种业务一般只收0.2%-0.8%左右的信托报酬。
这两位业务需要的人。
一类是承揽,需要有一定的地产公司,地方政府的关系,可以搞定项目。有人说,需要有关系么?我拿着钱给你,难不成我还要求着你?真实情况是,你要跪着让人家收你的钱而不是别家机构的钱!这几年资产荒,融资利率下行,融资方是大爷。
第二类就是信托经理,也就是负责交易结构设计,资产打包,法律风险判断等,类似于券商的承做。
第三类就是销售
信托的销售分两类,一种是机构销售,主要卖给银行、非银机构等,单笔多在几千万几亿,一种是财富销售,也就是高净值客户销售,单笔在100万以上,募集人数200人以内。信托有个很大的好处是,提成比例相对明确,无论是承揽还是销售,都会根据你跟公司贡献的收入来算出具体的奖金比例。
做承揽不是一蹴而就,要有多年的客户积累,基本做到项目承揽,一年可以落地1-2个项目的,年薪百万左右不成问题。承做端来说就有分化,要看公司的分配比例,是明确百分比还是大锅饭?(这里不敢提各家信托的分配比例,我怕他们打我)销售这个行业,分化很明显,少数精英卖了公司80%的产品,80%的员工还在温饱线挣扎。
3、关于门槛
应届生比较难进入信托,一般社招居多。信托整体岗位少,对员工的要求又是偏资源型(要自己有些资源),应届生一般可以从承做做起,慢慢接触客户转向承揽。信托承揽和承做以及机构销售普遍学历很高,985本硕海外前200,财富端的销售,相对学历要求不高,主要看你手上有多少客户,而且部分信托公司的财富端员工并没有把劳动合同签在信托公司,而是单独成立一个公司签这些财富端销售。
这两年监管对于非标的态度比较严格,各家都在压降规模,资金池业务也在压降规模(我为啥没讲,是因为这个产品慢慢会退出历史舞台),现在信托在往标准化转型,一方面部分信托拿到了债券承销牌照,可以跟券商一起卖债,一方面部分信托拿到了发行ABS的牌照,也可以跟投行抢业务,所以未来信托会慢慢往券商的业务模式去发展。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信托这两年在招聘投资类人才,具体要求参考券商自营、资管,未来发力标准化产品主动管理也是方向之一。作为最最稀缺的牌照之一,信托虽然这两年遭遇少许挫折,但隐形的贵族,气质仍在,虽然没有了爵士头衔,但是万亩庄园俱在。对于金融毕业生来说,进入信托或者跳槽进入信托是非常好的机会。
接着,我们来聊一聊资管。请大家百度普及一下 “资管” 含义【资产管理的基本含义就是代客理财】
附赠大家一份礼包,包含了金融专硕的电子版教材及历年真题电子版,需要的同学点击下面链接领取即可,整理不易,希望大家能多分享。
知乎营销平台三.投资鬼才——公募基金

1、公募基金一直以来是金融行业领域资管行业的领头羊行业。
截至到2019年12月31日,中国市场公募基金总规模为14.3万亿,较18年13.0万亿增长了约10%,公募基金产品数为6040支(不同份额仅保留A类),较18年5144支增长了17.4%。回顾我国公募基金近10年的发展,总规模增长幅度最大的年份为2015年85.1%和2014年51.4%,增长幅度最小的为2013年4.5%和2016年9.0%。近两年公募基金总规模稳步增长,由于基数逐年增加,规模增长幅度保持在每年10%左右。


从近五年全市场基金公司规模分布来看,规模前二十大基金公司的总资产规模占比超过全市场60%。2015、2016、2017、2018、2019年前20大基金公司总资产规模分别为9.39万亿、8.84万亿、7.94万亿、6.14万亿、5.78万亿,占全市场总资产比率稳定在66%-69%。而对于规模后50的基金公司,资产总值占全市场的比例从2015年的5%逐年下降到2019年的1%。五年以来,基金公司头部效应愈加明显,大基金公司凭借渠道、销售以及产品优势占据绝对主流,而小基金公司的生存越发艰难,中部基金公司规模占比逐年增加。


2、大家可能知道券商的各个部门都会有招实习生和校招,但是公募基金每年招实习生和应届毕业生的比例可能不到券商的千分之一。
总的来说,主要是公募基金业务类型单一,可能学生时代了解不多,不像券商有各个业务条线,经纪业务、IPO投行、研究所、资管等。以下详细描述公募基金最值得加入的部门的职能(按照重要性排序),方便大家对号入住,找到自己最适合的岗位。
①研究部。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进入此部门可谓半只脚踏入投资行业了,是公募基金行业最难进入的部门。
一般应届毕业生以投研秘书岗位进入该部门,然后成为某行业研究员,享受卖方大佬(券商)的各种VIP服务(你能想到的所有服务),简直不要太舒服...未来可以做基金经理或研究部总经理!这个岗位对专业没要求,毕竟各个行业都需要研究员。
②投资部。这是公募基金最重要的岗位之一,也是所有金融投资大佬最向往的部门之一,是公募基金甲方爸爸部门,分为固定收益部和权益投资部。一般应届毕业生成为研究员后再晋升就是投资部助理,然后是基金经理,成为万众瞩目的人物,在天天基金网每天都可以看到更新净值。
③营销部。为了能让投研部能充分享受甲方爸爸的VIP服务,营销部的伙伴们就只能每天跪求规模了。营销部分为渠道销售部和机构部。一般来说,应届毕业生会先加入渠道销售部,熟悉了行业和产品之后再服务大客户,成为机构销售。大部分能毕业直接加入营销部的人员也不多,当然不排除有的公募基金每一年都招一些应届管培,进去之后观察是否适合做销售,最终定岗。排名后50 的公募基金可能相对招人多一些,但是也要看每一年的行情。
要求的话,可以相对放开,学校211/985即可,专业无要求,毕竟主要是情商要高啊啊啊!
为什么公募基金有十几个部门,我会着重介绍这三个岗位呢。
因为这三个岗位是可以让同学们的收入呈现指数级上涨的,不管刚毕业的时候收入如何,毫不夸张的说,3-5年百万收入都是有可能的,当然是极其优秀的人!
以后给大家更新《投资部和营销部人员一天的工作生活》,让大家感受一下未来有钱人的状态是怎么样的~
④交易部。此部门的重要性仅次于前三个部门,交易部未来是有可能向投资转型的,如果没有转型投资,后续基本就成为交易主管了。这个岗位要对数字很敏感,每天QQ上聊很多人,谈着上亿的生意,对犯错的容忍度几乎为0。每年都有各种交易员大会的狂欢~公募基金交易员的市场地位仅次于银行交易员,但收入可比银行高多了
三五十万都不是梦。没有永远的乙方,没有永远的甲方,每天小哥哥小姐姐互相里撩,找对象还是问题么
大家通过基金公司分布图可以看到龙头效应的集中,所以刚开始要努力加入大公司给自己镀金升值呀!但刚毕业可能进大公司比较难,可以先加入小公司实习留用,后面一定会有机会跳槽到大公司的!
四.中庸之道——保险资管

1、金融行业领域里的保险资管可是同学们容易忽视的领域,毫不虚伪的说,保险资管是和公募基金地位相当的甲方爸爸!
2019年保险资产管理业参与主体由2018年的31家增加至35家。2019年全行业35家保险资管机构管理总资产规模达到18.11万亿,同比增长16.45%。增长幅度为近年来最高。其中,2018年增幅为10.02%,2017年为6.12%,2016年则为14.35%。比公募基金总资产规模也就稍多了几万亿而已,而且增幅一路上扬。
作为收入来源之一,2019年保险资产管理业的管理费收入突破250亿元,同比增长37.27%。2018年的行业管理费收入为184亿元,同比下降1.32%。2017年的行业管理费收入为187亿元,同比增长2.64%。
从资金来源方面来看,系统内保险资金占比73.95%,大约为13.39万亿元。另外,管理银行资金将近6300亿元;管理基本养老金1564亿,管理企业年金1.33万亿,管理职业年金近2500亿;管理养老保障产品超过9100亿元。
任何一个保险公司都对应着投资、研究、销售和交易岗,如果保险公司资产规模足够大,保险公司内部的资管部智能可能弱化,将资产委托给相应的保险资管公司管理;目前市场上35家保险资管公司。如果资管公司规模不够大,那内部的资管部对全保险公司来说非常重要,所有保费都是负债,资管部必须完成公司考核目标,让公司维持经营。
2、由于整体而言,保险资管的压力小于公募基金,所以相应的,同类型规模的保险资管收入普遍也会低于同市场地位的公募基金,但是一样都能享受到券商的VIP服务,尤其是大保险资管公司或大保险公司的资管部!
(朋友们,这里再次强调,进大公司的重要性啊~~~)
关于收入:保险公司国企居多,牌照稀缺,保险资管市场主要分市场化和非市场化。
所谓市场化就是收入弹性高,按照业绩和创收来算你的收入,一般是固薪+提成,非市场化主要是大锅饭性质,发钱方式是固薪+奖金。保险机构非市场化居多,区别在于提成是百分比,奖金一般是按照你月薪乘以一个系数,保险普遍是按照你8-30个月薪的情况来给你发年终奖,一般刚入职保险,底薪在1万左右,前三年年终奖普遍在12月以下,也就是20多万年收入。
相比于其他金融机构,保险略显中庸,但是保险福利好,成长性强,可以接触很多大佬,锻炼机会多,作为跳槽的跳板,是很不错的选择。
3、关于门槛
国企央企背景的保险公司招聘要求很高,应届主要还是以强985本硕或者海外前100高校为主,当然放开的职位也不多,社招的话主要以经验为主,保险很喜欢招聘银行跳槽过来的,因为保险的投资风格,偏向长期投资,不动产类,银行的员工比较符合保险的招聘需求。
以后给大家更新《如何找金融岗位的实习&如何留用转正》~
五.甲方之王——银行

1、银行大家还算比较了解,一般工作岗位比如支行的柜员、客户经理、理财经理等岗位,大家经常可以接触到,相信很多人有亲戚从事这个行业,工作内容和收入应该也有所了解。
2、这篇文章主要讲些隐藏部门,真正的甲方之王。
①银行自营条线——金融同业部/金融市场部。主要是银行的自有资金投资,银行的资金一般信贷条线会贷款给企业获得利息,另一部分都会归集到这些部门来进行资金运用,属于银行自营部门。从标准化业务条线来看,这两个部门主要是投公募基金、债、ABS等。银行撑起10万亿公募基金规模,占60%以上规模,公募基金这些年的大力发展少不了银行客户的大力支持,把握住了势头凶猛的银行资源,也就掌握了基金公司上规模的利器。
②银行资管条线——银行资产管理部和银行理财子公司。银行资管是大资管里面的首富,资管行业头号甲方玩家。资管新规之前,各银行理财规模飙涨,规模曾在30万亿以上,资管新规后,大部分理财规模逐步缩减。很多大行资管起步早,内部按投资方向分的比较细,有大行之前资管的前台部门就分为:固收处,资本市场处,国际处,专户处,量化处,非标处等处室。
2020年2月19日,共有35余家银行宣布设立或已经设立理财子公司,其中,工银、农银、中银、建信、交银、中邮、光大、招银、兴银、宁银及杭银 11家已正式开业,信银、平银、徽银、苏银、南银、青银及渝农商 7 家已获批筹建但尚未开业,这35余家银行非保本理财余额占银行业的比例近九成。
银行资管条线存在负债,所以相对收益要求稍高,相比自营,相对会有压力。但是两个都是真香岗位啊~!这三部门也一样会有投资人员和交易岗,他们手握万亿投资大权,每天被乙方跪捧着。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能加入交易岗,以及是相当优秀了。985或qs前100是基本要求。拿招行来说,自营部门2018年就招了几个人,本科985,研究生清华毕业,第一年所有福利加起来就快30万了。
3、银行主要有几种,中农工建交五大行,五大行总行的如上部门,算是站在了金字塔顶端,收入高,待遇好。
关键是,以后跳槽到非银,分分钟提拔两级。股份制银行12家,如招商、中信、浦发等,待遇良莠不齐,这里不好点明说,由于银行的国有性质,不会发的太多,20-40万左右为主,城商行农商行由于是地方法人机构,主要看当地监管是否严格,笔者曾经有客户就是小农商行的金融市场部总经理,当地的监管相对放松,给了一个市场化的考核机制,这位客户年收入达200万往上(当然这是2017年以前的事儿了),总体来说南方的城商行农商行收入普遍不低,而且跳槽出来到非银机构,也都是香饽饽。
五大行和股份制总行的岗位,不是一般的难,流程也很繁琐,经过多轮笔试面试,才能分配到核心的这两个部门,城商行和农商行的这两个部门一般应届生很难进去,可以先从支行做起,然后每年会遇到抽调到金融市场部帮忙的机会,如果你表现好,那就有很大机会留下,有些机构是内部选拔竞聘,能者上岗。
以上是五大金融机构的情况,字太多了,打的手疼,还剩下很多行业,我慢慢更。
总的来说,硕士毕业的院校越好,后期找工作越方便,起点越高。这一份考研大礼包,记得查收!
包含了金融专硕的电子版教材及历年真题电子版,需要的同学点击下面链接领取即可,整理不易,希望大家能多分享。
知乎营销平台我是布哥,多年金融行业从业经历,可能是全网最懂求职的留学中介
知乎留学/职场优质答主,多个全站热门回答
帮你出国读好学校回国找好工作
私信布哥,可与布哥一对一交流,免费领取1次私人定制的出国留学+回国求职规划咨询
公众号:『求职工场』,北上广深等全国各地靠谱实习信息实时更新,还有更多求职与留学干货
·小孩子才看过程水不水,成年人只看结果水不水:
<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438526939/answer/2029439500"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class="internal">英国一年制硕士真的很水吗?
    如果准备海外留学读研,请看这篇
如何申请去英国留学读研?需要什么准备?
    选择很重要,努力其实很廉价。当年从985本科一起毕业的那些同学,为何有人年收入至今低位徘徊?
年薪五十万需要付出多少努力?
    将相王侯,宁有种乎?可能在一些人的认知里,金融圈需要强大的天生背景和资源,没资源很难入行,或者入行也混不好,但实际上后天的选择及努力可以弥补部分甚至大量先天资源缺陷:
家境贫寒能否选择金融专业?
    金融圈有点乱,而且永远不缺八卦。Chinajoy美少女转战债销圈,成为骨干员工,撑起一半业绩,名校学子看了也自叹不如:
当你进入金融行业时有什么惊人的发现?以后会给大家更新:
《如何找金融岗位的实习&如何留用转正》
《如何毕业就能找到喜欢的金融岗位工作》
《投资部和营销部人员一天的工作生活》
记得关注我,看后续更新哦~
6#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1-9-1 16:46:35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师范大学
聊一聊金融专业的同学毕业后从事的比较热门的几个行业吧~
投行IBD

虽然相比十年前风光稍逊,投行依旧是收入最高的行业之一,也是很多同学所向往的。大家平时所说的投行,一般有两种含义:一个是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另一种是投资银行里面的投行部(Investment Banking Division,简称 IBD)。投资银行里的业务部门有很多,而投行部只是其中的一个部门,这里我指的是投行部。
投行部主要帮助客户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以及提供各种金融咨询服务,主要包括下面几类业务:
    债务融资服务Debt Financing(在债务资本市场运作,处理杠杆融资)股权融资服务Equity Financing(在股权资本市场运作)提供关于兼并,收购和重组Mergers & Acquisitions, Restructuring的咨询类服务
根据投资银行提供的服务性质,就不难看出投资银行的主要客户是私营和上市公司,还有政府和大型的投资载体(包括私募股权基金,养老基金,捐赠基金等),而不是个人投资者。
投行IBD学习包,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戳这里下载:
https://offerbang.io/giftdl/ibdpack
量化Quant

对于数学、统计、编程比较好的同学来说,Quant也是非常热门的选择之一。Quant的工作就是通过编程设计来实现金融的数学模型,有点类似码农和金融狗的结合体,也被戏称为“矿工”。Quant其实是很多量化(Quantitative)有关的职位的统称,包括数据处理(Data Processing),衍生品定价(Derivative Pricing),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和投资策略(Investment Strategy)等等。
很多和数据, 建模有关的职位都可以叫自已Quant。不过大家通常所说的Quant,,是指卖方(Sell Side)投行和买方(Buy Side)资产管理的Quantitative Researcher和Quantitative Developer。
销售和交易Sales & Trading

Sales & Trading,直译过来是销售和交易,其实这就是他们工作的本质。这里我说的Sales & Trading,讲的是卖方(Sell-Side)投行的交易和销售部门。和我们日常生活中销售衣服、食物和其它各种服务不同的是,投行的销售和交易的是金融产品,面对的客户大多也不是像我们一样的个人,而是公司或者政府机构。
这也是一个收入可以很高的行业,以北美为例,明星Sales或者Trader的奖金上百万美元都是家常便饭。然而高收入对应的自然就是高压力。所以进入这一行业,抗压能力是必备的。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是一个正在高速增长的行业。 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之后,为了满足合规的要求,风险管理行业快速发展。
风险管理就是找出潜在威胁,估计风险敞口(Exposure),以及为企业提供预备计划,以保证所服务的企业在遭遇风险的时候,能够有所准备,从而避免、减轻或者转移风险。
在传统的金融服务行业中,市场风险 (Market Risk)和信用风险(Credit Risk)是两种主要的风险类别。市场风险(Market Risk),顾名思义就是市场因素造成的风险,这些因素包括利率,股价,外汇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等。一般投行里会根据交易产品的不同来划分,信用风险一般会覆盖借贷者无法支付贷款或者利息的风险。
Quant/Sales&Trading/Risk真题面经,感兴趣的话可以戳这里下载:
https://offerbang.io/giftdl/fmint
资产管理Asset Management

资产管理是一个比较广义的概念,说白了,只要是管钱的职业都可以称自己为资产管理。除了一些自营交易的公司,大多数资产管理从业者都是替别人管“钱包“,管好了自己也有钱拿。这也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都想进入这个行业,但是天上也不会平白无故掉馅饼,顶级资产管理公司的竞争非常激烈,在这个赚钱才是王道的行业里,业绩好别人就把你当神,业绩不好就只能自己卷铺盖走人。
资管真题面经,感兴趣的话可以戳这里下载:
https://offerbang.io/giftdl/amint
对冲基金Hedge Funds

在民间,金融金字塔的顶端当属对冲基金了。对冲基金,简单来说其实就是基金经理(Portfolio Manager)通过N种投资方式和策略(具体形式和基本策略分类我们会在下文展开来说)来为基金投资人获取收益。
对冲基金是大多数金融从业者向往的地方,因为不仅能够与最优秀的人共事,还有机会三十岁就赚到足够的钱退休。当然不是所有的对冲基金都是摇钱树,有些基金收着高昂的费用,业绩却还跑不过股票大盘,每年倒闭的对冲基金和被炒鱿鱼的人也比比皆是。
对冲基金学习包,感兴趣的话可以戳这里下载:
https://offerbang.io/giftdl/hf
私募Private Equity

