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时如何融入当地的圈子,而非华人圈?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知乎用户   2019-4-12 00:47   6101   10
我在澳洲留学。
如果不想加入教会 该如何结识深交的外国伙伴?
ps:题主没有时间去打工,也没有同学,孤独地读phd,认识的实验室里面也全是中国人,一学期到头不讲几次英语 ..好悲催


很多亲都说圈子没必要融入 我更正下问题 我只是觉得很孤独 想结识可以深交的友人 又不希望只是中国朋友 希望各位指点一二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0 个回复

正序浏览
11#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47:16 发帖IP地址来自
当你习惯上Quora,而不是小社区的时候。

(上面那句话是扯谈 -.-)

在任何圈子混,无论鬼佬圈还是华人圈,都要有自己的价值。
你长得好看是一种价值。
你有钱慷慨是一种价值。
你博学能干是一种价值。
你会吹牛皮是一种价值。

你就算天天泡在鬼佬圈里,但任何人都看不到你对他们体现的价值,恐怕你是混不下去的,哪怕是在华人圈。
我读大三大四时专业小组里全是老外,他们都爱死我了,我会做表会演讲会策划会说笑会干活还会作弊。每次开学分组真是个幸福的烦恼,要拒绝前任,前前任,前前前任的小组邀请,我这样亮骚真的好吗?

要进入别人圈子,先想想一个鬼佬要你这个朋友有何用?
如果你只想去教会蹭吃蹭喝蹭福利,那你仅仅是以一个陌生人的身份进出这个圈子,没有人会把你视作他们的一份子。

如果你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只要你的生活轨迹和鬼佬们有些关联,那你进入鬼佬圈仅是时间问题。
语言,肤色都是次要的,我朋友英文烂如屎,天天还被鬼佬追着一起打lol排位上分呢。
事业上,学业上遇不到老外,就在兴趣上做文章。哪天你能跟鬼佬们一起High到G点,记得分享嗑药+群p的体验。。。呸呸呸。

如果你是妹纸,想嫁给鬼佬;泡酒吧,泡酒吧,泡酒吧,这么重要的事情说3遍都不够。
如果你是男淫,想找鬼妹约炮。。。反正我认怂,我就会看pornhub!

The End
10#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47:15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中学开始就在英国读书。以前也一直努力混进他们的圈子,后来发现太累了,做不了自己。但是久了发现,很多老外和我们笑点都不一样。笑点都不一样怎么做朋友。你说的话他get√不到怎么都不会太熟。交朋友不就为了一起进步,一起开心。很多中国朋友一颦一簇,一举一动就明白你的想法。你讲的笑话他接的住,还继续把你逗笑。我觉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和外国人一起只是为了更多的了解,不为其他。
9#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47:14 发帖IP地址来自
不要和中国人扎堆。
不要和中国人扎堆。
不要和中国人扎堆。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很多人觉得可以中国圈子和当地圈子一起混,什么朋友都交一些。其实并非如此外国人如果潜意识里把你划分为“中国留学生之一”,就不会主动来与你交朋友。因为在他们眼里,你与他们不同。他们和你一样,害怕融入陌生的圈子。如果你已经有了固定的中国朋友圈,外国人就会对你敬而远之。
如果你下定决心要交国际友人,就要有意识地远离中国人群体。但是据我观察,两个圈子都混得很开的人几乎没有。所以你必须有取舍。如果你觉得不值得为了外国朋友,放弃中国朋友,那也是完全合理的选择。
如果你和中国外国朋友同时在一起,请一定说英文。

要交外国朋友,其实很简单:淡化你本人的“外国人”特征,强化你的”个人特征“。当别人看到你时,首先想到的,并不是”这是一个中国人“, 而是”这个人很有趣,值得交朋友“。要怎么做到呢? 以下有一些具体的建议:
1. 发展兴趣爱好。英语国家的人公私分明。在课堂上、工作中比较难交到朋友;但是如果你去打球、健身、参加乐队、打牌、打游戏,就容易发现志同道合的人。做的不好没关系。重在参与。
2. 在衣着打扮上与外国人同化。外表很重要。把眼镜换成隐形眼镜。不要戴美瞳。不要黑丝小短裙。把牙齿洗干净,或者至少刷干净。剪一个干净利落的发型。
3. 仪态落落大方。走路身体挺拔。不低头,用眼神与别人交流。握手有力。主动打招呼。微笑微笑微笑。多称赞别人。主动与别人交谈。永远尊重别人。你遇到的每个人,都希望交到新朋友。

