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7月新能源相关数据2创新发展源头供给3湖南湘江新区科技成果4平价上网风光谁率先5动力锂电池行业分析6 ...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湖南省新能源产业商会   2018-4-28 23:01   2777   0


湖南省新能源产业协会
感谢关注!欢迎来稿!QQ:1505923195 投稿电话:13007430129
1.湖南7月新能源相关数据
7月新能源车产量增两成
记者今天从省统计局工业统计处获悉,7月份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1至7月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9%。其中,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对全省规模工业增长贡献突出,两者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47.1%和21.6%,贡献率分别达32.9%和26.7%。
7月份全省规模工业中,高加工度工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势强劲,两者增加值占全省规模工业的比重均较上年同期有所提高。其中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累计增加值占全省规模工业的38.4%;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7.7%,增速较6月份加快6.7个百分点。
全省规模工业按门类分,7月份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增速较6月份有所回落,增长减缓;采矿业生产也持续低迷,增加值同比下降22.1%,降幅较6月份扩大4.2个百分点。但同时,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较快,增加值增长10.7%,增速较6月份加快6.4个百分点。
7月份,全省规模工业统计产品中,产量同比增长的有257种,占统计品种数达五成。增产的主要产品中,新能源汽车5250台,同比增长25.2%;此外,钢材、大米、商品混凝土、饲料、生铁、水泥等产品也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记者吴虹漫通讯员凌骞
链接
风力与太阳能发电3.11亿千瓦时 两者同比增速均达7%
省统计局今天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生产降幅缩小,发电量较快增长,原油加工量恢复增长。规模工业统计的19种主要能源产品产量中,有11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占了总量近六成。
7月份,全省规模工业发电量出现较快增长,发电量为128.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增速快于6月份同期。其中,火力发电74.68亿千瓦时,增长27.3%;但水力发电仅为51.09亿千瓦时,下降10.8%。在规模工业发电量中,风力与太阳能发电3.11亿千瓦时,风力发电3.05亿千瓦时,两者同比增速均达7%;其中,太阳能发电0.06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长两成。
■记者吴虹漫通讯员宋超 来源:三湘都市报

2.为创新发展提供源头供给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技术进步的基石,我省基础研究在未来布局和实践中应注重三个“面向”。
一是面向世界科学前沿。要着眼未来国际竞争力,聚焦创新链前端,把基础研究作为重大基础工程来抓。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顶尖水平,在若干基础研究领域加强前瞻性部署,力争在国际科学前沿领域进入“无人区”、抢占制高点。
二是面向我省的战略需求。“十三五”期间,现代农业、智能制造、移动互联网、生命科学、生物制造等是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领域。在这些领域中有一系列关键和瓶颈技术需要突破,我省的基础研究要聚焦这些重大战略需求,强化源头供给,破解科技难题,服务实体经济,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应用技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转化的速度。
三是面向重要国计民生。在事关国计民生方面,我省在生命科学与信息技术等领域有较好的基础与优势,但在新能源、材料科学等领域还有明显短板。基础研究应在这些领域发力,争取实现从点的突破到系统能力的整体提升,为创新发展提供源头供给。任树言(作者系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来源:湖南日报

