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福民:科创赋能,资本助力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智客会周导逆向盈利   2020-1-1 15:45   587   0
本文来源:卓福民在【中国新商业领袖大会】演讲节选






各位朋友、各位嘉宾、各位未来的新商业经济领袖们,你们早上好!听到这句话大家也许会觉得很开心,觉得坐在这里变成了未来的新经济、新商业领袖了,但是你们在座的各位不可能都成为未来的新商业经济领袖,只有极少部分才会成为领袖,成为领袖最基本的素质是:看清趋势、找对选择、努力奋斗、坚持到底,这是我四十年工作、经验和教训的心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结束,在座各位有比较注意中央工作经济会议的吗?有一个星期看三次新闻联播的吗?没有的话说明你们没把党和国家的政策放在眼里。国家大政方针不知道,看不清明年的趋势,你的选择不对,你的努力将会离你的目标越来越远。关于货币政策2019年提出,“松紧适度”,今年改了两个字,“灵活适度”。两个字的差别那就是两个概念,“灵活”是说“松紧”的概念已经不存在了,国家大政方针已定,只会根据经济进行适当调节,而不会再有大的变化。如果你关注、研究国家经济政策,才有很大几率成为未来的新经济领袖。当然我不是一个中央经济的解读者,我只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和大家进行一个分享。我是做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的,我给大家讲讲资本市场、创投行业的现状是什么。


很多中小企业需要资金的支持,需要创投的支持,需要VC的支持。中国以创投为代表的私募股权基金已经从“高歌猛进”变换成了“降缩换挡”,跟整个经济增速下行异曲同工。这跟与大形势有关系,但是这并不表示中国经济下行,下行的是中国经济的增速,只是跟过去的8%、10%相比有所下降。大家知道中国的风险投资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吗?是由成思危老先生最先提出,于1998年提出了中国风险投资的“一号提案”。从此,中国的风险投资走上舞台,现在更是登上国际舞台。




上海创投协会副会长
源星资本董事长 卓福民


20年前,我在上海实业,一家香港的上市公司,担任CEO,当时市值已经达到了700多亿港币,100亿美金。那个时候我已经开始研究创投,到硅谷去考察创投,考察VC。中国那个时候对VC的认知几乎为零,当我们说在考虑VC时,别人却说是在吃维他命C。今天这个变成了笑话,没有人认为VC就是维他命C。VC,venture capital,就是创业投资,也叫风险投资。从20年前到现在,有一个最权威的机构,中国基金业协会,全称叫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我在里面担任的创投委员会的委员,以及法制工作委员会联席和地方协会联席委员会的联席,所有做创投的必须到那里去备案。因为14年开始,中国基金业协会有备案制度,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中国基金管理人从2014年才3900家,到现在24,000家;第2个数据,已经备案的私募基金的数量从2014年的7460支,现在到了8万多支,10倍以上的成长。到11月底的最新数据显示,它的规模已达到137,100支。私募基金从业人员人数在2014年是12万人,2015年37万,中间虽然经历了波折,但现在却变成17万人。这个行业很少裁员,可数据显示这个行业也开始裁员,也开始减少人数。


资本的寒冬已经来了,有人怀疑:是不是前面的“高歌猛进”错了?我们的PE曾经有一段时间叫全民PE!比如我坐飞机, 飞100多次,基本上在商务仓里面听到的,都是在讲关于投资的事情。但是现在谈得越来越少,因为中国经历过这么一段“高歌猛进”,现在是高质量发展时代,不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时代。有人说:我有个项目,你有多少钱,马上给我,投完了以后立马上市,然后市值翻多少倍!但是现在一地鸡毛的大有人在,特别在香港。过去认为香港上市不会输,我告诉你们在香港上市,最近破发的有62%,最后进去的很多都输钱,不是赚钱,直到现在依然有很多人还在水下,股票也已经跌掉一半。






