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衍生品市场来看,权益类期权的成交量基本上都稳定在权益类期货成交量的2至3倍。全球期权市场以北美和亚太地区为主,个股期权成交主要集中在北美地区,股指期权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从亚太衍生品市场来看,印度和韩国市场是主力,印度期权市场发展迅猛,以个人投资者为主;韩国市场KOSPI200指数期权成交量于2011年显著下跌,海外投资者比例逐年上升,2019年达到53.13%。
全球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
从全球衍生品市场来看,2009—2018年,期货成交量呈现上升趋势,而期权成交量呈波动状态,总体而言,期货成交量高于期权成交量。期权成交量于2009年和2011年超越了期货成交量,这得益于亚太地区期权市场的发展。2018年,期货成交量达到约170亿张,是期权成交量的1.3倍。
图为2009—2018年全球期货期权成交量(亿张) 分市场来看,2018年美国市场的期权成交量全球最高,占全球期权市场的47.52%;亚太市场次之,占比35.36%;两者总计占比82.88%。2011年由于韩国市场的快速发展,亚太地区成交量超越北美地区,达到52亿张。2012年由于韩国市场的交易量下降,亚太地区的成交量回落至33亿张。近两年,北美和亚太地区的成交量均有所上升。欧洲市场和拉丁美洲市场成交量无大幅波动,都约为10亿张,2018年占比分别为8.38%和7.97%。
图为2009—2018年全球各地区期权成交量(亿张) 图为2009—2018年全球各类期权成交量(亿张) 图为2018年个股期权成交量分地区占比
分品种来看,根据FIA的分类方式,期权可以分为权益指数期权、个股期权和外汇期权等。近10年来权益指数期权成交量最大,2018年权益指数期权成交量达到65.52亿张,占比达到49.9%;其次是个股期权,成交量达到42.51亿张,占比达到32.37%;第三是外汇期权,成交量为11.66亿张,占比达到8.88%。
根据WFE的数据,2018年个股期权的成交主要集中在北美地区,占比83%,股指期权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占比73%。
图为2018年股指期权成交量分地区占比 亚太市场衍生品投资者结构
韩国
市场概况
1996年5月,韩国证券交易所(KSE)推出了KOSPI200指数期货,次年7月推出KOSPI200指数期权,这是韩国期权市场的核心交易产品。2002年1月,KSE发行股票期权,6年后,单一股票期货上市。可见,韩国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经历了“股指期货—股指期权—股票期权—股票期货”的路径。
KOSPI200指数期权的成交量在全球各类期权交易中居前列。2019年上半年的全球期货期权市场成交量排名中,KOSPI200指数期权位列第五。2011年KOSPI200指数期权的成交量突破36亿张,但随后连续两年经历了断崖式下跌,跌至5.8亿张,其原因是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FSC)提出要防止过热的投机性投资,几家交易所合并后成立的KRX应其要求收紧了相关政策,如将合约乘数由10万韩元提升至50万韩元,这导致总体成交量下降。2019年KOSPI200指数期权回升至6.4亿张。
图为2010—2019年KOSPI200指数期权成交量(亿张) 投资者结构
韩国期权市场的投资者主要分为三类: 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与外国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基金、银行和养老金及政府等。相比于欧美市场,韩国期权市场的鲜明特征是个人投资者是主要参与者。2000年个人投资者占比高达70.83%,是市场的绝对主力。随着外资开放以及合约乘数的提升,个人投资者的比例逐步下降,海外投资者比例显著上升。2011年,海外投资者占比超越个人投资者,成为市场上最大的投资者。2019年个人投资者比例降至26.91%,海外投资者比例由2000年的5.27%上升到53.13%,占比增长约10倍。
韩国期权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发生显著变换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在期权市场发展初期,较低的交易门槛和费用吸引了大量的个人投资者进场。2000年1月,KSE将KOSPI200股指期权投资者交易门槛资金从3000万韩元降至1000万韩元,同年又进一步降至500万韩元。同时,KOSPI200期权的合约乘数较小,在2012年3月前,KOSPI200指数期权的合约乘数为10万韩元,假设权利金为0.01点,购买一手KOSPI200期权合约的期权价格为1000韩元,约为6元人民币。
2012年3月,KRX将KOSPI200指数期权的合约乘数调整为50万韩元。2014年,FSC提出要让韩国期货期权市场对专业投资者更具吸引力,同时不鼓励“鲁莽”的散户投资者。同年12月,基本存款额提升为3000万韩元。交易门槛和费用的提升导致个人投资者的比例逐步减少。
韩国各大证券公司提供更加便捷的家庭交易系统(HTS),使得期权交易在个人投资者中普及。1998年7月,外国投资者可以参与韩国衍生品交易,国际资本进入韩国衍生品市场,随着外资的开放,海外投资者比例逐年增长。
图为2000—2019年韩国期权市场投资者结构(%) 中国台湾
市场概况
1998年7月,台湾期货交易所推出台股期货,之后陆续推出小型台指期货等股指期货合约。2001年,台湾衍生品市场从期货合约扩展至期权合约,12月推出台指期权,采取做市商制度提供市场流动性。2003年1月推出了非指数型商品:股票期权。可见,台湾衍生品市场经历了“股票期货—股指期货—股指期权—股票期权”的路径。韩国市场是先完善股指衍生品,再发展股票衍生品;台湾市场则是先完善期货产品,再完善期权产品。
图为2019年台湾衍生品市场成交量占比统计 台指期权的交易量由2001年的5000多手增长为2019年的1.70亿手,而且2019年台指期权是同年台股期货交易量的5倍,台指期权发展迅猛。根据WFE的统计,台指期权在2019上半年的成交量达到8200万张,居全球股指衍生品合约成交量的第12名。2019年台指期权的成交量占台湾期货交易所所有产品成交量的65.20%,是台湾期货交易所最主要的产品。
投资者结构
台湾期权市场的投资者可分为自然人、法人和期货自营商。其中,法人包括证券自营、证券投资信托、外资及陆资、期货经纪及信托基金和其他机构投资人。从数量上看,台湾期权市场以自然人和期货自营商为主。通过下图可以发现在2001年自然人占比高达68.05%,之后有下降的趋势,到了2019年自然人占比48.23%。期货自营商占比则由30.52%升至39.35%,二者总计市场占比约为九成。此外,法人占比由2001年1.43%逐步提升至2019年的12.42%。
图为2001—2019年台湾期权市场投资者结构 注:以每年12月为该年数据基准
对比台湾期货和期权市场,可知期权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更加均衡。就期货市场而言,在台湾期货市场发展的前几年,个人投资者占比高达90%以上,经过了20年的发展,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趋于稳定,个人投资者比例下降,机构投资者比例上升,2019年两者比例达到50:50。就期权市场而言,在其发展的前四年,个人投资者比重较高,2005年,机构投资者超越个人投资者成为主要力量。2013年,期权市场趋于稳定,进入二者相互制约状态。
台湾期权市场学习了韩国期权市场的发展经验,在发展初期调动个人投资者的积极性来扩大市场规模。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的比例从2001年的68:32变化为2019年的48:52,机构投资者的力量壮大。随着台湾期权市场的发展,投资者结构日益均衡和稳定。
图为台湾期货市场个人与机构投资者对比 图为台湾期权市场个人与机构投资者对比 注:图中“个人”指自然人,“机构”包括期货自营商、证券自营、证券投资信托、外资及陆资、期货经理及信托基金、其他机构投资者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