这个行业别的优点没有,就是收入够高,但同时门槛也非常的高。PE和对冲基金都属于买方,不同的是PE买卖的是公司本身。
PE一般有哪些玩法呢?
1)对未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投资,再通过所投公司上市或转让来获得高额回报:以优惠的价格购买那些财务上有困难的公司,然后再分拆出售或卖掉整个公司,又或者改善经营后上市。
2)对上市公司下手,通过杠杆的方式(即用银行借来的钱去投资项目)来收购这些企业的公开股权并将其下市,再采用大量裁员和出售厂房等方式来缩减成本,使其在短期内快速盈利,再用新的报表来让它重新上市或者直接高价出售。
PE学习包,感兴趣的话可以戳这里下载:
https://offerbang.io/giftdl/pepack
希望我的分享能帮到你!觉得有用的小伙伴们,不要忘了点赞收藏支持一下哦~
7#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1-9-1 16:47:30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更新:2021年2月从广东某国企离职,到上海找工作,目前在一家私募公司做——
才不是金融╭(  ̄ ▽ ̄)╭
还是文员啦~
行政文秘,工资也就水平线。
当然比上一份好。
更新:现在在一家国企办公室当文员,朴实无华且枯燥(工资还低)( _)
最后一次修改,写在前面。
评论都看了,鼓励的,质疑的,或者上来就喷我成绩差活该的,我都接受,前面跟你们怼过的我也说声抱歉,态度不好。
原生家庭的缘故,我高中就得了抑郁症,吃的舍曲林。大学被改专业,矛盾彻底爆发,我选择自爆报复家里人,大学基本没去上过课,越重要的,越不去,不是在网吧就是在酒吧,中间被劝退过,退学申请都写好了,也犯病过,自杀过,哈哈哈这样再看我按时毕业均分65是不是还挺励志(笑)
我恨透金融,最开始毕业的时候没想过找金融相关,但别的全部都不对口,所以没办法只能走“躺文凭”这一条路,平心而论,我的文凭还是看得过去的(虽然贵乎985满地走211不如狗)
但是我毕业去了三线,怎么说呢,为了爱情吧。男友是那里人,也不后悔。三线的条件摆在那里,学历无用就是无用,同时成绩绩点也无用。金融不愿意做,别的又不对口,自然是压力大。
有哪些是看文凭但又不需要很多金融知识的呢?
银行,以及金融公司的文案,后勤。
销售就算了哈哈哈别难为一个抑郁症了(开玩笑的)
有人说我成绩差,不上进,没规划,浑浑噩噩,菜逼。
这些不论属实否,背景or真相是怎样的,不重要,不是这个题目讨论的范围。
这个问题说了这么多,也只想表达一个观点。
“本科金融出来找不到什么高层次的金融行业的岗位”
别拿特例当普遍了兄弟们,你是故意气我呢还是骗大家呢?我不知道你是站在什么角度指点江山,我一个天天跑招聘的人,我自己不清楚吗?
截图一个评论,说到我心坎了。( @coololdcat )


别的质疑不再回答,但是我会拉黑。
去你妹的小饼干,我活该给你骂?
以下原答案:

不请自来。
答主华中某财
双一流
211
金融工程系
本科生
(是不是看着还行(  _ )
去年毕业
目前……
无业。


高考被家长改了志愿,跟风进了看起来很高大上的金融工程。结果本人对金融完全不感冒,课程难度大且繁重,对答主来说更是枯燥得想烧书。
大学四年,专业课均分65,重修七八门,跌跌撞撞毕了业。
读研是不可能读的,这辈子都不可能读的,留学又没钱,只能赶紧滚出来找工作这样子。
于是,拿着211金融工程学士学位(其实啥都不会)的我,开始疯狂跑校招。
银行自然是第一位。
平安,建行,上海银行,我都进入过终面,上海广州到处飞,成本都不少,然后被人家一句“是本地人吗?有人脉吗?”给打发了出来。
插一句,银行是真的现实,人脉资源大过天。对于我这样的本科生来说,不是本地人就别考虑了。
最后我被上海陆家嘴某金融公司收留,高高兴兴过来浦东实习。
具体干什么活呢?文案,写微信公众号。
每次晨会我都听不懂,甚至不知道这家公司到底在做什么。
我一直怀疑是我水平太差,怎么“期货”“量化”几个基础名词排列组合出来的含义我都不懂?
直到这家公司倒闭的那天我才知道,这是个皮包公司……
而陆家嘴,所谓的金融天堂,有成千上万个皮包公司。
我连金融民工都算不上。
然后,我来到了上海边上一个三线城市,这个小城市行政上归江苏苏州,GDP挺高,可惜,三线就是三线。
我在58上找工作,行业:金融,学历:本科。
搜索结果:0
我???
fine,我的学历在这个地方是一张废纸,我开始了每天和中专生一起面试的日子。
面什么呢?
卖保险。
人家还不太想要我,同理,非本地人。
我拒绝了千山万水之后,终于面上了一个银行,干啥呢?
拉贷款。
你知道那时候我多羡慕银行里的柜员吗?!
我在那个城市窝了大半年,一次次被打击,也被家人劝着读金工的研,我说,宁死不读。
u see,本科金融工程,就是个花瓶专业。
好看没卵用。
然后我妥协了,去面试别的岗位,文案编辑,营销策划,行政文员……
hr说,“你这不对口啊!”
我唯一面试通过的是,上街挨家挨户推销的业务员(去之前写的岗位是“行政”)
所谓的复试,就是跟着老业务员跑一上午,去一个景点的步行街,从第一家店开始。
“哥,您平时充会员吗?我们这全网会员了解一下?198!两年!全网看!”
进去,被赶出来,进去,被赶出来。
我一上午没开口说一句话。
老业务员跟我聊天,他说他小学毕业,如何如何白手起家……
我拒绝了hr,hr还劝我,“你又不是本地人,有工作就不错了,我们这行业绩好的话,收入很高的,你这么好的学历,总要对得起自己的教育成本吧!
真的讽刺。
我拿着我拼命挤破头,考出大山的,那张美丽的211文凭,得了抑郁症。
真的讽刺啊。
我都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后悔。后悔自己大学四年没学好金融知识吗?不。
对此,我一点都不后悔。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我是那个车轮印子,被狗日的生活蹂躏得在泥巴里爬都爬不起来。
不打算考研/留学的,跟风的,对金融没兴趣的,请你们以我为鉴,慎重,再慎重!
金融钱多,人更多!本科大多数都是当金字塔最底端的地基!要是谁是抱着一夜暴富的想法(比如我家人)去报金融,你还是慎重考虑!
目前我水平有限,我本科就没读了,所以不知道考研读博留学会有多大提升,但是,往上读,总是没错的——只要你读得进去。
我最后补充一点:
我尊敬我的母校,承认母校金融学院的实力,也觉得金融工程是很好的专业。
只是不合适我自己罢了。
考研的,留学的,报考的,我祝你们都顺顺利利的,加油啊!
对8起,我被一个杠精气到了。
补充一下回答这个问题的初衷:
设问:作为一个本科金融生,出来找工作前景如何?

答:金融行业看起来风光,但是僧多粥少,本科(只有文凭)出来就业前景很艰难!

本科艰难!本科艰难!本科艰难!
所以想真正在金融行业赚大钱,本科绝对不够!!
你总不能做梦卖保险一夜暴富吧小老弟。
所以,深造深造深造!!!

当然我也不知道深造能提升多少(微笑脸)
我大学不是没学好,是压根没学,最好的一门必修课是大学语文。但是我不后悔,完全不。
我成绩差,但是就我目前找工作的经历来看,没人看你成绩呢亲,谁不知道本科课程水的一批,一问经验二问资源呢亲。
突然想到,在读金融本科的也别气馁,多考几个证,把编程真正学透,这是对找工作有实际帮助的技能。
我从头到尾一不怪学校,二不怪专业,三不怪自己,哪怕那个次次打击我的三线城市,我也只是表示无奈和理解。我只是站在最客观的角度描述最真实的应聘经历,展示最真实的局面。
我在上上次更新就强调了我尊重我的母校承认金融工程是好专业,居然有人杠我“自己学不好怪专业”????
兄弟,要我帮你去眼科挂号吗?!啊?!
气死我了。
欢迎看我的其他回答
https://www.zhihu.com/answer/1009861155
8#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1-9-1 16:48:30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金融行业一直是最近比较热门的求职行业(高薪&高逼格)
那么作为选择金融专业的各个大学生来说,能够求职哪些岗位或者企业??
↓↓↓

一.银行(稳定&离家近)
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可以作为未来跳槽的好跳板:具备一定的银行业从业经验,专业背景,到股份制商行或外资行的可能性会增大。
政策性银行(开发行、农发行):工资较商业银行高,工作性质类似公务员,更多的是靠政策吃饭的地方

ps:想要在金融领域长耕的同学不建议投递政策性银行
作为应届生大部分都需要轮岗积累经验。新员工进银行一般都要先做一段时间的柜员。
从职业发展路径来看,外资银行股份制中资银行相对更加清晰。
在外资银行,主要岗位晋升方向为:理财助理、理财高级助理、高级理财经理,之后可根据个人意愿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管理类如理财总经理或行长,另一个是偏向产品方面的产品设计。
股份制中资银行的职业道路也比较清晰,例如理财岗位一般都会有定向培养,未来成为高管的几率很大。

二.基金公司
基金公司组织架构一般分前台、中台和后台

前台:主要是直接承担公司经营指标的投研和销售部门
中台:重要枢纽部门,如产品部、战略部、交易室等
后台:支持监督保障部门,主要为人力、财务、风险、法规、运作、IT等。
根据往年的校招情况来看,比较热门的岗位大概有:策略研究员、助理分析师、助理量化研究员、渠道理财经理助理、风控助理、财务管理、客户经理等。
想要进入基金公司是有一定的门槛,基本集中在北大、清华、上海交大、上海财大和复旦等知名院校.
ps:并不是否认其他院校的学生没有机会,只是相比较而言,这些院校的学生机会比较多。(当然如果你在校期间,表现出色能力突出,自然也是会被HR重视的)


三.期货公司
期货公司一般来说会有以下几个部门:交易部、市场部、结算部、财务部、研发部、技术部等。
ps:建议想要求职期货公司的同学,抓住大三的机会,多去实习积累相关经验,同时如果能够考取相关的证书,对于后期参与校招拿到offer的几率会提高不少。
四.证券和信托
证券行业目前还是个吸金行业,但是最近的大环境影响下,招聘人数越来越少,也就说明这个行业的竞争越来越强。

招聘人数的缩减也就以为着想要求职证券的门槛也变得高了。
求职信托人员入行一般都要先从助理做起,然后按照信托经理、高级信托经理的路径晋升,之后可能做到总监级别并负责业务工作。

ps:当然不要因为招聘人数缩减就放弃哦~毕竟好好准备,在校提升自己的求职竞争力还是有一定的希望的。

五.投行
投行工资高&逼格高(但是门槛也不低)
以摩根士丹利为例
校招要求:主要面向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的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根据摩根士丹利中国执行董事、人力资源总监白文杰的介绍,除了学历上面要靠前以外,软实力也是必须要考核的,例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项目管理,国际化的视野(毕竟投行的工作环境需要有一定的国际化视野)等。

六.跨专业求职
当然了,不一定在校选择什么专业,毕业就一定要在该领域深耕,最重要的还是需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性格的岗位。

一般来说商科类的跨专业求职要比非商科类的选择性多一些
ps:商科类的较比非商科可选余地(金融/互联网/快消等)
如果大家也是正在求职的留学生,对于求职方向不够明确,不知道什么岗位适合自己,欢迎关注我&私信我

看见会回复大家的~
9#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1-9-1 16:49:06 发帖IP地址来自 江西景德镇
7月31日,再更新一波,说明几个问题。
1、有些刚刚高考录取的小学弟小学妹询问关于职业规划的问题,这种问题,我回答不了。说实话我刚大学入学那会儿还热血沸腾地想着创业来着,现在竞争个像样的工作都费劲……
2、泛金融行业职位挺多的,这个财不行,那个财不行的有点夸张了,这些好的学校金融经济相关专业找个工作应该都不成问题,问题是大家都心比天高,认为年薪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才叫工作,那可能想多了,大部分人找个年薪十几万的工作应该不难。
3、数学、计算机、物理等其他专业曲线从事金融。这种操作确实有一定优势,但前提是你可以学的明白并且还学有余力能够了解一下金融才行,对于很多人来讲,这些专业本身就学的很困难,都只能勉强混个毕业,却想着跳到金融行业直接秒杀对手,恐怕是想多了。
——————这是一条分割线—————
小小更新一下,贴个某头部券商最新的实习招聘帖,大家感受一下头部投研现在对学校学历的要求到底有多严格,真的是供给过剩,不缺人……


——————-我是一条分割线——————
人大财金金融硕士在读,即将找工作,实习之余,就目前自己的切身体会回答一下,个人理解上可能有所偏漏,仅供大家参考。
金融学出来是干什么的,首先取决于你的学校和学历而不是金融学本身。你百度一下可能会发现金融学各种高大上的发展路径,什么券商、基金、保险、银行之类,但除非你是国内外顶尖高校毕业的研究生,否者,就2019年及以后金融圈的情况,所谓券商分析师、投行精英、基金经理这些听起来大气又装逼的职位头衔,基本上 雨女无瓜。当然即使是国内外顶尖名校的学生,想直接就职这些岗位,也是不容易的,毕竟这是金融圈鄙视链顶端的几个职位了。这样说可能没有什么说服力,说一下自己的真实经历,前阶段找暑期实习的时候,有一次国内某顶级券商到我们学校举办专场面试,我去面试的时候恰巧碰到两个别的学校的女生来投简历,介绍自己是哪个学校的,多么多么优秀,但hr只回了一句,我们只招本硕985的,连简历都没有收。但本硕985的其实也就是多了一个面试的机会,因为我周围很多同学都参加了面试,事实上没几个拿到offer的,而且这仅仅只是个暑期实习的offer而已,还不是一定有机会成为正式员工。
再说一些找暑期实习的经历,去面试一些国内大型券商的投研,同台竞技的基本都是清北人的,而且清北的很多,偶尔还会碰到藤校的。
暑期还投过一些公募基金,但最终都无疾而终,有些连笔试机会都没给我,身边拿到基金实习offer的就更少了,有些还不是研究类的前台岗,往届就业情况来看,毕业能直接进基金的,都是同届中的人中龙凤。
银行总行方面没参加,但据我参加的同学说,面试的时候也是很多清北的。
还有PE/VC什么的,这些就更别想了……
说几个问题,第一点,学校学历并不完全代表能力,但不好意思,在金融圈,首先没有学校学历你没什么机会展现你的能力,因为hr连简历都不会看。不是你不行,只是供过于求太严重,名校生都来不及招,只是降低筛选的成本罢了。而且,名校生就没能力吗?真没能力的可以实习中继续筛选,毕竟实习名额依旧是大于可转正名额的,而且真不行,可以继续招。第二点,考证是没法弥补学校学历的不足的,因为我们也考证呀,我本人就考了CFA、CPA,同学中还有CFA、CPA加司考的,周围CFA考了二级,CPA过个两三门的挺常见,CPA过五六门的也有,当然要少很多,但这个在面试时的作用其实不是很大,首先学校学历背景是帮你敲开面试大门的第一要素,然后就看你实习经历以及面试时的表现了。第三点,如果想搞金融,本科读个经济金融意义不是很大,理工科背景反而更有优势,只要硕士读个金融就可以了,现在这些企业越来越偏好复合背景的,就连银行也是这样。金融工程偏好数学、计算机的,本科读金融工程意义就更小了,而且我觉得国内本科金融工程和金融学其实没啥差别。
当然,我所说的这些都是金融圈最具代表性的一些岗位,就是想进金融圈的人所憧憬的那些高薪又闪耀的职位,但不好意思,对于学金融的绝大部分来说,这些岗位想想就好了。这些职位的最低门槛,基本上都是名校硕士起步。
说一下我上一段的实习经历,某国内大型券商研究所某组,同组正式员工,都是北大的,最低北大经院硕士……当然这不具有绝对的代表性,我只是想表达大型券商的投研岗是很看学校学历的,不信可以逛逛他们的网站,看看投研岗位员工的学校学历背景。早些年入职的可能还好些,近些年越来越艰难了……
这些岗位不是金融的全部,但确是各种电影电视、公众号宣传中的金融,是鼓吹和诱惑大家读金融的冲动。但对于读金融的绝大多数人来说,最终都不是他们所从事的金融。
更多的学金融的人最终还是去当了柜员,推销个信用卡,卖卖保险,在公司算算账什么的,这才是金融学出来干什么的最具代表性的真实。
10#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1-9-1 16:49:16 发帖IP地址来自 天津
在我写的书籍《方向的力量:商科职业规划》里,有专门的关于金融行业、金融职业和职业规划的部分,引用至此供大家参考,先看一下大纲(篇幅问题,这里先展开2万字,其余7万字在本回答结尾有入口):

(一) 火爆的金融行业——正视现实,摆正心态
1. 社会地位
2. 就业优势
(二) 按金融机构及其主营业务分类
1. 银行
a) 非外资商业银行
b) 外资商业银行
2. 投资
a) 量化金融类
b) 一级市场 & 二级市场 (Primary Market & Secondary Market)
c) 买方&卖方 (Buy-side & Sell-side)
1) 投行 & 券商 (Investment Banks & Security Firms)
2) 基金 & 资管 (Fund & Asset Management)
3) 期货 & 信托 & 房地产
3. 保险
(三) 按技能要求分类(基本面、技术面、Quant、财会等)
a) 基本面分析
b) 技术面分析
c) 量化(Quant)分析技能
d) 财会类技能
(四) 金融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览
1. 为何要判断行业趋势?
2. 金融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预览
1) 大数据时代下的互联网金融
2) 优先股、公司债等改革
3) 股市的复苏-IPO审批制向注册制开始过渡
4)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
5) 利率市场化改革越发完善
6) 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转变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逐步放开QDII和QFII资格额度审批
7) 逐渐引入民营资本,通过设立民营金融机构促进金融市场良性竞争
8) 从以传统经纪业务为主变为各类业务百花齐放转型的券商新盈利模式
(五) 金融行业职业发展路线、待遇变化
(六) 如何提高自己在金融行业的竞争力
1. 获得相关技能类证书
a) 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
b) CPA-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c) FRM-Financial Risk Manager
d) CMT-Chartered Market Technician
e) ICBRR、AFP&CFP、CFC、ChFP、ChFC、CWM、RFP、RFC
2. 进阶高等教育与深造
(一) 火爆的金融行业——正视现实,摆正心态

2016年全国金融行业平均年薪117418元,位列各行业前列(2016年历史上首次被IT行业的122478元超越而居于次席),但仍然高达全国平均水平57394元的2.04倍。
在这个收入最高的金融行业中,长久以来被喻为“朝南坐”银行业从业者2011年的平均年收入为28.37万元,数据采集的样本是当时的16家上市银行;信托领域近年来规模增长迅猛,2010年采集的来自55家信托公司的从业人员平均年收入便达到了36.64万元,而2011年更是攀升到了47.86万元峰值,超过了银行、保险和证券业及其他领域(总收入排行信托>基金>证券>银行>保险)。




社会地位
社会普遍认为金融工作——比如在银行和证券公司工作,是一件很光彩的事,因为大家一直都认为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是朝南坐,效益福利优于社会大多数行业的。

的确,根据上一段的平均收入数据来看,金融业完胜几乎所有其他行业,或许大家有听过一些“脍炙人口”的话:一人干保险,全家不要脸;一人在银行,全家来帮忙,但其实这么来描述金融行业甚至仅仅特质保险和银行业都是有失偏颇的,这些话中前半句描述的保险类工作仅仅特指金融市场监管不规范、社会大众保险意识不强烈的大环境下的保险销售类工作,而后半句则仅仅特指银行内担任销售类工作的客户经理,因此并不能代表行业的整体情况。随着时代的发展,保险也好银行也罢,各类金融机构都不会停留在原有的模式上开展既有的业务,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快速地发生着变化。更何况,实际上销售的工作都存在类似的压力,而并非金融或保险或银行业的特殊情况。



就业优势——不断发展的行业肯定会需要越来越多的更专业的人才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金融业的发展也稳步进行着,国内金融业特别是金融高端行业,如PE(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VC(风险投资基金),内外资投行,内外资商业银行总行、资产管理公司、基金、信托等都对高素质高学历金融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虽然这些较好的工作机遇的确比较难得,但作为打工仔,年薪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的收入水准确实是大多数人难以抗拒愿意为之一搏的理由;对于那些有着十足激情和明确目标的金融方向的求职者、在读学生和金融专业申请者来说,这样迎难而上的拼劲值得肯定。有些人告诉我说金融行业过于火热了,大家不该这么一股脑都向这个行业冲,但那些几乎让所有人都垂涎三尺的好东西,往往都是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汗水去换取的,简而言之就是“没人想要的东西或许不是坏东西,但长期受人追捧且确能为人提供高额物质回报和社会地位的东西一定不会是坏东西。”

按金融机构及其主营业务分类
接着上一段末的内容,笔者一直以来都发现相当大比例的“金融人士”包括一大部分金融专业在读生,甚至不少身处金融业内的从业人员都对金融行业的认知有很大的误区和偏差。如果大家要学金融、研究金融、做金融,请务必先问问自己“对金融了解多少?现实中的金融到底是什么?”