中国全民PE,快速的发展之下是不是存在很大的问题?我也有两个对标,第一个对标,毫无疑问,中国现在崛起了以后,唯一可以对标的第一大经济体美国。首先来看我们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我们的资本市场短板在于支持科创企业,长期创新资本是不足的。我们在技术资源,在投到境内外没有上市的未挂牌的股权和新三板企业股权的定向增到了10万个,其中中小企业58,000个,高新企业30000个。而中国的企业家,市场经济体,包括个体户加在一起8000万,叫企业的3000万,如果按照10万个项目来算,是0.3%。我们直接融资的工具,投到企业里面的不足1%,你们能说我们这个行业过剩吗?再比如,中国现在的私募基金的总量和GDP之比,中国去年年底127,000亿,今年直到现在是137,000亿,多了1万亿;去年的GDP是90万亿,我们占的比重是14.2%。美国私募基金总量是135,000亿美元,我们是差不多130000亿,但我们是人民币,人家是美元。但是美国的GDP是20万亿美元,占比高达66.02%,如果按照美国的趋势,我们还有4倍的增长空间,你能说它过剩了吗?那么有人会说卓总你讲的不对,我们除了这一个,还有二级市场,有A股,有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还有4板。所谓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有一个体系我们还是行的,但是我们这个市场还是出现了毛病——股票上不去。可为什么美国老是牛市?在2009年,美国十大市值公司是美孚石油、微软、沃尔玛、强生、宝洁、ATNT、伯克希尔、IBM、雪弗龙、摩根大通,新经济的公司也就两家。但是到2019年上半年,11年过去以后,微软、亚马逊、苹果、Google、Facebook、强生,美国十大市值公司中就已经有了6家新经济公司,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属于高科技的公司。






大家不要片面地以为亚马逊就是卖书的,其实亚马逊公司最大的一个收入来源于云计算。在最近的新闻中,你们可以看到亚马逊公司起诉美国的国防部,因为国防部把一个价值10亿美元的云计算单子给了微软,但实际上它比微软更有能力来承接,所以他们认为是不公平的竞争,让微软拿到了单据。所以不是大家想象当中Facebook就是一个社交软件,Google就是一个搜索引擎,其实很多人工智能来自Google,10年里面这么大的变化,新经济和科创企业占了主导。回首再看中国, 2009年“两桶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银行、保险基本上就在这些行业里。10年以后,2019年上半年, 还是“两桶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加上中国人寿、贵州茅台酒,有高科技企业吗?没有!有科创在一起吗?没有!但有人说,卓总你好像在忽悠我们,中国有阿里巴巴,有腾讯啊!没错,2009年的全球十大市值公司,中国有4家企业,有中国石油、有工商银行、有中国移动、有建设银行。再到现在2019年上半年,中国原来的4家一家都没有进去,是全球资本市场给我们的一个很公平的评价,进入的是高科技的企业,当时属于就是原来高科技成分的企业,现在都在。7家属于新经济和科创类企业,其中中国两家,一家阿里巴巴,一家腾讯。大家都知道,阿里巴巴已经不是一个电商平台,腾讯也不仅仅是一个游戏平台,他们的内容丰富的多,有人工智能、有大健康等等。如果你们了解的话,所以不要再去攻击我们的阿里巴巴、攻击我们的腾讯,甚至攻击我们的华为。我告诉各位,如果中国有10个华为,今天我们要硬气得多,所以不要因为一件小事把我们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把这位老先生攻击下去,中国需要10个、100个任正非。要弘扬正能量!当我们在指着别人骂的时候,要在脑中仔细想一想。


我曾经见过任正非老先生,在同一架飞机到深圳,他戴了一顶破的棒球帽,拎了个破箱子,没有助理,没有一个跟从,下了飞机拎着箱子就走了。我跟他交流过,但这种创业者他缺钱吗?缺名气吗?他什么都不缺。但是为了我们国家,只有这样的企业才是真正的商业领袖,也是我特别佩服的商业领袖。所以我希望你们在社交群、在朋友圈、在微信、在微博,针对这样一些优秀的商业经济领袖的时候,必须要谨慎行驶,你点个赞或者来一个“踩”是完全不一样的。






其实我们的最大的问题在于资本市场对科创企业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但现在事情有了一个很大的转折,叫推出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这是29年来资本市场最重大的改革。这句话是我写的,为什么我有这句话可以写,因为我是最早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中国是每逢“9”就会有很多趋势性的东西,往往也是我们中国的经济、政治一个比较大的拐点。在1979年,中美建交、访美、地富反坏摘帽,也许90后不知道什么叫地富反坏,有点年纪的都知道地主、富农、坏分子摘帽,还有跟越南的一场较量,从此中国翻起了新的一页。


