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7 月 1 日是香港回归 25 周年,你有什么感触?你有 ...

论坛 期权论坛 金融     
giz0v   2022-7-1 08:34   4986   5
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临近,6月20日晚上,香港维多利亚港两旁的大厦灯光璀璨,部分大厦的户外大屏幕正在播放庆回归广告。对于香港,你有哪些独家记忆?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正序浏览
6#
84cc5  1级新秀 | 2022-7-1 08:38:44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读书时,对香港有一些很具体的好奇——
正宗的车仔面,是什么味道?
右舵开车,是什么体验?
弥敦道九号,到底是不是理发店……
做记者后,第一次出远差采访,就是到香港。大半夜住在跑马地,不停传来飙车「炸街」声;清早坐小巴,司机驾驶风格和跑车类似,还好马力不够劲……还有,第一次见到有声的红绿灯,绿灯一亮,「哒哒哒」声响起,大家快步涌过斑马线;我坐在铜锣湾的街边,趴在流动摊贩搭起的小桌板上,一碗车仔面加鱼蛋,特别市井的味道,现在流行叫「烟火气」。
我总觉得,只要进入一个城市的肌理,总会有哪里让你爱上它。更何况,是这么丰富的香港。



2018年底,摄于黄昏下的南丫岛。


所以,当香港遭遇动荡,城市扎起路障、烧起黑火,「痛心」也很具体;所以,在这个回归祖国25周年的节点,遥望着经过由乱到治、进入由治及兴的香港,也想留下一份具体的「祝福」。
早早约了一些采访。比如,和霍生一起看看夜晚的女足、见证香港故宫文博院的开展……想让更多网友重新发现香港的魅力,重新燃起对香港的好奇……可惜,没能成行。于是,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做了下面一个系列,取名《狮子山下相对论》
何生是「黑暴」中险些一命呜呼的人,今年整六十岁了,胸口的刀疤淡了些。印象最深的是,我们说起什么时候第一次有强烈的「祖国」概念,他说是86年,到北京爬长城。我打断他说「那年正好我出生」。他笑着回了一句:「那你可能一出生就有强烈的中国人的感觉,我到24岁时才有。」会有点打动你吗?好多感受是这样的——自己觉得理所当然,别人却需要时间和机缘。


你可记得陈卓禧校长当初那段义正言辞的「护国歌」发声?很难想象,他是一个如此nice、还有点文艺的老人。准备采访时,翻看当年那段刷屏视频的完整版,才发现,传媒突出的,是他的「刚」,却忽略了他对学生的「叨」——「希望你们继续探查。用你们的赤子之心,去为我们国家的改变与进步做出你们的贡献」。

「十四亿人茶餐厅」李凯瑚的故事,最不易的是母子的和解,小家映照着大家。而让我挺意外的,是最后一组问答。问:「希望孙子长大后,留给他一个怎样的香港?」答:「如果只靠别人留下很多东西给他们,是不正确的,一定要靠他们自己的努力。」努力,是Kate姐心中的「狮子山」。


<a href="http://www.zhihu.com/zvideo/1520422288265015296"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33岁的陈颖欣,是本届香港立法会最年轻的议员,也是国外社交网络上的KOL。从港岛区到深水埗,让团队小伙伴们印象最深的,是她名校毕业却扎根基层的选择。我最难忘的,却是她最后一段讲给父母的话,用的是粤语——因为父母听不懂普通话。上一代人的语言隔阂,丝毫不影响他们从小教育女儿,和祖国的心意连接。


说那么多关于「祖国」的细节,是因为经历动荡,这对于他们真的很重要。而真正的心意相连,更多人,尤其年轻人的心意相连,是要努力、要经营的,要打破刻板和隔阂的。
这四位采访对象,都有一个共同点——到过内地,也都希望更多的香港年轻人到内地看看。内地的人们呢?如果有机会,去去香港,看看那里具体的日常;如不能成行,至少也保持具体的好奇。这座城市,值得我们的爱和期待。
5#
chenxiuyun  1级新秀 | 2022-7-1 08:37:48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中国能建有哪些关于香港的独家记忆?那就不得不说历时三年完成的东深供水改造工程中的樟洋渡槽项目,该项目率先采用了同类型最大现浇预应力混凝土U形薄壳渡槽等四项技术,创下了当时的“世界之最”,只为那一渠碧水润粤港。

