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和推广人员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工作习惯?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林雅妮   2018-9-24 01:08   147710   10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0 个回复

正序浏览
11#
shining   | 2018-9-24 01:08:43 发帖IP地址来自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0#
诸葛io  3级会员 | 2018-9-24 01:08:42 发帖IP地址来自

最近,诸葛君在梳理很多服务客户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并整理成文,当然,这些文章更多的其实只是在总结和梳理,因为我们发现,很多人之所以对工作有点焦虑,或者感觉某项工作没有头绪,很多时候是因为看的不够透彻,也缺少第二个人来肯定你的想法。其实,当很多事情厘清了,很多事情就顺了(写的过程也让我更加清晰和笃定)。

我们从一个运营/推广从业人员从初级到高级的进阶说起,初级可以理解为更多的是在执行和协同,高级可以理解为设计和管理。我们可以想想,当你还是个初级运营时,我们总是埋头在做很多事,很多来自委派的事,甚至有些比较琐碎,我们不停的出策划、做执行、不停的设计新的活动、做传播、学习各种传播媒介、亲自上手各种传播工具等等。所有这些经历会让你形成经验,因为你全都做过了,你知道当产品上线要做什么事情,当有了节假日有了热点该怎么做传播,当新品新功能上线了怎么能快速热起来,并且由于过去的执行经验,你知道怎么让传播效果最大化等等。这时候,如果想要变得优秀,或者成为一个高阶运营,需要的是你的经验可复制并且能说服人。这其中就需要有强大的理论体系做支撑,这样,你才可以设计团队中每个人的工作,掌握团队每个人的工作内容、指挥团队中的钉子成员并且效果可控,减少试错成本。

所以,落脚到题主的问题,想要自己值得被学习,那你一定得有自己的东西,这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总结。总结成自己“经验+理论”的知识体系,并且不断学习进行升级。

最后,数据思维是不得不提的当前互联网环境下运营从业人员的必备技能,有关于数据应用相关问题也可以单独私聊诸葛君哦:看板|诸葛IO-精细化数据分析工具

以上~

9#
金响  4级常客 | 2018-9-24 01:08:41 发帖IP地址来自

一定要养成自行做数据分析的习惯!

前几天看到一个微信运营妹子,每日重复工作却无法回收效果,很是苦恼。所以引申出来这样一个单方面的案例文章:微信运营的数据分析如何做?

如果以下有任何一条击中你,说明你正在做无用或者表面的数据分析

*把微信数据后台的图截屏出来做工作报告,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认为关注文章的阅读数、点赞数、评论数就是数据分析

*微信更新的内容,是你“想”到的内容,而不是根据数据依据推动出来的内容

*你没法证明产品转化和你的微信运营有什么卵关系

做微信运营数据分析核心点在于:你怎么证明你的工作对公司有价值

显然,以上提到的每一点,都无法证明你的工作非常牛叉,都无法证明业务转化和你有半毛钱关系,都无法证明你的你更新的每一篇文章,是有依据的更新。

结果是:

1.微信阅读高评论多的时候,领导同事说,好耶,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2.领导说让你更新什么文章就更新什么文章,反正大家都是拍脑袋决定写什么,那就听领导的

3.你涨薪无望,因为你在老板眼里,除了能每周写3篇文章,你还能干嘛

4.你进步无门,你压根不知道内容吸引的是什么用户,吸引了多少用户,转化了多少用户

如果你可以利用数据告诉你的老板,你的工作对公司有这样的价值:

你会说:“在x天的周期内,零成本,通过微信引流100名潜在付费用户,实际转化34人,(举例产品单价1000),共获得收益34000。”

你的老板会给你一个拥吻说,小张啊,我想给你谈谈给你涨工资的事情,万事好商量嘛。

所以问题确切说应该是:如何做能证明和最终转化有关的微信运营数据分析

要想做好微信效果数据分析,就要设置好,微信转化路径,这里举例把最终转化结果作为最终转化目标(如果你的产品是社交产品,那你想清楚最终目标是什么),从一个陌生用户阅读你的文章开始,这就进入了一个转化漏斗。在转化过程中,你可以设置多个转化环节,你也可以理解为是为了达到最终转化目标而设定的分目标。

具体执行起来会,你可以得出来这样一条路径

第一步:通过微信文章获取来阅读文章的用户

注意,文章内容本身要和产品相关,不要把注意力放在阅读数和评论数上,你要记得你最终的目标是转化数字,所以做金融的产品不要发泡澡的文章,做汽车的产品不要发星座运势的文章。你要给目标用户提供一个他们真正受用的内容,金融产品讲讲怎么理财,汽车产品讲讲10万左右买什么车好。这里聪明的同学会提问,为什么是10万左右的车而不是30万呢?没错,你还应该非常了解你的用户,到底是什么年龄、什么收入、什么兴趣的人群,去做和他们相关的内容。

第二步:在文章底部留下一个转化点,你可以留下一个QQ群,加群数字为第一个数字考核点

在文章结尾,可以留下一个QQ群号或者微信群号。当然你要说清楚,这个群能给用户带来什么好处。如果你是一个理财网站,你可以告诉大家这个群只讨论个人理财相关的内容;如果是一个汽车产品,你可以告诉大家这里只讨论改装车的内容。当用户加进群里之后,你真的要给用户提供价值,这时候加群的用户数字一定少于浏览文章的用户数字,这就进入了一个漏斗。然而你不再是接触不到用户了,你可以针对用户进行下一步筛选了。注意,要特别提的是,这里讲的,不是告诉你“套路”,这里讲的是,让需要产品的用户,能确确实实的从你的产品里得到他们需要的好处,而不是骗人。

第三步:在QQ群,安排销售人员和用户建立联系,和销售建立联系数字为第二个数字考核点

先说在前面,注意,销售需要是顾问室销售,不是强行推销!不是强行推销!不是强行推销!找到产品的目标用户,把产品客观公正的介绍给用户,产品是确确实实帮助用户解决问题的。ok,现在你需要找到需要你产品的用户,并且和他们建立联系,解决用户的任何疑问。和用户沟通的过程,微信运营也要全程参与,因为用户的需求反馈,也是微信内容制作的依据。和销售建立联系的用户数字一定会小于加群的用户数字,这是漏斗的下一个环节。

第四步:和用户建立联系后,第三个数字考核点是用户付费转化数字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和销售建立联系的用户,在听取销售同学对产品的介绍后,有的用户对产品并不是刚性需求,只是做了解而已,有的用户确实需要产品,做了付费选择,真实付费的用户数字,一定小于和销售人员建立联系的数字,所以付费的用户,就是完成了最终转化的目标。至此,你从微信这个渠道开始,监测到了用户从获取到转化到所有环节。所以你看到微信运营数据分析,需要分析的,是对业务有帮助的数据,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一层阅读转发数据。

第五步:优化,通过数据反馈调整内容、产品、转化路径

千万别觉得用户付费了,所有的工作就算完成了。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调整优化自己的工作,包括每一个环节的优化,包括营销内容的优化,包括产品着陆页的优化,包括体验产品的优化,优化工作无穷无尽没有结束的一天。你可以通过用户调查,更清楚用户需要什么样的内容,这样你制作内容就更有针对性;你可以通过查看转化环节,哪个哪个环节的数字突然缩窄,意味着在这个环节转化出现问题,所以去调整测试;

今天聊的是如何做微信运营数据分析的问题,更是数据思维方式的问题。非常需要强调的是:数据分析指的不是一个工具,而是思维方式!数据分析要做到的,就是能帮助产品带来更好的结果!

