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的真实死因,恰如 @红茶魔术猫 所言——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暴毙是最有可能的。 而赵光义谋杀兄长的动机则严重不足。 想要理解这个问题,必须从陈桥兵变之后的禁军将领“家奴化”说起。杯酒释兵权使得禁军系统的将领变成了赵大的“家奴”,自建隆二年九月份开始,侍卫亲军司与殿前司——也就是宋初禁军里的两大系统最高长官长期空缺,所以禁军将领对赵匡胤有着严重的人身依附。 这种情况下,禁军将领的忠心几乎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什么挡个箭救个驾自不必言,最后甚至发展到了赵匡胤随口一句话,禁军将领就跳水自表忠心的地步。 上(赵匡胤)尝幸讲武池,临流观习水战。因谓左右曰:‘人皆言忘身为国,然死者人所难,言之易耳。’进卿对曰:‘如臣者,令死即死耳。’遂跃入池中。上急令水工数十人救之得免,几至委顿。上能得诸将死力,类此。——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乾德五年春正月丁巳条 太祖尝令御龙直习水战于后池,有鼓譟声,信居玄武门外,闻之,遽入,服皂绨袍以见。上谓曰:‘吾教水战尔,非有他也。’出,上目送之,谓左右曰:‘真忠臣也。’——宋史·卷二六〇·杨信传 (王审琦)与太祖皇帝有旧,为殿前都指挥使。禁中火,审琦不待召,领兵入救。”——邵氏闻见录·卷一 赵匡胤这么搞,当然是害怕五代故事重演,哪天出来个野心家把黄袍加身的故事给自己重演一遍。所以终太祖一朝,他对武将在禁军中培植势力、豢养亲兵这事十分反感,甚至到了反应过激的地步。 殿前、侍卫诸军及边防监护使臣,不得选中军骁勇者自为牙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乾德四年八月己丑条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光义却可以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招揽亡命、搜罗勇士、结交禁军。这在太祖时期是绝无仅有的。而为了自己的这个弟弟,赵匡胤可甚至可以弄死曾经救过自己的部下。假如说太祖皇帝有逆鳞的话,那么这块逆鳞上面一定刻着三个字:赵光义。 城上车弩遽发,矢大如椽,琼亟以身蔽太祖,矢中琼股,死而复苏。——宋史·卷二五九·张琼传 发琼擅乘官马,纳李筠隶仆,畜部曲百余人,恣作威福,禁军皆惧;又诬毁太宗为殿前都虞候时事。建隆四年秋,郊禋制下,方欲肃静京师,乃召讯琼。琼不伏,太祖怒,令击之。汉卿即奋铁挝乱下,气垂绝,曳出,遂下御史案鞫之。琼知不免,行至明德门,解所系带以遗母。狱具,赐死于城西井亭。——宋史·卷二五九·张琼传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这主要是因为赵光义乃是当时大宋的隐储——隐储这事,得从残唐五代时说起,那时候有一个很奇葩的现象,就是立了太子,皇上不开心。 若建太子,则肤遂为闲人!——资治通鉴·卷二四九 而要被立为太子的人听到这个消息通常也不会很开心,说不定还要找出这个主意的人理论一番。 (从荣)曰:“执政欲以吾为太子,是欲夺我兵柄,幽之东宫耳。” 从荣不快于执政,私谓所亲曰:“吾一旦南面,必族之!”——资治通鉴·卷二七八 我们知道五代的时候是乱世,乱世里什么仁义道德都是假的,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一旦立了太子,对皇上来说,相当于在朝廷之内出现了第二个权力中心,大大增加了自己执政的风险。万一不幸摊上一个野心家,说不定前脚把他立为太子,后脚他就开始琢磨怎么干掉自己,风险实在太大,得不偿失。而对于太子来讲,一个继承权并不能保证他能够顺利继位,而当上太子之后自己手上实际的兵权却很可能受到影响,因此也是一万个不高兴的。 但是作为一个政治势力,没有继承制度又不太科学,尤其是五代的这些君主动不动就御驾亲征,万一死在外面家里又没有继承人,分分钟就又是一次改朝换代的节奏。因此大家反复权衡之下,发明了一种奇葩的玩法——隐皇储制。所谓隐皇储制,就是说我中意谁来接班的话不立皇储——但是我让你来做亲王兼京兆尹(相当于首都的市委书记)。这么做的好处有两个,一是大家虽然都知道我安排你在这个位置上以后是要接班的,但是你毕竟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分,因此名义上咱们还是君臣之份,我就不用太担心你哪天急着上位悄悄的毒死砍死砸死烧死我了;二是虽然名分上没将你立为皇储,但封你做了亲王,使你的地位凌驾于群臣之上,又让你做京兆尹,相当于把首都地区的行政工作全都交给了你,这样也让你安了心,在紧急时刻接班也不至于手忙脚乱了。因此这个方法风靡一时,大家都觉得十分科学。 