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企业用了成千上万的文字、数据和幻灯片还不能让员工看见「大象」呢?问题在于图像所承载的信息质量高、内容丰富,但商业交流中往往以文字和数据为主,即使用简单的图表,也只是散落于幻灯片中 ,不成系统。一开始的时候没有文字,人类想记录事件只好把看见的内容画下来。可是画的细节太多,记录速度太慢,于是简化再简化就成了符号,最终形成了文字。但是当我们把图像从交流中拿掉的那一刻,就意味着信息已经流失了很多,于是人类的祖先紧紧抓住图像不放,现代人手机中的各种信息大部分也被图像占据。那么,到底图像中有什么东西使我们如此难舍呢?
![]()
古老洞壁上的信息
在根源咨询公司最大的一间会议厅里,整整一面墙都涂上了一种白板油漆,当作可写可擦的白板,这个特殊的白板有 10 来米长,2 米左右高。记得我第一次拿起马克笔在上面试画,是在配合一家大型租赁公司的首席运营官,将他的 30 分钟年会演讲稿用图像的方式表达出来。我们经常在网络上看到在白板上画图的视频,随讲随画,好不精彩。实际上那些绘画过程都是经过摄像剪辑完成的。在现场拿笔真画,用绘画与文字同步捕捉信息,我应该是第一人。虽然在行业内,我被称为美国中西部第一快笔画家,但这种收集整理信息的方式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年会前一天,我利用这块新的白板反复熟悉并练习演讲内容。对于演讲来说,我的画只是锦上添花,除了很好的表演效果,并不能成为传递信息的载体,所以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那么什么样的画才具备实际价值呢?我在墙上边画边想,思绪飘向了遥远的远古时代。
在文字还没有出现的时候,人们迫切需要沟通和交流 ,表达各自的需求,同时把他们一生中发生的故事、秉持的信念、对世界的认知和经验留给后人,或者传递给远方那些不和他们在一起生活的人。比如西班牙北部阿尔塔米拉(Altamira)洞窟的壁画就在向我们述说 2 万年以前的远古故事。很多洞穴或岩石壁上绘制的图画可追溯到史前时期,人们普遍认为,这是部落中受人尊敬的老人或者巫师的杰作(见图 3.1)。
![]()
图 3.1
那时候人类的生产力很落后,打猎的工具也十分落后。我们可以想象,用石头、木头和草绳制作的长矛去捕捉野牛是一件多么困难、多么危险的事。人们在实践中学习,但是需要一些手段来记载这些狩猎经验。绘画通常是示意性的而不是自然写实地描绘某个对象。有时,人们会用石灯照明,把动物的形象投影在岩石上,照投影刻出动物的轮廓。这些绘画是为记录狩猎方法和记载动物数量。由于当时的绘画技巧十分原始,所以图像表达远不能像照片一样真实。
文字源于图像
古人通过栩栩如生的图像把发生的事件呈现给众人,这些图像就是书面交流的开始。这种交流活动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从一个部落到另一个部落,从一代人到下一代人,一直持续下去。
其实古人和信息时代的现代人对信息的需求是一样的,为了追求信息的速度和数量,古人不断把图像符号化、简化,否则我们现在每个人都要学会画画。
古埃及和中国这两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点在于它们是象形文字的起源。顾名思义,象形文字就是从事物的形象延伸出来的文字(见表 3-1)。
象形文字出现之前,图像是唯一的记载工具,例如前面讲的洞窟壁画。后来,象形文字发展出两个分支:一是表音字,字符用以强调字的发音,比如现在的英文字母,看到字母组合,我们可以知道发音,但不知道含义;二是表意字,字符用以强调字的含义,比如现在的中文,看到字形,我们可以推测一些含义,但不一定会读。
表音字比表意字更加追求传播速度和信息量,一直简化到从字母上看不出一点所表达的意思。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