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大起底——10%的内在价值,90%的庞氏骗局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非常杂谈   2018-4-29 00:03   4584   0



以笔者的个人眼光来猜测,目前市场上五花八门的“类比特币”,也可以叫“山寨币”中——
90%是庞氏骗局,只有10%是拥有内在价值的





玩币的朋友们先别激动,笔者认为玩币,或者搞任何投资,先要确立一个观念——
进入一个市场,我们目的不是用自己财产去证明它到底有没有内在价值,而是来赚钱的。

有价值,没赚到钱;不如没价值,但赚到钱了。
当然,前提是一个自由的市场,大家愿打愿挨,不是拉亲戚人头的那种传销。

起码在短期内,一个流行的金融产品,它有没有内在价值,跟你能不能靠它赚钱,是两码事。
区块链,或者叫比特币与类比特币的赚钱效应,了解过的朋友想必也有目共睹了,不然现在也不会有这么多从来没接触过投资的人都开始跑步入场了。

掌握了一定的规律,能不能从这个市场中获利?
无需赘言,自然是能。

盈亏同源

然而,盈亏同源是金融市场的定律,高利润则必然伴随着高风险。
盈亏同源这个概念,很多人的理解上存在着偏差。

就拿比特币来说,现在听到的声音是——
进入的早就是高利润低风险呀,所以什么事情都得早入场。

兄弟,在比特币还不火的时候,谁能知道它会发展成现今这样呢?
现在回过头去看,当然没风险了,因为已经涨起来了呀。
但一开始入场的那些人,实际上承担的是这个市场火不起来或者不被认可的风险,只是这个风险到最后没有发生而已。
他们承受住了很高的风险,最后赢了,获取了高额的利润,这完全合情合理。

莱特币,比较著名的一个类比特币,2017年年内暴涨了50倍以上。
笔者在官方部门上班的一个哥们,在2017年莱特币80元左右的时候买了100万。
本来是说不翻十倍不卖的,但当涨到200元时,他去北京一场饭局,听到“上面人”在聊比特币,还说马上要出台一些政策进行限制。

于是他悄悄问了一句:“如果手上有莱特币,是持有还是卖出?”
“上面人”斩钉截铁的告诉他:“赶快跑。”

于是他在200元附近全部清仓了,而整个2017年,莱特币最高涨到了1500元以上。
实际上他天天看着账户里的钱在增多,兴奋的同时也承受了无比的压力。已经赚了这么多了,早都想跑了,“上面人”又告诉他要出政策限制了,那不跑还等什么呢?

如果当初没卖呢?
自然会获得惊人的利润,但必然要承受更大的风险。

所以,任何风险和利润,都只能以当时处境为标准,而不是等浮出水面后再回过头去评判。


现在入场就是高风险低收益吗?

并不,就拿最近几个月来说,我周围搞山寨币的朋友越来越多,一般来说拿自己全部积蓄投入的自然是少数,几十万的居多,其中一个月翻几倍的有之,腰斩再腰斩的也有之。
所以起码从目前来看,区块链这个东西依然是高风险高收益。


关于预测的那些事

现在是2018年年初,笔者敢断言的是——
没有人能准确预测比特币以及类比特币长期未来的趋势。

对,没有人,一个都没有。
当然,任何人都可以去蒙,最后也会产生大批蒙对的人。

还是要说一个类比。
诸葛亮,基本公认的三国最聪明之人。
现在网络上流行黑葛公,说郭嘉比他聪明,贾诩比他智慧等等。
这也无妨,诸葛亮无论如何总是三国第一梯队的聪明人,最次最次,top5该不过分吧?

诸葛亮智慧的最佳体现,应该是著名的《隆中对》
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
实际上,他真的只是知道吗?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最后一句,“诚如是”的意思是“果真如此的话”,才“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三顾茅庐时的刘备是什么境遇呢?
寄身于刘表之下,领地只有新野小城,“将不过关张,兵不过三千”,当时说天下三分,实际上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最后能三分天下,还不是刘备、诸葛亮以及众将领士兵们集体的功劳。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在重大的历史事件面前,一着不慎,则满盘皆输,任谁都没法去谈“保证”二字。

所以诸葛亮不仅是一个好的预言家,还是一个“操盘手”,一个“庄家”,与其说天下三分是一个预测,不如说是一个目标,他靠着一步步的努力最终完成了这个目标。

那最终的目标呢,“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完成了吗?
并没有,天下归了司马家,汉室竟成绝唱。

跑题了,再绕回来。
智慧如诸葛孔明,也无法完美的预测一件事,即便如此,这样的预测已经算是“神迹”了。
那么在信息更加多元化,社会更加复杂的今天,又有谁能准确预测每个未来呢?

