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以后如果想出国留学,推荐信怎么办?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知乎用户   2019-4-11 22:44   5131   5
工作两年以后想去英国读个传媒硕士或者博士,最近着手雅思什么的,关键是推荐信,毕业几年了跟老师也没什么联系,找单位领导吧这事儿还是偷偷摸摸进行的万一不成功呢,但总不能直接跟领导说我不干了你帮我写个推荐信吧,怎么办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正序浏览
6#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44:34 发帖IP地址来自
你好,

推荐信一般要求3封。一封需要你的大学教授写。工作方面最好找和你关系不错的领导。首先你能肯定他/她能写一封好的推荐信。第二,他/她能够帮你保守秘密。

申请硕士主要需要体现你的执行能力,工作经历。因为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为工业界/商界培养高级的实践者。

至于推荐信的重要性,首先大学会看你的成绩单,还包括标准化考试,这是预测申请者是否能在学术/学习方面成功的最好准则。这两样是研究生院招生官会首先看的。
但是,美国有几百个不同的专业和领域,有几千个不同的硕士项目。所以范范的说推荐信有多重要是不可能的。不同的项目和学校对推荐信的态度都不尽相同。比如,如果你申请的是top项目,那么你的推荐信会非常重要。如果你申请的排名不是那么高的项目,但是你的成绩不错,那么推荐信就不是那么重要的因素(只要你的推荐人在信中没有写任何关于你负面的评价。负面评价在推荐信中是很少见的,所以如果有一封含有负面信息的推荐信一定会对学生的申请造成伤害,不管他/她的分数有多高)。

推荐信能够帮助那些分数已经过关的学生,如果你的成绩不行,GRE或者托福不过线,那么推荐信页帮不了你。

推荐人应该了解申请者,可以写出很多关于申请者学术潜力的细节的人。希望这些对你有所帮助。

请关注我的专栏http://zhihu.com/people/parkemuth001
5#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44:33 发帖IP地址来自
必须要有一封推荐信是来自学校的哦
4#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44:32 发帖IP地址来自
这是一个很多想出国留学的人都会提的问题,但针对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当以更好的系统思维来思考:
比如,我们不该直接回答“写推荐信应该怎么怎么写”,而是首先明确:
  • 这个问题中关键词的定义是什么?
  • 为什么需要推荐信?
  • 推荐信对应的推荐人应当怎么找?
  • 什么样的推荐信质量比较高?(可能包含推荐信份数、内容、提交时间)
  • 如何确保推荐信发挥最大化的价值
  • 等等
P.S.2015年我受邀在同济大学创业谷有专门拍摄过关于美国研究生留学推荐信怎么写的视频课程,感兴趣可留言或私信我,也可加我微信chsw37)

这里我来分享一下我所理解的以上所列之中最重要的几个部分: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推荐信?为什么需要它?
推荐信是西方求职文化中从求职者的领导或者身边人的角度对求职者进行推荐,留学申请的推荐信也是如此。考虑到学生对自己的评价难免不够客观,招生官会希望能够从第三方的角度客观地了解申请者的情况。所以从本质上来说,留学申请过程中的推荐信就是推荐人对申请者的一种主观评价,他的可信度和价值受到推荐人职位,个人诚信,或者业内声誉等影响。

推荐信作为留学申请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如何做好充分准备,让“它”为你所用,则是很大一门学问。
其次,再来看推荐信的要求。

a.推荐信数量
般来说,美国大多数商科硕士申请需要学生提供两封推荐信,一封学术推荐信,一封专业推荐信(当然也有少数院校需要学生提供三封推荐信)。虽然应届毕业生和非应届毕业生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但是每一封要求的推荐信,我们都推荐学生去找至少两个推荐人,防止意外情况发生,无法及时拿到推荐信。之前有学生就发生过,前期答应写推荐信的教授最后突然旅游去了,全部失联,不得不再临时找其他推荐人。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推荐信要求一般是1至2封学术推荐信和1封实习推荐信;对于非应届毕业生,尤其是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申请者来说,推荐信最好是1封学术推荐信和1/2封实习推荐信。

b.质量要求(推荐人和推荐信内容)
推荐人:
对于学术推荐人,一般建议推荐人的职称至少应该是副教授,最好是找与你申请方向一致的教授出具,而且你与教授要有足够的交集来说服招生委员会他是一个合理的推荐人,况且如果推荐人并不了解你也无法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出具一封让人信服的推荐信。

