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个艺术设计方面的例子,是也许你们都已经知道的巴洛克 和洛可可 艺术风格。
东西方交流互通的历史已有千年,中国作为历史上曾经最强大的国家对欧洲乃至整个西方巨大的影响力是必然的,这是来自相对落后的文明对一个更为复杂和精致文明的自然而然的向往 。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马可·波罗游记》的畅销。13世纪,在马可·波罗和一众希腊人与罗马人的吹捧下,东方的这片土地变成了一幅神州幻象。 在他们的描绘中:这里有安定、仁爱的民族,甚至皇上本人就是哲学家和诗人,而在他无所不及的仁慈的专制之下,官员们也是凭借自己精美的诗文才得到任命和提拔……在这个有着用不尽的午后时光的国度,人们把消闲普遍当作生活大事,劳作似乎永远停滞了。遍地盛开着杜鹃花、山茶花和玫瑰花,居民们骑射打猎、跳起高贵的利戈顿舞、放着稀奇古怪的风筝。
它太过虚幻迷人,以至于当17、18世纪的利玛窦(Matteo Ricci)、理查德·沃尔特(Rev.Richard Walter)(牧师)和罗伯特·福琼(Robert Fortune)(植物标本采集学者)等人来到中国的时候常常会感到极度震惊和失望。即便到了20世纪30年代,奥斯伯特·西特韦尔爵士(Sir Osbert Sitwell)仍在说,“自抵达中国后”,他也只是在北京游览皇室的私人宫殿房间的时候,才开始“领悟到中国风这个概念最初是如何引起了我们祖先的兴趣的”。
代夫特陶器工厂生产的瓷匾(一种大型瓷砖,用于墙面装饰)描绘了17世纪西方人的中国想象。 东方贸易开始得很早,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世纪,到了公元1世纪中期的时候,亚洲的丝绸之路已经完全确立。中国的生丝开始传入欧洲,与此同时传入的还有中国化的色彩与样式 ,也因此出现了一大批惟妙惟肖的织物仿造品。
这个珠宝盒上的鸟完全可以看做是欧洲中国风最早的样本 。跟3世纪的叙利亚织物不同的是,这些嵌板并不仅仅是中国物品的仿品,或者赝品;它们出自丝绸上的平面图案,然后用浮雕手法在一个不同的材料上刻画出来。跟10世纪手抄本上神气十足、梳理羽毛的鸟不同的是,它们不是用于图示,而是用于装饰。
从这里开始,一阵中国风开始席卷欧洲。
到了17世纪下半叶,东方文物的时尚差不多在欧洲每一个地方都流行开来 。毫不夸张地说,要是哪一个王宫或者大公府邸没有一个陈列着闪闪发光的青花盘子、瓶和壶的柜子的话,那它绝不会被认为是完美无缺的。从床上垂下的是印花棉布,床上铺的是彩绘布被子。时尚的女士若是没有印花布长袍的话,就会羞于抬起她们的头,或者,至少也需要一条印度披肩来裹住她们的香肩。每一位绅士的图书馆都会炫耀一个抢眼的书架,上面满满地堆放着奢华的对开本的东方游记。
当引领了法国艺术与时尚史上一个伟大时代的“太阳王”路易十四决定为他最宠爱的情妇莫内斯潘夫人(Mme deMontespan)修建一座楼阁--特列安农瓷屋(Trianon de porcelaine) 的时候,他采用的也是正流行着的中式设计。屋顶檐口和主体建筑的转角处都是使用陶瓷瓷砖点缀 的饰板。室内,全是蓝白两色 ,这是当时认为赏心悦目的中国式色调。连同园中亭阁的布局也明显流露出模仿北京皇宫的中央庭院的痕迹 。
中国风流入宫廷。
“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宠姬、“光荣美人”莫内斯潘夫人, 后世的伏尔泰曾评价她是当时法国最美的女人。 美国当代艺术家EdwardA n d r e w Z e g a 和德国当代艺术家 Bernd H.Dams画笔下的特列安农瓷屋 1 7 世纪版画家所绘特列安农瓷屋一侧透视图( A d a m P é r e l l e ,1680—1684) 盛行的中国风装饰特色也体现在宫廷化装舞会的服饰上,甚至还流行起中国面具。