预测是相当困难的尤其是关于未来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尼尔斯·玻尔






内在价值?

那么再来分析下,比特币以及类比特币的内在价值是什么?
所谓的区块链技术,看不见也摸不着,起码广大群众是没有见到的。
上面的说法也是百家争鸣,有人说价值连城,有人说一文不值。
但这些观点,往往是带有目的性的,你真的能保证自己接受到的是真实的信息吗?

笔者小时候,流行过一个非常著名的“科学”观点:一天要喝八杯水
实际上这是怎么回事呢?
无非是矿泉水公司的营销手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

什么才能证明比特币和类比特币的内在价值呢?
只有时间

黄金与铝

早在万年之前,黄金就已经被人类发现并利用。
在人类有历史记载的几千年里,黄金基本上属于帝王贵族才能拥有的财富。
拥有黄金意味着权势的象征,是黄金使得古埃及、古罗马的文明显得异样的辉煌。
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黄金都有着极高的地位。
黄金除了为帝王贵族所拥有外还被人类社会普遍认为是神灵才能拥有的神物。
人们将黄金进献给崇拜的神灵,黄金成为供奉器具和修饰保护神灵形象的特殊材料。





黄金的内在价值是什么呢?
其实对于古人来说,它跟其他的金属在使用价值上并无二致,是人们赋予它的价值,因为它的稀缺性。

黄金很好看吗?金闪闪的确实也不赖。
但在19世纪的欧洲,现在随处可见的铝,被认为是比黄金更加炫目的金属。
当时的铝稀有到什么程度呢?
一个欧洲君主买了一件有铝钮扣的衣服时,他就瞧不起那些买不起这种奢侈品的其它君主。而没有铝钮扣衣服的君主,又是多么渴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穿上这种带铝钮扣的衣服。
铝后来是如何走下神坛的呢?
随着炼铝技术的提升,铝价就随之下降,一直到现在家里随处可见的铝合金。

现代人对黄金当然有广泛的实际用途,但应用程度远远不如铁这样的常见金属,它的价值还是源于它的稀缺性,它的象征,而不是使用价值。

美国经济学家彼得·伯恩斯坦在《黄金的魔力》一书中说:“从来没有人搞得清楚,是我们拥有黄金,还是黄金拥有我们。”