下面这张图是一个吃火锅的图片。

dn-shimo-image.qbox.me/

其实我想说的是,你并不知道坐在你旁边,自己一个人去吃火锅的老伯,真实身份是另一家火锅店的老板。他正坐在这里去数这个晚餐时间段这家餐厅的客流,即使是火锅店这样非常传统的生意,它仍然需要数据分析的思维。

关于更多互联网市场、运营的可以落地到工作中的知识,推荐戳:系统学习互联网市场、运营

我更希望的是,

有一天,做营销工作的同学,不再刷数据

有一天,做营销工作的同学,学会对自己业务有效的思维和方法

有一天,大家不再把营销工作等同于忽悠

有一天,每个产品都在脚踏实地的做事情而不是看表面

就说到这里吧。

8#
安小运营官  4级常客 | 2018-9-24 01:08:40 发帖IP地址来自

习惯……本想把我的习惯说下后来一想不太好,这不是教人吸烟吗好了回归主题


1.执行力
这点太重要了,太重要了,重要了,要了,了
你的想法能不能行?不试试你是不知道的,你的想法明明都对为什么其他公司总是领先你一步?
你的效率取决与你的薪水,大道理就不说了我真的烦大道理,官方话我一个俗人也不会说,我说大白话吧。
说干就干,这句话对于职场真的是非常重要

2.多动脑子(万物皆运营)
看书,可能你看不进去,看项目可能你看不懂,平时理发吗?吃饭吗?
我们这里有一家菜馆点完菜,他立刻拿个沙漏,这个沙漏20分钟漏完,如果20分钟后你的菜没全,那剩下的菜全不要钱,其实你仔细想正常菜馆上菜时间其实真的相差无几,可是为什么你觉得这家快?因为人类的精神过度肥胖,一分钟的无聊他都忍不了。如果在屋子里什么都没有让你发呆一小时恐怕很难忍住,这个沙漏巧妙于他给了等待的人一个心理的期盼,有了期盼就不会无聊,不无聊你自然觉得时间过得不慢。所以不必读什么书(当然如果你读的进去那最好),动脑子就好。
为什么这家理发店会员卡是满300送100,那家是满三百享受X折,结果第一家人就多?
为什么烧烤店吃十个串送一串?这是留存活动还是拉新?
为什么买衣服买一送一他如何盈利?提高价格然后打折?还是为了清仓货物吸引顾客?
我坚决反对新人看大道理一堆的书,因为都是看起来说的好对其实什么用没有,
“遇到困难我们要勇敢克服”您倒是说如何克服,解决方案呢?
“积极的心态面对阻碍”抱歉我心没那么大,这鸡汤我喝不下去

运营就是老板花钱买你的脑子


3.善与人沟通 运营运营,终究是与人打交道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
不要对一个程序员说:你的代码有bug。他的第一反应是:1,你的环境有问题吧;2,傻逼你会用吗。如果你委婉地说:你这个程序和预期的有点不一致,你看看是不是我的使用方法有问题。他本能地会想:操,是不是出bug了!

你看,这就是沟通。如果身边的人你都运营不了,何谈节奏?何谈项目?

我自己举个自己的例子,看过我之前文章的朋友们都知道,我的启蒙老师是一位十年经验的资深运营(我叫他大哥),之前百度的,当他教我第二年的时候,对我很满意,节奏和工作也很正确,所以越来越多的工作交给了我。我当时也把自己当根葱了,感觉自己可以了,公司除了大哥其他人我都是一副:“我说这么做就这么做”的语气。结果因为我做的项目一直盈利老板也对我不错,越发的觉得自己牛逼,我就是厉害其他人除了大哥谁不都不行。结果因为一次意外当月亏损了,老板也没在意,因为如果你有一个员工一直盈利偶尔亏损也是情有可原的,结果当时同事们纷纷爆发了说我专横,不听意见之类一副你终于亏损了老子要喷死你的语气。大哥就说了一句话:“我就是这么教你如何沟通的?你感觉你懂运营了?你不过是从皮毛学到了入门”从此我说话直到现在都是见人用敬语,哪怕不是运营的提出意见我必定会仔细想想他说的有没有道理。沟通的重要性甚至大于执行
不是表现我自己,而是吃了多大的苦只有自己知道,如果能回到那一年我估计我会扇自己几个耳光。
4.把自己当用户
你的产品好不好,首先你要尝试,别把自己当运营,而是用户,从用户角度去想任何事,甚至给你身边朋友问问怎么样。

5.遇事不决问用户
用户调查是最最关键的,你想的再好没有用,用户说好那是好,可惜这种大家都知道很而且最好用的办法用的人很少甚至都是敷衍了事
我这个文案写的用户喜不喜欢?你就是想一下午你也不知道,你去问用户。
我这个活动用户愿意参加吗?别问我,你去问用户


6.运营是管理者,不是服务者
假如你是社区运营,你要做的是建立自己的制度和体系,一昧的讨好用户是不可行的,他们会认为我才是老大,当然福利什么还是要有,但是别过度讨好,如果由用户反馈问题,最好的办法是问用户,你去调查是不是很多用户都有这个困扰,如果真的是,那就是你的问题,如果只有一个,那可以把问题保留,个别案例的话不是不尊重,而是我们无法满足所有用户,但是要满足大部分

7.把每一部都想的仔仔细细
事无巨细,细心就是最关键的


8.凡事往坏处想(这段话是把以前的答案的一部分直接搬出来的)

对的,这个活动或者项目出来后你第一时间想的不是成功了我就功成名就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而是万一失败怎么办?万一在推广失败怎么办?如何补救?万一用户反馈不好如何力推PlanB? 凡事准备好如果失败如何补救比想万一成功如何功成名就要好得多。

以上为一个小运营的一点愚蠢见解,欢迎指正

7#
谢小小  2级吧友 | 2018-9-24 01:08:39 发帖IP地址来自

在回答问题前,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和朋友,两人同时顺利转行,进入互联网做运营。

最近我和他聊天,问他最近怎么样,他说这几天准备换一家公司,现在的公司什么都没教会他,转行一年,一直弄不明白运营是什么?到底该怎么做运营?

而我,已经做了十期自己的转行群,运营的职位也升了一级,近期在准备和小伙伴做自己的项目了。


和他聊天时,我一直在思考,我和他之间的差别在哪里?为什么我们同时转行的互联网,我现在已经开始做自己的项目了,而他还在寻找运营的方向,感觉还没入门呢?