3.无人机替人值班,电池装上“保护伞”一大波军民融合科技成果亮相湖南湘江新区


湖南湘江新区科研成果对接活动现场展示的无人机。记者陈月红摄
   高原固定翼无人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防护、特种高效焊接技术……近日,在湖南湘江新区,“智汇湘江·科创未来”湖南湘江新区科研成果对接系列活动第二场之军民融合专场举行,一大波军民融合发展科技成果精彩亮相。据三湘都市报记者了解,湖南湘江新区作为全省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示范的主要阵地,目前军民融合产业产值已突破350亿元。
高精尖项目现场路演
6月30日,“智汇湘江·科创未来”湖南湘江新区科研成果校企对接首场活动——湖南大学智能制造专场成功举办,拉开了这场“达沃斯”式科技盛宴的序幕。8月推出军民融合专场,也意味着湖南湘江新区向打造军民融合产业千亿集群迈出坚实的一步。
活动现场展示了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安全防护技术及装置、8轴机械臂控制器、特种高效焊接技术研究、“鲲鹏”高原型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等军民融合项目。
记者看到,本次活动设置了视频交互区、装备展示区、交流体验区三个区域,同时,还对外开放活动互动区,邀请了中小学生来参观、体验VR射击、3D打印等科技产品,“零距离”感受科技的神奇力量。活动现场,不少人被便捷式无人机诱骗防控系统、智慧试衣间、植保无人机等科技产品吸引,纷纷参与体验互动。
将建“军民融合小镇”
据了解,湖南湘江新区已聚集了中国航天科工068基地(湖南航天)、江南工业、长沙新材料产业研究院、中电软件园等重点实验室等企业、平台,军民融合产业产值突破350亿元。
为破解产业难点,湖南湘江新区将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对接联系,搭建军民深度融合服务平台,以湖南航天、中电软件园等涉军企事业单位为依托,构建军民融合发展的研发、转化、产业化平台,实现军地双方的多向对接。同时,湖南湘江新区还将大力推进项目建设,拟在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建设占地约6000亩的“军民融合小镇”,积极推进中电软件园二期、北斗微芯、长沙信息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建设。
“湖南湘江新区拥有良好的军民融合基础,将加速构建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湖南湘江新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智汇湘江·科创未来”这个校企对接平台,进一步促进先进的军工技术应用于民用领域,锻造军民融合的新区“战狼”队伍。
■记者陈月红
连线
这些“高精尖”正在改变你我生活
一键起降、可展翅高原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不仅能轻松3D试衣、还可“私人订制”的“智衣管家”,有望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精准化程度的“X波段阵列天气雷达”……8月22日,三湘都市报记者在“智汇湘江·科创未来”活动现场发现,很多科技成果或将影响大家的生活。
无人机可在高寒区“值守”
无人飞机给人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但高寒稀薄空气中无人机续航里程短、电池不耐低温等问题制约了其用途。国防科技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原副院长唐国金展示的“鲲鹏”系列高原型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有望解决这些难题。据悉,适应高原环境是鲲鹏高原型无人机的最大特点,其综合多旋翼无人机和固定翼无人机特点,组成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能满足高原飞行要求。
唐国金介绍,“普通消费级无人机一般最多一次飞行30分钟,而鲲鹏高原型无人机可以飞行90分钟以上。”鲲鹏高原型无人机主要分为KP-10全电动力无人机和KP-20油电混合动力无人机两款产品。前者续航时间为90分钟,后者续航时间可达5小时。无人机可搭载可见光相机等,用于农林普查、交通巡查、边境巡防、侦察等领域。
电池“暴躁”?装“保护伞”
电动汽车的电池安全一直受关注,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资深教授杜志明携带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安全防护技术及装置产品亮相,该产品有望让电动汽车更安全。
杜志明介绍,电动汽车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因其本身特质引发热失控,导致电池爆炸、起火,电动汽车自燃、起火等现象频发。今年年初,杜志明率领团队成功研发了BITJSY-001快速降温与消防灭火相结合的小型安全防控装置。“装置中装填一种安全防护介质,是专门为锂电池研制的新物质,能够起到快速降温、高效灭火的效果。”杜志明介绍,与市场上的同类型灭火器相比,他们团队的灭火器能够多次启动,多次灭火,“灭火器装有640克的介质,四分之一的介质就能将一个标准电池箱火焰扑灭,当电池箱复燃,可以多次启动。”
灾害性天气预报更准
现有天气雷达对发生暴雨的天气形势能较准确地预报,但预报精准化程度不高。活动亮相的“X波段阵列天气雷达”或有望提高天气预报的精准度。
“现有雷达覆盖一两百公里,难免有盲区,我们雷达覆盖20公里,三维立体显示,对覆盖范围内的目标分辨率更高。”研发公司——湖南宜通华盛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该雷达系统在近距离内,通过阵列天气雷达协同组网,对立体空间实现不同维度的快速扫描,实现气象目标三维信息获取。该雷达有助于监测研究低空灾害性天气等方面,有望用于城市气象保障、航空危险天气监测等领域。
现场展示的“智衣管家”智能手机拍照量体定制平台,让大家网上买衣服不仅不用担心衣服合不合身,还有望享受“私人订制”。据研发方介绍,消费者拍三张照片,通过该平台APP系统,就能量出自己的身材尺寸,在手机上就能进行3D试穿服装,还能根据自己的尺寸一键下单到工厂进行私人订制,价格和普通成人基本一样。■记者陈月红  来源:三湘都市报

