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拿到了满意的offer,宾大也要我辣,所以鸡冻来答一波。
找到棕榈之前,我是一个累到内伤的托福老师( ̄. ̄)作为一个本科心理学的托福门外汉,超大的工作强度和极少的休息时间让我对当下日益贬值的英语技能和工作前景感到很绝望。鉴于已经有一个自己DIY惨遭滑铁卢的经历,我第二年学乖了找到棕榈。
作为一个上海某双非大学的小屌丝,我起初对于申请不敢有过高的要求。毕竟我系留学的同学大部分目的地是英国澳洲欧洲新西兰。而有数据记载的十年之内,我系去向最好的是一个学霸学姐,她去了NYU。我TOEFL107,且我阅读听力都只有27,对教过托福的我来说略显羞耻。GRE324也是一个比较一般的表现。所以当初我给自己的定位是能进top30就很好。
最初了解到棕榈是看到我发小在朋友圈里同学转发的帖子。而选择棕榈的原因和很简单,是因为,第一,小综学长的声音动人,解答热情专业(虽然有时候他太忙了回得比较慢蛤蛤);第二, 棕榈的导师和我要申请的专业高度匹配;第三,棕榈并没有和其他的机构一样强行给我推荐一个多交钱就能够去美国的读书的“保底服务”,感觉好像不会收完钱就变脸233。
我的天使一般的申请导师,+D姐姐,可以说是我申请过程中过程中的灵魂人物。作为一个北大+宾大的究极过来人,她选校的时候就给我胆大心细的进行了很多分析和考量。选择的时候帮我非常细致的考量到了梯度申请的需求,也估计到了我和研究生项目的匹配程度,不会为了所谓的保底申请或者冲名校而妥协的选择比较容易申请或是不适合自己的项目。我要申请的方向是发展心理学,最终一共申请了7所学校:
1 Columbia University
2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Barbara
4 Rochester University
5 Penn State University
6 Temple University
7 Tufts University
对于前两所大名校,我当时可以说是保持着卑微的打酱油心态。对于第二次进行申请历程的我,最大的困难并不在于具体的文书,而在于我自己复杂而纠结的心理。担忧和恐惧可以说是两大心魔——我害怕这次申请不成功,担忧自己的研究背景太单薄不够难度,也担心自己再回到老的环境里当托福老师,继续那种不敢往前看的生活。和大部分的拖延小鹌鹑一样,恐惧和担忧导致我很申请得很慢。很多时候常常呆看着文书,千万遍的反刍着自己的科研经历,却感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幸好+D姐姐多次及时将我骂醒,我才能够爬着把文书一项一项的完成。
作为一个也算在留学行业从业过的人,有限的经验告诉我,在申请中机构或者老师包办的程度、付出金钱的多少和学生获得的收益并非是成正比的,甚至很多时候连相关性都很弱。这在文书的方面就很典型。完全由机构代书的文书在好像是在唱一出双簧——中介的喉舌在发声,而站台台前的同学应声被动的在比划,但是对于PS或是简历真正要传达、或是匹配目标学校的部分始终是很疑惑的,因此真正传达出的意思并不会很自然,也缺乏真诚。在我撰写文书的阶段,每天都处于很头大的状态,自己写的虽然真诚了,但是问题很多。比如有些时候在PS的有限字数里扯了太多没用的“情怀”,或者在介绍科研经历的时候着墨很多却没能体现出自己的科研技能和成长体会。比如我申请的几个发展心理学的项目,虽都是类似方向,但是侧重不同。UCSB的项目是比较倾向于发展心理学的和科技应用的结合,所以导师姐姐就帮我突出了我之前在申请专利方面的经历;UPenn的项目比较侧重跨文化的研究,所以在PS里就以跨文化研究的思考为主线把相关的经历串联起来;而Columbia和Tufts发展方向的一些老师又比较专注于实验和认知方面的研究,所以就在文书里着重的呈现了我选材料编程序做实验研究的经历。所以棕榈导师帮我半DIY的文书可以比较好的让有限的科研经历能够配合研究生项目的具体要求,能够体现出我自己的科研热情,同时也能保证语言运用的逻辑和得体。虽然当时投递出文书的时候心里在打鼓,不过从结果来看,我还是相当满意的!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吧,我觉得导师和外教老师的半DIY修改就好像文书的“整容”,而好的整容应该是angelababy式的——就是文书好看了很多,但是好看的前提一定是自然的,看的出申请人原来的轮廓的。如果只是为了追求统一的优秀标准,牺牲了个人的特色,整成了“网红脸”,那很可能招生官老师也会审美疲劳。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然后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面试啦。有些项目是无需面试的,UCSB,Rochester和Tufts的三个项目需要我面试。导师姐姐的面试辅导其实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啊~因为对Resume、PS和申请项目都比较熟悉,也做了口语表达的相关准备,且导师很可能经历过类似的面试甚至相同的面试官,所以面试前给我做了一个高仿真且针对很强的小模拟面试,所以我底气就多了三分。我只是刚开始面试的前五分钟比较紧张,后面发现导师所言不虚,自己准备非常充分以后就逐渐放松了。在准备好的why school之类的问题回答以外,还可以比较放松地聊一些周边话题,问任何想问的问题。比如我Rochester的面试是在大年初一的晚上,我担心室外鞭炮声吵会让视频电话听不清,所以提了一句,老师就很感兴趣的顺势和我聊了很多中国的年节风俗。Tufts面试的时候还穿插了撸狗环节,因为面试官的狗突然闯进来。。。虽然三场面试时间或长或短,但是都开开熏熏的过来辣,结果也不错~
其实关于套磁方面我并没有很多经验,当然如果时间充足可以细读文献并且给喜欢的教授发邮件啦,邮件内容也可以让导师姐姐帮忙参考,虽然教授很可能会无视这种套磁ORZ 我只有和小秘套磁的经验,大多是把小秘当做严肃的树洞,有空的时候可以发发邮件,问问录取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表达一下自己对教授的兴趣。发给小秘的邮件基本都能得到回复,在苦等offer的日子里,有点消息的感觉总是比杳无音信好受的~
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好像有点跑题。总结起来,目前棕榈已经帮我拿到了宾大、UCSB、Rochester和PSU的offer,其中宾大和Rochester是带奖滴,其他的都还在等待中。。。对于小屌丝来说,申请的过程并不会完全完美,当然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是回头看来,当时选择棕榈真的是很棒的决定。嘿嘿,还是要在文末表白+D姐姐!虽说“谋其上者取其中,谋其中者取其下”,但是我一个目标在Top30的双非人士能够在姐姐的帮助下拿到藤校offer,不得不说是挺神奇的。和优秀的棕榈导师相处,在各个方面真的是获益很多~想想自己一年前DIY踩雷后收到排名100以外的学校的拒信的瞬间,真心觉得生活里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
最后,来鸡汤一下。女人类学家米德说过,永远不要怀疑一小群坚定的人能改变世界,事实上,世界只能被这些人所改变。当然,作为祖传的路人甲并不会站在舞台中央改变世界,只是,永远不要怀疑一小群坚定的人能抢到镜头。如果真的期待生活能有一点点变化,如果还站在舞台下面乌央乌央的人堆里,一定不要放弃在舞台聚光灯乱扫的时候蹦起来给自己加戏啊,蛤蛤蛤。总之,不管是怀着美国梦、科研梦或是代购梦,都希望申请路上的大家都可以不虚此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