我觉得我和他最大的差别在于工作习惯,也正是此原因,一年时间,使得我和他有很大的不同。

具体是什么工作习惯呢?

第一点是:减少抱怨

其实我经常在另一个群里看到他和别人的对话,但是谈话的内容大多是领导如何不信任,公司如何的不好,自己没有学到东西等等的抱怨。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一家完美的公司吗?他可以同时满足你的工资需求和成长需求?还可以照顾你的情绪?这让我想到了电影《天气预报员》里的一句话,“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那么完美的公司,公司招人是为了满足业务需求,而不是为了满足你的需求,所以只能是你去适应公司。

我曾经在的公司也学不到很多,但是我很清楚自己需要的东西,所以即使公司不能提供,没关系,我可以自己下班之后学。

减少抱怨,是作为运营或推广人员很重要的一个工作习惯,尤其是面对目前的大环境。市场上太多小型创业公司,他们大多盈利模式不清晰,自身存在很多问题待解决,你入职之后,公司肯定会有很多地方让你不满意。请记住,这样的情况是职场的常态,即使是几千人的大公司,也会有自己的问题。

在你的心里,不要忘记你要去的地方,没有条件学东西,可以自己下班后学,减少抱怨,这样,在未来职业发展道路中你才会陷入恶性循环,原地不前。

第二点是:一切从复制开始

对于转行运营或推广的小伙伴来说,运营或推广工作涉及的事物都是新的;或者是运营老司机,工作中会接触到很多新的东西,在完全没有思路的情况下该怎么办呢?答案是,复制,去研究同领域,同品类做的好的产品是怎么做的,在没有摸清楚其底层逻辑时,从复制开始,走一遍全流程,期间你可能会受到很大启发,产生很多思路,同时也逐渐了解其底层逻辑,此时甚至可以在某些节点开始创新。

第三点是:复盘

复盘,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工作习惯。一年来,每做完一个项目,一定会做的一件事就是复盘。盘点做项目时的得与失,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还有哪些可以提升的空间。正是因为复盘,让我对用户运营,从0到1,对很多项目,从小白到Hold住姐,同时也是我们把项目不断做好的一个法宝。

基本复盘的理念,在我做转行群时,也是渗透其中。

第四点是:迭代

复盘的下一步是迭代,互联网的项目都追求快,第一次做出来的产品通常是粗糙的,需要经过复盘后对其进行迭代,把每一个点迭代好,逐步逐步的把一个很粗糙的项目做好。仅仅有复盘,没有后期的迭代执行,对于项目而言,并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迭代是很重要的一个工作习惯,一定在复盘之后要有迭代的动作,这样才能把项目真正的做好。


和朋友聊天后,细细比较起来,我觉得最主要是这几个工作习惯影响着我,使得我和他仅仅一年就有了如此大的差别。希望转行后的大家可以越来越好,做自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谢小小分享社,一个分享转行、成长干货的公众号。

关于学化学的我为什么要做运营,可以参考我的另外一个回答:你是如何走上劝退的道路的?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参考:怎么才能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关于我2016年经历的,可以点击:你经历过哪些思维上的转变?

从0到1转行互联网简历如何写,可以参考:应届毕业生,想做互联网产品或运营,求职简历该怎么写?

面试时如何做准备,可以提高成功率:没有互联网运营经验,转行求职运营工作,怎么才能面试成功?

找不到转行的切入点可参考:年近而立,缺乏竞争力,必须转行却不知从何处切入,该怎么办?

6#
知了帮  3级会员 | 2018-9-24 01:08:38 发帖IP地址来自

1、永远不要觉得自己是打杂的。

2、深耕行业。

3、突破舒适区,获得主动权。

4、享受戴着镣铐跳舞的感觉。

这是前阿里高级运营做运营总结的经验。

1、永远不要觉得自己是打杂的。

我的第一运营心得是:给自己的工作赋予价值感、荣誉感,对用户对团队保有敬畏之心。

我在携程的时候,每周要做全国销售人员的周报,然后发邮件给公司高层。当时我的主管要求很严格,要求收件人、抄送人、邮件标题、邮件正文、邮件结尾,都要做到得体、尊重、严谨。附件的Excel表格更是每次的大工程,会用到很多函数,数据量巨大,稍不注意就会出错。我还要参与质检工作,抽查销售人员的录音记录。我们提取录音中的关键的字词,按一张很详细的打分表来进行评分,选出优秀录音中关键的字词,按一张很详细的打分表来进行评分,选出优秀录音给各大区分享推广,选出问题录音给大家作为警示。还需要根据携程当前的活动、政策,不定期修改销售话术,推广给全国销售人员去执行,并在后台检测效果。

以上这些事情听起来是不是很无趣?但是我每次想起这些数据背后都是销售人员辛辛苦苦一个个干出来的,跟他们的业绩和荣誉感有关,在处理数据时,我就不敢懈怠;每次我发邮件时,想到我的报表和简短点评会影响大老板做出判断,影响他对各个大区的印象,我就姊姊斟酌,力求逻辑清晰;每次我想到我们部门制定话术可以减少他们被拒绝的概率,让用户对携程印象好,会员转化率更高,我就会认真去听每一个细节,还原用户心理,做出人性化,合理高效的话术。虽然这套东西携程现在不用了,但是对于重视线下拓展的互联网公司还是适用的,这是精细化运营的范例。


2、深耕行业

我的第二个运营心得是: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深耕行业。运营是一个很细节的工作,做久了人会比较疲惫,也比较容易陷入细节,难以出活儿。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工作两三年的运营后劲不足,薪水想往上跳个台阶挺难。这个时候,建议你”仰望星空“。就是跳出日常琐事,关注一下竞争对手在做什么,领导发布了什么新的策略,兄弟部门在做什么。让你认知上升一个高度,这样你在下次做决定时就没那么”小我“,而会考虑到大局势。另外就是”深耕行业“。基本的运营技能相信你已经孰能生巧,选出一个喜欢的垂直行业来与运营工作进行技能跨界,这可能是你之后发力、做出差异化的地方。比如我会把运营技能与喜欢的旅游行业、民宿行业、文创行业来做跨界。对于不熟悉或者不感兴趣的行业,我不敢夸夸其谈。你只有真正了解一个行业,了解用户,了解场景,才能做出真正有效的运营策略。不做泛场景的无差别运营。


3、突破舒适圈,获得主动权

我的第三个运营心得是:在局势逼自己改变前,突破舒适圈,抢占先机,获得主动权。

我主动要求在阿里内部转岗,从运营部转到市场部。中层以下的运营人员做的事其实挺简单的,跟工具和卖家打交道比较多。我觉得平台型公司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运营人要把自己习得的经验形成规则,交给产品部门去批量解决问题。如今更是机器人去学习,人工智能代替了大多数基础运营人员要做的事。我琢磨着,运营人需要去做一些更有创意的事,但很多资源掌握在市场部手里,在那里你更容易让创意被放大,影响到更多人,但很多资源掌握在市场部手里,在那里你更容易让创意被放大,影响到更多人。于是我争取转岗去了天猫市场部。在这里我学到的最厉害的东西是”用户洞察“。这是在运营的世界里鲜少被提起的一个词,但是在它的加持下,我觉得自己跟其他运营人不一样了,段位提高了不少。