钻石——完美的营销案例

更精彩的案例恐怕是钻石了。





有人将钻石称之为“20世纪全球最精彩的营销骗局”,从某些角度来讲确实如此。

钻石漂亮吗?
漂亮归漂亮,但我并不认为它就比其他便宜的宝石或一些人造的水晶更精美。

钻石的主要价值是什么呢?
象征爱情

关于钻石的精彩营销故事,知乎有个问题
“「钻石」是 20 世纪全球最精彩的营销骗局吗?真的没有价值?”
知乎用户“Danny W”的回答非常之生动精彩。
经过他的允许,全文转载如下——
钻石恒久远
这句广告词的内在含义是什么?是让你把钻石存着,别抛,否则钻石市场价格稳不住。
直到100多年前,钻石仅能在少数几条印度河流和巴西丛林中找到,每年宝石级的钻石产量也就几公斤。那时候钻石也就是宝石的一种而已。然而,1870年南非Orange River发现了巨大的钻石矿,产量可以用吨计。一夜之间,市场上充斥了钻石。南非矿背后的英国投资人害怕了,钻石没有使用价值,高价完全因为其稀有,随着南非新矿的开发,钻石早晚会掉价为一般的宝石。
为了应对,这些钻石矿的主要投资人合并了他们的资产建立了一个单独的实体,控制产量,维持公众对钻石稀缺的印象。这个实体就是De Beers,成立于1888年的南非。De Beers通过在各国设立贸易公司,控制了全球的钻石交易。
De Beers对钻石的控制算得上非常成功。其他商品价格,无论黄金、白银、铜、橡胶、谷物,还是石油,都会随着经济状况大幅波动,而只有钻石,从30年代以来基本都能够稳步上行。其对价格的控制力如此之强,70年代美国高通胀时期,甚至有人拿钻石保值的。
这不但是通过垄断控制价格,还是一种方法,将碳晶体成为财富、权力和爱情象征的普世认同。De Beers不但控制着供应,也控制着需求。众人被灌输钻石不是一种可交易的商品宝石,而是求爱和婚姻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了稳定市场,De Beers赋予了石头神圣的幻觉,是永远的,永远意味着不应该被转售。
传奇是从30年代大萧条开始的,当时欧洲钻石价格已经崩溃,很难让公众重拾信心。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情侣都不再用钻石戒指作为订婚礼物。在英法,钻石被看作是贵族的专属。而且欧洲处于战争的边缘,扩大钻石的销售基本没可能。然后美国就成为De Beers唯一的市场,就像当下,欧美都困难,奢侈品公司把中国当作救命稻草一样。1938年3/4的钻石用于美国的订婚戒指,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比在欧洲卖的要小且品质差。因此De Beers相信通过广告策划能够让美国人买更多的高级钻石。
1938年8月,De Beers创始人的儿子Harry Oppenheimer(犹太人的姓)去纽约见了Ayer广告公司,是摩根安排的,摩根一直给Oppenheimer提供融资,现在看到全世界钻石价格都在跌,也急啊。大家谈的不错,Ayer将在美国人中为钻石塑造一个全新的形象,而De Beers指定Ayer为独家广告代理,并支付相关市场调研策划费用。
先是市场调研,发现从1919年一战结束到1938年,在美国销售的钻石无论按克拉算还是按金额算,都下降50%以上,原因是经济环境、社会态度的转变以及其他奢侈品的竞争。虽然经济环境无法改变,但可以通过广告和公关活动改变社会态度,与其他奢侈品争夺用户和市场。Ayer的方案是强化公众将钻石和浪漫爱情的联系,让男人相信,更大更好的钻石可以表达更强烈的爱意;鼓励女人,将钻石视作任何浪漫求爱的必要部分。
具体的广告攻势先从电影和电影明星开始,给大众以钻石是不渝爱情的象征。然后在报纸杂志上登新闻故事和照片,强化钻石和浪漫爱情的联系。新闻故事着力于描述名人送给他们爱人钻石的大小(其实到现在也是,比如梁朝伟结婚送了一个超大克拉的钻石戒指),照片则着眼于知名女人手上钻石戒指的闪亮特写,时装设计师在访谈中说钻石是时尚的潮流。英国皇室也被考虑在内,既然英国在钻石业中拥有那么多利益,皇室成员应多戴钻石超过其他珠宝,来支持钻石业,女王稍后也大张旗鼓的访问南非,看了好几个钻石矿,并接受钻石作为礼物。为了强化广告效应,在代表和塑造精英阶层观点的杂志上将钻石和Picasso、Derain、Dali和Dufy的名画放在一起,表达钻石和名画一样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这个现在也很常见)。