要剖析金融业,了解整个金融行业的组成结构,各金融机构以及金融业所提供的金融类职位是必不可少的。现代金融业体系已发展得非常庞大和错综复杂。笔者故存在很多不同的方法,可以按照金融机构的主营方式划分,可以根据金融业务所处的特定领域划分,也可以根据职责性质划分,由于金融体系已经发展得非常庞大,各类分类方式又五花八门。笔者思考再三,决定从两个角度来引导大家理解金融业。

从“大金融”的角度划分,我们可以将金融分为银行、投资、保险等。


银行

按照性质和职能来分,银行有央行、商行和政策性银行(向国家大型建设或贸易项目提供政策性专项金融服务)。我们这里将主要对金融市场上人才需求最大的商业银行进行分析。


非外资商业银行
各大商业银行的分行构架都有所不同,但都大同小异。除去商业银行分行总行内部的一些和金融无大关系的诸如HR,IT、客服部门之外,主要的部门有运营部、贸易融资部、资金管理部、金融市场部、投资银行部、零售银行部、公司银行部、清算中心、会计结算部、私人理财部、信用卡部、资产负债管理部、国际业务部、风控部。有的商行根据自己业务侧重领域不同会有总行直属部门,但许多商行总行的部门却并不一定设立在其总行所在地,主要也是出于地理上的战略考虑。比如有的商业银行将根据市场战略需要将其总行直属的汽车金融总部挂靠在上海——这个周边汽车产业发展比较集中的区域、不少商行将其总行直属的金融市场总部设定在上海——这个全国的金融中心。

对非外资商业银行而言,可以将其内部工作职位按照前、中、后台来划分,前台类工作指的是面向客户、以客户为中心、负责业务拓展的工作,常见的从业人员有柜员、客户经理、大堂经理等;中台类工作负责根据宏观市场环境和微观内部资源配置,行使风险管理(信贷管理)、计划财务、产品开发、渠道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等职能;后台类工作主要指那些负责银行支持和支援的部门,包括业务和交易的处理和支持,以及共享服务,也包括会计处理、IT支持、呼叫中心、信贷审批集中作业部、单证部等。

业内对商业银行的工作还有另外的一种分类方式,不少业内人士将银行分成平行的三条线,零售银行(做个人)、公司银行(做企业)、总行及部分分行内负责审批、决策、产品设计、资金管理、金融市场投资、债券承销与交易等核心部分。这三条线的业务模式基本平行,交集较少,工资待遇和工作性质也有较大差别。

分支行层面上,有的人索性将银行内部分为业务条线和非业务条线,所谓业务条线指的是直接面对消费者,为银行创造收益的人员,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信贷员”(即我们平时常见的客户经理)与柜员;而非业务条线主要指的就是分支行内负责审批、管理、法务、财务等的人员。如果从总行的层面来看,由于可开展业务的范围大了许多,因此业务条线的范围也就相应变大了许多,包括负责债券承销与交易、金融市场外汇期货等产品、银行间同业业务等部门在内都可以算作业务条线范畴之内。






额外补充:
金融业的大趋势是“金融大混业”,而“金融大资管时代”则是金融混业经营的前奏,一些表象上我们可以看到比如保险公司的保险代理人代表保险公司销售保障类寿险产品,拥有一定资质的保险公司也可代理一些基金类的产品,同样,商业银行也代理保险产品(银保)、基金的承销、自2011年4月起券商与信托也可代销保险产品等,这些都是属于金融机构相互合作的模式;而实质上,真正的大趋势是保险、券商、银行都在开发各自的资管产品,由于相关监管政策的逐步放开,其在所吸引的资金来源以及投资标的选择性上呈现出越来越强的趋同性。

2012年下半年以来,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在金融业方向的一些举动比较频繁,大方向上各监管部门逐步开始放手让金融业自由化市场化竞争优胜劣汰,比如利率市场化、鼓励金融产品创新、开拓资产管理业务模式等就是很好的例子,并且与往年不同的是,这些改革的进展速度也是出人意料得迅速,2012年下半年起至今,多家证券、期货、基金、银行都陆续获得了获得理财资产管理业务资格,可以看得出这届政府对于改革的决心与执行力。

在大资管时代,银信合作、银证信合作、信基合作、证信合作都将进一步多点开花。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同业的“混业”合作也将愈演愈烈。



但商业银行的生命线或者说最主要业务仍旧是吸存放贷。所以对业务条线银行需要大量的人才,这类人才属于销售型人才,对人的要求极高所以流动性很大,作为销售类工作,在各行各业都是类似的,那就是销售类工作是一把“双刃剑”,做好了上升空间和年收入都是最快和最高的,做不好则迅速被淘汰。在商业银行,众人皆知的一句话便是“客户经理是行长的摇篮。”

相比之下,非业务条线流动性就小得多,业内所谓的非业务条线指的是前台(柜面)、中台(如合规部,稽核部,贸易融资部,信贷审批部、运营部、这类在银行内部运作的部门)、后台(一般指参与产品研发,风险控制,信息管理等方面的部门)。这类非业务条线的工作需求小,对人才要求高。



商业银行的总行和分行有时拥有职能接近的部门,区别主要在于总行一般会对分行对应部门进行战略部署和意见指导,权限高低上也有不同。最后提一下商业银行中许多金融专业毕业生青睐的两个部门——金融市场部和投资银行部,和美国的情况有所不同,美国设有专门负责投资业务的金融机构,俗称为投行,如高盛、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等,但大多数都可混业经营——既可吸存放贷又可投资且对投资的各种限制较小。

但在中国由于监管制度的不同,各类金融机构分别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财政部等不同的监管机构来监督,因此一直以来中国的金融业参照的是一种分业经营的模式,比如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部其实并不能开展欧美投行可开展的投资类业务,实质上更多的是负责一级市场的债券承销(Underwriting)业务(主要是银行间债券,包括短融中票为主[1],其中政策性金融债和央行票据等,占全国整个债券市场交易的一半份额以上),以及一些银行间协作业务、较高风险的银团并购贷款业务、投行顾问式的中间业务等。
中国目前有三种主要债券类型: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公司债和中小企业私募债:企业债。其中短融中票的主要参与机构以银行为主,公司债、中小企业私募债和企业债主要负责承销的机构是券商。

而那些欧美大投行能开展的其他类投资业务在我国由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收到国家监管部门授权的机构开展;再比如金融市场部,其负责包括金融产品的研发(公理财产品和个人理财产品)和风险控制、同业资金拆借,二级市场的债券、外汇、金融衍生品的交易等工作。

值得补充的三点的是,对应我国商行投资银行部和金融市场部的职能,国外该领域存在的细分模式——直接融资业务部、结构融资业务部和资产管理业务部,我国存在以下异同:第一,国内确有银行独立将投资银行部的债券承销业务划分进新组建的直接融资部中,随着这两年债市的扩张,该部门的效益非常不错;第二,国内也存在部分大银行将金融市场部中负责金融产品设计的职能单列出来,重新组建资产管理部;第三,在结构融资业务方面,国内的商业银行还基本没有涉及,现在更多的基本是券商和信托在做资产证券化的业务。


外资商业银行
对于外资银行,和非外资不同的是外资行的管理培训生项目(MT-Management
Trainee)由于源自商业化程度高于我国的欧美且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因而更为成熟,对每一个管理培训生的培训和栽培体系也更科学,因此对于应届生而言是个不错的可选项。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各类金融业务都会逐步发展起来向金融成熟的体系靠齐,之前外资银行在国内一度受到一些政策限制,很多业务无法开展,主要以其高端个人理财类服务作为主营业务(这一块是外资行的优势业务),而如今国家加速放宽了对外资行的限制,比如人民币存款业务、信用卡业务、银行间非金融类企业债券交易业务以及香港市场人民币企业债的发行业务等。

此外,各大外资银行的环球金融市场部或环球交易业务部对于不少高学历金融类专业的求职者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业务方向涉及产品开发、产品管理(包括贸易、证券、供应链等)、外汇交易、外币衍生工具、固定收入产品和货币市场产品。

因此广大高学历金融类方向的求职者在寻找银行类工作的时候也可以考虑一下外资银行。


[1]短融中票指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即由国内各家银行购买不向社会发行)和交易并约定在一年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一般发行期限在1年以内;中期票据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并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债务融资工具。它的发行期限在1年以上,一般为3-5年。短融和中票已经成为我国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的主要券种,但发行短融中票的企业大多是国企。

投资

投资领域在国内主要包括证券、基金、期货、信托等,中国与欧美等发达地区的金融市场有着许多不同,如果就金融职业方面来看,和美国比,主要区别是国内对数理分析类(Quantitative)工作类人才的需求较低。按此分类,可以把投资领域的核心划分为两大类:量化类和公司金融类。



a) 量化金融类

不少商科学生或许更为熟悉“金融工程”、“金融数学”的概念,这两个方向对应的其实就是量化类的金融领域,以重分的数据为前提,以数学思维、建模为基础,结合统计和综合类分析软件的应用,以及计算机编程的灵活运用来实现更高效的决策分析过程的处理,这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的产物,是科技变革对人类社会生产模式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缩影。

后文会提到的在投行里的交易员,二十一世纪初的美国纽交所内的交易员们每天的工作仍然是如火如荼进行着,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量化手段推动了金融业往前发展,诸如传统交易员在内的一些金融类工作在被人数很有限的金融工程工作者所替代。风险管理、资产评估、定价、衍生品设计、投资决策管理等领域是金融量化类工作的几个主要方向。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恐慌,开始嚷嚷着要学习计算机编程,无形中使得量化金融的热度又提升了一个级别。(P.S.本书第八章第二、十六、十七节有与智能时代、商业分析相关的职业发展内容。)

在2012-2018年之间,我接触过许多学生都告诉我“因为感觉量化类的方向技术性更强,更好就业,所以准备选择量化金融,而非公司金融方向来进行下一步发展的计划。”在此我想再一次强调一下一直以来我坚持的观点:

一个方向或职业好不好就业,和你该不该选择这个方向,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对待职业发展的态度应该以“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为准绳,量化金融方向在任何国家的金融职场上的占比都很低,美国作为金融业最发达的国度这个比例也仅有0.2-0.3%(量化类金融从业者占全体金融从业者的比例),在我国目前是0.1%不到,这意味着“技术性强+好就业+高薪的工作”在就业市场上的需求也非常低,供给关系会严重影响就业,以及职业发展。还记得2000年前后国内就业市场的计算机热吧,大家都学计算机,结果大一的学生到了大四要毕业找工作了,发现市场大变脸了,技术性极强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业也变得非常难,这就是因为供需关系发生的了变化。作为金融行业来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量化类金融人才在市场上的需求都不会有大的变化,选择这个看似“就业前景很好”的方向一定要慎重。一般情况下我们只鼓励那些确定自己对数学、计算机方面有很高天赋和热情,坚定今后会投身这个方向的学生去选择,而非只是单纯的觉得好,或者只是有兴趣的那部分学生。

b) 公司金融类(Corporate Finance)

在高端金融方向上,除了量化金融外,另一个主流方向就是“公司金融”(英文里叫做corporate finance),这当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对“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为划分的工作,以及以“买方”和“卖方”为划分的工作比较感兴趣,另外即便是对这些概念暂时还比较生疏的读者来说,明了一下这些概念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为划分的工作。

一级市场 & 二级市场 (Primary Market & Secondary Market)
很多人喜欢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来划分,主要区别是一级市场是发行市场,二级市场是交易市场。一级市场的工作是指金融交易产品完成发行筹备前的所有资本运作,包括项目承揽、创设方案、交易架构设计、文案制作等工作;二级市场主要是金融产品的销售与发行(包括证券交易、经纪业务、理财业务、对私业务等)。

买方&卖方 (Buy-side & Sell-side)
也有很多人会听说Buy-side和Sell-side。这是一对很难定义的业内术语。但总的来说它们都仅限于高端金融行业,比如说投行卖行业报告就是向各类客户提供二级市场的服务,所以投行是sell-side。但你不能说,一个国内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经理向客户卖理财产品,这个客户经理就是sell-side,也不能说这个客户是buy-side,在国内说成甲方乙方或许更合理一些。

Buy-side主要指那些从事资产管理并进行投资业务的公司,一般在美国指Mutual Fund(共同基金)、Hedge Fund(对冲基金)、 Pension Fund(养老、社保、退休基金等), Private Equity(私募股权投资基金)、Venture Capital(风险投资基金),等也包括一些大型的Wealth/Asset Management Firms(资产/财富管理公司)和投行内部的资产管理部门等。(关于这些基金的概念请参考本节“基金&资管”部分。)

Sell-side主要从事将各类Asset变成各种金融产品卖给市场;主要通过为购买一方提供交易服务获得佣金而赢利。传统意义上的Sell-side包括美国投行的IBD(国内的券商的投行部,负责债券承销)、承销国债的商业银行、承销和代销基金和其他类理财产品的各类金融机构等。以IBD为例,负责IPO,再融资,债券发行承销等,将金融业务卖给需要上市的公司以及给PE/VC进行IPO指导等服务,以及IPO后债券股票的承销等都可以看作是Sell-side。

国内目前的情况下,券商投行部的IPO[1]和MBO[2]越来越难做,使得投行也开始效仿PE和VC的模式利用高杠杆买资产进行LBO[3],而这类的业务已经逐步占据越拉越大的比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投行也扮演着一部分buy-side的角色。(这段内的投行指的是欧美大投行的概念,关于欧美投行与国内投行的差异请见下一节中,此“投行”非彼“投行”,勿混淆概念,中的最后一段。)

对上述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让我们细分来看“投资”领域的各机构各职业的发展机会。

投行 & 券商 (Investment Banks & Security Firms)



一、此“投行”非彼“投行”,勿混淆概念
投行与券商,即投资银行与证券公司。国外把投资银行巨头叫做Bulge Bracket简称BB,这些BB都是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如高盛、大摩(摩根士丹利)、小摩(摩根大通)、美银美林、DB(德意志银行)、UBS(瑞士联合银行,简称瑞银,)、瑞士瑞信银行(简称瑞信,英文名为Credit Suisse)、花旗投行部、汇丰投行部等等;小号的投行中的一部分以“专精”和“为企业客户量身定制服务”为特色的叫做“精品投行”[4],在国外叫做boutique或elite boutique,他们往往将自己定位于以根据客户实际发展需求为导向,帮助设计有针对性的经由购并、募资,引进战略资金,扩大规模,发展出更强的竞争力。

欧美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是“大金融”的混合型金融体系[5],在这个体系下以主营业务为划分“投行”又可分为:

1. 独立的投资银行:比如美国的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第一波士顿(First Boston)、日本的野村证券(Nomura)。[6]

2. 商人银行(Merchant Bank)与全能银行(Universal Bank):前者主要是商业银行对现存的投资银行通过兼并、收购、参股或建立自己的附属公司形式从事商人银行及投资银行业务。这种形式的投资银行在英、德等国非常典型。而后者本身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同时也从事一般的商业银行业务。这两类银行包括,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荷兰银行 (ABN-AMRO BANK)、瑞士银行(United Bank of Switzerland)、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 (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CSFB)。

这边我们主要讨论“独立的投资银行”,这类投行业务按照部门划分主要分为:Investment Banking Department,Direct Investment, Equity Research,Asset Management,Fixed Income,Sales and Trading,Merge & Acquisition, Prime Brokerage等,另外我们耳熟能详的大摩(Morgan Stanely)、小摩(JP Morgan)、瑞银(United Bank of Switzerland)等,除上述部门外还有传统的零售银行业务(Retail Bank),包括对公和对私业务的存贷款等传统商业银行业务。而在中国国内,由于金融体制不同,各领域(保险、银行、投资)的金融机构可涉及开展的业务都是比较独立的,举几个例子:比如国家对于保险公司的险资的投资方向有严格的限制,原则上这些资金不允许涉足投放至过多风险的金融市场,具体来说以保险公司为背景的资产管理类业务部门中占最大头(约60%)的是固定收益部(风险相对最低),其它的还会有基金部、股票部、直接投资部等。就股票与基金等高风险业务而言,受到监管与政策约束,对于许多投资方向都有严格限制:比如股票与一些股票占比较高的基金的投资总额、投资于不动产的金额、投资于债权投资的总额等。当然除了证券业外,在其它金融行业分支中我们也能找到类似的例子,以银行业为例,银行的金融市场部和投资银行部涉及的债券市场投资和交易只被小比例地允许投入信用风险较高的债券和票据,大部分业务都只局限在国债、央行票据、地方政府债、政策性金融债等低风险范畴。上述关于不同国内金融机构投资标的、投资额方面的限制内容说明的是像诸如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法像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那样开展投资类业务,而反过来看,国内的券商、基金也同样不能像商业银行那样开展吸存放贷的业务,这些都体现了我国国情和金融制度的特殊性。[7]

国内平时我们所谓的投行是指券商的投行部(Investment Banking Department),这样相对应的则是欧美投资银行内的投行部(Investment Banking Department);从开设业务的覆盖面角度来看,国内包括券商、信托、资管、期货、基金等在内的金融机构整体则可以和与欧美的大投行概念相对应。截至2013年5月底,中国大陆现共有19家上市券商(16家上市银行、4家上市保险公司)。下面我们来看看券商的各部门配置、职能以及用人偏好。



二、券商各部门介绍
投行部(Investment Banking Department + Merge & Acquisition)
一直以来IBD以其“高富帅”的形象及收入水准让许多人趋之若鹜,那么投行部到底是做什么的呢?其主要负责做一级市场,即帮客户融资、证券(股票+债券)发行与承销、并购与重组(M&A)的财务顾问业务。也有的投行会把M&A单独成立一个分支部门。证券发行的利润主要来源是承销额的1%-3%。(承销10亿为例,2千万的收入,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分5百万,剩下自己拿1500万。)在国内对于上市、增发、并购等业务必须找有保荐资格的机构,而目前我国只授权部分券商负责办理这些业务。

投行部的纵向分工在国内并不如欧美那边那么明确,在欧美对投行部内的工作有更细致的分工,分为承揽、承做和承销。所谓承揽即负责挖掘和促成项目、所谓承做即负责项目的分析工作,包括尽职调查和一部分估值定价。我国投行内部主要分两块,其一是占主体的偏Corporate Finance负责上述三个“承”字的工作,另外一小部分是有资本市场部(ECM-Equity Capital Market & DCM-Debt Capital Market,这个部门的总人数只占到整个投行部的六分之一甚至更少),作为券商总部多个部门的枢纽,专门负责证券的定价和推介。

投行部的横向分工按照行业或地域划分项目组,新人往往被分到特定项目组后,先从基础的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开始做起,1至2年后尝试独立,2年之后可以开始成为项目现场主要工作协调人,一段时间积累后可以开始尝试独立承揽项目(拉项目),再往后则可以考虑报考保代(通过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8]。说起保代考试的难度,大家一定听说过一直以来被号称为中国最难考试的“注册会计师考试CPA”和“司法考试”吧,那么保代呢?我们来看看下面几组对比:

1. 保代考试中涉及法律、会计方面的大量对专业度要求很高的内容,以及投资银行领域内的各类内容,因此在内容上范围极广!
2. 保代考试没有像CPA那样的大量辅助教材以及培训班,而许多题目甚至连正确答案都没有,故而往往鲜有模式或经验参考,因此对于应考者的自学能力要求非常高。
3. 保代考试的报考者需要在投资银行、固定收益、会计师事务所、律所等专业度很强的领域全职工作满两年才能由所属公司代替报名,对于报考者的要求很严格,而CPA则工作后即可报考,对报考者从事的行业无限制。
4. 准保荐人必须在一年内担任一个融资项目的主办人方能被注册为保荐人,四五年前证券市场行情好的时候,IPO和增发融资项目每年也就200个左右,而随着之后IPO的“停摆”,保荐人的人数增速也会大幅放缓,目前截至2013年6月,全国共有近2000名保荐人,2000多名准保荐人。让我们再来看看注册会计师CPA考试,截至2012年年底,通过被誉为中国最难考试之一的“注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全科考试)”的人数已超19万,其中共有注册会计师98170人,非执业会员(准CPA)96185人,这个曾被称为年薪百万的“金领中的金领”的证书持有者们的实际平均年收入在7万元左右;而截止至2011年8月15日,保代的平均年薪在200万人民币左右,由大券商跳槽至小券商该保代能拿到平均150万左右的“转会费”,几年内多次“转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由于随后证券市场的再度低迷和IPO的再度无限期停摆,保代的年收入骤降,但截至2013年6月其平均年收入仍在100万上下。
5. IPO的停摆使得保荐人难有项目“签字”,这些保荐代表人从事着质量控制、流程管理等工作。随着IPO的即将重启和股市的改革,市场对保代的需求有复苏的可能。

看完了上述保代的相关数据,相信您一定对这个考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了。然后再让我们回到投行部的工作上,投行部工作中出差的机会较多,和人接触打交道的机会也多。由于投行分析师往往在项目上一待就需要几个月,要翻阅成堆的文件资料,查漏补缺,对于人才的抗压力和体力的要求也很高,所以IBD有一个现象是我们往往很难在投行部看到三十岁以上还在做分析师(Analyst)的员工。外资投行内的entry-level(入门职位)是Analyst以上的职位为Associate、Vice President、 Executive Director和Managing Director,包括下文的直投部也是这样的职级构架。(国内投行实际上也参照该标准,虽然称谓上看似不同,比如analyst和associate都被叫做某某项目经理等。)



求职方面,不难看出要想进入投行部,会计和法律方面的背景将是求职者的加分项,一些金融类考试证书如CPA和CFA等也会起到一定的加分效果(虽然CFA对于投行部的求职帮助很有限,原因详见本节1.6),除此之外对于应届生来说在之前的假期有过完整的两个月以上的对应部门的实习也是至关重要的。值得注意的是,投行部其实作为一个靠项目吃饭的业务部门,对于求职者自身的资源和人脉背景当然会非常看重,想一想,同样的一个项目全国好几十家投行,为什么别人要给你做呢?