4、享受戴着镣铐跳舞的感觉

第四个心得是,运营要享受戴着镣铐跳舞的感觉。运营工作本身就是一件限制条件特别多的事,本来就是要自己创造条件完成任务的岗位。作为运营人,不要一会儿抱怨没有资源,一会儿抱怨没有团队,一会儿抱怨没有预算,如果什么都有了还要你干嘛呢?我自己是有钱没钱的公司都待过,说实话,有钱有有钱的难处,有钱你真的花得好吗?运营本来就是在一定限制条件下,比谁能多快好省地完成任务。如果A的简历上写的是一个月拉新10000用户,B的简历上写的是一个月拉新1000用户。其实有经验的运营leader不一定会认为A更优秀,要看A当时公司处于什么阶段,花了多少钱做到的。如果按一个用户拉新成本来看,或许B做得还要更好一些。所以停止抱怨吧,把现有资源用起来,在现有的底子上做得比以前好一点点都是进步,都是可以作为日后的谈资的,不是要经历大风大浪。平常心做平凡事。

以上内容选自《我在阿里做运营》,一位阿里的高级运营写的书,结合自己在阿里做运营的经验把运营写得特别透彻了,安利给大家啦。

5#
暖石网  1级新秀 | 2018-9-24 01:08:37 发帖IP地址来自

与其每天训练100个工作习惯,不如先训练思维方式,用思维去改变自己的习惯。下面说3个可以马上在运营和推广工作中实践的思维方式。


一、结果导向的思维方式会让你变成核心人员

任何一个公司都会拿这个员工可以给公司带来的结果来评估他的工作绩效,这个绩效对应的是他的薪水、权责、资源等。结果是所有前进的依据。


如果没有结果,做工作是什么情况······

情况1:
小明:我每天的工作是更新微信文章,有一些是自己写的,有一些做转载,我干这事已经2年了!一直觉得自己没什么进步。没有结果就没有反馈,没有反馈就没有进步。

问题是小明一直在做一个苦力而已,他不知道自己写的文章到底帮助产品带来了多少有效流量,带来多少有效流量这一点跟他的升职加薪非常相关。


情况2:
老板:你想涨工资?我每月发你几千块,你挣回来你自己的工资了吗?你还敢跟我提涨工资?你凭什么涨工资呢?

没有结果不管是对你还是对老板来说都没有一个评估的依据,如果你可以告诉你的老板:“ 我0费用帮你挣了10万块钱 ”,那公司不光会给你涨薪,还会给你分成。


情况3:
老板:小明,这次推广效果怎么样?下一步咱们怎么做?
小明:还行吧,尝试了XX文章的写法,粉丝呢也没有特别明显的增长,咱们再用另一种文章内容试试。
老板:什么叫还行?你怎么定义还行?这次推广工作到底帮产品带来了多少流量和盈利呢?请问你试试的依据是什么?你凭什么这么做决定?你有哪些数据的支持?你都没有结果,所以你无法做出一个合理科学的行动指引。

进步就像是爬楼梯比赛每一个结果都是下一个台阶和路标

(台阶指的是当你已经验证了一个工作,有一个结果,才能指引下一步的工作。路标指的是当你有一个反馈的时候,你才知道哪边是错的哪边是对的,哪边收益大哪边收益小)


任何一个公司,核心的人可以做什么?

答案是:通过行动、反馈、调整

1、给产品、市场、运营反馈

2、给产品稳定的引流

3、帮公司挣到钱

4、让产品得到口碑传播


所以我们做每一个动作,都要以结果为前提,结果提供反馈,没有反馈的事情我们不做



二、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思维方式

法无禁止即可为指的是凡是没有规定不许做的,你就可以做


情况1:
小明:我们公司low爆了,跟老板说了应该先做用户调查,他就是不听,不想在这个公司呆了,得跳槽。。。


小明的这段话对应了哪些思维方式呢?

1、认为公司为他的学习负责
2、认为老板没给他空间
3、认为换一个公司就能有改变
4、自己根本没有能佐证事实的数据
5、不具备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这样的小明当然不会获得进步,因为他不是自己驱动自己学习,而是在等着外部环境来改变他。


不要自己把自己当做一个“遥控汽车”

任何一个企业,都会把最低的工资,发给只能做执行工作的人,因为每一个老板都需要能解决问题的人,能自我思考的人。


如果小明做了很多法无禁止即可为的事情,进行了很多思考之后,他会这样跟老板沟通:

小明:老板,今天发布的文章,引流效果相对于之前的文章,效果提升了3倍。得到这个效果的原因是,之前的文章属于自嗨,我做了/整理了用户的需求制作了内容。


验证、反馈是你自己要做的事情,老板要的是结果,我们应该时刻记住这一点,而不是等着老板安排工作。

如果你去了一家法无授权不可为(凡是没有规定可以做的,你就不许做)的公司,意味着这个公司不会给你空间让你进行尝试和进步,只想把你当成一个螺丝钉。那么你可以考虑换一家公司。



三、个人时间管理得思维方式

不会管理时间的家伙过得比牛还惨,而会管理时间的小伙伴,却过上了纵情声色的快乐生活。


大家对时间管理这几个字并不陌生,我们都或多或少学习过时间管理的知识,比如下面这个四象限法则。

事实是理论都懂,当自己做时间管理的时候还是手忙脚乱。


再比如下面这样把自己每天的时间安排的特别细致:

是不是我们一定要把时间安排到每分每秒呢?如果在某一个时间没有完成自己计划的工作,就会产生严重的焦虑。而且你的时间非常紧张,需要不停地看表,你把精力都放在看表上了。所以我们发现这种方式也不是一种好的时间管理的方式。


为什么我们的时间管理总是做不好呢?

原因很简单,你的时间表制定的不够合理,不够合理意味着你什么都想要/都想做,什么都想要/都想做意味着你也不知道你到底要什么。所以你在制定时间表的时候是为了制表而制表,只是走了一下形式。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①想清楚目标,要达到什么目的

做事情之前,一定要脑子走在手前面,看清楚全局,想清楚再做,而不是稀里糊涂乱做一气,最后却不停地回头纠结和返工。


②结果导向,不要过度细化执行时间

举个例子:

一个不思考只知道干活的人,是很难有效率地工作,也很难获得同事和老板的认可。


如果以上思维方式对你帮助,记得赶快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哦~


暖石网,帮助0基础小白有效入职互联网运营,通过2-4个月系统的理论+实操学习,起薪5-11k。


关注公众号【暖石网】(id:nuanshi100),获取更多转行经验+求职技巧+运营技能干货,关注后也可回复“01”获取转行新人必备大礼包

4#
尹尧  1级新秀 | 2018-9-24 01:08:36 发帖IP地址来自

之前就关注过这个问题,但今天回看却发现早已变味了,营销味太浓了,

看了好多篇 ,个别答案实在是水有点重了, 那么多点都做到不知道得忙成什么样,还有有点太大太大,与其说是工作习惯,倒不如说是思维方法来的恰当。我理解的值得学习的工作习惯更应该是实操性比较强的,特别适用运营推广工作中的。

好了,进入正题

先说结论,在我的运营推广工作中 还有培训新员工的时候,

我发现不少人并没有好的工作习惯,尤其是以下这些

(大的概念很多答案都写的很多很好了,我只讲讲具体的例子,感兴趣的可以当小故事看。。。)

1.多问几个为什么?