效果立竿见影,3年后,美国的钻石销量上升了55%。Ayer提出了新的计划,要做一种广告,不产生直接销售,不需要观众记住品牌,仅仅是一个概念——围绕着钻石的永恒的情感价值。一种新的颜色,钻石兰,被创造出来并应用于广告。1947年,广告的重点转向公众心理需求,强化钻石戒指作为订婚戒指的传统,是不可或缺的。目标受众是15岁以上的7000万人。安排讲师去全国的高中,通过学生团体集会、班级和非正式会议上演讲,内容都是围绕着钻石订婚戒指,接触到成千上万的女孩。在1946年,在125份全国性报纸上做了整整一周的好莱坞私人物品专栏,描述电影明星佩戴的钻石物品(这个现在也常用)。同时持续不断地鼓励媒体在名人报道中展示钻石作为浪漫爱情的象征。同样在这个时期,广告口号"A Diamond is forever"(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被提了出来,配以一对年轻情侣蜜月的图画。虽然钻石实际上也会被挂花、损伤或者掉色,依然被冠以永恒完美品质。这句话即成为De Beers的官方口号。
到了1951年,Ayer发现市场上有两方面的抵触产生,很有钱的人,希望找到更有意思的东西取代钻石婚戒,而穷人却负担不起钻石婚戒。对此,Ayer提出要不断通过广告和公关活动倡导只有钻石才是任何地方都接受和认可的定亲信物。
为了持续影响公众舆论,成立了半官方的钻石信息中心,专门发布钻石“历史”数据和“新闻”,成为媒体采写钻石相关内容的信息来源和参考渠道(现在还是这么在干的)。
Ayer认为这时美国中产阶级消费驱动已经从实用慢慢转向炫耀及显示身份和地位。钻石礼物会被认为是个人和家庭成功的象征(中国好像也到了这个阶段)。随之广告的主题变成了钻石是能够从个人的角度反映一个男人的成功,与之相配的是高级服饰、古老的皮制品、胡桃木等高档会所的特征(芝华士的广告)。
至此Ayer和De Beers合作了20年,深刻影响了整个一代美国人的心理,钻戒订婚成为理所当然的,甚至在结婚时买不起钻戒的,一等有钱也要去买,而不是用其他的东西代替。
钻石的国际化推广是从60年代中叶开始的,最初的目标市场是日本、德国和巴西。Ayer是个纯粹的美国广告公司,所以De Beers引进了在这三个国家都有很强分支机构的J. Walter Thompson。10年内,De Beers的成功超乎想像,在日本创造了每年10亿美元销售额的市场,即使日本人对婚礼习俗很保守。
直至60年代中,日本父母仍通过媒人安排子女婚事。婚礼上新郎新娘共饮一木碗米酒而确定夫妻身份。根本没有浪漫、求爱、诱惑或者婚前爱情的传统,因此也没有钻石订婚戒指的需要。百万美国兵在日本呆了10年,也没有让日本人有什么兴趣把钻石当作爱情的证明。
J. Walter Thompson在日本一开始建议把钻石作为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在西方价值的象征。在日本的杂志上制作了一系列彩页广告,让美丽的女人展示她们的钻石戒指。所有的女人都具有西方的面部特征,并且穿着欧式服装。随后,广告中的女人开始结合一些运动,比如自行车、露营、游艇、在海里游泳或者爬山,这些都是颠覆日本女人传统的。在广告背景里,通常站着一个日本男人,也穿着时髦的欧式服装。广告画面中涉及的所有汽车、运动器材,以及其他物件明显都是进口货。广告所要表达的意思很明白:钻石代表与过去的东方决裂,象征进入现代生活。
这个宣传做的非常成功。直到1959年,战后的日本政府才允许进口钻石。广告开始时,1967年不到5%的日本妇女订婚收到钻戒。到1972年,比例上升到27%。到1978年,一半已婚日本女人戴钻戒。到1981年,达到60%。在短短14年间,1500年的日本传统被颠覆。钻石成为日本婚姻的标志。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订婚钻戒销售市场。
美国仍然De Beers最重要的市场,Ayer认识到需要创造一个老夫老妻的钻石需求市场。Ayer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巧克力、鲜花、皮草”,这些礼物都无法满足女人对“焕然一新的浪漫”的深刻心理需求。通过广告能加固人们把结婚很多年后的钻石礼物看作是“历久弥新的爱情“象征。1962年,Ayer提出广告案“把钻石作为唯一的礼物作为承诺做出直到晚年长期过程的见证”,De Beers马上批准了。
60年代中期之后,钻石市场进一步改组来适应大量碎钻的出现。苏联50年代末在西伯利亚发现了钻石矿,并且拼命开采。De Beers及其盟友不再能控制钻石供应,然后意识到与苏联的竞争不可避免会引发价格波动,从而弱化精心培植的公众对钻石价值的信心。Oppenheimer认为双方都不想看到钻石形象的崩塌,就给苏联一个直接的Offer,全部接盘苏联的钻石,实现对世界钻石供应的控制。苏联接受后,就成为这个卡特尔的合伙人之一,钻石形象的共同保护者。
几乎所有的苏联钻石在未加工状态下都小于半克拉,而且当时没有如此庞大碎钻的零售渠道。与苏联密约之后,De Beers要苏联逐渐降低西伯利亚矿的产量。但是苏联人才不管,产量反而以难以置信的速度上升,De Beers被迫重新考虑销售策略。De Beers要求Ayer修改之前的一个广告主题:妇女不再以订婚钻戒的钻石大小代表对方承诺的力度。一个碎钻销售策略出炉,着力于“质量、颜色和切割工艺比大小更重要”。 0.25卡拉的照片代替了2克拉的钻戒。然后广告机构开始新的国际广告,“0.1卡拉的钻石同样代表了情感上的重视”。传递给公众的是,妇女应该考虑钻石的完美而不是大小,一颗小钻石能够与一颗大钻石同样完美。