4.平价上网:风电和光伏谁将率先突围?
我国现存的新能源发电技术包括风电、光伏、生物质能等,核电也被归类于新能源,目前风电、光伏和核电的发展规模较大。
新能源发电位于电力系统发电、输电、配电、售(送)电四个环节中的发电侧,其产品同火电、水电等传统电力具备极高的同质性,仅在电压、频率等方面有少许区别。
对于绝大多数用户而言,不同电力产品仅存在价格区分,这意味着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成本领先战略是发电企业必然也是唯一可行的竞争战略。
新能源发电行业由于产业发展初期成本较高,必须依赖政策补贴才能维持一定的发展规模,此时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作为补充性能源,而补贴规模的大小决定了新能源空间的上限。
只有当新能源发电成本与传统能源(主要为火电)具备可比性,也就是实现并网侧的平价上网,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扩大份额,并逐渐在能源结构中由补充性能源变为替代性能源。
市场竞争力取代产业政策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其发展上限也由补贴规模变为能源总需求。
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份额提升意味着能源结构的优化。
我国已经充分意识到推动新能源发电并网侧平价上网的重要性: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光伏并网侧、用户侧平价上网的目标,并要求发电侧成本进一步下降30%、40%;同时要求到2020年风电实现并网侧平价上网。
平价上网含义及标准设定
通常所说的电价是指销售价格,其成本组成包括发电厂的发电成本、输配电成本等。
我国的销售电价分为三类:工商业电价,一般在1元/kWh左右;大工业电价,一般在0.6~0.9元/kWh之间;居民和农业售电电价,由于享受国家的交叉补贴,价格较低。
主要的几种新能源技术,风电目前的标杆电价为0.40~0.57元/kWh,集中式光伏为0.65~0.85元/kWh,分布式光伏0.7~0.9元/kWh左右,核电约为0.43元/kWh,低于大多数电力售价,初步具备用户侧平价上网的条件。
判断新能源能否在发电侧与火电上网电价相竞争的方法:是比较新能源发电度电成本与火电成本,衡量度电成本最为常用的指标是平准化电力成本(levelizedcostofenergy,LCOE),LCOE=电站生命周期内的成本现值/电站生命周期内发电量贴现。
目前的新能源应用中,除分布式光伏之外,风电、集中式光伏及核电设备距离负荷中心距离较远,实现用户侧平价上网意义不大,真正能够促进产业发展的是实现发电侧平价上网,即在发电侧能够与火电的上网电价相竞争。
目前国内不同地区脱硫煤电价格在0.26~0.5元/kWh,由于不同地区脱硫煤电价格差距较大,新能源不要任何补贴、实现全面的平价上网并不现实。
我们认为在高电价地区,平价上网标准可以设置为脱硫煤电价格,而在低电价地区,考虑到新能源发电的正向外部性和煤电的负外部性,将平价标准设定为0.43元/kWh较为合理(2016年煤电的加权平均价格约为0.40元/kWh,加上碳交易3分/kWh的成本)。


内化外部成本,新能源已初具竞争力
新能源从起步到如今已经历了几十年,如果仅考虑发电的商业成本,新能源发展还需要政策扶植。
对不同能源项目的商业成本核算一般包含其建设成本及运营成本。
就当前情况而言,如果仅考虑新能源发电的商业成本,在短时间内实现全面的并网侧平价上网并不现实,在新能源发电技术商业成本优势欠缺的情况下,国家适当对新能源电价采取补贴政策相当必要。
而如果将外部成本内化,新能源发电成本已初具竞争力。我国的电力结构以火电(主要是燃煤)为主,火电具有商业成本低、能量密度高等优点,但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罪魁,并且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目前的火电价格中并未考虑上述负外部作用。
新能源的清洁特性使其具有较好的环境正外部性,同时,如果内化火电的环境负外部性,其成本优势将被削弱。
煤电企业要想达到国家规定超低排放标准,脱硫脱硝效率需从80%上升至95%和90%,火电度电成本约增加0.4分/kWh。
同时,2017年我国计划全面推行碳交易机制,为碳排放定价。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决定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市设立7个线上碳交易试点,并于2014年全部启动。
截止2017年5月,碳交易市场共纳入排放企业超过1900家,累计成交碳配额接近1.6亿吨,交易额37亿元,预计2017年我国有望全面推行碳交易市场。
如果将2017年启动的碳交易因素纳入考虑范围,火电度电成本将继续增加约4分/kWh。未来伴随着超低排放标准及碳交易等政策的限制,火电成本竞争优势将显著下降。
同时,“绿证”等新政策的开展将有效引入市场机制,补偿新能源的正外部性,加之新能源成本的逐渐下降,新能源发电将逐渐实现平价上网。
补贴压力日增,平价上网助力新能源二次腾飞
近几年,随着新能源扶植政策的紧密出台和大力推进,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取得快速发展,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长,从2011年的8%上升至2016年的13%。
根据《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整体能源消费比重将不低于15%。
2016年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584GW(含水电,其中风电、光伏及核电合计装机量252GW),2005至2016年可再生能源总装机量CAGR达到15%(其中风电、光伏及核电等新能源装机容量CAGR为34%)。
根据《中国能源展望2030》,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规模有望达到1440GW。




