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7(宏观经济那些事)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茅草根投资资讯   2019-7-8 03:05   2236   0
做投资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关注宏观经济,大家都期望乘势而上。可是,宏观经济似乎是经济学家研究的东西,纷繁复杂,博大精深,非我等凡夫俗子所能窥视。果真如此吗?我认为,只要从宏观经济的本质开始,洞悉背后的逻辑,就能让“复杂事情简单化,简单事情程序化”。不信?那就让我们开始吧!
一、从宏观经济的本质说起
一个国家就是一个经济体,衡量一个国家经济产出的主要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它指的是一个经济体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最终被出售的总价值,GDP的增长情况通常作为我们判断一个国家宏观经济好坏的标准。那么,GDP的增长都受哪些因素影响呢?一般说来,有两个方面。一是推力,也就是在生产端推动GDP增长的力量,属于供给侧。二是拉力,也就是在消费端拉动GDP增长的力量,属于需求侧。
二、推力,供给侧
要理解推力,我们必须先清楚GDP的计算公式。“总产出=所有劳动力的工作小时总数*每小时产出”,可简化为“总产出=总劳动时间*劳动效率”。现在运用我们的逻辑推理,不难得出结论:提升总劳动时间能推动GDP增长&提高劳动效率能推动GDP增长。我们继续一层层剥下去。
1、提升总劳动时间
“总劳动时间=劳动人口数*人均劳动时间”。看来劳动人口数和人均劳动时间是越多越好了,不过人均劳动时间受生理限制不会有太大改变空间。那么我们开动脑筋想想,哪些情况会影响劳动人口数?战争(减少)、计划生育(减少)、经济低迷(养育困难,减少)、流行风气(如丁克家庭,减少)、放开二胎(增加)、人口迁移(如城镇化,增加)……很多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跟其相应的“婴儿潮”逐步成长为劳动人口有很大正相关性。中国的婴儿潮基本是在70后一代人,这也是中国最近几十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之一,但目前70后已进入40-50岁的壮年。考虑到未来可能的人口老龄化,所以中国政府退出了“放开二胎”政策,这归根结底也是为了让充足的劳动人口数可持续。同时,这些年来一直提到的城镇化,也是为了让城镇劳动人口增加,目前中国的城镇化率还不高,这块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2、提升劳动效率
劳动效率最大的影响因素当然是生产方式的进步,从旧石器时代、新时期时代、青铜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互联网时代……每一次的生产方式进步都是一次劳动效率的极大提升。所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抓住生产方式进步的契机,就能最先获得劳动效率提升的红利,进而带动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当年的英国、美国无不如此。当然,这是从大的方面说。从小的方面,这几年中国在做的“去落后产能”、“国企改革”,包括“资本市场改革”等都是为了提高劳动效率。
综上所述,理解了推力影响宏观经济的逻辑,我们就能明白国家推行的供给侧改革的目的,也能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各种宏观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这些当然是有助于投资的。
三、拉力,需求侧
需求侧的拉力更多体现的是“市场的力量”,通过消费的需求来拉动生产端努力生产从而达到提高总产出,也就提升了GDP的目的。需求侧一般靠常说的“三驾马车”拉动,即:投资、出口、内需。
1、投资
投资是最快捷可控的拉动需求的手段,也是各国都在使用的经济调控手段。当经济增长需要助力时,国家投资计划一下,公路、铁路、机场等公共设施开工,贡献产出。或者通过相关政策,刺激房地产,贡献产出。投资虽好,但过度却会增加政府赤字,所以使用也得慎重。
2、出口
出口就是拉动自己的产出挣外国人的钱,这当然好极了,但是也回避不了国家之间的利益之争。从当年的鸦片战争到如今的毛衣战,无不与此相关。而与毛衣战配套的又是关税战、汇率战,要想在出口中占据主动,共赢是必须的,竞合是必须的,斗争也是必须的。不过,我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具有美好前景的出口之门。
3、内需
内需的刺激主要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如我们熟知的“降准”、“降息”等都是刺激内需通过消费拉动生产的。财政政策如减税,也是刺激消费拉动生产。包括我们经常听到的“鼓励消费升级”,其实也是变相的刺激内需拉动更多的生产。
总结:个人认为,经济周期有其固有规律,供给侧改革才是周期运行轨迹的原动力或者主因,而需求侧调控则是对波动的调控(可理解为削峰填谷)。理解了这个逻辑,我们就可以对宏观经济那些好像复杂的现象和政策有一个较明白的理解了。
最后是个人的判断分享:中国仍处于经济增长的长周期中,当前虽然面临一些滞涨的问题,但国家的调控及时,供给侧改革的方向正确,正在逐步改善。人口问题随着放开二胎会有所缓解,劳动生产率将在“人工智能”、“3D打印”等颠覆性技术发展过程中得到爆发式增长,而中国在这些领域没有成为旁观者。我个人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是有信心的。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