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将如何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思想季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大观天下志   2019-11-30 20:49   2468   0









全文约5002字,细读大约需要11分钟


作者:张笑宇 华东师范大学世界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员
参与文末限时活动,赢得到APP“得到贝”与更多好礼

前文回顾:
Libra大事记,161天里发生了什么?


2019年6月18日,Facebook正式发布Libra加密货币白皮书,并上线其官方网站。在笔者看来,如果Facebook的这一计划取得成功,将会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可能对世界经济政治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事件,其重要意义或许可以与马克沁机枪应用于战争相比拟


但是,目前多数观察者只具备技术和商业背景知识,缺乏以更宏观的历史视角分析“技术-文明互动关系”的经验。这篇短文的意义,就是用尽可能言简意赅的语言,阐释清楚Facebook这一计划将从哪些方面影响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格局







什么是货币?


不要以为人类发明货币的时间很早,就以为人类进入货币经济的时间很早。公元前3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就已经出现了“货币”这个词汇,但是公元17世纪的亚当·斯密还提到,在某些苏格兰乡村“常见一名工人带着铁钉,而不是带着钱,到面包铺和啤酒店去买东西”。
这个现象其实记录了一种我们今天已经遗忘的记忆,那就是以物易物。以物易物的背后,其实是老百姓对“交易”的信任程度。如果他们不相信一种货币的价值是恒定的,是能够在所有地方都交易的,他们就不会使用货币,而宁可接受有实际价值的东西。所以,人类不同地区进入货币经济的早晚,是全球社会信任程度发展高度不均衡的一个缩影


在货币经济的早期阶段,人们对铸币的信任度,主要来自于它贵金属含金量的稳定程度,而这个稳定程度基本是由各国政府掌控的。那么,政府有什么动力保持含金量稳定程度呢?答案就是没有动力

政府总是倾向于降低铸币的贵金属含量,好把财富收集起来,以备紧急状态时备用。但是,民众也不是傻子,铸币的贵金属含量下降,他们就不会再去使用流通,而是换成真正的金银。所以,政府保持币值的真正压力,其实来自于市场的力量,尤其是国际贸易市场的力量。
在12世纪,由于长途贸易的发达,欧洲人率先创制出后来对货币史来说至关重要的“记账货币”,也就是汇票。简单说来,汇票就是一种委托支付手段,甲签汇票给乙,委托丙见到汇票后或者到指定日期就付款给乙。
欧洲人使用“汇票”,说起来还跟历史上另外一个传奇组织有关,这个组织便是大名鼎鼎的圣殿骑士团

1129年,圣殿骑士团得到罗马教廷的支持,获得了诸多赏赐土地与特权,迅速变成一个拥有庞大财力的组织。当时,欧洲有很多朝圣者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去参拜伯利恒、拿撒勒、耶路撒冷、梵蒂冈等圣地,或去敬奉藏于各教堂的圣物,这就涉及到随身财物的安全问题。

而遍布欧洲、财力雄厚的圣殿骑士团恰好可以提供“汇票”服务:朝圣者们向自己家乡所在地的圣殿骑士团教堂存一笔钱并支付利息,圣殿骑士团为其开具汇票,朝圣者凭此到目的地所在的圣殿骑士团教堂支取现金。圣殿骑士团的这一业务,便是历史上最早的银行业雏形


/ 影视剧中的圣殿骑士团形象


“汇票”的重要性在于哪里呢?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铸币只是金银的延伸。当商人之间还必须用金银进行交易的时候,你我对货币的本质理解还是“一般等价物”,也就是还停留在“以物易物”的年代。但是,“汇票”的诞生,其实就可以改变人们对财富的观念。如果你能在世界各地的兑付机构靠汇票取出钱来,那你的钱就不必是现实存在的财物,而可以是记录在你银行账户中的一串数字。
如果你信任银行,也就是信任银行靠着你的签名就可以承认你对账户的支配权,那么你财富的增加和减少,无非是账户数字上的变化,与手中的一叠叠钞票,本质上可以没有关联。
年纪稍大一点的中国人,都还记得90年代,甚至21世纪的头几年,当时许多三、四线城市连银行网点都没有铺开,人们在长途旅行时,还要随身携带大量现金,把它们藏在内衣和鞋底,防止被盗贼摸走。上了年纪的人,甚至连银行都不信任,非要看到大量现金在手,才算心里踏实。这其实是不信任记账货币的表现。


/ “把钱藏在袜子里”是一代中国人的时代记忆


短短几年,我们就从这个阶段进步到了移动支付和虚拟货币。但这个数字其实也就是从银行卡上转移到了手机账户上而已。从这个角度来讲,今天所谓的“虚拟货币”概念,其实并不新鲜,它所反映的,其实就是“记账货币”的概念
凯恩斯就认为,“记账货币”才是货币的本质:作为价值的尺度。没有人认为重量概念中的“一千克”必须意味着某个正好重1千克的实物,那么,为什么要认为“100元”指的必须是现实中的100元纸币呢?凯恩斯在其《货币史》开篇第一句话就说:“记账货币是表示债务、物价与一般购买力的货币。这种货币是货币理论中的原始概念。”