2.结果导向,数据化的思维习惯

3.自我学习的习惯

4.工作日志的整理

5.各项能力协调发展

6.简单问题复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 多与人交流,看能否简单的话表达清楚

7.收集自己的素材库

8.执行力

9.欣赏和批评的尺度


1.多问几个为什么的思考习惯

这个最简单,对于很多新人来说肯定心想,这根没说一样,我也知道。可事实残忍的告诉我,很多失败的教训总结起来根源都在这。

笔者的同事,曾经在策划一场校园推广活动的时候,想借着《王者荣耀》的热度,以电竞比赛为主题办推广活动,可在与学生社团执行的过程中,始终在纠结比赛赛制的专业性,而其他的宣传点确考虑的太少。最后险些酿成大错。

当我接管这场《王者荣耀》活动后,我问她你怎么保证有足够的人数参与这场活动, 她答,前期多让学生会做宣传,我再问,用什么宣传方式?你怎么保证学生会有动力和执行力做这个事情,有什么刺激点或者管制点吗?

她半天答不出来。。。

这种例子还有很多,非常具有普遍性,我们不论是做运营方案还是推广策划,一定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为什么优先做这一步?用户为什么会这样做?

要知道用户做任何一步都是要付出成本的,要给他们做每一步的理由,这方面的理论也有很多,漏斗模型等,具体的分析方法也有5W2H分析、用户行为分析,具体的工具可以多用思维导图、流程图等工具辅助自己进行思考。

2.结果导向,数据化的思维习惯

这一点在才进入职场的童鞋,和刚接触运营的朋友们身上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同样的任务分配给不同的人来做,大部分人只是简单的完成任务,而也有一小部分人会拿自己在执行过程中记下来的数据表格来问我,是不是对这一步可以继续优化,提高转化率,执行中哪里遇到了问题,能用哪些手段下次改进。

不用多说,这两种童鞋,高下立判吧,我相信后者的成长速度也一定会更快。

3.自我学习的习惯

这点真的太重要了,虽然你们每天喊着要干货,可也要知道,整个行业的运营推广人员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并不存在什么普世的通用的神技,就算有,也会很快失效。

这就要求从业者一定要有很强的自我学习能力,还要不停的对所学的知识,构建理论体系,不停的迭代升级。

我用seo举个例子,几年前的seo 靠换换链接,做做基本的站内优化,甚至单纯在title标签中放入核心关键词,再在正文中堆砌一堆关键词就能获得排名。可现在呢,搜索引擎技术越来越完善,那些老方法早都失效了,这就需要我们不仅仅是看书、跑论坛,更要在一线去实践积累各种方法。这一点可以说是很多做网络推广的童鞋的分水岭,只是靠被动的教授,没有主动学习的能力,或者学习不得法,都不足以进阶为一名优秀的运营推广人员。

4.工作日志的整理习惯

这个也很简单,很对回答也都提到了,不同人的方法不同,我只谈谈我是怎么做的,因为我的这个习惯可能只适合我自己。

首先,用这样的便签条当行事历,把整个一天的工作简单写下来,然后贴在电脑屏幕边缘, 然后完成一个就撕下来一个,别扔掉,贴在一个记事本上,像这样

字太丑,请忽略

我一般还会再简单的写写这项工作的执行情况和结果,或者什么新的想法之类balabala。这样就相当于把每天的行事历和工作总结结合在一起了,而且贴在屏幕上的时候其实就相当于让所有人一起来监督你

你想想要是知道你这个习惯的同事,看你几天没贴一个会作何感想,再看你贴上去的十天半个月都不带动的,会怎么鄙视你这种装逼行为。

5.各项能力协调发展

运营和推广的工作特别杂,各项工作中的界限也不是那么清晰,在实战中需要很强的综合解决能力,比如你为了推广某个社区,策划了一篇软文,发布在各大论坛上,又用qq来扩大你这篇软文的受众,这样一个简单的举动,可能就要求你不只是能写文章那么简单了。

当然了,可能有人会反驳,什么都做不就等于什么都做不好吗? 澄清一下,这里的综合发展指的是在你的主攻方向之外,最好对各项和运营推广相关的工作流程都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发展初期的童鞋们,这样能让你更快到达更高的格局

6.多与人交流,看能否简单的话表达清楚的习惯

这个习惯的养成,在我身上主要有两方面的好处:

一是多与人交流,在交流中提升认知

很多时候一个技术、一个理论、一本书,学习后都会经历似懂非懂的认知过程,可当你讲给别人的时候,也相当于一次高质量的二次学习,当你能用对方最容易理解的话讲清楚的时候,也就说明你基本掌握了这个知识点了。在你与别人交流的同时,你也在不停的输出有价值的信息,在别人眼中你也无形中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坚持下来你积累的这些人脉资源或多或少会对你有所帮助.

二是多与人交流,听听别人的想法

在做推广方案、活动策划的工作中,都需要进行大量细节问题的思考,而在策划初期,基本整个流程和细节问题都处于闭门造车的状态,这样难免会带来一个问题,要么把简单的问题想的过度复杂,增加了太多中间环节,造成一定的用户流失; 要么反之,把复杂的事情想的过于简单,这样在方案真正执行的时候恐怕会和预估效果有巨大的差距。

毕竟每个人的思考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时候不妨拿出来和其他同事、朋友一起交流,交换想法,我也经常能从别人得想法中获得巨大的启发。

7.建立自己的素材库的习惯

这一点在目前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尤为重要,很多时候看到别人分享的亮点,自己在生活中一个突如其来的金点子,一篇爆文的精彩片段,都需要及时的记录下来,毕竟灵感稍纵即逝。

而这又不同于前面提到的工作日志,应为你还不确定这些看似零散知识点能不能用到,该怎么用。这时候把它做好便签收进自己的素材库是再好不过了。

为了建立这样的素材库我们当然需要一些工具,在这仔细说一下我倒不太推荐用纸质的笔记本,写的时候不好归类,用的时候也很难想的起来去翻它。好在这样的软件非常多,像有道云笔记、为知笔记、印象笔记这些都不错,大家在选择工具的时候,遵从自己的使用习惯就行,但无论用哪种工具,都应该具有云存储、多平台、多设备同步的功能。这样子更方便随时随地记录和查找。

还有执行力,执行力,执行力。。。。。。 这么重要的事情我想说100遍,

你培养任何的行为习惯,如果没有执行力,一切都是扯淡!!!

