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一刀切的“包产到户”在农业生产的发展上明显是失败的,联产承包真正的积极作用不在农业,而在工业,在国家的总体发展,在于放开了农村劳动力流动,保障了乡镇企业和合资外资企业对非文盲的廉价劳动力的庞大需求。
1、粮食安全问题让耕地匮缺、人口增长迅速的新中国如燃狱中的囚徒,如果不能在人均耕地下降到2亩(1974年)以前尽快工业化,建成最基础的重工业,提供数千万吨的化肥、农药、农膜和良种,即使再多的“反对党和自由媒体”,最公平最理想的粮食分配方案,中国也必将陷于饥馑绝境之中。
2、提高粮食亩产只能通过建立:A、雄厚的重工业基础;B、完善的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体系;C、完善的农田水利系统;D、适宜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如果没有工业化因素,谁能为我解释,数千年“包产到户”粮食平均单产从不曾高于100公斤,1984年怎么就上了240公斤?是菩萨供的高还是风神龙王入了党?
3、人民公社是当年尽快工业化唯一可行的方案,只有人民公社可以为工业化准备资金、资源、市场和劳动力,这是小农经济无法完成的任务。 只有人民公社可以最快地“破坏原有的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宗法制度”,兴建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体系、农田水利系统和适宜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4、事实上,1982年“包产到户”具备可行性有两个前提: 一是1978年我国工业和农业总产值的比例构成,已经从1952年的43.1:56.9,变为75.2:24.8;农业税(直接税收,不含提留、剪刀差等)占财政收入的比例由1950年的39%下降到了5.5%(1979年)。所以在“包产到户”后农业税条例规定的全国平均税率为15.5%,而且因产量定额较低,农业各税/农民所得比例实际从未超过4%,加上提留后也没超过12%,远低于公社时期。 二是人均耕地虽然减少到建国初的60%,但平均亩产增长到了建国初的3倍。
5、“包产到户”后,农业税由于公认的“土地分割细碎的分散的小农经济造成农业剩余量少且过度分散,客观上与国家工业化、城市化从农业提取原始积累的必然要求相冲突。政府与分散的农民之间的交易费用过高”(半个世纪的农村制度变迁/温铁军),征收成本高昂、效率低下。其实也很好理解,如果你一个人要面对100人收税,绝对是件一年也完不成的麻烦事,但如果这100人是一个公司的就简单了,找公司财务半小时就解决。这也是小农经济时代“皇权不下县”的根本原因,如果是真正熟悉农村的人就应该知道90年代乡镇“中心工作”就是“催粮催款,刮宫引产”却连工资也无法足额发放的窘境,当时绝大多数乡镇政府的唯一职能就是维持自己的生存,农技推广、农田水利维护管理等工作自然就无人问津了,甚至出现大量村小因发不出工资导致教师流失学校关闭。 所以说,“超前发展”和“政社合一”是人民公社的两大弊端,由此造成的管理者文化素质差,制度不完善,管理僵化科学性不足,监督奖惩机制不健全,大大增加了农民的苦难。 但作为一种临时措施,其强大、迅速的动员组织协调能力又是“盘剥”农村,兴建农田水利和农技、农机推广,建立规模化工业原料基地等所必须的。
6、经历20多年“最大限度压缩消费和最大程度地盘剥农村”后,1979年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3倍多,农业税(不含提留、剪刀差等)占财政收入的比例下降到了5.5%。在工业体系基本成形的情况下,维持“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已既无必要也无可能。
7、仅就农业农村发展而言,最理想的情况是:当不再需要“盘剥”农村以农补工后,1980年人民公社应当剥离“为盘剥农村而附加的行政职能”,政社分离重组为单纯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而不应全面解体,复辟小农经济。 但是,考虑到沿海发展过程中对非文盲的自由廉价劳动力的庞大需求,及各地情况差异极大,如四川深山区耕地散布于山林沟崖之间,根本无法集约化规模化管理,只能解散公社包产到户,再在适当的时候退耕还林。50%以上的条件较差(平均水平以下)的人民公社可以解散并包产到户。 条件较好,生产水平较高的人民公社应当用一定的优惠政策引导促进,以“自愿参加、自主经营、政社分离、民主管理、形式多样、因地制宜”的原则,或以队或大队或公社为基础重组为类似基布兹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或重组为类似莫沙夫模式的“合作社”,或其它形式(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等)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作为“种子”保留下来的这三种模式应该各占10%以上。这样,经过经济转型和市场冲击后,每县有10~500家多种形式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发展壮大,起到探索道路、引导示范作用就极为理想了。