那么对于国际知名教授,尤其是美国本土知名教授的推荐,在申请美国高等院校的过程中是非常被评审委员会看重的。因为他们不会随便推荐学生,更不会推荐差学生。如果你有缘在学校访问,国际会议,交流或者比赛期间结识了这样的教授,可以保持联系,展示自己的专业性和对他们研究方向的兴趣,并争取找到机会参与他们手里的一些项目以提升你与潜在推荐人之间的“交集”。如果拿到他们的推荐信,那么帮助会非常大。当然国内也有很多知名教授,也是有着不错的国际声誉和专业度,能够拿到他们的推荐信也是非常不错的,但切忌“没有交集”的强推。(因此,学术推荐人并不一定必须是自己学校的、教过自己课程的教授,适当的情况下,通过比较我们也可能推荐选用没有教过自己、甚至是校外的推荐人)


对于实习(工作)推荐人:
a. 选哪个公司的推荐人:
如果是实习,那么在之前的文章做什么实习对申请金融硕士MSF最有帮助?我有写过,实习经历的质量由三个维度共同组成:数量、长度、内容。在选择选择实习(工作)推荐人的时候也遵循一样的逻辑,即“质量为王”,因为往往不论是应届生或往届生,一般走需要(且只被允许)提交一份职场推荐人。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三个维度:
数量:2-4份实习经历是比较合理的区间,少于2或多余4都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如果实习经历过丰富,其实就是过“散”,职业发展初期讲究的是聚焦,讲究的是“木桶原理的长板原则”职业发展的木桶短板理论?长板理论才是王道!

长度:每份实习的“账面”长度不短于1个月,尽可能久一些,除了寒暑期实习外,学期间的实习也是国外认可的,所以理论上实习的长度可以长达数十个月,关键是能否在实习过程中真的有足够多的内容体现。换句话说,如果你可以体现足够充实的实习含金量,账面上实习的长度“弹性”就很大的!不明白的请私聊问我。

内容:这是最核心的一个维度,因为如果这点足够强,将赋予账面上1和2这两个维度非常强的“弹性”,但这第3个维度也是最难把握的,这涉及到申请者对行业的理解、对职业发展的认知,一份实习和另一份实习间的逻辑性也是在内容上需要注意的深层次问题。
b. 找谁做推荐人:
可以找公司同事或者上司,虽然说职位更高推荐会更有分量,但是如果为了拿一封高级经理的推荐信花费了过多精力也是不值得的,况且他们的时间也更少,沟通起来也会相对更难,如果没有实际太多的工作交集,又没有做好足够的沟通,那么推荐信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实习推荐信内容主要是你在实习期间的表现,比如如何团队协作,克服困难,做出超越其他实习生的贡献等。


第三,推荐信内容该怎么写?
一封好的推荐信,一般都包含真实例子,详实的描述申请人某个方面的特长,兴趣和潜力,搭配着其他材料中展示的学生清晰的定位和全方位的准备,展现给招生官一个鲜明有特色的立体形象,而非生硬空洞的、满是概括性的文字。

举例:
A: 成绩优异,帮助同学,积极参加活动,并且有领导才能。
B:     在课程项目中,XXX同学不仅取得了全班top5%的好成绩,还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他参加的一个商业挑战赛中,我担任他们团队的指导老师,他作为队长,在brainstorm之后还跟我单独讨论了他的想法,听取了我的意见。之后,他根据每位队员的特长合理分配任务,设定DDL。当A同学遇到困难之后,XXX同学能够及时了解到。虽然A同学比较内敛,信心也不足,觉得这个任务挑战太大。但是XXX同学觉得A同学有这个潜力,需要的就是信心和鼓励。XXX同学跟A同学进行了长时间的沟通,帮助他重新建立信心,梳理难点,从而按时完成任务。XXX同学做了大量的幕后工作,把荣誉都给了同学们。他是一个观察细微,有大局观念和领导才能的优秀同学。
关于推荐信,就先写这么一些,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想邀请你帮我做两件事:
  • 点一下「赞同」让更多的人也能看到这个内容
  • 关注我 和 我的专栏,持续关注职业规划、职业发展优质内容
感谢您的支持!