时代楷模铸就民生工程


《管子·水地篇》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


1962年到1963年,香港连续9个月滴雨未下,当年350万香港同胞望水兴叹。


为了缓解香港的用水问题,1963年12月,经周恩来总理特批,中央财政拨款3800万元,建设东深供水工程,即东江—深圳供水工程,跨越中国广东省东莞市和深圳市境内,引东江之水以济香港。


东深供水工程在1964年首次完工后,又经过三次扩建、一次改造,最终满足了当前香港约80%的淡水需求,成为保障香港供水的生命线。


全力保障香港生命线的过程中,中国能建的建设者们开山劈岭、修堤筑坝、架槽引水,建成了一条横跨粤港两地的东深供水工程。
技术创新的实践者

渡槽是一种输送渠道跨越河渠、溪谷、洼地和道路的架空水槽,也叫“河上河”。


上世纪90年代,香港人口已趋于饱和,经济发展规模也趋于稳定,东深供水工程历经几次扩建后,水量已能基本满足需求。但很快,随着珠三角一带经济迅猛发展,东江水河道里污染现象日益明显。怎样才能迅速并彻底改善水质?架在空中的渡槽成为首选。


樟洋渡槽是广东东深供水改造工程的沿线三大渡槽之一。2000年8月,中国能建葛洲坝一公司就接到了樟洋渡槽的施工任务。“要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从第一代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们传承下来无惧挑战的勇气和担当,让中国能建的建设者扛下了工程改造任务。


初涉项目,葛洲坝一公司就遇上了一个世界性难题——“东深供水改造工程设计的年供水能力是24.23亿立方米,每秒通过管道的水流会达到100立方米,这样的体量,在当时世界上都没有先例。”时任东深供水樟洋渡槽项目经理的贾志营回忆到,“当时这也是葛洲坝一公司第一个渡槽项目,没有成熟的施工技术人员、没有经验可供借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从零开始,才可能打开一番新天地”贾志营给项目部员工鼓劲时说到,“学习、创新,就是我们突破的工具。” 在施工过程中,葛洲坝建设者在不断摸索、学习之中,突破一个个业内难题。面对渡槽伸缩缝处理的难题,项目部曾多次组织讨论,并结合箱涵施工经验,最终拿出了技术方案,圆满实现了“滴水不漏”的目标。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部与业主一道,在世界上首次运用了工程全线自动化控制系统,有效确保了施工工期与质量。在技术创新中,他们勇于尝新、大胆实践,采取移动模架等新技术,使东深供水改造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整体攀升。  


历时三年,东深供水改造工程顺利完工通水。樟洋渡槽全长1000米,槽壁最薄处仅厚30厘米,为同类型世界最大现浇预应力混凝土U型薄壳渡槽。


在工程全线竣工提前向香港供水表彰大会上,樟洋渡槽项目以总评最高分获得了“质量特别优秀奖”。2004年,该工程整体荣获中国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


樟洋渡槽之后,葛洲坝建设者们又承建了南水北调漕河渡槽、沙河渡槽、湍河渡槽,孟楼渡槽等一系列渡槽工程领域的标志性工程,以矢志不渝的创新精神,不断刷新行业纪录,成就了“天下第一”的渡槽施工品牌。
繁荣粤港的见证者

时隔20年,让很多记忆渐渐消褪,但东深供水樟洋渡槽工程里的许多故事不应被遗忘。如今东深供水工程供水量从最初的3亿立方米增加到24亿多立方米,工程供水能力大大提升。每年24亿立方米的东江水让香港迅速摆脱了水荒困境,迎来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曾经的800多个日夜,7000多名中国能建的建设者们胸怀祖国,心系同胞、全力保障香港供水生命线,不断增强香港民众的国家认同感、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汇聚爱国爱港强大正能量的先进事迹在社会各界传扬。



截至2020年底,东深供水工程累计向香港供水267亿立方米,相当于一个半洞庭湖的水量。这项1965年诞生、历经四次扩建改造的供水工程不仅已成为整个大珠三角区域内最为珍贵的“水源生命线”,也给全国跨区域调水以及水质保护工作树立了典范。



一渠碧水润粤港。草长莺飞,天朗气清,搭建在半空的漳洋渡槽向着香港源源不断延伸开去,被誉为“生命水、政治水、经济水”的东深水持续渗入到香港这座城市的每一寸土地,也见证着香港的繁荣发展。东深供水工程的建设者们,还将继续担负粤港两地人民安全优质供水的使命,任重道远,传承不息。
(来源:中国能建葛洲坝一公司)
4#
b_3c  1级新秀 | 2022-7-1 08:36:55 发帖IP地址来自 聚友网络
谢邀,香港回归的25年里,有我的10年青春。
有很多知乎小伙伴,最早也是通过“香港记者”身份认识我的。