De Beers推出了“永恒戒指-eternity ring”,用25颗苏联碎钻镶成,用于向年老的已婚夫妇销售,这是个全新的市场。广告的主题是重新拾回爱情。再一次,情感的产生来自于需求:美国老年妇女收到碎钻戒指是因为一家南非公司要迁就苏联人。
这个新的广告又获得了巨大成功。钻石销售平均大小从1939年的1克拉降低到1976年的0.28克拉,基本上等同于De Beers销售的西伯利亚钻石的平均大小。然而,美国消费者开始习惯于买小钻石,甚至认为大钻石是炫耀。70年代中期,小钻石的广告效果已经显示出有过头之处了。在1978年的报告中,Ayer写道“一个供应链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钻石定价”,长期刺激碎钻销售所带来的问题。“过去16年,虽然碎钻的供应稳步上升,但是由于成功的定价、销售和广告策略,需求已经明显超过供应”。这时候似乎没有足够碎钻可以满足消费者了,Ayer的报告中提到“大钻石(1卡拉以上)的销售过去3年保持下滑”。而且这个趋势会继续,“大钻石的定价折扣已达到了20%”。
然而,碎钻短缺被证明是暂时的。越来越多苏联钻石加速流入伦敦,De Beers的战略部门认为这些产量不可能完全被“永恒戒指”之类新概念珠宝所吸纳,必须开始寻找美国之外的碎钻市场。即使De Beers在日本成功创造了一个钻石“传统”,却无法在巴西、德国、奥地利或者意大利创造出一个同样的“传统”。De Beers为吸纳苏联钻石每年花费无数,但是,至少是暂时,防止了苏联采取过激的举动让钻石市场崩盘。既是如此,对大钻石的过度折价被认为是不适当的。
Ayer提出要慢慢改变公众对碎钻的看法,但是马上停止碎钻广告会损害现有市场销售的合作关系,到底持续了15年的广告宣传。所以Ayer的计划在1978年的广告图片中,用1克拉或以上的钻石代替碎钻,潜移默化的让公众的偏好和价格重心重新回到单钻石珠宝。实质上是和1965-1970年深入人心的广告“小既是美”的理念正好相反。当时Ayer为这个广告定了969万美元预算,并且非常有信心完成这次对公众偏好的“重新定位”。
Ayer委托Daniel Yankelovich公司做了一个客户倾向性调研,发现钻石作为礼物包含了很强的惊喜因素。男人赠送女人钻石礼物时,有一半情况下女方没有事先参与挑选购买或者事先不知道。Ayer称之为“惊喜参数”。
女人普遍希望收到礼物时有惊喜感,有被电到的感觉。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逃脱负罪”的感觉。一些受访的女人指出,如果她们的丈夫在买礼物(比如钻石首饰)时征求她们的意见,她们的自然反应是反对花那么多钱。其实女人也不是对钻石礼物完全没有准备:约84%受访的男人认为女人希望得到钻石首饰。这个研究表明,礼物的过程分为2步:1、男人从女人那里“了解到”送钻石是OK的;2、在之后的某个时点,他作出购买钻石的决定给女人以惊喜。
通过一些列精心安排的心理学问题,了解受访者对钻石珠宝最深层次的感受,并进一步去研究女人在接受钻石过程中扮演的半被动的角色。这一过程中的男-女角色互动犹如维多利亚时代小说中的性关系,男人主动,女人则更隐蔽和神秘。女人似乎相信接受钻石礼物具有某种不妥之处。女人在受访中对大钻石的印象是“浮华、俗气、过分”等等各种不是。然而研究也发现在这些负面态度之下却隐含了要去获得它们的原始冲动。钻石始终是成功、地位和事业的明显标志。女人很容易感觉钻石庸俗,却仍然在收到钻石首饰时表现出喜悦。女人在接受钻石礼物时的惊讶,即使是假装出来的,起到了缓和矛盾的作用,就像在面对性诱惑时那种矛盾,这样可以允许女人假装她不是主动参与决定,既保持她的纯真又拿到了钻石。(总而言之就是又想要又怕丢人,再不懂的话,直接去参考“装逼”一词的含义)
70年代后期,这类研究已经显示的很明确了。要让男人买钻石送给女人,广告必须着眼于礼物赠送时产生的“惊喜”感对双方的心理冲击。男人需要的并非是钻石的价值、传统、或者美感,而是期许一个“爱的礼物”能够提升他在女人眼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女人接受这样的礼物作为她自己的地位和成就的象征。(我看前面的文章有人留言说当男的跟女朋友说买钻石不值,很傻逼,然后他女朋友回答你就不能为我当一次傻逼么?就是这样)
二手与保值
除了非常小一部分钻石随着时间流逝而损毁,这个世界上每颗被加工后镶嵌在珠宝上的钻石都存在。数以亿计的妇女佩戴钻石饰品,或被收藏和保存起来。保守估计,总数达到5亿克拉,而钻石卡特尔最高的年产量也没超过1000万克拉。为了让新产出的钻石仍然能卖掉,就要考虑如何不让存量钻石大量流到市面上来。
De Beers从1953年开始考虑相应的策略,需要让钻石流入这么一类人手里,他们认为拥有钻石所带来的价值远高于市价,尤其是一些女人她们从心理上抗拒卖掉她们的钻石这类想法。不过仅靠杂志广告不行,因为有钻石的不一定对这些东西有感情,比如继承获得的,必须说服这些人钻石可以保值。如果他们看到钻石市场价格波动,并且试图在价格上涨的时候出售钻石的话,零售市场将出现混乱。所以De Beers总是试图让价格稳定,至少是看上去稳定。