3#
疯哈哈哈  4级常客 | 2018-9-24 01:08:35 发帖IP地址来自

谢邀。


看了许多答案,发现一个很显著的问题,大部分回答的是所有工作都需要的工作习惯,而不是运营人独特的工作习惯。要明确这个问题,首先要看你是怎么理解运营这项工作的。我认为运营的工作是一项集创造力、洞察力、执行力以及耐力等性质为一体的一项工作。


一、创造力


首先,运营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策划一场活动,需要好创意;写个销售文案或者品牌文案等,都需要好创意。那么,好的idea从哪里来呢?


首先,作为一个需要长期靠创意吃饭的人,运营人要去主动研究创意的生产过程以及找到切实可行的捕捉创意的方法。一直以来,人们都对创意工作者形成了一套偏见,认为这些创意都是凭空来的,就像羽毛一样随风飘荡不可捉摸。但研究发现,创意工作与其他所有类型的工作一样,是有固定的模板的。找到方法,才能在正确的方向上越走越好。

在这里,我推荐两个比较好的课程,帮助大家找到创意的思路。点击文字,即可直达课程官网。

李叫兽14天改变计划

网易云课堂《创意不卡壳》系列课程

以下,还有一些我整理的辅助创意的思路,仅供参考。这个方法可以因人而异,但记得一点:创意不是凭空来的,要收集,要整理,要找到好的创意模板并长期刻意练习。


1. 地铁广告/电梯海报/微信群聊


我相信一个真正热爱运营工作的人在生活中会形成某种独特的职业病。坐地铁、坐公交的时候,会主动关注吸引你的文案海报等。但我不知道多少人会主动参与并收集这些创意。但我会在等人的空隙,等地铁的空隙,等公交车的空隙……用手机拍下这些海报,留下来作为我的创意素材。

见我的回答 疯哈哈哈:你所在的职业会造成哪些“职业病”?


2. 竞品分析,案例收集


随手截图两张我自己的竞品分析库。主要是竞品的活动。这里我分享一下我收集活动的方法(方法不限于活动,也可以是海报、文案、push等):

01. 最笨最直接的方法,下载竞品APP,定期查看平台的活动,并随手截图截下来,保存成图片库中。

02. 在不限于花瓣、百度图片、上直接搜关键词【xx活动】等,找到活动海报,挑出值得学习的活动图片,保存在图片库中。

03. 在搜集活动的过程中,尽量不要搜集活动策划稿,而是已经成型的活动海报,最好就是图片的形式。一则活动策划稿可能是飞机稿,并没有形成最终的创意;二则图片的吸引力也是活动很重要的一部分;三则以后在做写完活动demo之后,提交给设计师,还可以找一些活动图片作为素材给设计师作为参考(如果你愿意这样做,设计师肯定会很爱你的,相信我)。




3. 研究创意,形成模板


以上搜集了这么多的创意,那该如何使用这些呢。要知道,海量创意素材最大麻烦之一就是:如何整理成对我有效的东西?


我的建议是,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分类。上图中就是一个比较清晰的分类了。如果说,下次boss再突然对我说:“XX节到了,我们公司赶紧出个活动吧”,这时候我就调出我早已整理好的素材库,看看能否给我灵感和启发。


最好的是整理输出形成完整的文章或者PPT,以便于随时可以调用。我曾经把抽奖活动整理成一篇文章,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我对抽奖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了如指掌,后来在运营实操这类抽奖活动时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4. 小组会议,头脑风暴


实在找不到创意的时候,还可以借助群体的力量,也就是你的团队小伙伴。以下分享一下我的观点,一场高效的头脑风暴应该是怎样的?


01. 确认讨论范围,不做漫无目的的讨论。

02. 严格控制会议时间,一般最长为一个小时。很多互联网公司会花大量的时间在头脑风暴上,这导致其他的工作无法完成。因为会议时间较长,会形成拖沓,另外集体思考导致责任分摊,无法落地。

03. 一起犯二,鼓励犯二,不要追求完美。千万不要期望在一场头脑风暴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形成最终版的创意,而是应该鼓励大家一起犯二。鼓励的意思是:大家在说每一句话的时候,不要打断,不要用眼神或者语言进行打击。

04. 写下所有的创意,不做评判。最好能够写下所有人的每一条创意,可以用小纸条,或者一大张海报纸。尽量保留一个个点子,即使单个点子毫无吸引力,点子与点子碰撞之后或许有新的局面。


二、洞察力


好的运营人,就像一个神探,能够通过用户留下的蛛丝马迹,洞察用户的内心。只有能够洞察用户行为的背后含义,才能找到合适的运营策略,找到撬动用户的杠杆。这里举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案例,比较能够说明洞察力的重要性:


公司的程序猿经常加班,为了保证体力充足,公司的行政买了很多不同类型的零食放在公司门口的边上。零食有:咖啡、薯片、辣条、饼干、桶面等等。这些零食是办公司所有人都可以吃的,一般情况下,除了桶面之外其他零食被消灭得很快。最后只剩下几箱桶面(已拆),放在那里一个多月无人问津。后来,有人把已拆开的桶面从箱子里拿出来,放在旁边的桌子上,整整齐齐地摆放好。结果不出一个星期,桶面全部吃完了。


一个小小的动作的调整,就让一个月都没人关注的桶面在一个星期之内一扫而空。想一下,如果把这种思路运用到运营工作中去,那将带来多大的改变!那么,如何洞察用户心理呢?


1. 用户视角

要了解个体的心理,这里有个万能公式,叫做用户视角。这一点我是在李叫兽14天改变计划里学到的,用这个我给男朋友还原了吵架的情形,并解释了吵架的内在原因。他表示听懂了,并且深以为然。


用户视角是指,放弃自己的主观视角,尝试从用户的行为分析用户的心理。



我们自己在实际的写作文案的过程中,以及看到的生活中的案例,大部分都是自我视角。这就导致很多公司做出的大量朋友圈节日海报、活动海报等毫无效果。



写文案的时候不要假设用户会关注我们,而要学会在用户的大脑中寻找答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他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听到了什么?他们在意什么?他们支持什么反对什么?