在1989年、1990年,有一次非常重大的改革,浦东改革开放宣布。那次改革开放里面有一个很重大的行动,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股票诞生。1987年我到上海体改委,现在叫发改委,去调研的时候,老八股还没开始。也就几支股票,飞乐音响的股票,在那里一个小柜台全称叫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静安证券业务部,下面两开门面,一个白板上面写着小飞乐今天买进多少,买去多少,什么价格,什么股数。在1990年,这么大的股票改革,在当时具有很大的争议。但当时领导就说:“你们就不要争论了,关于证券市场、股票市场,搞得不好,关掉就是!”老人家这句话一讲,再也没有反对之声,也因为这句话堵了好多反对改革开放人的嘴,所以才有了股票市场今天的繁荣。1999年,WTO启动。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了WTO,给了我们迎来了十几年的好光景。现在到了2019年,给上海三大任务、三个重点,又开始启动了新一轮的行情,这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机会。其中三大任务,很多上海的企业家都了解,不在上海的可能认为跟自己没关系,实际上都有关系。第一,推出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第二,自贸区新片区增设临港新片区,这个政策前所未有;还有一个,长三角一体化上升到国家战略,最近刚刚公布规划纲要,在浙江嘉善、上海的青浦、江苏的吴江,圈了2300平方公里的地作为绿色示范区,探索长三角一体化。






那么科创板到底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讲是29年来资本市场最大的改革呢?实际上我是1992年到美国去的,第一次出国,作为一个政府官员,我到纽约证券交易所,上面挂着大牌子说,庆祝纽约证券交易所成立200周年!中国2岁,美国200岁。我那个时候脑子里想,什么时候中国能够那么完整,那么大的规模的资本市场能够起来。虽然现在资本交易量规模,中国已经变成世界老二,但是我们仍有很多的问题,很多政策的制定都是迟后的,有些地方是自己把自己给约束了,变成一个天花板挡住了前进的道路。


大家可能不太明白,你们公司想上市,上市的依据是什么?1990年底,已经有股票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必须要有公司法,但你们知道公司法什么时候制定的吗?是1993年!我是1992年在上海,起草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条例,然后经批准发布。深圳也有两个条例,是在我们两个条例的基础上,国家那个时候叫体改委也办了两个公司,以两个公司条例作为基础,才制定了公司法。由于自身的经历,所以我对公司法很了解,当年为了起草这个法案,上海叫条例,我到图书馆把所有含公司名称的书捧回来,有20本书,啃了10天时间,最后写了一篇稿子出来,我们是这么做出来的。更可笑的是,证券交易所1990年成立,到1993年管理证券交易所的暂行规定还没出来。于是第一届证监会的主席,带队18人,深圳交易所的总经理宋丽萍也在其中。这18个人关在深圳的银湖度假区,起草文件,我们之间也不懂,当时没有互联网,没有那么发达,很多书抱回来,啃完以后再起草,完了之后不知道对不对,很多事情都始料不及。最后请教了香港证监会香港交易所的人,开的两地车,传真过去,他们过来给我们开座谈会提意见,提完以后连夜改,改完以后再传过去,来来回回折腾才出了一个稿子。所以,很多东西不是你们想象当中那么简单,因为今天很不容易。第一届的上海证券教学总经理,当年还是处级调研员,别人都不愿意干证券,信社信资还处在风口浪尖,不敢做,他说我来做。无知者无畏!因为我完全不懂,也不知道有多少风雨就进去了。你们知道“红马甲黄马甲”怎么来的吗?我们讲国际惯例,实际没有国际管理,我到纽交所发现他们穿的是绿衣服,穿着黑西装,没有“红马甲黄马甲”。但是香港有马甲,然后扯了红布,扯了黄布,结果黄布扯多了,变成黄马甲,红布扯多了,就变成红马甲。