(有人提出过这样的观点,亚洲女人之所以那么喜欢买LV的包,部分原因是保值。不过这类消费品品牌维护都远不如钻石,时髦的品牌过若干年就会转换,现在大家都觉得包最好的品牌是Chanel,LV单店销量已经开始下降)
在1971年De Beers的年报中,Oppenheimer解释了钻石的独特地位:对市场一定程度的控制是这个行业能健康发展的前提,不是因为产量过剩或者需求下降,如果象其他大宗商品原材料那样跟着供求关系而价格大幅波动(参考过去几年铜、铁矿石的价格走势,其实黄金上下波动也很大)会摧毁钻石作为纯奢侈品的公众形象,而大量的钻石饰品正是因此而被大众所拥有。当钻石矿产量超过消费需求(主要取决于美国和日本订婚结婚的数量),卡特尔要么减少伦敦定货会(每年10次)上的供货量,或者在批发商层面回购,来维持价格稳定的假象。背后的假设是只要公众看不到钻石价格下降,就不会感到紧张而开始抛售钻石。如果巨大的存量出现在市场上,不管是De Beers还是这个卡特尔都无法钻石价格暴跌。
转售钻石获利很难,甚至持有了很长时间以后都是很难。最早在70年代有人开始做这类的尝试,并进行纪录。比如在1970年,伦敦一家消费品杂志决定做个试验看钻石是否能够作为10年期的投资品种。然后就从伦敦最有名的珠宝商那里买了2颗宝石级钻石,每颗0.5克拉,400镑。钻石被封在信封里并存在保险箱里大约9年。在这段时间里,英国经历了年均25%的高通胀。如果钻石保值的话,那价值应至少翻了3倍。但是当他们在1978年试图出售钻石时,找不到一家愿意出这个价格。大部分珠宝行拒绝出现金收购,而是换取新的钻石。最后杂志社按照最高的出价500镑卖掉了,8年多赚了100镑,年均复利计算不到3%,扣除通胀因素核算到1970年的价值,只有167镑。这个症结在于是买家而不是卖家在决定二手市场价格。
这家杂志同时也尝试了更大的钻石是否能在短时期内升值。1970年花了745镑买了一颗1.42克拉的钻石。1971年出去询价最高有人愿意出568镑。为了不亏只好捂着到1974年,又出去找珠宝行鉴定估值,兜了一圈之后发现这颗钻石神秘的缩水了,只有1.04克拉了。很明显其中有家珠宝行在评估的时候掉包了。这时杂志社很有勇气的又买了颗1.4卡拉的钻石,付了2595镑。一周后决定出售,最高的报价是1000镑。
之后有类似纪录的还有荷兰消费者协会,在阿姆斯特丹买了超过1克拉的宝石级钻石,拿了8个月,然后向阿姆斯特丹20家最大的珠宝商询价,19家拒绝报价,最后一家只愿意出买价的零头。
从珠宝行角度,尤其是著名的那些,通常不会从客户那里回购钻石,因为真的要报价的话,会低的很可笑。因为回购的时候是按照批发价计算。不出报价不但为了避免让客户感到羞辱,也为了避免让钻石升值的公众印象打折扣。珠宝行通常以寄售的方式从批发商那里拿到钻石,卖出去之前根本不需要付钱,所以他们也不会冒险花自己的前从客户那里买钻石,通常会建议他们的客户去专门回购钻石的地方。
在纽约,最有名的是帝国钻石公司,在帝国大厦66楼。公司的前台就像医生的诊所,总能看到很多老太太紧张的坐在塑料椅子里等着自己名字被叫到。一个接一个,进到评估师的小房间里检验她们的钻石并听取报价。这家公司的报价原则是不超过同类钻石批发价格的90%。通常还报的更低,因为底座需要人工拆除,而且也要考虑评估中可能的误差,尤其是钻石是固定在底座上的。钻石饰品回收之后,底座被当作废铜烂铁卖掉,钻石则转售给批发商。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需要承担巨大的差价损失,有人估计一个半克拉的钻戒,回收价格不到零售价的1/3。
帝国钻石的评估师每月检验几千颗钻石,却很少碰到很高质量的,一般都是有这样那样的瑕疵、掉色、或者本身就是商业级的。女人买钻戒主要关心的还是大小,而不是内在质量,就算想关注也搞不明白。而且首饰底座通常用来掩饰钻石的瑕疵,同时也创造新的瑕疵。那种无瑕的,投资级别的钻石不可能用在珠宝首饰上。
这些老太太去回售钻石,很多是担心珠宝放在身边不安全,怕偷怕抢怕人惦记。但是其实窃贼更难卖掉钻石,如果有可以摸样的人过去,通常会报警。曾经有个年轻人拿着一袋钻石珠宝,说是家族继承,当评估师指出其中几个是假钻石的时候,那人想都没想直接把那几个扔进废纸篓,然后就被报警了。有地下的回收点专门回收来路不明的钻石,但是价钱就更低了,量大的话会低至零售价的1%以下,因为货不容易消化掉。
但是于此同时,媒体上通常会看到转售钻石获巨利的故事。不能说这些故事都是瞎编的,只是说的根本不是通常的钻石首饰,而是真正罕见的钻石,卖的人或者宣称想卖的人是电影明星,并在一些明显公关宣传的场合。其中很传奇的一颗叫“Elizabeth Taylor”,梨形,切割抛光后重69.42克拉,按大小全世界排名56,保存在私人手中仅有的几颗大型切割钻石之一。除了也叫钻石,这和每年订婚戒指市场上以百万计的小石头几乎没有共同点。