那么,你的青春,被封印在了哪座城市?
它或许并不完美,但你还是爱它;
许多人吐槽它,但你总想维护它;
其实,你所爱的、维护的不是这座城,而是它之于你的“独家记忆”。
我的那座城,就是香港。


这是我港漂的第十年,读书、成家、立业都在这里。
作为一名港闻记者,那些你们远远看到过的新闻,我在现场报道过,这些年你们对于这座城市的质疑和困惑,我也都感同身受过。


最近我总是在想,每个人一生中,或许都有一件压箱底的衣服,代表成熟的那套西服,代表爱情的那条婚纱,代表新生的那件爬爬服等等。
我的那件是下图的红色T恤,熟悉我的小伙伴都见过,2017年就是穿着它,报道香港回归20周年的,那是我做前线记者的最后一年,2018年就转岗做专题主持人、制片人了。


时间过得真快,最近在录制香港回归25周年节目《回归之路》,第一站是已经萧条了的中英街,有老人告诉我们,25年前那天也是下着大雨,他们都载歌载舞地去街上表演,演出服淋湿了洗干净压在箱底,时不时拿出来看看,那是他们的独家记忆,象征着一雪前耻,提醒着铭记历史。


五年前,我也穿着这件衣服淋了很多场雨,政府总部、立法会、维多利亚港、驻港部队、辽宁号军舰等等,六七月份的香港湿热多雨,经常要从早到晚的直播报道,这件衣服淋湿了又晒干,很多同事都生病了,我也发了一场高烧,但每个人都没有怨言。


这张照片是当时的首席摄影师杜德基拍的。


我喊他“德基爸爸”,因为他待我就像女儿那样。和很多凤凰前辈一样,德基也是经常在战地出生入死的勇士。


那天是持续一个月回归报道的尾声,我们在天台做连线报道,突然阳光灿烂,疲惫一扫而光,他说:“女啊,你会记得这一段时光,还有这一场仗”。


是的,十年了,我已经拿了永居,算是一个新香港人,尽管广东话还是蹩脚,但如果你问我是否有身份认同感,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有。
香港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大家来自四面八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对这里有独特的感情,我当然也不例外,这里也是我的家,有实实在在的归属感。


比如说这两年我在深圳怀孕生子,一河之隔却因疫情过不去香港,会时不时去吃一碗“碗仔翅”,它跟我们老家河南的胡辣汤很像,不止是味道,对我而言,都有家的感觉。


几年前很多通过知乎认识我的小伙伴,都也揣着梦想来到了香港,有些发展的还很不错,如果你问我是否推荐年轻人来港漂,我的答案未必还会是肯定,因为现在越来越多香港人选择来内地发展,机会多的地方自然是更优解。


如果你问我是否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实话实说,后悔过,作为一个科班出身的媒体人,我错过了内地自媒体发展的黄金十年,但现在的我回头再看,这座城市带给我的,远远多于我所错失的。


首先,在这里,我拥有了国际视野,尤其作为记者,不仅有机会报道港澳新闻,还深入了东南亚、东北亚,见识了更大的世界更多的人;


其次,这里有着最严格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凤凰从业八年间,我没有收过一分钱车马费,也没有报过一句假新闻,这也算是对青春的一种尊重;


更重要的是,我在这里收获的友情、爱情、战友情,是这辈子都无法复刻的,可以说,香港见证了我十年青春和成长。


当你爱上一个人,就会情不自禁想要靠近他/她、理解他/她、呵护他/她,同样的,当你爱上一座城,也会想要力所能及为它做些什么。
产假结束后我回香港述职,见到了曾经并肩作战的伙伴们,他们对我说:“大湾区是媒体人更广阔的战场,大湾区也是香港最好的出路。”


我记住了这句话,于是隔离结束就申请制作大湾区专题,深度报道了跨境学童、疫情援港、前海港青、口岸重建、港铁高铁等等,我和95后团队小伙伴一起,烧脑、奔波、中暑、熬夜,为的就是希望为香港的发展探路尽一份力。


