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词汇,一生不长,活得有趣比活成标配重要得多 。
有价值且有意义的人生是一个人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诗意世界,悠游自在,就像王小波那样。
有价值的生活不止是要在人生顺境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在沉闷的现实中,我们仍然能找寻有趣的生活。
虽然现在互联网上到处都有「王小波门下走狗」,但他生前却是和曹雪芹、梵高、卡夫卡一样是个默默无闻的人。
1997 年 4 月 11 日,王小波心脏病突发离世,他的两本杂文集《我的精神家园》和《沉默的大多数》,迅速登上三联韬奋图书中心的畅销排行榜。一批又一批的人涌入了他的精神领地。
王小波身高一米八多,但背有点佝偻,算不上是「高大帅哥」,甚至还面带凶相,有些丑陋,她的妻子李银河曾因为他丑得拿不出手而闹过分手,但最后被他感情热烈的情书挽回了。
被他的有趣灵魂打动的,不只有李银河。
冯唐说他是「一个奇迹,一个好得不得了的开始」,刘心武说「两杯茶过后,竟觉得他越看越顺眼,也许是因为,他逐步展示出了优美的灵魂。」
王小波一生都活在荒诞之中。他先天发育不良,严重缺钙,小时候看着呆呆傻傻的,青年时期他到云南、山东插队,急性肝炎、疟疾等疾病接踵而至,腰也出现了问题。最后他当了专职作家,退稿成了稀松平常的事,出版了的作品也销量惨淡。
但是,这看起来有些悲惨的人生,并没有阻碍王小波成为一个有趣而温柔的人,他说「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如此看来,他的一生确实是成功的,直到现在,他都深受青年人的喜爱,甚至还多了一个「撩妹高手」的名号。
王小波的人和他的文字一样充满魅力,他的一生与精神思想,也很值得一探究竟。
一、经无趣而有趣的「傻波子」
1952 年,王小波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小波」这个名字是母亲宋华取的,是为了纪念全家被划为「阶级异己分子」事件,并希望一家人在风口浪尖能平安无事,所有的大风大浪可以化为小波折。
在他出生时,家中已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所以他在男孩中排行老二。熟读王小波作品的人都知道,他的许多小说中都有个叫「王二」的主人公,或许这就是他自己的写照。
他在家里的有个外号叫「傻波子」,因为他经常会盯着一个地方发呆,一看就好半天。呆呆的表情,站在同龄儿童中间,十足是个异类。小波出生的家庭还算不错,父母都是文化人,收入不低,按理说他会无忧无虑地成长。但不幸的是,小波的童年正赶上大跃进和大饥荒。
对北京市民而言,饥饿虽没有达到骇人听闻的地步,但也是相当刻骨铭心。王小波兄妹几个那时正在长身体,饥饿感几乎伴随了他们的成长。学校为节省学生体力,连体育课也给免了。饥饿让知识分子群体斯文扫地,大家不再顾忌什么脸面,没事就向郊外跑,拾麦穗,挖野菜,剥树皮,刨红薯须子,捡回家做成吃食。
当时,王小波是个小学生,饥饿让他上课经常走神,他还迷恋上了吃铅笔。回忆这段时光时,他不无苦涩地说道:「饥饿可以把小孩子变成白蚁」。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