货币与国家


尽管铸币的价值一开始是因为市场压力而得到保持的,但是随着货币发行权逐渐牢固地掌握在政府手里之后,大家就渐渐习惯了这种安排,并且相信政府公信力可以担保货币的价值。即使政府发给你的是一张纸,你也相信纸币能使用,因为你相信这个掌握暴力的政权不会倒台,而且有能力维持其经济体的稳定运营,保证纸币能够兑换财富。这也就是“法定货币”的概念。
而在这个过程中,为了避免洗钱、资产转移和各种类型的金融犯罪,国家政权也要为货币建立起流通的合法网络,就好像建立汽车行驶的道路一样。汽车不能在人行道上行驶,货币也不能在非法网络流通。
比如,在中国,这个网络就是第二代CNAPS(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和CNFN(中国国家金融网络)。这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级支付系统和金融核心网络之一。这个网络像道路一样也包含着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银行柜台、ATM机、网银和互联网第三方支付等方式。任何人想在银行账户之间挪动哪怕一分钱,都需要通过这个网络系统进行。
通过这个基础设施,国家政府就可以对货币进行排异管理。比如,之所以人民币无法在日本境内流通,并不是因为日本警察整天监督各个商家,用警棍逼迫他们拒绝人民币支付,而是因为日本政府可以很轻松的禁止人民币支付和金融网络铺设到日本境内。
为什么政府可以很容易的进行排异管理呢?是因为中心化的核心金融网络结构非常复杂,规模和建设成本也很庞大,想要铺设到他国境内,成本高,动静大,必须经过政府批准。
由于货币这件事事关重大,几个主要国家都理解彼此进行排异管理的需求,因此,这个就作为已经成型的国际秩序安排,在全球金融监管体制中牢牢确认了。即便在允许成立私人银行的国家,如果你不认这一套已经由主权国家建立起来的秩序,那么没有国际金融机构会认可你,你的银行就跟一个地摊铺子没有什么两样,完全不能称之为一个现代银行。



Libra冲击法币体系?
讲到这里,你也许会开始明白数字货币对这套主权国家货币体系的冲击力:因为,数字货币从两个方面都颠覆了法币体系。

从信用上
数字货币的信用度不是来自于中央银行的保障,而是来自于技术手段本身:由于区块链技术本身可以满足匿名性、加密性和货币有限性,理论上,这已经可以作为货币来正常交易了。

从流通网络
手机和移动支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绕开主权国家通过支付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对货币流通进行的管理。不需要拿牌照、铺专线,搞一大堆基础设施建设。任何人只要愿意,只用一个手机,就可以极低的、接近于零的成本自由连入这个支付网络,使用数字货币完成支付和交易数字资产,并且参与投融资等各种复杂的金融和贸易行为。除非政府完全断绝互联网,或者不间断的检查每一个人的互联网终端设备,否则没有任何办法禁绝这种行为。


对于今天的主权国家来说,如果政府能够有效管理其境内的支付金融网络,则在该国之内,官方法币能够一统天下。不同主权货币之间的交易和竞争,只能发生在边境上,也就是外汇市场上。然而当区块链这种超主权的全球支付金融网络直接渗透到经济体的神经末梢,传统的货币边境就不复存在了,多种货币将并存于同一个场景之下。
Facebook 数字货币区块链将拥有 27 亿个移动终端,它的每一个移动 App 都变成 Libra 支付网络的一个“轻节点”或者“钱包”,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随时连接到这个支付网络之中。Libra 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现阶段规模最大的跨境、超主权数字货币支付网络。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限制和管理支付网络的能力就将被大大的削弱,几乎不可能实现对这种支付网络的排异。
也就是说,这一支付网络可以随时渗透到任何一个主权货币区之内,与之并存,与之竞争。Facebook 之后,还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跨国、超主权的数字货币。未来每一个用户在日常支付中,都需要从若干个货币当中选择一个来进行,货币竞争直接在原子交易层面展开,这对于现有的一国内货币垄断的局面将形成极大的冲击。这一局面的出现,也完全印证了哈耶克在 1970 年代对于货币发展的构想和判断。
这是基础设施的层面,或者说硬件层面。而在软件层面上,法币与主权国家也存在一层信用背书的相互关系。
前面说过,商人们愿意使用一国货币进行交易,除了相信这个国家的暴力后盾以外,还有一部分,也在于对这个国家进行经济管理和运营能力的信任。如果这个国家只有暴力治理,其政府机构却不能为商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那么它当然也没有什么投资价值,其法币也就没有什么流通意义。
而商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条件往往包含许多硬条件和软条件,硬条件如资源、劳动力、消费市场规模等等,软条件如法治情况、对国际商业规则的认可状况、受教育程度、文化属性等等。有些高度不发达国家,其本国发行的货币肆意贬值,央行没有能力维系其信用,只好采用美元。尽管这个国家的暴力机构还在发挥效用,但是它的法币却是得不到认可的。在这种国家,或者有往这个倾向发展的国家,数字货币就会成为民众为了对冲法币风险而采取的避险手段。例如,在之前的委内瑞拉经济危机和如今的阿根廷比索汇率危机中,民众使用比特币的比重就有大幅提升。