新能源大肆扩张之后,日益增长的电价补贴缺口表明新能源当前依赖政策扶植的发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
我国实行新能源固定上网电价制度,对风电及光伏发电的补贴来自可再生能源补贴附加费。从2006年至今,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从1厘/kWh提高到1分9厘/kWh。
2016年预计征收额可达到1100亿元,但实际征收额不足700亿元。随着风电及光伏发电行业上网电量不断扩大,补贴基金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2016年全年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缺口超过100亿元,累计缺口超过600亿元。


现状总览:降本空间释放,距平价上网一步之遥
风电:步入稳定发展期,成本已大幅下降,行业由市场驱动
我国行业的发展主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2005年以前的积累阶段;2006-2010年的爆发阶段,及2011年至今的稳定阶段。
2006至2009年期间风电装机容量连续4年实现翻倍增长,2006到2010年CAGR达到105%,政策扶持是该阶段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然而2010年以前的高速增长催生了风电行业并网难、消纳难、机组质量事故频发等一系列问题。2011年弃风限电量超过100亿kWh,弃风率达到16%,随后弃风量一直居高不下。
弃风限电俨然成为制约风电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自2011年开始,风电装机增量出现放缓,维持在20%左右,2011至2016年CAGR为22%,行业进入成熟期。
另外,得益于风电行业规模化效应形成,以及风电设备企业激烈的市场竞争,风电行业上游成本大幅下降。
据估计,从2010年到2015年,全球陆上风电的投资成本下降了约30%,而根据BNEF的预测,陆上风电建设成本会在2040年前下降47%左右。
投资成本下降带来的度电成本下降促进了风电项目收益率的提升,推动行业走出衰退期迎来稳定增长,2014-2016年全国风电装机容量超过75GW。




光伏:政策仍是核心驱动力,系统成本快速下降
2001年,施正荣博士在无锡创立尚德电力,开启了中国光伏产业元年。之后的十年里,在欧洲国家高昂的补贴政策带动下,全球光伏行业经历了2003-2004、2006-2008以及2010-2012三轮装机热潮。
中国光伏制造业沿着产业链不断向上延伸,完成了从多晶硅原料到电池组件的全面覆盖,但国内下游装机并未大规模启动,产业严重依赖国外市场,这种局面持续到2010年,该阶段也可视为我国光伏行业的市场培育阶段。




2011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改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明确规定2011年7月前核准的项目上网电价为1.15元/kWh,之后执行1元/kWh,在强有力的政策扶植下,光伏发电行业得到快速发展;
特别是2012年光伏产业遭受欧美“双反”冲击,国家出台光伏的标杆电价制度,下游装机容量迅速爆发,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从2011-2016年,国内累计光伏装机容量增长了85倍。
然而到目前为止,由于光伏发电的成本仍显著高于其他发电方式,光伏行业仍然主要由国家产业政策驱动。2016年国家颁布《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光伏发电电价水平在2015年基础上下降50%以上,实现用户侧平价上网;
并于2017年下调三类地区光伏标杆电价至0.65元,0.75元及0.85元,维持分布式光伏0.42元/kWh的补贴力度。这些举措充分说明国家引导光伏行业由政策扶植向市场主导转移的决心。
同时,随着光伏发电行业规模化效应的凸显和光伏组件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光伏系统装机成本明显下降。
目前国内集中式光伏电站的装机成本已下降至7元/W以下,2008年至今装机成本已经下降超过80%,组件成本下降约90%,并仍处于快速下降之中。
虽然光伏补贴存在退坡现象,但成本端的同步下调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光伏电站的整体收益,加之在每次补贴退坡新政执行日期前出现的“抢装潮”现象,2014年以后光伏行业增长速度并没有出现明显下滑。
系统成本:价格跌跌不休,平价上网才是终点
光伏系统成本主要包括组件、逆变器、支架、变压器、线缆、建筑工程费用、项目征地费用等,其中太阳能电池组件费用占整体成本的50%左右,BOS成本占比(包含控制器、支架、逆变器、蓄电池、线缆等)接近30%,其他成本包括土地、基础建设和EPC费用等。