直投部(买方)
该部门负责对资产的直接投资,投资方式是类似VC/PE的股权类投资,截至2013年5月31日,被授予直投资格的券商目前有19家,按照证监会最初的要求,券商直投部不得投资预计三年内没法上市或通过其他手段退出的项目,以控制风险。不过目前部分券商也成立了直投基金、并购基金等,进行更广泛的投资和资产管理业务。

研究所(买方+卖方)
主要任务:负责看报告与写报告、宏观政策研究、行业研究、公司微观战略研究、策略研究等。
卖方:负责写报告、寻找买家比如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社保基金等。作为卖方机构和卖方分析师,每年都为能在《新财富》[9]上榜而努力,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榜的分析师次年的年收入往往都会激增。
研究所根据行业划分小组,另外还设有宏观&策略组、固收组和金融工程组。过去由于为国内相应的衍生品工具较少,金融工程组过去的发展有限,不过随着股指期货、融资融券、未来的个股期权的推出,买方对量化交易研究的需求及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多,前景可观。固收组负责对债券进行研究和定价。在研究所,同样有着小部分每天负责分析、筛选第一手的报告,选择购买有价值的报告来为自己的投资组合提供依据的职能,但总得来说其职能只是核心是得出自己的投资观点,并推荐给投资经理执行,并不能算作是买方,券商研究所总的来说一直都是典型的卖方。

职位方面,从助理研究员到研究员,再到高级研究员、再是首席研究员(负责一个行业或者说一个组),最终极的券商内部的职位则是研究所负责人(比如副所长与所长)等。

一般情况下,卖方分析岗的从业者都向往未来跳槽至买方分析师,从某种角度来看,买方岗的工作与卖方岗相比,对能力要求更高(有足够的甄别能力筛选各类报告,熟悉更全面的行业),待遇通常更高,但承担的风险也越大(负责替客户管理资金和管理投资组合,基金表现好坏与自己的收入直接挂钩)。

研究员是一个矛盾的行业,既要沉淀下来深入钻研,又要开朗外向与人沟通,还需要长期出差路演和调研,但也是一个付出与回报相对比较对等的行业。总而言之,研究所的分析类工作一般会比投行部的压力小一些,出差以及和人打交道的时间也会少一些,因而工作的稳定性比投行部高,前两年的收入待遇与投行部比较接近,普遍水平为第一年固定年收入10万左右,第二年起根据部门效益分享奖金。

从事研究员工作由于需要具有扎实的会计和经济学基础,热爱钻研挖掘并且需要将所分析的内容转化为报告,所以对写作能力要求较高;另外由于也需要参与路演和调研,对于表达沟通方面的能力也有所要求,所以看得出虽然工作压力总体小于投行部,但整体对人才的要求着实不低。很多行业研究员都是相关专业背景出身,这样在分析特定行业的时候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并且在该专业内的既有人脉也将是未来调研的第一手资料来源。而对于金融类专业的学生,金融行业的分析方面会有优势,对于经济类专业的学生,从事宏观策略等方向的分析会有一定优势。求职者面对当今激烈的竞争最好能通过CFA三级考试或者CPA中的两至三门以增强竞争力。



资产管理部(资管)
资管又称“受托理财”,就是券商自己的“基金公司”,也是证券公司的大部门,负责运营管理(财务及管理型运营支持岗)、产品设计(数量分析型研究岗)、投资管理(研究岗)、渠道管理(非研究销售岗)等。

资管做的业务与现在券商可以成立的基金公司开展的公募业务相比,其本质是一样的。投资方面,除了传统的二级市场投资外,也发行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更热衷于参与新股认购和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券商资管部的认购起点比基金高,无需排名,投资更自如,利润来源和基金类似,是收取管理费。由于未来券商多会设立公募基金公司,该领域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会相应增长。

近年来“银证合作”的通道业务占到了券商资管的大头,但随着多家商业银行陆续拿到理财型资管业务的资质,它们也纷纷争先恐后地推出历史上第一批银行理财资产管理计划(产品),借此银行将不在依赖以往局限的银信合作与银证合作“通道“业务,拥有了直接将资金对接资管计划的能力。反过来看,那些之前过分依赖与银行合作通道业务的证券行业与信托行业可能会受到较大的冲击。

在证券行业,就平均值而言目前券商资管业务产出的利润在总体业务中占比还是偏低的。据招商证券的行业研究报告披露,从资管业务对券商盈利的贡献度来看,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实现净收入近25亿元,该数据远远低于经纪业务的净收入234亿元,以及自营业务的投资收益150亿元。上市券商经纪和自营业务对利润的贡献比重分别提升至40%和26%,而资产管理业务的贡献比仅为4.3%。

证券投资部(自营)
券商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该部门由于运作的是券商自己的资金,对于亏损的容忍度也相对较低。目前券商自营部分为几个路数:方向性投资、量化金融等,趋势是方向性投资规模渐小,量化等增大,未来权益互换、做市等业务的兴起,人才需求会更多。该部门招聘的人数较少,一般对应届生只招收助理研究员。

销售交易部(销交)
英文全称叫做Sales and Trading,简称为S&T,既然是涉及到销售与交易,那当然是密切与二级市场相关的。理论上来讲,证券公司绝大部分的分支都是营业部,也是从事二级市场交易的经纪业务,但这边所说的券商总部的销售交易目标客户有所不同,类似银行的对公业务,面对的不再是散户,而是机构投资者(在中国,由于仅有证券公司才拥有“交易席位”,因此所有机构要进行股票的交易都只能通过证券公司这唯一一类经销商。),销售交易部门除了代收印花税之外,还通过收取机构投资者交易的佣金以及交易手续费来赚钱,不论是营业部还是总部的传统经纪业务都是遵循这样的盈利模式。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S&T的常规跳槽路线一般都以买方的基金居多。

经纪业务部
分为经纪业务总部和营业部,总部负责管理和规划各营业部。营业部方面已覆盖至全国各大中小城市,主要招投资顾问、经理助理、运营管理之类的职务,门槛要求相对低一些,通过在营业部一线战场的磨炼,对于资本市场投资领域的技能提升也是大有裨益的。但当今整体就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券商也不例外,自2013年起,目前部分大型券商营业部投资顾问招聘条件也均提升为研究生学历。

另外经纪业务也分为分零售和机构,这与银行的对私和对公业务相对应。总的来说截至2013年上半年,中国证券业协会15日公布2013年上半年证券公司经营数据显示,114家证券公司上半年经纪业务收入达到仍然高达近350亿,占比近45%,较2012年有所上升。整个券商行业“靠天吃饭”的色彩仍然十分浓重。

但随着市场化的改革加快(利率市场化),更激烈的市场竞争(经纪业务利率市场化)将使得券商必须精进更多元化的业务模式,从传统通道型业务向资本中介型和资本型业务方向转变,提高自身竞争力,因此经纪业务的占比将逐步缩小。

经纪业务部门的员工基本工资不高,每月1000多,收入主要来源于与客户交易的佣金,客户交易越多证券公司获得的佣金收益越多,经纪人可以从这比收益中获得的提成也越多,一般佣金为客户交易额的万分之四左右。

固定收益部(也有在IBD内部的)
由于近年来IPO停摆,券商原投行部的人以及整体券商都将重心转移到了其他一些部门,固定收益部就是其中之一,近两年券商自身的重心转移以及市场政策中流露出的利好使得固收部的发展越来越好,2012年底宏源证券固定收益部第三季度奖金达一亿的事迹正式把固收部推向了业内公认的“新高富帅”王座。其实与投行部相比,固收部的油水没有那么丰厚,手续费仅在1%左右,但当IPO没有出路的时候,大量的债券业务收入当然变得非常可观。虽然2013年债券市场遭遇了熊市,但不论是从世界金融发展历史的角度分析,还是从国家现今政策的导向来看,发展和丰富直接融资(地方债、企业债、公司债等)一定会是今后金融发展的大势所趋。

之前许多券商的固收部设置较为不同,有的独立设置在外和投行部、自营部等平行,而有的由于固收规模较小则只将其分别设在投行部和自营部之中,而目前固收业务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前景一片看好,多少券商已经锁定这个趋势并顺势将固收部独立起来。固定收益部包括固定收益产品的销售、交易、发行、撮合等,对人才的要求各有不同。销售岗位看重沟通和交际的能力,交易岗位要有敏锐的投资判断能力,发行岗位可参考投资银行的要求。不过相对于权益部,固定收益部的销售和交易,依靠客观因素的成分更大一些,市场利率、票面利率、央行货币政策等,直接就决定了80%以上债券的销售交易的难度。随着中小企业私募债、资产证券化这些新兴产品的积累,固定收益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会越来越多元。该部门对研究型岗位的人才偏好数学、统计、金融工程背景的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其他非研究类岗位的要求参照之前介绍的部门要求。[10]

信用交易部(融资融券部)
简单来说,融资融券,券商向投资者出借资金供买入股票,或出借证券供其卖出。根据金融行业发展的历史和趋势,以及金融宏观政策的导向来看,这类业务在近几年内在国内将非常有发展潜力。

融资融券部主要负责近两年兴起的资本中介业务,融资融券、约定购回和股权质押融资。该业务的客户接口在营业部,大部分时候不需要直接面对客户,主要负责对营业部该项业务的推动和管理。核心工作任务包括风险评估、授信管理、资券融通、两融投资策略设计、风险控制等,对大的机构客户也需要拜访和维护。现在该部门的业务规模还比较小,主要业务依靠券商自有资金和券,未来上市公司股东的股票都进入保证金公司的平台之后,该部门的规模和业务量会更多,对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目前该部门的收入占到公司总收入的10%左右,并且处于稳定增长的趋势,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风险控制部
负责把关券商内各种业务的风险,风控人员对资本市场和各种业务都需要非常熟悉,并结合公司战略角度来评估控制风险。随着金融市场改革,券商的业务模式正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各类创新业务对于风控部门的人才素质和需求也将逐步提升。想要从事风险控制的求职者可以参见FRM[11]的考试。

法律合规部
同样是负责风险防范的部门,但与风控部门不同的是合规部是负责保证公司各部门运作和展业过程中符合法律和相关管理条例的规定,防范和杜绝风险事件的产生,例如投行的防火墙、自营的防火墙等(为防范腐败而在业务部门和研究部门之间设立的信息防火墙)。不用多说,该部门偏好拥有法律背景的人才。

人力、财务、行政、信息IT部等职能部门
人力、财务、行政、信息IT部等职能部门同样都是券商的重要部门,但属于各个行业均有设置的常规部门,不太具有证券公司的代表性,因此这里不做深入展开。



三、关于证券从业资格证:
求职者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从业资格证的要求方面,与银行不同的是,券商的大部分岗位需要证券从业资格证作为准入门槛,因此求职者应当提前做好准备,在考证学习的同时也是让你对自己是否对证券业感兴趣进行试探的好机会。

四、关于各部门工作强度比较:
但凡属于券商总部核心部门的工作,和其待遇高的特点相对应的便是其工作的高强度,以很多人关心的投行为例,在项目多的时期(而非行业全年平均值),欧美一个投行在职者每周工作100个小时是家常便饭,这个数字在国内投行略低一些。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周七天总共才168个小时,有100多个小时在工作,这就意味着每天都在工作,而没有一天可以休息。按照每天上下班的时间、吃饭洗漱等时间不超过20个小时来算,每天没有任何业余闲暇生活不说,就连最基本的睡眠每天也就只有五小时左右。

所以你会发现,很多时候项目任务重的时候,很多人都没有时间回家,桌上都摆满着各种力保健、红牛等“兴奋剂”,这些瓶瓶罐罐见证着诸位精英们生命的燃烧!这个周平均工作时间对于其他部门来说会略低一些,比如据我不完全统计和调研,在类似的业务旺季,国内券商总部研究所的员工每周工作时间大致在80小时左右,其它一些核心部门也在70小时至80小时之间。总而言之,有付出才有收获,高薪的地方拿着高薪的金领们往往有着外人不为人知的努力与付出。(再次注意,整个投行领域的全年平均周工作时间其实远低于80小时,所谓的每周都工作那么久是不准确的。)

另外请读者注意,上述的部门介绍均描述的是现在国内券商的情况,在大陆地区,由于还没有政策准许外资投行开展一级和二级市场的业务,因此现在我们听说的一些在大陆有分支的外资投行几乎都是在承接一些内资企业的业务,帮助这些企业去香港其他海外地区上市、接手一些收购并购的业务(Merge & Acquicisition)等。所以,目前在国内大陆地区外资投行的投资相关方向的工作岗位较少。

五、关于应届生与外资投行
首先这边的外资投行指的是独资的外资投行而非如高盛高华,摩根士丹利华鑫,瑞银这样的“合资券商”。

对于想要冲刺外资投行的应届生而言,较好的教育背景、英语水平、3.5以上的大学平均分(GPA)、相关的外资投行实习经历、海外交流经历都是非常至关重要的敲门砖。对于非金融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而言,如果能够通过CFA level2级的考试或注册会计师CPA中的某几科目都会对工作申请起到较大的加分效果。地点选择方面,香港、新加坡、欧美甚至大陆都是可以考虑的,虽然大陆的外资投行目前可开展的业务大多只是收购并购类业务。

投行中的投行部-IBD偏好那些有一定社会资源(通过各种途径先天家族拥有或后天行业积累的资源)、善于与人打交道、拥有领导力的人士;而销售交易部-S&T则偏好精力旺盛、对数字敏感的人士;行业研究部(Equity Research)部门会更看重求职者的CFA级别偏好那些能就特定行业进行股票与行业分析的人才,相关行研类实习经历也会对求职者帮助很大;直投部Direct Investment一般都由拥有多年各行业经验的资深人士组成,对于应届生来说机会较小;固定收益部中有偏销售类的业务岗也有偏研究型的分析岗,前者和IBD的要求类似要求综合能力强的人,而后者则偏好金融数学、金融工程等数理分析性金融类人才;资产管理部和私人银行Private Banking则偏好那些销售技能或者说软技能(Soft Skills)强且拥有一定资源或开拓资源能力的人士。

学历要求方面,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内外资投行对大陆求职者的要求也水涨船高,比如内资券商最核心的投行部、研究所、资管部都将学历门槛提高到了硕士学历及以上。

待遇方面,与外资投行相对应的内资券商、基金、期货、信托等金融机构给应届生的月基本工资普遍在5千至2万的区间内,要比外资投行要少许多。不过岗位数量方面外资投行每年对应届生开放的职位数远远少于内资,因此竞争也比内资的大很多。



六、归纳&总结
目前国内的证券公司超过100家,从市场格局看粗略可分为三类:A.国有大型券商:国有大型券商中具有规模和品牌效应的大约10家左右,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业务多元、平台整齐,通常对各类人才都有需求,机会多,竞争较为激烈。B.中小型券商:中小型券商很多有地方国资的背景,大都在省会级城市,目前投行、资管等业务部门都有往北上深迁移的趋势,但总部还在当地,对于学校就在区域型券商总部的学子可考虑该类券商,其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也是很好的选择,如武汉的长江、苏州的东吴等。C.合资券商:摩根士丹利华鑫、瑞银、高盛高华等,门槛相对更高,通常要求有国内外一流高校背景,英语必需能说会道,但由于外资券商在国内的业务比较单一,主要以投行业务(承销保荐等)和研究销售为主,就业机会比较少。[12]


[1] 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开募股,指一家企业或公司 [1](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首次公开发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相应证券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2]有限责任公司IPO后会成为股份有限公司。 摘自“IPO重启及优先股启动带来的投资机会”中国新闻网 [引用日期2013-12-3] 以及“IPO” 网易财经 [引用日期2013-11-9]
[2] MBO-Management Buy-Outs, 即“管理者收购”的缩写。其在经济学上的定义是定义是,目标公司的管理者与经理层利用所融资本对公司股份的购买,以实现对公司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的改变,实现管理者以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一的身份主导重组公司,进而获得产权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摘自“管理层收购” MBA智库百科 [引用日期2013-04-18]
[3] LBO-Leveraged Buyout,又称融资并购,举债经营收购(美)是一种企业金融手段。是指公司或个体利用收购目标的资产作为债务抵押,收购另一家公司的策略。 交易过程中,收购方的现金开支降低到最小程度。 换句话说,杠杆收购是一种获取或控制其他公司的方法。 杠杆收购的突出特点是,收购方为了进行收购,大规模融资借贷去支付(大部分的)交易费用。 通常为总购价的70%或全部。同时,收购方以目标公司资产及未来收益作为借贷抵押。 借贷利息将通过被收购公司的未来现金流来支付
[4] 较著名的全球“精品投行”包括:Lazard & Co、Perella Weinberg Partners、Evercore Partners、Greenhill & Co、Gleacher & Co、Allen & Co、Moelis & Co、Houlihan Lokey、Qatalyst Partners、Centerview Partners等,它们规模虽远比不上大投行,但也曾参与过不少大交易,比如中投入股摩根士丹利、Youku的上市、谷歌125亿收购摩托罗拉(Motorola Mobility)、惠普以117亿美元买下英国数据分析软件大厂Autonomy等

