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哪,好像十二三岁的我阿,那时候也是迷茫的要死觉得去国外读书可能会好一点。可能是逃避心理,但就是一直笃信这样的想法…
那时候家里条件一般,我想去澳洲读商科,我旁敲侧击问过家里的意见,家里觉得一个女孩子没必要。
我爸也给我规划的很长远…
远到我结婚他送我什么车型都定好了…
而且,那时候也基本按照他定的节奏在走…
那时候也就十几岁,很多事情也不成熟,包括我自身想法等。
后来高中阶段,我深深意识到我这脑子要是学商学数真的是买一赠一的那个赠一…
之后更多的接触艺术,那时候美术是我不用费太多力气也能做到我定的目标的事情,我这么懒,当然选会让自己流汗最少的项目了。
后来上了某非一线直辖市的一个师范校,还是学画~
大二的时候,我知道我想出国。
被抑制了好多年的留学欲又被唤起了,那时候我开始通过网络阿图书馆阿等等途径,来整理我目标国家的资料。
包括,语言,费用,风土人情,目标专业,往期校友等等。
我选择了合适我自身状态专业和家庭的目标国家和专业,去和家里聊。
因为有了前期了解和调查。所以沟通起来,数据比我一些偏于主观的想法更有说服力,我觉得留学不但是一种体验,更是一种投资,只有把钱投资在学习上才永远不会贬值。
我当时是站在一个投入产出比的角度来说自费啃老留学这件事,我爸爸很喜欢男孩子,但无奈我家只生了我一个女儿,但那也得好好养,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不是。
我觉得我妈更加看重我,希望我可以把同龄的亲戚孩子们比下去…尤其是我的哥哥弟弟们。
目前除了还在申请G5的唯一的弟弟,就是我的学历比较高了。老人家那辈,总爱用儿女的成绩来长脸,在一些时候长辈的虚荣也是推波助澜的好手。
希望你确定好的自己的目标,可以用行动去实现,无论结果,相信你的家里一定是希望你的未来充满光明,你可以生活的更好,才会对于你的未来规划有和你不一样的见解。
也是十八岁的大人了,做事稳重一点。
本科,研究生,要是你想读,晚些日子也不是什么大事。
…
至今,在罗马一百多天了,给你一个小建议,如果要出国,无论去哪,好好学语言。
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