得益于光伏累计装机规模的不断增长以及技术进步,光伏系统的成本从超过50元/W下降至约7元/W,其中组件的价格从2006年近30元/W下降至当前的3元/W左右。
组件价格下降的动力有二:一是全产业链产能扩张带来的规模效应大幅降低了各环节的成本;二是技术进步不断提高组件效率从而摊薄了整体的成本,其中规模效应主导了过去十几年光伏产业链成本下降的进程。
目前,产业链各环节产能都出现过剩,组件企业的盈利十分微薄,因此规模扩大的边际效应大幅减弱,提高电池和组件效率以降低成本的作用日益凸显。
目前多晶及单晶电池效率由2009年的16%和17.5%提高至2016年的19.2%和21%,在光照条件相等情况下,BOS成本、其他组件成本等都与电池效率相关,电池效率每提升1%,每瓦系统成本能降低约5-6%。
度电成本:用户侧平价上网已近实现,发电侧平价任重道远
与风电不同,光伏系统由于装机容量非常灵活,既可以在并网侧建设大型光伏电站,也可在用户侧安装容量较小的分布式系统,其平价上网的标准也包括用户侧平价和发电侧平价两种。
我国对分布式光伏系统电力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和“全额上网”两种购电模式,“全额上网”模式实际上和集中式电站没有分别,因此我们只讨论集中式电站和分布式的“自发自用”模式。
能否实现用户侧平价上网取决于我国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度电成本
我国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大多位于中东南部的用电负荷区,光照资源多属于II类和III类资源区,参考图表21的计算结果,我国分布式光伏项目的LCOE约为0.70~0.82元/kWh。我国的居民生活用电价格约0.4~0.67元/kWh,平均约0.53元/kWh;工业用电价格多为0.7~0.9元/kWh,商业用电价格高达1元/kWh以上。
因此,分布式光伏在工商业用电已基本实现用户侧平价上网,对于居民用户而言,光伏发电的成本还需要进一步下降。来源:乐晴智库
5.2017中国动力锂电池行业分析
摘要:根据起点研究(SPIR)统计,2017H1中国锂电池产量为35GWH,同比增长25%,预计全年产量为79.72GWH,同比增长36.1%。预计到2020年中国锂电池产量为180.55GWH,相比2016年增长超过2倍。而今年上半年原材料价格上涨,补贴下降大环境,动力电池面临双重压力。
目前,中国锂电主要应用领域有3C数码类、储能电池与动力锂电池三大类。而3C数码类市场日渐饱和,锂电池产量也相应下降,据起点研究(SPIR)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锂电3C数码类占锂电总产量52%,2017上半年,中国锂电3C数码类占总产量41%。尽管比重仍然较大,但整体趋势是大幅下跌。
动力电池从16年43%提升到2017年上半年55%,市场前景高;而储能电池占比变化不大,但总量提升,很多厂商都有布局,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起点研究(SPIR)认为,未来锂电池规模增长将主要来源于新能源交通工具,储能电池和无人机智能装备领域。
动力电池行业风云不断,方形、软包、圆柱等技术路线你强我弱、电池企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开启上涨模式,未来动力电池市场何去何从是行业内人士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8月17-18日,由锂电大数据、电动汽车在线主办,起点研究协办的“2017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大会暨第六届中国锂电新能源产业生态峰会”于深圳东海朗廷酒店隆重开幕,1000+新能源汽车及锂电池产学研高层共同论道行业未来。
在此次峰会上,起点研究吴笛做了题为“2017中国动力锂电池行业分析”的演讲。全面分析了2017年上半年中国动力锂电池行业的发展状况,并对2017年下半年及未来的市场趋势做出了重点分析介绍。
1、中国动力锂电池产量规模
据起点研究(SPIR)统计,2016年中国动力电池产量总量为27.9GWH,按照正极材料分磷酸铁锂占比最高为60%,三元占比第二为34%,锰酸锂及其他比例为6%。
起点研究数据显示,2017H1中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16GWh,预计全年出货量达到42.8Gwh。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迅猛发展的情况下,未来几年动力锂电池市场也会随之爆发。但爆发增长的同时,市场格局也会大洗牌,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2、动力锂电池市场格局变化
起点研究(SPIR)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动力锂电市场格局进一步被集中,top10集中度超过80%。根据上半年情况,宁德时代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另外沃特玛市场份额提升较快,比亚迪稳中有进。三者市场份额分列前三。
动力锂电池市场强者恒强的局面将会更加明显。
动力锂电池市场发展深受上下游的影响,其中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变化更是影响甚深。
3、动力锂电池原材料价格走势
起点研究(SPIR)数据显示,2017年8月,国内钴酸锂报价在38.5-40万元/吨,电解钴在40万元/吨,四氧化三钴37-38.5万元/吨;自2016年7月起,电解钴及钴酸锂价格开始节节攀升。
吴笛表示,除了钴,正极材料包括电解镍,碳酸锂都有不同程度上涨。而且受上游原料影响,三元正极材料也开启了上涨模式,2017年8月,三元NCM523价格业内报价在18万元/吨左右;铁锂和锰酸锂价格延续下行态势。其余材料整体稳步下降,预计负极材料价格即将上涨。
原材料价格信息表如下:


在上半年原材料价格上涨、补贴下降的大环境下,吴笛表示,动力电池面临着双重压力。
并指出,未来动力锂电池价格下降主要来源于能量密度提升,规模效应、技术提升带来的产品良率提升、设备及原材料价格下降和梯次利用的推广。
近期受到钴价快速上涨等因素影响,三元电池成本上升。预计到2020年,动力锂电池价格将下降至1元/WH。随着性能持续提升,价格下降,实现油价电价持平,促进终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长期利好动力锂电池产业。
目前,在补贴政策的辅助下,动力锂电池产业相当于享受了成本下降的辅助,因而各企业的经营情况也是一片向好。
4、中国动力锂电池产业链盈利能力分析
吴笛指出,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盈利能力在成本上涨和价格下降双重压力下有所下降,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企业毛利率差异较大:
上游原材料厂商方面,华友钴业受钴价暴涨毛利率翻倍,正极材料毛利率一季度亦随之提升;隔膜电解液价格平稳走低,毛利率下降;受投资扩产影响,设备领域利润维持高位。
动力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收益状况如下图:


数据来源:起点研究(SPIR)
5、锂电池政策引导
无论是新能源行业,亦或是锂电池行业,规模化、快速的发展,都依赖于政策的引导。根据工信部的规定: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超过300瓦时/公斤;系统比能量力争达到260瓦时/公斤、成本降至1元/瓦时以下,使用环境达-30℃到55℃,可具备3C充电能力。到2025年,新体系动力电池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单体比能量达500瓦时/公斤。
其中,纯电动乘用车与非快充类纯电动客车的补贴政策如下:
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不低于90Wh/kg,高于120Wh/kg的,按1.2倍补贴。
非快充类纯电动客车——按能量密度:不低于85Wh/kg,高于115Wh/kg的,按1.1倍补贴。
吴笛指出,补贴政策的核心是能量密度越高,补贴也就越多。而终端倒逼也将要求动力电池企业提升能量密度。系统能量密度也将持续进步。
前7批目录符合1.1/1.2倍补贴要求的情况分析图如下:


数据来源:起点研究(SPIR)
此外,吴笛对中国锂电池产业设备领域投资机会及方向做出了分析:


中国锂电池产业,未来5-10年的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动力电池产业链领域。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超预期发展和增长,带动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的相关企业高速增长。资本力量助推,产业链融合,规模化、自动化成为趋势。
最后,吴笛对中国动力锂电池行业发展状况做出了八大点总结:
1、动力市场受政策影响大,上半年调整期基本结束,下半年释放行情
2、3C市场稳步发展,新型电子产品快速增长
3、储能市场开始形成,电池企业展开全国布局
4、锂、钴等资源上涨幅度大,电池回收关注度提高
5、锂电池价格下降,动力电池企业降成本压力激增
6、锂电资本市场依旧火热,电池类企业重在投资,而原材料及设备企业将多为并购
7、新材料体系不断成熟,高镍三元体系快速崛起
8、智能化制造升级,锂电设备领域“交钥匙”工程增多  来源:锂电大数据作者:吴笛
6.更多请关注"湖南省新能源产业协会"官网


-----------------------------------------------------------------------------------------------

.
(长按以上二维码图片,点击“识别图中的二维码”)
微信名称:湖南省新能源产业协会
微信帐号:hnxnycy
微信简介:传播全球重要新能源新闻资讯、技术发展动态;深度解读最新新能源政策、行业统计报告;分享新能源大数据、云计算、新能源互联网等前沿技术信息,传播新能源行业的正能量。
联系QQ:1505923195  投稿电话:13007430129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