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以经济发展为由,反对普世价值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一帆悬   2019-7-21 03:44   2284   0

文前语:
在一个群里谈到的“不能要民主与自由,乃是因为我们需要经济增长”,我并不很认可,同时有一些意见想讲讲,匆匆打了一点字,供各位批判。必须说明的是,本文是群聊发言,发出又仓促,所以我既无意愿又无能力,把这个问题讲清道明,只是提供几个不成熟的思路而已。

1.不同环境下,自由和民主的尺度不同,我想论者可能有所忽略,一概以“外国”这一主体替代。

为了说得周延一些,我想先说点不直接相关的。先来说说我们所希求,而部分人拒绝的价值为何。以经济发展为理由反对的自由民主等价值,不是浑然一体的,其实二者有别,而且存在内部张力。据哈耶克的梳理,近代以来,狭义上的自由起源于英国,而民主发轫于欧陆。从二者的对立面展开,会更加直观——自由的对立面是极权,而民主的对立面是专制,虽然它们常常相伴相随。在成熟的契约国家,两种价值有所冲突,因此需要在具体事项上在两种同样值得保护的价值之间抉择和妥协,从而衍生出了不同程度的民主与自由。

而很不幸,我们走不出这历史三峡,身在前现代,不应过于强调二者的价值差异,而应该尽可能地,既要民主,又要自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遇到问题,即如何为民主自由等价值确定一个限度。起码要像秦晖教授讲的,有着共同的底线。如果觉得北欧式的平等太高调,何不学学美国低调的民主?如果觉得美国式的自由太张扬,何不试试欧陆退而求其次的自由?

2.从自身的性质看,民主和自由等价值是复杂而整体的概念,论者可能将它们简单化为投票、想说什么说什么,或其中的某一项了。

事实上,现代民主不止意味着多数人说得算,也注重保护少数人的权利。这些价值既有程序方面的考虑,如正当程序原则,形式公平原则,也有实质的考虑,在投票这一刻板印象以外,也包含公共议题的讨论、参与、监督。所以我先提出一个前提,即民主与自由等价值的内涵丰富。

继续考虑,自由与民主等价值落地所产生的制度的性质。它既有广度,即我们不可想象一国之中,不同地区享有不同的基本权利(浙江人长期比黑龙江人享有不同的言论自由?);也有深度,例如我们也不能接受,在经济、教育、文化、政治等方面,只有个别的领域享有充分的基本权利,而对其它领域没有渗透与扩散趋势(只有投票的权利而无批评官员的自由?)。在这个意义上,这些基本价值可以类比为死亡,即一个人可以活着,可以死亡,也可以说他正在迈向死亡,但不能想象一个人“死了一点”,“活着大部分”——种种基本价值一旦开始苏醒,或一泻千里,或徐徐而行,长远来看会齐头并进。所以我想提出第二个前提,即自由、民主的内涵不可分割,即便落实到制度上。

3.论者可以看重经济增长,但可能建立起了“强大的国家能力→繁荣”的单向思维。

国家治理是一个多维度的立体结构。强大的治理能力是繁荣的必要条件,但至少还有法治、问责等维度同样值得考虑。各维度相辅相成,又相互拒斥。这里不详细展开了,各位都很清楚,没有法治和问责辅助的国家能力,拆起房子征起地,抓起人来打起人,效果都是平方立方倍的效果。

4.论者面对“现有条件——现有成就”,可能产生了对比错位。

举个例子来说明错位在哪里。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社会出现了劳工的普遍悲惨,据此批评者众,认为是资本主义导致了如此多的农民流离失所和工人悲惨生活。哈耶克看到了逻辑的错位,他认为资本主义的出现,使得社会可以负担得起更多的人口,即便这些人口出生后可能活在贫困之中。反之,如果没有资本主义,这些看起来困苦的人,根本就不会存在。这个例子也可以用机会成本的概念来理解,正如资本主义发展后工人贫困的机会成本是不会出现如此多的产业工人,当下经济发展的机会成本可能是在国家能力、法治、问责等加持之下的更加繁荣,而不是“天下大乱,人心大乱,一片凋敝”。

4.社会成本是重要概念,论者也许忽略了隐形的社会成本。

能认识到强大的国家能力有助于降低社会成本是正确无疑,但正所谓“报纸越干净,社会越肮脏”(资中筠语),隐形的巨大社会成本潜伏在社会的所有方面。举例而言,国企改制,此其一也。中国九十年代的国企转型不可谓没有效率,然而期间侵吞民脂民膏、抢本钱做买卖的结果,岂能以数计!这里不展开,各位自是熟知。其它事例,又如公权决策,此其二也。不论二战前的德意,自始至终的苏联,还是我们当下,存在着大量“拍脑袋”的无谓决策,其所带来的巨大社会成本,已然不可估量。在这个意义上,我赞同哈耶克所说,德国与意大利虽然有着发达而壮观的公路体系,但壮观公路与较小交通流量之间的反差(恰如港珠澳大桥),以及与国力并不匹配的一枝独秀的工程成就,恰好是资源被误用、滥用的表现。更值得忧虑的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当下我们对何等工程有何收益,哪些项目有何弊端知之甚少,所以似乎只有在全面服膺与塔西佗陷阱之间,二者择一。再有例子,如国家能力强大所衍生的行政垄断,此其三也。我认同张五常所说,虽然市场上垄断可略分四五种,但唯有公权所造成的垄断值得警惕与反对。我们当下计划经济、计划思维尚有不小遗存,浪掷在垄断上的社会成本,数不胜数。至于余下的例子,各位更是感同身受,例如腐败,一分一厘,民脂民膏,无须赘述。

4.论者眼中,有家的维度,有国家的维度,唯独缺少社会的维度。

其实从历史惯性而言,也自有可理解之处。但现代社会毕竟不同于以往,从它国经验看来,社会角色的缺位,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举德国的例子,每七八个人就有一个Verein,意即社团。大量的矛盾、冲突,以及需要在社区、团体内部消化的问题,都可以通过Verein解决。大到扶贫,如西方林林总总的,为各位所熟知的NGO与基金会,小到垃圾分类,无不是依靠基层自治。对比而言,期待执政党“东西南北中,党政军学民,领导一切”没有任何现实存在的基础。社会层面的缺位,也属于上述的隐性社会成本,恐怕其害处还将伴随着我们,一直伴随着。


就此打住,虽然词不达意,但再讲下去就显得啰嗦了。总而言之,所谓民主与自由,不是空洞的口号,也不应只是知识分子茶余饭后的谈资,它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浸透着柴米油盐味道的制度。不止牵涉到所谓国家前途,它能切切实实地,让我们在细微之处,活得更有尊严。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