新事物要经历的必然阶段

很多日后被证明有实际价值的新事物,在它诞生之际是找不到价值的。

初中高中我们都学过的几何学叫做“欧式几何”。
欧式几何的一个公理是——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此直线不相交”

“黎曼几何”则突破了这条公理,将公理定义为“过一条直线,有多条直线与此直线不相交”,或者“过直线外一点,没有任何其他直线与此直线不相交”。
“黎曼几何”刚被提出时,没有多少人意识到它会产生多大的作用,更想不到最后竟是它的理论基础为广义相对论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再说大名鼎鼎的相对论。
时至今日,相对论早已跟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了。
比如GPS卫星,如果没有相对论理论的支持,怕是不知道要产生多大的误差。
而相对论刚被爱因斯坦提出时,也遭到百位科学家联名反对。就算爱因斯坦坚信自己是正确的,在当时的环境下,他恐怕也不会想到这个理论以后会被如何去应用于实践。

交流电被提出之时,爱迪生是强烈抵制的;
特斯拉在投产之前,几乎所有来自传统汽车的大资本家们,是集体反对新能源汽车的;
SpaceX在成功回收第一支火箭之前,美国众多科学家,宇航员,这些“美国英雄”们,普遍认为埃隆马斯克想做的事情是天方夜谭;
最早的计算机一个要占半个篮球场,其运行效率怕是还赶不上现在的计算器。





新事物刚刚出现时,搞不懂其实际应用价值,或投入成本远高于产出,这是再正常不过之事。


但请注意,笔者跟广大微信、QQ传销组织最关键不同的一点是——
我并没有说,也不可能说:只要不被众人看好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或一定能成功。

正好相反,“奇迹”之所以被称为“奇迹”,正因为它是小概率事件。
大部分不被世人认可的东西最后确实都失败了,为什么不太出名呢?
因为失败的没有成功的案例那样动人和容易被广泛传唱罢了。
这也算一种“幸存者偏差”,又叫“死人不会说话”。

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我们普通老百姓看不见也摸不着,只能听有心之人宣传其有用或者无用,谁能保证他们说的就一定符合未来趋势?