8、毫无疑问,包产到户满足了千年以来农民“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成为自耕农的愿景,因而充分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克服了“人民公社管理者文化素质差,制度不完善,管理僵化科学性不足,监督奖惩机制不健全”等弊端,农业生产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到1984年时粮食产量创下历史最高记录。但是,如果仅仅靠积极性就能解决问题,岂不又成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事实上,除了包产到户因素外,80年代农业的丰收至少还有以下四个重大因素: 第一,种子。50年代末以矮脚南特等品种为代表的水稻矮杆化,60年代以桂朝2号等品种为代表的水稻中杆化,1976年以后以汕优、岗优系列为代表的“三系杂交稻”,以及玉米、小麦的良种化,对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水稻品种的数次全国大替换,每次都将水稻全国平均亩产提高了20~30%!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袁隆平成功的背后是什么?是始于五六十年代,盛于七十年代30多万人次参加的“南繁”,是“县选社繁队制(用)”的完整推广体系,杂交水稻只是这一措施的成果之一,所以中国仅用了十年时间就已在全国所有适宜地区全面推广。对比印度,引入杂交稻制种技术自1987年起至2008年(只能找到这年的确切数据)已21年,在6亿亩水稻播种面积中杂交稻不到0.23亿亩,占3.8%。 第二,化肥。建国初中国没有先进的合成氨工艺,N肥只能靠积农家肥。农家肥毕竟是有限的,于是依靠侯德榜的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工艺一步步的积累扩张达到了年产上千万吨,但国产氮肥确实有质量差成本高的问题。所以毛泽东在尼克松访华后即调动所有外汇启动了“四三方案”,所引进的26个项目中化肥厂就占了一半,设计产能合成氨390万吨、尿素620万吨,这些装置到1979年时绝大部分刚好建成投产,迅速增加了每亩化肥的施用量。这在长期以农家肥为主的田里起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第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977年和1965年相比,全国农田灌溉面积增长41%,全国机电排灌面积和水电站机电总装机容量分别增长355.58%和643%;1975年全国机井数比1965年增长935.89%。抗自然灾害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以全国受灾面积基本相同的1976年与1965年相比,成灾面积由53.9%下降到26.9%。这些农田灌溉和排涝条件的较大改善为包产到户后抗御旱涝灾害的侵袭提供了重要的保证。至今我们的水利设施的80%还是70年代及以前完成的。 第四是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缩小城乡产品剪刀差,这对于增强农村购买力,繁荣市场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从1979年3月开始,陆续提高18种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其中:粮食从夏粮上市起全国粮食统购价平均提高20%,超购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价50%;棉花从新棉收购之日起,全国统购价格平均提高15%,北方另加5%的补贴,超购部分再加价30%;食用植物油统购价格全国平均提高27%,超购部分加价50%;生猪收购价格平均提高24.6%,其他产品也分别提高20%-50%。79年11月开始,又对猪肉、牛肉、羊肉、禽、蛋、蔬菜、水产品、牛奶等八种主要副食品提高销售价格。1980年又先后提高了棉花、羊皮、黄红麻、木材、生漆、桐油等农副产品的收购价。全国农副产品价格总指数,1979年提高了22.1%,1980年又提高了7.1%。同时,国家对农业生产资料的销售价格有计划的下降了10%-15%。这样1979、1980年两年国家每年用于调价的开支达80-90亿元,国家财政收入可以正常增长的部分基本都用于农业了,这是国民收入和国家财政分配的一个大调整。通过这一系列的调整,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79年农业生产即取得了少有的大丰收,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
9、但是,小农经济的“积极性高涨”只能在化肥农药、良种良法、农田水利齐备的情况下在短时间内有增产效果。所以在长期农业增长曲线上看,正常运作的人民公社时期(1962~1980)19年中,在“盘剥”之下,粮食单产年均增长速度为4.91%,远高于“包产到户”之后(1981~2012,2.15%)。 即使是1959~1980年的粮食单产年均增长速度(2.90%)仍高于包产到户后(2.15%)。 事实上直到1984年及至整个80年代,农业的增长因素依然主要是杂交水稻、工业化成果等。至于“包产到户”,起初农民确实积极性很高,但对具有公益性质的农机、水利等设施的破坏积极性同样也很高,维护保养要求较高的大型拖拉机、提灌站、机井系统等在数年内就拆解、锈蚀、损毁殆尽,以至抗灾、增产能力锐减。等到人们想起不是什么都可以分家,放缓(不是停止)对农田水利体系的破坏后已经迟了,1985至确定“以工补农”政策的2003年间,19年粮食单产年均增长速度仅为1.09%。
10、包产到户最大的问题在于小农经济与社会化大生产大市场的对立,土地的分割细碎、小农的保守、生产单位的小、散、多,对失败承受能力极弱等情况,及其导致的农田水利困境、农技推广困境和产业结构调整困境等等,正是农村荒废、农田荒芜的“三农问题”的根源。 小农经济(包产到户)已经到最后的末路,这个观点是否正确? - 中国 最为遗憾的是,在中国的工业化过程中,农村的作用居然是由阻力转变为助力再转变为阻力的反复,而没能在全面工业化过程中善始善终,悄无声息地由工业助推器到接受工业反哺到城市化,“三农问题”至今无法解决。 面对“小农经济”这艘必沉之舟,政府必须积极介入,逐步推行农业保险补贴、粮食储备计划、生产控制、贸易保护和信贷支持等政策,以“自愿参加、自主经营、政府补贴、技术支持”的原则,引导促进合作社(或农协)组建、运行、成长,让小农经济在有序可控的情况下退出历史舞台(关键是应确保流转后失去土地的农民进入社保体系),重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最终实现集约化、机械化、产业化和就地工业化的合作社(或农场)生产。 “三农问题”绝不是国家单纯地在农村农业投入资金就能解决的,工业反哺资金应该被用于促进土地流转,促进集约化、产业化、合作化农业,让小农经济在有序可控的情况下退出历史舞台(关键是应确保流转后失去土地的农民进入社保体系),而不是用于让小农经济苟延残喘。