后唐秦王从荣以长子为河南尹,又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故当时遂以尹京为储贰之位。至晋天福中郑王重贵、周广顺中晋王荣,皆尹开封,用秦王故事也。——陆游·渭南文集·卷二三·记太子亲王尹京故事 正因为赵光义的身份极其特殊,所以他才能够招揽亡命、培植势力而没有被他的哥哥咔嚓掉。但是禁军的将领有没有因此而彻底倒向赵光义呢?很遗憾,他们对赵匡胤的忠心还是第一位的,赵光义的拉拢在不少人那都碰了钉子。 太宗在藩邸,以酒饵赐之,拒而不受。使者曰:“晋王赐汝。”重进曰:“我只知有官家,谁人能吃他人酒食乎?”——玉壶清话·卷七 没有证据能够表明“烛影斧声”前夕赵光义忽然就搞定了禁军里的诸位将领,以至于他能够无视这些人的威胁向自己的兄长动手——况且假如他真的像某些地摊小说里描述的那样拎起斧子给自己大哥咔嚓一下子,“一条哨棒等身齐、打下四百座军州都姓赵”的猛将兄赵匡胤大概率是会先夺斧反杀的。 事实上,对赵光义继位合法性的诟病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上:第一,他继位时缺乏遗诏;第二,孝章宋后在太祖驾崩后试图召秦王德芳入宫继位;第三,有人认为在太祖统治的后期,他已经开始栽培自己儿子做接班人了。 第一点很好解释:老赵家很可能是有家族遗传的心脑血管疾病的,考虑到宋太祖还有酗酒的毛病,大醉之后脑梗直接过去是很合理的解释,这种情况下肯定是没有遗诏的——不过更要命的是,没有遗诏这事很可能是是以讹传讹,评论区里红茶魔术猫指出,宋会要中实际是有遗诏的。 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太祖崩于万岁殿,遗制日:‘修短有定期,死生有冥数,圣人达理,古无所逃,朕生长军戎,勤劳邦国,艰难险阻,实备尝之。定天下之袄尘,成域中之大业,而焦劳成疾,弥国不瘳。言念亲贤,可付后事。皇弟晋王,天钟睿哲,神授莫奇,自列王藩,愈彰厚德,授以神器,时惟长君,可于柩前即皇帝位。丧制以日易月,皇帝三日听政,十三日小祥,二十七日大祥,诸道节度、观察、防御、团练使、刺史、知州等,并不得辄离任赴阙,闻哀之日,所在军府,三日出临释服。其余并委嗣君处分。更在将相协力,中外同心,共辅乃君,永光丕构。’召群臣叙班殿廷,宰臣宣制发哀毕。移班谒见帝于殿之东楹,称贺。复奉慰尽哀而出。” 关于这个问题,可见王育济(1994)的相关论述。简单来说,就是《续资治通鉴》的作者毕沅老先生在《宋史》里没看到相关记载,想当然的说了句“读正史宜得其定论,太祖实无遗诏”,而后辈学人先入为主,都忽视了从相关史料中挖掘遗诏的工作…… 至于第二点跟第三点,咱们就必须看看赵匡胤死前到底做过些什么了。 咱们前面提到了,让自己的弟弟做隐储,主要是基于现实的考量——天下未定,子女年幼,一旦赵匡胤有个三长两短,那么大宋朝很可能就要重蹈五代覆辙。所以一个默认的接班人当然是必要的。 然而平了南唐之后,这个问题忽然就有拿来重新讨论的必要了——天下一统已经是大势所趋了,而太祖的儿子们已经纷纷成年,那么还有没有保持这样一个隐储制?是不是可以考虑重新立太子的问题了呢? 赵匡胤或许是有过这种想法的,但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是经过多年的培植,赵光义的势力已经盘根错节,尾大不掉了。第二是自己的儿子虽然出阁,但是因为前期需要保持赵光义的超然地位,所以几个儿子都没封王。也就是说,贸然封太子在技术上不太可行,赵匡胤需要一些时间来重新培养继承人。 这意味着假如赵匡胤想立太子的话,那么开宝八年开始他就应该着手来准备为自己的儿子铺路了——因为此时南唐已经搞定,北汉孤木难支,而老赵家向来不以长寿而著称,他要再不下手培养接班人,很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这么干了。那么问题来了:从开宝八年到开宝九年,赵匡胤连一个郡王都没给自己的儿子们。 这其中的态度就十分值得玩味了,所以在赵匡胤去世的时候,赵光义继位的合法性是最强的。他当时是大宋的隐储、位列宰相之上,地位绝对超过了赵匡胤的几个儿子。况且就算是要找太祖之子继位,那不找德昭却找德芳又是什么鬼? 所以咱们回到“烛影斧声”的文本中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的这段评语:“然观其始末,并无指斥逆节之事,特后人误会其词,致生疑窦。”我认为是十分恰当的。试想一下这样的场景,兄长把一向受宠的弟弟召进宫中,饮酒大醉,然后手持柱斧戳雪大叫你以后可得好好干啊!——这分明是再塑造赵光义继位的合法性好么? 至于拿《烬余录》来论证赵光义是下毒高手,在饮酒过程中给自己兄长下毒……我只想说,看看正史中孟昶跟李煜的生卒事迹,你就知道其实《烬余录》是在胡说八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