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宏观 | 新供给主义高估了技术进步的作用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第1经济   2019-7-8 03:05   3356   0



[h2][/h2]新供给主义是滕泰依据技术周期得出的中国经济学派,为了有别于供给创造需求老式萨伊定律,该理论为新供给、新需求。随后,贾康也喊出了新供给主义,但相比前者的新意更为匮乏。15年供给侧改革风靡全国,成为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
传统经济学指出,生产要素投入有比例约束,由于某些要素有限,因此,总体收益也有限,这就是边际效益递减规律;但是,技术进步改变了生产函数,使产出数量增长或产出质量提高,即技术进步使边际收益递增,这就是技术进步的正面意义。注意,这里的收益指的是实物产量,不是货币收入,也就是说,它衡量的是效率,并非效益。
然而,传统经济学却将产量增长等同于经济增长,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
在地主经济时代,货币为挖掘出来的金银货币,通过买卖交易而得,没有带来债务;因此,所有者没有债务压力,其生产目的其一是消费,其二是储备。也就是说,资本品与消费品一样,同属于最终需求,这样就不会发生全面过剩,而过剩只是因为行业比例失调,它可以通过萨伊定律来调节的。所以,在该时代,经济存在均衡的可能性。没有债务压力,生产目的为追逐实物财富,货币等同实物,货币循环内化于实物循环,产出越多,财富越多,产出增长即经济增长,其典型代表人物为葛朗台与泼留希金,典型经济学派为重农主义与供给主义。
而在市场条件下,央行出现导致货币发行带来债务,生产者背负了货币债务,生产目的转变为追逐货币的增值,以便还本付息,而实物生产只是其手段之一,更为直接的是金融炒作,它省去了实物生产这一环节,最为极端的是传销与庞氏骗局,这就是广为诟病的脱实向虚与产业空洞化。可见,市场经济的经济循环包括实物循环与货币循环,而且,货币循环主导了实物循环,因此,产量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增长。
要防止过度强调货币循环,典型如重商主义与需求主义,那样将导致产业空洞化;另一方面也要防止过度强调实物循环,完全否定货币的作用,只重视生产与供给,忽视销售与需求,固执地停留于地主经济时代。罗默的经济增长理论与熊彼得的创新型破坏都夸大了技术进步的作用。
只重视生产与供给会导致什么后果?
席卷世界的全面过剩——大萧条,它导致了古典经济学的破产。即技术进步越快,越显著,过剩越严重,刘鹤在《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中指出,两次危机的共同背景是都在重大的技术革命发生之后。
技术进步对于微观个体而言,可以增强其竞争力,从而打败对手,使其亏损倒闭,抢占其市场,获取货币利润,但这属于零和竞争,当它上升到国家层面,极易触发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就是由此而来。技术进步本身并不能使货币增长,因为制造厂并非印钞厂,也就是说,市场本身无法解决宏观价值约束。
美国发动贸易战的根本目的在于消除逆差,而极限打压、卡脖子是非常拙劣的手段,它破坏了全球产业链,减弱分工效应,对消除逆差于事无补。
事实上,美国逆差有两大根源:其一,国际货币发行制度缺陷。即以美国个体的债务充当国际货币,如此,世界经济越增长,所需国际货币越多,美国的国债也就越多,这就是特里芬悖论;其二,美国的高物价、高负债、低利润。由于储蓄的存在,使宏观投资必然亏损,储蓄资本脱实向虚,炒作房地产,推高生产生活成本,形成高物价低增长的滞胀,于是美国企业的落后产能纷纷外迁中国,然后雇佣廉价的劳动力,以此产品返销美国,可见,顺差并非高科技创造的。1850年后的美对英顺差,二战后德日对美顺差,改革开放后中国对美顺差莫不如此。在滞胀环境下,即使有高科技发明,也是无法实施的,因为成本高,而消费者由于就业不足而购买力不足,典型例子为美国的互联网技术,它60年代末已经成熟,但直到美国滞胀过后的90年代末才得以大规模普及,此时,经济环境为低物价、低债务,具备了经济复苏的条件,可见,人们更容易被表象所迷惑,认为是技术进步推动了复苏。
因此,要消除贸易战的根源,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必须要变革货币发行制度,给予储蓄以适当出路,客观评价技术进步的作用,这才是经济学创新的方向。

第1经济智库,致力于学术研讨、产业监测和部门应用!
插图来自网络,若存版权纠纷敬请告知删除。
点击下文标题共享第一经济智库张二寅先生部分研究成果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