11、只有集约化、产业化、机械化的农场和合作社才能跟上工业化信息化的步伐,快速地提高科技水平、生产水平。并且产业化集约化的种植业更利于农田水利、道路等基础建设,更利于农技推广和机械化作业,可大大降低边际成本,提高产量和效益。 只有股份制合作社(公司)这种深度整合,“农、工、贸”一体化,劳动、资本、技术密集投入的模式,才能农、牧、渔、果、加工业协调发展,在需大量短期劳力的水果、药材等种植业和农产品深加工、配套工业等劳动密集型工业间游刃有余。而配套的工业可以容纳剩余劳动力,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减少中间商环节,增加产品价值和利润。最终以“城镇化”部分代替农民的“城市化”,在区域化种植、集约化养殖、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领域发展专业化和社会化大生产,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城乡一体化,让留乡和进城农民都能完整地享受城市居民享有的国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住房保障。
12、所有一听到“人民公社”就高潮,认为“包产到户”是必然和完美的人,不知是认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或是认可“人有多积极地有多高产”? 人民公社问题多,问题严重,管理者文化素质差,制度不完善,管理僵化科学性不足,监督奖惩机制不健全……这些我都承认,但它有一个优点是小农经济(包产到户)永远也不可能有的——就是利于农技推广,利于产业化。只要它有这个优点,即使有再多的问题,在剥离“为盘剥农村而附加的行政职能”之后,在进行“进退自由、自主经营、民主管理、科学管理”的制度改革之后,仍然有巨大的优势和发展的前景。而无论包产到户有多么美好,只要它不利于农技推广,不利于产业化,它就是没有前途的绝路。 =================================== 谈下:“人民公社是工业化的唯一可行方案的依据” @陈钢 春过雪消:如何评价人民公社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 @eiarhabi 的问题: 1、人民公社如何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如部分公社冗员多,或生产队长、公社会计及其家属等不干事却有收入,同时利用自己的生杀大权徇私枉法,贪污腐败,如何解决? 2、多数农民干活不积极,不参与劳动,或劳动偷懒不出力,导致生产萎靡,年年吃国家周转粮,如何在公社制度下提高积极性? 3、如农民不希望继续从事农业,而希望前往城市工作成为“农民工”,或希望读书上学、接受高等教育,其诉求能否在公社制度下实现?如不能实现,是否能有效阻止其外流? 回答如下: 5、…… 所以说,“超前发展”和“政社合一”是人民公社的两大弊端,由此造成的管理者文化素质差,制度不完善,管理僵化科学性不足,监督奖惩机制不健全,大大增加了农民的苦难。 但作为一种临时措施,其强大、迅速的动员组织协调能力又是“盘剥”农村,兴建农田水利和农技、农机推广,建立规模化工业原料基地等所必须的。 6、经历20多年“最大限度压缩消费和最大程度地盘剥农村”后,1979年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3倍多,农业税(不含提留、剪刀差等)占财政收入的比例下降到了5.5%。在工业体系基本成形的情况下,维持“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已既无必要也无可能。 7、仅就农业农村发展而言,最理想的情况是:当不再需要“盘剥”农村以农补工后,1980年人民公社应当剥离“为盘剥农村而附加的行政职能”,政社分离重组为单纯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而不应全面解体,复辟小农经济。…… 条件较好,生产水平较高的人民公社应当用一定的优惠政策引导促进,以“自愿参加、自主经营、政社分离、民主管理、形式多样、因地制宜”的原则,或以队或大队或公社为基础重组为类似基布兹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或重组为类似莫沙夫模式的“合作社”(也和日本的“农业协同组合”相似),或其它形式(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等)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 ================================= 至于 @陈钢 及其他人因不看文章而提出的其它问题和反驳,请自己在文中找答案。
春过雪消:工业化之前的全国平均粮食亩产最高能有多少? 春过雪消:地主阶级是怎样阻碍生产力发展的? 春过雪消:如何评价人民公社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春过雪消:小农经济(包产到户)是否已到最后的末路? 春过雪消:我国农业改革的逻辑以及进一步改革的思路? 春过雪消:194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水平和规模在世界上能排到什么等级? 春过雪消:如何评价建国后、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工业体系?(近现代史之核心:国家工业化——不能理解工业化的重要和困难的人,没有资格评论中国近现代史) 春过雪消:如何看待印度 GDP 在 2016 年首超英国? 春过雪消: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讨厌日本?单纯因为历史? 春过雪消:为什么一些人觉得美国是中国的敌人而不是朋友? 春过雪消:如果你可以改变你的国家一个政策或者法律,你会改变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