关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活动运营渣】,回复关键词“用户视角”,我将这部分完整的PPT笔记分享给你。


2. 用户画像


很多大公司都在做用户画像,为产品的典型用户打标签,并形成像简历一样的文档。目的是通过高度精炼的信息,反馈给产品和运营,对产品进行优化以及指导运营思路。很多小公司在做用户画像的时候,只是模仿大公司做用户画像的模板,但没有具体的数据支撑,导致用户画像变成一种玄学。


但作为运营人,更需要清晰使用产品的目标人群:一般这些人分为哪几种类型,其中的典型用户会做何种行为。简单来说,就是了解用户。一般做用户画像是通过后台数据分析来做的,如下图所示。另外如果产品刚刚上线,基本上没有数据可以参考,那可以通过分析竞品来得到用户画像。


3. 反馈验证法


程序猿吃泡面的例子就很能够说明反馈验证法。具体的做法就是先假设,再验证。AB测试也是可以的,成本更低。


比如说针对一个活动的banner,用户更在意活动奖品还是更在意活动创意?有条件的公司,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一般用户展示bannerA,对另一半用户展示bannerB,对比两组的点击量;做不到AB测试的公司,也可以这次用活动奖品吸引用户的思路设计banner,下次活动在差不多的情况下,换个思路设计banner。


三、执行力


执行力对于一个运营人来说,也是重中之重。因为所有的想法和思路都是要执行落地的。以下分享一下我在工作中使用过的方法:


1. 工作清单,日志法

这个我相信很多运营人已经在做了。不再赘述。我一般的做法是


2. 截止目标

每次周会的时候可以设置针对某项工作的截止目标,再到下一次周会的时候,互相询问工作进度。没做到的要问原因:为什么没做到?是否需要更多支持?什么时候可以完成?只有一个强有力的执行者,才能将诸多繁杂的运营工作落地。


3. 设置SOP

SOP即标准作业程序,就是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针对每一项具体而重要的工作设置SOP并与同事共享。这样可以在流程上对工作的效率进行优化。下面的截图是我在做活动的时候,设置的SOP。



4. 验收需求

涉及到外部门对接的需求,一定要注意验收,主动推动事情的进展。比如你提给设计做的需求,说好的周四给出稿子,那如果周四不能给到,那应该怎么办呢?身为运营人,当然要主动去催啊。我建议在运营人平时与重要对接人保持良好沟通,这样在后续的验收需求的时候,也会少很多麻烦。


四、耐力


运营是一项长期工程,一个产品从上线到发展直至最后的成熟,是需要最少一年实践。但很多运营人一开始跟进一个项目就可能碰到各种坑:公司资源有限,APP每次更新bug不断,技术资源跟不上,活动无法实施,运营策略难以落地。但是不要慌,这都是必经过程,如果你不能经历过完整的被坑流程,不足以成为一名优秀的运营人。


所以,为了培养运营人的耐力,我建议所有的运营人必须养成这个好习惯:长跑。


好身体是革命本钱,长跑精神教会你拼搏与坚韧。


关注公众号【活动运营渣】,每周三更新一篇可执行落地的运营文章。


我的更多文章:

疯哈哈哈:三本学生没有出路吗?

疯哈哈哈:你有什么相见恨晚的高效学习方法?

疯哈哈哈:如何从一个运营人员的角度,来写竞品分析?

自从知道这点,我的写作之路貌似开挂了……

2#
飞鱼船长  4级常客 | 2018-9-24 01:08:34 发帖IP地址来自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运气,而是习惯。






以下是我结合自身多年运营工作经验,和接触探访了多位BAT运营总监、高级运营经理,与他们共事、交流总结得到的优秀工作习惯。


这篇文章是篇优秀运营工作习惯的概览,有些习惯的具体细节和培养方法、工具会更复杂一些,这里就暂不详述了,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欢迎在后台留言,之后我会有文章专门为大家详细讲解一番。




运营日志绝对是提升运营能力的秘密武器,在日志中把当日一些重要的运营动作、重要数据变化、重要用户反馈、重要行业事件记下来。


有些运营动作对于用户的影响是长期的,有些用户行为的变化也有可能是你不经意的一个改变带来的,有了运营日志,可以方便自己每过一段时间横向对比和观察。

你还能从运营日志中,回看到自己点滴的成长和进步!这绝对是你做运营工作的留下的最有价值的纪念了


注意,这里的运营日志说的是每天都要及时写哦~



做任何事情都要给自己定一个数据的期望目标,而不是”越多越好“”尽可能多一点“”做到最好“这样抽象的目标。


习惯用数据事实作为论据和决策参考依据,老板问你最近运营怎么样的时候,不要仅仅告诉他”还不错“”非常火爆“这样说辞,更要告诉他增长了多少,转化了多少,有多少次日留存等数据指标。


多用数据思考和表达,会给人一种严谨而靠谱的感觉。



1. 每天早15分钟到公司,列一个工作清单,穷举想到今天工作需要做、可以做的事情。


2. 选出当天上午11点前,无论如何要完成的最重要3件事(如果某件事难度大,减为1件事,并把其分成3个步骤)


3. 千万不要随意大脑中的兴趣、状态去安排做事顺序,不然你就永远被牵着走,总是做各种救火的事情,难以做更有价值的提升。


4. 遇到困难的事情,要学会将事情拆分,否则极易导致拖延。


5. 尽量同一个时间里只做一件事,如果临时有事情出现,先记下来,除非这件事重要又紧急。


6. 做任何事都提前完成的习惯(就比公司规定的上班时间早到半小时,就比老板交代的截稿时间早半天提交,就比合作方约的时间早20分钟到等)



人的眼界和视角总是有限的,需要不断向外拓展,他人产品是很有价值的来源。


多体验各种APP产品,可以让自己更多地以用户角度思考,同时学习他人产品运营的技巧、思路、洞察。


我的手机里安装了10屛的应用,并且经常更新,也会专门花时间认真看其他应用的活动推送文案、配图、策略、用户互动情况等,激发了不少可以用在自己产品上的思考和想法。


在使用其他产品时,不要刻意控制自己的支付冲动,不要怕浪费时间和金钱,就去体验收获产品价值和动作行为之间的关系。


也可以时不时跳出来观察自己,刚才我为什么会有支付冲动,我在哪些方面有在犹豫?要是再给我一个怎样的诱惑我就会支付?



与其被动成长,不如主动提高!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和坚持学习的习惯,是超越他人的最佳之道!


从身边学,向周围学,当领导、同事这么做这么说的时候,经常问自己,我能从中学到些什么?


关注优秀的公众号,比如科技媒体、媒体营销、同行竞品等对自己高度相关的信息源。


爱上看书: 书中的知识是各专家的知识精华浓缩,花小钱买别人若干年的经验。如果不知道看什么书,可以先看看我推荐的书单(公众号里回复”书单“二字)


听有声书:在路上、地铁上听一些公开课、有声书,Cousera、网易公开课、喜马拉雅FM、荔枝FM、考拉FM,善用有声书,基本上每天能比别人多学习一小时,长期积累能产生的差距是很客观的。



智者不只看表象,更能思考背后的原因。看到问题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有所改变。


看到朋友圈一个运营方案火了,你的反应是?

A. 他的产品好牛逼,所以才写得这么好吧(浅度)B. 他是怎样遣词造句写出这么好的文案的?(稍深)

C.文案能够得到传播,是因为激发了用户什么方面的共鸣?(中度)D. 这种用户的痛点是怎样被洞察到的?(深度)




好的创意就在灵光一闪中,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想要找就再找不回来了。


运营的好创意,好想法,也需要马上记下来,可以善用手机便签、云笔记软件等。实在打字不方便的时候,先直接手机录音之后再整理都行。


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阿基米德突然想到浮力原理的时候,能够激动地从澡堂里裸身奔出!!其理论后来奠定了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基础。


要像阿基米德老人家一样,重视自己的灵感和创意,穿衣等不重要的事也先别顾了,说不定这就是下一个引爆朋友圈的创意呢?