由于篇幅问题,剩余部分可以戳以下我的知乎专栏文章继续阅读:


https://zhuanlan.zhihu.com/p/24589308https://zhuanlan.zhihu.com/p/65775965https://zhuanlan.zhihu.com/p/105329540https://zhuanlan.zhihu.com/p/25570304https://zhuanlan.zhihu.com/p/25570661https://zhuanlan.zhihu.com/p/35390679https://zhuanlan.zhihu.com/p/35840930https://zhuanlan.zhihu.com/p/81548140https://zhuanlan.zhihu.com/p/81550069https://zhuanlan.zhihu.com/p/81551268https://zhuanlan.zhihu.com/p/81552652https://zhuanlan.zhihu.com/p/156838956https://zhuanlan.zhihu.com/p/105329540
商科职业规划出版书籍:

------THE END------
作答不易,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帮助,想请你帮我做3件事:
    点一下「赞同」让更多的人也能看到这个内容关注<a href="http://www.zhihu.com/people/chensiwei36" class="internal">我我的专栏持续关注职业规划与发展、出国留学等优质内容关注公众号「知己职彼」(搜yourcareer)音频干货等你来学
11#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1-9-1 16:50:16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秋招还是顺利结束了,虽然诸多艰辛,最终两个offer,一个是证券的资管总部的投研,一个是工行省行的管培,问题不大就走投研了,自己一直学习二级市场投资,感觉非常有意思,也实习一个多月了,干自己喜欢的工作还不用加班很开心~嘿嘿
秋招大半,有很多感慨,突然就想在这里分享一下。从今年的秋招情况来看,整体的形势之差超过了我的预计,尤其金融方面,名校毕业生下沉严重,遍地神仙打架。然后我就成了炮灰,本命年找工作简直惨烈,海投之后各种陪跑学习,顺带看大佬表演。前两个月基本全军覆没。心态所幸没有爆炸,在周围人各种上岸的消息中悠哉悠哉的看了很多书………感觉未来几年这个趋势还得延续一阵子,直到金融这个专业真的能被大家理性看待。
所以为了能脱颖而出,学金融专业的你需要的是至少顶尖211本硕的学历(说实话211可能已经不够看了,今年的情况得985起步)+cfa/cpa/acca通过或者通过几门+头部券商或基金私募的两到三段对口实习。
虽然形势艰难如此,但是生活哪有简单的呢~如果你真是因为喜欢选择了金融这个专业,慢慢走下去就是了。
原回答:
真心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那些纠结和迷茫到底要不要进入金融专业的学弟学妹们。
首先,我真心希望你是喜欢金融,真的对金融感兴趣才去想要学习金融专业,进入金融行业的。如果你只是因为觉得金融行业能挣钱,听起来体面高端,对金融本身兴致缺缺,那你有可能将来会失望透顶
我学了6年金融,越发觉得金融是一个门槛特别高的行业。绝大部分所谓的金融从业人员终其一生都只能在金融专业的门口徘徊。如果你真的想要接触到金融的核心,我个人看法,研究生大概是不够的,你恐怕得读完博士,再到一线金融岗位实习几年。
其次,金融需要的是从无数新闻和消息中捕捉关键信息的敏锐嗅觉,以及依靠数学的建模,计算和分析能力。数学,绝对是核心金融不可以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学弟学妹们请务必好好考量自己的数学能力。
最后,关于就业,国内金融行业缺人吗,挺缺人的。但缺的一直都是基层的金融从业人员。缺的是拥有一定金融基础知识的一线人员,说白了,就是“一个业务员啊,来到新华里啊”的那种业务员。如果你不想成为一线的金融从业人员,而且没有父母人脉和家庭背景的铺垫的话,在我看来,211以下不推荐读金融。1本以下不推荐读会计。而且国内金融起步比较晚,建议研究生或者博士选择国外进修。
当然,如果你确实对金融最感兴趣,也不是那么功利的想要年薪百万,那我十分欢迎你选择金融行业,这个专业真的很有意思,你可以看到人类的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的精彩碰撞,也可以感受到国家之间惨烈的角力和博弈。
很多答案都是在劝退,认为金融要求太高,甚至觉得从事金融只能依靠家庭人脉。我不知道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有这么悲观的看法,这个行业和千千万万其他行业一样,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也有足够的位置留给拼搏优秀的人~放心。
12#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1-9-1 16:50:53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很多人以为是这样。


但其实更有可能是这样


但还没入行的小同学们要知道一点,要立志从事金融行业,请一定要去一线城市,不然在二线城市一般就只能卖理财,坐柜等。
因为二线城市几乎没有金融机构的总部,当然有很多券商名义上总部在二线,但是他们核心部门很多也在一线,比如投行部,投研部,资管部等。投行部在一线,那大家都明白。投研部是因为券商投研部大客户都是基金,他们也是需要通过券商的平台来交易的,券商那就赚手续费和报告费。资管部在一线是因为要为大客户研发产品,比如做个结构性产品,发个永续债之类的,一线城市业务多也方便找团队。
在二线工作了几年再去一线比较难,可能也不适应,但从一线回二线容易得多,但估计也不适应,主要是二线绝大多数金融类岗位都没有,去找工作的网站搜一下吧,二线里面需要最多的还是能当金融销售的。
13#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1-9-1 16:51:49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本人是双非本科金融专业,毕业来香港(非港中科三家大学)读研,但是毕业后走了狗屎运去了某法资投行的资本市场部,做风控岗位。我觉得之所以可以拿到offer的很大原因是当时那个岗位急需招人,加上我在审计事务所实习做过几个月的企业内控,算是相关。另外,我大学虽然是读金融,但是语言能力还行,考了高翻证书等,面对外资行的HR的强烈猛攻算是招架的住。同时,我来香港一年就拿下了广东话,和直线老板(香港人)那场面试半场都是广东话面试,她对我一个刚来香港一年的北方男孩印象还是可以的。当然,除了这些因素,逻辑能力和应变能力等的考核都是基本啦,这里不做赘述。
老东家是一家很奇怪的银行,必须吐槽下:尼玛,起码20%的员工都是法国派过来的,懒得不行,工资还比我们高(+住房津贴等)。同事的构成是很多元化的,香港本地同事有一半左右,剩下的来自欧洲各国,印度,新加坡,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台湾省等等,所以沟通大家基本是英文。我们整个部门大陆人很少,知道当时有个妹子是本科考过来港大经管院的,还有个小哥和我类似,但是研究生是港科大金融。纵观华人同事的学历背景,基本都是UCLA/UCL/LSE/南加州/港中科这个层次的学校。我们同一年入职的还有个HR的香港妹子,大家后来关系不错,我专门问过她大陆的学校你们是怎么挑选的,她说:大陆我们就知道清华北大啊(闲聊啦),其实,我行的HR真的不怎么看你之前在大陆的学校,因为她根本不知道啊,主要还是看你后来的学历,这点我知道和大陆的券商很不一样!补充一句:貌似,香港的中资券商还是看的!
随着慢慢时间长了,认识了一些别的部门的人,额.................我才知道还有这么一波操作,IBD的两个和我差不多同期的一个妹子和哥们儿都是法国高商毕业的,他们本科竟然都是法语专业:):):),谁让人家可以一口流利的法语和英语呢!然后,后来的后来,我发现香港有一大票是从法国高商回来的,据说他们的硕士是三年,中间一年基本都在法国各家金融机构实习了,大家也都知道外资很看重实习经历,这也就是为啥他们毕业基本就有一个法资的offer,这绝对不差啊!非top U毕业的您,法国高商(某三家)是个睿智的选择!后来,又慢慢的发现,日资行的一些团队喜欢招会日语+英语+普通话配置的,我行之前也发出过一个结构性融资的岗位,要求是流利的英语+韩语+普通话,小语种,您值得拥有!我相信这也是因为香港的金融市场辐射亚洲区,所需要的沟通性工作比较多。
谈及产品,老东家香港分行算是亚太区的总部,但是在亚洲不做股票交易,资本市场部只做外汇交易,利率产品,债券交易以及一些结构性的产品,偶尔做些cross-border的跟大宗货权相关的结构(因为老东家的船舶融资 & 飞机融资业务是专长),以上都是我们资本市场部的产品。当然,老东家在香港也有投行股和债的发行承销,大宗商品融资,船舶融资等等业务,另外,我们的私人银行是单独分出来的另一家公司,反正都是同一个妈妈,整个香港分行大概五层楼。
另外,我还想唠叨下:香港的金融就业市场和大陆还是很不一样的,业务和产品不同,人才的供应量和类型也不同,所以我的分享只是基于个人的经历(只限于我知道的金融行业其中的一个小领域),不喜勿喷,因为我看到一些不是很友好评论!而且,我也已经转行啦,银行的工作实在是太过于枯燥,合规越来越多!
关于金融学出来能干啥这个问题,金融专业提供给我们最基本的金融知识,学好了当然有用,但是归根到底,金融业务和人打交道,所谓的沟通能力更加重要(包括内部同部不同部门沟通和外部客户沟通)。还有一个感受就是做金融,法律知识太重要啦,所有的项目都是基于法律合约,交易文件和担保抵押文件等等,所以我现在也在港大进修金融法硕士。说到quant这个岗位,额........我行作为500人的大分行只有两个quant,也许是因为我们不做股票交易的原因,去年放出来一个quant岗位,我刚准备把一个哥们儿(某港校统计学博士)简历推给HR妹子,她说:我们已经收到了100多封优质简历了,好可怕,竞争这么惨烈!
最后是关于拷问灵魂的问题:薪资待遇!就老东家来说,和一线投行(高盛,大小摩等)有差距,但是比中资好点(但是他们好的年份奖金高,这两年真的不行)。基本来说,待遇是可以让你在同龄人中过的不错(非二代),但肯定不是一进去就年薪百万啦,任何高回报都需要同样价值的付出,你是否值得刚毕业就年薪百万呢?!
14#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1-9-1 16:52:40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如果金融学专业出去还想在金融行业工作,那就来看看金融行业有哪些具体的就业模块吧。
国内的主要的金融机构生态,大概分为监管层,交易所/清算所,然后剩下的是第三层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化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券商、保险公司、基金(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以及信托。



* 图片来源:职徒自制

1、监管机构&交易所/清算所
首先说一下监管机构。我国金融生态中,政府对整个金融市场有相当的影响力。监管给你牌照,你才有业务资格,如果没有相应的牌照,擅自开展业务就是违规的。
所以拿到业务资格越多的机构牌照优势越明显。牌照齐全,平台强大,依靠自身的品牌就能实现足够的盈利,自然对单个员工的依赖程度就不会特别高。
常见的中国监管系统包括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然后是央行(政策性银行)。此外还有证券业协会,属于行业的自律组织,它对整个监管层及其政策制定也有着相当的影响力。
监管机构下面一层是交易所和清算所。交易所/清算所的主要工作是推出交易合约、进行交易清算,以及维护交易秩序(例如每个机构对一只股票的持仓是有上限的,交易所会限制机构持仓及频繁交易,避免造成一家机构操控市场价格的局面)。
两大股票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四大期货交易所:
    上海期货交易所:主做贵金属和有色郑州期货交易所:主做农产品大连期货交易所:主做工业品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主做股指期货
此外还有一个上海黄金交易所是专门从事黄金现货交易的。
交易所清算所每年都会举办校园招聘,而如果你想进入监管机构,就需要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了。
2、银行
银行主要分为国有大型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为何这么区分?因为国有大行太牛逼了,业内有句话:
你和工商谈生意的时候,无论他的技术水平怎么样,首先你得尊重他的钱。
他们的资金和平台资源优势足够大,能够投入足够多钱发展自己的技术,所以往往设备和硬件条件比较好。



* 图片来源:职徒自制

虽然知乎上清一色都是劝退银行的,但是无论怎么说,银行还是目前金融行业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一块,也就是说只要你在金融行业混,不管你愿不愿意,你有相当大的可能是要去银行工作的。
目前除了外资银行、政策性银行之外,其他银行都要从柜员开始做起,这也是平均年薪百万起步的知乎看不上银行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在柜台上一做,长短是不固定的。有些人运气不好,确实可能会坐很久的柜台,但也有的人坐不久就会有调换到其他岗位的机会。归根结底,还是看自己的实力。
我一个同学进了浦发银行做管理培训生,也必须从柜台做起,干了两个月,就被调到投行部去工作了,他在债承岗位上干得十分出色,业绩排名靠前,现在已经跳槽去券商固收部了,继续做老本行。
而且如果你足够优秀,进入投行做买方投资交易业务,就更不用愁了。
主要包含:
    金融市场部:相当于券商的自营部门,用自己的钱做投资交易资产管理部:与券商资管类似,代客理财
都是做投资交易,投资策略的模型是相近的。但是由于资金来源不一样,受到的限制也不一样。代客理财受到的限制会比自营大很多。这非常容易理解,你自己的钱想怎么做怎么做,但如果钱是客户的,就需要有很多规范,来避免侵害客户利益。
国有大行的平台优势(业务牌照齐全)及渠道优势(客户量巨大)给自营业务的开展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银行很多自营盘都来自客户的需求。
比如你要出国留学,在中国银行换了50万美金,做了一个人民币对美元的交易,银行做了这笔业务以后,出于对冲汇率波动风险的需要,往往会在自营盘做一笔相反的交易,这就是由客户驱动导致自营盘的增加。国有大行的客户量巨大,所以外汇自营交易量天然很大,从中获取的手续费也就非常可观,甚至比券商辛苦一年赚的钱还多。
因此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国有大行对量化交易的依赖低,量化交易在国有大行中也就不是核心业务。相对而言股份制银行平台和客户优势不及国有大行,业务及薪水的市场化程度更高,对员工的依赖度也更高。
3、券商
先介绍下券商的组织机构,这个图截取自海通证券,大概分为前台、中台和后台。



*图片来源:海通证券官网

前台是直接创造收益的业务部,比如投行部、资管部、自营部和现在的新三板部门,后面的权益投资和固定收益(商品和外汇)属于自营部门。研究所为卖方提供分析报告,为自营和资管提供研究服务,大部分券商也把研究所归为前台,他们通过专业研究为公司赚取佣金和返点,也是直接创收的。财富管理主要是属于券商经纪业务条线的,一般设置在总部,对接全国的经纪业务部门,发行大的理财产品,收集信息,属于半管理半业务部门。
直接支持前台业务部门的属于中台部门,主要包括风险管理部,合规部等。
前台直接创造收益,有挑战;中后台比较稳定。前台部门中也有中后台岗位,比如固收部也有自己的一线风控、财务。
从薪水来说,前台部门的中后台岗位会好一点,其奖金包是跟着前台部门走的,当然压力也会比整个公司的中后台部门大(就像前线的医生也有压力和风险)。整个公司的中后台部门薪水是根据整个公司的奖金包来划分一个平均值,激励相对会差一些。
券商是很多金融专业的同学所向往的行业,当然门槛也不低,说句不好听的,现在大券商就连营业部,也要招募硕士生了。当然总体来说,券商的发展还属于初级阶段,截至2018年6月30日,131家证券公司总资产为6.38万亿元。不到工行的四分之一,约等于排名第六的招商银行。金融行业从业者800万,证券行业只占30万(大部分都是银行从业者)。
4、公募基金
公募基金面向大众募集资金,统一管理,收取固定管理费,主要利润来自规模效应。公募基金一般都有一条标准的投研线,相对而言比较严谨,毕竟面向社会大众,监管机构对其监管更严格。投研部主要岗位设置是投资经理+交易员+研究员。
投资经理主要做投资决策,买哪些股票
研究员提供买卖建议
交易员主要执行投资经理的指令
公募基金的量化主要分布在做量化的量化基金和指数基金合约中。大部分人第一份工作不会做投资经理,而是从研究员和交易员做起。如果你希望在投资技能上有长进和发展,不建议你从交易员做起,执行投资经理指令为主的工作内容没法让你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也分析不出多少干货,除非你有很强的投资能力。而从事研究员是比较好的起步。
公募基金的优缺点:
    优点:专注投研,投研能力能得到较大锻炼缺点:投资范围有限,业务范围较窄,如果你希望接触各种业务,可能不是特别适合你。
5、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国外称之为Hedge Fund,国外的私募发展的很快,而国内的私募则起步较晚。私募基金也分自营型和资管型。有的老板自己有钱很有钱,比如有20亿,那他自己做做,每年20%的收益率也有4个亿。而在资管型私募中,为了赚取这4个亿,他要发行200个亿的基金,非常麻烦(按照2%的管理费计算)。
从就业的角度看,选私募基金重点看股东和管理层背景,是否稳定可靠;另外是看投研实力。私募基金没法像公募一样靠平台,只能靠实力,所以私募基金愿意培养新人,只有培养出牛逼的人才才能支撑平台运转,往往在私募中做的好的投资经理和高层确实是非常牛逼。
6、期货公司
部分大型期货公司的股东是券商。而南华期货等,偏私企,没有大树可以靠,唯有靠实力获取竞争优势。因此相对而言技术比较强,灵活性也比较大,他们的场外衍生品做得就比券商好。
券商的期货公司技术不如私企期货公司,而且券商期货公司会把量化业务放在风险管理子公司,暂别券商母体,监管压力小,业务灵活,既做自营,又做资管,还做衍生品。所以从就业的角度来说,只要风险管理子公司成立时间够长,选它优于选期货公司,能够真正接触量化业务。
7、信托行业(同学在兴业信托工作,以下是他的分享)
信托业归“银监会“监管,主要是银监里的“非银司”负责。截至2019年1季度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受托资产规模为22.54万亿元。
按股东背景,我国信托公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央企控股 19 家:建行控股的建信信托;交行控股的交银信托;中粮集团控 股的中粮信托等。(中融信托、中航信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华宝信托— 宝钢集团)。 地方政府控股29家:上海信托;重庆信托;藏信托等。 金融机构背景10加:澳大利亚国民银行、兴业银行参股的兴业信托;平安 银行参股的哦 ing 按信托;中信集团参股的中信信托等。(巴克莱银行参股的新 华信托;苏格兰皇家银行参股的苏州信托)。 民营控股10家:万向控股的万向信托;四川宏达控股的四川信托;上海国 之杰投资控股的安信信托等。
其中实力较强的中信信托、中融信托、兴业信托、平安信托、中融信托、华润信托等。
信托行业应该属于金融机构收入处于平均以上水平的,就业机会较广泛。接触的交易对手较多,涉猎也非常的干泛,对未来发展的积累也是较为充实的。
1、业务部:业务部是最好的成环境,简单地说就是做项目的部。从项目产生、操作、运营、后续监管,都要第一手经过信托经理,对一个人的各方面 要求的很高。简单的通道类业务,可以学习,复杂的主动管理类项目需要时间的积累。
2、中后台:
    创新研究部:以研究案例为主,开创具有可行性的创新业务类型投资业务部:自有资金的管理房地产信托总部:房地产类型产品,严格的打分制度证券信托部:证券类信托产品国际业务部:QDII,股权投资类险合规部、业务审批部:强势部,需要对法律知识有较为熟悉的认知,同时要实时跟进国家法律政策的变化,最好能为业务部提供指导意。业务管理部:统计业务,管理规模增减,监督作用运营部:处理一些琐碎的事情,比如开户、走流程等财务管理部:项目划款、账户监管、做账等财富管理部:销售产品,业绩非常好,公司提供客户源科技、人力、审计部全国各大区均设立分部
在选择部的时候,你可以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当应届生被选择的时候,公司更关注的是学习能力、悟性、实习经历。
金融行业是一个聚集人才或者说人精很多的行业,当然它也逃脱不了周期交替的影响。具体到每一个岗位,它的用人标准和偏好都有差别,但总体来说,学历高(大部分硕士起步)、悟性强、肯吃苦属于常规要求,技能层面,就各岗位各显神通啦。
/职徒工场-青年学子职业成长平台
以下都是我的原创回答,广受好评,推荐阅读
在中金 (CICC) 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四大的咨询部门在咨询行业是什么水准?听说投行的工作强度非常大,是真的吗?如果是,投行员工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关注我,查看更多求职秘籍,行业干货,点个赞再走哦~!
15#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1-9-1 16:52:48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因为很多人学了金融,其实过得很苦,可能很多朋友看多了网申评论很不爽,大家经常看到的是人均985,年薪不过百万都不好意思打招呼,动不动清北复交以下无金融,动不动哪个专业都是一堆喷的,动不动各种劝退?劝退可以,但是还是静下来聊聊金融的就业吧。我是经历过理工科跟金融的人,虽然大家快把金融喷的跟什么一样,那是你们真的没接触过别的行业,不知道别的行业的苦!