中国元素满满的木质漆盒 一只德国巴洛克式中国风镀金红漆橱柜 17世纪中期的时候,神州的形象已经深深地印刻在欧洲人的想象中。东方器皿,尤其是纺织品和陶瓷,还有大量的漆器,充斥着巴黎、伦敦和阿姆斯特丹的市场。 此外,欧洲的工匠们开始仿制中国、日本和印度的艺术(但并没有对这几种艺术进行明确的区分)。而从这些艺术开始,有几个大胆创新的工匠开始发展出一种新的装饰风格——巴洛克中国风 。顺治(Shun Ch’ih)的宫廷所激发的闲谈和猜测丝毫不比路易十四或者查尔斯二世的宫廷缺少刺激。事实上,西方表现出的症状,明确无误是一场严重的中国热。
路易十四画像 路易十四死后的法国18世纪社会愈加弥漫着骄奢淫逸之风。戏剧、书籍、绘画、雕塑、建筑,无不迎合矫饰和卖弄风情的时尚,迅速脱离严肃风格。对于这个玩世不恭、繁复优雅至极的社会,中国风自然颇具诱惑力。越来越丰富的舶来品以及 “猴子”(在当时,猴子被看做是典型的中国式象)、纸伞、庙宇等形象符号勾起人们的好奇,画家艺术家们开始转向中国风寻求灵感。因此,即便是说中国风塑造了洛可可风格的形成也并不为过。
克里斯托弗· 于埃( C h r i s t o p h e H u e t ) 在尚蒂伊城堡的“大猴子室” 内戏仿华托之作,端坐的女神变成了波斯妖姬,朝拜者被姿势相仿的两只猴子取代。 克里斯托弗·于埃1735年在尚蒂伊城堡中的“大猴子室”进一步发展了中国风系列的奇幻风格 。房间壁画中主人公是中国人,伺候他们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猴子,在墙上和天花板上蹦蹦跳跳。模仿人类工作及享乐的猴子形象最初出现在中世纪手稿的边缘,之后成为欧洲艺术中的常客。
比如这个。
还有。
洛可可时期的代表作品更多为室内装潢物品。这两张挂毯的设计和细节都是典型的洛可可风格,反映出18世纪对东方轻松愉快的印象,但强调的是东方的奢华气氛。 画幅中每一个官吏都风流倜傥,每一位仕女都风情万种,就连哲学家都身着剪裁时髦的长袍,走路仪态做作。
一个安装在鎏金铜支架上的中国人物和大象装饰的瓷座钟 奇特的中国风茶壶:一位中国女子骑着一只小公鸡 洛可可式房间中其他各式装饰品、小摆设尤为引人注目。它们更为热衷于体现异国情调,相比之前的巴洛特风格也显得更加浮华张扬。
历史记载显示这场中国风在18世纪中叶时达到顶峰,于19世纪逐渐消退。19世纪,是厄难般的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正是中国最为愧对“天朝”美誉之时。值得一提的是,1860年代中式风格显露出被逐渐新兴的日式风格取代的倾向,东方文化始终是西方艺术文化始终无法忽视的一部分。
这一阵跨越世纪的中国风潮带来的是一段绚丽新奇的传说,留下的是一份浪漫至奢的艺术风情。艺术史上从来没有成败之分,不然你以为去年的那场维密大秀怎会如此辣眼睛? ⊙﹏⊙
文章图片来自 《中国风:遗失在西方800年的中国元素》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01 和网络
【图书简介】从17世纪始,欧洲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中国风”。这场中国风发端于11世纪,得到了马可·波罗、圣鄂多立克等曾旅行中国的冒险家们、传教士们的有力助推,经几个世纪的发展后,从17世纪开始全面渗透到了欧洲人生活的各个层面,如日用物品、家居装饰、园林建筑等,上至王公贵胄,下至商贾乡绅,都对所谓的中国风尚趋之若鹜;中国风更直接形塑了西方时尚史上著名的洛可可风格。这场中国风在18世纪中叶时达到顶峰,直到19世纪才逐渐消退。华托、布歇、皮耶芒、齐彭代尔、钱伯斯、瑞普顿等著名的艺术家、设计大师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设计师、工匠所创造出的众多中式建筑、艺术品和工艺品为后人记录和保存了它席卷欧洲大陆的深刻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