其实到现在,资本市场的缺陷已经很明显,为什么那些科创类企业不能够在中国国内上市?证监会在两年以前开始研究,为新经济的公司创造条件。去年进博会宣布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行动,行动又有什么意义呢?首先,7月22日开始第一批科创板上市,一直到12月10日,科创板上市公司63家,其中PE、VC风险投资在里面投资了54家,投资的资本金达到268亿,这是一个非常快的速度,才120天而已。我们再看另外一组数据,在1990年,当时是老八股开始上市,老八股解决的是转换经营机制的试验田,因为大家不愿意试。而申华电功的创始人瞿建国,做泥水木匠的,在川沙开办一家做电信电能的贸易公司,但批准后发现不对,川沙县是没有资格批准的,然后跑到体改委说,你们批准我试点,无知者无畏!就批了,最后申华变成一个人人想要的股票。后来他又开办了一家开能公司,做净水的创业板又上市了。一个人在中国资本市场连续扮演两次重要角色,这也算第一人了!1990年开始转换经营形式,我们是试验田。2001年开始,以国企为代表的资产证券化的一个运营平台,我们国企很多的改造、改制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的。2001年,最早包括中国电信、联通,还有中国移动在港股上市,然后四大行上市,然后“两桶油”上市。但是最近邮储银行上市,基本上标志着中国大的国企通过资本资产证券化告一段落。



2019年以科创板的正式推出,作为一个标志,意味着科创企业登台,中国的经济需要新动能,而新动能来自于科创企业。我们的企业里面1/3生生不息,1/3无声无息,1/3奄奄一息,奄奄一息的,几乎都是传统企业;无声无息的,正在转型过程;生生不息的那些是科创类的企业,就像我正在青睐不断在投资的企业。如果按照资本上引进的话,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像现在工商银行这样万亿巨头,会不会有呢?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大家一定会有。过去我们叫BAT,今天BAT已经悄悄地做了一个转换,叫ATM, A代表阿里巴巴,T代表腾讯,M之前尚有争议,目前为止M已尘埃落定。美团、都市生活圈、吃喝玩乐行,这些你都离不开,美团基本都离不开。到2029年,10年以后,中国十大市值公司,如果还是前面银行、金融、保险以及个别的食品消费品。那么我们国家资本市场改革应该算失败的,我相信万亿巨头一定会来自于科创类的企业。也就是说科创和新经济将占主导地位,看我们速度快不快,如果快,机会都是你的。






我们再去看资本市场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改革叫,注册制改革。一开始我们都是审批制,创业板、科创板率先试点注册制,看起来还是比较成功的。尽管有些开始破发了,但我认为破发好事,没有问题。在香港有好多家公司,62%的生物医药公司破发了,香港证券交易所港交所的总裁李小加,我的好朋友。我问她有没有压力,她表示,我没有压力,因为破发是市场做出的决定,不是我做的决定。我们现在老的办法还是23倍市盈率封顶,而科创板打破了,是不是好事呢?我认为是好事。那么科创板率先做试点注册制以后,接下去的动作又会是什么呢?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以后,根据我的判断,主板、中小板推进注册的不叫试点,两个试点就可以了,最后是推进注册制,这是我的基本判断。这两者有什么区别?科创板是增量的改革,创业板是存量的改革,存量跟增量两个互相并进。如果还有一条那就是新三板的改革,可能目前大家对新三板改革不太熟、不太了解。前几天,有位股转中心的老总、新三板的老总叫徐敏,上海人,他发表了一篇文章,我也转发了一下,但到目前为止,5天,点击不到1万。从侧面看是大家被新三板伤透了心,但其实新三板的春天开始来了,现在关键的问题里面分层分了两个层次,一个是新三板的基础层,另外一个是科技层,而现在新三板新设立一个层次叫精选层,精选层接下去又将是什么呢?有可能是结合连续竞价交易,不是频次,概念是跟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是一样的。另外还开辟了一条通道,可以转板,到深交所、到上交所转板,其实如果你仔细了解,淘金的机会就在里面。


所有这些,我认为预示着资本市场一场大规模的改革已经拉开了序幕。如果各位今天听过之后说太难了,进去还是看不清楚,我完全没有机会!我告诉你,10年之后你还是坐在这里,听我讲,如果你看清了趋势,看准了目标,有了更好的选择,10年以后我坐在下面听你们来演讲,谢谢大家!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