1、金融没有大家期待的好,毕竟太多人天天看的都是年薪百万,那是知乎,不是现实生活

说实话,喷归喷,但也得公允一些,也得静下来思考一下。先给大家讲几个我身边的例子吧,可能有过相关体验的感受会更深刻。

先说一个例子,我家那位毕业后一直在事业单位工作,天天待实验室这种,现在都工作8年了,在二线省会城市,目前收入都没突破8K(单位有一堆的博士),真的是一年给你加个300、500,职称上去了能给你加个1000。加班没那么狠,但也加班,用她的话说,还天天“x毒”!

再给你们举个例子,我还有一些本科同学,工厂里面做生产管理,你要知道一些工厂一开工,原材料进去之后是连续24小时运转的,环境跟条件真的太一般了,还天天穿着比较封闭的工作服,待遇吧,呵呵了。对了,你们知道很多单位出差标准是一天200,还是标间么?金融行业的朋友们,咱们其实还可以了。投行民工的我表示,咱出差大部分情况4星还是可以的。

再举个例子吧,我一个研究生同学,本科毕业后,去修飞机了,真的是修飞机,要说待遇的话,还可以的。但是他挤破头考了金融的研,当时我就跟他聊,你收入挺高的,咋还费死劲转行。他说,我就希望我有天下班的时候,手上不要都是油,有天上班还能看到个女同事,最期待的是有天可以有自己办公室(可能听着很俗,但其实非常的真实,我一亲戚毕业后做工程测量,真的是苦)。为什么很多家长喜欢孩子学金融,因为看到银行的,都羡慕啊。

我自己也是一样,我受不了实验室的工作,所以转了行。我说这些例子,不是说别的行业都不好,或者不如金融好,是每个行业其实都有自己很苦的一个点。但有时候即便是银行的柜员,大家可能不知道对于他们来说多羡慕,这,或许就是围城吧。

知道我那个修飞机的同学,后面去了哪里么?他去了一家金融租赁公司,做飞机租赁了,可能他是幸运的,可能我也是幸运的,我跨入了投行民工的序列(虽然一直是个穷逼+苦逼,但我也算知足吧)。在我的同学里面,不少这样的案例。当然,更多的还是去银行的案例。

生活就是生活,不管你从事哪个行业,真不是动不动年薪百万的,我看经常有小朋友问我,我去某某某分行管培第一年有没有30万,你就听hr宣讲会忽悠他家待遇多好吧,大部分,是没有的。挣钱哪里这么容易,你看看国内券商投行,底薪给的超过1万的,有多少家,80%投行给应届生是1万以下 。不看看多少家券商,还是用的多少年前的薪资标准。如果你想的是如何学金融能年薪百万,你早点考虑一下别的方向吧,可能写在刑法里面的靠谱,但不建议你碰,什么行业有?不知道,你去问别的大佬吧,这个逼,我装不了,我就是个屌丝民工,挣一份辛苦钱。

2、这群优秀的年轻人,到底多少人去了投行、行研、资管、信托、租赁、总行、分行利润中心、一行两会、企业投融资岗等相对不错的岗位

下面的几个朋友的回答很对,其实好的岗位,最后进去的,都是少数人,不管哪个学校,大部分人就业都是一般的,包括清北等名校,很多人最后也是去了银行的分行管培,从柜员开始做起。没办法,这个行业核心的岗位,确实没有那么的多。不可能名校的同学,毕业后都去了投行、行研、资管等核心的岗位,毕竟在800多万的金融从业人员中,这个比例不高。

到底每年不错的岗位有多少,到底有多少人可以做金融的核心岗位?

毕竟核心岗位就那么一些,比如投行,一年也就是招个1000-2000人,大点券商一年招50-100人(大平台这两年都在100左右),箭头也是百人级别,中小就是小几十人,小券商不招或者招的很少(这里面是把股、债、资本市场部这些都加起来的)。把行研、资管等加起来,还有一波人,整体量不大。加上银行的总行,国有行的总行是1000人左右,工行农行一般是300左右(含IT方向,姑且都算上吧)其他几家一般是100多到200人。除了这家国有行,还有一堆堆的城商行(银行总牌照是4000多张),有些银行招的可不少,比如你看看今年的宁波银行。所以银行总行全算上(包括了城商行、各地方的农商行等),再把分行里面的一些利润中心算上,一年就是3000-4000左右的量。再算上一些金融租赁、少部分的PE、上市公司、国企央企的投融资岗,部分私募,一行两会,一些不错的偏体质的方向,再算上一些市场方向的岗位,加上信托、一些地方投融资平台、FA等岗位。一级、二级、市场、体质等方向全部加起来,也就是不到2万人这个级别吧。

有人说不是200-300,我贴图,你自己看吧(这里只是秋招的,春招还会再招少部分人)
工总18年秋招的








其他几家,你们类似去找就行,我说的不一定那么准确,但肯定不会有大的偏差。

大家经常说啥啥只要清北复交,其实清北学生就业压力也是相当的大,不要觉得清北复交怎样,其实他们面试的时候,遇到其他不错学校的,完全没法说这群大哥不行,肯定要挂他们,他们没有获得这样的待遇。你说清北的同学,面试遇到人大、对外经贸、中财、社科院、财科所、南开、南大、复旦、上交、上财、武大、厦大、中大等学校学生,就很淡定觉得自己没问题么?都慌的,好几轮面试+几个月实习考核,谁干掉谁真不好说。我上述学校的同学,都有一定比例会进入到比较核心的岗位,各个学校,各个学院跟专业去的人不同而已(不用跟我杠,等你真的入行了,你会发现大家学校分布还是挺广泛的)。即便是名校的同学,能找到核心岗位的工作,也是少数的同学,特别好的学校某个学院某专业的是一半吧,比较top名校的,大概就是30%左右,普通985会更低一些,有的学院的同学可能只有20%不到的同学,就业是不错的。

你可能想问,那其他人去哪里了,去银行了呗,去四大八大了呗,去企业做财务了呗。大部分名校的同学,还是要从银行分行的管培生开始做起。至少我的同学里面,去银行分行的比例确实不低,也一直在这个体系内做着。他们做的就不是金融?你想多了,其实大家混的特别好的都少,谁也没比谁混的差多少。都是挣点辛苦钱的人,别天天贴一些啥基金经理的简历,跟大部分同学关系不大,但你最后也不差的。

好了,说一下非名校的吧。你如果是地方还不错的学校,努力努力,运气不要太差,那进一个地方的分行、支行,还是有不少机会的,进金融机构核心岗位,不能说没有机会,太难了。如果说要跟名校的同学一样去竞争,那可以选择考公、事业单位。如果有个可以靠的爹,一切都可以无视。即便你过了简历,你很难干的过别人,毕竟这个就业的氛围跟准备放在这里。那除了这些干嘛去了,比较宽吧,有部分人去考公务员了,很多人考研了,去做财务了,去做金融基层岗位了,去做市场营销了,去别的方向了。
金融的就业方向非常的广,选择很多,需要准备的不少。给大家准备了一个求职的礼包,需要的可以领取,点击下面的插件可以复制微信,微信上再检索添加一下微信号就能免费领取。
再说一下,二本三本做啥去了,二本三本,去银行基础岗位,那确实都是少数人了。其他的,去做金融体系基础的营销岗位,去考公(考上的少),去地方企业,去互联网公司等,入行的难度挺大的。前一阵子跟一个三本学校的老师聊天,说他们系300人,去银行的每年就是那么十几二十个人,算就业非常好的一批,其他人,各种地方都有,还有很多工作不能落地的,毕业后慢慢继续找的,但最后,只要是本科,找个基础工作还是OK的。等你们招人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本科生很多岗位还是不大好招的,别天天以为全世界都是清北复交一样。
海归就业这块,今天写了一篇很全的文章,看我这篇就行。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00784503、这么多优秀的同学就业不如意,我们还能选择金融吗?想做金融一定要选金融专业吗?

其实这条回答,我答的挺沉重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脑海里好与坏的杆秤,我一直希望尽量答的公允一些。但大部分人学了金融是不如意的,包括名校的同学,毕竟大部分人最后去了银行从柜员开始做起,挺不甘心。

心态放好吧,这就是工作与生活,其实工作了好几年之后,想想自己入行,真的有那么差么?你如果经历过非金融行业,特别是学校还不错的同学,我倒没听我那个银行的同学混的多么差,生活多么艰难的,不能因为没有到年薪百万,就如此的吐槽,你要想想,你好歹几年后年薪也怎么有个30,你年底奖金发的少,还能跳个槽,你可知道,多少行业是没有奖金的,你可知道很多人一年发1万年终奖,那种幸福感。人心就是这样,我们有多少毕业两三年的朋友,发了还不错的奖金,大骂公司不行,拍屁股走人的(我也拍屁股走人哈,不过静下来的时候,咱也得学会感谢)。

真的,如果已经选择了金融,大可不必这么消极。你说名校的同学们真的傻吗?我不做评论了。

不过对于还可以做选择的同学来说,可能需要静下来思考一下自己的职业,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工作,到底仅凭自己的一纸文凭,跟你未来喜欢的工作还差多少,有没有什么可以曲线救国的方式,有没有可能开拓的眼界。

想做金融,真的不一定需要学金融,这句话我也讲了非常多次。我同事同事里面,有数学的、英语的、车辆的、法律的、会计的,当然,肯定也有经济金融的。只要你简历上有相应匹配的经历,面试可以干掉别人,实习考核最后能留用,就ok了,学啥专业,真没那么重要。

比如你未来想做投行,只要你有一些财务、金融基本功,跟着做一下实习,财务、法律、业务尽调,相关材料撰写都挺快,财务也不用人人都CPA,三张报表、财务指标、财务分析可以就行,当然,了解核查这块更好。非诉里面合规、权属等东西。业务这块就是公司层面跟行业层面。学什么专业,确实不重要,学的都是基础,经管相关专业都有学,如果没学,自己去补也很快,不是问题所在。

学什么都可以,除了经济金融,可以选偏理工科的专业吧。这样转的时候,会相对简单点,未来理工+金融复合背景,多少有一些优势,不管在找投行的时候,还是类似找行研或投资类岗位。

后面两个观点,我复制了一下我另外一个回答,就不打了

4、硕士,本硕最好有个名校就行,当然双名校更好(有朋友复制了本硕都要求名校的,这个不绝对,关键是人合适)

不要天天看知乎里面各个年薪百万大咖就觉得钱很容易挣,不要看看知乎里面天天清北复交就以为投行必须要顶级名校,这个真的是扯淡。每年西财、东财、暨大、重大、中南财都有去投行的,也遇到几个江财、深大在投行的朋友,深大、江财这种入投行确实比较少,但也会偶然性发生。

如果本硕一个不错学校背景都没有的话,确实挺难的。我大概写几个,供参考,不一定全面。北大、清华、人大、中央财经、对外经贸、社科院、财科所、南开、天大、武大、厦大、中大、上交、复旦、上财、同济、西财、中南财、东财,还有一些不错的985或者211院校。海外院校就不列举了,毕竟海归大部分都是宇宙排名不错的。不是每个人都要本硕顶级名校才能去核心岗位的,至少身边投行的同事们,有不少教育背景不是本硕都特别top的。但如果本硕都不好,那确实非常的难,简历难过。

给大家讲一下个人的理解,为啥投行要名校背景的。自己很明显的感觉吧,普通学校学生写个招股书、交易报告书、募集说明书这些东西,真的是经常会犯各种错误,名校学生也会错,但确实会错的少很多。在投行这样的金融机构,犯低级错误是很难接受的。投行里面的工作,其实都很简单,不管是核查、走访、访谈都简单,写材料也挺八股(写的深不八股哈),但对精确度要求,对效率的要求也确实非常的高。

5、实力,少部分靠的是背景,更多人靠的是吃苦

还有个错误的观念,去投行的人都是有关系的。拉倒吧,这年头这种不靠谱的关系是没有用的,你靠关系搞个实习还可以,靠关系搞投行相关全职的工作,挺难的,你真的能给人介绍一个IPO、并购或相关项目么,如果不可以的话,谁真的能给你开绿灯到最后一轮。你要知道,这个可是有网申+笔试+一面+二面+三面+实习考核各种轮次,而且,每次都不是一个人。真正顶级的关系户,谁去非top几个之外的投行,所以,总有坑是留给不少平常家庭的娃的。

你找人给你递个简历是有可能的,真的有这种牛逼关系的人,干嘛要做投行。你要知道,做投行的人,更多是普通家庭的人,最后能吃的了这个苦。之前出差多的时候,一年真的是300多天,长期不着家,熬夜,真正的二代,很多人是吃不了这个苦的。不要担心这些,靠自己实力去争取就行。话说我身边不少做投行的,确实都是普通家庭,靠,家里条件要好,谁还吃这个苦。
这里讲的是大面上的东西,想了解具体怎么进入各个岗位的,可以听听我之前的分享,私信我就行(免费哈),我发你之前的分享,可以听听。







本条总结出来进投行的要点:
(1)穷!
(2)能吃苦!
谁家有钱找虐干投行,谁不吃苦能到挣钱呢!
进投行这块,不用私信我了,看看这条回答吧(也附一条总行的)
想进投行,是学金融专业还是经济专业?在国有大行总行工作是什么体验?好了,就答这些吧,如果觉得讲的有道理,就点个赞,如果觉得讲的跟你理解的不对,你也别跟我杠了,我打字就挺累的
16#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1-9-1 16:52:56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复旦金融本:逐渐活成一个快乐的普通人





在被提起约稿的时候我实在是感到诚惶诚恐……深感自己和其他LSE本科、藤校毕业的博主相距甚远,也不是大众概念中的精英行业金融咨询人士

我从金融本科到四大到快消,实在是非标准非模范化的职业历程

但是想了想写写也好,尝试着去回答一些自己思考了很久、就读商科的人共通的一些问题,也借此机会当做对自己人生的一小段总结

希望可以给有类似的迷茫和困惑的朋友们提供些许帮助吧~

PART 1

寻找第一份实习之前的经历
以及就读商科的体验

这是让自己思考很多,也是让我思考了很久的问题——就读商科究竟对我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的高中阶段很符合之前流行的“小镇做题家”身份——生活环境闭塞,较少接受外界的信息。高考之后选择专业接近于盲选了。当时我也并不知道自己本科的专业经济学究竟研究些什么以及未来的职业方向

相信很多人都和我有类似的经历,所以现在有亲戚朋友家的孩子接近高考,我都会劝慎重选择自己的专业,至少要了解自己未来的方向

在复旦经济学系的四年我一直是感受到很强的peer pressure的。学院里优秀的同学们很多都有非常清晰的人生规划,很多在大一大二就已经有了MBB或者三中一华的实习经历,在绩点上也经常是被碾压的状态

而我个人在大学的头两年还是在不断地适应新的环境、探索自己兴趣方向的过程中

在之前很多时候我会去抱怨学校没有给予我关于职业发展充足的指导和帮扶,但是随着我逐渐离开学校,我意识到学校作为一个平台已经给了我很多东西,虽然不多但是也弥足珍贵了

大学头两年里我按兴趣经营了一个研究精品咖啡的社团、做了一年的烘焙教室,假期也都出国玩(是的我一直没有实习都在玩orz)




学习咖啡拉花(自己做的欧!)

复旦鼓励所有专业的学生至少一个有学期选修哲学或者古典文学的课程,大学期间至今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课程也就是我大二时候选修的一门道德哲学课

在那一学期我读了不少伦理学的书籍。最难忘的经历是一次讨论课,大家聚在一起讨论了一晚上死刑是否应该废止,讨论结束后已经深夜,回宿舍的路上我还在思考刚才同学们的观点

非常美好的是那个时候大家还很爱提“自由而无用”这句话,确实让我感受到不功利地钻研一些形而上的学问是很美好的事情

不过这种自由的生活到了大三也就为止了,因为我开始认真思考未来职业发展的问题

如果说对求职有帮助的话也是一定程度上有的。因为社团经历也是锻炼自己与人沟通的能力,在快消行业是比较看重的。另外快消行业比较看重行为面试,在面试宝洁的时候我也有举例自己的烘焙教室和外界互联网公司商业合作的,来证明自己的分析能力

但是如果单纯社团活动本身是很单薄的,重要的是在社团活动中自己创新的商业idea,面试时候还是实习>商赛>校内活动,不过社团作为培养个人兴趣本身也是很棒的。也推荐参加一些求职的社团~

PART 2
我个人的实习经历——四大

在大学浑浑噩噩地待到大三,我也开始找实习了

这里真的要说,其实开始自己第一份实习真的没有时间限制,并不是一定要大三大四开始。大一时候时间充裕的话在假期做一份实习也未尝不可

我的家庭没有给我任何职业上的启发,所以我也一直没有找实习。不过我大一大二把假期都花在出国访学交换,过得确实很开心,也不能说感到后悔了

我的第一份实习经历是在Pwc的audit winter intern,这段经历现在来看也依然是很有价值、很开心的

四大的寒假实习真的非常适合作为大学的第一份实习:首先,四大求职上公开透明——

官网上填写简历、上传材料就可以等通知了;在流程上也体谅到了学生们可能缺少求职经验,直接填写在线简历,省去了自己设计简历的过程

这里我就不赘述面经笔经了,因为网络上已经有充足的资源了——知乎、豆瓣、应届生论坛,我当时就是在这些地方查找求职的资料

推荐整理好的资料不妨分享给同样在申请的同学们,千万不要觉得其他人都是你的竞争者,在未来工作中有可以互相分享咨询的伙伴们是非常幸运的事情(下班了一起约饭也开心啊)

四大的审计业务会根据客户类型划分为金融组、实体业务公司、大客户组等。不同公司会有不同名称和具体划分,但是基本上出差可能性实体业务>大客户>金融

在工作中大多是以项目组驻扎客户公司形式工作,一个项目组内大多会有一个资历老一些的员工(senior in charge)带着年轻员工(a1,a2和senior associate)

实际工作中intern大多是和a1、a2的员工一起工作,负责函证(打电话、发函证)、底稿(各种拉excel)以及杂活(比如打印文件,拿快递orz)。回忆起来工作还是很轻松愉快的,带我的姐姐人也很耐心,每天10点上班6点下班,压力也不算很大

但是在工作期间我也逐渐意识到审计行业职业发展存在的一些弊病。审计行业加班多、新人薪资低,本质上是由于行业人力密集的特性——因为人力密集,所以每年都在招人,并且没有基础的新人也可以上手

也因为人力密集,行业利润率在每年下降,这是全球性的行业的通病。正因为审计利润低于咨询,曾经的“五大”才会陷入安然造假

四大的经历可以让你有基础的财务知识,还可以考下来CPA。这个不假,但是你做别的工作也可以把CPA考下来呀。而现在市面上已经有很多四大出身想要跳槽的人了,那么决定你下家的还是你的能力、学历、证书、人脉

四大可以是你职业生涯的一个中转,但是想靠四大的经历翻身还是不要想了

四大的优点是学生一开始都不会意识到的——简单的人际关系

四大的职场氛围大多时候是很轻松的:

因为严格按照工作年限升职所以同事之间不会抢功;项目制的工作体验也避免了直属领导个人的影响;因为审计还是对客户有权威的,和客户沟通也很简单轻松(至少在做到经理之前还不太需要考虑和客户沟通的问题)

在离开四大之后还是经常会另外怀念这种工作的氛围——有一些年龄相近、非常接近学长学姐的人手把手带着你一起学习、工作,非常类似在学校内的氛围

但是return offer我还是犹豫的,因为脑中想到的就是下班时其他所有同事继续加班埋头工作的场景,以及年轻的姐姐讲自己工资税后到手6500,实在是太低了……




在学校时候参加的LGBT平权活动

PART 3
关于读研和就业的选择

在四大的实习结束之后,迎来了2020届毕业生们最大的黑天鹅——COV19以非常强硬的姿态打乱了我的人生规划

由于疫情我在四大的实习提前结束了(这实在是让我非常遗憾,因为疫情我之后也没有返回上海,都没有和同事们见面道别)

之后我做了一份行研的实习,大家都很熟悉的券商小黑工。因为我的同班同学们几乎都在行研做过,所以我也借着学姐推荐找了一家券商(大家都调侃券商研报全是我的同学们写的)

在做了一段时间后我个人感受是我不太喜欢这份工作。首先,行业研究是金融市场内负责生产信息的部分,但是高强度的工作节奏让我没有办法深入去思考一些行业的问题。每周都要更新一篇周报,我实在没有时间去做充实的调研

其次,我在实习时部门在做高频数据分析,简言之就是通过一些日度、周度更新的行业指标,提前于大盘给出一些预测,赚取时间差的收益

这个工作让我越发意识到经济本科教学内容与工作脱节,行研已经完全可以只由统计学的人来完成,并不需要我学习过的任何经济基础知识。当然这也是因为我是在一家小券商,平台有局限

疫情的冲击也使我脱离了学校的环境、脱离了过去习以为常的人生路径,迫使我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

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些个人和家庭的事件,迫使我做出了一个决定——暂时推迟继续升学的计划,准备本科就业

做出这个决定对我来说有着很重大的意义

首先一点就是,我不能继续在行业研究这个领域了。因为这个领域真的很小——整个中国行业研究也就只有3000到4000个岗位,激烈的竞争使得学历要求是研究生起跳的

这时候我开始一边上网课一边开始投递暑期实习。开始探索自己职业的方向

我最开始放弃的就是金融领域。已经有很多人讲过现在国内金融行业竞争之激烈,我不做过多陈述,只是讲一下我面国内某家排名靠前的公募基金时的经历

我当时已经通过了一面的群面,在二面单面的阶段我被首先问了两个问题,“你是本科生不是研究生?”“你的父母是做什么的?”