最后,交朋友随缘,不要强求。不要只想你需要什么,更要想你能为别人带来什么。能够互相帮助,互相欣赏的人,才能最后成为朋友。

祝你成功!
8#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47:13 发帖IP地址来自
不用太刻意。
第一,你的英文要好,不然交流都有问题如何融入?
第二,住宿舍确实有很多接触外国人的机会。我之前住宿舍,就我一个中国人,大家经常一起玩。但是有一个问题是,外国人经常开趴,还挺吵闹的。自己斟酌。
第三,多参加他们的趴和集体活动,澳洲都是说英语,没有那么多壁垒。不像我们欧洲,有时候他们说着说着就换当地语言了,我就会觉得挺无趣的。
第四,自己开趴或者做饭邀请他们。一来二去不就熟了。
最后,你必须承认有文化背景差异,我觉得和外国人开趴还挺无趣的,虽然和中国聚会也是扯淡,但是就是感觉和中国人玩开心。当然,我也和外国人去玩,开趴啊去旅游什么的都会邀请我,想去我就去不想去就家里蹲,自己开心舒适才是最重要。
7#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47:12 发帖IP地址来自
根据我时间不长的留学经验,分享一下下:

开了个头就深深陷入回忆里【泪目】所以扯了好多不关题的东西,见谅哦。
1,找个外国人去接机。我第一次出国第一次接机是约的一个荷兰小伙 Alex,跟他是在一个外国人交流网站上认识的(网站忘了叫啥了,挺靠谱的,想起来了再回来填),聊了有一个月吧感觉这小伙很不错,荷兰和日本的混血,健谈善良智商高且就在我学校附近住,我定好出国日期后就约他去机场接我,他也是我认识的第一个外国朋友,就这样定下了友谊一直保持到现在。跟Alex在一起认识的日本人多一些,毕竟荷兰人太少,但日本人也是在酒吧认识的他们英文不是太好,交流有障碍所以也没交上个日本朋友挺遗憾的。但 Alex 倒是介绍给我认识了一个双子座上海姑娘 Fannie(以前她叫 Fanny, Alex 叫我偷偷告诉她那个词是屁股的意思),心直口快,有穿不完的衣服仍然买买买,微胖但是很打扮,我好喜欢她。

2,和外国朋友多的中国人出去玩 ()。 Fannie 就是那种既然出国了就不应该躲在华人圈里面,有一堆外国朋友,她比我早去更熟悉,所以有个敢玩敢嗨中国人带你扎到外国人堆里去,这样你会更轻松地适应环境,也会保护你,毕竟女生在外面傻乎乎地可能就被占便宜了,Fannie 就比较知道那个度。嘿嘿不过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吃吃吃吃吃(啊啊 Fannie 我想你啊什么时候去上海找你吃冰啊呜呜。。

3,to live on campus。想吧刚出国,除了在校园里面待的时间以外,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面的。我感觉有条件申请到学校的公寓,特别是为留学生准备的 Global House 那样最好,舍友邻居都是五湖四海的,在 lobby 看电视的时候,你发现哇塞这金发妹子居然也喜欢 bigbang 那个日本妹子半夜想点披萨,你们就有得聊了……你认识的外国人多了他们和当地圈的交际方式也会捎带着影响你。

4,不要找中国舍友不要找中国舍友不要找中国舍友。我在公寓住的是双人间,我舍友 Marry 在比利时出生长大又回国读的大学,家里亲戚很多都在这里,加上是母语,和当地学生玩得都挺不错,她人也开放,前男友现男友暧昧对象我都知道 lol,反正她介绍我认识一堆当地人啦,我们一起滑雪啦吃饭啦街上逛啦当中都只有我是纯“外来人”,我英文不好大部分时间他们说着我听着哈,慢慢适应呗。我很幸运一开始就遇见我舍友那么好的女生,生活学习上都给我很多帮助。你呢,在外面住应该不好找这种同居的舍友啦。不过希望能遇到像 Friends 里面那样比较温馨的气氛,多一点当地人,尊重对方的生活习惯同时做个善良幽默的人,大家会轻轻向你靠拢的。