3#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44:31 发帖IP地址来自
鉴于题主的现状,我建议你先做两件事。
  • 找到目标学校,有的学校两封推荐信即可,所以先去看下你预备的学校需要几封,不要增加多余的工作量。
  • 把我这篇回答看到底

俗话说 推荐信写得好,剑桥哈佛少不了。

推荐信写得好不好,跟你的学术经历丰富与否并不是必然关系。

正所谓学术不够,写作凑。

我的很多学员,在国内专业领域能力并没有那么强,但是就是因为推荐信写的十分有说服力,很吸引招生官,从而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机智的我现在把他们的写作套路分享给你~

一般三封RL的内容建议为:
第一封: 学术推荐,找上学期间的导师或教授作为推荐人
第二封:工作推荐,找近期工作的老板或同事作为推荐人

第三封:能力、活动、实践推荐,找近期参加/也包括亲友的推荐。


第一封:学士推荐

这可能是你现在比较困惑的一个点,毕业两年。

你可以自己直接去找自己大学的老师或者教授

如果觉得自己去太过唐突可以找当时在班里比较吃得开的同学,让他帮你引荐一下。

(我接触的社会学员也比较多,一般来说,像你这种情况,大家都是自己写好,然后再去找自己的导师/教授,他们负责签字授权就好了。但是明面上我们不这么说,嘘~)

回到正题,但是在找导师的时候,最好是提前2-3个月就能联系到推荐人。
要留给推荐人足够的时间。有些教授到了申请季会有很多推荐信要写,对他们来说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很大的。避免教授推荐信太多,忘记你的存在,这种情况的发生。

在问询推荐人能否写推荐信的邮件或电话中,要礼貌地请求,并提供详细的说明,包括申请截止日期和申请人希望最好在什么时间完成申请。像有些大学对于留学申请的材料是随到随审的,这种情况就越早提交越好。有些教授还会要求提交简历和个人陈述,以便他们更好地了解申请人。
如果联系后一周内得不到回应,不要害怕再发一封邮件follow up。如果推荐人答应帮忙,可以约见面聊一下写作的角度和素材。

第二封:工作推荐

如果你不好找你的直系领导,你可以找业界跟你关系不错的,切记不要只追求推荐人的名声名望,如果给你写推荐信的人与你几乎没有交集或者了解的很少,那么推荐信也是空洞泛谈,没有它的价值了。

大部分人都认为推荐信找越牛的人写就越好,事实并不是这样。相反招考官看了估计还会认为你这封信是假的。所以一定要找真正跟你有关系的人,比如带你一起做项目的上司(在关系还不错的情况下),平时在学术上和你有交集的合作伙伴,对你的工作态度真正了解才能写出一封有侧重点的推荐信当然如果你的上司在行业领域有不错的知名度,那自然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还要说一下推荐信中的优缺点也是写作的一个重点,优缺点写的要恰到好处,不贬低、不夸大,客观评价自己的成就,避免赞美过度,要贴近自己实际情况,另外缺点中也不要写的太过,缺点切记提及与自己学术有关的。

第三封:亲友/活动推荐

这是一封比较容易搞定的推荐信。

关于亲友推荐信,学校方式想看下朋友对于你为人品质的评价,在这一部分无需过分夸张的表达。

相对比来说,考官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热爱生活的的一个人。

活动、实践推荐信,找一个和你共同参加活动的同事来写。在这一部分,你最好找曾经参加过的公益活动,这样会加分不少。考官更希望看到的是你活动执行的能力,和参与度。
写推荐信需要注意的点

  • 有些同学不知道到底应该在推荐信里放些什么内容,把自己的经历实践又罗列了一遍。

“He decided to embark on a journey…” (你的老师怎么知道你做的什么决定)

“She dreams to become an engineer to help people…” (你的推荐人为什么会写你的梦想)

“He also participated ABC Program with DEF University in the year of 1234.” (你自己都背不下来的活动实践全称,只在课堂上和你有学术交集的导师怎么可能会知道)

这样的推荐信,让别人感觉推荐人是你肚子里的蛔虫一样。和你关系好到你的一切他都知道。这样就感觉不是那么真实。

建议:用客观的角度进行描述,即便是表扬你,赞美你,也是依据一个个事实来表达的。

避免用到

He/She thinks, decides, made a decision…

It’s his/her dream, goal to …

避免写出很长的课程和活动的名字,在你CV里面出现的, 最好在RL里面不要大面积的重复。不仅浪费字数,还增加了推荐信的不可信度。

1.像讲睡前故事一样的描述方式

是的,为了让你的rl更真实可信,可以写一些你和推荐人和你公事的经过,但是没有必要把你们怎么认识,一起做了什么项目,项目中发生了什么故事,前前后后的像bedtime story 的讲出来。同时还用了很多口语词汇像think feel… 在推荐信当中出现很多语法和拼写错误。