有这种状态自己都觉得很神奇,“看产品数据比看朋友圈的点赞都积极”,“把用户反馈当成你的精神食粮”,一会没看心里痒痒的,到底用户怎样了,有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半夜里醒来上厕所前,都想打开手机刷一下后台,看一下有什么新的反馈没有。


就像夜里醒来会先看看宝贝是否盖上被子一样,把公司产品当做自己的孩子来养,你用心了,这个“宝贝”一定会用它的成长成长来回报你的。



在做完基本的口头沟通之后,最好当天及时发一份备忘录,方便查找、也避免后期会有推卸责任的可能。

比如对外活动运营上,和合作方电话沟通之后,可以把谈定的细节在电话结束后,用邮件发过去给对方确认。很多时候,对方会对你刮目相看,觉得你重视活动,做事认真、合作靠谱,他在向他公司汇报推进的时候也会更加得力,最终成功的时候也会更加有效。


和内部同事做重要沟通的时候,也最好能够做一个备份,避免之后的纠纷。当然,如果内部可以放在云协作平台上的话会更好,还可以更好地跟踪进展。



按照顺序类别分门别类整理好,找起来方便,不同的活动专题、不同的活动类型、不同的文件类型分门别类放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啊!


不要让桌面满屏都是文件,也不要每次找文件都只能用搜索。


保留所有的修改记录版本,有文档产生的时候,选择另存为,并加上不同版本号,如"中秋活动微信运营方案 v.2.4 ”。


云端备份: 用云同步工具保持重要资料云端备份,随时随地有屏幕就能查看,工具推荐有道或快盘。



电脑快捷键不是只会简单的ctrl+c,与ctrl+v,而是基本能够做到 “做任何事情,基本可以不碰鼠标,当用鼠标的时候,基本不需经常离开鼠标去碰键盘。”

快速分屏、切屏、多条复制、快速一键启动软件、鼠标手势等,以后专门写一篇关于快捷键的文章吧。

用好快捷键做事速度快,心情好,关键是超级省时间啊!酷毙了!



推荐掌握麦肯锡大法——金字塔思维,可以帮助你在思考、表达、汇报的时候逻辑有序,用最短的时间表达清楚你的意思,而且听众能感受到重点分明,层次清晰。


学会使用非暴力沟通,充满同理心善于倾听,了解他人沟通背后的本意。


勇敢拒绝,不做烂好人,对于不合适不正确无价值的事情,要有勇气和同事领导坦诚沟通,不要永远做个低廉的勤杂工。



由于运营入门门槛较低,不少初入运营的都是做非常基础简单的事情,做久了收获不大、收入未提、而成就感不断下降。


而我们工作所获得的报酬,是与我们创造的价值和不可替代性有关,这就需要不断去提高我们创造的价值和不可替代性了。如果你不能将自己创造的价值有所提升的话,你的工作的回报也注定不会提升。


运营工作中也存在80/20法则,你所做的80%的成效来自那20%的工作,你要总结和观察,怎样把自己产生高价值的事情花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其中,而将生产效率更低的事情,能少做的压缩时间少做,不能少做的尽量标准化等有实习生或新人的时候转交给他们做。


主动调整多做有价值的事,然后你就会变得越来有价值!



做好一些高难度的事情,是需要专注力的。在需要集中想创意、写策划的时候,可以选择退出微信、QQ、邮箱一段时间。


我周末在图书馆看书的时候,甚至会直接将微信朋友圈功能关闭,等到回家再打开。


需要排除外界环境干扰的时候,我一般会听音乐(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有个技巧,尽量不要听那种一听就能懂的歌,更不要那种能哼出节奏和歌词的歌曲,容易分散注意力。我一般选英伦摇滚,带上耳机的瞬间和外界瞬间隔绝,摇滚略快的节奏会让大脑灵感大增,注意力异常集中和兴奋!




在团队里挺令人讨厌的一种人是,总是满口答应却总是做不到,以后就很难放心把事情交代给他。


降他人预期,提自我标准的这个习惯能够帮你在别人眼里总是一个出人意料给人惊喜的人才。

例:”小张,你的方案什么时候给我?“

”王总,今天晚上我会发给你“

然后提前2小时发给他,他会很惊喜,你经常这么干,他会对你很放心,之后很好的机会和福利也都会尽量向你倾斜。





能够借势热点营销,对于运营来说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事情。巧妙地和热点结合,激发用户的兴趣和热情,并随着热点进行病毒传播。


既然要想抓住热点,就更要关注热点,比如说关注微博热门话题、百度搜索风云榜等。经常关注热点还有一个好处是,能够让自己更好地观察思考群体现象,思考为什么这个事件会热起来,传播的人们会带着什么样的动机,这对于提升对人性洞察非常有帮助。


提示:不要乱接热点,结合产品特性与核心功能,不是什么类型的产品都能傍上优衣库的。





有的运营人员总憋着想着要做一两个引爆传播的好创意,却一直只停留在创意上,却没有之后的行动,原因就是一个完美大创意到落地执行之间鸿沟太大了。


这时候如果能够提前把一些核心部分拿出来快速试错一下,比如找几个用户聊聊看,或者导入一部分小小的流量看看效果。去试错之后,有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原来所设想的“屌爆了”的创意,在用户看来也只是鸡肋一个。


在试错期间发现问题,损失最小还能有新的启发调整方向,如果是不试错直接All in之后,那就没机会去试验了。


不要长期处在自嗨的状态中,无论是做产品还是做运营,有想法快速拿出来一个小的可行样本进行试错。





我每天、每周、每月都会专门空出一段时间,总结目标事项完成的情况,哪些完成了哪些未完成,完成的事情达到预期了吗,交付的事情是否能在预期内完成,这份总结是写给自己看的,所以一定要客观真实地记录下来,做完了多少就写下完成了多少。


每天的总结模板我是提前写好的,直接打开笔记填空就行,5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很快写完,分为3大板块 A.今日完成事项 B.明日计划事项 C.今日收获与感悟 。


写总结的时间会定在5:00-6:00之间,因为这个时间是我主体工作时间的后半段但又未到下班之时,这个时间段及时写总结还能发现漏做的要事,在下班前来得及抓紧做完。


经过生物进化,人类天然形成强大的自我安慰能力,当我们忙完一天了之后,累得不行常给自己这样一种错觉“今天好充实啊,做了好多事”,其实大多数情况下,认真总结之后会发现“做了不少时间,但有成效的事情不多”。要想真正提高做事的价值和效率,可以从每天总结开始。

-------------




最后,透露给大家一个更快拥有好习惯的小技巧,就是让周围的人也开始和你一样开始改变,都拥有优秀的工作习惯,让环境帮你一起改变。


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的同事朋友,让你的周围环境一起带着你改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