当然我也知道,自己已经快要35岁了,不可能永远奋斗在前线,但即便未来切换赛道,去到更宽泛的文化领域,我的主战场也会持续在大湾区,因为这里有我爱的城,香港深圳都有我爱的人,大湾区也是我的家,我愿用所学来滋养和回馈它。


这次回答我录了一条vlog,再次穿上了那件红色T恤,大家可以去视频最后看,虽然皱巴巴的,但我觉得很有意义。
最后,祝福回归25周年的香港百折不挠、越挫越勇、越来越好,也祝愿见证我们每个人青春的那座城,永远年轻。
3#
magiceddie  1级新秀 | 2022-7-1 08:36:08 发帖IP地址来自 云南
谢谢知乎邀请。
我就是25年前,在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现场升起五星红旗的那名旗手。


1997年初,我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担任外事参谋。能成为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上的升旗手,非常幸运。
实话实说,一开始我把升旗想简单了,练起来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任务有两个要求,一是国歌一响,国旗就要上升,国歌一停,国旗就要到顶。第二个是要保持匀速,不能忽快忽慢。我先是掐着秒表练,感觉效果不理想,特别是第二点,很难做到。
练到一个月的时候,我就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压力很大,因为我还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最后我决定从听国歌开始找感觉。
当时我买了一个小型随身听,磁带的每面都录制了30遍国歌,循环播放。后来终于找到一个规律。旗杆高度是8.28米,国旗要上升5.6米,我一共要拉8下,通过反复听歌,我把国歌里一段一段的旋律与我的每一下动作对应了起来。这样,不管国歌演奏得快慢,是45秒还是52秒,我都能保证在国歌奏完的瞬间把国旗升到顶。练到最后,我已经没有时长的概念了,就达到歌、旗、人合一这样一种境界。


到了香港之后,我们和英国的仪仗队合练,那时候我们的动作完成度已经很高了,但他们的仪仗队看上去还没怎么好好练。看着他们的步操,我还在心里暗暗自豪,感觉还是我们解放军的正步好看。
好多人问过我,执行任务前紧不紧张。这么说吧,那几天真是吃啥啥不香。尤其是到了升旗当天,中午吃完饭,领导开始做战前动员,我心里压力忽然大了起来。午休起床后,我竟然流鼻血了。
很多媒体后来在报道里都提到我在升旗仪式上“流鼻血”的事,说我提前往鼻子里塞满了棉花,血都被我咽了下去。其实,流血并没有持续太久就控制住了,不然从下午流到夜里也太夸张了。不过,为了确保晚上升旗时万无一失,我还是在鼻子里塞上了纸。到了升旗时,我真的感到鼻子里有东西往下流,我不知道那是不是血,但我知道它一定不能流出来,所以我借着吸气就把它咽了。




那天晚上,香港会展中心灯火通明,那是我军旅生涯最值得骄傲的经历,而让我记忆最深的,就是那“真空12秒”。原本按照约定,英方应该在23时59分58秒结束奏乐并降下英国国旗,然后留给我们军乐团指挥2秒钟的准备手势时间,确保我们能在零时零分零秒准时升旗。
为了这2秒钟,我们和英方谈判了16次才让对方同意。但就在这样一个精确到秒的仪式上,英方的降旗仪式竟然提前12秒结束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还要怪英方自己,他们的查尔斯王子在之前讲话时延迟了23秒。
当年,中方最担心的就是英方故意拖延时间,给我们制造不良影响。国旗晚升一秒就是象征香港晚回归一秒,那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种莫大的耻辱。从鸦片战争开始我们等了155年,今天一秒钟都不能再等!我们当时甚至准备,即使他们国歌没有演奏完,我们也要在零点准时将国旗升上去。