真正推荐人的权威是一句简单的话就可以概括的,没有必要把事情从头到尾的都概括一遍。

建议:简单叙述事件,并用描述能力特点的关键词加以概括总结。

不要只看你自己写的推荐信,会错过很多语法错误,要像演讲那样大声读出来,觉得通顺了就可以了。或者找你的申请buddy,互相proof read一下自己写的文章。这个建议也适用于别的写作哟。

2.以肯定的方式否定

有很多人想要尽力在推荐信当中通过导师口吻描述自己的好处的时候,用词不当,适得其反。

比如“He always live to expectation in the lab work.” (你想表达的是“这个学生总能够做到我们期待的,但是在英文理解中live to expectation 让人的感觉更像是你做到了被期待完成的任务之后就停止了,所以其实更应该是live beyond expectation.)

再比如描述这个学校可能会给你带来很多的 “difficulties和challenges” ,然后你不害怕困难之类的(你认为讲的是你不怕困难的决心但是这侧面的表现你的能力不够,真正有能力的人走到哪里发现的不是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而是opportunities and improvement)。

建议:有的时候,中国同学的写作习惯是想把一件事情表达的高深莫测,觉得自己的表达能力特别高大上,但是这就往往使英文阅读者产生了很多困惑和质疑。英文写作是很straight forward 的,而且RL和PS这种文书,都是客观叙述型的,一定要让人一读就懂。
建议大家把你写的句子翻译成中文,直接理解它所表达的内容。如果有些词汇和句子你连中文都解释不清楚,那么英文写作就尽量避免。同时在写作的同时不要以隐晦的方式去描写去比喻。用更加肯定和积极的语气。

写长句子凸显自己英文水平高,写作高大上

在英文写作中,大家普遍有一个这样的误区,认为句子越长,从句越多,表明我的语法高超,写作水平higher level。其实不是。

在英文写作中,有一个TWO-LINE RULE (两行法则)也就是说你写的句子不要超过(word打开时候默认设置)的两行,超过的话,你就把长句子断开,变成两个有逻辑联系的短句子。

建议:切勿从句套从句,把句子断开,写作精简干练,表达逻辑思维清晰



确实在留学申请过程中,写文书、推荐信、学校的申请等各类事情需要注意的点都比较多,如果你工作太忙顾忌不上,可以找我来帮助你,欢迎私信我

2#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44:30 发帖IP地址来自
这个问题应该每个有工作经验申请学校的人都会碰到。一般来说都至少要一封学术的推荐信,一封工作的推荐信。
学术方面,只有硬着头皮回去找老师咯。我相信一般来说除非是研究性质很强的学位需要老师的背书的话,其它老师都是不会不愿意帮你搞一下的。不过一般他们都应该要求你自己写推荐信最多帮你交一下吧。反正这就是一个开口的问题。题外话说一句,还是建议所有有继续读书意愿的学生,哪怕只是有点可能,也最好和大学中的一些老师保持一定的联系和交流比较好。
工作方面,有下列几种方法可考虑:
1)找不是你顶头上司或者和你非利益相关性那么大的人些推荐信,并要求他们保密。好处是不影响你工作,坏处是并不是直接相关的话可能可信性没那么大
2)找工作中其它对你比较了解的人写推荐信,比如说和你关系较好的客户。这样的话其实推荐会更加有说服力,缺点是如果你们是有长期的商业合作关系那可能也会比较尴尬
3)找你的直接老板,好好谈一下自己的职业规划和读书计划,保证会继续努力工作,然后要求老板帮你写信。如果可以的话表达一下读书回来愿意继续为公司效力的意愿(无论真假)。一般来说老板,除非是价值观和你太不同,都不会反对你继续读书的。只不过可能你接下来一年工作上要做好做大家都不肯干的活的准备。
4)破釜沉舟,干脆辞职,专心申请。这样就更加容易向老板开口要推荐信。并且利用这个时间做一个和之后所读方向相关性较大的实习,为读完书之后找工作做准备。

还有就是开口向别人求助别人会答应的几率其实很高,大部分人还是很愿意帮助别人的。如果楼主真的下定决心要申请留学的话,这些都不是大问题来着的。好好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读书,写好PS,想好职业规划,再多找人聊聊,相信可以有更多收获。

祝楼主成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7300
帖子:546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