5,发扬我中华大美食。我曾经用一盘水饺虏获一个巴西籍葡萄牙裔妹子的→芳心。真不是我见识短浅啊我真没见过比她还美的妹子啊,我们刚好有一门课一起上啊,教授见她都看了好久啊,她爬桌上睡觉让我想起白雪公主啊,周围的男同学都喜欢和她讲话啊,我也想和她讲话啊。有天我在加热hy姑姑做的饺子,她刚好在 lobby 休息,我就分享了一碟给她,她当时就好吃哭了,后来送我好多巴西纪念品,上课我们也坐一起了,男生们都围过来了哈哈哈哈、、、////感恩姑姑啊祝你身体早点好起来啊。此后我还用中国的小零食贿赂过班上的男生抄他作业,哈哈哈哈,后来和他也变朋友,他比我高一届读研究生了好苦逼啊半夜两点都不睡。

6,找个当地男/女朋友。这是最快速的方式了。认识几个华人妹子是找的当地的男生,各有各的好呗,吵架谁也听不懂谁骂的啥。
不过我还是觉得我们中国男生最 man 了。

暂时就这些吧,我一直想找那个巴西妹子的照片找不到,,sad 相信我她真的好美。。

初来小社区第一次回答问题,不知道这样有没有跑题哦。祝那个袋鼠国的同学在华人圈白人圈还有土著圈都如鱼得水哈lol,我也很想去澳洲读书……祝海外留学党们都能顺利顺利毕业拿到offer回来报效祖国2333333.


~~~~~~~分割线初体验~~~~~~~
突然想起来我有妹子的脸书。。盗张图。。因为没有人家允许,所以只是张侧脸啦,妹子有170+


然后那个网站我真想不起来了。。两年前用了一次认识alex以后就没再用了。。注册邮箱是哪个也忘了。。真抱歉
6#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47:11 发帖IP地址来自
       首先,克服异乡人心理,避免沉浸在homesick中无法自拔。留学生想家非常正常,但既然已经决定留学,既然已经走出国门,就要用热情和好奇,去拥抱陌生的城市和文化。在大学待满一年的时候,可能去周末出个门都会一路不停say hi,慢慢地,这座陌生的城市变成第二故乡般的存在。
  摆正心态,下一步才是交朋友。不论是学校宿舍还是寄宿家庭,我建议留学生选择和本地人一起住,这样才会有较多的机会进行跨文化交流,也可以通过和室友一起出去PARTY,从酒友发展好友,有了新朋友的陪伴,自然不会空虚寂寞冷。
     另外,交朋友的过程中避免急于求成,要坚持做自己。交朋友就像谈恋爱,被真实的你所吸引的,才会是可以深交的好朋友。当然,也不能一味被动,遇到对胃口的小伙伴,就要迅速出击,主动划起友情的小船。
      除了窝边草,我们还可以参加一些中国学生会、国际学生组织、志愿组织等社团活动,通过这些校园活动,你可以认识很多本地学生,获得很多跨文化交际的机会。
最后是语言关
     初来乍到,很多小伙伴都担心自己说的不够地道,被别人嘲笑了怎么办?醒醒亲爱的!你有勇气孤身一人,漂洋过海来留学!你还有能力把一门外语说的如此流畅!难道不应该是本地学生佩服你吗?!你才是最应该自信的人啊亲!
    只要坚持和室友、同学交流,口语自然就越来越顺,交流越通畅,友谊的温度就会越来越高。正向循环一出现,突破语言关简直是分分钟~
    题主如果可以挤出时间去兼职,建议去校园的咖啡馆等地方打打工,在点单的时候和熟客聊天,也有机会遇到兴趣相投、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了解更多专业、权威、实用的美国留学资讯,添加微信beliwin1314,你要的,我都有!

5#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47:10 发帖IP地址来自
看到这个问题很有感触,来谈谈我的看法。 先说下本人的情况吧,本人在美国,就拿如何融入美国的圈子来说吧:

在美国待了四年多了。和美国人做舍友住过一段时间。期间有过圣诞节在美国白人家住了半个星期,跟随他们家参加他们家族的聚会。

也被系里的教授请到家里做客,和他的爱人孩子一起共进晚餐。不知到这样的情况在题主看来算不算融入圈子。

我觉得不算。

融入一个圈子,不是看你和美国人走的有多近,而是看你的个人爱好兴趣是否已经去中国化而进入美国化。很多留学生会觉得和美国人交流有距离感,不是因为语言不够,而是因为没有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可聊。(我刚来时和一个韩国人用蹩脚的英文配着手势还能相谈甚欢, 却在多年之后还是经常觉得和美国人没话聊)。所以,在你想融入美国圈子的时候,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1。美国同龄人喜欢哪些话题?