就连“比特币之父”中本聪也承认,他在提出比特币这个概念时,压根没有想象到这东西竟会产生如此巨大之影响。
“股神”巴菲特在说“你不能为比特币做估值,它不是一个生产价值的资产 ……它是那种真正的泡沫。”这句话时,他也八成没想到比特币会发展成如今这般情形吧?





区块链,或者叫“山寨币”市场,以笔者目前观察到的情况来看,只能得出一个猜测——
比特币以及大批的类比特币,我是指在国外币网上能自由交易的那些虚拟币们,其中10%是真正有可能拥有内在价值的,剩下90%到最后会成为“庞氏骗局”。
这个数值不仅在说数量,也代表一个概率。

即使区块链最终被证明确实有其内在价值,也难保什么时候会出现一个新事物,全面取而代之。
比如“mp4、mp5、数码相机(非单反)”,这些昙花一现的事物都是有其时代意义的,而如今早已被功能更全面的智能手机所碾压。


搞不懂内在价值,不代表赚不到钱

现在笔者公司的员工,有日内经验的基本上都在靠“山寨币”赚外快。
手法是基本不持仓,只靠刷T赚取日内差价(“山寨币”只能做多,不能做空)
最近发生的事,其中的一个拿着5万本金起步,主要靠非工作时间,不到一个月将其刷成了40万。

这个手法的缺点是:承载不了大资金。
因为大币波动小,不好刷T。小币波动大,但盘口小,人工操作的话,量大了进出就困难了,一个人刷十万资金也就是顶天了。
懂的人肯定懂我在说什么。

想必有人不信,之后我会跟他们商量,录几段交易“山寨币”的实盘视频放上来。

他们在这个市场赚钱了吗?
当然赚了,不然不可能全公司的人都开始搞。

那他们懂区块链的内在价值吗?
对于这个东西到底有什么内在价值完全说不上来,也就是都搞不懂。

但是——
能赚钱,同时明确知道自己赚钱的原因,在投资中就是王道


说了这么多,笔者想表达的是什么呢?
如果想去投资某个东西,首先你必须搞懂它。

但这个“搞懂”并不是说你非要去研究它有没有实际价值,或者要去证明什么。

投资这件事,笔者认为最应该的考虑的是如下五个问题——

1、我想获得怎样的收益?能承受怎样的风险?
2、在这个市场上,我的投资逻辑是什么?应该如何去应用?
3、如果要相信别人,那这个人是跟我关系好,还是他人好就喜欢帮别人赚钱,还是出于某种目的?
4、如果要相信自己,那我的心态好不好?以往的投资成绩怎么样?我适合搞金融投资吗?
5、如果失败了,怎么办?

这几个问题想不清楚,就不要踏入任何市场。
想清楚这几个问题,再选择进入某个市场,你的头脑会比盲目时清醒很多,会对你的投资带来不小的帮助。
如果想不清楚,或想清楚后选择的是不进入某个市场,那投资有风险,说不定还是赚到了呢。


手段和目的要对应起来

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赚钱,那就应该好好去想赚钱的事。

黄金、钻石、这些事物的内在价值谁能说清楚呢?
但我不信有机会以超低价格买到真的黄金、钻石,你不会心动。

有价值自然是好事,但有价值不代表一定能赚钱。
没价值或看不到价值的事情,却未必不能赚钱。
当然,前提是一个自由的市场,大家愿打愿挨,不是拉亲戚人头的那种传销。


关于区块链有没有价值的辩论,世界上最顶尖的聪明人都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这种情况下,若想搞懂它到底有没有内在价值,实质上就是要比这些人更聪明、也要懂得更多。
这无异于徒增烦恼。

投资,或者说赚钱,手段和目的对应,做好最坏的打算,同时心里有B数,就能少走很多弯路。

如果看完这篇文章依然要下结论——
区块链未来一定有(或没有)价值!
那不排除笔者的读者中存在超越中本聪和巴菲特的天才,所以我不会进行反驳,但恳请您原谅笔者的粗浅和愚钝。
因为我只是个凡人。

(创作不易,感谢大家分享)


若想了解笔者的付费专栏
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