就这样,现场司仪开始加紧各个环节的衔接,一定要把时间抢回来!只是谁也没想到,这一抢,英方最后竟然自己提前了12秒。
当时,英国降完旗,全场一片寂静,鸦雀无声,我们的军乐团一直没有奏响国歌。我当时一度以为自己失聪了,耳朵忽然听不到声音了,心里非常紧张,两手因为用力一直在抖,手心也出了汗。我知道,这个时候整个会场,甚至全世界华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我只能目视前方,紧张地、静静地等。
12秒钟过去,国歌奏响,我拉动旗绳,按照平时的训练节奏,准确无误地将国旗升了上去。
升完旗后,其实我心里非常纠结、忐忑,因为我不能抬头看,不知道在整个过程中任务完成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纰漏。直到我回到休息室看重播时,才知道任务完成得非常圆满,国旗分毫不差地升起在香港的上空。那一刻我如释重负,可能是因为之前的心理负担过重,我并没有兴奋起来,但是我睡了一个很长很踏实的觉。
2018年底我从部队转业,转业后我一直致力于对下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希望能把中国军人的精神传承下去。我的儿子今年上大一,他在学校里也是一名升旗手。
2019年4月份,我再次来到香港,指导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升旗片段的拍摄。时隔22年,当我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我仍旧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激动——于我而言,香港是个特殊的存在,那里承载了我的汗水、梦想以及作为军人的无上荣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站在如今这个历史节点回望当年,我百感交集。
1997年,我升起五星红旗,迎接香港回归祖国。
两年后,我再次有幸升起国旗,见证澳门回归祖国。
未来,我多想再一次把五星红旗亲手升起,升起在我们的宝岛。

2#
退出观望  4级常客 | 2022-7-1 08:35:49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更多的感触还是与时间有关。
我仍然记得,香港回归的那天,我和我父亲看了直播。那是一个炎热的仲夏夜晚,吃完晚饭后,我像平时那样等着看电视剧,心里还想着“今晚郭靖还会使出那招降龙十八掌吗?”。等到电视剧快要开播了,一向不怎么看电视的父亲却搬了张椅子在电视前,神情专注地看着一个新闻直播。
彼时年少,根本不知道父亲在看的是什么,只觉得所有的新闻都索然无味,心里多少有些毛躁,期望这个直播能尽快结束,好让我看电视剧。但很奇妙的是,当电视画面给到一个高楼林立的港湾时,我脱口而出“香港!”——因为在看成龙的电影时,有出现过类似的场景,所以我知道那是香港。而父亲则带着笑容告诉我,我们正在看的,是香港回归的直播。他用一种很开心的语气说,“香港要回来咯!”。
坦白讲,那时候的我根本不知道香港回归到底意味着什么,但从父亲的神情可以看出,这事儿不简单。而且,那时候我们一般看电视最晚看到十点,除非春晚才看到十一点多,但是那晚我父亲却拉着我一直看到了凌晨时分。所以在很多年之后,我都还记得,当我们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缓缓升起的时候,我的内心涌出了一股夹杂着激动、自豪与神圣的感觉。我也有注意到,那时候才三十来岁的父亲,脸上分明挂着一种庄重、激动与自豪的神情。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想不到时间在四季轮转的过程中,竟然已经走过了二十五个年头!
那时年少无知的我,已经到了三十多岁的年纪,开始明白责任的意义;那时三十多岁的父亲,如今已经有了皱纹与白发。
有意思的是,当年香港回归之后,住在我家隔壁的嫂子生下了一个男孩,为庆祝香港回归,特地给孩子取名为“杨港”。现在想想,时间一晃,当初跟在我后边流着鼻涕喊着叔叔的小屁孩,如今也已经是二十五岁的大小伙了!
于是,“香港回归”在我这里便会有了一种“时间节点”的意义。每次看到这四个字,我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个和父亲一起看直播的夜晚,也会不由自主地感慨时间过得真的好快。
值得一提的是,年少时期对“香港”的记忆,很多时候都与电影有关。因为那时候的电影启蒙,多半都是香港电影。无论是从奶奶那里讨要五毛钱跑到录像厅里看电影,还是跟着小伙伴们去邻居家用影碟机放电影看,几乎都是看的香港电影。
李小龙的《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成龙的《龙少爷》、《警察故事》、《A计划》,李连杰的《少林寺》、《黄飞鸿》、《精武英雄》,如此这般的影人与作品,是那个时候培养我对电影、对香港形成初期认知的精神食粮。
多年以后,当我自己亲身去到香港时,站在太平山顶眺望维多利亚港,内心会感到无比的激动。我当时特意花了很多时间去香港的街头漫步,穿梭于高楼大厦间,行走在星光大道上,看着街上车水马龙的景象,脑海里会不自觉地跳出香港电影的画面。那些招牌,那些出租车,那些行色匆忙的人,虽然是第一次真正遇见,却也会有一种很神奇的亲切感。
所以,在我这里,每当提到香港,我自然会想起香港电影。这其中或许会有很多关于香港的独家记忆,但更多的,是香港之于我的独家情感。
感谢香港,感谢香港电影,感谢香港电影人。
在此由衷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祝福香港越来越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