2。 美国的娱乐八卦你了解多少?
3。美国的政治新闻你有关注吗?
4。 美国的体育(主要是橄榄球,毕竟美国最火体育项目)你懂多少?

如果你天天在家看的都是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这样的中国节目,你怎么可能能融入美国圈子?会有哪个美国人对你看的这些东西感兴趣? 假设一个越南人来到中国,你觉得你会有兴趣去和他聊越南的东西吗?如果他来到了北京,开始关注北京国安,作为一个北京球迷,会不会觉得和他才会有话题聊?

所以如果想融入本地圈子,先得去了解熟悉本地的文化,具体来说,就是本地同龄人喜欢的话题。

但是,强迫自己放下已有的爱好并去接受异国文化,这是否能做到,以及是否有必要, 是否值得,那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以后再聊吧
4#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47:09 发帖IP地址来自
每当看到外国人喝啤酒几瓶就倒以及玩扔乒乓球以及扔狗飞盘玩的不亦乐乎的时候,我就觉得你那么想融入这群野人的群体也是意味不明。
3#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47:08 发帖IP地址来自
之前在农村的时候,我基本上是和美国人玩的,因为我发现身边的中国人太煞笔了,但即使我融入美国人的圈子,我也发现他们也很幼稚;后来我转学到了州府,我校一直学风严格,我也无暇社交,大部分时间是学习,朋友基本上多是中国人和一些各个背景的留学生,我之所以愿意和他们在一起,是因为在这个学校大家都很上进;倒是美国人太野了,天天party,我没时间陪他们。再后来我到了纽约工作,圈子里有一半是中国人,一半是美国人和其他外国人,因为我发现许多在纽约的年青人都很优秀很上进他们有说部完的精彩故事。我的经历说明了一个道理:和谁玩并不重要,你圈子的层次才重要;你想和优秀的人成为朋友,你自己必须优秀,即使你出身草根,只要不懈上进,仍然可以把你身边的人甩到身后。
至于文化的融入,倒其实是一个被动的,后知后觉,逐渐的,自然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并不是要强迫你自己去迁就本地文化。我刚来美国的时候也觉得和他们格格不入,英语也不溜,也曾经强迫自己入乡随俗,也曾回归中国同胞的圈子,现在在纽约我倒是没有这个圈子区分的概念了。因为纽约太多元了,太自由了,太开放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子:黑人,爱尔兰人,中国人,意大利人,犹太人,但每个人又紧紧相连,密不可分。留学是一个会给自己留下深刻痕迹的过程,比如我在美国呆久了,穿着,习惯,口音,饮食,观念也接近美国人,现在很多中国人刚接触我还以为我是美国人;就像我的东北朋友在湖南读书六年,不吃面食爱吃辣北方口音也被湖南人带歪了,我的安徽同学在北京读书四年,性格作风也有京韵, 即使在外常常怀念的也不是安徽小吃,而是北京美食。我们是美国化的中国人,湖南化的东北人,北京化的安徽人,我们虽仍保留了故乡特质,但我们读书的地方也是深刻影响我们的第二故乡。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不必刻意融入,或许四年之后,你会发现你越来越像当初你觉得难以融入的澳洲人
2#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47:07 发帖IP地址来自
在澳洲六年多,认为题主没有任何必要为了融入外国人圈子而去融入,选择你呆的舒服的圈子顺其自然过得开心就行。

在接触题主认为的“当地”圈的时候,可以先问问自己,跟随着他们的生活方式你快乐吗?

我刚来这边的时候也有和题主一样的困惑,为了不被认为是fob,强迫自己融入外国人的圈子。在班里同学和老师聊一些热门abc ten电视节目电视剧或者八卦的时候很想聊上几句,所以强迫自己看一些自己并不喜欢的电视剧或者电影,就为了大家闲聊的时候能插上几句嘴。你问我能融入进去吗,能和他们玩到一块吗?