这两个问题问完我实际上已经对对方的标准有所了解了——对方想要学历优秀可以给予背书,同时家里有资源的人

金融行业近些年白热化的竞争,已经导致研究生以上学历成为头部券商、私募和外资行的入行门槛。这个时候我如果选择寻找金融行业的工作,就只能选择小公司或者银行,但是这些和我个人的职业规划并不相符

所以我只能认真开始思考转行。以及这里再讲一下有一些朋友,包括我身边的人会对金融行业有一种“高大上”的错觉,觉得在金融行业工作非常体面

这真的不是非常绝对,在外资投行、私募或者大券商IBD部门你当然可以接触到很大的平台、获得非常优渥的收入,但是如果进入小公司的话金融行业从业者真的就只是“金融民工”了

工作本身真的没有高低,只有适合你自己与否以及工资高低。不需要迷信某个行业,工作就是工作而已

后来选择了快消行业是基于自己的一些职业发展要求——大公司、较清晰的晋升路径、非996企业

快消行业的另一大优点是转行门槛低,因为日化产品与生活高度贴近,市场方面的岗位对专业没有很高要求

当然事后想是有这些原因,但是也是因为宝洁和联合利华先给了我offer,而联合利华在上海(实话来说如果别家先给offer,我也可能就去互联网或者华为财经了……




啊啊游客照

PART 4
加入联合利华

我是通过2020年unilever的summer inter拿到return offer的。面试经验概括的话就是多做点case analysis吧

企业面试大多也脱离不开case的套路,在这里隆重推荐case in point这本书,这本书可以说是百科全书兼手把手教程了,行文又通俗易懂,读完了面试case大概率没啥问题了

面试完就是7月份入职。Summer intern为期2个月,在8月底会安排一次panel,综合面试表现和平常表现判断是否给return offer

快消品公司就是从事日化、洗护、美妆等生活中常见的快消品的公司,包括宝洁、欧莱雅、联合利华、玛氏等,公司内部市场和消费者相关部门主要是

Marketing 营销部
分为brand-building(以及投入市场产品的营销运营)和brand-development(对于新品的推广营销方案),也就是“养孩子”和“生孩子”

客户生意发展部
对应传统的sales部门。分为前台的key customer(大客户组),中台的trade marketing(UL叫CCD,提供渠道决策统筹的部门)和customer marketing(UL叫SMM,负责销售渠道内广告投放等工作),以及后台的数据处理部门digital hub、NSO

Consumer insight 市场研究部
对量化能力有要求

暑期我投递简历并进入了客户生意发展部的trade marketing部门实习。说实话在我进入公司之前对快消行业和公司的组织架构真的说不上多了解。选择sales部门说实话也是因为招的人比较多,想着更容易进一些

刚进入公司的第一感受就是快消行业属于传统行业——这个实际上也是贯穿到我现在的感受

传统行业的特性是明显相对于互联网金融等新兴行业的,首先第一点就是行业节奏慢

快消品名为“快速消费品”,其快速也是相对于汽车、家电等传统行业中的耐用品行业相对而言的

一款日化产品迭代周期可能是半年或者一年,相对与耐用品当然是快速迭代,但是和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或者金融产品(小黄车从诞生到衰亡才几年,金融衍生品也可以在市场上按分钟来变化)相比,实在是变化缓慢得多的行业

行业产品迭代慢的第一好处就是这个行业没有996,虽然也会出现加班,但是公司内部没有“加班文化”,没有工作了下班就好

第二点就是对于数字化工具使用的相对较少,在电商业务发展迅猛的今天,快消公司也在着重发展线上业务,但是大多数时候也还是在互联网公司后面亦步亦趋

当然这对个人职业发展有好有坏,毕竟现有业务的不足也可以是新人发展的机会

联合利华的的summer intern体验还是很好的,公司里大多都是年轻人,氛围也比较轻松。2个月主要是熟悉部门业务,同时准备自己最终的panel

由于trade marketing部门的工作专业性较强,同事们都很忙,我还遇到了line manager中途离职的情况(罕见罕见很罕见),2个月我也没有被分到太多工作,平常非常清闲

以及再次感到非常庆幸在暑假遇到了一群非常活泼的intern们,大家一起入职之后就经常约着周末玩,轻松愉快地度过了暑假的两个月

刚开始接触品牌方运营的时候是带来了很多惊喜的,我了解到了自己平常每天见到的日化产品背后是通过怎样的流程来到了消费者手中的,也惊叹现代化公司体系的严丝合缝——每个部门都作为齿轮上的一环推动者整体生意的前进

暑假结束之后我后来又回到了公司,目前在customer marketing部门,负责直播投放运营的部分。对接客户、在公司内部推动业务进行,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经历,每次刚上手新业务真的是被毒打,但是逐渐也可以独立完成业务内容

工作中确实是会感觉自己是个螺丝钉的,因为大多数时候你都只会负责环节中的小小一个部分,所以在快消行业会比较需要大局化的思考方式吧,需要你去更大层面思考其他螺丝钉的问题,从而推动生意前进(当然别的行业也需要的啦)

对快消行业感兴趣的话,联合利华、宝洁、欧莱雅这几家的管培生项目推荐的,在管培期间多次轮岗的机会是非常宝贵的,可以使你短时间对行业拥有清晰地理解,以及还让我满意的薪资
(快消管培生的工资大概和互联网大厂的运营岗差不多,不过不用996呀)

PART 5 总结

总结自己的求职经历的话其实一共也就一年不到的时间。运气比较好,暑期实习直接转正,所以我也没怎么经历秋招了

自己的很多选择现在想还是比较机缘巧合的(哈哈哈就是我比较心大)。还是希望自己未来在职场上尽可能走得远一些,并且不丧失生活的乐趣吧!

对于也在求职的朋友们,希望我的经历能提供一点点参考价值,以及唯一的建议——如果对某个行业感兴趣,或者还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点,不妨马上迈出第一步吧!

直接投简历就可以,在学校里时我还是很畏首畏尾,担心自己走错,但是人生是不设限的,以及我们还年轻,大可以犯错。愿一同共勉!
17#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1-9-1 16:53:47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金融学出来是干什么的,这个问题其实“金融小百科”已经写得很全面了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7013935/answer/728363759,这里也不必再赘述了。主要来说说我们学员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吧,也许对你会有一些帮助。
Kate,女,双非金融本硕,曾在私募基金、券商、PE多家金融机构实习过,CPA通过经济法、税法,最终成功进入银行子公司资金财务部。以下是她自述的一些经历。
首先,从学历说起吧。在本科期间,我就强烈地意识到金融行业对学历的高要求,本科学校没有任何优势,所以立志要考入北京的高校读研究生。奈何事与愿违,最后还是没有考上,只好选择调剂回本校,但是经历过考研失利,我更加清醒地知道自己的不足。所以,在研究生期间,我就开始在北京不断地实习。
说实话,我这样的学历背景找到第一份好的实习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总是皇天不负苦心人吧,第一份实习是在一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市场部做实习生。虽然工作琐碎简单,但是带我的哥哥却很认真地教我工作中需要注意什么,公司的姐姐们也总提醒我注意一些细节,所以在第一份工作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之后又先后在券商固收部、PE投资部实习过,遇到了很多优秀的小伙伴和非常nice的领导。现在我回忆起来,还会感慨自己是多么幸运,在北京这样人才济济的城市里,我竟然能够找到这么好的实习。
在2019届秋招中,成功拿到了八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岗、央企财务岗和银行子公司资金岗的offer。最后,综合考虑自己的情况、户口和想要的生活,选择了银行子公司资金岗,算是比较满意的归宿。
很多人说,985之下无金融,但学历只是你的一部分,并不能完全代表你的能力。所以,你要认清自己的劣势,毕竟学校是已经无法改变的事实,不断加强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同样也可以获得不错的结果。
秋招的时候,也认识了很多小伙伴。其中,有双非本硕,还是理工转金融的小伙伴拿到了银行总行的offer;有本科双非,对外经贸的金融专硕,CPA专业阶段6科全部通过,拿到了基金投资部的offer;也有本硕人大,多次面试被挂,差点找不到工作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谁不行,谁有多好,只是在求职的过程中,有个人努力的因素,也有很多幸运的成分在。
我在实习的时候认识的一个关系还不错的男生,本科211,对外经贸金融硕士。都说金融机构最喜欢招的人就是,清北人、两财一贸的金融硕士,性别男。他完全满足,学历背景足够优秀而且还很努力。
他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券商固收部、碧桂园投资部实习过,出口信保和碧桂园都跟他说,只要他愿意就可以去工作,但是,他还是认真地准备秋招。据我所知,他在11月就拿到了6家金融机构的offer,最后选择去了邮储总行中台风控岗。
以上是女孩告诉我的。
不得不承认,这个男生的学历背景比这个女孩子好了太多,而且努力程度更多。优秀的人还格外努力,没有理由不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不管是他的实习还是最后的秋招结果都非常好。
放些专业的统计数据吧!据统计,2017年中央财经大学本科生、硕士签约金融业单位比例为32.12%,53.93%,从下表中可以看出,中央财经大学本科生硕士生都主要以签约银行,流向银行业居首;而从单位性质来看,中央财经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以国有企业单位为主。


金融学出来是干什么的,这个问题因人而异。如果你是即将要学金融学的人,我想告诉你,金融这条路竞争非常激烈,你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你是金融专业的学生,我要告诉你,只要你肯努力,完全有机会进入银行总行和券商投行这种做想做的工作。
18#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1-9-1 16:54:27 发帖IP地址来自 江西赣州
本科金融财务管理,硕士BA,在券商,公募,私募,咨询和会计师事务所实习过,毕业回国也在两家PE基金做过,主要协助执行项目并购和体育文化行业股权投资并购,个人体验:从职业长远发展看,应届生最好不要进一级PE/VC。
现在基本上学金融的人在中国如果想毕业继续做金融那么出路基本是银行,券商(投行,研究所,资管,交易,经纪),基金(股权,证券衍生品或者说一级,二级市场),保险(自营投资是高阶巨头,应届生很难进),信托,事务所,咨询(战略咨询和专业服务,前者感觉行业前景不甚明朗),资产管理公司(四大amc和很多省级amc都还挺好),还有融资租赁,P2P(现在基本凉了),三方FA(不建议应届生去,除非华兴)以及去政府体制内,国企民企投融战略财务部门(不做金融也有很多比如自己创业,去互联网,房地产等各行都有)。金融人做的无非就是围绕找钱,或者找项目,或者是服务于这两个方向的工作。直接找的人拿大头一般为高管,老板级别,做服务的一般是小兵,中层。很多人觉得学金融赚钱,实际上金融和互联网行业类似,赢家通吃,顶层人吃国宴,底层未必能喝口汤,而且要看具体的职能,举个例子,两个方向,投资和风控,大家觉得哪个收入更高。公司间也是集中化趋势明显,可以查查前十大券商,公募占了业内市场多少。大众接触的普通银行办事员,券商的零售经纪人都赚不了多少。而且中国的金融,主体在银行,银行一般都是国企(中国金融业总资产300万亿左右,银行大概270万亿),所以在中国做金融如果能有银行资源那你基本提前锁定成功了。
当下国内金融学生严重供给过剩,注意是严重哦,所以多数人的职位就是非常普通的基础岗位比如银行柜员,券商投资顾问,保险销售。当然金融业对高端人才还是有需求的比如大热的金融科技,但是这种一般不是纯金融而是复合背景。对于普通人,没有顶级名校背景(清北复交+M7+Oxbridge,放宽的话一线基金会说国内top10 海外top50优先,但是很多人也知道名校也有水专业,所以排名差不多就行,现在商科人这么多大家也不只看学校也看什么专业,比如某校的统计,我知道的基本回来去券商的销售了)加上现在供给侧改革,倡导脱虚向实,行情非常不稳定,收入也就不稳定,比较难找到不错的岗位。去年我朋友在的一个小地方信托一个校招职位无数清北M7牛剑伦敦政经学子申请(小信托的上海分公司,清北学子南下上海因为北京更不容易找好的金融职位,但是讲真清北在上海真不是主场,相比复交无明显优势,如果他们去深圳会好很多),就这最后还是招一个有资源的。所以做金融,除非你牛到无可救药不然考虑好自己有的资源,家庭背景(金融的本质是资源交换)。否则好的信托,基金经理,分析师,券商分析师,投行这种对于一般的应届生就不要想了,很多人海外走一遭回来还是做个银行客户经理(所以说真心话看到很多人现在还一窝蜂出国读top50-100开外的商科硕士然后认为回国能走向好的基金投行这样的同学,抱歉可能打击你们积极性了)。
对于很优秀的同学,举个我本科同学的例子,开始和我一个专业后来转到经济系,本科期间在麦肯锡和中金研究部实习,毕业后硕士去了LBS,之后去了香港某外资投行做分析师,但是入职不久就辞了,说分析师作为最低端没什么技术(事实上多数金融工作真的没有技术含量,初中毕业就能做),即便升到MD也是跪舔大客户,事实就是如此,所以他打算直接加入买方,后来去了某对冲。我另一个很优秀的学长,本科和我一个专业,上过央视,开讲啦这种节目然后硕士在大牛校长推荐下去了Oxford,毕业后留在英国某投行工作几年然后加入腾讯海外投资并购部。
对于多数普通人来说,比如我自己,回国已经很晚了,本来6月已经拿到某券商的正式summer intern然后想着回国实习再拿return offer,结果毕业论文的导师不放人(学校,导师选的好,毕业像高考,这点我就觉得IC蛮人性化,都是商科生6月回国也没啥限制),没有办法婉拒offer。最后9月回国参加校招。当时某国内排名20多的公募全国只招1个股票分析师,投简历的时候我去的交大徐汇场,HR就说别投这个职位了,我们已经在清北复还有港大宣讲过了,这个岗位已经定了一个清华的了。当然学历也不是唯一重要的点,差不多够个门槛也就好了,而且学历不代表能力。有一次我去某老十家公募面试(上海),第一轮群面和我一起的国内的背景基本复交财,面试最后一个问题每人推荐一只股票,结果我听几个同学的发言很没有逻辑,听10秒就觉得他们会挂,后来果然第二轮没有他们。还有个插曲就是第一轮面试之前很多人的第一志向是投研,等到面试时hr直说投研的话基本很难进入下一轮,所以很多人当场就告诉hr改第一志向为营销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HR比多数在场金融本硕的同学在金融知识方面更加专业,现场考倒你那你就真的凉了(大基金就是人才济济,不服不行)。
再说券商分析师,当时之前的老板有billion左右的资金在某业内12名左右的券商但是研究所排名能到前几名吧,和上海负责人沟通希望能推去研究所,结果是不行的,因为那个研究所那年只招不到八人但是实习生有50多个,基本都是清北复交人财M7牛剑伦敦政经学生,全职实习半年以上,所以大家想想看校招的激烈吧。听朋友说,在某g证券,实习生为了留用就睡在办公室,这样第二天早上6点打卡,这样呆了几个月,也不知道最后成了没。
最后说个银行的,某龙头零售银行上海分行招管培几万人报吧大概最后就招了20几个,这已经很多了,不过听说前几届的管培还在下面压着压根没管上来呢,这一届估计要压更久,不知道真假。
说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你想做的不一定要你,要你的你可能看不上,所以建议大家考虑金融的职业规划要结合自身情况而不仅仅是兴趣意向。
总体而言中国学金融的真是太多了!太多了!太多了!尤其去英美新澳港学习过的同学,基本百分40多是商科,而对于纯商科背景的同学,我要提醒你们还有一大批本科理工硕士商科的有力竞争者,或者干脆就是一直理工但是以后打算做金融的同学,(最近就一直有理工科同学问我怎么转金融)比如之前一个部门实习生年龄比我还大,本硕一直在同济读土木,但是觉得金融好就直接来实习。但是金融岗位呢每年就那么多,所以竞争愈发激烈(很多公司的target school list越来越小,前部门说英国回来的只看LBS 牛剑 LSE WBS,因为有前同事是从这几个学校毕业的,所以校友资源很重要)。而且大家想想,同为金融毕业生你想赚大钱却创造了什么价值?是拉来资金还是有好项目,或者有能力协调监管?无非是做做pitch,画画ppt,玩弄excel数字,写点文字材料而已。这些大家都能做的工作那必然要顶级名校的(当然前段时间某券商招ppt做的好的年薪60,有这特长你也可以试试,不过真的顶级公司都有外包ppt制作,所以也不差你,除非咨询这种靠ppt为生的,但是二线以上咨询对学校背景卡的很严)。所以一般大家都是拿四大兜底,不管你是哪个学校的,M7牛剑清北都有去四大的,搞得现在四大也傲娇,在提升录人标准。不过四大也分梯队和做什么。一般认为审计普华,咨询尤其是并购交易咨询则德勤(20年新出的咨询公司排名,薪酬上麦肯锡居然跌到第五,四大类咨询整体上升明显),虽然是二线咨询但也很不错,工作几年一跳去基金也好。我前公司的实习生,本科人大硕士上财,背景也算还行,还考了cpa和cfa,去年硬是没找到什么好一点的职位(行情差,我们基金也没有留用机会给她),最后去的某地产top10公司做财务,待遇也不错,不过在苏州。坑少人多在这两年的金融市场非常明显。
现在好的公司招聘越来越喜欢复合背景即本科计算机或工程这种理科(很多一线外资基金甚至要求分析师/经理必须计算机或者理工科背景),硕士金融,别的不说,一般编程至少会个python能做个数据分析,爬虫吧,能熟练应用万得或者彭博,本人最好也有点投资经验。所以我当时就有感觉本科金融除非清北不然其实起跑线就不一样了(业内顶尖公司如中金等最看重本科学历,本科一般即便硕士牛剑清北也很难)。
当然也不能绝对说本科学金融不好,只是当下的经济环境,招聘倾向,对纯金融背景没有过去那么友好。而且09-15年是金融的黄金期,现在嘛痛苦期,其实很多问题都是那时高歌猛进埋下的。所以想这个时机,17-18年以后进入的新人要综合考虑。
如果真的想从事金融,做食物链高级点的职位最好本科理工硕士金融,如果家里没有资源的话(金融绝对是拼综合实力的行业,大佬精英聚集)。
至于很多人问我做金融的考什么证书,我只能说最有用的集cpa+司法于一身原来是帮助很多平民子弟进入投行基金的办法,但现在司考改革了,非法本也不知道能不能报,如果单靠cpa就很单薄(而且一般不去审计行业的会计和财管过了也就好了)。投行基金一般要招精通财务的直接找四大高级经理或者本地八大,再说cpa过了没有相关经验也没有签字权。而cfa这种,因为想做金融的太多现在的趋势就是有证必考所以很多人本来很优秀但是担心被其他没有证书的人pk过所以都不敢落后而去考试。其实一个基金中分析员多数cfa,基金经理却没那么多cfa。而且学院派在中国金融市场成果也总体来说不是特别突出,有时间考证不如多拿几个好实习。业内也有说法考证是三本思维,因为教科书和实操总是差距悬殊,而且很多人只是盲目考证,并不清楚自己真正想做什么。
说这么多有点悲观,不过如果真是人才,中国这么大,相信最后一定能做出些成绩。
19#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1-9-1 16:55:00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说老实话,金融学专业挺坑的。
我们学院算是国内金融学最好的之一了,一个学院里面能有二十多个状元。然后我毕业那年,学院本科毕业生起薪中位数是多少呢,十几万,离大家心目中的理想收入可能隔着十万八千里。
当然顶尖的职位,比如当年我们去外资投行,一毕业起薪就过百万。但问题是这样的职位压根没几个,当时我们那一届算150号人,不算继续读书的,去外资投行的不到10个人。
当然最近几年随着国内金融业大发展,好的职位成倍增加。刚刚查了一下,这几届学弟学妹们起薪提高了不少,很为他们感到高兴,不用再像当年我们那样,千军万马去挤独木桥。


