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答题前,先说明一下,本人在美国从事对冲基金,以及对冲基金投资,对美国大小上百家对冲基金进行过尽调。因此答题内容适用于美国,国内情况有可能不同。
回答"对冲基金中的员工来源分几种?"这个问题就要先搞清楚对冲基金的员工分哪几种。对冲击基金员工构成基本可分为:投资岗位, 风控岗位,市场人员,以及运营支持(HR,Administration, 财务等等)。根据对冲基金规模不同,人员构成也不同,小的对冲击基金会把很周边职能外包,只保留核心的投资岗位。 题主提到的 “感觉对冲基金中的人都是很神秘”,应该是指投资岗位的人员,所以这里主要探讨投资岗位。
以下是投资岗位主要的员工构成
1. 对冲击基金经理(Hedge Fund Manager) 一个对冲击基金的最高控制者、创业家,一般是对冲基金的创始人,并且,刚开始的时候同时作为对冲基金的投资组合经理(PM)
2. 投资组合经理(PM,Portfolio Manager) 掌管一个投资组合的决策权,管理基金的规模
3. 部门负责人(Sector Head) 管理某一行业或策略方向(例如,按行业分:科技行业、医疗、能源等;按策略:股票、债券、套利等)
4. 分析师(Analyst) 主要负责公司、行业、策略研究,向PM提出买入、卖出等交易建议
投资岗位的员工来源,
从最基本的单元分析师开始说 -- 分析师(Analyst)。对于美国对冲基金分析师而言一个主要的职业路径是:
一流本科名校 --> 投行分析师/顶尖咨询公司(MBB) 分析师--> MBA(Investment Track)--> 对冲击基金
上面这个公式只是常见概括,任何一项都不是必要条件,但是有一定代表性。首先,因为一流的本科奠定了良好的教育背景、人脉资源等等,在美国这个不太拼爹(其实也拼),拼network的地方,校友资源会很大程度影响职业发展,不同学校的学生会被冠以不同的职业发展stereotype,比如,鄙人毕业的学校在业界就被看做咨询学校,比如芝大则更偏重于从事金融。 良好的本科背景,被认为是Smart的一个重要背书,因为,Smart是对冲基金员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必备条件。
有了一流本科学历,下一步就是要进入投行和咨询从事基础的分析师职位。投行和咨询分别培养了不同的职业技能。举个栗子,投行分析师一般对deal更有感觉对估值啊,上市、MA流程之类的较为熟悉。 咨询分析师对企业的管理更加在行,例如企业盈利能力、成本控制等等问题。 这些东西都是对冲基金分析师所需要的,因为对冲基金就是要通过参与正确的企业投资机会或是套利机会获利。 在投行和咨询公司混迹一段时间以后,Analyst们就要开始跳槽了,PE、对冲基金、Corporate,就是他们的主要目标(其实很多投行咨询analyst是在工作第一天就开始筹备跳槽的,因为很多PE/对冲基金公司招聘周期可以长达两年,而投行和咨询公司工作压力大、时间长所以人员流动性很强)当然,也有很多Analyst会在工作几年后,选择去读个MBA作为休闲放假和职业跳板。
当然,对冲基金Analyst的来源绝不止于此。对于比较偏向quant的对冲基金,很多Analyst都是有高技术背景,例如物理博士、数学博士等。从事高频交易的对冲基金则会直接从Proprietary trading(自营交易公司)挖有经验的交易员。
分析师讲清楚了,后面就好说了。其他人,大多数是分析师提拔上去或者跳槽晋升上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