大家的包容性接受能力都很强,当然能。但是我觉得我好像变了一个人。因为所说的话并不是我兴趣所在,我说话开始变得谨慎,为了插上话,说话之前都要在脑子里预演,想好合适的时机插进去。我从原本话多开朗的性格,到外国朋友看起来的觉得我很乖。

在老师眼里,我也经常和他们是最好的朋友,通常和他们hanging out,所以在camp分宿舍的时候其它中国人都分在一个宿舍,我则和外国人一个宿舍。早上一起床我成为了宿舍里唯一一个一大清早刷了牙才去吃早饭的人,而其他人都是在早餐后再回宿舍刷牙。早上一起床就要去吃早饭,为了和他们一起不拖后腿,第一次尝试了早餐后刷牙。(后来忘记在果壳还是小社区学到,这样才是比较科学有效率的做法,但是我还是和千千万万亚洲人一样觉得那样违背天理哈哈哈哈)野营的吃的我总觉得虽然能吃,但并不合口味。隔壁的中国人的宿舍带了一大堆零食和泡面,一到晚上或者休息时间就拿出来吃,而我们宿舍和其它外国人宿舍一样通常干巴巴的羡慕或者有脸皮厚的上去问can I have one? 短短一周camp,我和大家一起玩,一起运动一起吃饭,一起睡前八卦聊天,或许在有些爱评判谁fob谁不fob人的眼里,那群中国人是fob我不是,但我觉得自己并不能算得上快乐,非常非常非常羡慕隔壁正在泡面用ipad看片子的那群人。

后来这次camp让我想开了,根本不需要担心自己是不是被认为fob嘛。开心就好。于是我回到中国人的圈子里,感觉自己自在多了,说话无需顾忌被人接受或者迎合别人喜好。我又变成了小霸王!
然后第二年camp,我开开心心的和大家一起买了一顿零食,晚上饿了泡面,早上起来刷好牙一起去吃早饭,做不擅长的运动骑十几公里自行车的时候一起叫苦连天,在外面扎帐篷冷冰冰的时候分享口袋里的暖宝宝,真正的体验到了中国人版本的camp的乐趣~。在异国他乡,真正能互相理解分享经验的,好像只有自己人哎。

然后我就从此和一群自己真正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玩耍学习到现在,论圈子,我应该就是题主口中的“华人圈”,但这并不代表我和别人交朋友嘛。上课的时候能轻松的和老师同学聊到一块,遇到感兴趣的话题就一起聊聊,有formal或者prom的时候和外国人聊天互相交流你们怎么准备啊哪里做头发买鞋子啊,或许他们喜欢tanned,我们喜欢pale,互相交流或者交换交换对方圈子的八卦也非常开心。

感觉我真正明白了我们学校曾经强调过的get along。
我可以和任何我兴趣相投的圈子呆在一起,同时和其他圈子的人成为能一起学习闲聊的朋友。

我也遇到过来澳洲时间比我短许多,和外国人或abc玩在一起就十分看不起别人,认为玩的圈子是炫耀的资本,喜欢评判谁fob谁不fob的人。她的英语能力和学习能力可能还没有很多她不屑的“fob”好,总认为她融入了一些混乱的外国人的圈子,和他们一起吸毒party就是她炫耀的资本,高人一等。总喜欢用轻蔑的语气说,某某某是fob,真土,天天和中国人混在一起。用不屑的语调评价那些在这里努力学习的同学,她不就是一个fob嘛。

嗯,:)哈哈。

当过学校的international captain,和学校一起办过diversity day,也感受到澳洲越来越强调diversity。每个民族国家的人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喜好,不用太过于刻意改变自己,保留多样性不是挺好的吗。我是Permanent Resident,也有成为澳洲公民的机会,但我不需要天天和一群外国人玩,强迫自己接受别人喜欢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来证明自己在国外读书生活嘛。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用自身经历告诉题主,
你爱跟谁玩跟谁玩,要得费心思才能融入的圈子,你呆着也不会多开心的。



只是个人的一点看法,希望题主能够越来越好,嘿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7300
帖子:546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