(光华2020年本科生就业情况,摘自《2020届北大光华毕业生就业报告》)
随便写几句。如果有人看的话再有针对性的更新。
另外附一个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就业报告的链接,从2007年一直到今年每年都有,数据很翔实,可信度也比较高,对感兴趣的同学应该会有很大参考意义。
就业报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职业发展中心如果读的是金融学专业,毕业后还想做这行,为了争取找到好工作,大学时候应该做些啥呢?我能想到的一些:
(0)如果学校不是特别好,争取能考个好学校的研究生,会让事情容易很多。跟其他所有行业一样,学校是筛选的第一关。当然如果学校已经很好了,其实我倒觉得读研究生意义不大,学不到啥东西,当然特定岗位要求研究生除外。
(1)保持好成绩。这个还是非常重要的,能帮助你至少先过了简历这关。很多时候你能力再强,硬性指标不合格,直接就被筛掉了,连表现机会都没有,而成绩恰恰是筛选中(除了学校)很重要的一环。
(2)相关的实习。现在的小朋友都太厉害了,简历上一堆一堆的实习经历,有时候看得我真是眼花缭乱。不过我觉得实习贵精不贵多,重要在相关,更重要在你做了什么。比如你想去投行,结果去了商业银行实习,不能说一点用没有,但是意义不大。再比如你想去投行,也去了一个咨询实习,结果过程中没怎么接触过项目,一问做了什么啥都说不出来,那意义也不大。但是如果有相关的实习,又做了一些相关的内容,那会加分很多,因为大家总会觉得这样不用太教你就能上手。
(3)特定的知识。除了一些特别的行业,我觉得金融行业找工作要说需要什么特别的知识,那基本就是会计相关。因为别的东西要不很难在面试时候一两句问清楚,要不然就是太主观,没有标准答案。而会计恰恰符合上面两条标准,用得也比较多(所以面试官自己能想起来,能搞清楚)。就算不为了面试,以后工作有扎实的会计基础,不管做啥都重要(在此特别嘲笑一下我们家那位,会计基础相当薄弱哈哈)
(4)人脉。这个怎么说呢,大部分时候其实没啥用,因为你在学校里认识那些风云人物,职场上也不过是小白。而真正行业里面的人,大部分接触不到,也不太会和你花时间。但偶尔你发现对面的人你认识的时候,确实会让事情变简单一些。
(5)英语。如果想去外资,这个非常非常重要。中资我不是太清楚,但是在外资,英语哪怕是还行,以后都会对你职业生涯有挺大限制。花时间在这上一般都是非常值得的。
(6)学生活动。这个我个人觉得真心不太重要。还是那点,学校那点事儿在工作中都是过家家,什么组织能力领导力啥的,听听就好,反正我从来不看这些。
(7)简历,面试准备等。非常非常非常重要。没有好的简历,硬件基础再好也过不去简历关。当然简历相对面试准备要容易得多,有固定的格式和模板。面试因为形式灵活,变化多,需要长时间的针对性练习,mock interview等等。说实话,过了简历关之后,能不能拿到offer很大程度上就看你的面试的准备了。
今天看到一个考证的问题,感觉很多高赞的答案都没说到点子上。上面大学期间需要做的事里面,没提考证的事情,不是我忘了,是这东西没用。
大概证书我觉得分2类:
(1)职业资格类的,简单的比如证券从业资格,基金业从业资格啥的,难一点的比如司法考试,CPA,ACCA啥的。司法考试如果不是想去当律师(那也就不是金融业了),CPA/ACCA如果不是想去四大(在金融相关岗位里收入不算是特别高,而且很辛苦),对于求职没啥太大用,还不如利用这个时间把在校成绩提高一些,或者去找一些好的实习啥的。其他的从业资格都比较简单,入职之后考完全来得及;
(2)一些七七八八的字母证书,比如CFA、FRM啥的。对于这类证书,当年有个同学概括得我觉得挺好,“一群学金融的被学营销的忽悠了”(包括我)。各种地方各种培训班、“导师”等等,各种强调这些证书的必要性,多么稀缺,多么能证明你的能力,完全是瞎扯。我在的几个地方,都算是一线外资机构,有这些证书的人非常少。面试的时候,我们也很少会因为你有这个证书而怎么样。最多是对于专业和金融完全不相关的同学来说,CFA(至少过个二级吧)能说明你学习过不少金融知识,仅此而已。其实道理很简单,假如你是金融学专业的,你的在校成绩要比这些考50分或者60分就能过的证书,说服力强得多。
大学的时候需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和学长学姐社交,去network,这对找工作有没有帮助?这是困扰了我整个大学的一个问题,相信不少人也有类似的疑问。这是个很见仁见智的问题,我没办法给出答案,只能分享一些自己的经历和想法,供大家参考。
我本性上是个比较喜欢独处的人,既不擅长social,也不喜欢。在当年学院的环境和文化下,我多多少少感觉自己有点格格不入。所以有段时间我很努力地试图改变自己,去加入各种社团,跟学长学姐network,试图从他们那里获得宝贵的职业建议和开启成功的钥匙。
后来慢慢毕业,工作,发现自己当年真是想太多了。现在回想起来,当年很多学长学姐,不管多么光芒万丈,当时的他们,或者说我们,其实都不过是职场小白而已,自己可能就只实习过几个月,运气好拿到了offer,就敢大言不惭地给学弟学妹们指导经验,给出各种职业发展的建议,很多时候就是为了满足好为人师的欲望而已。噼里啪啦一通指点江山,看着学弟学妹们仰慕的目光,瞬间感觉自己都高大上了起来。
这些建议(除了少数来自真的乐于助人或者志同道合的朋友之外),很多都是不太成熟,也不够负责的判断和瞎指挥,听听就完了,别当真。比如当年,一个高我两级的学姐,在一次模拟面试后,指着我鼻子说我这个人就不适合投行,不适合金融,应该想想其他出路。当时幼稚如我,还真的惶恐了一阵,毕竟这是来自一个拿到了IBD offer的学姐的“谆谆教诲”。后来我想明白了,你不过比我大两岁,跟我聊了30分钟,能了解我什么?这不就是居高临下的危言耸听嘛。。。有意思的是,后来我去了投行,又转去PE,至今还在金融业浮浮沉沉,她则早就离开转到其他行业去了。
至于他们未来能不能帮到你,放心,你碰到他们的概率真的是小之又小。即便碰到了,做决定的不是他们,至少不是这些只比你大一两岁的同龄人。真的在面试中遇到了,你表现好,自然能通过,表现不好,他让你过了也没用,因为他不是做决定的人。
所以我觉得,大学时候,喜欢社交就去,不喜欢,不去也没什么大不了。你的职业生涯,从来不是抓在别人手里,就算是,也不会是大你一年两年的大学学生。别人的意见,都是供你参考,最好辩证地批判地对待,别让一些随口说说的言论,真的对你产生影响。
最近集中写了一些各个角度对IBD的介绍,也算是对自己早期职业生涯的一个总结吧(现在想想还真有点怀念当时的生活)。感兴趣的可以随便看看。
投行的实习是怎么样的?投行工作者真实的生活是怎样的?听说投行的工作强度非常大,是真的吗?如果是,投行员工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在投行工作几年之后,人员晋升和跳槽情况是怎样的?如果一直在投行最好做到什么职位?让人离开投资银行的原因都有哪些?之前在另外一个回答里面自学金融学有什么书可以推荐?推荐了一些适合自学的金融类书籍,还有一些投资方面的,一并贴到这里吧,如果有需要的可以自己找来看看: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330530690585788416">如果大家觉得这个回答有帮助,也希望能帮忙点个赞或者喜欢,提前说声谢谢!
另外也推荐一下自己写的专栏,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吧。
工作与生活
20#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1-9-1 16:55:23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1.今年的就业行情整体上比较困难:

金融专业的朋友在今年这样的就业行情里应该大都是没有好果汁吃的,就我了解到的券商而言大大小小的券商加起来总部偏前台的也没多少坑位。这几年金融行业对于应届生求职真的是红海中的红海,行业整体目前看来是保持收缩的趋势的,而且资源必然是越来越向头部券商集中的。
我本科同专业、硕士继续留校在EE读的同学,今年出来找工作在二线城市年薪15w以上是绝大多数、20w以上也不少(而且有的还不一定要996),而据我所知现在中小券商总部今年刚进去base算上杂七杂八的基本上1w可能都是没有的(奖金的话要看公司效益和什么部门了但基本上这两年应该是比往年低的)。即使进来,进来大部分做的事也就是整理整理资料的琐事而已,讲道理随便找个一本的大学生培训三五十小时就能做(我认识一个朋友211本科毕业机械专业接近补考的那种,毫无金融基础找关系去了一家大行的上海分行的后台岗位年薪二十五六万,培训了两个月就上岗做的也象模像样。讽刺的是,他的同事里一半是和他一样的关系户、另一半是人大华五级别的研究生。)
(想做金融也可以考虑走体制内偏金融部门的路线,特别是监管的,见过几个把资源都混到位出来搞一级的。如果能混到处级直接调到券商做高管拿几百万年薪也美滋滋~)
2.我对年轻人专业选择的一些想法:

专业和方向的选择确实很重要,至少决定了毕业出来的5到10年。就这前几年的发展而言,选对了行业就赢了一大半,个人努力也重要,但对大部分人来说主要还是β收益而非α收益。选什么专业好,这对于绝大部分年轻人来讲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能做出正确选择的注定是少部分人就像股市里能选出好股的也注定是少部分人(无论靠的是能力还是运气)。因为年轻人掌握的信息量太少,也没有用这些信息对未来做预判的能力,更不了解自己究竟对什么感兴趣。就像是否选择金融专业,大部分同学对当下金融行业求职的真实情况可能都不太了解或者信息滞后,更不要说判断几年毕业之后金融业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而这一点也是普通家庭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一个原因,他们缺少接触到这些信息的机会和途径,他们的父母也很难帮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但再长远来看,混的怎么样终究还是在于个人、在于你的眼界格局胆识魄力。至于是学的是金融专业还是什么专业、毕业去做的投行还是芯片工程师,拉长时间看都没那么重要,都不会有决定性的影响。像投资领域,非金融背景做的好的比比皆是,王亚伟本来是做机电的,茅台吹私募大佬但斌最早还是体育老师,之前接触过一个公募基金经理学校毕业后是在山里的能源研究所里做工程师。人生的机会还很多、还会有很多的选择,而做这些选择的能力才是区分人和人的地方,这些选择加起来才能决定你最后混的怎么样,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家也不用那么纠结专业的问题,不是说选对了就是人生赢家选错了这辈子就不能翻身。都说投资是认知能力、认知程度的变现,其实人生中做的每一次选择也是如此。就像上面说的,做选择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掌握的信息量,多学习和思考是能提高将来所做选择的信息率的。所以无论是在什么专业保持持续的学习都是很有意义的,不是金融专业去学金融知识也是有帮助的、金融专业毕业不做金融业不代表就是白学了。
另外很多人喜欢简单地用现在去判断将来,这也不可取,尤其是习惯把自己长远的规划建立在现在的情况会延续的假设上。事实上我们站在现在回顾中国从2000年到现在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金融行业在这20年内的大发展阶段和这几年的整体往下走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在特殊时期下各种因素的产物,而在下一个十年金融业在经济发展中又会扮演怎样的角色并不好说,这不仅仅只是中短期供需格局变化带来的行业周期性问题而是经济结构变化的问题。用现在当下的行业情况去做今后将来十年的职业规划是一件很不靠谱的事(甚至现在还有人拿五年前的行业情况来做判断),越是细节的越不靠谱。当然社会趋势的判断本来就是极难的事,绝大部分人的命运注定就是被历史的洪流裹挟着向前,对变化的敏锐、社会规律的洞察、果断下注和坚决止损的决心和胆识也注定是只被少数人所有。话说回来,这个社会注定大部分人都没法够到中上阶层,长远看选什么专业都一样,平平淡淡才是大部分人生活本来的常态
如果能找到一个自己很感兴趣的方向,那坚持做下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即使是劝退专业。因为如果是真感兴趣在行业内应该混的也不会太差,能混口饭吃还能做喜欢做的事情也很爽了。或者把兴趣作为副业来做,很多人是副业做的比主业好,最后在副业上成功的。之前在网上认识一个哥们学的本科传统工科专业,高中就开始炒股也很有兴趣,大学里课余时间都在股票上,在雪球上发发文章当时就已经是个小V了(现在是大V),从只管理自己账户到管理亲戚朋友的账户到毕业之后打出名气发了自己的私募。当然,对一般人而言找到真正感兴趣的方向也是极难的事,大部分人只能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而不能知道喜欢什么。
3.我对金融(以及泛经管类)专业的一些想法:

其实很多人也都已经意识到金融行业的供过于求、行业本身的颓势:知乎上劝退的声音越来越响,已经有问题开始讨论要不要劝退了可以去搜搜看,说明至少舆论风向已经开始转了。今年财经类专业的录取分数也都有松动。
    平心而论,我也不是说一概全部劝退,毕竟相比很多天坑专业还是好的,这也劝退那也劝退除了CS什么都不能学了,恨不得干脆别上学了都回家种地或者继承家族企业吧。而且即使是金融行业偏低端的岗位和很多传统行业比收入和工作环境比也还是不差的。金融行业总体来说刚入行(尤其是这两年)时待遇什么可能差一些,长远来看天花板高一些出路也广一些。学金融专业不等同于就做金融行业;金融专业不同档次学校差异很大,金融行业不同细分方向和岗位也不能一概而论。
但是无脑劝人学金融天打雷劈

往大里说,金融行业说到底是在做资源分配,而你在社会资源分配这个过程中处于什么样的角色,并不会仅仅因为你学了金融专业、做了金融行业有本质的改变。绝大部分人都只能作为一颗螺丝钉为这个社会创造一点微小的价值,只能等着“被分配”。

具体到金融专业,我觉得选择这个专业性价比不高。一方面分数线一般在每个学校都很高,另一方面找金融行业工作的竞争力相比其他专业又未必很强(但越好的学校越不是这样),很多非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自己也能较容易地补足相关所需知识。这一点主要因为金融行业的很多工作本身没有很硬的技术知识门槛,因此更看重求职者的学校(保证综合素养不会太差)、实习经验(上手快)、人脉资源;也因为金融专业学的东西比较杂和空,对于绝大部分岗位和实际工作重合度不高,非金融专业的同学考个CFA2级也可以大概覆盖这些知识点。当然金融专业学到的大部分知识我觉得是有意义的,但没必要花几年时间去接受一个通识教育。
尤其是本科学金融专业的意义更是不大。当然也有个方案是学金融专业,然后本科大一大二就开始一直刷金融行业某一领域的实习,这样到研究生毕业估计能有好几年的相关实习经历,那找工作时还是比较牛逼的,这样最好得在上海这样的城市上学。(听说之前高中同学有个神仙复旦金融本科毕业去中金的。。辣 ④针滴牛皮)。但另一方面讲,保研的难度比考研小,本科读金融然后保研比本科学其他专业再考研转专业的难度还是小一些的。
金融专业的知识本身学一学还是很有帮助的即使不从事金融行业。要提高求职的背景考CPA比CFA的帮助更大一点,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

具体到金融行业要不要做主要从两个角度来考虑:
    要不要从事。想从事的原因是有兴趣,还是收入高前景好等等。做好进一步的尽职调查,搞清楚具体是什么方向的岗位,了解他们每天的工作内容是做什么的、究竟是哪一点有趣吸引你。收入、前景出路具体是怎样的,特别是将来等你到毕业后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知乎上有个问题叫你为什么喜欢金融专业,遗憾的是里面的回答内容和绝大部分金融从业者所做工作的关系并不大。能不能从事。以你现在这样的背景岗位能不能去做这个岗位,需要做出怎样的努力去丰富自己的背景来达到这个门槛。特别是要考虑等到求职时,求职市场的供求关系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难度加大了还是减小了。
所以我其实也不是单纯的劝入劝退,每个人情况不同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无论做怎样的选择都应该是在足够了解的基础上,选择收益风险比最高的那个方案,并且坦然的面对带来的不确定性。

很多人说清北复交以下无金融,为什么二三本的金融专业分数线也居高不下?以前大学时读过的一个做期货的回忆录《十年一梦》,序言里有句话说的很好:“人可以选择自己的命运吗?可以,你可以选择你想走的路。但是一旦上了路就没法回头了,人生很多事情不能再来一次
21#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1-9-1 16:56:12 发帖IP地址来自 湖北
不要学金融不要学金融不要学金融
现在学金融,犹如5年前学建筑、土木、房地产
现在学金融,犹如49年火线入国民党
本人经管类在读,为了拿个硕士刷个实习,头发都肝没了,然后这只是勉强摸到这行业门槛。身边很多同学已经悄悄的在学代码准备转一些新兴方向

非土著top2经管类在读渣渣的忏悔。如果时间回到五年前填报志愿,我一定会砍下我填金融的手



上图是贵校bbs论坛上,一位985本pku经管类硕的同学匿名发言。总的来说这行从业人员已经爆炸。考生应学会择时而为。
由于行业特殊性,金融业必须给外人展现就光鲜。然而这其中的辛酸,只有从业人员才知道。所以非常反感高票那个无良营销号瞎写,多听听这个回答下从业人员的回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