/ 仍在不断走低的阿根廷比索对美元汇率Via. Investing.com

有人或许会说,比特币价值波动太大,也不是好的避险手段。这当然不假,然而比特币本身价值波动较大,却并不妨碍基于去中心化体系的数字货币成为对冲法币风险手段本身的逻辑成立。如果在这个基础上解决了币值稳定问题,那么这种数字货币真正成为法币替代品的可能性就大大提升了。
这恰恰就是Libra与比特币最大的不同:Libra是一种稳定币,它锚定多国法币组成的一篮子货币,听上去似乎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SDR)有神似之处,也跟 2005 年之后的人民币异曲同工。
作为稳定币,也意味着Libra不试图通过通证升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挖矿”来提供激励。相反,Libra 将为持有者派息,从而使整个体系更接近于一个银行。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Facebook能够成功,它将成为数字经济世界里同时掌握铸币权和信贷权的超级银行。
Facebook这个超级银行背后的信用,就来自于它作为全球最大的、拥有22亿月活用户的社交媒体平台。人们信任 Libra 的价值,不再是因为它可以方便地兑换为法币,不再是因为有任何第三方资产的支撑,而仅仅它是 Libra,仅仅因为在整个 Facebook 社交网络和无数的二级市场中有二十几亿人愿意主动用自己的资产、现金、产品与服务为 Libra 承兑。
在这个意义上, Libra 中的很大一部分,甚至是绝大多数,只在 Facebook 数字经济生态内循环,根本不会被兑现。尽管Facebook 仍然会提供一个兑现承诺,但实际上并不需要承担兑现义务,而是可以通过购买或者交易各种资产来增发 Libra。这就是事实上的铸币权。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Libra有机会在两个层面上挑战现行的法币体系:从硬件层面上讲, Libra可以借助Facebook和手机移动支付平台取代主权国家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从软件层面上讲,Libra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信用背书取代主权国家信用背书。当然,Libra目前离这个前景还有相当远的距离,但是这条取代之路的逻辑是成立的,它是有成为世界货币这个理论可能性的。




Libra搅乱国际秩序?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法币价值比较坚挺,金融监管手段完善,经济表现强劲,不会受到Libra的太大冲击。


但是要知道,世界上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像中国这样是强政府国家。在一些不发达国家,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信用背书的能力都有很大不足,它们在跨国公司和平台面前,其实很难有充分的议价权。比如非洲的肯尼亚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商业案例。





Facebook今天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起到类似作用。例如,Facebook在缅甸这类发展中国家的网民中有94%的渗透率,一旦移动业务成型,这些用户将瞬间成为Facebook移动支付的客户,而基于这一移动支付体系的电商和网络金融业务也将迅速展开。
从消极的层面讲,这些不发达国家的政府和央行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本国货币和金融体系的主导权;但从积极的层面讲,其人民却一下子跨越到了移动支付年代。客观来说,这对大量用户和跨国企业平台本身都是一次重大机遇,因此它既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有强劲的经济驱动力。而如果这样的场景真的成为现实,那么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贸易玩家在这些地区的结算都可能与Libra挂钩,这就需要考虑货币兑换与结算的开放性问题。
而对全球秩序和主权国家权力博弈来说,这又会带来新的变数。美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与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是有极大关系的。如果Libra 锚定美元发行,那么未来当 Libra 掌握铸币权的时候,Facebook 事实上就成为美联储之外的另一个美元央行。Libra就会成为美元国际战略的工具。当然,现在Facebook还不想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所以它锚定了一篮子货币进行发行,刻意保持与美元的距离。但是,这个距离究竟能保持多远,也许会在未来成为未知数。
总而言之,如果商业运营取得成功,Libra有可能对全球民族国家金融主权造成极大冲击,甚至颠覆主权国家主导的金融货币体系。然而,这一冲击的背后又确实存在坚实的技术保障和由于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而造成的需求基础。因此,中国不能只是从自身货币和金融主权安全出发、从“监管”和“控制”的角度看待对数字货币的管理。更重要的是,中国需要深度理解技术进步、全球贸易、地缘政治和国际金融秩序之间的互动关系,主动思考如何构建健康的国际贸易与金融秩序,才能更好地应对、参与甚至主导这场有巨大潜力的革命。 END





11月26日-30日参与打卡&互动活动一起“得到”很多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69
帖子:4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