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的期权老祖宗在1973年发明期权价格模式时,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假设是同一到期日的所有期权只使用一个波动率来定价。但是1987年美国股灾,血淋淋的美国股票指数期权市场,迫使学术界不得不对过去的理论进行反思。 于是我们就有了现在的期权历史波动率(HV)和隐含波动率(IV)两个概念。同时衍生品学术界也推出了“波动率微笑”和“波动率倾斜”等等新的基础理论概念,试图对1987年之后期权市场的保险费价格变化作出解释。 历史波动率非常好理解,就是价格波动的速度(图1中的黄线).隐含波动率就是把市场上实际交易的的期权保险费价格,放回到数学模式里,反推出来的波动率(图1中的白线).
这样虽然对过去不健全的理论概念作了补充,但是我们又面临了一个新问题:隐含波动率到底真正代表了什么? 个人的看法是,隐含波动率是交易员对市场未来波动的主观性看法,具有前瞻性。但是,在绝大部分的时间,由于市场流通性的原因,隐含波动率是对市场真正波动率的过度反应。 隐含波动率过度波动的情况经常发生。11月30日前后世界原油衍生品市场隐含波动率的大幅波动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11月30日欧佩克大会之前,由于对WTI原油期权的需求,期权买卖双方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导致隐含波动率一路上升,一直到会议结束的那天。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2月 WTI原油期权的隐含波动率达到了60%,而当时WTI原油市场的历史波动率只有42%。 随着会议的结束,WTI原油 2017年2月份期权隐含波动率在一天之内下降了20%至39%。 在随后的几天之中,2月份 WTI原油期权的隐含波动率一直在下跌趋势,最后到达了 28%(请看图1)。不过,期间 WTI原油 2017年2月期货价格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剧烈的变化。
从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对期权的需求决定了隐含波动率的浮动。隐含波动率在正常的市场情况下,代表了人们对期权保险费收入的贪婪,同时隐含波动率也代表了在非正常市场情况下人们对未来的市场波动的恐惧。理解了这一点,在开始期权交易之前就应该有了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